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9年 30卷 9 期
刊出日期 2009-05-01

基础研究
生物工程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基础研究
11 张轶群,李振兴,林 洪*,李庆丽
果糖和木糖在美拉德反应中对虾类过敏原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果糖和木糖在美拉德反应中对虾类过敏原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果糖和木糖两种还原糖,在一定的条件下与虾类过敏原反应,通过检测虾类过敏原蛋白的分子量、赖氨酸含量及免疫活性的变化,研究美拉德反应对虾类过敏原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木糖和果糖在与虾类过敏原反应后使得其分子量增高,并且作用时间越长,分子量增加越多;但赖氨酸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酶联免疫的结果显示美拉德反应12h时果糖能够使虾过敏原活性增加44%,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虾过敏原的活性回复到初始的水平;而木糖对虾过敏原的免疫活性的影响在10%以内。结论:果糖和木糖在美拉德反应中不能有效降低虾过敏原的免疫活性。

2009 Vol. 30 (9 ): 11-14 [摘要] ( 1378 ) [HTML 1KB] [ PDF 607KB] ( 343 )
15 刘 蔚,周 涛*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研究

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为研究对象,考察ε-聚赖氨酸的抑菌作用。首先通过抑菌实验确定ε-聚赖氨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mg/L,对青霉最小抑菌浓度为200mg/L。对于不同细菌,ε-聚赖氨酸表现出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征。通过细胞损伤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后对菌体造成的伤害。通过细胞形态观察以及生化检测研究ε-聚赖氨酸对细菌的抑菌机理。初步结论:当ε-聚赖氨酸作用于菌体细胞后,逐渐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2009 Vol. 30 (9 ): 15-20 [摘要] ( 1474 ) [HTML 1KB] [ PDF 765KB] ( 343 )
21 王正方1,2,邹明强1,*,齐小花1,张卓勇2
利用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水温对奶粉蛋白质的影响

利用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分析不同水温冲调下奶粉中部分蛋白质相对含量的变化,从而获得其蛋白质成分的变化规律。实验选取11个目标离子峰,对样品进行15次平行测定,每个目标离子峰每次测得的m/z值相差均不超过3,相对误差不超过0.19%,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0.19%。最终数据为15个平行实验结果的切尾平均值。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奶粉中蛋白质逐渐发生热变性;当水温高于70℃时,奶粉蛋白变性程度开始显著增加。推荐以40℃左右水冲调奶粉为宜。

2009 Vol. 30 (9 ): 21-24 [摘要] ( 1515 ) [HTML 1KB] [ PDF 537KB] ( 268 )
25 孙海新1,凌红丽1,曹照真2,刘 围2,高亚东1,郗日沫2,*
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及抗体的制备

莱克多巴胺是一种禁用β-兴奋剂,建立莱克多巴胺药残的快速检测方法是实现对其进行有力监控的有效途径,而莱克多巴胺抗体是快速免疫检测法的基本试剂。本实验用全新的方法研究了莱克多巴胺免疫原的合成,采用对氨基苯甲酸(ABA)和1,4-丁二醇缩水甘油醚(BDE)将莱克多巴胺分别和cBSA、cOVA偶联,合成了莱克多巴胺的免疫原和包被抗原,并对其进行了紫外分析。用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莱克多巴胺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的IC50值为4.34ng/ml,所得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02400。

2009 Vol. 30 (9 ): 25-28 [摘要] ( 1387 ) [HTML 1KB] [ PDF 501KB] ( 370 )
29 王素雅,曹崇江,杨玉玲,刘长鹏,丁 男,谢 群
慈菇淀粉分离纯化及其支链淀粉分子结构研究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法对慈姑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进行分离,Sepharose 2B凝胶层析表明支链淀粉得到纯化。采用酶法分析了慈姑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慈姑支链淀粉的平均链长(CL)为22,其中外链长(ECL)为14,内链长(ICL)为7。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依次作用于慈姑支链淀粉的β-极限糊精,计算得支链淀粉A链与B链比值为1.33:1.0,分支化度为2.33。

2009 Vol. 30 (9 ): 29-32 [摘要] ( 1292 ) [HTML 1KB] [ PDF 506KB] ( 399 )
33 周 冉,李淑芬*,张大成
鹿茸超临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本实验利用以卵磷脂为模型的脂质体系、邻二氮菲-Fe2+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体系和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体系来研究鹿茸超临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VC溶液、鹿茸75%乙醇和甲醇回流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鹿茸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脂质和抗自由基氧化的作用,三者对邻二氮菲-Fe2+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抑制作用均呈一定的量效关系;70%的乙醇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抑制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超临界提取技术比传统的回流提取技术显现出明显的优势,鹿茸超临界提取物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鹿茸回流提取物和VC溶液。

2009 Vol. 30 (9 ): 33-36 [摘要] ( 1426 ) [HTML 1KB] [ PDF 575KB] ( 305 )
37 何建波,独家启,袁圣杰,祈 方,孟凡顺
木犀草素与槲皮素抗氧化性能差异的电化学研究

黄酮醇的抗氧化活性通常显著强于与之对应的黄酮,而两者的分子结构仅在C环3-位上相差一个羟基。为了揭示黄酮醇3-OH增强抗氧化活性的反应机理,选取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两者的氧化过程进行循环伏安法和现场薄层长光程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在发生2e-/2H+反应氧化为对应的邻醌之后,只有槲皮素邻醌能够进一步转化为更稳定的单一共轭结构,带动失电子步骤的进行,从而增强了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这个后行转化反应必须以3-位羟基的存在为前提。

2009 Vol. 30 (9 ): 37-40 [摘要] ( 1432 ) [HTML 1KB] [ PDF 534KB] ( 228 )
41 徐继林,侯云丹,严小军,骆其君
烘干对蜈蚣藻挥发油物质组成的影响

对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中挥发油物质组成进行了GC-MS分析,并确定了烘干对其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选择新鲜和40℃下烘干的蜈蚣藻,在挥发油测定器中用乙酸乙酯通过循环蒸馏萃取,浓缩后用EI源在全扫描检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各分离组分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147及WILEY7谱库检索定性,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进行相对定量,加入1mg香草醛标准作为内标绝对定量。结果表明,干、新鲜两种海藻中分别含挥发性物质43.81mg/g和22.23mg/g,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化合物,以醛类物质种类最多,挥发性组分主要是醛类、脂肪酸类和醇类物质。两种海藻中含量最高的均是棕榈酸和十五醛。通过比较发现:烘干对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没有影响,但对同一类物质,保留时间短的组分烘干后相对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保留时间长的组分相对含量有减少的趋势。

2009 Vol. 30 (9 ): 41-43 [摘要] ( 1694 ) [HTML 1KB] [ PDF 517KB] ( 247 )
44 王 新1,何玲玲2,孔玉梅1,徐 亮1,刘 彬1,*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 IIIa的热分析研究

采用热重、热重-红外联用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Ⅲa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在225℃以下只失去吸附水,在225~625℃间发生剧烈的裂解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与肝素、淀粉、半乳糖及甲壳素的热分析比较,含有硫酸酯的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和肝素的热稳定性较低,含氨基的甲壳素的热稳定性最好。说明苦丁茶冬青叶多糖在225℃以下相对稳定,不同的基团对多糖的热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2009 Vol. 30 (9 ): 44-46 [摘要] ( 1373 ) [HTML 1KB] [ PDF 428KB] ( 357 )
47 徐文汇,魏玉西*,郭 奇
剑麻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本实验分别就剑麻花乙醇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以及剑麻花多糖对DPPH·、·OH和O2·三种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行了测定,并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BH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剑麻花提取物各相对DPPH·、·OH和O2·三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率与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其中以乙酸乙酯相对DPPH·的清除效率最高,而正丁醇相对O2·清除率最高;在浓度为64μg/ml下剑麻花提取物石油醚相对·OH的清除率最高,而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OH的清除率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和BHT相近。提示剑麻花提取物石油醚相是一种潜在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另外,在相同浓度下,剑麻花多糖对·OH 和O2·的清除率均低于剑麻花乙醇提取物各相。

2009 Vol. 30 (9 ): 47-50 [摘要] ( 1218 ) [HTML 1KB] [ PDF 535KB] ( 253 )
51 陈玉琼,李安琪,孟 燕
大孔树脂纯化藤茶黄酮及主要成分结构鉴定

选用11种大孔树脂对藤茶黄酮进行了静态吸附与解吸附实验。结果表明,1号树脂适宜于藤茶黄酮的分离纯化,对黄酮的吸附量可达41.41mg/g,解析率达到89.5%。通过动态吸附实验对1号树脂有关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2.5×50cm层析柱,黄酮加样浓度7mg/ml,加样体积为50~60ml,流速1.8ml/min,用95%的乙醇进行洗脱,可达到较好的洗脱与纯化效果,黄酮的洗脱率可达90%左右,洗脱出的黄酮纯度达65%左右。进一步利用重结晶方法得到较纯的产品,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HPLC-Ms分析表明,黄酮中的主要成分为二氢杨梅素。

2009 Vol. 30 (9 ): 51-55 [摘要] ( 1493 ) [HTML 1KB] [ PDF 603KB] ( 299 )
56 白爱枝1,2,赵巧燕1,闫祖威2,梁运章1
不同处理方式下高压电场对大肠杆菌杀菌效应的比较研究

对大肠杆菌进行高压匀强电场杀菌效应的研究。通过干燥处理和溶液处理的比较实验发现:干燥处理对大肠杆菌灭活效果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电压的升高,其致死率呈上升趋势;当处理1min时:电压为1kV/cm存活率是对照的6倍以上,电压为2kV/cm,存活率是对照的约一半左右,之后随电压的升高,存活率与对照相比在20%上下波动;当处理10min时:电压为1kV/cm存活率是对照的49%,电压达3kV/cm及以上时,存活率为3%及以下。溶液处理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较差,存活率总的变化趋势呈振荡型。一定强度的场强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的萌发,使存活率提高。结果表明,相对溶液处理,干燥处理的杀菌效果显著,可望开发应用于干燥物料的消毒杀菌。

2009 Vol. 30 (9 ): 56-58 [摘要] ( 1610 ) [HTML 1KB] [ PDF 519KB] ( 246 )
59 孙宗保1,赵杰文1,邹小波1,2,夏 蓉2,荐桂茹1
镇江香醋加工过程中理化指标分析及其与香气成分关系初探

连续监测了镇江香醋加工过程中总酸、不挥发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对各阶段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合镇江香醋香气成分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总酸、不挥发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变化在镇江香醋生产过程中各不相同,镇江香醋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理化指标的变化和香气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2009 Vol. 30 (9 ): 59-61 [摘要] ( 1551 ) [HTML 1KB] [ PDF 467KB] ( 275 )
62 李慧星,许 彬,肖连冬,杨 杰
ADS-8树脂静态吸附儿茶素的研究

目的:以信阳毛尖茶叶的浸提液为原料,研究ADS-8树脂吸附儿茶素的特性。方法:在静态条件下,考察吸附时间、温度、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ADS-8树脂吸附儿茶素的等温线方程为qe=9.5486 Ce1/1.207;吸附速率与粒扩散控制的半经验公式能较好拟合,方程为ln(1-α)=-0.0534t;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F=95.753>F0.05=3.48),选择30℃最佳;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不显著(F=0.754<F0.05=3.48)。结论:儿茶素在ADS-8树脂上的吸附服从于Freundlich方程,吸附速率常数Kp=0.0534,温度是显著因素,而pH值是不显著因素。

2009 Vol. 30 (9 ): 62-65 [摘要] ( 1393 ) [HTML 1KB] [ PDF 491KB] ( 224 )
专题论述
66 王 红1,巢强国2,*,葛 宇2,周耀斌2,张 辉2,雷 涛2
巧克力食品中可可脂及其代用品的鉴别研究

巧克力食品中的常用油脂主要包括天然可可脂、类可可脂、代可可脂和乳脂,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法对这四种油脂的甘油三酯组成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天然可可脂与类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组成较相似,但与代可可脂完全不同,乳脂的甘油三脂组成非常复杂,以其特殊的峰型区别于其它各脂。通过甘油三酯组成的谱图特征可快速、直观地鉴别出这四种油脂。实际应用可区分市售可可脂巧克力和代可可脂巧克力。

2009 Vol. 30 (9 ): 66-69 [摘要] ( 1504 ) [HTML 1KB] [ PDF 522KB] ( 471 )
基础研究
70 马军守,熊双丽*,金 虹
甘谷红芪酸性多糖的纯化及结构初探

本实验主要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谷红芪多糖,首先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分离得到其中的一种酸性多糖,后者再经 Sepharose 6B Fast Flow凝胶层析纯化后浓缩、透析、冷冻干燥。琼脂糖凝胶电泳显色证明该组分为均一性多糖,再经过紫外、红外光谱分析以及酸水解产物薄层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酸性多糖为杂多糖,其组成单糖可能分别为:木糖、葡萄糖醛酸或半乳糖醛酸、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或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葡萄糖醛酸内酯或半乳糖醛酸内酯,并且含有硫酸根。

2009 Vol. 30 (9 ): 70-72 [摘要] ( 1378 ) [HTML 1KB] [ PDF 531KB] ( 324 )
73 刘燕燕1,曾新安1,*,刘克放2
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分散体系颗粒粒径的影响

本实验研究了高强脉冲电场(PEF)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多分散体系及其11 S和7 S亚基分散体系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电场场强的增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体系颗粒粒径明显变小。大豆分离蛋白多分散体系及7S分散体系的多相分散指数(PDI)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但都大于未处理样;对于11S分散体系, PDI值却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同时发现20~100nm区间内的蛋白质颗粒数目增多,说明脉冲电场处理对蛋白质胶体的粒度分布有较大影响,推测可能增强体系胶体性质。

2009 Vol. 30 (9 ): 73-76 [摘要] ( 1477 ) [HTML 1KB] [ PDF 485KB] ( 297 )
77 李永强1,杨士花2,朱仁俊1,王明林3,*
西伯利亚白刺果实花色苷的初步鉴定

以西伯利亚白刺果实为材料,利用光谱方法和色谱方法对其花色苷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白刺果实花色苷中1号色素为天竺葵色素-3-葡萄糖鼠李糖苷,3号色素为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鼠李糖苷,4号色素为飞燕草色素-3-半乳糖苷。

2009 Vol. 30 (9 ): 77-79 [摘要] ( 1322 ) [HTML 1KB] [ PDF 529KB] ( 247 )
80 李颖畅1,孟宪军2,周 艳2,于 娜2
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了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Cu2+、Al3+具有增色作用,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高浓度Zn2+、Mn2+具有增色作用,而且能够增强花色苷的稳定性;Fe2+、Fe3+、Pb2+对花色苷具有破坏作用,使花色苷的稳定性下降,含Fe3+、Pb2+的花色苷溶液中有沉淀生成。苯钾酸钠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良好。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使花色苷的稳定性下降。蔗糖对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高浓度的蔗糖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

2009 Vol. 30 (9 ): 80-84 [摘要] ( 3168 ) [HTML 1KB] [ PDF 623KB] ( 523 )
85 杨 挺,皇甫伟国,谢显传
农药氯氰菊酯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结合性能研究

为了制备特异性强、吸附效果好的分析材料,本实验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农药氯氰菊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 (MAA) 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DMA) 为交联剂,合成了对氯氰菊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平衡吸附实验,评价了其对氯氰菊酯的亲和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与空白MIP相比,氯氰菊酯MIP对其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Scatchard 分析表明,在MIP中存在对氯氰菊酯有不同亲和力的两类作用位点,其中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为3.604×10-4mol/L,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为53.045μmo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为1.8015×10-3mol/L,最大表观吸附量为116.61μmol/g。氯氰菊酯MIP上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结合位点,它对模板分子氯氰菊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

2009 Vol. 30 (9 ): 85-88 [摘要] ( 1504 ) [HTML 1KB] [ PDF 638KB] ( 357 )
89 张乾能,吴 斌,宗 力*
微细化莲子淀粉的流变特性研究

本实验以球磨粉碎后的莲子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粉碎时间、淀粉糊浓度、温度对微细化莲子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糊为假塑性流体,球磨时间对莲子淀粉糊的表观黏度有显著影响;莲子淀粉糊的表观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迅速增大,剪切速率越低,这种影响就越明显,但球磨时间达到96h后,浓度对表观黏度变化影响不大;温度对莲子淀粉的流变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增加,表观黏度迅速增大,但是经过长时间球磨后的莲子淀粉糊的流变特性对温度的依赖性减小。

2009 Vol. 30 (9 ): 89-94 [摘要] ( 1477 ) [HTML 1KB] [ PDF 513KB] ( 266 )
95 赵国华1,2,施 树1,3
胡麻籽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与起泡性研究

为促进胡麻籽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了pH值、盐浓度、蛋白质浓度等因素对其水溶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pH值对胡麻籽分离蛋白溶解度的影响呈典型的V形曲线。NaCl浓度为0.4mol/L前后胡麻籽分离蛋白表现出明显的盐溶与盐析效应。在0.1%~0.8%范围内,提高蛋白质浓度能增强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在等电点附近,胡麻籽分离蛋白的起泡性最差但却具有最强的泡沫稳定性。NaCl对胡麻籽分离蛋白的起泡性的影响与其对溶解性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蔗糖能提高胡麻籽分离蛋白的泡沫稳定性,但当浓度高于5%时,对起泡性有负面影响。

2009 Vol. 30 (9 ): 95-98 [摘要] ( 1509 ) [HTML 1KB] [ PDF 443KB] ( 363 )
99 游曼洁,赵力超*,张 茜,陈 晓
荸荠淀粉糊粘度特性研究

测定了荸荠淀粉糊的Brabender 黏度曲线,利用NDJ-8S数字显示黏度计研究了淀粉乳浓度、pH值、增稠剂、糖、盐等因素对荸荠淀粉糊黏度的影响以及荸荠淀粉糊的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荸荠淀粉糊化温度低,峰值黏度大,冷稳定性优良,不易发生老化,但热稳定性差。荸荠淀粉糊的黏度随淀粉浓度增加而呈幂次方上升;酸使糊黏度下降,碱使糊黏度上升;黄原胶与魔芋胶均使淀粉糊的黏度增加;葡萄糖和蔗糖对糊黏度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Cl与CaCl2均能降低淀粉糊的黏度。荸荠淀粉糊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2009 Vol. 30 (9 ): 99-102 [摘要] ( 1424 ) [HTML 1KB] [ PDF 651KB] ( 324 )
103 唐春红1,陈冬梅1,陈 岗1,2,高伦江1,2,董 全2
余甘子果实提取物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以余甘子果实为原料提取其有效成分,经溶剂萃取及柱层析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后,得到A、B、C、D、E五个组分,其中组分C、D显现出较高的抑菌性;组分C、D经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后,得到五个单体化合物。对这五个单体化合物作抑菌活性实验,发现其中三个具有抑菌性,采用NMR、MS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三个组分分别是:没食子酸(gall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2009 Vol. 30 (9 ): 103-108 [摘要] ( 964 ) [HTML 1KB] [ PDF 634KB] ( 273 )
109 黄 苇1,宋贤良1,李爱军2,付光亮1,叶盛英1,罗树灿1
超声波强化硫藏橄榄脱硫机理研究

本实验以硫藏橄榄为对象,研究超声波强化脱硫效果的机理。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超声空化对橄榄表皮和果肉组织产生侵蚀和破碎作用,增大了传质速率,强化了脱硫效果。利用碘释放法证实超声处理会产生声化学效应,并且表现出功率越高,频率越低,声化学效应越强的趋势,超声辐射下产生的H2O2可能是其强化脱硫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过程中产热能帮助提高脱硫效果。

2009 Vol. 30 (9 ): 109-112 [摘要] ( 1355 ) [HTML 1KB] [ PDF 611KB] ( 265 )
生物工程
113 彭惠娥1,覃彩芹1,2,*,李 伟2
壳寡糖拮抗离子型化学毒物对微生物的毒性研究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为实验菌种,采用微量热法和浊度法,分别探讨了离子型化学毒物Hg2+、Pb2+和Cd2+等重金属阳离子,以及AsO43-和农药敌克松等阴离子在壳寡糖存在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能拮抗这些毒物对微生物的毒性,且这种作用随着壳寡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2009 Vol. 30 (9 ): 113-115 [摘要] ( 2259 ) [HTML 1KB] [ PDF 512KB] ( 228 )
116 王标诗1,李汴生2,曾庆孝2,黄 娟3,阮 征2,李 琳2
BP网络对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热压协同灭活条件的优化

通过BP网络对超高静压协同热处理灭活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条件(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训练的BP网络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经训练的BP网络能够对超高静压协同热处理灭活凝结芽孢杆菌芽孢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组合为:压力550MPa,温度80℃、时间20min,此组合可达到的灭活效果为芽孢数下降了4.97个数量级,此结果比正交试验结果提高了0.16个数量级。

2009 Vol. 30 (9 ): 116-119 [摘要] ( 1067 ) [HTML 1KB] [ PDF 575KB] ( 254 )
120 许晓娟,李江华,张东旭,陈 坚,堵国成
用筛选抗分解代谢阻遏突变株法选育谷氨酰胺转胺酶的高产菌株

以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CCTCC M203062为出发菌株,采用N离子注入和紫外诱变处理,得到MTG酶活达到7.19 U/ml的高产菌株BB-2。对BB-2再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具有较好稳定遗传性的抗2-脱氧-D-葡萄糖的高产突变株DG-1,酶活达到9.21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8.5%。

2009 Vol. 30 (9 ): 120-123 [摘要] ( 1311 ) [HTML 1KB] [ PDF 541KB] ( 215 )
124 姜绍通,吴学凤,刘 靖,刘 模,杜 威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L-乳酸工艺研究?

为了选择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L-乳酸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接种量、CaCO3添加时间、温度、装液量及转速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培养基重复发酵,建立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其中摇瓶半连续发酵条件为:孢子接种量4%,种子接种量10%,发酵开始时添加CaCO3,装液量为20%~30%,0~36h时发酵温度28~30℃、36~72h时发酵温度32~34℃,转速200r/min。7L磁力搅拌发酵罐半连续发酵工艺条件为:搅拌转速为300r/min,通气量为1.25L/(L·min),温度为32℃。发酵罐重复发酵稳定,产L-乳酸最高达到86%。为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L-乳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研究基础。

2009 Vol. 30 (9 ): 124-128 [摘要] ( 1045 ) [HTML 1KB] [ PDF 648KB] ( 295 )
129 张 志,王 旭,王 强,徐世平,任发政,毛学英*
不同因素对酪蛋白酶解产物与锌盐螯合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酶解法制得酪蛋白酶解产物,分析了不同锌源、酶解产物浓度、酶解产物与Zn2+质量比、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螯合时间等因素对酶解产物与锌盐螯合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酪蛋白酶解产物与Zn2+螯合的适宜反应条件。研究表明,ZnSO4·7H2O与酪蛋白酶解产物的螯合能力显著高于醋酸锌或氯化锌与酪蛋白酶解产物的螯合能力(p<0.05)。当酶解产物浓度为0.04g/ml、酶解产物与Zn2+质量比为4:1、反应pH值为6.0、反应温度为40℃、螯合时间为20min时螯合效果较好。

2009 Vol. 30 (9 ): 129-132 [摘要] ( 1461 ) [HTML 1KB] [ PDF 520KB] ( 284 )
133 潘丽军,刘 靖,姜绍通,郑 志,王 颖
分批补料高密度培养米根霉As3.819产L-乳酸的研究

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对米根霉As3.819高密度培养产L-乳酸的效果进行研究。摇瓶实验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接种时间24h、装液量40%、补料液中葡萄糖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20:1。罐发酵的最佳补料方式为葡萄糖浓度反馈流加。通过流加培养获得了较高的菌体密度,菌体干重达18.45g/L;重复发酵5批次,产L-乳酸效率达2.25g/L·h;菌体干重和产酸效率较分批培养分别提高了92.9%和82.9%。

2009 Vol. 30 (9 ): 133-136 [摘要] ( 1580 ) [HTML 1KB] [ PDF 524KB] ( 377 )
137 马莹莹,钟 瑜,张春枝*
微生物发酵法提取亚麻木脂素

亚麻木脂素(SDG)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按2.5%的接种量将米曲霉Asp.oryzae 39#接种于亚麻籽粉,25~30℃发酵120h,再经丙酮提取,亚麻木脂素粗提物得率为21%~22%,SDG得率为16‰~17‰。发酵法提取SDG的提取率比未经发酵提高了50%。

2009 Vol. 30 (9 ): 137-139 [摘要] ( 1474 ) [HTML 1KB] [ PDF 477KB] ( 275 )
140 吕英涛1,周明明2,徐 伟2,张媛媛1,薛长湖2
发酵生产鱼酱油过程中生化特性研究

对鱿鱼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提高鱿鱼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减少副产物引起的环境污染。本研究采用三种工艺条件利用鱿鱼加工副产物发酵生产鱼酱油,测定了发酵过程中总氮、总酸、氮转化率、pH值、氨基态氮、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蛋白酶活的变化情况,并对产品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总氮、氮转化率、氨基态氮和T-VBN不断增加,而pH值、总酸和蛋白酶活在发酵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并且获得的鱼酱油风味鲜美,没有任何不良风味。

2009 Vol. 30 (9 ): 140-143 [摘要] ( 1382 ) [HTML 1KB] [ PDF 567KB] ( 292 )
144 尹彦洋,罗爱平*,吴君婷,俞 露
两种益生菌发酵促使牛骨粉中钙转化的比较研究

选用鼠李糖乳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发酵牛骨粉。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蔗糖添加量、接种量、骨粉浓度、发酵时间进行筛选。以游离钙转化率为特征性指标探讨发酵条件对游离钙转化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且比较两种益生菌在体外模拟胃肠环境中的活菌数。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11%、接种量3%、骨粉浓度5g/100ml、发酵时间72h,婴儿双歧杆菌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5%、骨粉浓度10g/100ml、发酵时间72h;鼠李糖乳杆菌对牛骨粉中钙的转化率达32.0%,约为婴儿双歧杆菌的3倍;发酵时间是影响游离钙转化率的重要因素;鼠李糖乳杆菌活在模拟胃、肠液中的菌率是分别婴儿双歧杆菌的10.38、16.35倍。

2009 Vol. 30 (9 ): 144-148 [摘要] ( 1482 ) [HTML 1KB] [ PDF 588KB] ( 278 )
149 李艾黎,杜 鹏*
初始乳糖浓度对酸奶菌株分批发酵的影响

探究了初始乳糖浓度对酸奶菌株发酵过程的影响。在2.5L发酵罐中分别培养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9201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KLDS 3.021,培养基中初始乳糖浓度范围为30~90g/L,并详细分析了发酵全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包括乳糖消耗,细菌数增长和乳酸生成。结果表明,较高乳糖浓度并不利于菌体生长,确定较为适宜的初始乳糖浓度分别为50 g/L和70 g/L,前者条件下KLDS 3.0201的乳糖转化率达到85.3%,最高乳酸浓度达到36 g/L,增殖6h后的活菌数为4.4×109 CFU/ml,后者条件下KLDS 1.9201的乳糖转化率达到85.7%,产生的最高乳酸浓度达到52g/L,发酵培养8h后的活菌数约为2.15×109CFU/ml。

2009 Vol. 30 (9 ): 149-151 [摘要] ( 1224 ) [HTML 1KB] [ PDF 471KB] ( 220 )
152 邓鸿铃,覃 文
实时荧光PCR定性定量检测转基因番茄“华番一号"

本实验采用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对转基因番茄“华番一号”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相对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5%。可用于转基因番茄“华番一号”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2009 Vol. 30 (9 ): 152-154 [摘要] ( 1580 ) [HTML 1KB] [ PDF 474KB] ( 285 )
155 朱旭明,郑铁生*
克氏螯虾壳聚糖对细菌表面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克氏螯虾壳聚糖对细菌表面的作用机理。方法:将不同浓度克氏螯虾壳聚糖与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5h,检测细菌上清液中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总蛋白及核酸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菌与壳聚糖作用1h后的形态变化;将62.5mg/L壳聚糖与含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菌液作用,观察溶菌效果。结果:克氏螯虾壳聚糖与细菌作用后上清液中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总蛋白和核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透射电镜下发现两种细菌都有菌内物质泄漏及形态变化发生;62.5mg/L壳聚糖能增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溶菌作用 (p<0.01)。结论:克氏螯虾壳聚糖能破坏细菌的表面结构,影响屏障功能,使菌内物质泄漏,并能协同SDS对细菌的溶菌作用。

2009 Vol. 30 (9 ): 155-157 [摘要] ( 1254 ) [HTML 1KB] [ PDF 532KB] ( 279 )
158 林 娈1,2,陈丽娇1,3,*
文蛤肉复合酶分步酶解工艺的研究

本实验探讨了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复合酶与风味蛋白酶分步酶解文蛤肉的技术。 通过q检验法确定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最佳的复合比例,再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复合酶与风味蛋白酶二段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水解度、水解得率及风味评分值为指标对分步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的最佳复合比例为3:1,风味蛋白酶二段酶解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5.0h、加酶量1000 U/g(原料)、pH值(5.00±0.05),所得文蛤肉水解液中水解度、水解得率及风味评分值分别为55.97%、87.14%及230.98。

2009 Vol. 30 (9 ): 158-162 [摘要] ( 1431 ) [HTML 1KB] [ PDF 615KB] ( 317 )
163 郝 莹1,王卫卫1,*,马 齐2,黄晓春3
冻干乳酸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存活性能研究

为了提高双歧杆菌在贮存和消费过程中的菌体存活率,利用冷冻干燥与微囊化结合的方法,将双歧杆菌和高效活菌保护剂一起作为核心物质,采用乳化法制备双歧杆菌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对双歧杆菌冻干过程中加入的保护剂种类及其最佳配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双歧杆菌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以及高渗透压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加入10%菊糖、6%大豆蛋白、12%海藻糖、10%甘露醇可显著提高微囊化双歧杆菌冻干活菌数,使其存活率达到69.2%。较之冻干菌粉,双歧杆菌微囊在模拟胃液、肠液、高胆汁盐以及高渗透压溶液中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2009 Vol. 30 (9 ): 163-167 [摘要] ( 1364 ) [HTML 1KB] [ PDF 624KB] ( 305 )
168 康壮丽,郝凤霞,胡文革*,赵建朋
中度嗜盐菌Bacillus sp.XJ1-05 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本实验室从新疆盐湖分离得到一株产α-淀粉酶中度嗜盐菌Bacillus sp.XJ1-05,根据已报道的α-淀粉酶基因(α-AMY)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中度嗜盐菌Bacillus sp.XJ1-05基因组中扩增出α-淀粉酶基因片段,将α-淀粉酶基因纯化后克隆到pGM-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α-淀粉酶基因片段长约1500bp,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α-淀粉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两种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将α-淀粉酶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α-淀粉酶基因能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确定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61kD左右,与理论推导的分子量相一致;构建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所产生的α-淀粉酶是包涵体,通过超声波粉碎仪粉碎后,测α-淀粉酶酶活为原菌的1.8倍。

2009 Vol. 30 (9 ): 168-171 [摘要] ( 1111 ) [HTML 1KB] [ PDF 554KB] ( 244 )
172 游淑珠1, 2, 3,许 杨1,2,*,邓舜洲1,2,黄志兵1,2
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柱的制备

制备了赭曲霉毒素A(OTA)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柱,并用间接竞争ELISA和HPLC法评价了免疫亲和柱的性能,其柱容量(结合OTA的能力)约为200ng,加标回收率为90.38%~100.1%,可反复使用3次。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HPLC联用分析谷物中OTA的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2μg/kg,线性范围为0.6~400μg/kg,OTA加标量为1~10μg/kg时谷物样品中的回收率为78.7%~87.1%,变异系数小于6.5%。用此法检测了大米、小麦、玉米和玉米饲料等15份市售样品,检出率为46.7%,其中OTA的最高含量为0.785μg/kg。

2009 Vol. 30 (9 ): 172-175 [摘要] ( 1304 ) [HTML 1KB] [ PDF 537KB] ( 288 )
176 冮 洁,卜红宇
氧应力和前体氨基酸对酿酒酵母生物合成谷胱甘肽的影响

本实验考察了氧应力和前体氨基酸对酿酒酵母HSJB1生物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影响。在酿酒酵母HSJB1发酵过程中,将0.01、0.1、1g/L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在发酵开始、对数期中期、稳定期和产生GSH最高时加入发酵培养基中,结果表明:发酵开始和对数期中期加入0.01g/L双氧水和稳定期和产生GSH最高时加入0.1g/L双氧水对GSH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其余的情况都对GSH的合成有抑制作用,GSH含量最高达到43.73mg/L,比添加前GSH含量提高了5.3%,所有的添加双氧水实验都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研究了添加前体氨基酸对菌体生长及GSH合成的影响,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受到抑制,GSH含量减少;随着谷氨酸添加浓度的增加细胞生长和GSH含量变化不大;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浓度为9mmol/L,GSH含量为67.11 mg/L,比未添加半胱氨酸提高了81.88%。

2009 Vol. 30 (9 ): 176-179 [摘要] ( 1488 ) [HTML 1KB] [ PDF 514KB] ( 238 )
180 顾立众
酱醅低盐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对酱油曲固态低盐发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参数的变化范围,运用Box-behnken设计原理对酱醅含水量、酱醅含盐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四因素进行设计、试验,并以氨基酸态氮得率作为响应值,通过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明确了各因素的一次项、二次项及交互项的影响,优化后的酱醅低盐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酱醅含水量60%、酱醅含盐量11%、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18d,该条件下氨基酸态氮得率为0.8685g/100ml。

2009 Vol. 30 (9 ): 180-183 [摘要] ( 1495 ) [HTML 1KB] [ PDF 528KB] ( 315 )
184 李道敏,刘开永,张 敏,侯玉泽
木糖醇酸奶发酵、贮藏期间质量变化的研究

为了确定木糖醇酸奶的保质期,本实验对该种酸奶在发酵过程和贮藏期间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糖醇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酸度和电导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H值下降。贮藏期间其酸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H值下降;乳酸菌数、黏度和感官评分在贮藏3d时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贮藏期限为9d,最佳饮用时间为3d。

2009 Vol. 30 (9 ): 184-186 [摘要] ( 957 ) [HTML 1KB] [ PDF 471KB] ( 253 )
营养卫生
187 郭 辉,何 慧*,韩 樱,杜 璟,于国才
双酶法制备玉米肽及其对D-半乳糖胺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双酶法制备的玉米肽(CCP)对D-半乳糖胺(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玉米肽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一次,阳性对照组灌胃联苯双酯 200mg/kg bw,玉米肽组分别灌胃CCP180、360、720mg/kg bw,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0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700mg/kg bw),诱导小鼠肝损伤。通过试剂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镜检。结果:与模型组比,以720mg/kg bw剂量给予CCP,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的活性和肝组织中MDA含量(p<0.01),并可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力和GSH的含量(p<0.05~0.01),其保肝效果与200mg/kg bw联苯双酯接近;肝组织病理学镜检结果显示已接近于正常组。结论:双酶法制得的玉米肽对D-Gal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009 Vol. 30 (9 ): 187-190 [摘要] ( 1504 ) [HTML 1KB] [ PDF 679KB] ( 219 )
191 江小云,潘道东*
乳源活性肽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研究酶解乳蛋白后产生的小分子肽对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实验用酶水解乳蛋白产肽,利用超滤及SephadexG-15凝胶柱层析分离出6个组分,以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为指标从这6个组分中筛选出1个抗疲劳作用最优组分,并通过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含量和游泳前、游泳后0min和20min血清乳酸含量的变化,对其抗疲劳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乳蛋白水解肽能显著增加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提高了小鼠肝糖原含量并能降低游泳后血清乳酸的增加量。表明乳蛋白水解肽目标组分能够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

2009 Vol. 30 (9 ): 191-194 [摘要] ( 1257 ) [HTML 1KB] [ PDF 627KB] ( 249 )
195 张 胜,何 慧*,蔡先启,于国才,杜 璟
灵芝肽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细胞学观察

目的:研究灵芝肽(Ganoderma lucidum peptides,GLP)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HepG2细胞用含不同浓度GLP培养基培养12、24、36、48、60h,GLP分为5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25、0.5、1、2、4mg/ml,采用噻唑兰(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可见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激光共聚焦(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观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MTT法显示灵芝肽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且存在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镜下可见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染色质浓缩,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深染、细胞膜出泡、凋亡小体形成;LSCM观察到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增加。结论:0.25~4.0mg/ml的GLP体外可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存在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能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且提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可能是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2009 Vol. 30 (9 ): 195-199 [摘要] ( 1536 ) [HTML 1KB] [ PDF 810KB] ( 283 )
200 朱振元1,陈 熙1,周家萍1,刘安军1,张雅洁1,张勇民2
古尼虫草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测定

虫草是一类珍贵的生物资源,本实验对古尼虫草菌丝体甲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甲醇浸提、正己烷、乙酸乙酯萃取得到古尼虫草甲醇粗提物0.6194g,其得率为2.06%。将得到的甲醇粗提物用乙醚:正己烷:甲醇=5:5:1的溶液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3个组分(FB1、FB2、FB3)。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H谱对分离组分FB3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显示为甾体类化合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分离组分FB3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其对MCF-7和HL-7702细胞株有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84.54%。

2009 Vol. 30 (9 ): 200-203 [摘要] ( 1307 ) [HTML 1KB] [ PDF 602KB] ( 291 )
204 程 妍,余群力*,赵 莉,左丽娟,袁 军,岳 翔
牦牛骨营养粉对大鼠骨密度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牦牛超微骨粉配以菊粉和酪蛋白磷酸肽后对大鼠骨密度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90±10g,随机分为5组,各组饲料钙含量均为10±1g Ca /k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大鼠股骨密度分别增加23.48%、20.0%、21.74%、18.26%。血清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含量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胆固醇含量试验组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了9.82%。血清中钾、钠含量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钙含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7.1%、12%、14.49%、8.29%,血清氯含量试验组二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结论:牦牛骨营养粉能显著改善大鼠骨质,且不会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不良影响。

2009 Vol. 30 (9 ): 204-206 [摘要] ( 1417 ) [HTML 1KB] [ PDF 474KB] ( 206 )
207 谢文利1,晋玉章1,万宗明1,刘岱琳2,*
聚果多酚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聚果多酚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 32只18个月老龄大鼠随机分为2个剂量聚果多酚(50mg/kg和100mg/kg)、VE(35mg/kg)、老龄对照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与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6d,测定心肌脂褐素(LF) 、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 (MDA)及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给予聚果多酚大鼠血浆SOD和GSH-Px活力显著提高(p<0.01),而MDA和LF含量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聚果多酚能抑制自由基损伤,防止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延缓衰老作用。

2009 Vol. 30 (9 ): 207-209 [摘要] ( 1768 ) [HTML 1KB] [ PDF 456KB] ( 268 )
210 韩 刚,原海忠,董 月,翟冠玉,范 颖
余甘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目的:研究余甘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70mg/kg四氧嘧啶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二甲双胍阳性对照药物、余甘子乙醇提取物、余甘子水提取物,测定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余甘子水提取物降血糖作用明显(p<0.05),余甘子乙醇提取物仅有降血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余甘子水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的作用(p<0.05)。

2009 Vol. 30 (9 ): 210-212 [摘要] ( 1678 ) [HTML 1KB] [ PDF 446KB] ( 203 )
213 孙 波1,2,张桂征1,3,殷 浩1,赵春晓1,张 瑶1,崔为正1,*
6种食用昆虫对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为探讨常见食用昆虫对血糖和血脂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通过在高糖高脂饲料中添加3%的昆虫冻干粉,测定了蚱蝉若虫、豆天蛾幼虫、黄粉虫幼虫、东亚飞蝗成虫、蟋蟀成虫及家蚕5龄幼虫对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家蚕5龄幼虫对小鼠的空腹血糖、食后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具有极显著的降低作用;此外,东亚飞蝗对小鼠的空腹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蚱蝉能显著降低小鼠的食后血糖;所有供试昆虫对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效果,其中对总胆固醇的调节作用以蚱蝉和家蚕的效果最大,对甘油三酯的调节作用以蟋蟀和家蚕最为明显。食用昆虫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而且也是有效的保健食品。

2009 Vol. 30 (9 ): 213-215 [摘要] ( 1449 ) [HTML 1KB] [ PDF 553KB] ( 328 )
216 王光伟1,丰 昀2,刘永乐3,李加兴4,邱细敏1
白术多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应用白术多糖治疗对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再灌注模型, 84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蒸馏水组及白术多糖组,每组再根据不同再灌注时间随机分为3个亚组,取各组动物脑缺血区组织,分别检测其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白术多糖组各时间点ICAM-1阳性血管数均明显少于再灌注组及蒸馏水组相应时间点(p<0.01)。白术多糖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再灌注组及蒸馏水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再灌注早期小剂量应用白术多糖能明显减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炎症反应引起的再灌注损伤。

2009 Vol. 30 (9 ): 216-218 [摘要] ( 1200 ) [HTML 1KB] [ PDF 502KB] ( 302 )
专题论述
219 付 静1,2,杨晓泉1,李 理1,*
食品发酵用霉菌产内肽酶的研究进展

食品发酵中常用来生产内肽酶的霉菌包括藻状菌纲的根霉、毛霉;子囊菌纲的红曲霉;半知菌纲的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内肽酶对乳制品和豆类发酵制品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凝乳、制备蛋白质水解产物及其良好风味的贡献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霉菌中毛霉、曲霉和根霉产内肽酶的性质、发酵条件等方面,重点比较不同来源霉菌生产的内肽酶特性、对底物作用的切割位点及各自发酵参数,为深入研究霉菌产酶特性,进一步开发有特色的蛋白酶酶制剂提供科学研究基础。

2009 Vol. 30 (9 ): 219-224 [摘要] ( 1023 ) [HTML 1KB] [ PDF 639KB] ( 385 )
225 张 玲,杨海麟,孙 燕,霍惠芝,王 武*
微生物胆固醇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来源的胆固醇氧化酶在医疗诊断、食品加工、生化制药、抗虫基因工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胆固醇氧化酶的种类、酶学性质、结构、功能、应用及近年来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9 Vol. 30 (9 ): 225-229 [摘要] ( 1296 ) [HTML 1KB] [ PDF 669KB] ( 470 )
230 冯志宏,王春生*
降低桃果实冷敏性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温度调节、气体调节、化学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降低桃果实冷敏性的研究状况。

2009 Vol. 30 (9 ): 230-234 [摘要] ( 1388 ) [HTML 1KB] [ PDF 668KB] ( 284 )
235 胡友栋,励建荣*,蒋跃明
超高压处理影响果蔬品质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超高压处理对果蔬中主要微生物、酶活性、色素、色泽、质地、风味、营养活性等的影响,并分析了超高压处理果蔬产品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2009 Vol. 30 (9 ): 235-240 [摘要] ( 1299 ) [HTML 1KB] [ PDF 585KB] ( 400 )
241 许 旭1,林 洪1,隋建新1,李宗妍1,励建荣2,曹立民1,*
海产品中异尖线虫危害及其检测控制研究进展

异尖线虫为蛔目异尖科线虫,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海洋动物的寄生虫,为国家禁止入境的二类动物寄生虫。人类异尖线虫病是因为食入了含活异尖科第三期幼虫的海鱼和海产软体动物而引起。近些年随着生鲜海产品消费量的增多,我国人民感染异尖线虫病的可能性不断加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总结了异尖线虫在海产品中的分布情况及致病性,并重点就目前海产品中异尖线虫的检测技术以及危害控制技术,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2009 Vol. 30 (9 ): 241-244 [摘要] ( 1389 ) [HTML 1KB] [ PDF 676KB] ( 385 )
245 阮长青1,2,迟玉杰1,*,张瑞东1
蛋清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研究进展

在分析蛋清蛋白的组成及酶解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蛋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来源、制备方法、降压活性、酶解动力学、结构修饰和包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食品、医药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蛋清蛋白降压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2009 Vol. 30 (9 ): 245-248 [摘要] ( 1360 ) [HTML 1KB] [ PDF 480KB] ( 385 )
249 阮 征1,2,陈瑞杰2,余燕影3,*,曹树稳1,3
瑞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瑞香属植物自古是药用性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瑞香属植物主要含二萜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及双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痛、抑菌、抗肿瘤、降血压、抗HIV、抗白血病、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蛋白激酶等生物活性。全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对瑞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新近研究进展。

2009 Vol. 30 (9 ): 249-258 [摘要] ( 1437 ) [HTML 1KB] [ PDF 1208KB] ( 487 )
259 顿玉慧1,赵更峰2,郑启伟3
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的研究现状

蜡样芽孢杆菌致吐毒素是热处理也不能灭活的毒素,没有方法可以去除食品中致吐毒素Cereulide。因此,探讨食品中哪些因素影响致吐毒素产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蜡样芽孢杆菌孢子、致吐毒素产生株的特点及致吐食源性中毒,分离、检测和定量食品中Cereulide的国内外新方法及影响致吐毒素产生的因素等进行了综述。

2009 Vol. 30 (9 ): 259-263 [摘要] ( 1656 ) [HTML 1KB] [ PDF 544KB] ( 480 )
264 夏秀芳1,2,孔保华1,*,张宏伟1
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是肉类制品重要的功能特性,是形成肉制品独特的质构、保水性、乳化性以及感官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介绍了蛋白质凝胶形成的机理,重点论述了肌原纤维蛋白形成良好凝胶的影响因素,为生产高质量的肉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2009 Vol. 30 (9 ): 264-268 [摘要] ( 1431 ) [HTML 1KB] [ PDF 537KB] ( 362 )
269 张红星,王 廿,韩 涛*
抑制ACC合酶和ACC氧化酶对植物贮藏保鲜的影响

乙烯在植物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CC合酶和ACC氧化酶是植物乙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在调节乙烯生物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从基因克隆及表达调控方面综述了ACC合酶和ACC氧化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抑制ACC合酶和ACC氧化酶对植物乙烯生物合成和花卉保鲜及果蔬贮藏的影响。

2009 Vol. 30 (9 ): 269-271 [摘要] ( 1513 ) [HTML 1KB] [ PDF 527KB] ( 324 )
272 臧国雄1,王 辉1,*,许素华1,王三永2,徐 勇2
肌肽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肌肽(carnosine)是一种水溶性的内源二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肌肽不仅可作为食品抗氧化添加剂,还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肌肽的抗氧化效率、肌肽在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2009 Vol. 30 (9 ): 272-276 [摘要] ( 1127 ) [HTML 1KB] [ PDF 530KB] ( 356 )
277 贾春利1,黄卫宁1,*,Hoseney R C2
ATR-FTIR在谷物及食品(面团)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在谷物及食品(面团)体系研究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ATR-FTIR谱图与小麦粉或面团(面糊)体系中蛋白质构象、蛋白质水合、淀粉构象、淀粉回生和水解过程之间的关系。ATR-FTIR具有表面敏感性的突出优点,可作为面团表面胶黏性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中运用的一种新技术手段。

2009 Vol. 30 (9 ): 277-280 [摘要] ( 1467 ) [HTML 1KB] [ PDF 501KB] ( 367 )
281 姜伟伟, 任国峰*
花色苷的抗肿瘤效应研究进展

花色苷是一类分布广泛的植物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近年来经研究证实其具有抗氧化、促使细胞凋亡、抗DNA断裂等生物活性,通过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其对肿瘤、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具有防治作用,本文就花色苷对肿瘤疾病的作用及部分机制进行综述。

2009 Vol. 30 (9 ): 281-284 [摘要] ( 1440 ) [HTML 1KB] [ PDF 476KB] ( 358 )
285 刘亚伟,董一威,孙宝利,范中南,白 薇,王亚男,黄金丽,汪群杰*
QuEChERS 在食品中农药多残留检测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是一项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而前处理是农药残留检测中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前处理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密度。QuEChERS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本文就QuEChERS方法在水果、蔬菜、粮谷、动物食品等农药多残留控制检测的应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进行综述,对以后的发展作一展望。

2009 Vol. 30 (9 ): 285-289 [摘要] ( 1280 ) [HTML 1KB] [ PDF 675KB] ( 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