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0年 31卷 19 期
刊出日期 2010-10-15

专家约稿
基础研究
生物工程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专家约稿
1 庞广昌,陈庆森,胡志和,谢军波
食品非营养成分发挥生物学作用的信号通路

来自饮食和药用植物的天然植物非营养成分(Phc)具有重要的健康保护和临床应用潜力,这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密切关注。主要来自果蔬的植物非营养成分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来源,而植物非营养成分已经证明在健康保护、抗癌、防癌,特别是预防现代文明病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研究证明,Phc 可以上调表达抗化作用的酶类,促进癌症和突变细胞凋亡、调节,特别是下调免疫应答,改变细胞相Ⅰ和相Ⅱ酶的表达,改变细胞因子网络,从而发挥重要的防病治病作用。大量研究表明,Phc 通过和受体相互作用向机体、组织和细胞传递信号。其信号途径主要涉及:丝裂原- 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激酶C(PKC)、磷酸肌醇3 激酶(PI3K)、Toll 样受体(TLRs)、异常环氧酶-2(COX-2)、活化因子蛋白-1(AP-1)、核因子κB(NF-κB)等。其中,尤其是NF-κB 与AP-1 直接和炎症、免疫调节和癌症相联系。细胞信号的级联放大作用及不同信号途径之间的交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调控网络。MAPK 途径异常,或者其下游转录因子的异常都会造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免疫功能过头、慢性炎症性疾病、现代文明病和细胞恶性转化。因此,抑制这些信号途径可以提供一个避免现代文明病、各种慢性病和癌症的有效战略。本文就这些信号途径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010 Vol. 31 (19 ): 1-24 [摘要] ( 1454 ) [HTML KB] [ PDF 2323KB] ( 2313 )
基础研究
25 李玲玲1,贾春利1,黄卫宁1,*,金亮秀1,RAYAS-DUARTE Patricia2
冰结构蛋白对湿面筋蛋白冻藏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冬小麦冰结构蛋白(ISP)对湿面筋蛋白冻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空白湿面筋蛋白(未添加ISP)和添加ISP 的湿面筋蛋白冻藏不同时间后可冻结水含量、流变学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冻藏时间延长,湿面筋蛋白可冻结水含量逐渐增大;冻藏时间相同时,添加ISP 湿面筋蛋白的融化焓小于空白湿面筋蛋白。2)湿面筋蛋白的弹性模量、黏性模量和蠕变均随冻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冻藏时间相同时,含ISP 湿面筋蛋白的蠕变明显小于空白湿面筋蛋白的相应参数。3)湿面筋蛋白网络经过冻藏后,不规则的孔洞更大,引入ISP 后,冰晶形成的不规则孔洞相对于空白湿面筋蛋白更加细小和均匀。说明ISP 能够通过减少湿面筋蛋白体系中的可冻结水含量,抑制冰晶形成和重结晶,从而减小冻藏过程中湿面筋蛋白网络遭受的破坏。

2010 Vol. 31 (19 ): 25-28 [摘要] ( 1423 ) [HTML KB] [ PDF 535KB] ( 630 )
29 陈 旭1,尹京苑1,赵 镭2,侯国友3,米军峰3,高海燕1,*
小麦面粉对油炸型方便面感官品质的影响

以同一厂家不同产品不同批次的方便面生产专用面粉和相应的成品为研究对象,测定面粉的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降落值以及面粉的糊化特性、方便面的TPA 实验指标和感官品质等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面粉各指标对方便面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落值和直链淀粉与起始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峰值黏度和方便面的各个感官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淀粉含量与各个感官指标成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面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和降落值较低、总淀粉含量较高的时候,方便面成品感官品质较好。

2010 Vol. 31 (19 ): 29-32 [摘要] ( 1458 ) [HTML KB] [ PDF 204KB] ( 430 )
33 刘 琴,吴 梨,石嘉怿,鞠兴荣*
油菜籽中多酚的分布及加工过程对菜籽多酚含量的影响

对油菜籽壳粕和脱壳后的菜籽肉粕中提取液的总酚含量、对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 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并采用液质联用法对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对其中的芥子酸和芥子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菜籽肉粕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对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 抗氧化能力约为菜籽壳粕中的两倍,芥子酸和芥子碱的含量分别为菜籽壳粕中的约2.5 倍和1.5 倍。通过对实验室溶剂除油的菜籽粕与工业高温粕比较发现,高温榨油过程会使菜籽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性、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有所下降,其中总酚含量下降了12.06%,DPPH 自由基和FRAP 抗氧化值分别降低10.0% 和5.6%,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分别下降了5.6% 和21.12%。

2010 Vol. 31 (19 ): 33-37 [摘要] ( 1360 ) [HTML KB] [ PDF 228KB] ( 573 )
38 吴海明,胡志和﹡
凡纳滨对虾过敏原酶法消减技术的研究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虾肉水解,消减其过敏原。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过敏原消减情况进行检测,以492nm 波长处的OD 值为指标确定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最佳水解条件为:pH8.0、酶与底物质量比1:100、水解温度45℃、底物质量浓度5g/100mL、水解时间3h,水解物OD 值为0.085;木瓜蛋白酶最佳水解条件为pH6.5,酶与底物质量比1:100、水解温度为60℃、底物质量浓度5g/100mL、水解时间3h,水解物OD 值为0.049。

2010 Vol. 31 (19 ): 38-41 [摘要] ( 1271 ) [HTML KB] [ PDF 159KB] ( 319 )
42 冯长君,石春玲,李鸣建
蚌兰花挥发油化学成分色谱保留値的构效关系研究

基于著名的Kier 连接性指数(mXtV)及电性距离矢量(Md),使用最佳变量集回归(LBR)建立蚌兰花中20 种有机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的四元数学模型,其传统相关系数(R2)为0.963,逐一剔除法(LOO)交叉验证系数(Q)为0.832。该模型具有高度稳健性与良好的预测能力,影响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分子大小与空间形状。结果表明,Kier 逆指数对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表征是合理的、有效的,所建模型能较好解释其递变规律。

2010 Vol. 31 (19 ): 42-44 [摘要] ( 1143 ) [HTML KB] [ PDF 153KB] ( 259 )
45 韩阳阳1,王天晓2,朱海芳1,王 玮1,王建华1,*
苦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分别用水、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25%、50%、75%)和无水乙醇,对苦菜的根、茎、叶、花4 个部位进行冷浸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提取率,并用DPPH 自由基清除法检测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EC50。结果表明:用50% 乙醇提取的苦菜各部位提取率最高,不同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呈明显的剂量关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有关;不同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为:花>叶>茎>根。

2010 Vol. 31 (19 ): 45-48 [摘要] ( 1309 ) [HTML KB] [ PDF 168KB] ( 305 )
49 崔月花1,章克昌2
灵芝三萜皂苷(GCTL1)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采用化学模拟体系研究灵芝三萜皂苷(GCTL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 自由基及过氧化氢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其还原力和铁螯合力,并与合成的抗氧化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CTL1 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GCTL1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 自由基、过氧化氢自由基的IC50 分别为:(0.247 ±0.05)、(0.197 ± 0.002)、(0.09 ± 0.02)、(0.279 ± 0.04)mg/mL;还原力为0.5、铁螯合力为50% 时GCTL1 质量浓度分别为(0.425 ± 0.01)、(0.180 ± 0.04)mg/mL,并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效应;GCTL1 的总体抗氧化能力高于VC 和2,6 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2010 Vol. 31 (19 ): 49-53 [摘要] ( 1455 ) [HTML KB] [ PDF 770KB] ( 364 )
54 石彦国,宿 晨,孙冰玉,刘洪洪
高温高湿对大豆分离蛋白组分及溶解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包装形式(100% 氮气铝箔包装、80% 氮气:20% 二氧化碳铝箔包装、60% 氮气:40% 二氧化碳铝箔包装、真空铝箔包装、实际工厂包装(白板纸塑/HDPE)和PE 包装将大豆分离蛋白(SPI)包装后在高温高湿环境(RH 80%、温度30℃)条件下储藏5 个月)。研究储藏环境、时间、包装条件对SPI 的7S/11S、巯基、二硫键及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气包装中的氮气能够使SPI 的溶解性迅速增加,SPI 功能特性相对保持较好。通过对各包装中SPI 功能特性的比较得出包装材质对温湿度的阻隔性:铝箔包装>工厂包装> PE 包装。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PE 包装中SPI 的7S/11S 比值与其溶解性相关性不显著(0.324),巯基含量与溶解性极显著正相关(0.922)。

2010 Vol. 31 (19 ): 54-58 [摘要] ( 1285 ) [HTML KB] [ PDF 538KB] ( 365 )
59 汪何雅,于汐洋,钱 和*,姚卫蓉
肉味香基中的抗氧化物质的分离及抗氧化活性

目的:对肉味香基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进行分离,探讨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膜分离和色谱分离手段对肉味香基中抗氧化成分进行分离,考察各组分对AAPH 和Fe3+/VC 诱导的卵磷脂脂质体氧化以及脂质体自动氧化的抑制效果。结果:根据分子质量将肉味香基分离得到3 个分子质量段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其中高分子质量MRPs(H-MRPs)抗氧化活性最强;H-MRPs 进一步分离得到H-MA、H-MB、H-MC 3类组分,极性由弱到强为:H-MA < H-MB < H-MC,抗氧化能力从高到低为:H-MA > H-MB > H-MC。结论:肉味香基中主要发挥抗氧化作用的组分是高分子质量MRPs,并且其极性越弱,抗氧化能力越强。

2010 Vol. 31 (19 ): 59-62 [摘要] ( 1305 ) [HTML KB] [ PDF 370KB] ( 295 )
63 张赟彬1,缪存铅1,宋 庆2,郭 媛1
荷叶精油对肉类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机理

目的:研究荷叶精油对肉类食品中常见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方法:测定菌悬液电导率、还原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当荷叶精油质量浓度达40mg/mL时,5min 即可导致菌液电导率明显增加;还原糖实验中,荷叶精油对3 种细菌作用后菌液中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大,作用3h 时增加最多;经荷叶精油处理一段时间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下降幅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荷叶精油可造成菌体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引起3 种菌体内含物的渗漏,从而造成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和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实验表明荷叶精油可使细菌蛋白质合成速率受到抑制。

2010 Vol. 31 (19 ): 63-66 [摘要] ( 1506 ) [HTML KB] [ PDF 244KB] ( 388 )
67 冯自立1,马 娜2
无花果蛋白酶在双水相体系中分配行为

双水相萃取(ATP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廉价酶纯化方法。为了扩展该方法应用领域,对PEG(polyethylene glycol)/(NH4)2SO4 双水相体系萃取无花果叶中无花果蛋白酶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考察PEG 相对分子质量、成相物质量分数、pH 值、温度对无花果蛋白酶在两相体系中分配系数(K 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相体系中PEG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PEG 质量分数为20%、(NH4)2SO4 质量分数为19%、pH 值为6、温度室温(25℃)时蛋白酶在两相体系中分配系数最高可达3.6。

2010 Vol. 31 (19 ): 67-70 [摘要] ( 1363 ) [HTML KB] [ PDF 264KB] ( 384 )
71 薛 璐,伍慧方,胡志和
江米酒脂肪酶对米酒奶脂解风味的影响

利用传统江米酒制备凝乳剂来制作米酒奶、其中江米酒脂肪酶活力为1.0~1.5LU/mL。通过酸度值(ADV)分析发现,脂肪酸的积累主要发生在凝乳期间。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棕榈酸、油酸、豆蔻酸和硬脂酸占有较高的比例。

2010 Vol. 31 (19 ): 71-73 [摘要] ( 1356 ) [HTML KB] [ PDF 211KB] ( 395 )
74 徐 巍1,姜 欣2,沈五雄,田 婷1,周家华1,*
液态食品连续欧姆加热的数值模拟

为研究液态食品欧姆加热过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实验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圆柱状加热室中自来水和豆浆的连续欧姆加热过程进行三维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截面加热室速度场和温度场,以及不同流速对加热室的温度分布的影响。加热室中心温度模拟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值对比,自来水和豆浆的误差分别为2.32℃和2.65℃,数值模拟很好地预测了自来水和豆浆加热过程中的速度场和温度场。

2010 Vol. 31 (19 ): 74-78 [摘要] ( 1304 ) [HTML KB] [ PDF 718KB] ( 413 )
79 刘建华,田颖刚,王 勇,朱 胜,王春艳,张 盼,谢明勇*
泰和乌骨鸡活性肽的分离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

利用制备型HPLC 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01mol/L 的磷酸盐溶液,采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两步脱盐法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各分离组分进行脱盐处理。以肌肽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清除羟自由基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对Fe2+ 和Cu2+ 螯合能力4 个体系测定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及其分离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分离所得13 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与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绝大部分分离活性肽组分比活性总肽有更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以及Fe2+ 螯合能力。

2010 Vol. 31 (19 ): 79-83 [摘要] ( 1287 ) [HTML KB] [ PDF 310KB] ( 458 )
84 彭密军,彭 胜,吴吉林,兰文菊
杜仲素抗氧化活性研究

以VC 为阳性对照,对杜仲素和高纯绿原酸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1,1- 二苯基-2- 苦苯肼自由基(DPPH 自由基)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计算清除率比较清除各种自由基活性的效果。结果表明:杜仲素在不同自由基体系中抗氧化活性不同,清除自由基能力为O2·> DPPH 自由基>·OH,对3 种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依次为95.85%、75.31% 和31.10%。因此,杜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2010 Vol. 31 (19 ): 84-86 [摘要] ( 1087 ) [HTML KB] [ PDF 273KB] ( 322 )
87 刘 亮1,2,唐善虎1,*,陈 诺1,刘内生1
GC-MS 法研究矿物油在肉鸡体内残留动态变化

在动物生产防疫中常常使用以矿物油作为佐剂成分的动物疫苗免疫食用动物,这种处理有可能导致矿物油残留问题。本研究通过用矿物油注射15 日龄雌性雏鸡模拟疫苗接种,探讨鸡体组织中矿物油成分残留的变化情况。实验中采用GC-MS 法分别对15 日龄肉鸡注射矿物油后3、7、14、28d 和56d 时鸡腿部肌肉、鸡心脏、肝和皮肤中矿物油成分进行检测。实验发现:注射矿物油后3d 或7d,注射部位肌肉中仍然可以检测出矿物油阳性对照中的11 种烷烃组分,且各组分平均相对百分含量与阳性对照趋势大致相同;在14d 时注射部位残留烷烃的种类与数量都有下降趋势,56d 时检出种类到达最少。心脏所含烷烃种类在注射后3d 时最多,7d 时检出的种类数减少;但与皮肤相比,心脏56d 时所能检测到的矿物油成分种类数量都比较多。结果表明:矿物油会随机体循环到达其他组织器官,使用矿物油作为佐剂会给动物性食品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010 Vol. 31 (19 ): 87-91 [摘要] ( 1138 ) [HTML KB] [ PDF 324KB] ( 477 )
92 汤 俊1,2,万 能2,胡征宇1,*
氮元素对发菜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为优化培养条件,研究含氮(BG11)和无氮(BG110)培养基对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的色素、藻胆蛋白及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EPS)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氮组发菜的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藻蓝蛋白(PC)、别藻蓝蛋白(APC)、藻红蛋白(P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无氮组;胞内及胞外多糖含量无氮组高于含氮组,两者胞内多糖含量最大分别为1.03mg/mL 和0.78mg/mL,EPS 含量最大分别为243.8μg/mL 和74.9μg/mL。表明氮元素的缺乏对发菜的色素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胞内及胞外多糖的合成和分泌。

2010 Vol. 31 (19 ): 92-95 [摘要] ( 1260 ) [HTML KB] [ PDF 855KB] ( 367 )
96 赵丽萍,韩 丹,熊 华*,白春清,刘玉珍,邓 波,史苏华,王 强
微藻油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微藻油经微胶囊化后对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释放进行动力学研究。运用Avrami s 公式对其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DHA 在不同温度、湿度及光照强度条件下保留率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所得出的释放机理参数及释放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藻油微胶囊释放速率常数均较低,在60℃条件下贮藏12d 后,DHA 的保留率为66.69%,表明微胶囊藻油有较好的耐温性。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藻油微胶囊释放速率常数显著增大,DHA 保留率明显下降,90% 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12d 后,DHA 保留率仅有3.45%,证明藻油经过微胶囊化后也应该贮藏在低湿条件下。而微藻油微胶囊受光照强度影响不大,10000lx 光照强度下照射12d 后,DHA 的保留率仍有78.33%。随着温度、相对湿度及光照强度的升高,释放速率常数均上升,即低温、低湿、避光是藻油微胶囊化产品贮藏的最佳条件。

2010 Vol. 31 (19 ): 96-99 [摘要] ( 1608 ) [HTML KB] [ PDF 269KB] ( 391 )
100 万晶晶,黄立群,张 庆,黄卫宁,RAYAS-DUARTE Patricia
乳酸菌发酵对燕麦淀粉物化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以燕麦粉为原料,分别利用植物乳杆菌(L.p)和旧金山乳杆菌(L.s)两种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研究燕麦淀粉在发酵过程中各种物化及热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燕麦粉经过两种菌发酵后pH 值下降,且L.p 发酵的燕麦粉pH 值下降的速率和产酸量都大于L.s。但是到发酵后期,两种乳酸菌发酵的燕麦粉pH 值相近。发酵燕麦淀粉的溶解度和溶胀力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不同温度下,其溶胀力和溶解度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经L.P 发酵的样品的溶胀力低于L.s,但溶解度大于经L.s 发酵的样品。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得到发酵过程中燕麦淀粉的变化:发酵后燕麦淀粉糊化过程中峰值黏度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糊化起始温度提前,糊化所需时间延长,糊化焓升高,且L.s 发酵样品的糊化焓值高于L.p。发酵后燕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上升趋势,L.p 发酵的样品的直链淀粉的含量高于L.s。

2010 Vol. 31 (19 ): 100-105 [摘要] ( 1702 ) [HTML KB] [ PDF 359KB] ( 530 )
106 向晨茜,蒋和体*
橙汁混浊的稳定性

研究成熟度、制汁工艺、酶处理、贮藏条件对橙汁混浊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橙汁混浊度呈上升趋势;胶体磨细微化可以增加果浆中果胶、可溶性果胶的溶出,果胶含量显著增加(P < 0.05);果胶酯酶(PE)活性影响橙汁混浊稳定性,应完全钝化;采用果胶酶酶解会破坏橙汁浑浊稳定性,木瓜蛋白酶酶解橙汁浑浊度的影响不明显;4℃和15℃贮藏对橙汁混浊度的影响不显著(P > 0.05),25℃贮藏对橙汁混浊度降低影响显著(P < 0.05),常温贮藏不利于保持橙汁混浊稳定性。

2010 Vol. 31 (19 ): 106-110 [摘要] ( 1858 ) [HTML KB] [ PDF 565KB] ( 417 )
111 刘 贺,刘昊东,郭晓飞,朱丹实
大豆皮低酯-高酯复合果胶凝胶的持水能力及力学、光学特性

研究蔗糖质量分数及大豆皮低酯与高酯果胶复配比例对复合凝胶体系的持水能力及力学、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质量分数对复合凝胶的持水性、力学特性及光学特性均有较大影响,蔗糖质量分数越大,其持水性越高,破坏应力越大,凝胶的弹性和透明度均有提高。低酯与高酯果胶的配比同样对上述性质有较大影响,二者合适的配比可以诱导两种果胶分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使产品具有更好的持水能力和力学性质。

2010 Vol. 31 (19 ): 111-114 [摘要] ( 1252 ) [HTML KB] [ PDF 299KB] ( 357 )
115 赵 强,钟红兰,熊 华*,史苏华,邓 波,李 薇
米肽-葡萄糖湿法接枝反应产物的功能性质

以米渣为原料制备的米肽与葡萄糖进行湿法接枝反应,考察影响反应产物功能性质(乳化及乳化稳定性、抗氧化性)的4 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物接枝度、褐变度增大,抗氧化性增强,时间过长则接枝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逐渐降低;随着反应起始pH6~10 升高,米肽和接枝产物的乳化性均增加,抗氧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先增后减,且产物的乳化性和抗氧化性均大于米肽,pH 值为8 时接枝产物还原力达0.798;随着反应底物质量浓度增加,米肽和接枝产物的乳化性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乳化稳定性有明显提高,抗氧化性增强;米肽和葡萄糖质量比对产物的乳化性作用明显,其质量比为1:2 时乳化性提高最显著,提高幅度达35.13%;其质量比对产物的抗氧化性影响不明显。

2010 Vol. 31 (19 ): 115-120 [摘要] ( 1306 ) [HTML KB] [ PDF 741KB] ( 321 )
121 付光中1,章超桦1,2,*,吉宏武1,2,解万翠1,高加龙1,2,卢虹玉2
虾头自溶产物苦味与蛋白平均疏水度联系及脱苦

为了探明虾头自溶产物中苦味肽的分布以及蛋白疏水性与苦味的联系,采用超滤将虾头自溶产物分成不同组分,分别检测其苦味与平均疏水度,并研究自溶过程中添加复合风味蛋白酶协同水解虾头对苦味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虾头自溶产物的苦味主要来自分子质量为3~5kD 的肽;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自溶产物,平均疏水度越小苦味越大;添加复合风味蛋白酶协同水解虾头,与自溶比较,其蛋白回收率提高了3.5%,苦味降低了50%。

2010 Vol. 31 (19 ): 121-123 [摘要] ( 1442 ) [HTML KB] [ PDF 189KB] ( 527 )
124 刘丽莎,王 锐,旭日花,尚 楠,王 洋,樊 秦,李平兰*
白术多糖对益生菌的促生长作用及结构分析

对白术、枸杞、太子参、五味子、党参、地黄、陈皮、灵芝的筛选结果表明,白术浸提液对婴儿双歧杆菌体外促生长效果最为明显。白术经水提(1:20)、醇沉(1:3)、透析(3500D)、脱蛋白(Saveg 法)后经DEAE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中性白术多糖(AMP)。AMP 对两大类益生菌的促生长结果表明:AMP 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其中对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entis)、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且AMP 的促生长作用与其添加浓度有关。AMP 经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经多角度激光散射仪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MALLS)法测得其重均分子质量(Mw)为5527g/mol,分子质量分布(Mw/Mn)为1.726;酸水解法及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分析表明:AMP 为杂多糖,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3.8:11.8:70.2:4.1。

2010 Vol. 31 (19 ): 124-128 [摘要] ( 1383 ) [HTML KB] [ PDF 388KB] ( 452 )
129 杨铭铎1,2,3,陈 健2,吴莹莹1,3,王 旭3
食醋对烹调马铃薯中VC 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马铃薯在水煮和煸炒条件下,食醋添加量对马铃薯VC 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调味剂(lg食盐和0.3g 鸡精)水煮条件下,250g 马铃薯丝添加0.3g 食醋,可使VC 稳定性最佳;在添加调味剂(lg 食盐和0.3g 鸡精)煸炒条件下,250g 马铃薯丝的食醋添加量为3g 时,可使VC 稳定性最佳。

2010 Vol. 31 (19 ): 129-132 [摘要] ( 997 ) [HTML KB] [ PDF 313KB] ( 400 )
133 王明明1,龚 艳2,陈 浩1,沈 菁2,*
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去除方法

考察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改进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日常生活中几种常用的去除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番茄中的吡虫啉残留,方法在0.01~2mg/L 的范围内,吡虫啉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 =69582.5X + 68.9,相关系数为0.9999。向空白番茄中添加吡虫啉标样,使其添加量为0.01、0.02、0.1mg/kg和1.0mg/kg 时,平均回收率在87.5%~96.5%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7%,番茄中吡虫啉残留的最小检测限量为0.01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吡虫啉在番茄中的残留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0.1159e - 0.1991t,半衰期为3.48d。采用家庭常用的清水、热水、洗洁精等浸泡冲洗番茄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番茄中吡虫啉残留,但热水和洗洁精清洗的方法并不优于清水清洗。

2010 Vol. 31 (19 ): 133-136 [摘要] ( 1853 ) [HTML KB] [ PDF 314KB] ( 465 )
137 郭 玲,刘爱国*,胡志和,伍慧方
牛血清白蛋白的乳化和起泡特性

研究蛋白质量浓度、pH 值、CaCl2 质量浓度和温度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量浓度为0.1g/100mL 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大,pH 值为5 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小,乳化性随着CaCl2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乳化稳定性随着CaCl2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60℃时乳化性较好,乳化稳定性在60℃后显著下降;随着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起泡性呈上升趋势,起泡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在质量浓度为1.5g/100mL 时起泡稳定性最好;pH 值为5 时起泡性最小,而此时起泡稳定性最好;CaCl2 质量浓度对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没有影响。

2010 Vol. 31 (19 ): 137-140 [摘要] ( 1678 ) [HTML KB] [ PDF 357KB] ( 766 )
141 吴 强1,2,戴四发1,*
超声结合氯化钙溶液处理对牛肉品质的影响

探讨超声波结合氯化钙处理在不同成熟期对牛肉色泽、系水力、蒸煮损失及嫩度的影响。选择对宰后12h成年母黄牛的臀肉注射300mmol/L 氯化钙(注射量分别为肉质量的5%、10%),样品再分别在强度为133W/m2 的超声波中处理6、12min,即4 个处理组(Ⅰ组注射量5%、处理6min,Ⅱ组注射量5%、处理12min,Ⅲ组注射量10%、处理6min,Ⅳ组注射量10%、处理12min),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各组分别在4℃成熟1、2、3、4、5、7d时检测肉块的色泽、系水力、蒸煮损失及嫩度(剪切力)。结果表明:注射10% 氯化钙结合超声波处理12min 对牛肉的色泽、系水力、蒸煮损失改善效果最好,注射5% 氯化钙结合超声波处理6min 对改善嫩度效果最显著(P <0.05),剪切力平均降低了28.41%。所以超声波结合氯化钙处理牛肉能明显改善牛肉品质。

2010 Vol. 31 (19 ): 141-145 [摘要] ( 1216 ) [HTML KB] [ PDF 1073KB] ( 354 )
146 胡 兴1,张国文1,*,付 鹏1,占春瑞2
金属离子Cu2+、Ca2+和Mg2+对抗蚜威与DNA结合作用的影响

在人体生理酸度(pH7.4)下,运用紫外、荧光光谱法和DNA 熔点实验研究抗蚜威与小牛胸腺DNA 的作用方式以及Cu2+、Ca2+ 和Mg2+ 分别对两者结合的影响。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和DNA 熔点测定结果表明,抗蚜威主要是通过嵌插方式与DNA 碱基发生作用。3 种金属离子均能与抗蚜威络合,络合物的生成使体系的紫外吸收峰强度和形状发生改变,并能不同程度地猝灭DNA-EB 复合物的荧光;Cu2+、Ca2+ 的存在使DNA- 抗蚜威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而Mg2+ 的参与能增强两者之间的结合。由此推断出,金属离子对抗蚜威与DNA 结合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金属离子与DNA 的碱基和磷酸基团间结合的相对亲和比。

2010 Vol. 31 (19 ): 146-149 [摘要] ( 1406 ) [HTML KB] [ PDF 393KB] ( 355 )
150 吐尔干乃义·吐尔逊,热衣木·马木提,阿地里江,阿不都拉·阿巴斯*
中国树花中松萝酸含量的测定及抗氧化活性

以从新疆天山八一林场采集的中国树花(Ramalina sinesis Jatta.)为材料,用乙酸乙酯为溶剂回流提取松萝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萝酸的含量并对松萝酸的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国树花中松萝酸的总含量为18.32%,松萝酸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及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2010 Vol. 31 (19 ): 150-152 [摘要] ( 978 ) [HTML KB] [ PDF 228KB] ( 312 )
153 杨贤庆1,周晓蕾1,2,李来好1,岑剑伟1,郝淑贤1,刁石强1,魏 涯1,石 红1
超滤法浓缩鳀蒸煮液的数学模型

采用切向流超滤技术浓缩鳀鱼蒸煮废弃液中蛋白质,在前期对超滤压力、进样流速、样品pH 值、操作温度等操作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超滤数学模型,通过实验获得拟合参数。结果表明:模型理论值曲线与实验值曲线拟合良好,各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 左右,且膜通量理论值和实验值之间的误差较小,范围在0.44%~10.00% 之间。在工业化设计和实践中,可以根据该数学模型预测超滤条件的变化对超滤过程的影响,根据该模型选择最佳的操作条件,有效地控制浓差极化和膜污染。

2010 Vol. 31 (19 ): 153-156 [摘要] ( 1143 ) [HTML KB] [ PDF 280KB] ( 292 )
157 张攀峰,陈 玲,李晓玺*,李 琳,刘国琴,苏健裕
不同直链/ 支链比的玉米淀粉分子质量及其构象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技术,以二甲基亚砜为流动相测定蜡质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直链/ 支链比1:1 的高直链玉米淀粉(G50)、直链/ 支链比4:1 的高直链玉米淀粉(G80)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以及在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的均方根旋转半径和构象。结果表明:分子质量最大的是蜡质玉米淀粉,其重均分子质量达到了1.416 × 108g/mol,其次是普通玉米淀粉2.744 × 107g/mol 与G50 1.026 × 107g/mol,最小的是G80 的3.992 × 106g/mol;均方根旋转半径也是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依次减小;蜡质玉米淀粉在DMSO 溶液中的构象是较为紧密的无规则卷曲型,其他3 种玉米淀粉的构象均为球型。

2010 Vol. 31 (19 ): 157-160 [摘要] ( 1641 ) [HTML KB] [ PDF 655KB] ( 806 )
161 伍君妮,刘永乐*,李向红,俞 健,王发祥,王建辉
精白保胚发芽米食用品质

以糙米、发芽糙米、精白保胚米及精白保胚发芽米为研究对象,对其食用品质的主要方面,即炊饭方法、蒸煮特性、糊化特性、质构特性及感官分析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精白保胚发芽米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均低于其他3 种大米,而米汤固体溶出物和碘蓝值均高于糙米和发芽糙米;糊化特性分析中,精白保胚发芽米与大米食用品质相关的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升高;质构分析表明精白保胚发芽米具有最低的硬度;感官分析结果表明,精白保胚发芽米在色泽、香气、口感、滋味方面都优于未发芽米。

2010 Vol. 31 (19 ): 161-165 [摘要] ( 1309 ) [HTML KB] [ PDF 979KB] ( 425 )
166 仇金宏1,彭增起2,*,沈明霞1,刘璎瑛1,梁 琨1,吴海娟1,史 杰2
基于非完全信息算法的牛肉大理石花纹提取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非完全信息算法的牛肉大理石花纹提取方法。首先,在遍历理论和对象有效性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非完全信息算法。然后,结合加权平均值灰度化算法、自适应最佳阈值算法和改进的自适应模糊多级中值滤波算法实现上述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出牛肉大理石花纹的真实情况。

2010 Vol. 31 (19 ): 166-169 [摘要] ( 1408 ) [HTML KB] [ PDF 447KB] ( 259 )
170 祝 静,丁 武*
羊酸奶质构特性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快速测定羊酸奶质构特性的可行性。以不同菌种和工艺条件生产出45 种质构特性差异较大的羊酸奶,通过解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采用二阶导数(SD)方法进行预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羊酸奶硬度、黏聚性和保水力质构参数的校正模型,其校正相关系数R2 分别为0.6668、0.6461、0.7269,所建模型验证R2 分别为0.7577、0.7200、0.7174。对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t 检验,差异不显著(P > 0.05)。结果表明:NIRS 适合评价羊酸奶的质构特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预测能力,但是建模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预测的精度。

2010 Vol. 31 (19 ): 170-173 [摘要] ( 1109 ) [HTML KB] [ PDF 623KB] ( 382 )
174 唐善虎1,王 柳1,余小贞1,胡廷武2
添加不同用量花生的重组牦牛肉饼的理化和感官特性研究

探讨在重组牦牛肉饼中添加不同量花生仁粉后的物理化学和感官特性变化,并确定花生仁粉的用量。牦牛肉经绞细后分别添加0、5%、10%、15%、20% 花生仁粉,经过24h 低温腌制,并在- 20℃冻藏后,对肉饼的解冻损失、保水和保油性、烤制得率、烤制前后pH 值、色差和质构以及烤制后感官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牦牛肉饼中添加花生仁粉有增加黏附性的趋势(P < 0.01),但不影响硬度、弹性、黏聚性、咀嚼性和韧性(P > 0.05);添加花生仁粉显著降低了烤制后牦牛肉饼的硬度、黏聚性、咀嚼性和韧性(P < 0.01)、提高了肉饼的黏附性(P < 0.01),而不影响肉饼的弹性(P > 0.05)。烤制得率和保水率随着花生仁粉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1),而保油性则不受影响。添加花生仁粉不影响色差L* 和a* 值(P > 0.05),但是,当花生仁粉添加量为15% 或20% 时,b* 值明显升高。此外,随着花生仁粉用量的增加,质构得分显著减低,总体接受程度以添加5%~15% 为佳。花生仁粉添加量高于15% 时,肉饼产生较强的豆腥味。

2010 Vol. 31 (19 ): 174-178 [摘要] ( 1372 ) [HTML KB] [ PDF 173KB] ( 312 )
179 董华强1,甄畅迪1,张 毅2,李 梅1,刘富来1,黄剑波1
南山楂叶黄酮抑制α - 葡萄糖苷酶和清除DPPH 自由基的作用

目的:研究南山楂叶黄酮提取物(SZ)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抗氧化活性。方法:检测SZ 对来源于酵母菌的α- 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Burk 双倒数曲线研究其抑制机理;测定SZ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SZ 对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可达到64.3%,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2.8%,IC50 值为0.57mg/mL。结论:SZ 对α- 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2010 Vol. 31 (19 ): 179-181 [摘要] ( 1373 ) [HTML KB] [ PDF 246KB] ( 470 )
182 李卷梅,聂少平*,李景恩,李 昌,谢明勇
香薷多糖的乙醇分级纯化及其性质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香薷中得到多糖提取物,然后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纯化香薷多糖,收集得到乙醇体积分数为20%、30%、40%、50%、60%、70% 条件下析出的多糖沉淀物。之后经Sevag 法脱除多糖中的游离蛋白,得到纯化后的6 个香薷多糖组分HMP-1、HMP-2、HMP-3、HMP-4、HMP-5 和HMP-6。应用紫外和红外光谱检测HMP-1、HMP-2、HMP-3、HMP-4、HMP-5 和HMP-6 的光谱性质,测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糖醛酸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表明:HMP-1、HMP-2、HMP-3、HMP-4、HMP-5和HMP-6 均为酸性多糖,蛋白含量较高。HMP-1 和HMP-2 主要含有阿拉伯糖和葡萄糖,HMP-3 主要含有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核糖,HMP-4 主要含有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HMP-5 和HMP-6 主要含有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此外,6 个多糖组分均含有少量的鼠李糖、木糖,但单糖间物质的量比相差较大。

2010 Vol. 31 (19 ): 182-185 [摘要] ( 1347 ) [HTML KB] [ PDF 290KB] ( 457 )
186 丁筑红,王知松,韩江雪,李贵筑,俞 露
臭氧对干辣椒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特征成分的影响

采用固相微萃取- 气- 质联用(SPEM-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分光光谱(UV)分析技术,探讨臭氧对干辣椒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辣椒碱、辣椒红素指标影响情况,结果发现:随着臭氧处理时间增加,干椒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及含量明显减少,对照组与臭氧处理1、2、3h 各实验组检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分别为35 种、34 种、31 种、12 种,相对含量分别为99.364%、63.259%、49.076%、57.879%。干椒中辣椒碱、辣椒红素含量水平随着臭氧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显著(P < 0.05)。实验表明,采用臭氧处理干辣椒,产品品质发生了不良变化。

2010 Vol. 31 (19 ): 186-189 [摘要] ( 1408 ) [HTML KB] [ PDF 336KB] ( 423 )
190 吴正双1,2,董 捷2,张红城2,赵亮亮3,高文宏1,*
应用细胞模型研究蜂胶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

为了研究蜂胶醇提物在细胞内的抗氧化活性(CAA),本实验将2′, 7′- 二氯荧光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装载到人肝癌Hep G2 细胞内,然后被进入到细胞内的2, 2′- 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BAP)产生的活性氧氧化成有荧光的二氯荧光(DCF);以荧光值为指标,使用多功能酶标仪和荧光倒置显微镜分析蜂胶醇提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果表明:蜂胶醇提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当CAA 值达到50 时,蜂胶醇提物质量浓度仅0.14mg/mL;当蜂胶醇提物质量浓度为0.5mg/mL 时,细胞内的活性氧显著减少,有绿色荧光的细胞数几乎减少一半,清除率接近50%。蜂胶醇提物具有非常好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

2010 Vol. 31 (19 ): 190-193 [摘要] ( 1177 ) [HTML KB] [ PDF 462KB] ( 751 )
194 武 运,刘永建,葛 风,田永刚,魏倩芸,古丽娜孜
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吸附Cr6+ 的特性研究

用啤酒废酵母作吸附剂,以海藻酸钠作包埋剂将酵母固定化制作成小球,分别从吸附时间、温度、酵母小球用量、Cr6+ 溶液质量浓度、pH 值等因素,研究啤酒废酵母菌体对Cr6+ 的吸附特性。确定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Cr6+ 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5h、温度15℃、酵母小球用量3g/20mL、Cr6+ 溶液质量浓度40mg/L、pH值为3。在该条件下,对Cr6+ 最大吸附率为27.6%,最大吸附量为10.8mg/g。其中pH 值、Cr6+ 溶液质量浓度、酵母小球用量3 个因素对Cr6+ 吸附特性影响较大,其余因素影响较小。

2010 Vol. 31 (19 ): 194-196 [摘要] ( 1158 ) [HTML KB] [ PDF 204KB] ( 301 )
197 朱 慧,涂 世,刘蓉蓉,刘 睿*
酶法提取苦荞麦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加工性质

以苦荞麦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制备苦荞麦粗蛋白,并进一步对粗蛋白进行分离得到4 种蛋白组分,然后对粗蛋白和各蛋白组分的理化性质和加工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 种蛋白的等电点依次是:粗蛋白pH4.6、清蛋白pH4.4、球蛋白pH5.1、醇溶蛋白pH4.5、谷蛋白pH5.2;变性温度依次是:粗蛋白95.5℃、清蛋白100.0℃、球蛋白94.3℃、醇溶蛋白53.4℃、谷蛋白84.0℃;苦荞中各种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都较低,缺乏高分子质量蛋白质组分,容易消化吸收,且氨基酸组成合理,种类齐全,富含赖氨酸。本研究获得的苦荞麦粗蛋白和得率最大的谷蛋白组分,能够在类似火腿肠的体系测试中呈现良好的功能性质。

2010 Vol. 31 (19 ): 197-203 [摘要] ( 1326 ) [HTML KB] [ PDF 405KB] ( 314 )
204 汤卫东,吴敬涛,赵 丹
麦麸超微粉对面团特性及制品品质的影响

对超微粉碎麦麸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将超微粉碎麦麸(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添加到面粉中并调制成面团,测定并记录其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等。结果表明:麦麸超微粉的添加会使面粉的吸水率增大,面团形成时间、弱化度均有所增加,面团的稳定时间呈下降趋势;从粉质特性总体来看,超微麦麸粉的添加能改善面粉的粉质特性。在麦麸超微粉添加量在10% 时,麦麸超微粉馒头样品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其色泽、气味、组织结构、口感都可以被人接受。

2010 Vol. 31 (19 ): 204-208 [摘要] ( 1381 ) [HTML KB] [ PDF 292KB] ( 559 )
209 高志玲,陈 艳,谢英辉
黄花蒿挥发油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蒿挥发油,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利用纸片法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黄花蒿挥发油对12 种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黄花蒿挥发油对12 种实验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活性。真菌对黄花蒿挥发油具有更强的敏感性。黄花蒿挥发油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比较稳定,由强到弱依次为黑曲霉、啤酒酵母菌、产黄青霉、马青霉、毛霉、青霉和根霉。

2010 Vol. 31 (19 ): 209-211 [摘要] ( 1204 ) [HTML KB] [ PDF 147KB] ( 230 )
生物工程
212 鞠兴荣1,金 晶1,袁 建1,王立峰1,2,何 荣1,2
液态发酵法制备菜籽ACE抑制肽菌种的筛选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宇佐美曲霉、雅致放射毛霉对菜籽粕进行液态发酵,以氮溶解指数、SN-TCA、氨基酸态氮、肽得率和ACE 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对液态发酵生产菜籽ACE 抑制肽的菌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上述菌种中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所得肽得率最高,并且具有最高的ACE 抑制活性,菌种优势明显,是液态发酵菜籽粕生产ACE 抑制肽的优势菌种。

2010 Vol. 31 (19 ): 212-215 [摘要] ( 991 ) [HTML KB] [ PDF 347KB] ( 342 )
216 王永刚,马建忠*,马雪青,周贤婧,李昆鹏,赵虎彪
马铃薯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RT-PCR 方法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茎段总RNA 中扩增、克隆amyA1 基因(NCBI 登录号GQ406048.1)。采用半定量RT-PCR 方法检测amyA1 基因在马铃薯茎、叶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表明在茎组织中的表达丰度略高。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amyA1 密码子的偏好性;同时对AmyA1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细胞内定位、保守结构及高级结构进行预测。基于NCBI 数据库中有物种代表性的29 种α - 淀粉酶基因序列构建了基因进化树。amyA1 基因全长1224bp,可编码一条理论分子质量为46.40kD、407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可能为亲水性的胞外酶。与NCBI已登记的马铃薯α - 淀粉酶基因(登录号M79328.1)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8%。第20~348 位点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含有与淀粉酶13 家族及亚家族相似的催化活性域(PF00128、SM00624),第349~407位点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含有α - 淀粉酶C- 末端β折叠区域(PF07821)。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氨基酸残基序列有维持淀粉酶活性的(β /α) 8 桶状结构以及其他几个功能域结构。所构建的基因进化树表明,两个马铃薯α - 淀粉酶基因与木薯、苹果的序列同源性较高,与菜豆的次之,与水稻、大麦、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序列同源性较低。

2010 Vol. 31 (19 ): 216-220 [摘要] ( 1486 ) [HTML KB] [ PDF 352KB] ( 592 )
221 涂绍勇1,李凤娇1,杨爱华2
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研究

探讨微生物转化沙棘黄酮苷生成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选取1 株黑曲霉菌株进行试验,考察发酵产物中主要黄酮苷元异鼠李素、槲皮素的含量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研究最佳氮源和转化条件,微生物转化后用HPLC 法测定。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可得到最高的黄酮苷元含量;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装液量体积分数40%、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96h,在此条件下,转化得到的异鼠李素为78mg/g,槲皮素为22mg/g。

2010 Vol. 31 (19 ): 221-224 [摘要] ( 1289 ) [HTML KB] [ PDF 276KB] ( 366 )
225 李玉秋,王景会,李铁柱,张 莉,杨贞耐*
重组微小毛霉凝乳酶的发酵条件及其酶学性质

通过对重组微小毛霉凝乳酶(recombinant Mucor pusillus rennet,RMPR)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甲醇诱导体积分数1%、初始OD600nm 0.5、装瓶量100mL/500mL 摇瓶、诱导时间96h 为发酵最适条件。培养液离心取上清用硫酸铵分级沉淀获得粗酶液,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经测定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30~45℃酶较稳定,保温90min,剩余凝乳酶活力达86.5%;酶在pH5.5~7.0 范围内,随pH 值升高,凝乳酶活力逐渐降低,pH5.5时凝乳酶活力最高。当Ca2+ 浓度为0.03mol/L 时凝乳酶活力最高,Na+ 浓度对凝乳酶活力没有明显影响,Ni2+ 和Fe2+对酶有抑制作用,Mn2+、K+、Mg2+ 对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0 Vol. 31 (19 ): 225-230 [摘要] ( 1169 ) [HTML KB] [ PDF 403KB] ( 341 )
231 朱 鸿,李想韵,王 松,付伟丽,唐靓婷,诰赵伟,唐云明*
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的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目的:获得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纯品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酮脱脂、重金属离子沉淀、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 凝胶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鸭肝谷氨酸脱氢酶,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从鸭肝中分离纯化获得电泳纯的谷氨酸脱氢酶,纯化倍数为60.93 倍,酶活力回收率为11.02%,比活力达24.37U/mg。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71.41,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1.60。推测该酶由6 个相同亚基构成。该酶对NADH 的Km 为53.19μmol/L,最适pH 值为10.0,最适反应温度为35℃。该酶在pH8.0 左右较稳定;在40℃以下酶活力保持稳定。Zn2+、Li+ 和Cu2+ 对该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纯化获得谷氨酸脱氢酶,该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10 Vol. 31 (19 ): 231-235 [摘要] ( 1028 ) [HTML KB] [ PDF 417KB] ( 430 )
236 张媛媛,聂少平,万 成,谢明勇*
响应面法优化离子交换法固定化β-D-呋喃果糖苷酶

以大孔阴离子树脂D311 为载体,对日本曲霉来源的β-D- 呋喃果糖苷酶进行离子交换法固定化。研究温度、pH 值、时间、游离酶液酶活力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室温、pH6.6、固定化时间4h、游离酶液酶活力为900U/mL,在此条件下,固定化β-D- 呋喃果糖苷酶生产的低聚果糖产量可达58.16%。

2010 Vol. 31 (19 ): 236-240 [摘要] ( 938 ) [HTML KB] [ PDF 399KB] ( 354 )
241 易松强,郑火青,张翠平,魏文挺,胡福良*
蜂蜜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及来源分析

以对硝基苯基β-D- 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对蜂蜜中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蜂蜜中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为以柠檬酸-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为提取液,pH5.0,温度60℃,底物浓度30mmol/L。酶促反应在2.5h 和37℃时酶促反应曲线线性关系最好。研究还发现,β- 葡萄糖苷酶可能是蜜蜂在采集加工过程中加入进去的,同时,该酶活性还可能与蜂蜜的新鲜度相关。

2010 Vol. 31 (19 ): 241-244 [摘要] ( 1294 ) [HTML KB] [ PDF 285KB] ( 923 )
245 林健辉1,黄曼曼1,陈雪香1,王 征2,肖苏尧1,曹 庸1,*
曲霉T3-5-1产单宁酶培养条件优化

以通过60Co 诱变得到的曲霉T3-5-1 为实验菌株,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其产单宁酶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β- 环糊精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 值为5.5、单宁酸质量分数为3.5%、接菌量为5%、摇瓶培养转速120r/min、250mL 三角锥瓶中装液50mL 培养基、培养温度30℃的培养条件为曲霉T3-5-1 的最佳产单宁酶条件。在此条件下,曲霉T3-5-1 产单宁酶比活力达到202.16U/mL,比优化前提高约4 倍。

2010 Vol. 31 (19 ): 245-249 [摘要] ( 1103 ) [HTML KB] [ PDF 298KB] ( 421 )
250 张 银1,2,佟 平1,3,麻小娟1,2,李 欣1,3,陈红兵1,3,*
热加工及超高压处理对卵白蛋白抗原性的影响

以蛋清为原料,采用加热加工、动态超高压加工及两种方法结合处理,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蛋清中卵白蛋白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卵白蛋白抗原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最高降低68%,且抗原性急剧降低的临界温度是80℃;经超高压均质处理后,其抗原性随着压力的升高先降低后回升;经二者结合处理后,卵白蛋白抗原性与单独加热处理变化趋势相似,但无单独热处理变化幅度大,最高降低52.5%;表明了热处理对卵白蛋白抗原性的影响比超高压大,结果为研发低致敏性或无致敏性蛋制品提供参考。

2010 Vol. 31 (19 ): 250-253 [摘要] ( 1013 ) [HTML KB] [ PDF 331KB] ( 419 )
254 王运改,林 琳,李明辉,翁世兵,叶应旺,姜绍通,陆剑锋*
鮰鱼皮明胶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研究

通过测定鮰鱼皮明胶蛋白酶解物对Fenton 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筛选得出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酶解物具有较高的清除羟自由基(·OH)的活性;用正交试验L9(34)对胰蛋白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水解条件为温度40℃、pH7.5、酶与底物质量浓度比(E/S)3.5%、底物质量浓度2.5g/100mL、酶解时间3h。此外,本研究还采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进行了复合酶解试验,确定复合酶解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先用胰蛋白酶酶解3h,然后用胃蛋白酶酶解3h,此时得到的酶解液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47.38%。

2010 Vol. 31 (19 ): 254-258 [摘要] ( 947 ) [HTML KB] [ PDF 280KB] ( 305 )
259 陈文学1,2,胡月英2,林俊芳1,*,李从发2, 3,*
菠萝酒酿造工艺研究

以菠萝为主要原料,研究菠萝酒的酿造工艺,测试活性干酵母D254 在菠萝酒发酵过程中酒精体积分数、总糖及密度的变化,并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发酵工艺的主要参数优化。优化结果表明,D254 的最佳发酵方案为:糖含量219.8g/L、pH3.5、温度19.8℃,感官评分为91.5。

2010 Vol. 31 (19 ): 259-262 [摘要] ( 1274 ) [HTML KB] [ PDF 340KB] ( 507 )
263 朱路英1,2,朱清华3,2,张学成2,*
裂殖壶菌鲨烯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为探讨裂殖壶菌烯合酶基因的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采用简并引物与RACE 相结合的方法从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中克隆出鲨烯合酶基因。分析表明该基因的cDNA 全长包括1672 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446 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在裂殖壶菌中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同源分析显示裂殖壶菌鲨烯合酶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5 个保守基序。将裂殖壶菌鲨烯合酶的cDNA 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 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 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 及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结果显示,诱导表达出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且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2010 Vol. 31 (19 ): 263-267 [摘要] ( 1288 ) [HTML KB] [ PDF 1300KB] ( 670 )
268 朱 姁1,潘道东1,2,*
发酵乳杆菌细胞壁蛋白酶的提取

确定提取发酵乳杆菌细胞壁蛋白酶的最佳方法和最佳提取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和综合平衡分析法研究溶菌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法提取发酵乳杆菌细胞壁蛋白酶的裂解液成分和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裂解液的成分为50mmol/L Tris-HCl、150mmol/L NaCl、体积分数3% 吐温-20、2mg/mL 溶菌酶、pH8.9;提取条件为裂解液与菌体的比例10:1(V/m)、保温时间5h、保温温度37℃时酶比活力达38.957U/mg,此时可最大效率的获得发酵乳杆菌的细胞壁蛋白酶。

2010 Vol. 31 (19 ): 268-272 [摘要] ( 1102 ) [HTML KB] [ PDF 346KB] ( 386 )
273 李新华1,赵晓阳1,张荔力2
副干酪乳杆菌对甘薯浆液中淀粉絮凝机理研究

为探讨酸浆法分离甘薯淀粉传统工艺中的淀粉沉降分离机理,进一步制备高效生物絮凝剂。本实验采用Zeta 电位测定、粒度分析及离子键检测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对甘薯淀粉絮凝沉淀的作用。结果表明:絮凝过程基于“架桥”机理,淀粉颗粒与菌体间靠离子键结合,絮凝作用使悬浊液中淀粉平均粒径减小,密度增大,导致淀粉颗粒凝聚沉降;通过热处理和酶处理实验分析菌体起絮凝作用的活性成分组成,表明副干酪乳杆菌活性成分为蛋白类物质。

2010 Vol. 31 (19 ): 273-276 [摘要] ( 1269 ) [HTML KB] [ PDF 246KB] ( 346 )
277 李红霞1,2,吕敬军3,陆丰升4,于丽娜2,王世清1,杨庆利2,*,毕 洁2,孙 杰2,张初署2
黑曲霉发酵花生壳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

以花生壳为原料,应用黑曲霉固态发酵制备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对黑曲霉菌株特性及其培养基优化的研究,确定培养温度、菌龄、接种量、培养时间的最佳水平,响应面辅助法获得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8g 花生壳为原料,水1.88mL/g 原料,(NH4)2SO4 1.88g/100mL、KH2PO4 1.88g/100mL和MgSO4 5.63g/100mL 的优化培养基,培养温度27℃、黑曲霉菌龄2.9d、接种量16mL、培养时间9.1d,黑曲霉发酵液水解花生壳酶解率可以达到11.03%,水溶性膳食纤维中已糖的聚合度为152.71%,综合评分为105.48。

2010 Vol. 31 (19 ): 277-282 [摘要] ( 1129 ) [HTML KB] [ PDF 528KB] ( 424 )
283 罗翠红1,王 弘1,*,刘细霞1,沈玉栋1,孙远明1,黄佳佳1,张宏斌2
抗呋喃它酮代谢物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目的:构建抗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的衍生物噬菌体单链抗体库。方法:从分泌抗AMOZ 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BC3-E8)中提取总RNA,经RT-PCR 反转录成cDNA,设计通用简并引物,PCR 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经重叠延伸PCR (SOE-PCR),将VH 和VL 基因用编码(G1y4Ser)3 的linker随机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 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G1 感受态细胞,经辅助噬菌体M13K07 超感染,建立噬菌体单链抗体库。随机挑取10 个阳性克隆,经PCR 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登陆DNAMAN 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成功扩增VH、VL 及scFv 基因,并得到库容为1.2 × 106 的噬菌体抗体库,噬菌体的滴度为2.0 × 1010PFU,PCR 鉴定及双酶切鉴定文库重组率较高,软件对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cFv 基因全长序列之间差异为8.38%,VH 序列差异为3.68%,VL 序列差异为14.34%,且序列差异多集中在CDR 抗原结合区域对应的核酸序列上。结论:已构建抗呋喃它酮代谢物的衍生物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为进一步富集筛选并表达抗AMOZ 的衍生物的单链抗体提供参考。

2010 Vol. 31 (19 ): 283-287 [摘要] ( 1357 ) [HTML KB] [ PDF 526KB] ( 382 )
288 朱慧霞1,王雅洁2,邓胜松1,姚日生1,*,张洪斌1
绳状青霉菌发酵产右旋糖酐酶的条件研究

研究绳状青霉菌(Penicillium funiculosum)发酵培养产右旋糖酐酶的条件。研究碳源、氮源对绳状青霉菌产右旋糖酐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发酵产酶的碳源、氮源分别是右旋糖酐和蛋白胨。采用正交试验对绳状青霉菌产右旋糖酐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条件为:发酵瓶装液量为80mL/250mL,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 值为5.5,培养温度为28℃,在该条件下,右旋糖酐酶的酶活力为18.963U/mL。

2010 Vol. 31 (19 ): 288-291 [摘要] ( 1245 ) [HTML KB] [ PDF 246KB] ( 542 )
292 惠丰立,褚学英,柯 涛,张彩莹
促进酵母菌乙醇发酵新方法

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固态基质,研究不同固态基质对酵母菌乙醇发酵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g/100mL 的麦秸杆、花生壳、稻壳和锯末,可使发酵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提高了15.5%~24.8%。在4种不同固态基质中,稻壳对酵母菌乙醇发酵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以稻壳作为固态基质,确定了添加固态基质条件下酵母菌乙醇发酵的最适条件为:稻壳2.5g/100mL、初糖12g/100mL、温度30℃、发酵时间48h。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中乙醇质量浓度可达到51.8g/L,为理论产率的92.7%。

2010 Vol. 31 (19 ): 292-294 [摘要] ( 1121 ) [HTML KB] [ PDF 210KB] ( 525 )
295 魏新元1,闻盼盼1,丑敏霞2,樊明涛1
重组牛乳铁素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为建立生物合成牛乳铁素的方法,根据牛乳铁素氨基酸序列确定其编码序列,利用PCR 技术获得基因扩增产物,接着将该产物与编码鱼腥蓝细菌Anabaena sp. PCC 7120 的DNA 聚合酶基因dnaENI 中断裂的内含肽基因Asp dnaEIn 的PCR 产物进行重组PCR,将获得的重组融合基因再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 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质粒。结果显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经诱导能在大肠杆菌表达宿主Escherichia.coli BL21(DE3) 中大量表达,且细胞裂解液与纯化的Anabaena sp. PCC 7120中含断裂内含肽Asp DnaEIc的DNA聚合酶蛋白DnaECI混合反应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

2010 Vol. 31 (19 ): 295-298 [摘要] ( 1073 ) [HTML KB] [ PDF 389KB] ( 386 )
299 涂 追1,2,许 杨1,2,*,何庆华1,2,陶 勇2
半巢式PCR法构建天然噬菌体单域重链抗体文库

目的:构建天然噬菌体单域重链抗体文库,淘选可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单域重链抗体。方法:以未经免疫的健康羊驼(Lama pacos)外周血为起始材料,提取RNA 反转录为cDNA,根据重链抗体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半巢式PCR 法扩增获得全套重链抗体可变区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噬菌粒pHEN1,电转化大肠杆菌TG1 得到初级抗体库,辅助噬菌体KM13 感染后得到噬菌体展示库。采用固相淘选法分别对3 种人工抗原进行淘选。结果:单域重链抗体编码基因得到有效扩增,经10 次电转化获得初级文库,命名为SNAL,实际库容量达到1.6 × 107 个独立克隆,菌落PCR 鉴定结果表明,克隆效率约为87%,辅助噬菌体救援后得到的展示文库命名为SNA-PDL,滴度达1013CFU/mL。对3 种不同人工抗原DON-MBSA、NOR-BSA 和AFB1-OVA 的淘选均有富集现象。结论:构建了天然噬菌体单域重链抗体文库,文库的多样性较好,可以用于后续淘选。

2010 Vol. 31 (19 ): 299-303 [摘要] ( 1823 ) [HTML KB] [ PDF 357KB] ( 691 )
304 谢晓阳,陈 瑶,刘志文,郭晓燕,程 新,高小玉,徐 波*
高产γ-氨基丁酸的富锌乳酸菌培养基优化及GAD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为了检测和提高乳酸菌γ- 氨基丁酸(GABA)产量,本研究采用纸层析预染法分析Lactobacillus brevis BS2最佳发酵产GABA 条件为:pH5.0,以葡萄糖为碳源,以大豆蛋白胨和牛肉膏为复合氮源,碳氮比为1:1,底物质量分数1%,GABA 产量可达到6.32g/L。采用CTAB 法提取该菌株基因组,并以此基因组为模板应用降落PCR扩增出1407bp 的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将gad 克隆到T 载体后经测序分析发现与L. brevis strain BH2 的gad 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源性达98%,证明该菌株为高产GABA 的富锌短小乳酸杆菌,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2010 Vol. 31 (19 ): 304-308 [摘要] ( 1229 ) [HTML KB] [ PDF 904KB] ( 418 )
309 王淑军1,吕明生1,李华钟2,徐金利1,2,焦豫良1,房耀维1,刘 姝1
深海古菌Thermococcus siculi HJ21高温普鲁兰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根据NCBI 上公布的普鲁兰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Thermococcus siculi HJ21 基因组DNA 为模板进行PCR,得到T. siculi HJ21 普鲁兰酶的基因,测序后通过Blast(NCBI)数据库比对和分析表明扩增基因有一个4056bp、编码1351 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为一新的普鲁兰酶基因。将该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IPTG 诱导,测定普鲁兰酶比活力。重组转化子的细胞破碎液有高温普鲁兰酶活性,SDS-PAGE 电泳结果显示出分子质量约为150kD 的特异性条带。

2010 Vol. 31 (19 ): 309-312 [摘要] ( 1185 ) [HTML KB] [ PDF 351KB] ( 366 )
313 李 艳1,2,卢 君1,张利中3
沙城龙眼葡萄园土壤中酵母菌多样性研究

为分离筛选具有产区特色的菌种,本实验采用梯度稀释和划线分离技术,从沙城地区3 个龙眼葡萄园土壤中共分离得到210 株酵母菌。按照形态表型分为9 类,又利用核糖体5.8S rDNA-ITS 区域RFLP 方法将这9 类酵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区分,其中两类酵母为常见酵母,分别为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实验证明了该地区土壤中酵母菌的多样性。

2010 Vol. 31 (19 ): 313-316 [摘要] ( 1259 ) [HTML KB] [ PDF 428KB] ( 574 )
营养卫生
317 郭晓娜,姚惠源
苦荞麦蛋白质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采用MTT 法、HE 染色法、扫描电镜法研究苦荞麦蛋白质(TBWSP31)对人乳腺癌Bcap37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BWSP31 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 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存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48h 和72h 的IC50 值分别为43.37、19.75μg/mL。HE 染色发现细胞经样品作用后,细胞变形,变小,细胞核固缩、裂解,细胞膜皱褶、卷曲和出泡,并且有细胞膜包裹的凋亡小体生成。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发现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细胞表面微绒毛大量减少,有的甚至消失,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膜皱缩,表面凸起,形成了大量的小泡,有的成为凋亡小体。

2010 Vol. 31 (19 ): 317-320 [摘要] ( 1216 ) [HTML KB] [ PDF 583KB] ( 341 )
321 雷 红,蔡亮亮,操丽丽,姜绍通
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对动物食用安全性的影响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双低冷榨菜籽油和普通菜籽油的芥酸含量;运用掺食法喂饲小鼠含两种菜籽油的饲料(含油量2%),连续饲养5 周,观察小鼠、体质量、摄食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脏器( 心、肝、脾、肺、双肾、睾丸、卵巢) 质量的变化;研究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对小鼠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冷榨菜籽油芥酸含量为4.744%,普通菜籽油芥酸含量为 32.595%,双低冷榨菜籽油芥酸含量明显低于普通菜籽油。喂饲双低冷榨菜籽油饲料组小鼠血清TC、TG 水平低于普通菜籽油饲料组;血清HDL-C 水平略高于普通菜籽油饲料组;与普通菜籽油饲料组相比,喂饲双低冷榨菜籽油饲料对小鼠血脂水平有良好影响。与正常对照组和双低冷榨菜籽油组相比,普通菜籽油组小鼠心脏质量和肝脏质量明显升高,可能与芥酸使脂肪沉积于心脏和肝脏有关。喂饲两种菜籽油对小鼠体质量、摄食、其他脏器质量均无明显影响。

2010 Vol. 31 (19 ): 321-324 [摘要] ( 1614 ) [HTML KB] [ PDF 175KB] ( 541 )
325 陈 英1,朱科学1,彭 伟1,刘洪涛2,顾耀兴3,周惠明1,*
小麦胚活性肽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小麦胚活性肽对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方法:将50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多肽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 组腹腔注射600mg/(kgbw·d) 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多肽组灌胃低、中、高剂量(200、800、1000mg/(kg bw·d)小麦胚活性肽, 实验周期45d,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测定血清、脑、肝脏和心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小麦胚活性肽能显著提高血清中T-AOC、GSH-Px、SOD 活力(P < 0.01)以及心脏中SOD 活力 和 T-AOC(P < 0.01);也能显著提高脑和肝脏中GSH-Px的活力(P < 0.05)和脑中T-AOC(P < 0.05);同时使血清和各组织中的MDA 含量显著降低(P < 0.05)。结论:说明小麦胚活性肽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2010 Vol. 31 (19 ): 325-328 [摘要] ( 1008 ) [HTML KB] [ PDF 151KB] ( 394 )
329 朱彩平1,张声华2,肖军霞2
枸杞多糖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采用热水法提取药材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本研究通过MTT 实验发现3.125~200mg/L 质量浓度范围内的枸杞多糖能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 细胞的增殖;采用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经枸杞多糖处理过的Hela 细胞呈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进一步证实经枸杞多糖处理过的Hela 细胞呈现凋亡特征。结果提示枸杞多糖是一种潜在的抗癌复合物,其关键作用机制是诱导癌细胞凋亡。

2010 Vol. 31 (19 ): 329-334 [摘要] ( 1189 ) [HTML KB] [ PDF 1045KB] ( 506 )
335 张 艳,胡志和*
α-酪蛋白源ACE抑制肽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研究水解α- 酪蛋白所得水解产物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用α- 酪蛋白水解产物以低、中、高3 个剂量(0.0245、0.1225、0.6125g/kg bw)分别灌胃SHR 大鼠,0.6125g/kg bw 灌胃正常Wistar 大鼠,测定灌胃后1~8h 尾动脉收缩压(SBP)。结果显示,单次灌胃8h 内,高剂量α - 酪蛋白水解产物对正常Wistar 大鼠的血压无影响;3 种剂量对SHR的血压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高剂量组在0~6h 内降压效果最佳,SBP 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时间最长,达到6h,SBP 值下降了(29.50 ± 1.0)mmHg。连续灌胃高剂量α- 酪蛋白水解产物可较长时间维持低水平SBP。

2010 Vol. 31 (19 ): 335-338 [摘要] ( 1270 ) [HTML KB] [ PDF 269KB] ( 377 )
339 杨占军,张 健,汤 阳,温 鲁
蛹虫草对衰老小鼠脑、肝组织氧化酶的影响

目的:以衰老相关酶为指标,探讨蛹虫草对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影响。方法:使用D- 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用蛹虫草灌胃进行实验性治疗。持续6 周后,测定脑和肝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T-AOC、GSH-Px 活性降低,MAO 活性和MDA 含量升高(P < 0.05 或 P < 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蛹虫草组的T-AOC、GSH-Px 活性有不同程度地恢复,MAO 活性和MDA 含量降低(P < 0.05)。结论:蛹虫草可提高小鼠脑、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2010 Vol. 31 (19 ): 339-341 [摘要] ( 969 ) [HTML KB] [ PDF 127KB] ( 440 )
342 郑 征,葛银林*,薛美兰,秦伟伟,徐艳君,侯 琳
n-3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小鼠肥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n-3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 acids,PUFAs)饮食对小鼠肥胖程度及相关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健康小鼠分为高饱和脂肪酸饮食组、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和对照组,记录每周小鼠进食量和体质量,实验结束时用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增食因子A(orexin-A)、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 结果: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小鼠与高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小鼠相比,肥胖程度明显降低 (P < 0.05),血清的增食因子A 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血清的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P < 0.05),血清的脂联素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3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与饱和脂肪酸饮食相比,可抑制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2010 Vol. 31 (19 ): 342-346 [摘要] ( 1288 ) [HTML KB] [ PDF 231KB] ( 550 )
347 王丽娟1,2,胡志和1,2,陈照丽2,周 汛2,吴海明2
虾蛋白过敏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以卵白蛋白为阳性对照,以平衡盐溶液(PBS)为阴性对照,观察虾蛋白的全身过敏反应。同时,观察虾蛋白对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过敏性收缩反应(Schultz-Dale 反应)的影响,以建立虾蛋白过敏实验动物模型。结果显示,用0.01~2g/100mL 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后,100% 豚鼠呈全身过敏反应阳性,0.1g/100mL 卵白蛋白组的豚鼠100% 死亡。相似质量浓度虾蛋白(0.01~1g/100mL)的全身过敏反应与卵白蛋白相近(与卵白蛋白组比较,P > 0.05);Schultz-Dale 反应的实验结果与全身过敏反应结果相似。由此,初步建立虾蛋白过敏实验的动物模型。

2010 Vol. 31 (19 ): 347-350 [摘要] ( 1259 ) [HTML KB] [ PDF 157KB] ( 373 )
351 朱科学,聂少平,李文娟,余 强,张莘莘,谢明勇*
黑灵芝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黑灵芝多糖(PSG-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PSG-1 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SG-1 单独作用及其与丝裂原共同作用对小鼠T、B 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PSG-1 在20~160μg/mL 质量浓度范围能显著促进脾细胞的增殖,且48h 效果最佳;PSG-1 能显著增强刀豆蛋白A (Con A)诱导的T 淋巴细胞和脂多糖(LPS)诱导的B 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并且能显著诱导脾淋巴细胞分泌IL-2 和TNF- α。结论:PSG-1 能有效的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与Con A、LPS 对T、B 淋巴细胞的增殖有协同刺激作用,还可以通过IL-2 和TNF-α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2010 Vol. 31 (19 ): 351-354 [摘要] ( 1356 ) [HTML KB] [ PDF 262KB] ( 754 )
355 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魏 涯,陈胜军,刁石强,岑剑伟,马海霞
丁香鱼干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对我国浙江、厦门和海南生产的丁香鱼干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厦门和海南产区的丁香鱼干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5.25%、42.42%、38.95%,脂肪含量分别为4.71%、3.42%、3.05%。3 个产区的丁香鱼干总氨基酸含量为34.4%~38.7%,组合比例均衡,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达3.86g/100g,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8.23%。丁香鱼干脂肪含量较低,但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DHA 含量为21.21%~25.83%,含有丰富的Ca、P、Fe、Zn、Se 等微量元素,对不同产区的丁香鱼干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其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卫生标准,说明丁香鱼干是一种品质好,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海产品。

2010 Vol. 31 (19 ): 355-358 [摘要] ( 1300 ) [HTML KB] [ PDF 163KB] ( 683 )
359 孙丽萍1,徐 响1,廖 磊2,刘魁英2,杨佳林1
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的体内外抗氧化研究

以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组分为原料,以还原力和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黄酮醇苷在化学模拟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的抗氧化活性不及其苷元成分。以CCl4 制备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通过体内自由基发生体系进一步研究花粉黄酮醇苷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组分能够显著地降低脂质过氧化小鼠肝匀浆和血清中MDA 含量,提高小鼠SOD 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对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原因可能是体内有关酶系可将黄酮醇苷水解使其游离出酚羟基而发挥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肯定了油菜蜂花粉黄酮醇苷对机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0 Vol. 31 (19 ): 359-362 [摘要] ( 1278 ) [HTML KB] [ PDF 179KB] ( 519 )
363 张 佳1,李 静1,*,邓泽元1,2,曹 君1,刘 蓉1,范亚苇1,胡蒋宁1
摄入反式脂肪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人群跟踪调查表明,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增加冠心病危险及死亡率,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血脂和炎症反应引起某些慢性疾病。实验在脂肪供能33%(目前中国居民膳食供能比)的情况下,通过 90d 的大鼠饲养实验探讨以TFA 为主的脂肪摄入对大鼠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础饲料对比,以TFA 为主的脂肪摄入显著升高大鼠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血浆肝素前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的活力,显示TFA 可能改变大鼠脂肪酸代谢,引起甘油三酯代谢异常;TFA 同时显著降低大鼠血液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且对C 反应蛋白(CRP)没有影响,显著升高HDL-C/ LDL-C,表明以TFA 为主的脂肪摄入可能并不引起大鼠胆固醇代谢异常,这可能是由于除基础饲料外,植物油的摄入没有引入外源胆固醇,且大鼠本身缺乏胆固醇转移蛋白(CETP)。

2010 Vol. 31 (19 ): 363-366 [摘要] ( 1197 ) [HTML KB] [ PDF 163KB] ( 628 )
367 明 建1,2,吴素蕊3,曾凯芳1,2,桂明英3,陈宗道1,2,赵国华1,2,*
羊肚菌多糖PMEP-1对大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研究羊肚菌多糖PMEP-1 对大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以SD 大鼠为实验模型,进行分组喂养,分别灌胃高剂量(400mg/(kg bw·d))、中等剂量(200mg/(kg bw·d))、低剂量(mg/(kg bw·d))的羊肚菌多糖PMEP-1,为期4 周,定期收集大鼠粪便样。粪便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道内的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羊肚菌多糖PMEP-1 对于大鼠肠道内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戊酸、己酸的产生有较大影响,而对于庚酸和异戊酸没有明显作用;不同的灌胃剂量对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以中等剂量和低剂量多糖对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影响明显,各剂量组大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在第7~14 天时最多。

2010 Vol. 31 (19 ): 367-371 [摘要] ( 1016 ) [HTML KB] [ PDF 472KB] ( 622 )
372 于化泓,李湘梅,刘 蓉,邓泽元*,李 静,范亚苇,胡蒋宁
反油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反油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50、100、200、400、600μmol/L 等5 个浓度的反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正常组为阴性对照组,NaOH 组(200μmol/L)为阳性对照组,MTT 法和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其对内皮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反油酸组内皮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且高浓度组(400、600μmol/L)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50μmol/L);而NaOH 组与正常组比较却无明显差异。此外,反油酸组活细胞率降低。结论:反油酸对内皮细胞有明显毒副作用,其生长抑制率与反油酸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2010 Vol. 31 (19 ): 372-374 [摘要] ( 982 ) [HTML KB] [ PDF 173KB] ( 429 )
375 徐 虹1,石塚敏2,宋焕禄1
膳食胆酸对辐射后的大鼠大肠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研究膳食胆酸对大肠上皮细胞在单剂量辐射之后急性反应的影响。各组实验大鼠在喂食空白膳食或者0.2% 胆酸膳食10d 之后接受全身γ射线照射,然后分别在辐射后1、3、6、12、24h 被处死。盲肠和远端结肠样品被采集进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空白和胆酸膳食组的大鼠,其盲肠和远端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均在辐射后被激发,并在辐射后3h 后达到最高峰。然而,膳食胆酸在辐射6h 后开始显著抑制远端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比较空白膳食各组, 在大鼠接受辐射1h 后盲肠和远端结肠两个部位的BrdU 标记的细胞数量都开始减少,而胆酸的摄入却使上皮细胞的增殖瞬时增加。比较两个实验部位,膳食胆酸的摄入对远端结肠部位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比对盲肠部位上皮细胞的影响更大。综上所述,膳食胆酸的摄入改变了结肠细胞更新规律,并且对辐射后DNA受损伤的大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2010 Vol. 31 (19 ): 375-380 [摘要] ( 1089 ) [HTML KB] [ PDF 459KB] ( 224 )
专题论述
381 白凤翎1,张柏林2,赵宏飞2
乳酸菌蛋白代谢研究进展

由于乳酸菌缺乏各种生物合成途径,不能合成生长必需的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营养要求也十分苛刻。乳酸菌拥有胞外蛋白酶,水解乳中酪蛋白形成寡肽和氨基酸,通过寡肽转运系统Opp、二肽和三肽转运系统DtpP 和DtpT 将水解产物运输进入细胞,胞内的各种肽酶裂解形成游离氨基酸供细胞合成代谢,满足乳酸菌的生长需要。乳酸菌蛋白代谢研究对提高乳酸菌的生长水平、建立高密度培养体系以及促进奶酪等乳制品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及其风味前体物质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0 Vol. 31 (19 ): 381-384 [摘要] ( 1199 ) [HTML KB] [ PDF 221KB] ( 1019 )
385 祝 钧,张晓娟,常思思,蒋 勇
果皮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许多果皮中含有抗氧化物质,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加工中。本文分类介绍常见果皮中的黄酮、多酚、多糖、VC 等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抗氧化性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010 Vol. 31 (19 ): 385-389 [摘要] ( 1024 ) [HTML KB] [ PDF 197KB] ( 1313 )
390 罗庆华
中国大鲵营养成分研究进展及食品开发探讨

该文综述中国大鲵的营养成分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大鲵肌肉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质量好,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基本无限制性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高;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DHA 含量高。分析大鲵食品的现状,提出蛋白质氨基酸类与功能性油脂类等保健食品可作为大鲵特色食品开发的主要方向。此外,发现不同养殖方式的大鲵肌肉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

2010 Vol. 31 (19 ): 390-393 [摘要] ( 1011 ) [HTML KB] [ PDF 178KB] ( 637 )
394 杨 柳1,2,刘玉环1,2,*,阮榕生1,2,王允圃1,2,曾稳稳1,2,刘成梅1,张锦胜1,2
交联作用对蛋白类食品的影响

关于蛋白质交联作用对食品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关于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蛋白质交联作用对蛋白质消化率等方面的影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20 年来关于蛋白质冻融交联、酶促交联及热加工交联的机理,探讨了交联作用对蛋白质功能性质、蛋白质消化率及其对蛋白类食品品质的影响。

2010 Vol. 31 (19 ): 394-398 [摘要] ( 1662 ) [HTML KB] [ PDF 214KB] ( 1185 )
399 张学杰1,叶志华2,*
鲜切生菜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鉴于鲜切生菜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本文通过介绍鲜切生菜加工和贮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表述化学、物理及联合杀菌研究,褐变及营养素控制及质量安全预测模型研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与思路,以期能为我国鲜切生菜质量安全控制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2010 Vol. 31 (19 ): 399-404 [摘要] ( 1150 ) [HTML KB] [ PDF 199KB] ( 586 )
405 武文涵,孙学安
把握食品安全全程控制起点——从农药残留视角看我国食品安全

以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的源头——农药残留为关注点,从农药保障农作物充足供给方面做出的贡献与其在使用和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人类健康、生态文明相悖的冲突出发,阐述现有的对农药生产者、使用者的行为规范,对种植环境农药背景值和最终产品农药残留控制4 个角度的农药残留有效管理的方法,并提出提高人员素质、研发使用高效农药及加强违法惩治和监管的完善措施,力求在作物稳产、高产和农药应用限量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

2010 Vol. 31 (19 ): 405-408 [摘要] ( 983 ) [HTML KB] [ PDF 198KB] ( 448 )
409 刘 潇1,吴进菊1,2,高金燕3,陈红兵1,2,*
食物蛋白质的酶法改性研究进展

酶法改性技术是改善食物蛋白质功能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共价交联作用、水解作用、脱酰胺作用和磷酸化作用4 个方面阐述酶法改性食物蛋白质的机制及应用,其中共价交联作用研究前景广阔,水解作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脱酰胺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而酶法磷酸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2010 Vol. 31 (19 ): 409-413 [摘要] ( 1209 ) [HTML KB] [ PDF 229KB] ( 924 )
414 窦福良,魏 东
芝麻饼粕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芝麻饼粕是芝麻取油后的副产品。对芝麻饼粕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活性成分:蛋白、多肽和芝麻素的提取做全面综述,为芝麻饼粕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2010 Vol. 31 (19 ): 414-417 [摘要] ( 983 ) [HTML KB] [ PDF 165KB] ( 843 )
418 陈丽清1,马 良1,2,张宇昊1,2,*
现代加工技术在明胶制备中的应用展望

在总结传统明胶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现存问题,结合明胶制备机理对通过现代加工技术改进明胶传统制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现代加工技术可能对明胶的性质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最后对明胶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010 Vol. 31 (19 ): 418-421 [摘要] ( 1369 ) [HTML KB] [ PDF 169KB] ( 465 )
422 朱晓烨,迟玉杰,许 岩,刘红玉*
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大豆分离蛋白因其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凝胶性等多种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豆分离蛋白在贮藏过程中,其凝胶的稳定性往往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国内外研究发现,在贮藏过程中蛋白组成成分、蛋白浓度、温度、pH 值和离子强度等的变化对凝胶形成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各种改性方法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凝胶稳定性。

2010 Vol. 31 (19 ): 422-425 [摘要] ( 1241 ) [HTML KB] [ PDF 164KB] ( 800 )
426 闫 飞1,廖志勇2,吴志华1,*,陈红兵1
食物过敏原蛋白的定量检测方法

食物过敏现象的日益严重凸显食物过敏原蛋白定量检测的重要性。目前对食物过敏原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多是基于单个蛋白的间接测定。随着质谱分析方法的进步,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开始并将广泛应用于复杂食品混合物中微量过敏原的直接定量检测。本文分别对基于单个蛋白和蛋白质组学的食物过敏原蛋白的定量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2010 Vol. 31 (19 ): 426-429 [摘要] ( 1156 ) [HTML KB] [ PDF 171KB] ( 698 )
430 陈 夏,李江华*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农药残留标准制定中的应用探讨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作为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科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及广泛应用。农药残留标准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在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中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为基础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做法,指导我国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0 Vol. 31 (19 ): 430-434 [摘要] ( 1381 ) [HTML KB] [ PDF 226KB] ( 618 )
435 柳英霞1,李 娟1,鄢爱平1,郭 岚1,万益群1,2,*
食品中有机锡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有机锡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进入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产生生物富集,对人和动物具有一定毒性。因此研究食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人体健康意义重大。本文概述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有机锡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同时也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2010 Vol. 31 (19 ): 435-442 [摘要] ( 995 ) [HTML KB] [ PDF 240KB] ( 1019 )
443 邹忠义,贺稚非,李洪军*,邹程焓,韩鹏飞,杨佳艺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转化降解研究进展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广泛存在于粮食、动物饲料及以被污染粮食为原料的食品中,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许多学者正在研究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方法将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进行转化降解。本文就这些方法进行概述,重点阐述化学法和生物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转化作用机理、转化产物及其毒性,旨在为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转化降解研究提供参考。

2010 Vol. 31 (19 ): 443-448 [摘要] ( 1204 ) [HTML KB] [ PDF 217KB] ( 614 )
449 王纪霞,王瑞华,王海波,孙明胜,杨国锋,肖 贺,蔡克周,周存六*,陈从贵
血原性腌肉色素研究进展

硝酸盐、亚硝酸盐替代物的研究一直是肉类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对血源性腌肉色素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及其性质和应用等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指出目前腌肉色素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为腌肉色素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010 Vol. 31 (19 ): 449-452 [摘要] ( 1004 ) [HTML KB] [ PDF 192KB] ( 377 )
453 鲁健章,孙丽华,周彦钢*
凯氏定氮法测定鱼蛋白质含量的干扰因素分析

为了使凯氏定氮法更适于鱼蛋白质含量测定,针对鱼肉中非氨基酸态氮和鱼类氮换算蛋白质的系数进行分析,并探讨凯氏定氮法测定鱼蛋白质的可行的改进措施。

2010 Vol. 31 (19 ): 453-456 [摘要] ( 1547 ) [HTML KB] [ PDF 174KB] ( 1313 )
457 刘晓庚
类胡萝卜素的氧化降解及其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具有众多特殊功能的物质,面粉及其原料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但类胡萝卜素在面粉的贮藏和加工过程中,会因各种途径而氧化降解生成无色的紫罗兰酮、假紫罗兰酮、二氢弥猴桃内酯和氧化异佛尔酮等具有特征香气的产物,促使面粉及其制品的色泽改善和香气特征的形成,并对提高其品质等产生有益的影响,对开发营养丰富、香气宜人、滋味佳的新型主食类食品有重要启迪。本文就此进行综述,并对类胡萝卜素的氧化降解途径、降解机理和主要降解物香气特征及其对面粉与面粉制品品质的影响等进行重点讨论,还对面粉中类胡萝卜素深度利用及氧化降解研究存在的问题等作出展望。

2010 Vol. 31 (19 ): 457-460 [摘要] ( 1131 ) [HTML KB] [ PDF 561KB] ( 623 )
461 杨 铭,胡志和*
乳源ACE抑制肽的开发与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血压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已从乳蛋白中分离出多种ACE 抑制肽。本文对ACE 抑制肽的作用机理和来源进行介绍,并对乳源ACE 抑制肽的获得与开发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2010 Vol. 31 (19 ): 461-464 [摘要] ( 1493 ) [HTML KB] [ PDF 183KB] ( 518 )
465 成黎
中国肉类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改善控制措施

通过对我国肉类产品安全现状与发展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出现的主要安全问题,提出改善肉类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措施: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的管理,严格规范养殖管理;在加工、贮运、销售过程中引入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与检测体系;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政府、教育机构、媒体等相关机构对肉类产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同时,政府等相关部门还需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一系列的养殖、生产、管理和控制体系。

2010 Vol. 31 (19 ): 465-468 [摘要] ( 1107 ) [HTML KB] [ PDF 211KB] ( 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