技术应用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高通量二代测序基因条码技术在油料作物种类鉴别中的应用
    吴亚君,杨艳歌,李 莉,王 斌,刘鸣畅,陈 颖*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24067
    录用日期: 2014-12-29

    2. 应用ASLT法预测燕麦片货架期
    闵 维1,李巨秀1,*,胡新中2,李 璐3,陈秋桂3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22069
    录用日期: 2014-12-09

    3. 基于电子鼻检测五香调味油加工条件的优化
    徐立荣,孙培成,于修烛*,曲庆禄,张志宇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20060
    录用日期: 2014-11-07

    4. 鳡鱼调和油的研究
    易翠平 钟春梅
    食品科学    0, (): 0-0.  
    摘要407)   HTML1)    PDF (249KB)(162)    收藏
    根据不同油脂的脂肪酸含量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鳡鱼油、花生油和大豆油进行调和,并用于土豆丝的烹饪,以扩大鳡鱼油的应用范围。结果表明,调和油的含量为:鱤鱼油19.2%~28.5%,花生油55.5%~66.6%,大豆油14.2%~16.0%时,脂肪酸配比较合理,能同时满足MUFA:PUFA=l:1和ω-6 PUFA:ω-3 PUFA=(4~6):1。烹饪后,调和油的酸价增幅比鳡鱼油降低了83.7%-123.6%、过氧化值没有显著变化、丙二醛的量低于0.3mg/kg、DHA+EPA保留率高达90.3%~92.7%。调和油添加0.2‰复合抗氧化剂时、保质期可达到12个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电子鼻技术在区分酸羊奶发酵菌种中的应用
    杨春杰,丁 武*,马利杰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8051
    录用日期: 2014-09-17

    6. 鳡鱼调和油的配制及烹饪应用效果
    易翠平,钟春梅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8052
    录用日期: 2014-09-17

    7. 电压力锅和紫砂锅烹饪排骨藕汤的品质比较研究
    张静妍1,徐 丰1,石 芸2,王可兴1,王鲁峰1,*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6050
    录用日期: 2014-08-25

    8. 模糊评定与响应面分析结合在核桃营养早餐糊研制中的应用
    李 榕1,易 欣2,马 力1,邢亚阁1,饶 瑜1,车振明1,*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6051
    录用日期: 2014-08-25

    9. 滑菇在冰淇淋生产中的增稠稳定作用
    刘婷婷,陈 雪,徐玉娟,张艳荣*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4052
    录用日期: 2014-08-26

    10. 低温胁迫小麦苗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焦宇知 翟玮玮
    食品科学    0, (): 0-0.  
    摘要190)   HTML0)    PDF (275KB)(20)    收藏
    对小麦苗(淮麦19)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提取小麦苗汁(AWSE)并制备小麦苗汁冰淇淋,采用热休克处理考察AWSE对热休克冰淇淋重结晶的抑制能力(ICP)。结果表明,AWSE中的蛋白质对冰淇淋重结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未低温胁迫小麦苗提取液(NAWSE)和蛋白酶处理后的小麦苗汁提取液(ETAWSE)则没有;ICP随AWSE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并最终达到峰值60.30%;降低胁迫温度及延长胁迫时间可增加AWSE中蛋白质含量并提高ICP;ICP随热休克单周期时长增加而上升,随冰淇淋热休克周期数的增加而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一种检测沙丁胺醇的高灵敏复合纳米免疫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吴 珺1,张 洁1,2,邵科峰1,陈昌云1,王传现2,赵 波1,*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2050
    录用日期: 2014-07-03

    12. 低温胁迫小麦苗在小麦苗汁冰淇淋中的应用
    焦宇知1,2,翟玮玮1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2051
    录用日期: 2014-07-03

    13. 超声辅助常温冲泡绿茶的条件筛选和品质分析
    曾敏 龚正礼
    食品科学    0, (): 0-0.  
    摘要230)   HTML0)    PDF (246KB)(43)    收藏
    为缩短绿茶常温冲泡的时间并获得较优品质,试验利用超声作用辅助常温冲泡,通过感官审评和主要滋味组分及香气组分的分析,筛选出优化冲泡条件,并比较其与标准沸水冲泡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常温冲泡绿茶的优化条件为投茶量5g、常温水150mL(即茶水比1:30)、超声10min,该条件下冲泡的绿茶与标准沸水冲泡相比,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较低,氨基酸含量较高;二者绝大部分香气组分相同,但常温冲泡的缺少了辛醛、反-2-辛烯醛等具有不愉快脂肪气味的物质,增加了α-芳樟醇、己酸-反-2-己烯酯等嫩香清香的物质。试验初步确定了超声辅助常温冲泡绿茶的现实可行性,所得茶汤滋味鲜醇爽口,香气清鲜高长,整体品质优于标准沸水冲泡。超声法特别适用于工业化萃取茶汤,可大大节省能源,降低废气排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超声辅助室温冲泡绿茶的条件筛选和品质分析
    曾 敏,龚正礼*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10058
    录用日期: 2014-05-29

    15. 高分子微球免疫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黄曲霉毒素M1的吸附性能
    张小舟1,甄玉萍2,高建伟2,王 岩2,裴世春2,*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08061
    录用日期: 2014-05-13

    16. 新霉素半定量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王丽哲1,赵 瑜1,唐慧林1,王丽丽1,于重楠1,刘 敏1,何艳玲2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08062
    录用日期: 2014-05-13

    17. 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淀粉特性及高GABA玉米饮料开发研究
    尹永祺 吴进贤 刘春泉 李大婧 杨润强 顾振新
    食品科学    0, (): 0-0.  
    摘要202)   HTML0)    PDF (275KB)(57)    收藏
    以糯玉米(京甜紫花糯)为试材,研究低氧胁迫下其籽粒发芽期间淀粉特性变化,筛选了高GABA含量的玉米保健饮料的稳定剂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72h,GABA含量增加12.2倍,达0.65mg/g md,淀粉含量显著下降,淀粉糊透光率降低27.8%,淀粉持水性、持油性和乳化性均增强,淀粉乳化稳定性降低7.4%;玉米匀浆最佳料液比1:8,最优复合稳定剂为CMC 0.03%、PGA 0.09%、海藻酸钠0.04%和黄原胶0.06%,其饮料静置沉淀率最低,仅为3.7%;白砂糖添加量为4.8 %和体系pH为4.6时,模糊综合评价表明该高GABA玉米饮料达到“容易接受”级别,符合消费者饮用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淀粉特性及高γ-氨基丁酸玉米饮料开发
    尹永祺1,吴进贤1,刘春泉2,李大婧2,杨润强1,顾振新1,*
    食品科学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06050
    录用日期: 2014-04-04

    19. 柚子原产地溯源鉴定技术
    颜 静1,唐 成2,梁亚雄2,郭锐峰2,熊亚波1,叶富饶1,刘 继1,秦 文1,*
    食品科学    2014, 35 (4): 248-25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04050
    摘要836)   HTML1)    PDF (1945KB)(377)    收藏

    运用感官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元素指纹分析作为评价手段,研究不同品种柚子的一般品质特性差异并对柚子原产地溯源技术的探究。结果表明,在方差分析中不同品种柚子的可食率、果实横径、VC含量、酸度、还原糖含量、黄酮含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可食率和VC含量能大致区分柚子产地,再进一步对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钙、铁、钠、铬、镁、锌、锰元素能直观、显著地区分不同产地的柚子。此评价手段可作为柚子原产地溯源的基本方法,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须袋泡饮料冲泡工艺
    朱 宇,姚英政,董 玲,曾晓丹
    食品科学    2014, 35 (2): 328-33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02064
    摘要2380)   HTML0)    PDF (2262KB)(278)    收藏

    采用响应面法对玉米须袋泡饮料的冲泡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感官评定和测定多糖含量,对9 种玉米须袋泡饮 料配方进行筛选。在最佳配方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玉米须袋泡饮料的冲泡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最佳冲泡工艺条件为:取1 g原料、目数40、加水量190 mL、冲泡时间17 min,在此条件下,冲泡液中多糖含量为 (75.87±1.60)mg/g,与理论值(76.04 mg/g)相近。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玉米须袋泡饮料的冲泡工艺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