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0年 31卷 22 期
刊出日期 2010-11-25

工艺技术
分析检测
包装贮运
技术应用
工艺技术
1 肖小年1,曾海龙1,易 醒2,熊 华1,*
薏苡仁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 项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L9(33)优化薏苡仁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薏苡仁多糖进行分离纯化,考察薏苡仁多糖的SephadexG-75 凝胶柱层析特性以及纯度鉴定。结果表明: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50min 为最佳提取条件,在最佳条件下薏苡仁多糖得率为5.53%;紫外扫描结果显示薏苡仁多糖中不含核酸和蛋白质。

2010 Vol. 31 (22 ): 1-5 [摘要] ( 1356 ) [HTML 0KB] [ PDF 489KB] ( 611 )
6 战 宇,曾庆祝,方 玲
亮叶杨桐叶总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对肺腺癌细胞A549生长的影响

采用响应面法对亮叶杨桐叶中类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时间10min、乙醇体积分数63%、提取温度70℃、比料液1:20 时,亮叶杨桐叶中总类黄酮提取率为(95.58 ± 0.49)%。采用MTT 法对亮叶杨桐叶类黄酮抗肺腺癌细胞A549 生长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亮叶杨桐叶类黄酮对肺腺癌细胞A549 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显著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

2010 Vol. 31 (22 ): 6-10 [摘要] ( 1407 ) [HTML 0KB] [ PDF 279KB] ( 414 )
11 齐莲子,迟玉杰*
高速剪切对大豆分离蛋白限制性酶修饰的影响

研究高速剪切预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限制性酶修饰制备等电点处高分散性蛋白的影响。以酶修饰产物的水解度、分散性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揭示水解度与分散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常规酶修饰为对照,高速剪切处理能有效地促进大豆分离蛋白的酶修饰,在0.5~2.0h 范围内,随水解时间的延长,水解度逐渐增大,分散性也随之增加。该处理方式的最适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100g/L、剪切速率6000r/min、剪切时间4min,该条件下酶修饰物的水解度从1.29% 提高到4.16%,等电点处分散性由20.62% 提高到46.82%,分别提高了3.22 倍和2.27 倍(P < 0.05),并将改性时间由4.5h 缩短至2.0h。

2010 Vol. 31 (22 ): 11-15 [摘要] ( 1001 ) [HTML 0KB] [ PDF 1599KB] ( 338 )
16 魏贞伟1,李红玲2,王 玉2,王俊国1,于殿宇2,*
油脂碱炼水洗废水用于酶法脱胶研究

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将油脂碱炼废水进行离心分离,加入毛油中进行水化脱胶,脱出水化磷脂后,进一步进行酶法脱胶,脱出非水化磷脂。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废水酶法脱胶的最优工艺条件:水洗废水量2.5%,磷脂酶量30mg/kg,温度55℃,pH4.9,时间3h,搅拌速度90r/min。在最优条件下进行脱胶实验,测定脱胶油中的磷含量为4.9mg/kg,说明水洗废水可以替代软化水用于脱胶工序,每千克成品油可节省热量34~36kJ,提高得率0.2% 以上。

2010 Vol. 31 (22 ): 16-19 [摘要] ( 1175 ) [HTML 0KB] [ PDF 151KB] ( 476 )
20 包怡红,李文星,齐君君,王振宇*
提取条件对蓝靛果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为研究提取条件对蓝靛果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用溶剂浸提法提取蓝靛果花色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H2O2/Fe 体系和DPPH 法测定花色苷的提取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70% 的乙醇溶液、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min、pH2、提取3 次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花色苷含量吸光度为0.789,羟自由基清除率为18.92%,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为41.57%。

2010 Vol. 31 (22 ): 20-24 [摘要] ( 1221 ) [HTML 0KB] [ PDF 290KB] ( 405 )
25 高 博,赵新淮*
耦合Plastein反应的大豆蛋白降压肽酶法制备技术

利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出水解度为16.6% 的大豆蛋白水解物,随后对水解物进行Plastein反应修饰。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修饰反应条件,得到适宜参数:底物质量分数45%、酶添加量275U/g 蛋白质、反应时间3~4h、温度30℃。制备修饰反应程度不同的9 种修饰产物并评价其体外ACE 抑制活性,发现修饰产物的IC50 值为0.64~1.30mg/mL,均小于大豆蛋白水解物IC50 值(1.45mg/mL)。排阻色谱分析结果确认,修饰产物中有更多的高分子质量肽段存在。结果显示,大豆蛋白的酶解以及耦合Plastein 反应修饰,是一种制备高ACE抑制活性大豆蛋白降压肽的新技术。

2010 Vol. 31 (22 ): 25-30 [摘要] ( 1261 ) [HTML 0KB] [ PDF 326KB] ( 284 )
技术应用
31 刘 模,姜绍通,李超孟,吴学凤,潘丽军,唐晓明
乳酸甲醇酯化床催化研究

为研究乳酸甲醇酯化反应过程,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床催化乳酸甲醇酯化反应,研究反应物进料流速、反应温度、醇酸物质的量比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进料速度的降低,酯化率先上升后趋于稳定;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大,平衡酯化率基本不变;随醇酸比增加,平衡转化率升高,但增加幅度变小。建立乳酸甲醇床催化拟均相模型,反应活化能为33805.56J/mol,指前因子为4856.63mol-1·L·min-1。实验测得平衡常数为1.1151,且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内基本不变。实验值与模型估计值平均相对偏差为2.74%。

2010 Vol. 31 (22 ): 31-35 [摘要] ( 1111 ) [HTML 0KB] [ PDF 287KB] ( 595 )
工艺技术
36 李莹莹1,吴彩娥1,*,杨剑婷2,贾韶千1,徐文斌1,彭方仁1
白果蛋白质提取及SDS-PAGE分析

以白果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原料处理及蛋白质提取方法,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的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液pH 值为考察因素,研究白果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白果蛋白进行SDS-PAGE 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的白果采用Tris-HCl 提取法获得的白果蛋白含量较高;Tris-HCl 法提取白果蛋白的最佳工艺为pH8.5、0.15mol/L Tris-HCl 溶液、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4h,白果蛋白质的提取率达到75.01%。白果蛋白SDS-PAGE 分析表明,白果蛋白中约含13 条亚基,主要为21kD 和32kD 的两种亚基,白果蛋白的亚基主要集中在31~100kD,占亚基总数的77%。

2010 Vol. 31 (22 ): 36-40 [摘要] ( 1497 ) [HTML 0KB] [ PDF 291KB] ( 622 )
41 谢慧明,李 超,潘 见,张仕发,伍志刚,朱莹莹
Fe3O4/PSF磁性复合超滤膜分离麦冬多糖

以原位生成法制得Fe3O4-PSF(聚砜)磁性复合超滤膜。改变磁场强度和压力,以截留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膜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0D 和10000D 时对应的值分别为0.1T、0.4MPa 和0.8T、0.5MPa。对麦冬多糖提取液(含量为91.68%)进行连续性分离,并对分离后样品进行测定,GPC 软件分析A、C、D 3 样品结果:A 样品Mw 为32610D,分子质量30000D 以上的麦冬多糖的含量85.6%;C 样品Mw 为24069,分子质量10000~30000D 的麦冬多糖的含量达87.6%;D 样品Mw 为8664,分子质量1000~10000D 的麦冬多糖含量达88.7%。

2010 Vol. 31 (22 ): 41-45 [摘要] ( 1284 ) [HTML 0KB] [ PDF 264KB] ( 290 )
46 杨转萍,罗仓学,李 祥
超声波-表面活性剂协同萃取黄姜中薯蓣皂苷的工艺研究

研究超声波- 表面活性剂协同萃取黄姜中薯蓣皂苷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频率、时间、料液比、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薯蓣皂苷得率的影响。结果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常温,料液比1:14(g/mL,黄姜粉末: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8.6 × 10-3mol/L、超声频率25.8kHz、萃取时间40min,黄姜中薯蓣皂苷得率达到6.50%,比水萃取高3.33%。

2010 Vol. 31 (22 ): 46-49 [摘要] ( 1080 ) [HTML 0KB] [ PDF 198KB] ( 355 )
50 刘 灿1,荣永海1,王志滨2,荣 龙1,*
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果多酚

为建立高效、便捷的罗汉果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闪式法提取罗汉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罗汉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电压153V、温度8.5℃、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罗汉果多酚的提取率达到2.73%。本研究建立了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果多酚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

2010 Vol. 31 (22 ): 50-53 [摘要] ( 1387 ) [HTML 0KB] [ PDF 329KB] ( 518 )
54 傅春燕,周丹珺,陆 焰,刘冰冰,杨文鸽*
响应面法优化鲐鱼头酶解条件

以鲐鱼头为原料,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鲐鱼头的酶解效果,并进一步对风味蛋白酶的酶解工艺参数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其加酶量、酶解温度和时间对水解度均有极显著影响(P < 0.01);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鲐鱼头酶解的最适条件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1311U/g、酶解温度46℃、反应时间7h,鲐鱼头的水解度达到31.18%。

2010 Vol. 31 (22 ): 54-58 [摘要] ( 1398 ) [HTML 0KB] [ PDF 478KB] ( 311 )
59 蒋 雨1,陈安均1,于 新2,*,褚福红3,赵美美2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野菊花抑菌物质工艺

以野菊花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研究响应面法(RSM)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野菊花抑菌物质的工艺参数。得到乙醇体积分数为50%,最佳参数为液固比40:1(mL/g)、提取时间15min、微波功率480W。经验证在此条件下,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7.02mm,与预测值24.56mm 差异不显著,置信区间大于95%。

2010 Vol. 31 (22 ): 59-63 [摘要] ( 1397 ) [HTML 0KB] [ PDF 435KB] ( 301 )
64 李 莹,王泽南*,邓 伟,姜 雨,刘 鹏,张秋子,吴红引
酶法、酸法制备碎米多孔淀粉工艺研究及其比较

以碎米为原料,分别采用酶法、酸法制备多孔淀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两种方法制备碎米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酶法制备碎米多孔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mL/g)、加酶量23.0U/g、pH7.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7h;酸法制备碎米多孔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mL/g)、盐酸浓度0.4mol/L、酸解温度35℃、酸解时间6h。经比较酶法比酸法制得的多孔淀粉吸油率高13.3%。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淀粉的颗粒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酶法比酸法制得的多孔淀粉出孔率高、孔径大、孔穴深。

2010 Vol. 31 (22 ): 64-68 [摘要] ( 1198 ) [HTML 0KB] [ PDF 293KB] ( 313 )
69 乔 鑫1,黄红霞1,乔 宇3,康 旭1,李冬生1,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HS-SPME 萃取黄豆酱挥发性成分工艺研究

为了优化黄豆酱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的SPME 萃取效率,采用Plackett-Burman 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黄豆酱风味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先用Plackett-Burman 设计从8 种萃取因素中筛选出对总峰面积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再用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hnken 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基体中的无机盐添加量是影响总峰面积的显著因素,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6℃、萃取时间42min、基体中的无机盐添加量0.98g。在优化条件下,与初始最大总峰面积12880000 相比,总峰面积提高到13107129。

2010 Vol. 31 (22 ): 69-74 [摘要] ( 1297 ) [HTML 0KB] [ PDF 375KB] ( 378 )
75 陆剑锋,林 琳,张伟伟,翁世兵,叶应旺,姜绍通
水酶法提取斑点叉尾鮰内脏油的工艺研究

为提高鱼类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鱼油。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5、料液比1:1、加酶量35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0.5h,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0.94%;提取到的鱼油(即粗鱼油)外观呈黄褐色,具有鱼腥味和轻微的酸败味,其过氧化值较低,而酸值相对较高;粗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42%,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1.76% 和16.83%,Σn-3/Σn-6 的脂肪酸比值达到3.63。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是生产鱼油的良好来源。

2010 Vol. 31 (22 ): 75-80 [摘要] ( 1252 ) [HTML 0KB] [ PDF 284KB] ( 760 )
81 黄永春,鲁聿伦,杨 锋,何 仁,任仙娥
超声强化亚硫酸钙吸附糖汁中非糖分

为考察超声波强化亚硫酸钙沉淀吸附糖汁中非糖分过程的作用,采用超声波作用方式、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对糖汁简纯度的影响,对超声强化亚硫酸钙沉淀吸附糖汁中非糖分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够明显提高糖汁的简纯度,超声波最佳的处理阶段是在糖汁加入聚丙烯酰胺(PAM)之后,最佳的超声功率为260W、超声作用时间为90s,在此条件下糖汁简纯度提高了2.13%。亚硫酸钙沉淀对糖汁中非糖分的吸附符合颗粒扩散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 方程。

2010 Vol. 31 (22 ): 81-85 [摘要] ( 1212 ) [HTML 0KB] [ PDF 327KB] ( 294 )
86 郭 洪,陈庆森*,闫亚丽
基于超滤法从牛初乳中分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的工艺条件

利用超滤技术从牛初乳中分离IGF-Ⅰ,并对脱脂和超滤条件进行优化。IGF-Ⅰ的质量浓度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总蛋白质量浓度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结果表明:牛初乳中分离IGF-Ⅰ过程中制备脱脂乳最适工艺条件为36℃、4000r/min 离心15min;经截留分子质量为10~20kD 的中空纤维膜超滤除杂蛋白和6kD 的中空纤维膜超滤去除乳糖等小分子物质,所得的IGF-Ⅰ的纯度浓度较初乳中提高了约3660 倍。本方法确立了从牛初乳中分离纯化较高纯度IGF-Ⅰ的技术路线。

2010 Vol. 31 (22 ): 86-90 [摘要] ( 1206 ) [HTML 0KB] [ PDF 160KB] ( 278 )
91 胡林子1,2,蒋 雨3,马永全2,于 新2,*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山毛豆抑菌物质条件研究

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对超声波法提取山毛豆种子中抑菌物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山毛豆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山毛豆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mL/g)、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波提取52min。该条件下质量分数为20%的山毛豆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0.24mm,与理论最优值20.70mm 接近。

2010 Vol. 31 (22 ): 91-95 [摘要] ( 1030 ) [HTML 0KB] [ PDF 325KB] ( 304 )
96 刘晓丹,郑明珠,刘景圣*
响应面法优化碱法提取林蛙卵团中粗多糖的工艺研究

以林蛙卵团胶状物为原料,采用碱法对粗多糖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NaOH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林蛙卵团胶状物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 溶液浓度1.2mol/L、料液比1:8(g/mL)、浸提温度56℃、浸提时间73min。在此条件下林蛙卵团胶状物粗多糖含量可达24.01mg/g。

2010 Vol. 31 (22 ): 96-100 [摘要] ( 1113 ) [HTML 0KB] [ PDF 424KB] ( 453 )
101 周国燕1,桑迎迎1,宫春波2,曹斌宏1,王爱民1
板栗壳色素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性能

用乙醇法和超声波法从板栗壳中提取色素,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研究板栗壳中色素的抑菌性及其应用。正交试验结果显示:超声波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较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波功率200W、作用时间8min。板栗壳色素对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青霉具有抑制作用对苹果汁有一定的防腐效果。

2010 Vol. 31 (22 ): 101-105 [摘要] ( 1069 ) [HTML 0KB] [ PDF 174KB] ( 338 )
106 王国良,刘四新,蔡 坤,陈宝珠,赵记清,李从发*
真空处理对椰肉渗糖的影响

为探明真空处理对椰角生产工艺中椰肉渗糖的影响。考察抽空时间、抽空次数、充气时间、破除真空后的浸糖时间、渗糖时的加糖方式及糖液温度对椰肉渗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椰肉真空渗糖过程中,渗糖率随抽空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抽空时间超过15min 后渗糖率变化很小;增加抽真空次数,对渗糖并无显著作用;破除真空时,90min 内延长充气时间,可以提高渗糖率;真空处理后的浸渍渗糖主要发生在前6h。椰肉抽空完成后再吸入糖液的加糖方式有利于渗糖;糖液温度越高,对渗糖促进越明显,但温度不宜超过90℃。

2010 Vol. 31 (22 ): 106-109 [摘要] ( 1512 ) [HTML 0KB] [ PDF 168KB] ( 353 )
110 张丽影1,于国萍1,*,于纯淼2
丹参红色素的亚临界水萃取工艺

利用亚临界水萃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红色素。以丹参酮Ⅱ -A 的提取率作为丹参红色素提取率的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在丹参红色素的亚临界水萃取过程中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物料粒径、液固比、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因素对丹参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物料粒径、液固比4 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丹参红色素的最佳亚临界水萃取工艺。结果表明:4 个因素对丹参红色素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物料粒径>料液比>时间;最优组合为A3B1C1D3,即萃取温度200℃、物料粒径40~60目、液固比25:1(mL/g)、萃取时间10min。在此最优组合基础之上,选择体积分数15% 乙醇溶液作为萃取溶进行萃取,此时所得色素提取率最高为0.319%。

2010 Vol. 31 (22 ): 110-114 [摘要] ( 1401 ) [HTML 0KB] [ PDF 221KB] ( 678 )
115 王金锋,汤 毅,谢 晶*,袁训宏,肖 虹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的橙汁高温短时灭菌工艺优化

为对果汁高温短时灭菌工艺进行精确研究,在确保果汁品质时降低生产中的能耗,对罐装橙汁的超高温短时灭菌进行计算,分析果汁中常见的细菌,得出灭菌所需的最低温度,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橙汁的高温短时灭菌方式进行模拟实验,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灭菌最理想时间条件。结果表明:120℃(393K)、12min,125℃(398K)、11min,130℃(403K)、8min,135℃(408K)、7min 为最理想时间条件;同时根据卡诺循环,计算高温短时灭菌的能耗,得到单位质量橙汁灭菌的机械耗功率分别为127、150、217、263W。根据能耗最低的原则可以得到计算的灭菌温度范围中,最优灭菌工艺为120℃(393K)、12min。

2010 Vol. 31 (22 ): 115-118 [摘要] ( 1420 ) [HTML 0KB] [ PDF 385KB] ( 755 )
119 陈 艳1,程 胜2,*,王晓丽3,林松毅3
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优化微波提取海藻糖工艺

为开发利用啤酒废酵母资源,以啤酒废酵母为实验材料、海藻糖为研究对象、蒸馏水为提取剂,利用单因素与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优化微波提取海藻糖工艺。结果表明:获得微波法提取海藻糖的回归模型为Y=3.672+ 0.00142Z12 - 0.0297Z1+0.00187Z3[Z1 为微波时间/min,Z2 为液料比(mL/g),Z3 为微波功率/W];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0:1(mL/g)、微波功率500W、微波时间25min、微波温度80℃,在此参数条件下海藻糖得率达到5.07%;综合分析发现:虽然微波提取法得率不及微波辅助法与超声波辅助法,但提取时间显著少于另外两种方法(P < 0.05),提取时间仅为微波辅助法的1/9、超声波辅助法的1/15。

2010 Vol. 31 (22 ): 119-123 [摘要] ( 1228 ) [HTML 0KB] [ PDF 264KB] ( 322 )
124 曹向宇,刘剑利*,芦秀丽,娄 虹,霍雅鹏
平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采用酶法提取平菇菌丝体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酶量、温度、时间、pH 值对平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通过DEAE-32 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 凝胶过滤纯化平菇菌丝体多糖,DPPH 自由基清除作用测定抗氧化活性,紫外光谱扫描和薄膜电泳方法鉴定多糖的纯度;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其对O2-·和·OH 的清除能力和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抑制程度。结果表明:平菇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1.0%、温度55℃、时间2h、pH5.3,最佳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4.91 ± 0.15)%;纯化后的多糖能清除O2-·和·OH 及抑制红细胞溶血的生成,且呈现一定剂量关系。表明平菇菌丝体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2010 Vol. 31 (22 ): 124-128 [摘要] ( 1310 ) [HTML 0KB] [ PDF 290KB] ( 398 )
129 罗玉燕1,卢成瑛1, 2,*,伍 钢2,桂克印2
迎春花抑菌活性物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迎春花花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抑菌效果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4 因素3 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为体积分数90% 乙醇溶液,60℃水浴加热2h;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和变形杆菌的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g/mL,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25g/mL;提取物经强酸及高温处理后抑菌效果不明显,在碱性环境、紫外光、氧化还原剂处理后抑菌活性稳定;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抑菌活性。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工艺方法可应用于迎春花花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2010 Vol. 31 (22 ): 129-133 [摘要] ( 1262 ) [HTML 0KB] [ PDF 263KB] ( 250 )
134 孙希云1,刘 宁2,孟宪军1,*,朱金艳1,刘晓晶1
蓝莓多糖超声波提取及脱蛋白方法

采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蓝莓中多糖。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了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50℃,超声波功率80W;在此条件下,蓝莓鲜果多糖的得率为2.335%。比较了3 种脱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酶解和三氯乙酸- 正丁醇法结合法蛋白脱除率较高,可达95.32%,多糖的保留也较好,接近80%,并且操作方便简单,是较好的脱蛋白方法。

2010 Vol. 31 (22 ): 134-138 [摘要] ( 1186 ) [HTML 0KB] [ PDF 262KB] ( 415 )
139 黄纪念,宋国辉,孙 强,詹传保,魏 红
脱脂麦胚中谷胱甘肽与麦胚蛋白提取

对脱脂麦胚中谷胱甘肽(GSH)和麦胚蛋白的提取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低pH 值条件从脱脂麦胚中提取谷胱甘肽,并采用超滤将该提取液中的谷胱甘肽与蛋白质进行分离。再对提取过GSH 后的麦胚残渣中的蛋白质进行碱提研究。最后合并超滤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碱提蛋白质,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对麦胚蛋白进行纯化制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分别对GSH 和麦胚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最终确定GSH 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pH6.3、提取时间15min、固液比1:13(g/mL)、提取温度55℃,GSH 的得率和提取率分别为0.31% 和72.1%。麦胚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pH10.5、提取温度65℃、固液比1:11、提取时间60min。提取蛋白质相对于碱提用沉淀的得率为39.2%,提取率为90.4%。相对于总麦胚得率为20.8%,提取率为58.8%。合并超滤截留液与碱提离心上清液,确定沉淀蛋白质最佳pH4.2,蛋白质沉淀率为97.5%,所得蛋白质含量达85.2%,相对于脱脂麦胚中总蛋白质提取率为81.1%。

2010 Vol. 31 (22 ): 139-144 [摘要] ( 1424 ) [HTML 0KB] [ PDF 285KB] ( 435 )
145 刘爱文,陈晓刚,陈 忻,卜海东
酶法从芝麻中提取短肽

以黑芝麻为原料,用乙酸乙酯、异丙醇、石油醚3 种溶剂脱脂,再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出芝麻蛋白;利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制备短肽,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最佳单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脱脂效果最好,其脱脂率达90.22%;碱性蛋白酶为最佳单酶;在底物质量浓度1.0g/100mL、温度40.0℃、pH9.0、酶与底物质量比(E/S)3.0%、酶解时间4.0h 时水解度为24.10%,总氮回收率为78.28%,所制得短肽的平均肽链长度为2.93。

2010 Vol. 31 (22 ): 145-148 [摘要] ( 1303 ) [HTML 0KB] [ PDF 164KB] ( 349 )
149 王青豪,方 芳,张熊禄
微波辅助提取绞股蓝黄酮的工艺研究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微波辅助提取绞股蓝黄酮的工艺研究,得到微波辅助提取绞股蓝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溶剂为30% 乙醇溶液、料液比1:32(g/mL)、微波处理时间1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绞股蓝黄酮提取率为4.18%。与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既能缩短提取时间又能提高绞股蓝黄酮的提取率。

2010 Vol. 31 (22 ): 149-152 [摘要] ( 1331 ) [HTML 0KB] [ PDF 199KB] ( 313 )
153 赵妍嫣,胡林林,方 芳,姜绍通
骨胶原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

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骨胶原蛋白制备胶原多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水解度为指标,确定胰蛋白酶酶解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pH6.91、反应温度60℃、酶添加量200mg/g 胶原蛋白、底物水平0.1/61.5(g/mL)、水解时间为4h;此条件下的胶原蛋白水解度达到29.36%。酶解后胶原蛋白的溶解性及乳化性均显著提高。

2010 Vol. 31 (22 ): 153-155 [摘要] ( 1203 ) [HTML 0KB] [ PDF 278KB] ( 396 )
156 杨万根1,王卫东1,孙会刚1,马美湖2,*
富血红素多肽产物制备用酶的比较研究

为筛选适于生产富血红素多肽产物的蛋白酶,比较不同蛋白酶对猪血红蛋白的水解效果。在AS1398 中性蛋白酶、2709 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水解pH 值及温度下,以L16(45)正交试验研究酶种类、酶质量分数、底物质量分数和水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率、水解液中粗多肽含量和血红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种类和水解时间两因素对水解率指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底物质量分数是影响粗多肽含量指标的最重要因素;酶种类对血红素含量指标的影响则达到显著性水平(P < 0.05)。中性蛋白酶有利于提高水解率,木瓜蛋白酶有利于提高水解物的粗多肽含量,而碱性蛋白酶则有利于提高水解物的血红素含量。

2010 Vol. 31 (22 ): 156-159 [摘要] ( 1180 ) [HTML 0KB] [ PDF 142KB] ( 300 )
160 吴 越1,2,3,沈 硕1,3,熊善柏1,2,3,赵思明1,2,3,黄琪琳1,2,3,*
匙吻鲟软骨蛋白酶解工艺优化

为提高匙吻鲟软骨蛋白的利用价值和生物活性,以匙吻鲟软骨为原料,经微波- 碱法提取软骨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酶解软骨蛋白的关键因素为酶解温度、底物质量分数、pH 值和酶的用量。经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软骨蛋白质量分数1%、pH7.5、酶用量9000U、酶解时间5h,在此条件下氨基酸态氮生成率最高,达到21.89%。

2010 Vol. 31 (22 ): 160-163 [摘要] ( 1464 ) [HTML 0KB] [ PDF 218KB] ( 294 )
164 席 超,张 赞,闫振华,戴洪义*
沸石负载壳聚糖对高酸苹果发酵酒澄清工艺

以鲁加6 号苹果发酵酒为原料,根据Box-Behnkend 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沸石负载壳聚糖澄清苹果酒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苹果酒澄清度为响应值和等高线建立响应面,研究沸石负载壳聚糖添加量、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对苹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负载壳聚糖澄清苹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沸石- 壳聚糖澄清剂添加剂量11.6g/L、处理时间47.6min、处理温度27℃;与常规法澄清苹果酒相比,经过处理的苹果酒澄清度提高了16.8%,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均有显著降低,而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含量变化不明显,表儿茶素含量降低。

2010 Vol. 31 (22 ): 164-169 [摘要] ( 1751 ) [HTML 0KB] [ PDF 481KB] ( 305 )
170 郑会娟,刘成梅*,刘 伟,刘玮琳,杨水兵,阴婷婷,童桂鸿
中链脂肪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性质测定

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中链脂肪酸(MCFAs)为油溶性模型材料,采用薄膜分散- 动态高压微射流法(薄膜分散-DHPM法)及动态高压微射流- 冻融法(DHPM- 冻融法)制备MCFAs 脂质体,以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为主要考察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薄膜分散-DHPM 法最佳制备条件为脂质质量浓度8g/100mL、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5:1、处理压力140MPa、处理次数4 次;DHPM- 冻融法最佳制备条件为冷冻时间0.5h、融化温度40℃、冷冻保护剂为麦芽糖、冷冻保护剂用量3%。最佳条件下,薄膜分散-DHPM 法制备的MCFAs 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7.1nm,分布均匀,包封率可达(66.5 ± 3.1)%;DHPM- 冻融法制备的MCFAs 脂质体粒径较大,平均粒径为110.1nm,包封率较低,为(53.5 ± 4.9)%。通过MCFAs 脂质体泄漏动力学和精密度(日间和日内)实验考察其稳定性。薄膜分散-DHPM 法和DHPM- 冻融法的稳定性都较好,均适合于MCFAs 脂质体的制备。

2010 Vol. 31 (22 ): 170-175 [摘要] ( 1359 ) [HTML 0KB] [ PDF 370KB] ( 358 )
176 谢 晶,涂 世,刘 睿*
酶法修饰对莲子粉黏度及复水性的影响

采用α- 淀粉酶对莲子粉中的淀粉进行适度水解降低其黏度,提高冷冻干燥的效率,并探讨黏度与复水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酶解时间、温度、pH 值及酶添加量对莲子粉水解液黏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酶水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6.56U/mL、温度70℃、时间15min、pH6.5,水解液的黏度为77mPa·s,解液DE 值4.95%。4 个因素都对试验结果有极显著的影响(P < 0.01)。同时发现黏度与复水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酶解和冷冻干燥对莲子粉的复水性有显著影响(P < 0.05)。

2010 Vol. 31 (22 ): 176-179 [摘要] ( 1824 ) [HTML 0KB] [ PDF 210KB] ( 305 )
180 郑旭煦,殷钟意,杜若愚,方明建,王星敏,李 强
同种溶剂两步浸提法分离提取花椒籽皮油和仁油

以大红袍花椒籽为原料,以油脂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同种溶剂两步浸提法分离提取花椒籽皮油和仁油,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油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分步提取花椒籽皮油和仁油,提取率分别达到96.00%和97.51%,提取后的皮油产品主要含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等饱和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而仁油产品主要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望开发为一种高营养保健食用油脂。

2010 Vol. 31 (22 ): 180-184 [摘要] ( 1929 ) [HTML 0KB] [ PDF 278KB] ( 440 )
185 朱珠 冷进松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仙人掌黄酮提取工艺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仙人掌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然后选取适当的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人掌黄酮醇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20:1(mL/g)、浸提温度52.5℃、浸提时间4h、乙醇体积分数85%,在该条件下测得的仙人掌黄酮最大提取率为0.784%。

2010 Vol. 31 (22 ): 185-189 [摘要] ( 1218 ) [HTML 0KB] [ PDF 423KB] ( 392 )
190 唐巧玉1,周毅峰2
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水芹菜中总黄酮工艺研究

为提高水芹中黄酮的提取效率,以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总黄酮快速萃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总黄酮快速萃取的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100℃、每次提取时间5min、提取次数为3 次,黄酮得率为3.64%。快速萃取工艺不仅能缩短提取时间,还能提高水芹中黄酮的提取率。

2010 Vol. 31 (22 ): 190-193 [摘要] ( 1690 ) [HTML 0KB] [ PDF 192KB] ( 348 )
194 熊双丽 李安林
夏枯草总黄酮的提取分离与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分析超声波辅助提取对夏枯草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筛选适合于分离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最后研究其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发现:超声波辅助提取不能提高夏枯草总黄酮得率,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30(g/mL)、时间3h、温度80℃,得率可达5.05%;大孔吸附树脂AB-8 适合于分离夏枯草总黄酮;紫外- 可见光谱分析其可能为黄烷酮和双氢黄酮醇类;随质量浓度增加,夏枯草总黄酮的DPPH 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越接近VC,当质量浓度分别大于82μg/mL 和0.83mg/mL 时,两者的清除率都大于90%,显著高于叔丁基羟基茴香醚。

2010 Vol. 31 (22 ): 194-197 [摘要] ( 1368 ) [HTML 0KB] [ PDF 164KB] ( 308 )
198 古丽巴哈尔·阿巴拜克力
新疆准噶尔铁线莲不同部位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葡萄糖为标准样品测定新疆准噶尔铁线莲不同部位中的多糖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其不同部位中多糖提取工艺进行最佳筛选、优化。分别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茎:温度90℃、浸提时间2.5h、料液比1:60(g/mL)、提取次数5 次,OD 值达0.408;叶:温度90℃、浸提时间2h、料液比1:60(g/mL),提取次数5 次,OD 值达0.493;花:温度90℃, 时间2h,料液比1:60,提取次数4 次,OD 值达0.418;果实:温度90℃、浸提时间2h、料液比1:60(g/mL)、提取次数5 次,OD 值达0.315。

2010 Vol. 31 (22 ): 198-202 [摘要] ( 783 ) [HTML 0KB] [ PDF 241KB] ( 290 )
203 任广跃,化春光,段 续,朱文学
鲜切怀山药片微波干燥特性及品质研究

研究微波功率、单位质量微波功率和切片厚度对鲜切怀山药片干燥特性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耗能功效、干燥速率、多糖得率)正交试验,对鲜切怀山药片的微波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鲜切怀山药片微波干燥过程中升速、恒速和降速三个阶段明显,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00W、单位质量微波功率8W/g、切片厚度5mm。

2010 Vol. 31 (22 ): 203-206 [摘要] ( 1202 ) [HTML 0KB] [ PDF 336KB] ( 450 )
207 曹 亮,周建军*,魏 锐,刘益红
虎杖中白藜芦醇发酵和提取工艺

目的: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发酵和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汉中地区的虎杖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虎杖中白藜芦醇自然发酵和提取条件。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45℃、料液比1:3、发酵时间48h、白藜芦醇苷的转化率为96.1%;自然发酵后最佳提取条件为98% 甲醇、料液比1:6、提取3 次、每次1h,白藜芦醇的得率达1.912%;通过发酵和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达90%。结论:本实验可为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发酵和提取提供一定参考。

2010 Vol. 31 (22 ): 207-210 [摘要] ( 1267 ) [HTML 0KB] [ PDF 164KB] ( 529 )
211 但晓容1,李栋钢1,卢晓黎2
牛油火锅底料关键工艺参数优化

运用响应面法,对牛油火锅底料全自动炒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工艺参数:郫县豆瓣用量16.8%(m/m)、炒制时间27min、炒制温度185℃、复合香辛料用量0.66%、转动频率31r/min,在此条件下对牛油火锅底料感官评分,其中组织形态90.44、色泽91.22、香味90、浑汤度88.44、滋味92,最佳综合指标为90.58。

2010 Vol. 31 (22 ): 211-215 [摘要] ( 1161 ) [HTML 0KB] [ PDF 171KB] ( 520 )
216 周 琼1,2,王浩东2,张 博2,陈宗道1,*
响应面法优化微孔淀粉制备工艺

通过单因素、部分因子、Box-Behnken 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1.92℃、反应时间13.15h、淀粉乳体积分数14.24%、酶用量4.20%、酶配比(m糖化酶:m淀粉酶)4:1、pH4.4 为最佳工艺参数,此时微孔淀粉的吸水率156.01%。

2010 Vol. 31 (22 ): 216-220 [摘要] ( 932 ) [HTML 0KB] [ PDF 225KB] ( 269 )
221 李红霞1,2,王世清1,*,于丽娜2,杨庆利2,刘志强1,张月婷1
微波提取花生茎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以花生茎为原料,微波提取花生茎中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浸泡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和料液比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花生茎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浸泡时间55min、微波时间4min、微波功率800W、微波温度90℃、料液比1:14(g/mL),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到6.0%,NSP 含量为94.68%,SDF 综合评分为65.12%。

2010 Vol. 31 (22 ): 221-225 [摘要] ( 1181 ) [HTML 0KB] [ PDF 260KB] ( 282 )
226 林慧霞,聂少平*,殷军艺,李 菁,李 昌,谢明勇
大粒车前子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测定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大粒车前子中提取得到多糖提取物,然后经Sevag 法脱蛋白、SephacrylTM S-400 HR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PLCP-1、PLCP-2 和PLCP-3 三个组分。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等方法测定PLCP-2 组分纯度及其理化性质;进一步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二次响应面法对车前子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LCP-2 为均一多糖(PLP),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49268、糖含量87.3%、蛋白含量1.2%、糖醛酸含量14.7%;通过岭脊分析获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合实际操作将最佳条件修正为提取温度99℃、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5.45h,实际测得多糖得率为13.79%,与理论预测值比较接近。该工艺经济、简约、可行性强。

2010 Vol. 31 (22 ): 226-231 [摘要] ( 1130 ) [HTML 0KB] [ PDF 336KB] ( 347 )
232 张 弘1,2,房桂干1,郑 华2,甘 瑾2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紫胶红色素的研究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精制紫胶红色素的工艺。以紫胶红色素吸光度为指标,比较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和解吸参数,筛选从紫胶洗色原液精制紫胶红色素的较优大孔吸附树脂,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紫胶红色素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AB-8 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胶红色素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解吸液为pH7、20% 乙醇溶液,除杂精制效果好,解吸率大于90%;经AB-8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解吸精制后的色素色价是未精制色素的2.96 倍,树脂可多次重复使用,说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紫胶红色素是可行的。

2010 Vol. 31 (22 ): 232-236 [摘要] ( 1182 ) [HTML 0KB] [ PDF 343KB] ( 315 )
237 杨晓军,陆剑锋*,林 琳,段瑞霞,翁世兵,叶应旺,姜绍通
酶解斑点叉尾鮰内脏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产物

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木瓜蛋白酶为酶解的最适蛋白酶,并研究该酶的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初始pH 值、酶解温度、液料比(mL/g)对酶解产物抑制活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具有ACE 抑制活性的酶解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初始pH7.5、酶解温度55℃、液料比2:1(mL/g),酶解产物ACE 抑制率为72.34%。

2010 Vol. 31 (22 ): 237-241 [摘要] ( 1234 ) [HTML 0KB] [ PDF 256KB] ( 323 )
242 宋婉睿,聂少平,胡晓鹃,高丽英,邱奇琦,李 昌,谢明勇*
响应曲面法优化紫花苜蓿中香豆雌酚的提取工艺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紫花苜蓿中香豆雌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建立影响香豆雌酚粗提取物得率的3 个主要因素即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与提取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SAS V8.0 软件分析表明:在液料比27.28:1(mL/g)、提取温度67.7℃和提取时间13.77h 时,香豆雌酚粗提取物得率较高,最佳提取率为2.64‰,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2010 Vol. 31 (22 ): 242-246 [摘要] ( 1185 ) [HTML 0KB] [ PDF 388KB] ( 355 )
247 张 然1,王 晶2,*,朱春花1,朱振华1
超声波提取苏芡黄酮类化合物工艺

以苏芡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苏芡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超声波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超声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在超声功率200W、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40℃、浸提60min 的条件下芡实黄酮类化合物得率最高,可达0.146mg/g。

2010 Vol. 31 (22 ): 247-250 [摘要] ( 1294 ) [HTML 0KB] [ PDF 198KB] ( 526 )
251 李新华,富艳鑫,郑煜焱*
米糠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以米糠为原料,分别采用碱法和酶法对米糠蛋白进行提取。在提取过程中,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料液比、酶用量、时间和温度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碱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45℃,米糠蛋白提取率可达57.8%。酶法最佳提取工艺为酶用量2%(E/S)、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50℃,米糠蛋白提取率可达38.4%。

2010 Vol. 31 (22 ): 251-254 [摘要] ( 1291 ) [HTML 0KB] [ PDF 222KB] ( 341 )
255 徐 媛,王鲁峰,徐晓云,潘思轶*
响应曲面法优化红葡萄柚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提取红葡萄柚中番茄红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为自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红葡萄柚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模拟得出了番茄红素提取的回归方程,确定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8h、液料比3.5:1(mL/g)。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番茄红素含量为15.61μg/mL。本实验所得工艺参数准确,可应用于红葡萄柚番茄红素的提取生产。

2010 Vol. 31 (22 ): 255-259 [摘要] ( 1472 ) [HTML 0KB] [ PDF 393KB] ( 340 )
260 魏 东,窦福良
低温压榨芝麻油的工艺研究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低温压榨芝麻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芝麻粉碎粒度20 目、压榨温度50℃、时间60min、压力40MPa。在此条件下芝麻油提取率43.46%。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芝麻油样品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不含苯并芘,理化指标和氧化稳定性好于普通芝麻油。

2010 Vol. 31 (22 ): 260-263 [摘要] ( 1229 ) [HTML 0KB] [ PDF 210KB] ( 660 )
264 朱玉昌1,2,周大寨1,2,王 成2
甜橙皮中橙皮苷提取工艺

为了充分开发丰富的甜橙皮资源,增加其经济附加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甜橙皮中橙皮苷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优提取条件:在70℃条件下,用30 倍于甜橙皮粉的80% 甲醇,恒温提取3.5h。比较了6 种甜橙皮中橙皮苷含量,相差不大,且含量相对较高。同时根据所得优化参数,考察了索氏提取、微波消解/ 萃取及快速萃取3 种设备,结果表明:快速萃取效率较高,可作为工业化生产的首选设备。所得提取工艺稳定,选用的设备操作简便、快速,满足工业化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0 Vol. 31 (22 ): 264-267 [摘要] ( 1638 ) [HTML 0KB] [ PDF 186KB] ( 874 )
268 冯 颖1,陈巧红1,孟宪军1,王建国2
响应面法优化无梗五加果多糖超声波、微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别对无梗五加果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和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70(g/mL)、提取时间50min、提取功率175W、提取温度为60℃,实际测得多糖得率为3.491%;微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80s、提取功率595W,实际测得多糖得率为3.48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2010 Vol. 31 (22 ): 268-272 [摘要] ( 1208 ) [HTML 0KB] [ PDF 427KB] ( 368 )
273 杨 洁,陈 纯,邢建军,刘 睿*
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

以湖北大宗油菜蜂花粉为材料,对其中微量特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和岭嵴寻优分析,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DAD 以及HPLC-MS 对酸解后的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76% 乙醇、料液比1:30、超声波时间33min,超声波温度为51℃。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的理论得率为2.12%,实际得率为1.89%,实测得率达到理论预测值的89.15%。HPLC-DAD 以及HPLCMS分析结果证实油菜蜂花粉中可能含有9 种黄酮苷元。其中可以推定的黄酮类物质是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柚皮素。可为识别蜂花粉的植物来源,鉴别真伪提供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

2010 Vol. 31 (22 ): 273-278 [摘要] ( 1338 ) [HTML 0KB] [ PDF 234KB] ( 482 )
279 任仙娥,何 仁,黄永春,张建苗,杨 锋
超声波强化菠萝渗透脱水工艺

研究超声波强化菠萝渗透脱水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超声波强化菠萝渗透脱水的优化工艺条件:超声波频率中(48.1kHz)、超声波功率300W、糖液质量分数60%、糖液温度60℃、超声波作用时间4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菠萝脱水率可达到41.41%。超声波强化技术能提高菠萝渗透脱水过程中的传质速率,缩短脱水时间。

2010 Vol. 31 (22 ): 279-282 [摘要] ( 1038 ) [HTML 0KB] [ PDF 200KB] ( 299 )
283 田国政,何义发
薇菜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以薇菜叶为原料进行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取时间、料液比、温度4 个因素对薇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L9(34)正交试验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薇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25(g/mL)、浸提温度70℃,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可达1.29%。本研究方法成本低,提取得率高,可为设计提取薇菜叶总黄酮中试参数提供参考。

2010 Vol. 31 (22 ): 283-285 [摘要] ( 969 ) [HTML 0KB] [ PDF 201KB] ( 390 )
286 张熊禄,谢生辉,赖俊杰
微波法辅助提取脐橙皮色素工艺优化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脐橙皮色素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法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为水、液固比80:1(mL/g)、功率260W、提取时间150s。所得工艺参数准确,可应用于脐橙皮色素提取生产。

2010 Vol. 31 (22 ): 286-288 [摘要] ( 1075 ) [HTML 0KB] [ PDF 131KB] ( 366 )
289 张小曼,马银海*,刘柱丽,陈小妮
无花果皮红色素微波提取及其稳定性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无花果皮红色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对影响色素收率的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及提取料液比等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组合试验,并研究无花果皮红色素的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15min、微波温度35℃、料液比1:20(g/mL),无花果皮红色素收率可达89.69%。无花果皮红色素耐热、耐光性强,酸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好,常用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及Na+、K+、Ca2+、Mg2+、Zn2+、Al3+ 等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无影响,但Fe3+ 对色素有破坏作用。微波辅助能高效提取无花果皮红色素,该色素具有良好稳定性能。

2010 Vol. 31 (22 ): 289-292 [摘要] ( 991 ) [HTML 0KB] [ PDF 171KB] ( 343 )
293 王腾宇1,胡立志2,孙 博1,刘 晶1,于殿宇1,*
超临界CO2状态下生物酶法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

对葵花油与植物甾醇在CO2 超临界状态下合成植物甾醇酯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Novozym 435 脂肪酶做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85℃、植物甾醇质量分数5%、反应压力8MPa、反应时间1h、搅拌速度600r/min,在此条件下,转换率为92.1%。与常规方法相比,本工艺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

2010 Vol. 31 (22 ): 293-296 [摘要] ( 1478 ) [HTML 0KB] [ PDF 226KB] ( 348 )
297 齐 斌1,2,郑丽雪1,朴金苗1
马铃薯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

采用盐溶碱提酸沉法制备马铃薯分离蛋白,并对马铃薯分离蛋白提取条件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表明,马铃薯分离蛋白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较广,其中分子质量低于21.0kD 的亚基较多。马铃薯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10(g/mL)、温度40℃、pH8.0、NaCl 浓度0.4mol/L。

2010 Vol. 31 (22 ): 297-300 [摘要] ( 1433 ) [HTML 0KB] [ PDF 231KB] ( 323 )
分析检测
301 赵 建,刘 璇,文 镜*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保健食品总抗氧化能力

目的:建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的方法。方法:以2,2'- 偶氮二(2- 脒基丙烷)二盐酸盐(AAPH)作为过氧自由基来源,sodium fluorescein(FL)为荧光指示剂,水溶性VE(trolox)为定量标准,荧光值半数衰减时间作为观察指标,测定6 种保健食品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22μmol/L,线性回归方程Y=25.432X+2.0625,R2=0.9949,平行性精密度(RSD)3.5%,重复性精密度(RSD)3.9%,加标回收率在90%~104% 之间。结论: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保健食品总抗氧化能力。

2010 Vol. 31 (22 ): 301-305 [摘要] ( 1381 ) [HTML 0KB] [ PDF 186KB] ( 1539 )
306 何小峰,岳馨钰,王 益,黄 文*
瓦罐鸡汤主要滋味物质研究

为研究鸡汤的主要滋味物质,找出瓦罐鸡汤感官滋味优于其他鸡汤的原因,分析3 种不同加热方式所制备的鸡汤的基本滋味,并比较其主要滋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鸡汤的基本滋味以鲜味和甜味为主;瓦罐鸡汤中的总核苷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高压熬制的鸡汤和电磁炉熬制的鸡汤,而高压熬制鸡汤的低聚肽含量最高;鸡汤中的鲜味核苷酸主要为5′- 肌苷酸,鲜味氨基酸为谷氨酸,且瓦罐鸡汤的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鸡汤的谷氨酸含量。瓦罐鸡汤较其他鸡汤有较丰富的鲜味物质和较好的感官滋味。

2010 Vol. 31 (22 ): 306-310 [摘要] ( 2292 ) [HTML 0KB] [ PDF 257KB] ( 793 )
311 尹 欢,李 琦,陈江源,马寅众,李 睿,刘志国*
溶血性链球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研究溶血性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实现对溶血性链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溶血性链球菌的scpA 基因设计4 条特异性LAMP 内外引物进行LAMP扩增;优化扩增反应条件;采用包括溶血性链球菌在内的6 种不同菌株进行LAMP 的特异性检测,并酶切鉴定;对溶血性链球菌菌液以无菌水进行10 倍系列梯度稀释后,进行LAMP 扩增检测其灵敏度;将菌掺入牛奶样本并进行LAMP 检测。结果:本法可快速灵敏地检测出溶血性链球菌,反应特异性高,检出限为16.7CFU/mL,而牛奶样本的检出限则达10CFU/mL。结论:LAMP 法可用于食品溶血性链球菌的快速检测。

2010 Vol. 31 (22 ): 311-314 [摘要] ( 1404 ) [HTML 0KB] [ PDF 402KB] ( 553 )
315 申利群,雷福厚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霸王花挥发性成分

目的:探索分析霸王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头室温顶空微萃取20min、初始柱温60℃、程序升温至250℃、进样口温度250℃的气相色谱条件,EI 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 的质谱条件进行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9 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为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27.78%)、脂肪族化合物(25.14%)、酯(14.40%)、2,6- 二叔丁基对甲酚(10.08%)和硅氧烷类化合物(6.27%)。结论:无溶剂的顶空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可作为霸王花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有效方法。

2010 Vol. 31 (22 ): 315-317 [摘要] ( 1413 ) [HTML 0KB] [ PDF 174KB] ( 361 )
318 肖维强1,张超洪2,黄炳雄1,戴宏芬1,谢路斯2,王晓容1,*
化橘红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为建立广东化州市特有药材化橘红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采用色谱条件为:Nucleosil C18 反相柱(150mm × 4.6mm,3μm),DAD 检测器,流动相为水- 体积分数50% 甲醇溶液+ 体积分数15%~50%乙腈溶液,三元梯度洗脱,流速为0.3~1mL/min,柱温35℃,分离波长315nm。结果表明:11 批次的化橘红提取物色谱图共有峰9 个;经“中药指纹图谱鉴别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 以下,相似度均在0.965 以上。本法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可建立共有模式,作为科学评价化橘红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

2010 Vol. 31 (22 ): 318-321 [摘要] ( 1250 ) [HTML 0KB] [ PDF 258KB] ( 340 )
322 马寅众1,陈江源2,房国梁1,李 琦1,李 睿1,周帼萍1,刘志国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

目的:研究阪崎肠杆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简称LAMP)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阪崎肠杆菌16S rRNA 基因(16S rDNA)及外膜蛋白A(OmpA)基因设计LAMP 引物,扩增后通过电泳或加入显色剂SYBR-GREEN Ⅰ检测。结果:LAMP 法能有效特异地检测出阪崎肠杆菌;以16S rRNA 引物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最低检出限为32CFU/mL,用OmpA 引物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最低检出限达3CFU/mL,扩增产物加入SYBR-GREEN Ⅰ在紫外条件下可见荧光,与电泳检测具有同样的灵敏度。结论:LAMP 法可实现对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在食品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0 Vol. 31 (22 ): 322-325 [摘要] ( 1343 ) [HTML 0KB] [ PDF 430KB] ( 532 )
326 袁 伟,唐善虎*,岑璐伽,李 雪,陈 诺,罗 薇
PCR法检测肉鸭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

为建立肉鸭加工中快速、准确的沙门氏菌PCR 检测方法,并应用于肉鸭屠宰生产加工链沙门氏菌的实时监测。采用Primer Premier 5.0 软件针对沙门氏菌特有的fimY 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5′- GCATTCCGCTCATTAGAT-3′和5′-TGGAGGCTGATAACAAGG-3′,并对沙门氏菌DNA 扩增PCR 体系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Mg2+ 浓度和聚合酶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沙门氏菌标准株和分离株的2 7 5b p 目的片段,灵敏度达到了1.2pg;应用建立的PCR 方法对国内某典型肉鸭屠宰厂的肉鸭屠宰链环节进行沙门氏菌污染的检测,发现在屠宰环境、拔毛浸烫水、浸蜡冷却水、清洗池水、宰前毛、食道、粪便和沥水体腔内共有25 个样品中扩增出了275bp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而空白对照无扩增条带。

2010 Vol. 31 (22 ): 326-331 [摘要] ( 1172 ) [HTML 0KB] [ PDF 490KB] ( 429 )
332 王绍清,武士奎,穆同娜,曹 红,曹宝森
扫描电镜和稳定碳同位素比质谱法鉴别马铃薯淀粉中的掺假玉米淀粉

为有效辨别食用淀粉掺假,运用扫描电镜和稳定碳同位素比质谱技术对马铃薯淀粉中掺假玉米淀粉行为进行定性和半定量鉴别。根据马铃薯淀粉与玉米淀粉在颗粒超微形貌上的明显差别,运用扫描电镜清晰辨别出马铃薯淀粉中掺假的玉米淀粉颗粒。当玉米淀粉的掺假量大于10% 时,根据二者在稳定碳同位素比上的自然显著差异,稳定碳同位素比法不仅能够定性鉴别马铃薯淀粉中的玉米淀粉掺假行为,而且依照给出的公式可以估算出掺假玉米淀粉的含量。本法可作为国内淀粉市场上产品质量监督的检测方法。

2010 Vol. 31 (22 ): 332-335 [摘要] ( 1306 ) [HTML 0KB] [ PDF 531KB] ( 578 )
336 刘晓川,喻东威,赵 源,刘志楠,薛志清,李 梅
奶酪及乳清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

为探讨原奶中β- 内酰胺酶在制作奶酪过程中的去向,向无抗无酶的原奶中添加β- 内酰胺酶,使其终水平为50U/mL,按照工艺制作原生奶酪,用E50 法和杯碟法检测奶酪和乳清中的β- 内酰胺酶。结果显示,奶酪中β- 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阴性,乳清中β- 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为阳性,β- 内酰胺酶在奶酪制作中主要残留在乳清中。

2010 Vol. 31 (22 ): 336-339 [摘要] ( 1082 ) [HTML 0KB] [ PDF 583KB] ( 514 )
340 林恋竹,赵谋明*
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离鉴别溪黄草叶中的弱极性有机组分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析石油醚相及乙酸乙酯相中弱极性有机组分是否含有与抗氧化性有关的化合物。通过制备溪黄草叶60% 乙醇提取物,并采用溶剂分离法,从溪黄草叶提取物中分出4 个组分: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气相色谱- 质谱法共鉴定出15 种成分,其中大多数为高级脂肪酸,尤其以棕榈酸、亚麻酸甲酯含量最为丰富。虽从溪黄草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2,2'- 亚甲基双-(4- 甲基-6- 叔丁基苯酚)(工业强抗氧化剂),但其含量很低。

2010 Vol. 31 (22 ): 340-342 [摘要] ( 1065 ) [HTML 0KB] [ PDF 152KB] ( 446 )
343 肖俊松1,2,袁英髦1,张爱雪1,曹雁平1,2,*
茶叶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测定及聚类和线性判别分析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和普洱茶中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咖啡因(caffeine,CAF)、可可碱(theobromine,THEO)的水平。以这8 种组分为指标对茶叶进行聚类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建立区分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方法。方法:茶叶提取后采用HPLC 法测定儿茶素和生物碱含量,色谱柱为C18 柱,流动相由甲醇(A)、2% 的乙酸(B)等度洗脱,A、B 相的体积比为25:75,流速为1mL/min,柱温30℃。采用PDA 检测器在278nm 检测,参考波长为210nm。采用SPSS 14.0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结果:在选择的分析条件下,样品中的8 种组分获得了理想分离, 加标回收率在8 7%~ 112.8%之间,并采用外标法对8 种组分进行定量。以这8 种组分的含量为指标,聚类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能对39 种茶叶样品进较好的区分。

2010 Vol. 31 (22 ): 343-348 [摘要] ( 1992 ) [HTML 0KB] [ PDF 369KB] ( 842 )
349 刘石生1,李斐然1,王慧敏1,冯永勤2,谢珍玉2
马蹄螺珍珠层粉微量化学成分分析

为充分利用去肉后的马蹄螺贝壳资源,从塔形马蹄螺制得珍珠层粉,测定其微量有机物(二氯甲烷萃取)、酸不溶性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微量无机元素。结果表明:在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共检测出13 种成分,质谱数据库确定9 种成分。从酸不溶蛋白质中检出18 种氨基酸,含有人体所需的8 种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定量检测结果表明,马蹄螺珍珠层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Mg、Fe、Zn、Se 等微量无机元素,同时含有微量的As、Hg、Pb;半定量检测检出27 种微量元素。因此,马蹄螺珍珠层粉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资源。

2010 Vol. 31 (22 ): 349-351 [摘要] ( 1065 ) [HTML 0KB] [ PDF 181KB] ( 1116 )
352 罗堾子1,2,孔永强3,张 弘1,*,郑 华1,张加研2,李 凯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密蒙花黄色素工艺

以水为介质、密蒙花黄色素水溶液的吸光度为考察指标,优化超声波强化提取密蒙花黄色素的工艺。选取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密蒙花黄色素的吸光度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RSM)分析,优化超声波强化提取密蒙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密蒙花有利于黄色素的浸出,超声波强化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功率800W、提取时间24min、液料比27:1(mL/g);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密蒙花黄色素吸光度理论值可达0.257,验证值为0.259,验证值与理论值间的相对误差为0.78%。密蒙花黄色素得率达5.95%。

2010 Vol. 31 (22 ): 352-356 [摘要] ( 1106 ) [HTML 0KB] [ PDF 328KB] ( 335 )
357 堵锡华,陈 艳,岳 玮
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定量结构与保留指数相关性研究

为研究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构效关系,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分子形状指数和电性拓扑态指数表征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分子结构,用多元线性回归/ 逐步回归对模型变量进行筛选,建立定量结构- 保留相关性模型,基于多元回归获得对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保留指数(RI)作出精确估算的保留相关模型,得到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达到0.991。利用留一法检验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检验的相关系数均在0.99 以上,结果表明,分子连接性指数、分子形状指数和电性拓扑态指数能合理和有效的表征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保留指数。

2010 Vol. 31 (22 ): 357-360 [摘要] ( 1255 ) [HTML 0KB] [ PDF 182KB] ( 322 )
361 丁晓静1,2,杨媛媛1,3,李 芸1,2,赵 珊1,王 志3
毛细管电泳法对乳及乳制品中真蛋白的测定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对市售乳清蛋白粉、采自当地奶牛场的牛初乳及原料奶、同一品牌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内不同厂家、不同国别的婴儿配方奶粉、不同保质期的液态奶、不同国别的超高温灭菌(UHT)奶和酸奶、国产复原乳中α- 乳白蛋白(α-Lac)、β- 乳球蛋白A (β-LgA)及β- 乳球蛋白B (β-LgB)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α-Lac、β-LgA 及β-LgB 的质量分数在乳清蛋白粉、牛初乳及原料奶中依次降低。液态奶中上述3 种蛋白的质量分数与保质期有关,一般保质期越久的产品,上述3 种蛋白的质量分数越低。大多数酸奶中α-Lac 的质量分数均高于UHT 奶。婴儿配方奶粉中α-Lac 质量分数随着阶段数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同一阶段内不同厂家不同国别配方奶粉中α-Lac 质量分数差异也较大,并非进口奶粉中α-Lac 质量分数均比国产奶粉高。

2010 Vol. 31 (22 ): 361-366 [摘要] ( 1571 ) [HTML 0KB] [ PDF 342KB] ( 429 )
367 曹云刚1,胡永钢2,马燕红2,杜小威3,马恩波1,全哲学4,张生万1,
汾酒酒醅发酵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

采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 质谱(GC-MS)分析方法,跟踪考查汾酒发酵过程酒醅中各类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酒醅中大多数香气成分的含量在正常发酵期内随发酵进行呈上升趋势,发酵前期增长较快,发酵中后期增长趋于缓慢;但某些香气成分的含量及量比关系与白酒产品相比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汾酒夏季生产没有必要延长发酵期,适当缩短发酵时间可能更好。通过控制发酵条件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增乙降乳,进一步探明白酒蒸馏机理改善蒸馏条件,是提高白酒质量的重要措施。

2010 Vol. 31 (22 ): 367-371 [摘要] ( 1449 ) [HTML 0KB] [ PDF 256KB] ( 486 )
372 黄进慧,高向阳*
固相萃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鸡蛋中的沙拉沙星

建立一种简便、高灵敏度的测定鸡蛋中沙拉沙星的新方法。基于沙拉沙星对鲁米诺- 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有显著增敏作用的研究,鸡蛋样品中的沙拉沙星用磷酸盐提取,固相萃取C18 小柱净化,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和化学发光检测,建立测定鸡蛋中沙拉沙星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 × 10-9~6 × 10-5mol/L,检出限为3.97 × 10-11mol/L,平均回收率为96.2%,RSD 为1.71%(n=11),结果令人满意。

2010 Vol. 31 (22 ): 372-374 [摘要] ( 1185 ) [HTML 0KB] [ PDF 212KB] ( 366 )
375 孙文敬1,周延政1,冯晓燕2,魏 转3,余泗莲4,周 强4
旋光法测定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

通过测定发酵液的旋光度及其葡萄糖质量浓度,计算发酵液中2- 酮基-D- 葡萄糖酸的质量浓度,并考察该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的旋光度、2- 酮基-D- 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99;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2- 酮基-D- 葡萄糖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2.60%,RSD 为2.17%(n=5)。该方法可用于发酵液中2- 酮基-D- 葡萄糖酸的定量检测。

2010 Vol. 31 (22 ): 375-377 [摘要] ( 1523 ) [HTML 0KB] [ PDF 140KB] ( 563 )
378 李 艳1,2,康俊杰1,成晓玲1,张云峰1,卢九伟1
3 种酿酒酵母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研究3 种酿酒酵母DHS-1、BM45 和安琪葡萄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 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采用SPSS 16.0 的最小显著性差异分析得出,3 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有15 种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酿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点具有重要影响。

2010 Vol. 31 (22 ): 378-382 [摘要] ( 1393 ) [HTML 0KB] [ PDF 352KB] ( 804 )
383 马智伟 陈庆森
牛初乳粉关键品质指标比较分析

对4 种牛初乳粉的关键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采集的3 种市售牛初乳粉的关键品质指标均达到RHB 602 — 2005《牛初乳粉行业标准》,S2 号样品脂肪含量略超标。经含量测定与其产品的标签标示相比,除S2 号样免疫球蛋白IgG 含量有些差异外,其余均与标签标注相符。本研究自制的初乳粉IgG 含量达到44.94%,远高于市售的初乳粉。

2010 Vol. 31 (22 ): 383-386 [摘要] ( 1095 ) [HTML 0KB] [ PDF 165KB] ( 364 )
387 董志国1,2,李晓英1,程汉良1,孟学平1,阎斌伦1
海州湾养殖文蛤体内不同组织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及其食用安全评价

测定海州湾养殖池塘成体文蛤体内肝胰腺、鳃、外套膜、足和闭壳肌5 个干质量组织中Cd、Cr、Pb、Ni、Cu 和Zn 这6 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文蛤5 组织中闭壳肌和肝胰腺是重金属选择性富集的主要器官。Cr、Pb、Ni 在5 种组织中以闭壳肌的含量最高,分别高达58.981、4.298、10.873μg/g,与其余组织均有显著差异(P < 0.05);而Cu 和Zn 则以闭壳肌的含量最低,分别为0.844、58.076μg/g,而肝胰腺中含量最高,分别达17.776、173.147μg/g,差异显著(P < 0.05);相反,Cd 和Ni 则在肝胰腺中含量最低(0.140、4.807μg/g),与其余组织显著差异(P < 0.05)。6 种重金属中,Zn 在5 种组织中的含量最高(173.147~58.076μg/g),Cd 的含量最低(0.140~0.336μg/g),Pb 次之(1.549~4.298μg/g)。文蛤5 组织中闭壳肌是主要的受污染组织,Cr、Ni 和Pb 的污染指数间于1.52~6.40,而足的污染最小,6 种重金属仅Ni 超标,其余污染指数为0.01~0.96;6 种重金属中Ni 的污染最严重,5组织均超标,污染指数P 间于2.77~6.40,而毒性较强的Cd 以及Cu 在5 组织中均未超标。

2010 Vol. 31 (22 ): 387-390 [摘要] ( 910 ) [HTML 0KB] [ PDF 156KB] ( 280 )
391 侯冬岩,回瑞华,李铁纯,刘晓媛
粟米油中脂肪酸及其主成分亚油酸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粟米油脂肪酸的组成和主成分亚油酸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粟米油,并对粟米油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色谱柱:KromasilC18;流动相为异丙醇:乙腈=35:65;柱温:25℃;205nm 检测波长条件下对亚油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由粟米油中分离鉴定出8 种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74.94%,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其中亚油酸为46.33%,油酸为28.01%。亚油酸变异系数小于1.35%,回收率为98.8%~109.1%。本方法简便、准确,适合粟米油中亚油酸含量的分析。

2010 Vol. 31 (22 ): 391-393 [摘要] ( 915 ) [HTML 0KB] [ PDF 214KB] ( 363 )
394 黄冬梅,史永富,王 媛,蔡友琼*
HPLC-MS/MS测定水产品苯丙酸诺龙、诺龙残留量

建立水产品中苯丙酸诺龙、诺龙残留量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混合溶剂提取,提取液经浓缩溶解后采用液液萃取和C18 柱净化,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苯丙酸诺龙、诺龙在0.005~0.25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3 个浓度添加水平下,两者的回收率分别为84.2%~91.3%、76.8%~98.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8%~13.6%、 3.3%~11.3%,最低检测限为5.0μg/kg。

2010 Vol. 31 (22 ): 394-397 [摘要] ( 1080 ) [HTML 0KB] [ PDF 196KB] ( 360 )
398 王天瑞1,李美萍1,冯彦琳2,胡永钢2,张生万1,*
食品包装材料中酯类化学物质QSRR应用研究

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同时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21种酯类添加剂的色谱保留时间(tR),并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和定位基指数(T)表征酯类添加剂的分子结构,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regression,MLR)建立酯类添加剂结构与其气相色谱保留值的定量结构- 色谱保留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retention relationship,QSRR)模型,建模相关系数R=0.9840,留一法交互检验(leave-one-out,LOO)相关系数RLOO=0.9747,同时采用外部验证的方法对所建模型的稳定性能进行分析和验证,外部样本预测值的相关系数Qext 为0.9789,并且考察所建模型的实际应用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能够为食品包装材料中酯类化学物质向内装食品中的迁移行为研究以及分离、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2010 Vol. 31 (22 ): 398-402 [摘要] ( 1123 ) [HTML 0KB] [ PDF 229KB] ( 285 )
403 陈 诺1,唐善虎1,*,陈进会2,岑璐伽1,李 雪1,龙 虎1
双重PCR 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

为建立能够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的双重PCR 方法。采用沙门氏菌鞭毛基因fimY 和空肠弯曲菌马尿酸酶基因hipO 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影响PCR 扩增的主要因素——引物浓度、退火温度、Mg2+ 浓度因素进行优化,比较单一PCR 和双重PCR 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单一PCR 法检测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时,灵敏度分别可达到3.98pg 和4.05pg;而采用双重PCR 检测时,灵敏度较单一PCR 法有所下降,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检出限量分别为398pg 和40.5pg。本研究建立的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双重PCR 检测方法,可为实现食品中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的同时检测提供新方法。

2010 Vol. 31 (22 ): 403-406 [摘要] ( 1012 ) [HTML 0KB] [ PDF 386KB] ( 347 )
407 周菊峰1,谢 红1,彭爱姣2,张 辉1
微乳液增敏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的铝

目的:在微乳液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方法:样品经智能消解仪消解,在聚乙烯醇、正丁醇、正庚烷和水构成的微乳液中,以乙酸- 乙酸钠为缓冲体系,用铬天青S 作显色剂,其吸光度与铝含量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正比。结果:铝含量在0~6.0μg/25mL 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1,回收率在95%~108% 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稳定,适用于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2010 Vol. 31 (22 ): 407-410 [摘要] ( 920 ) [HTML 0KB] [ PDF 163KB] ( 290 )
411 何珍雄,梁运祥*
大豆多肽不良风味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多肽的不良风味。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将样品pH 值调至6.0,NaCl 添加量为4g/60mL,于100mL 的生理盐水瓶中装60mL 的样品液并密封,50℃恒温水浴1h,然后吸取20mL 气体用5mL 0.2mol/L 的NaOH 溶液吸收,检测217nm 处的吸光度(A217nm)。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大豆多肽不良风味的脱除工艺中的测定。

2010 Vol. 31 (22 ): 411-413 [摘要] ( 1202 ) [HTML 0KB] [ PDF 239KB] ( 398 )
414 李 鹏1,王存堂2,韩 玲3,余群力3,*
甘南牦牛肉质特性和营养成分分析

用常规方法测定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肉中肉质特性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当地黄牛肉(对照组)比较,牦牛肉(实验组)干物质高23.19%、蛋白质高6.14%、灰分高12.5%、脂肪低13.54%、氨基酸总量(TAA)高13.38%、必需氨基酸(EAA)高10.8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的比值为67.94%。甘南牦牛肉具有色泽深红、系水力高、熟肉率高、蛋白高、脂肪低、氨基酸种类齐全等特点。

2010 Vol. 31 (22 ): 414-416 [摘要] ( 1274 ) [HTML 0KB] [ PDF 165KB] ( 1237 )
417 周福林,宋少飞,弓巧娟,张稳婵,周 蓓
催化氧化荧光法测定防腐剂苯甲酸

在pH8 的NaH2PO4-Na2HPO4 缓冲溶液中,Co2+ 催化KBrO3 氧化苯甲酸产生强荧光,建立催化氧化荧光法间接测定苯甲酸的新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苯甲酸质量浓度在5 × 10-7~3 × 10-5g/mL 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 × 10-8g/mL。对质量浓度为1 × 10-6g/mL 的苯甲酸标准溶液进行11 次平行测定,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该法应用于食醋及酱油中苯甲酸的测定,回收率为95.7%~101.6%,结果令人满意。

2010 Vol. 31 (22 ): 417-420 [摘要] ( 947 ) [HTML 0KB] [ PDF 277KB] ( 281 )
421 应苗苗1,施文正2,*,刘恩玲1
不同收割期坛紫菜挥发性成分分析

通过电子鼻和SPME-GC-MS 方法对不同收割期的坛紫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实验表明不同收割期的坛紫菜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SPME 萃取坛紫菜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 分别从一水、二水、三水和四水坛紫菜中分离鉴定出35、38、51 和55 种化合物,其中以醛酮类和烷烃类为主,8- 十七烯、壬醛和己醛是坛紫菜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实验结果还表明一水和二水坛紫菜挥发性成分变化较小,质量较稳定,三水和四水坛紫菜挥发性变化较大,因此一水和二水坛紫菜适宜开发作为食品。

2010 Vol. 31 (22 ): 421-426 [摘要] ( 1049 ) [HTML 0KB] [ PDF 472KB] ( 309 )
427 于 辉,史俊稳,赵 萍*
基质固相分散辅助加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基质固相分散辅助加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5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花生样品与硅藻土、弗罗里硅土混合后装填萃取池,加速溶剂萃取仪在10.0MPa、80℃条件下,丙酮作为提取溶剂,加热5min,静态提取5min,循环2 次的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进行分析。在添加水平为0.05、0.1mg/kg 时,花生中5 种有机磷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88.2%~104.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7.1%(n=6),检出限为0.030~0.038mg/kg。该法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较宽的线性关系和较高的灵敏度。

2010 Vol. 31 (22 ): 427-430 [摘要] ( 997 ) [HTML 0KB] [ PDF 181KB] ( 442 )
431 陈学泽,苏燕艳,杨 蓉
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饮料中痕量铅和镉

建立一种连续测定饮料中痕量铅和镉的新方法。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配位剂,用活性炭在pH4.0~7.0 的条件下捕集、抽滤分离Pb-APDC、Cd-APDC 配合物,然后用1mL 洗脱液(HNO3 质量分数为0.2%、NH4H2PO4 质量浓度为10g/L)洗脱,超声振荡5min 后得可直接上机测定的悬浊液。结果表明:在100mL 饮料样品中Pb、Cd 的特征质量分别为2.50 × 10-12g 和6.94 × 10-13g。当n=6 时,样品测定的铅和镉的标准偏差为0.0018~0.0055,相对标准偏差为3.04%~6.12%,加标回收率为97.9%~107.0%。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富集效率、快速简单、灵敏可靠,结果较为理想。可用于测定饮料中痕量的铅和镉。

2010 Vol. 31 (22 ): 431-434 [摘要] ( 1146 ) [HTML 0KB] [ PDF 220KB] ( 296 )
435 熊 敏1,肖 岚1,谷学权2,唐英明1
利用电子鼻评价花椒调味料对椒麻鸡风味的影响

采用电子鼻检测4 个不同厂家花椒调味料调制的椒麻汁,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水溶性花椒汁和油溶性花椒油调制椒麻汁的风味差异大,水溶性花椒汁尚不能达到花椒油所提供的特征风味。即使是感官评价差别不大的不同厂家生产的花椒油,调制出的椒麻汁也存在差异,其中2 号椒麻汁样品的特征风味比较突出。

2010 Vol. 31 (22 ): 435-438 [摘要] ( 1374 ) [HTML 0KB] [ PDF 319KB] ( 426 )
439 吴迎春,聂 峰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

目的:建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测定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过氧化苯甲酰氧化KI 生成I2,该反应和luminol-H2O2 化学发光体系相耦合,进而对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0 × 10-8~4.0 × 10-6g/mL,检出限为4.0 × 10-9g/mL, RSD 为2.2%(质量浓度5.0 × 10-8g/mL,11 次平行测定)。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灵敏、线性范围宽的优点。

2010 Vol. 31 (22 ): 439-441 [摘要] ( 1124 ) [HTML 0KB] [ PDF 235KB] ( 343 )
442 孙小媛,李铁纯,周 雪
芹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为比较不同地区芹菜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对产自辽宁3 个不同地区芹菜叶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GC-MS 方法对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3 种芹菜叶中一共鉴定出32 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鞍山芹菜叶中鉴定出12 种,其含量占挥发油的27.29%,特有成分为β-月桂烯、n-十六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等;抚顺芹菜叶中鉴定出16 种,其含量占挥发油的21.78%,特有成分为苯酚、桉叶双烯、5-(1,5-二甲基-4- 己基)-2- 甲基-1,3- 环己二烯等;北票芹菜叶中鉴定出9 种,其含量占挥发油的12.59%,特有成分为桉叶双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八烷等。

2010 Vol. 31 (22 ): 442-444 [摘要] ( 1970 ) [HTML 0KB] [ PDF 183KB] ( 498 )
445 宋尚新,肖红梅,高 峰,周光宏*,邱良焱
转基因稻米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以水稻种子为原料,简便、快速、有效的基因组DNA 提取方法,作为转基因稻米的PCR 检测基础。方法:选择传统的CTAB 法、改良的碱处理法、高温水煮法,以转基因糙米、非转基因糙米、转基因精米为材料提取DNA,并对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改良的碱处理法提取的DNA 模板的完整性、纯度和PCR 反应方面与传统CTAB 法相近,且比CTAB 法的产率高、耗时短、成本低。结论:改良的碱处理法可以代替传统的CTAB 法用于转基因稻米检测中DNA 模板的制备。

2010 Vol. 31 (22 ): 445-449 [摘要] ( 1574 ) [HTML 0KB] [ PDF 374KB] ( 928 )
450 宋宏新,潘 洁,柏红梅,薛海燕
竞争ELISA 法对牛乳β - 酪蛋白的检测

通过确定包被抗体最佳稀释度(anti- β-CN IgY 1:160)、封闭液及封闭时间(含1% 明胶的PBST,封闭1h)、酶标抗原(1:20)和待测脱脂牛乳样品稀释液(1:80)抗体作用时间(60min)、底物最佳反应时间(20min)、温度(37℃)等对竞争ELISA 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建立检测牛乳β- 酪蛋白的竞争ELISA 法。经敏感性实验和重复性实验证明本实验建立的竞争ELISA 法最低检出量为5.1μg/mL,变异系数(CV)小于5%,可以开发应用于牛乳及其制品的蛋白质品质快速检测。

2010 Vol. 31 (22 ): 450-452 [摘要] ( 1021 ) [HTML 0KB] [ PDF 210KB] ( 424 )
453 丁 靖,惠伯棣*,刘 源
番茄果实中全反式番茄红素的C30-HPLC外标法定量检测

为建立一种在C30-HPLC 上使用外标法对番茄红素全反式异构体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采用色谱条件:固定相:YMC Carotenoid columu C30 色谱柱(4.6mm × 250mm,SOD-5μm,Waters);流动相A:乙腈- 甲醇(3:1,V/V);流动相B:甲基叔丁基醚(MTBE);流动相A 与B 中分别添加0.05%(V/V)的三乙胺;线性梯度洗脱:B 在20min 内由0 增至80%,20~35min 内B 维持在80%;流速:1mL/min;色谱图检测波长470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最小定量限为0.10μg/mL,在10~100μg/mL 范围内质量浓度与组分峰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12181x,R2=0.9738。相对标准偏差为4.04%。外标加样回收率为97.34%(RSD 为0.904%)。应用本方法可对番茄果实中的全反式番茄红素进行定量分析。

2010 Vol. 31 (22 ): 453-456 [摘要] ( 1428 ) [HTML 0KB] [ PDF 246KB] ( 505 )
包装贮运
457 刘零怡1,于萌萌1,郑 杨1,生吉萍1,申 琳1,2,*
采后一氧化氮处理调控番茄果实茉莉酸类物质合成并提高灰霉病抗性

探讨在番茄果实抗病性诱导过程中一氧化氮对茉莉酸类物质的调节作用。以中蔬4 号绿熟期番茄果实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浓度一氧化氮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抵抗病原菌侵染能力、一氧化氮水平、茉莉酸类物质含量及其关键合成酶活性以及抗病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一氧化氮处理均能提高采后番茄果实抵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低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0.02mmol/L)表现得更为明显;低浓度硝普钠能够促进JAs 含量及脂氧合酶活性的增加,高浓度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2010 Vol. 31 (22 ): 457-461 [摘要] ( 1024 ) [HTML 0KB] [ PDF 244KB] ( 526 )
462 王金丽1,林 强2,李建杰3,冯春艳3,杨春燕3,荣瑞芬3,*
壳聚糖及UV-C处理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采用采前壳聚糖喷施、采后短波紫外线照射处理冬枣并低温贮藏,以提高冬枣抗病性,延长保鲜期。对冬枣果实着色、发病情况和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0.5~1kJ/m2 UV-C 照射、壳聚糖处理明显促进了果实的着色,降低了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推迟发病3~6d;0.5~1kJ/m2 UV-C 处理可保持枣果较高的糖、酸和VC含量,品质提高,壳聚糖处理对枣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2010 Vol. 31 (22 ): 462-466 [摘要] ( 1012 ) [HTML 0KB] [ PDF 358KB] ( 406 )
467 郭晓敏1,2,王友升1, 2,*,王贵禧3,李丽萍1,2
采后钙处理对“安哥诺”李果实的贮藏效果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探讨不同采后钙处理对“安哥诺”李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和丙酸钙均能有效降低李果实的发病率,其中氯化钙的作用效果更显著,但对果皮与果肉色泽没有显著影响;乳酸钙则加速李果实的病害发生,降低李果皮a* 值、果肉L* 值与b* 值,提高果肉a* 值;三种钙处理均诱导了采后李果实过氧化氢含量的积累,加剧了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提高了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李果实的腐烂率与过氧化氢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李果实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2010 Vol. 31 (22 ): 467-472 [摘要] ( 1214 ) [HTML 0KB] [ PDF 431KB] ( 315 )
473 李苗云,郝红涛,赵改名*,柳艳霞,黄现青,张秋会,孙灵霞
高温火腿肠在贮藏过程中质构稳定性研究

选取不同等级高温火腿肠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常温贮藏期间的质构特性变化,为火腿肠的生产流通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火腿肠的硬度、脆性和咀嚼性总体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贮藏期为90d 时达到最大值;其内聚性在贮藏期间总体趋于稳定,但在贮藏期为180d 时呈现增加趋势;特级火腿肠的黏着性在贮藏期间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优级和普通级火腿肠整体呈现增高趋势;特级和优级火腿肠的弹性在贮藏期为90d 时降低,之后呈现增加趋势,而普通肠的弹性波动较大,其弹性值较低。总体上,特级和优级火腿肠的总体质构特性在保质期末期与前期差别不大,而普通级火腿肠的质构特性在贮藏期间变化明显。

2010 Vol. 31 (22 ): 473-476 [摘要] ( 1036 ) [HTML 0KB] [ PDF 142KB] ( 311 )
477 董 萍1,2,辛 广1,2,*,张 博2,冯 帆1,2,李铁纯2
1-MCP处理对南果梨20℃贮藏期香气成分的影响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与气相色谱- 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结合对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南果梨20℃贮藏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果梨香气成分的释放与果实的后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略下降的趋势;1-MCP 处理延长了南果梨20℃贮藏期,但减少了香气成分种类;处理组检出果实香气的种类比对照组减少了27.8%,其中酯类香气种类比对照果减少了31.3%。

2010 Vol. 31 (22 ): 477-479 [摘要] ( 1257 ) [HTML 0KB] [ PDF 222KB] ( 312 )
480 叶兴华,姜齐永,刘 萌,周卫宁,王美兰*,周志才
黄金梨MA贮藏保鲜袋的设计

为了延长黄金梨的贮藏期,用正交试验和多元回归方法,设计用于黄金梨长期贮藏的MA 贮藏保鲜袋。在贮藏温度为(1 ± 0.5)℃,用该保鲜袋保藏黄金梨的气体平衡组成为1.5%~2.4% CO2、14%~15.9% O2,贮藏期可以达到210d 以上,较好地保持了黄金梨的品质。

2010 Vol. 31 (22 ): 480-483 [摘要] ( 964 ) [HTML 0KB] [ PDF 228KB] ( 295 )
484 郭全友1,2,王锡昌2,杨宪时1,*,许 钟1,李学英1
冷藏鲤鱼鲜度特征和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对0~15℃冷藏鲤鱼的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进行研究,确定产品货架期,用指数相对腐败速率方程描述温度与鱼品鲜度的关系,进而构建货架期预测模型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0、5、10℃和15℃冷藏鲤鱼货架期分别为29.7、15.9、6.1d 和3.6d,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数、嗜冷菌数分别为(7.23 ± 0.29)、(6.67 ± 0.33)、(6.96 ± 0.37) lg(CFU/g),TVBN 为(20.41 ± 1.14)mg/100g。0~15℃冷藏鲤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为SL(T)= 29.7/[Exp(0.15 × T)],用0℃和15℃冷藏鲤鱼货架期实测值验证模型,相对误差为3.3%~23.8%。

2010 Vol. 31 (22 ): 484-487 [摘要] ( 1082 ) [HTML 0KB] [ PDF 182KB] ( 333 )
488 宋 琰1,徐 俐2,*,梁 芳2,况小玲2
1-甲基环丙烯及仲丁胺对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

探讨1-MCP (1- 甲基环丙烯)及仲丁胺(2-AB)对枇杷采后处理的效果,以延长其贮藏期及货架期。采用“大红袍”枇杷为试材,研究在4℃冷藏条件下,采用不同剂量1-MCP 加上相同剂量0.1mL/L 2-AB 对枇杷进行熏蒸处理,定期观察果实好果率、失水率、总糖、VC、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浓度为0.1mL/L 2-AB 时,20mL/L 1-MCP 处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最佳,可显著抑制果实呼吸强度, PPO 和POD 活性,从而抑制果实的后熟与衰老,降低枇杷果实的失水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延缓总糖、VC 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枇杷品质的保持,贮藏64d 果实外观色泽鲜艳,品质良好,保鲜效果理想。

2010 Vol. 31 (22 ): 488-491 [摘要] ( 1352 ) [HTML 0KB] [ PDF 337KB] ( 494 )
492 张 阔1,秦 文1,*,李正国2,彭春华3
草酸对桃贮藏期抗性相关酶活性的诱导

以栽培品种“皮球桃”为试材,采后以草酸溶液浸泡处理后,置于温度为(1 ± 1)、(4 ± 1)、(8 ± 1)℃的气调库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部分抗性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的含量,探讨草酸、温度等对气调贮藏条件下的皮球桃采后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草酸处理能提高桃果SOD、CAT 的活性,在贮藏中后期提高PPO 的活性,对POD 没有直接影响,并使MDA 的积累得到控制。以草酸(1 ± 1)℃的处理组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草酸和低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桃果实的抗性。

2010 Vol. 31 (22 ): 492-495 [摘要] ( 1220 ) [HTML 0KB] [ PDF 187KB] ( 378 )
496 郑艺梅1,张小希1,曾萍萍1,陆亚洲2,卢肖林1,曾娇梅1
冷激对琯溪蜜柚室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琯溪蜜柚经0℃的冰水混合物分别冷激处理0(CK)、0.5(L0.5h)、1(L1h)、1.5h(L1.5h)和2h(L2h)后室温贮藏166d,分析贮藏期内果实出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丙二醛、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质膜相对透性等变化,探讨贮前冷激处理对琯溪蜜柚室温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激处理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CK(0.44),其中以L1h 最低(0.35);L1h 总糖量保持最高(2.83g/10g),其次是L0.5h(2.37g/10g),分别比CK 高31.6% 和10.2%;MDA 量以L1h 最低,其次是L0.5h,分别为CK(5.9mmol/g)的0.81 和0.83 倍;L1h 可食率最高(72.8%),其次是L0.5h(71.7%),分别比CK 高5.2% 和3.6%; L1h 保持较高 CAT 活性,其次是L0.5h,分别是CK 的1.12 倍和1.03 倍;抗坏血酸量均高于CK,高低顺序为L1.5h > L0.5h > L2h > L1h > CK。短时冷激处理可减缓出汁率的下降速度并保持较高的总酸量,其中L0.5h(76.4%)和L1h(75.6%)出汁率高于CK(75.1%);L1h 总酸最高(168.3g/kg),其次是L0.5h(155.5g/kg),分别比CK 约高19.2% 和10.0%;TSS 量则稍高于或接近CK。贮前冷激处理可增强琯溪蜜柚的室温耐贮性,以冷激1h 效果最佳。

2010 Vol. 31 (22 ): 496-499 [摘要] ( 1056 ) [HTML 0KB] [ PDF 399KB] ( 273 )
技术应用
500 陈 忻1,张俊敏1,孙恢礼2,杜健海1,袁毅桦1,陈智刚3
柔性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及在酶解波纹巴非蛤中的应用

在壳聚糖膜的表面接上分子链较长的双醛淀粉作为柔性固定化酶的载体,将木瓜蛋白酶固定在该载体上制成柔性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并应用于酶解波纹巴非蛤制备小分子肽。通过考察温度、pH 值、加酶量和固定化时间等条件对柔性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酶活、酶活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双醛淀粉用量0.8mg/g 壳聚糖、柔性固定化酶温度25℃、柔性固定化酶时间20h、加酶量40mg/g 壳聚糖、pH8.0 条件下所得的固定化酶酶活最高,酶活回收率63.35%。将该柔性固定化酶在酶解温度40℃、pH7.0、加酶量1.0%、酶解时间4h条件下制备波纹巴非蛤小分子肽,产率为3.4055%。

2010 Vol. 31 (22 ): 500-503 [摘要] ( 1203 ) [HTML 0KB] [ PDF 253KB] ( 407 )
504 李加兴1,2,陈双平2,梁先长1,陈建伏2,李敬业3
猕猴桃干型果酒发酵工艺优化

以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其干型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活性干酵母接种量、SO2 添加量、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对猕猴桃干型果酒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干型果酒发酵工艺最佳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接种量0.7g/L、SO2 添加量80mg/L、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21d,酒体风格较为突出。

2010 Vol. 31 (22 ): 504-507 [摘要] ( 1332 ) [HTML 0KB] [ PDF 229KB] ( 547 )
508 文连奎,张 微,王立芳,高 远,王俊影
人参发酵酒加工工艺优化

以人参为原料经浸提、发酵、澄清等工艺制得人参发酵酒,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pH5、接种量1.0g/L、发酵温度21℃,采用质量分数0.1% 壳聚糖澄清的透光率达97.3%,效果最佳。产品色泽淡黄色,澄清透明无杂质,微酸爽口醇厚自然,并具有人参发酵酒的典型性;酒精度为11.4%。

2010 Vol. 31 (22 ): 508-511 [摘要] ( 1569 ) [HTML 0KB] [ PDF 183KB] ( 465 )
512 刘金龙1,2,郑小江1,罗兴武2,田国政2,彭乾程2
恩七叶甜绞股蓝龙须茶生产工艺优化

为优化恩七叶甜绞股蓝龙须茶生产工艺,对该产品杀青温度、时间、料液比、杀青后冷却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得出杀青最优组合为A3B1C3D2,即100℃杀青2min,用直径1mm 不锈钢丝做成孔径0.3cm 的透气摊凉床,用风扇床下床面对流吹凉,吹冷时间5min。最优烘干组合为E2F3G1,即杀青温度100℃、烘干4h、在烘干前摊放15min;用本工艺参数生产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营养成分损失较少,色香味上乘,产品质量稳定。最优冲泡组合为H2I3J1K2,即在料液比为1:50(g/mL)的80℃开水中浸泡2 次,每次45min,此条件下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基本都溶出,并泡出汤清叶绿、色香味保健功能俱佳茶水,对生产品质稳定的龙须茶和对消费者冲泡本产品有较高参考意义。

2010 Vol. 31 (22 ): 512-515 [摘要] ( 1348 ) [HTML 0KB] [ PDF 159KB] ( 270 )
516 张 慧,张云龙,田 洋,肖 蓉*,李 栋,何梦恒
普洱茶三七含片的研制

以普洱茶为原料制备茶粉,用普洱茶茶粉、三七总皂苷、木糖醇作为主要原料,添加玉米淀粉和其他辅料,经喷雾、混合、制粒、干燥、压片、辐照灭菌等工序,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制备普洱茶三七含片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以95% 乙醇作为润湿剂、普洱茶茶粉用量10%、填充剂(木糖醇:玉米淀粉:糊精:β- 环状糊精=4:2:1.5:0.6)用量86%、三七总皂苷用量1.2%、阿斯巴甜用量0.5%,制成的含片色香味俱佳,经检验各项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010 Vol. 31 (22 ): 516-520 [摘要] ( 1335 ) [HTML 0KB] [ PDF 185KB] ( 508 )
521 王丽萍,胥 义*,钟彦骞,沈 超,李保国
冷冻干燥免泡大豆的开发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充分浸泡的大豆进行冻干,制得复水性较好的免泡豆半成品。以感官评定、CT 扫描内部结构图及营养检测为评定依据,着重探讨工艺参数(浸泡时间、预冻温度、一次干燥温度)对冻干速率和冻干成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时间18h、预冻温度- 90℃、一次干燥温度- 20℃的条件下,成品的品质和外观较优。

2010 Vol. 31 (22 ): 521-524 [摘要] ( 1052 ) [HTML 0KB] [ PDF 558KB] ( 425 )
525 郑亚琴
仙人掌黄瓜复合饮料的研制

以“米邦塔”仙人掌和黄瓜为原料,进行仙人掌护色、原料配比、仙人掌黄瓜复合饮料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指标实验,研制出复合饮料。采用正交试验探索出仙人掌黄瓜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仙人掌汁15%,黄瓜汁30%,白砂糖9%;仙人掌汁较好的护色剂为0.6g/L VC + 0.02g/L Na2SO3、热烫时间3min、护色时间0.5h,复合稳定剂为同时添加总量各为0.1% 的耐酸CMC-Na 和卡拉胶。

2010 Vol. 31 (22 ): 525-528 [摘要] ( 1050 ) [HTML 0KB] [ PDF 171KB] ( 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