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8年 29卷 7期
刊出日期 2008-07-15

基础研究
生物工程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工艺技术
分析检测
包装贮运
基础研究
35 史劲松, 张卫明, 孙达峰, 徐德峰, 顾龚平
基于灰度直方图对白芨多糖胶复合乳化剂配方筛选和稳定性评价
以白芨多糖胶为乳化稳定剂,Tween60(T)、Span20(S)、单甘酯(D)为乳化剂,研究白芨胶在O/W型花椒精油乳化体系中的配伍性能。实验采用乳液相差显微数字化图片进行灰度分析,通过直方图的标准偏差,对乳液粒子分散特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稳定性实验,提出直方图的标准偏差SD可以作为判非依据,可提高配方筛选效率。
2008 Vol. 29 (7): 35-38 [摘要] ( 1046 ) [HTML 1KB] [ PDF 486KB] ( 286 )
39 刘杨, 王雪青, 庞广昌, 曹海龙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富集分离及其稳定性研究
实验研究了盐析沉淀法和等电点沉淀法富集分离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考察了螺旋藻细胞破碎液的藻液比、盐离子浓度、pH和环境温度对藻蓝蛋白收率和分离因数的影响,并对藻蓝蛋白的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藻液比为0.5g/100ml,50%(W/V)(NH4)2SO4进行盐析沉淀,藻蓝蛋白收率可达60.0mg/g藻粉,分离因数为1.38。螺旋藻藻蓝蛋白在20℃和30℃时保持稳定,在40℃以上稳定性下降。在pH为中性时,藻蓝蛋白稳定性良好,超出此范围螺旋藻藻蓝蛋白稳定性下降。
2008 Vol. 29 (7): 39-42 [摘要] ( 1297 ) [HTML 1KB] [ PDF 214KB] ( 578 )
43 赵玉红, 高天
鹿骨胶原蛋白特性的研究
采用酸和酶提取法从鹿骨中提取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胃蛋白酶促溶性胶原蛋白(PSC),利用紫外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SC、SDS-PAGE垂直电泳和氨基酸分析仪,研究了鹿骨胶原蛋白的结构、热收缩温度、相对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紫外扫描分析,鹿骨的ASC和PSC在234nm处均有强烈吸收,具有胶原蛋白的特性;红外光谱说明胶原纤维保留了大量的三股螺旋结构;经DSC测定,鹿骨的ASC和PSC热收缩温度分别为55℃和58℃。SDS-PAGE电泳显示,胶原蛋白含有3条不同的链,α1、α2和β链。氨基酸分析表明,具有典型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2008 Vol. 29 (7): 43-46 [摘要] ( 1191 ) [HTML 1KB] [ PDF 621KB] ( 487 )
47 杨振泉, 焦新安
副溶血弧菌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失活动力学特征
本实验对在4℃和-20℃贮藏温度下接种于带鱼样品中的4株副溶血弧菌的失活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60d贮藏期内带鱼样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残活细胞数降低了6.55~8.22lgCFU,在起始20d内失活速度缓慢,平均下降速率为0.06~0.1lgCFU/d,在第25~35d内失活速度变快,平均下降速率为0.16~0.2lgCFU/d,而在第35~60d的平均下降速率为0.11~0.12lgCFU/d,不同菌株之间下降速度有所差异,其中菌株Vp06001下降速度显著快于其它3个菌株(p<0.01)。在-20℃冷冻过程中,在开始5d内下降速度最快(0.39lgCFU/d),在10~60d下降速度缓慢(0.027lgCFU/d),菌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应用线性模型、Weibull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对残活曲线进行了拟合,通过拟合方程计算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均方根差(RMSE)和相关系数平方(R2)4个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在4℃冷藏过程中Log-logistic模型拟合的精确度显著高于线性模型和Weibull模型(p<0.01);而在-20℃贮藏温度下Weibull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Vp的失活动力学特征。
2008 Vol. 29 (7): 47-51 [摘要] ( 1222 ) [HTML 1KB] [ PDF 1385KB] ( 315 )
52 项惠丹, 许时婴, 王璋
蛋白质与还原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本实验采用酪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同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研究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了还原力、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酪蛋白与还原糖反应得到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还原力、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大豆分离蛋白制备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同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由酪蛋白制备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还原力、·OH、DPPH·清除能力增加,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率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的反应物浓度下,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性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2008 Vol. 29 (7): 52-57 [摘要] ( 1335 ) [HTML 1KB] [ PDF 341KB] ( 714 )
58 郇美丽, 沈群, 程须珍
不同品种绿豆物理和营养品质分析
本实验针对19种优良绿豆为研究对象,测定绿豆的物理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绿豆物理品质中除了粒宽外,其他指标都有极显著差异;绿豆硬实率极差达到79%,说明不同品种绿豆短时间浸泡表面吸水溶胀能力差异性大。不同品种绿豆营养品质都有极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高于27%有5个品种,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57%的有6个品种。并且发现测定的各个指标中只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他没有显著相关性。
2008 Vol. 29 (7): 58-61 [摘要] ( 1023 ) [HTML 1KB] [ PDF 173KB] ( 481 )
62 祖丽皮亚·玉努斯
新疆大沙枣果实抑菌作用研究
采用滤纸片法和管碟法分别研究了新疆大沙枣果实乙醇提取物对食品中主要致病、致腐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食品进行食物防腐实验。结果表明:该提取物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浓度越高其抑菌作用越强,且食物防腐实验效果良好。
2008 Vol. 29 (7): 62-64 [摘要] ( 1301 ) [HTML 1KB] [ PDF 166KB] ( 401 )
65 许荣华, 闫喜霜, 姜慧, 张红升
煎炸油泡高值的稳定性及与羰基价的关系
本研究测定了三种油脂在三个温度下煎炸三种原料后的泡高值和羰基价,结果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油脂的泡高值很稳定,而且羰基价与泡高值有很好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方程为y=-0.1243x6+14.02x5-656.75x4+16357x3-228469x2+2000000x-5000000(R2=0.9973),式中y为羰基价,x为泡高值。
2008 Vol. 29 (7): 65-66 [摘要] ( 1115 ) [HTML 1KB] [ PDF 142KB] ( 447 )
67 王新宴, 凌云, 储晓刚, 周平
肉制品中四种嘌呤含量在水煮过程中的变化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五种经过水煮加工的肉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的含量,研究在高温水煮过程中嘌呤含量的变化,希望以此为人们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方法: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将猪肉、鸡肉、牛肉、兔肉、鸭肉样品在蒸馏水中煮10、20、30、50、80min,后分别采这五点的子样品。并以三氟乙酸:甲酸:水(5:5:1)在90℃下水解样品12min,浓缩后以0.02mol/LKH2PO4(pH3.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DAD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54nm。结果:肉中嘌呤含量10min内迅速降低,10~30min降低缓慢,30~80min趋于稳定;肉汤中嘌呤含量10min内迅速增加,10~50min缓慢增加,50~80min趋于稳定;水煮过程中200g生肉的总嘌呤量在10min内迅速降低30%,10~80min总嘌呤量变换缓慢。结论:肉类制品中的嘌呤在水煮过程中含量有降低趋势,并随时间的延长而趋于稳定。
2008 Vol. 29 (7): 67-69 [摘要] ( 3132 ) [HTML 1KB] [ PDF 255KB] ( 1861 )
70 李苗云, 周光宏, 赵改名, 徐幸莲
冷却猪肉屠宰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源的分析研究
本实验应用PCR-DGGE指纹技术研究屠宰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确定微生物的污染源。分别取屠宰阶段烫毛后,修整后入冷库前、出冷库后和分割后猪肉胴体表面样品以及分割用案板,分割用刀具和洗刀具用水的样品。贮藏阶段取4℃贮藏4d和10℃贮藏4d的托盘包装样品。结果表明,贮藏阶段与污染源和屠宰后期胴体表面污染细菌的相似性系数大于80%,刀具和洗刀具用水与贮藏阶段的微生物相似性为86%,刀具和洗刀具用水之间为95%。贮藏阶段与污染源之间的微生物的多样性降低是屠宰和分割过程中的污染源直接造成的,刀具和洗刀具用水是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2008 Vol. 29 (7): 70-72 [摘要] ( 1104 ) [HTML 1KB] [ PDF 264KB] ( 335 )
73 吉晋芳, 王兰, 王茜
低分子量壳聚糖对镉染毒引起的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低分子量壳聚糖(LMWC)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三种氧自由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LMWC的作用机制。实验设置5个LMWC与Cd2+联合作用组(5、10、20、40和80mg/L)、1个Cd2+对照组(58mg/L)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在96h后测定鳃、肝胰腺和心脏的抗O2·能力、抑制·OH能力和H2O2含量。结果显示,Cd2+可以诱导蟹体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并导致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LMWC的加入可以有效抑制Cd2+引起的氧化损伤,其抑制作用随LMWC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LMWC浓度达到40mg/L和80mg/L时抑制作用显著。LMWC对镉染毒引起蟹体内过量氧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2008 Vol. 29 (7): 73-77 [摘要] ( 1039 ) [HTML 1KB] [ PDF 211KB] ( 373 )
78 王松雪, 苏福荣, 谢刚, 凌家煜
不同储粮环境作用下马拉硫磷在粮食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本实验以我国储粮生态理论为指导,通过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三种典型储粮环境-储粮不利环境A(30℃,RH75%)、温和环境B(20℃,RH60%)以及低温环境C(4~10℃,自然湿度),研究了常用储粮药剂主要成分——马拉硫磷在这些储粮环境下主要粮种(小麦、玉米、稻谷)上的残留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在小麦、玉米和稻谷上的半衰期在A环境中分别为17.4、8.2和6.6w,在B环境中分别为24.8、14.5和14.7w,在C环境中分别为62.4、25.7和43.9w。粮种和环境温湿度对马拉硫磷的降解都有明显影响,三种环境对马拉硫磷残留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B>C。在低温环境下,所考察粮食上的残留较高且降解缓慢。
2008 Vol. 29 (7): 78-80 [摘要] ( 1193 ) [HTML 1KB] [ PDF 274KB] ( 361 )
81 陈银基, 周光宏, 鞠兴荣
低剂量γ辐照对牛肉肌内脂肪酸组成及牛肉质量的影响
取8头黄牛的半腱肌,在60Co源下辐照,剂量分别1.13,2.09及3.17kGy,牛肉在7℃环境下储存10d,评估不同辐照剂量和储存时间(0d或10d)条件下肌内脂肪酸组成及牛肉质量的变化。肉样储存10d后,未辐照的肉样中SFA和MUFA含量比未储存未辐照的牛肉(0d,0kGy)显著上升,而辐照过的肉样SFA和MUFA含量基本不变。辐照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PUFA、n-6PUFA含量和P/S显著下降(0d或10d)。不同辐照剂量对脂肪酸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辐照后0d,牛肉样滴水损失及TBARS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从0kGy到3.17kGy),滴水损失及TBARS逐步升高;而10d储存后,滴水损失和TBARS则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辐照后牛肉样细菌总数随辐照剂量的增大显著下降。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组成和比值因辐照而产生变化,而辐照剂量的增加(1.13kGy到3.17kGy)对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的影响。3kGy左右的低剂量辐照可以很好的确保牛肉质量,而不会引起脂肪营养较大的损失。
2008 Vol. 29 (7): 81-85 [摘要] ( 1572 ) [HTML 1KB] [ PDF 295KB] ( 285 )
86 李喜宏, 邱松山, 胡云峰, 张静
柑桔贮藏期纳米二氧化钛抑制霉菌性能研究
用液相沉积法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包覆改性并研究柑桔贮藏期其抑制霉菌的性能,并用牛津杯法研究其抗菌性能,探讨了改性前后抗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TiO2表面包覆SiO2可有效防止团聚的发生,改善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抑菌实验表明,当ρ(SiO2-TiO2)=0.1g/L,对桔青霉、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4、16mm,显出了优异的抗菌性能。
2008 Vol. 29 (7): 86-89 [摘要] ( 1182 ) [HTML 1KB] [ PDF 232KB] ( 465 )
90 但俊峰, 盛雪飞, 陈健初
5种柚汁中主要抗氧化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种柚汁中黄酮类物质、VC的含量。并用FRAP、DPPH及ABTS三种方法对其抗氧化能力做出评价。通过比较,得出佛柚汁中的柚皮苷含量、VC含量和总酚含量均为最高;除胡柚汁外,其他柚汁均未检测到橙皮苷和新橙皮苷;佛柚汁的抗氧化能力最强。酚类物质和VC则是柚汁中最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2008 Vol. 29 (7): 90-93 [摘要] ( 1140 ) [HTML 1KB] [ PDF 273KB] ( 671 )
94 王玮, 汤祥明, 金邦荃
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与冷鲜肉肉色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以皖白Ⅲ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藏1~9d肉样肉色稳定性与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和其还原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腰大肌亮度(L*值,p<0.01)极显著低于背最长肌,而红度(a*值,p<0.05)显著高于背最长肌;a*值随储藏期延长呈下降趋势,L*值和b*值呈整体上升趋势;三者表明储存期越长,肉色将越暗。a*值与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呈弱负相关性;而与还原酶活性呈中等程度正相关,其中3、5、7d二者正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冷鲜肉储藏期不宜超过5d。
2008 Vol. 29 (7): 94-97 [摘要] ( 1187 ) [HTML 1KB] [ PDF 272KB] ( 653 )
98 王晓梅, 徐为民, 曹士锋, 唐双双, 汪开拓, 郑永华
红心萝卜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
本实验探讨了pH值、温度和氧化还原物质对红心萝卜花色苷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红心萝卜中的花色苷由红变褐,在510nm处的特征吸收峰逐渐消失;pH影响花色苷的稳定性,pH3.0时花色苷降解最快;低温能显著保持红心萝卜花色苷的稳定性;氧化剂可显著促进花色苷的降解,花色苷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还原剂对花色苷有保护作用,能延缓花色苷降解。
2008 Vol. 29 (7): 98-100 [摘要] ( 1308 ) [HTML 1KB] [ PDF 370KB] ( 323 )
101 周艳明, 韩晓鸥
亚硝酸盐在熟肉制品中的安全性评价
本实验利用风险评估理论,结合某市熟肉制品种类,通过动物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确定亚硝酸盐危害以及致病机理,通过对某市熟肉制品的抽样调查检验,运用风险评估软件@RISK4.5建立了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推断出某市中大型超市,小型市场中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超标的概率,为促进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及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2008 Vol. 29 (7): 101-105 [摘要] ( 1128 ) [HTML 1KB] [ PDF 289KB] ( 462 )
106 叶荣飞, 杨晓泉, 郑田要, 郑恒光, 朱建华, 刘翀, 司华静
热变性和热聚集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研究了温度和浓度对大豆分离蛋白(SPI)溶解性的影响,并用SDS-PAGE电泳分析了其可溶部分中亚基的组成及聚集方式。结果表明,热诱导大豆蛋白聚集生成了可溶聚集体,使得低浓度热处理后完全变性的SPI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2008 Vol. 29 (7): 106-108 [摘要] ( 1355 ) [HTML 1KB] [ PDF 472KB] ( 794 )
109 晋日亚, 胡双启
气体二氧化氯对苹果表面细菌杀菌规律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气体二氧化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以及腐生酵母菌四种苹果表面的危险致病菌的杀菌规律。在杀菌时间5min、杀菌温度25℃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腐生酵母菌杀菌达到99.99%的杀菌率,所需的气体二氧化氯的浓度分别为23、21、6和11mg/L。在杀菌气体二氧化氯浓度10mg/L、杀菌温度25℃时,四种菌杀菌时间分别达到7、8、2和6.5min时,杀菌率均超过99.99%。在实验范围内,作用温度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2008 Vol. 29 (7): 109-112 [摘要] ( 1281 ) [HTML 1KB] [ PDF 522KB] ( 365 )
工艺技术
113 万义玲, 洪鹏志, 邱彩虹
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鱼油微囊的研究
采用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以自制南海低值鱼鱼油为芯材,采用层-层(LBL)组装技术制备鱼油微胶囊产品。以产品的外形、粒径大小、含油量、产率、效率、缓释性能作为评价指标,对以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鱼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鱼油微胶囊产品其技术指标优于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鱼油微胶囊产品技术指标,每吨鱼油微胶囊产品可节约成本5000元左右。
2008 Vol. 29 (7): 113-117 [摘要] ( 1215 ) [HTML 1KB] [ PDF 711KB] ( 400 )
118 戚明翚, 潘道东
高浓度IgG初乳粉的工业制备技术研究
本实验探讨了工业化生产高浓度IgG含量初乳粉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超滤条件,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温度25℃、压力0.10MPa。为了能大规模生产更高浓度IgG含量的初乳粉,对超滤浓缩乳清进一步盐析,比较了两种方法,得出辛酸-硫酸铵法所得的冷冻干燥乳粉其IgG含量最高,达到85%左右,但饱和硫酸铵法更适宜大规模生产。
2008 Vol. 29 (7): 118-121 [摘要] ( 1070 ) [HTML 1KB] [ PDF 257KB] ( 253 )
122 许文涛, 张方方, 黄昆仑, 元延芳, 王迎, 罗云波
响应曲面法优化蕨菜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英文)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对蕨菜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选择料水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优化因子,研究了各因子对蕨菜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优化多糖的提取条件:水料比18.8:1(V/W),提取温度为62.5℃;时间5.9h。在此条件下蕨菜多糖提取得理论值达到2.06%,实际最大多糖得率为2.02% ± 0.16%。同时,用 FARP 法测定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2008 Vol. 29 (7): 122-126 [摘要] ( 1564 ) [HTML 1KB] [ PDF 429KB] ( 432 )
127 李湘利, 刘静, 胡彦营, 王雪静
固定化活性干酵母发酵生产苹果酒工艺及澄清技术研究
以苹果为原料,研究了海藻酸钙固定活性干酵母制备干型苹果酒的发酵及下胶澄清工艺技术。结果表明:苹果破碎时用0.1%柠檬酸和0.1%异VC进行护色,并添加0.02%果胶酶和0.05%纤维素酶处理20min,接种0.5%固定化活性干酵母在20~25℃下发酵至高泡期,经糖分调整至潜在酒精度10,再进行二次发酵,苹果原酒中添加0.2g/L明胶、0.2g/L皂土和0.1g/L壳聚糖澄清30min,可得金黄透亮、香气优雅、口感纯净的干型苹果酒。
2008 Vol. 29 (7): 127-129 [摘要] ( 1230 ) [HTML 1KB] [ PDF 184KB] ( 363 )
130 潘丽军, 马道荣, 韩振宇
漂烫及硬化处理对果块品质影响及机理研究
针对果脯加工中易褐变和软化的问题,以苹果为试材,通过考察漂烫温度、漂烫时间、硬化剂对产品中VC、酶活、硬度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漂烫和硬化处理对果块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漂烫温度为100℃,漂烫时间为4min,可以起到较好的抑制褐变的目的,5%CaCl2溶液硬化3h可以起到较好的硬化效果。
2008 Vol. 29 (7): 130-132 [摘要] ( 1188 ) [HTML 1KB] [ PDF 327KB] ( 504 )
133 谢阁, 杨瑞金, 卢蓉蓉, 张文斌, 赵伟
高压脉冲电场和超声波协同作用破碎啤酒废酵母的研究
利用高压脉冲电场(PEF)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破壁啤酒酵母细胞提取其中蛋白质和核酸。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悬浮液先经高压脉冲处理(场强25kV/cm,脉冲频率667pps,处理时间1584μs)再经超声处理(功率400W,超声处理时间15min)后进行蛋白质和核酸提取,蛋白质和核酸提取率分别达到45.86%和53.75%,且蛋白质和核酸提取率均是PEF单独作用时的1.5倍左右,是超声波单独作用时的2倍左右。
2008 Vol. 29 (7): 133-137 [摘要] ( 1588 ) [HTML 1KB] [ PDF 694KB] ( 383 )
138 庞秀芬, 赵青, 杨蓉
气相保鲜剂富马酸二甲酯微胶囊性能研究
本实验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芯材为富马酸二甲酯的微胶囊。正交试验考察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和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4,固化剂用量甲醛:明胶为7:10,乳化时间30min,反应温度70℃,在此工艺条件下,富马酸二甲酯微胶囊的包埋率为76.1%。红外光谱和电子显微镜证实富马酸二甲酯大部分被包覆。防霉实验证明微胶囊化后的富马酸二甲酯气相保鲜效果不变,但从感官上对皮肤的刺激大大减小,真正成为安全、高效的新型气相保鲜剂。
2008 Vol. 29 (7): 138-140 [摘要] ( 1092 ) [HTML 1KB] [ PDF 381KB] ( 429 )
141 金晶, 周坚
淡水鱼鱼糜脱腥技术的研究
本实验采用包埋法、吸附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化学掩盖法和发酵法对淡水鱼鱼糜进行脱腥,以感官评定和三甲胺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分别优化了各法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化学掩盖法和发酵法复合使用的脱腥效果最好,即:酵母接种量2.00%,时间30min,温度35℃,pH6.65,并同时加入1%柠檬酸和0.2%CaCl2。由此加工制成的鱼糜制品经鉴定品质良好。
2008 Vol. 29 (7): 141-145 [摘要] ( 1144 ) [HTML 1KB] [ PDF 276KB] ( 543 )
146 伍毅, 王洪新, 朱松
β-葡萄糖苷酶法与盐酸法水解银杏黄酮制备黄酮苷元的比较
采用盐酸和β-葡萄糖苷酶分别水解银杏叶提取物(GBE)制备银杏黄酮苷元。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酸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70℃、时间4h、盐酸浓度4mol/L、甲醇浓度为80%、固液比(mg/ml)2:1;酶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40℃、酶浓度5×10-3mg/ml、pH5.0下水解6h。由HPLC图谱比较发现,经酸解的产物内有效成分只有黄酮苷元,而经酶解的产物内还保留了银杏内酯等活性成分,有利于保留银杏叶提取物的综合生物活性。
2008 Vol. 29 (7): 146-150 [摘要] ( 1053 ) [HTML 1KB] [ PDF 431KB] ( 344 )
151 史经略
奶啤稳定性的研究
以牛奶、麦芽和酒花为主要原料经过二次生物发酵研制出具有奶香和啤酒风味的奶啤饮料。从乳化剂、稳定剂、盐类、均质条件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影响奶啤稳定性的各因素,得出了使奶啤保持稳定性的最佳工艺条件。
2008 Vol. 29 (7): 151-155 [摘要] ( 1215 ) [HTML 1KB] [ PDF 548KB] ( 489 )
156 周跃斌, 王伟, 周向荣, 李适
毛竹竹叶多糖分离与纯化技术研究
对毛竹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的竹叶多糖粗提取物,采用Sevag法脱蛋白质、乙醇分级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粗多糖,进一步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结果表明:Sevag法脱蛋白3次可脱除97.2%的蛋白质;50%浓度的乙醇沉淀多糖得率最高,为37.6%;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柱水洗脱的得率最高,为46.4%;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柱2次水洗脱获得的竹叶多糖经G-75柱层析和G-100柱层析可得到白色粉末状的中性多糖。选择水和NaCl溶液为洗脱剂的温和条件分离纯化多糖效果较好。
2008 Vol. 29 (7): 156-159 [摘要] ( 1519 ) [HTML 1KB] [ PDF 367KB] ( 434 )
160 王如, 宿文斌, 王承明, 崔洪
黄连木饼粕粗多酚提取的响应曲面优化研究
以黄连木饼粕为实验材料,在pH、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四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法对粗多酚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并通过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1.70、提取温度50℃、液料比11.7(ml/g)、提取时间69.60min。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此条件下多酚粗提率为27.65mg/g。
2008 Vol. 29 (7): 160-165 [摘要] ( 1190 ) [HTML 1KB] [ PDF 780KB] ( 338 )
166 胡志和, 冯飞, 刘传国, 庞广昌
牛乳铁素的制备纯化与氨基酸序列分析
对牛乳铁素的制备和分离纯化方法进行研究。牛乳铁蛋白经胃蛋白酶水解,其产物经不同分离介质进行分离纯化,用毛细管电泳检测其纯度。用氨基酸分析仪确定其氨基酸组成,并进行适合度检验。结果表明,采用Butyl-Toyopearl650M树脂分离,其纯度为95.6%。纯化出的产物氨基酸组成和序列与已知的牛乳铁素无显著差异。
2008 Vol. 29 (7): 166-170 [摘要] ( 1219 ) [HTML 1KB] [ PDF 543KB] ( 288 )
171 侯秀云, 古丽巴哈尔·阿巴拜克力, 阿不都拉·阿巴斯
黑果小檗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从黑果小檗(Berberis heteropoda)果皮中提取色素的工艺,结明表明,料液比为1:6,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h,pH1,浓度为50%的乙醇提取剂为最佳浸提条件。
2008 Vol. 29 (7): 171-174 [摘要] ( 1165 ) [HTML 1KB] [ PDF 184KB] ( 253 )
175 王华, 杨维军, 吴厚玖, 黄学根, 孙志高, 刘树立
橙汁电渗析降酸最适条件研究
本研究发现电渗析用于橙汁降酸处理,对橙汁各成分影响有所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橙汁理化指标的变化随pH值升高而变大。电压、流速以及温度是影响电渗析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电渗析降酸最佳条件为:电压60V,流速550L/h,温度为15℃。
2008 Vol. 29 (7): 175-178 [摘要] ( 1112 ) [HTML 1KB] [ PDF 328KB] ( 304 )
179 周冉, 李淑芬
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脱除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胆固醇的研究
本实验以胆固醇去除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包合法脱除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胆固醇的最佳工艺,并用HPLC法确定了萃取物中三种有效成分的保留率。实验结果表明,在β-环糊精饱和溶液用量(ml)与萃取物质量(mg)比为1:2、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为30min、萃取物的水稀释浓度为0.8%(W/V)条件下,鹿茸超临界萃取物中胆固醇含量可从47622.37μg/g降低到3981.23μg/g,脱除率高达91.64%,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三种有效成分保留率分别为77.31%、82.58%、85.19%,从而为鹿茸保健品及药品行业提供了安全卫生的原料基础。
2008 Vol. 29 (7): 179-182 [摘要] ( 1098 ) [HTML 1KB] [ PDF 315KB] ( 375 )
179 严成, 严夏
枸杞多糖提取工艺比较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本实验选用浸泡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提取枸杞粗多糖。通过对三种方法所得枸杞粗多糖提取率进行比较,并用硫酸-苯酚法对多糖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浸泡提取多糖的含量最小,提取率16.90%,微波提取多糖的含量最高,提取率22.62%。根据枸杞粗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的测定,比较同浓度条件下的VC与枸杞多糖对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作用,但低于V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2008 Vol. 29 (7): 179-182 [摘要] ( 795 ) [HTML 1KB] [ PDF 211KB] ( 496 )
188 周剑忠, 李莹, 单成俊, 王英, 张丽霞, 刘小莉
混料设计在葛根全粉咀嚼片配方研究中的应用
为了寻求以葛根全粉为主要成分的咀嚼片最佳配方设计,采用混料设计研究了配方中六种成分的不同组合对咀嚼片感官质量的影响,建立各成分配比与产品感官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了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获得了咀嚼片的最优配方为:葛根全粉46.44%,麦芽糖醇25.28%,低聚异麦芽糖19.02%,山梨糖醇8.57%,柠檬酸0.27%,微晶纤维素0.42%。
2008 Vol. 29 (7): 188-191 [摘要] ( 1276 ) [HTML 1KB] [ PDF 248KB] ( 436 )
192 赵一凡, 谷克仁, 牛付欢
植物甾醇提取新工艺
以甲酯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经离子交换吸附VE后得到富含甾醇的过柱液作为原料,以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粗甾醇,再以丙酮作溶剂对粗甾醇进行重结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结晶工艺条件:结晶时间18h,结晶温度2℃,料液比1/2(g/ml),在此条件下甾醇纯度为84.39%,用丙酮重结晶得到甾醇产品纯度为94.87%。
2008 Vol. 29 (7): 192-196 [摘要] ( 1600 ) [HTML 1KB] [ PDF 292KB] ( 502 )
197 姚立霞, 汪雪丽, 杜先锋
栀子黄色素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本实验优选了超声波提取制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溶剂浓度之间关系的经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5min,提取温度50℃,液料比1:13,溶剂浓度70%。通过DPS分析软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栀子黄色素的吸光度为0.994。
2008 Vol. 29 (7): 197-200 [摘要] ( 1142 ) [HTML 1KB] [ PDF 403KB] ( 262 )
201 张恒, 刘娟, 许兆棠
豆渣食用纸研制及品质分析
以豆渣为原料制取可食性包装纸,酶解豆渣提取豆渣纤维,干燥,按比例与山药、糊精、蔗糖和卡拉胶等混合,采用普通纸的生产方法制得成品。结果表明,当山药:糊精:蔗糖:卡拉胶的质量比例为2:4:1:4时产品的品质最好,此时可食用纸的应力为11.6×105Pa,耐破度138g/cm2,37℃水中的溶解速度7.97mg/s。该可食用纸的柔软度与普通包装纸相近,定量及紧度较大,脆性较大,而吸水性大于普通包装纸,水溶性较好。
2008 Vol. 29 (7): 201-204 [摘要] ( 1400 ) [HTML 1KB] [ PDF 251KB] ( 806 )
205 陈天仁, 祖廷勋, 罗光宏, 王丹霞, 杨生辉
锁阳螺旋藻复合片研制
以锁阳提取物、螺旋藻为主要原料,对赋形剂种类和数量采用正交试验表来安排正交试验,经方差分析,筛选出最佳配比,应用直接成型制片工艺,生产锁阳螺旋藻。该产品含水分≤9%,蛋白质≥50%,总多糖≥14mg/g,砷≤1.0mg/kg,汞≤0.3mg/kg,铅≤2.0mg/kg。
2008 Vol. 29 (7): 205-207 [摘要] ( 1118 ) [HTML 1KB] [ PDF 168KB] ( 335 )
208 孙晓宏, 朱科学, 周惠明, 顾耀兴
反胶束法提取小麦胚芽蛋白后萃工艺的优化
本实验探索了一种反胶束法提取蛋白质的后萃方法,即先回收异辛烷,然后用少量KCl的缓冲溶液溶解剩余的固形物,最后用丙酮沉淀得小麦胚芽蛋白。研究了KCl浓度、缓冲液pH值、缓冲液加入量对小麦胚芽蛋白后萃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后萃最佳工艺条件为:KCl浓度0.61mol/L、缓冲液pH9.47、缓冲液加入量1.0ml,在此工艺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后萃率达到80.07%。
2008 Vol. 29 (7): 208-212 [摘要] ( 1275 ) [HTML 1KB] [ PDF 436KB] ( 329 )
213 刘昌盛, 王明霞, 李江涛, 钮琰星, 黄凤洪
微波催化合成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技术研究
采用微波技术合成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研究了植物甾醇和α-亚麻酸不同摩尔比、催化剂添加量、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对α-亚麻酸植物甾醇酯产率的影响。正交优化α-亚麻酸甾醇酯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为:α-亚麻酸与植物甾醇的摩尔比3.5:1,微波功率660W,反应30min(4min/次,加热8次),甲醇钠添加量0.75%,此时α-亚麻酸甾醇酯的产率为60.8%;产品经重结晶后产品纯度达90.2%。
2008 Vol. 29 (7): 213-216 [摘要] ( 1285 ) [HTML 1KB] [ PDF 326KB] ( 257 )
217 丁青芝, 马海乐, 骆琳, 李金忠
山药糖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山药粗糖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纯化,得到了一种中性糖蛋白组分(GLP),用Sephadex G-75进一步进行层析;用薄层层析鉴定了GLP的纯度。用Sephadex G-75柱层析测定了GLP的分子量为89381D;薄层层析法测定了GLP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GLP的单糖组成主要有:L-半乳糖、D-葡萄糖、D-甘露糖;对GLP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其特征吸收峰再次表明该组分为一种糖蛋白。
2008 Vol. 29 (7): 217-220 [摘要] ( 1304 ) [HTML 1KB] [ PDF 639KB] ( 472 )
221 韩立宏, 马涛
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碱液提取大枣皮红色素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纤维素酶解提取大枣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筛选出了纤维素酶的最佳酶解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碱液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当纤维素酶用量为底物的1.26%、酶解温度51.90℃、酶解体系pH值5.19、酶解时间60min、碱液浓度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5min时,大枣皮红色素的提取率最高,达到1.326μg/g。
2008 Vol. 29 (7): 221-225 [摘要] ( 1129 ) [HTML 1KB] [ PDF 575KB] ( 285 )
226 彭光华, 韩月峰, 马荣池
大蒜有机硫化物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成分的分析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乙醇萃取大蒜有机硫化物。考察了乙醇浓度、蒜氨蒜酶反应时间、温度、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对大蒜有机硫化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其成分组成。乙醇浓度70%、酶反应时间2h、温度50℃、料液比1:7(W/V)、浸提3次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物主要由有机酸、醇、酯、酮、烷烃和烯烃类等物质组成。其中2-乙烯基-[4H]-1,3-二噻烯相对含量为30.42%,3-乙烯基-[4H]-1,2-二噻烯的相对含量为25.38%。
2008 Vol. 29 (7): 226-230 [摘要] ( 1171 ) [HTML 1KB] [ PDF 294KB] ( 328 )
生物工程
231 刘冠卉, 马海乐, 屠洁, 孙丹丹
海绵态壳聚糖固定化单宁酶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以海绵态壳聚糖为载体,0.25%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单宁酶,确定固定化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给酶量6mg/g载体、固定化pH5.0、固定化温度4℃、固定化时间8h。制备的固定化单宁酶Km为3.83mmol/L,而游离酶的Km为33mmol/L。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均高于游离酶,稳定pH范围向酸性方向偏移。
2008 Vol. 29 (7): 231-234 [摘要] ( 1397 ) [HTML 1KB] [ PDF 303KB] ( 278 )
235 李一松, 王明娜, 吕琦, 张光辉, 闫冰, 相丽, 姜毓君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乳中携带se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而其产生的肠毒素A是乳及乳制品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建立了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乳中携带sea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该方法能快速、稳定地在8h内完成对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对人工污染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最低检出限为83CFU/ml。
2008 Vol. 29 (7): 235-239 [摘要] ( 1090 ) [HTML 1KB] [ PDF 739KB] ( 364 )
240 叶明, 陈辉, 叶崇军
香菇富钙培养条件及其酯酶同工酶研究
对香菇双单杂交NN22、QS29、QQ6菌株进行了富钙培养,其生长耐受钙的浓度范围为0~10mg/ml。选择富钙能力强的NN22菌株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NN22菌株在PDY培养基中富钙的适宜培养条件为4.0mg/mlCa2+、25℃、pH6.5、20d;在此条件下,1g菌丝(干重)的钙含量达到9.57mg,多糖含量为3.36mg。结果还显示,随着钙离子浓度的提高,香菇NN22菌株酯酶同工酶活性明显降低。
2008 Vol. 29 (7): 240-242 [摘要] ( 1178 ) [HTML 1KB] [ PDF 202KB] ( 228 )
243 王武, 唐晓明, 付敏, 潘见
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本实验对嗜酸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亚油酸为底物,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值为4.0,pH值在3.0~6.0范围内有较高的稳定性;不同的金属离子和有机试剂对亚油酸异构酶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种金属离子和有机试剂在不同浓度下也不相同;以亚油酸为底物的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33.33mol/L,Vmax=15.6mol/L·h。
2008 Vol. 29 (7): 243-246 [摘要] ( 1066 ) [HTML 1KB] [ PDF 302KB] ( 334 )
247 李若昕, 金明杰, 彭超, 潘晨亮, 李霜, 黄和
主成分分析法在花生四烯酸高产菌株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于三株花生四烯酸高产高山被孢霉菌株的GC-MS谱图信息进行了分析,以菌株间通含的18种代谢组分为原始指标,提取出两个主成分变量,在二元主成分平面图上实现了对三个具有不同性状菌株的良好区分,同时发现主成分1可能为指向花生四烯酸积累的主成分指标,主成分2可能为指向菌体生长的主成分指标。
2008 Vol. 29 (7): 247-250 [摘要] ( 1219 ) [HTML 1KB] [ PDF 222KB] ( 412 )
251 钱昆, 周涛
八角中抑制香肠腐败菌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
针对低温肉制品分离出的腐败菌,实验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八角95%乙醇提取液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到提取最佳条件:料液比为12,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60℃。同时利用神经网络独特的自学习能力,建立了提取条件对低温火腿肠腐败菌抑制作用影响的模型。并且通过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仿真得到较二次回归函数更为准确的预测模型。
2008 Vol. 29 (7): 251-255 [摘要] ( 1165 ) [HTML 1KB] [ PDF 598KB] ( 223 )
256 宿红艳, 王磊, 高兴喜, 冯培勇, 姬婧
白灵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本实验选用白灵菇的三个不同菌株白灵pL03-7、白灵PN-1和白灵PN-9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三者菌丝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含量,并进行了菌株间的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三个菌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白灵pL03-7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长速为7.35mm;白灵pL03-7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为1.0612g/150ml。白灵pL03-7、白灵PN-1和白灵PN-9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分别为63.80、73.93和72.29μg/mg。
2008 Vol. 29 (7): 256-259 [摘要] ( 1011 ) [HTML 1KB] [ PDF 466KB] ( 302 )
260 陈旭健, 刘琴, 陈波
红菇菌丝及其深层培养液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采用贴块法和滤纸圆片法测定广西容县野生红菇(RussulavinosaLindbl)菌丝及其深层培养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丝对细菌、酵母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酵母菌、霉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结果还表明红菇深层培养液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红菇深层培养液培养4d时抑菌作用最强。
2008 Vol. 29 (7): 260-262 [摘要] ( 1222 ) [HTML 1KB] [ PDF 160KB] ( 545 )
263 沈玉栋, 王宇, 孙远明, 雷红涛, 王弘, 肖治理
隐孔雀石绿半抗原与全抗原设计、合成及鉴定
从偶联位点、偶联活性基团的性质及半抗原的合成与偶联方法分析,设计了系列不同结构的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及其合成方法。以N,N-二甲基苯胺、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Amberlyst15树脂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合成出3种隐孔雀石绿半抗原;进一步采用活泼酯和重氮化法分别将获得的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形成相应全抗原。半抗原和全抗原分别经减压硅胶柱色谱及透析纯化后,采用质谱、核磁共振及紫外扫描光谱等分析手段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及免疫全抗原均合成成功,满足了进一步免疫、筛选高质量抗体和建立检测方法的需要。同时,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对抗原表面半抗原决定簇的前线分子轨道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讨论了前线轨道的分布可能对抗体特性造成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半抗原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008 Vol. 29 (7): 263-266 [摘要] ( 1331 ) [HTML 1KB] [ PDF 549KB] ( 451 )
267 秦伟, 黄昆仑, 贺晓云, 李欣, 许文涛, 林希瑾, 罗云波
水稻密码子优化的cry2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纯化
通过PCR从克隆载体pUC18-3Z/Cry2A*上扩增水稻偏爱型密码子优化的抗虫基因cry2A*,经限制性内切酶NdeI和BamHI双酶切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成功构建了在表达蛋白的N端只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28a(+)/Cry2A*,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发现在IPTG浓度为0.05mmol/L、诱导时间为3h、诱导温度为20℃的表达条件下目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形式进行表达。采用Ni-NTA亲和柱纯化得到高纯度目的蛋白,薄层扫描分析蛋白纯度达到95%。
2008 Vol. 29 (7): 267-271 [摘要] ( 1823 ) [HTML 1KB] [ PDF 825KB] ( 294 )
272 杜桂彩, 刘敏, 赵瑜, 李荣贵
不同培养条件对大肠杆菌工程菌产β-胡萝卜素的影响
将克隆了噬夏孢欧文氏菌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crtE、crtB、crtI的重组质粒pET-15bcrtEIB和crtY的重组质粒pACYC-184crtY共转化E.coliBL21(DE3)构建工程菌。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温度、光照、pH值、诱导时间等参数对工程菌生长及色素累积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培养条件:培养基为改良LB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10g/L、可溶性淀粉5g/L、MgCl20.04g/L、FeCl30.01g/L、NaCl10g/L,pH5.8),光照,起始培养温度为37℃,培养至OD600为0.6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0.5mmol/L,诱导温度降至28℃;诱导时间为12h。发酵完成后工程菌的生物量为7.32gdw/L,β-胡萝卜素的最高含量可达5.11mg/gdw。
2008 Vol. 29 (7): 272-276 [摘要] ( 1148 ) [HTML 1KB] [ PDF 316KB] ( 318 )
277 于雪骊, 刘长江, 种婷
ε-PL聚赖氨酸产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本实验对ε-聚赖氨酸产生菌-白色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白色链霉菌原生质体诱变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原生质体进行脉冲光诱变,氦氖激光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通过双层平板实验证明比出发菌株抑菌圈的H/C大0.28~0.45cm;通过发酵证明比出发菌株产ε-聚赖氨酸的能力提高40%以上。
2008 Vol. 29 (7): 277-280 [摘要] ( 1069 ) [HTML 1KB] [ PDF 230KB] ( 530 )
281 袁飞, 徐宝梁, 陈颖, 赵贵明, 黄文胜, 吴亚君, 张菲菲, 赵勇胜, 杨海荣, 王晶
使用微孔板光谱分析仪和平板计数测定阪崎肠杆菌的生长
本实验采用96孔板培养阪崎肠杆菌,然后由微孔板实时监测阪崎肠杆菌的生长。采用微孔板光谱分析仪和传统的平板方法测定阪崎肠杆菌数量之间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R2=0.92),且可缩短测定时间(由至少24h,缩短为小于10h)。阪崎肠杆菌菌株36℃培养末期数量相近,但生长曲线不同。进一步研究17株阪崎肠杆菌菌株42℃生长情况,发现微孔板光谱分析仪方法不仅能快速简便测定生长,且可以一种实时的方式知道阪崎肠杆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将阪崎肠杆菌菌株根据生长曲线的差异进行表型分类,该表型与阪崎肠杆菌菌株生化反应表型结果一致。
2008 Vol. 29 (7): 281-285 [摘要] ( 1226 ) [HTML 1KB] [ PDF 365KB] ( 423 )
286 王立平, 廖铃, 高莉莉, 吴荣荣, 张柏林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9的酪蛋白水解作用研究
基于酪蛋白水解度和多肽含量数据,研究了两株瑞士乳杆菌(L.helveticus 9和L.helveticus 6)与酪蛋白共培养后的蛋白水解效果,菌株L.helveticus 9蛋白水解活性显著高于菌株L.helveticus 6。在不同发酵时间下,菌株L.helveticus9对酪蛋白的水解作用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递增,培养48h时酪蛋白的水解度可达17.3%,多肽含量达到0.62mg/ml;SDS-PAGE分析和Sephadex G-25层析鉴定表明,酪蛋白水解产物多肽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显然,具有较高蛋白水解活力的菌株L.helveticus 9可以用于从酪蛋白中来制备潜在的生物活性肽。
2008 Vol. 29 (7): 286-290 [摘要] ( 1223 ) [HTML 1KB] [ PDF 671KB] ( 356 )
291 毕华南, 丁重阳, 石贵阳, 章克昌
墨汁鬼伞液体发酵营养因子对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影响的研究
本研究实现了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Bull.Fr.)Fr.]的液体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RSM)研究了各营养因子的最佳水平,得到当葡萄糖、玉米粉、麸皮、KH2PO4和MgSO4·7H2O分别为13.51、17.07、7.62、2.29和2g/L时,胞外多糖最大预测值为293.73mg/L;当上述变量为10.07、18.02、11.63、1.58和4g/L时,菌丝体最大生长量为6.24g/L。
2008 Vol. 29 (7): 291-296 [摘要] ( 1190 ) [HTML 1KB] [ PDF 1080KB] ( 258 )
297 冯镇, 张兰威
小牛凝乳酶原基因在乳酸克鲁维酵母中的表达及遗传稳定性研究
目的:构建小牛凝乳酶原乳酸克鲁维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表达重组凝乳酶原。方法:通过PCR获得小牛凝乳酶原cDNA片段,将目的基因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KLAC1α结合因子分泌信号下游,得到重组载体pKLAC1-prochymosin。SacⅡ线性化后氯化锂转化乳酸克鲁维酵母GG799,用含5mmol/L乙酰胺的YCB固体培养基筛选转化酵母菌,PCR鉴定目的基因,利用特异性引物筛选多拷贝转化子。阳性转化子经摇瓶表达,取上清TCA沉淀后做TricineSDS-PAGE分析并检测凝乳酶的活力,通过检测阳性转化子产凝乳酶的活力考察其遗传稳定性。结果:经测序及PCR证实,凝乳酶原cDNA准确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KLAC1中,转化后重组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整合进入酵母基因组中。TricineSDS-PAGE分析证明凝乳酶的分子量约为36kD,酸处理后测得培养基中凝乳酶的酶活为83SU/ml,阳性转化子遗传稳定性好。结论:成功构建出酵母表达载体pKLAC1-prochymosin,在培养基中获得分泌的重组凝乳酶原,经过酸处理后凝乳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凝乳酶。
2008 Vol. 29 (7): 297-302 [摘要] ( 1217 ) [HTML 1KB] [ PDF 528KB] ( 502 )
303 秦丹, 石雪晖, 林亲录, 胡亚平, 郭佳婧
葡萄采后病害生防制剂用拮抗酵母的筛选
本研究通过对比5种拮抗酵母在抑制葡萄采后病害中的效果,以及在正常葡萄表面的生长适应性,从中筛选出适合开发成生防制剂的种类。结果表明:罗伦隐球酵母和季也蒙假丝酵母的抑菌效果较好,从生长适应性方面比较,季也蒙假丝酵母最适合开发成生防制剂。
2008 Vol. 29 (7): 303-305 [摘要] ( 1410 ) [HTML 1KB] [ PDF 234KB] ( 362 )
306 陆颖健, 董昕, 刘姝, 别小妹
海洋链霉菌GB-2抗细菌物质的溶解性质和分离纯化
本实验主要对海洋链霉菌株GB-2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分离纯化。通过对GB-2的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溶解性测定,可推知是一种极性较大的水溶性物质。超滤实验发现,抗细菌组分能通过截留分子量(COMW)≤1kD的超滤膜。Sephadex LH-20色谱柱分离后,经抗菌活性检测发现两个活性峰,其中第1个峰对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第1个峰的收集液进一步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在图谱上出现两个峰,其中第2个峰具有抑菌活性,表明该物质得到了纯化。
2008 Vol. 29 (7): 306-310 [摘要] ( 1118 ) [HTML 1KB] [ PDF 466KB] ( 366 )
311 王岁楼, 张国超
人Mn-SOD基因及其优化序列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提取人肝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了Mn-SOD相应的基因片段,与载体相连后导入毕赤酵母中。根据酵母偏爱密码子对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处理后的基因序列也导入毕赤酵母中。对这两种工程菌产SOD情况进行对比实验,发现经过基因序列优化的工程菌在产酶能力上具有更大的优势,这表明在基因序列表达中序列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2008 Vol. 29 (7): 311-315 [摘要] ( 1269 ) [HTML 1KB] [ PDF 475KB] ( 427 )
分析检测
316 杨成对, 宋莉晖
双酚A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建立了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双酚A残留的方法。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采集模式,选择反应监测技术(SRM),定量离子对为m/z227>132、114;甲醇-水(3:7)为流动相,流速500μl/min。方法的检出限为1.8ng/ml,线性范围20.0~2000.0ng/ml,回收率91%。并实验比较了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与串联质谱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结果表明LC-MS2方法灵敏、准确、快速。
2008 Vol. 29 (7): 316-317 [摘要] ( 1139 ) [HTML 1KB] [ PDF 304KB] ( 529 )
318 陈昌云, 李小华, 马美华, 邵阳, 俞榕
遗传算法与退火神经网络用于八种水溶性维生素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使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以甲醇在线性梯度展开时的初始浓度和线性梯度的斜率为优化参数,对八种水溶性VC、VB1、VB2、VB6、叶酸、VB12、烟酸和烟酰胺混合体系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基于遗传算法和退火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有效的分离条件预测模型。对模型所预测的最佳分离条件进行试验,分离结果满意。将遗传算法和退火神经网络有机结合可有效地用于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2008 Vol. 29 (7): 318-321 [摘要] ( 1315 ) [HTML 1KB] [ PDF 279KB] ( 371 )
322 王明月, 桂卫星, 邹冬梅
芦荟干粉中芦荟甙的测定
建立了用甲醇提取,并用WatersHBL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芦荟干粉中芦荟甙的含量。使用C18柱,以甲醇:1%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1)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在359nm处对样品中的芦荟甙进行测定,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芦荟甙在0~100mg/L时其峰面积与进样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3.2%(n=6)。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8.1%~101%。该方法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02mg/kg。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具有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
2008 Vol. 29 (7): 322-324 [摘要] ( 1095 ) [HTML 1KB] [ PDF 274KB] ( 364 )
325 吴波, 张寒俊, 胡志雄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腐乳中的莫纳可林K
采用Nova-PakC18色谱柱(150×3.9mm,4μm),水(含0.3%H3PO4);乙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0ml/min,柱温50℃,测定波长(λ)237nm,定量分析腐乳中莫纳可林K,结果显示,酸型和内酯型莫纳可林K分别在0.2~14mg/L时呈线性关系,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7%、94.8%,相对标准偏差1.5%~2.9%。
2008 Vol. 29 (7): 325-327 [摘要] ( 1353 ) [HTML 1KB] [ PDF 193KB] ( 1026 )
328 汪隽, 范必威, 许淑霞
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乳制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
建立了乳制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B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初筛、质谱(MS)确认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溶解后,用固相萃取柱(SPE-C18)进行净化。使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溶液-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54nm,4种防腐剂在12min之内完全分离。在选定的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线形范围0.01~100mg/L,回收率为97.4%~106%。并用负离子一级质谱进行进一步确认分析。本方法用于乳制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测定,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2008 Vol. 29 (7): 328-331 [摘要] ( 1485 ) [HTML 1KB] [ PDF 321KB] ( 461 )
332 肖凯, 冯远春, 张新申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本实验提出溴甲酚绿-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实验确定最优化条件下,检测波长630nm,牛血清白蛋白(BSA)在1.0~28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52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26%,实测加标回收率为96.1%~104.2%。该方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好,能够实现可溶性蛋白的在线检测。
2008 Vol. 29 (7): 332-335 [摘要] ( 1262 ) [HTML 1KB] [ PDF 307KB] ( 454 )
336 毛应明, 王学松, 朱平华, 张成燕, 熊建军
玉米中阿特拉津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通过综合运用微波萃取、柱层析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分析研究玉米中阿特拉津残留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7%~4.35%,样品中的检出限为0.0005mg/kg。与国家标准(GB/T5009.132-2003)中的测定方法相比,本方法的样品提取时间大大缩短,试剂用量减少,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有所提高。
2008 Vol. 29 (7): 336-339 [摘要] ( 1064 ) [HTML 1KB] [ PDF 257KB] ( 392 )
340 李琳, 黄金海, 赵耘, 王聪明, 董艳娇, 王静思, 刘莹
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PCR检测技术的研究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了不同基因型肠毒素检测引物;应用含溶菌酶的碱裂解法提取葡萄球菌DNA及梯度PCR方法提高了肠毒素检出率和特异性。从国内28株葡萄球菌分离株中共检测出14种不同型的肠毒素基因(sea-see、tsst-1、seg-sei、sek-sel、sen-seo、seq-ser和seu),未检测到sej和sem基因。毒素基因携带率为16.67%,同时携带4种及以上毒素基因的菌株有11株,占39.29%,其中sek、seq和sea毒素基因在所研究菌株中分布最广,分别占到15.50%、14.30%和10.70%。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球菌菌株间毒素型的关联度不同,sek与seq,seb和sed,sec、sei、sen和seu基因型呈现密切相关,各型肠毒素的分布还与菌株分离来源有着密切联系。所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分型和分布的研究。
2008 Vol. 29 (7): 340-344 [摘要] ( 1139 ) [HTML 1KB] [ PDF 668KB] ( 623 )
345 张春江, 吕飞杰, 台建祥, 王祝年, 付勤
槟榔及其产品中生物碱成分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通过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槟榔及其产品中的生物碱。采用HypersilBDSC18(250×4.6mm,5μm)色谱柱,柱温60℃;流动相为水-甲醇-磷酸-SDS(55ml∶45ml∶0.1ml∶1g),流速为1.0ml/min;采用SPD-20A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显示,槟榔碱和槟榔次碱在25min内分离良好。测定的精密度为0.87%~1.58%,加标回收率为96.77%~100.23%。应用该方法对槟榔及其产品中槟榔碱和槟榔次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
2008 Vol. 29 (7): 345-347 [摘要] ( 1356 ) [HTML 1KB] [ PDF 218KB] ( 570 )
348 武玉香, 刘志国, 韩增飞, 张露, 孙田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禽肉中金霉素残留
研究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禽肉中金霉素残留,将制备的金霉素多克隆抗体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用以竞争捕获胶体金标记的金霉素-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和样品中的游离金霉素,通过可见的颜色深浅判断结果。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测限为0.4μg/ml,在金霉素浓度为0.6~1μg/ml范围内可实现定量分析。结果与酶联免疫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相关系数r为0.970)。该法可应用于禽肉中金霉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2008 Vol. 29 (7): 348-351 [摘要] ( 1196 ) [HTML 1KB] [ PDF 1087KB] ( 367 )
352 陈文生, 张明时, 杨琼, 高庚申
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
建立了蔬菜中NO2-、NO3-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表明:蔬菜中NO2-和NO3-的线性范围(以N计)为0~80mg/kg,r=0.9999;方法检出限为NO2-0.04mg/kg、NO3-0.01mg/kg;回收率为NO2-99.2%~102.4%、NO3-98.7%~99.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9%和0.25%。与国标方法相比,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速,易于推广。  
2008 Vol. 29 (7): 352-355 [摘要] ( 1262 ) [HTML 1KB] [ PDF 270KB] ( 709 )
356 刘翠玲, 隋淑霞, 孙晓荣, 吴静珠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菠菜中毒死蜱残留的定量分析研究
本实验基于近红外光谱方法对菠菜中农药残留量定量分析情况进行研究,前期实验通过模拟果蔬成分背景,配制了37个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浓度为0.005~0.1mg/kg的模拟混合液体样本;后期对经化学处理后的毒死蜱浓度在0.1~3.65mg/kg的36个菠菜萃取液体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对分析模拟溶液中的毒死蜱及菠菜萃取溶液中的毒死蜱样本均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
2008 Vol. 29 (7): 356-358 [摘要] ( 1787 ) [HTML 1KB] [ PDF 248KB] ( 331 )
359 黄冬梅, 于慧娟, 沈晓盛
水产品中多氯联苯检测方法的研究
由于水产品本底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影响定性定量结果,因此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比较,建立水产品中十六种痕量多氯联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提取,硫酸去除脂肪等杂质,硅胶柱和Florisil硅土柱净化,丙酮洗脱,浓缩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平均回收率为71.0%~104.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8%~6.86%,最低检测限为0.08~0.21μg/kg。
2008 Vol. 29 (7): 359-361 [摘要] ( 1187 ) [HTML 1KB] [ PDF 180KB] ( 464 )
362 柴丽月, 辛志宏, 蔡晶, 俞美香, 胡秋辉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14种食品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溶解、超声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浓缩富集等预处理,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分析条件下样品的回收率为72.3%~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2.69%~5.84%,说明本方法准确可靠。14种食品中检出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约69%的含量高于欧洲规定的每天0.3mg/kg体重的标准,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被检食品中有较大的的迁移。
2008 Vol. 29 (7): 362-365 [摘要] ( 1320 ) [HTML 1KB] [ PDF 278KB] ( 1107 )
366 徐玉娟, 肖更生, 廖森泰, 温靖, 吴继军, 潘思轶, 郝菊芳, 张义
SPME/GC-MS分析荔枝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荔枝汁(妃子笑)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其分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析的最优条件为:萃取样品温度50℃,时间40min,250℃下脱附5min;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27%~9.33%之间,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利用该方法在荔枝(妃子笑)中共检测出4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烯类、醛类、酯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
2008 Vol. 29 (7): 366-369 [摘要] ( 1127 ) [HTML 1KB] [ PDF 312KB] ( 487 )
370 刘登勇, 周光宏, 徐幸莲
确定食品关键风味化合物的一种新方法:“ROAV”法
本研究结合各种化合物的感觉阈值建立了一种新方法,对如皋火腿挥发性化合物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鉴定结果进行有效处理,并用新定义的指标"ROAV"量化评价各组分对如皋火腿总体风味的贡献程度,进而确定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显示,如皋火腿的关键风味化合物(ROAV≥1)有6种,按照贡献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3-甲基丁醛、二甲基三硫醚、1-辛烯-3-酮、二甲基二硫醚、1-辛烯-3-醇、己醛;同时,辛醛、庚醛和壬醛对总体风味也具有重要作用(0.1≤ROAV<1)。
2008 Vol. 29 (7): 370-374 [摘要] ( 1500 ) [HTML 1KB] [ PDF 194KB] ( 1153 )
375 苏新国, 段俊
凤凰单枞乌龙茶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采用四-(对氨基苯基)-卟啉(T4-APP)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了中国科学院无公害生产基地及中、高、低山产区的四种凤凰单枞乌龙茶及其茶汤的重金属含量,并对比国家卫生标准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无公害生产技术降低了成品茶及其茶汤中的重金属含量,成品茶铅含量从2.87μg/g降低到1.17μg/g,铜含量从12.69μg/g降低到8.89μg/g;茶汤的铅含量从1.80μg/g降为0.60μg/g,铜含量从5.43μg/g降为3.62μg/g,茶汤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总体上以中高山茶区乌龙茶及其茶汤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低山茶区将作为无公害生产规范重点改造区域。
2008 Vol. 29 (7): 375-377 [摘要] ( 1248 ) [HTML 1KB] [ PDF 189KB] ( 470 )
378 王旭, 王富华, 钟红舰, 肖荣英, 靳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超声波辅助甲醇-四氢呋喃(1+1)提取样品中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荧光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Ex=229nm、Em=320nm)。结果表明,辣椒素含量在0.13~160mg/L之间,二氢辣椒素含量在0.04~160mg/L之间;峰面积与待测物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RSD为1.36%~4.79%,回收率在70.50%~100.07%之间。
2008 Vol. 29 (7): 378-381 [摘要] ( 2007 ) [HTML 1KB] [ PDF 241KB] ( 578 )
382 王丽, 李琳, 山崎伸二, 石磊
新型恒温核酸扩增法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
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DNA,LAMP)设计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tlh基因上的六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同时将检测结果与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AMP反应在65℃恒温条件60min内完成,凝胶电泳呈现梯型条带;肉眼观察阳性结果出现白色混浊现象,添加1×SYBRGreenI荧光染料后,绿色的阳性结果很明显区别于橙色阴性结果;LAMP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CFU/ml,PCR方法为103CFU/ml,LAMP方法检测灵敏度是PCR方法的100倍。因此,LAMP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具有检测过程简单、反应结果肉眼即辨别并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实验装置简便,能够提供稳定热源即可,所以LAMP方法特别适合于现场快速诊断。
2008 Vol. 29 (7): 382-385 [摘要] ( 1202 ) [HTML 1KB] [ PDF 458KB] ( 356 )
386 姚焱, 陈永亨, 王春霖, 齐剑英, 张平, 王许诺
ICP-MS测定水稻中的铊等重金属及铊污染水稻安全评价
采用ICP-MS测定水稻中包括铊在内的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对铊污染水稻进行了安全评价。对ICP-MS的工作条件及影响测定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铊元素的检出限为0.006μg/L,其他各元素为0.008~0.3μg/L,Tl、Co、Ni、Cu、Mo、Cd、Pb等的加标回收率为94.2%~103.7%。对铊在水稻中的分布以及土壤铊污染对水稻吸收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铊在茎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种子;铊对水稻茎叶吸收重金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水稻种子吸收重金属却有抑制作用。
2008 Vol. 29 (7): 386-388 [摘要] ( 1368 ) [HTML 1KB] [ PDF 221KB] ( 391 )
389 朱凤妹, 杜彬, 辛广, 刘长江
佩兰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英文)
本实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佩兰挥发性成分,测得佩兰挥发油的含量为2.73%,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从佩兰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33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2H-1-苯并吡喃-2-酮(12.58%)、麝香草酚(4.38%)、2,4,5,6,7,8-羟基-1,4,9,9-四甲基-3H-3a,7桥亚甲基甘菊环(4.50%)、氧化石竹烯(5.27%)、1-甲基-4-(1-丙基)-酚(3.97%)、1,1a,4,5,6,7,7b,8-八氢-1,1,7,7a四甲基-2H-环丙基[a]萘-2-酮(3.62%)。
2008 Vol. 29 (7): 389-391 [摘要] ( 1324 ) [HTML 1KB] [ PDF 129KB] ( 872 )
392 任静, 宋兴舜, 张兰威
乳中化学成分对脂肪酶检测影响的研究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乳中化学成分对乳中脂肪酶检测的影响,主要探讨了脱脂乳的浓度、蛋白质、脂肪、乳糖、钙离子、磷酸根离子、以及脂肪酶标准品、蛋白酶对12%浓度脱脂乳中脂肪酶检测的影响,从而可根据不同的乳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对最终的测定结果进行换算。即与12%脱脂乳浓度的测定结果相对比,不同化学组分含量的待测样所得结果除以其所对应的校正值,才相当于12%脱脂乳中所得结果。从而为原料乳中脂肪酶检测结果趋于稳定准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8 Vol. 29 (7): 392-397 [摘要] ( 1268 ) [HTML 1KB] [ PDF 201KB] ( 409 )
398 王岸娜, 徐山宝, 刘小彦, 吴立根
福林法测定猕猴桃多酚含量的研究
研究了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福林法测定猕猴桃多酚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当福林试剂与10%Na2CO3之比为1:2(V:V),福林试剂体积为4ml,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多酚含量在1~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方法的RSD为0.81%,平均回收率为98.8%,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2008 Vol. 29 (7): 398-401 [摘要] ( 1747 ) [HTML 1KB] [ PDF 376KB] ( 1136 )
营养卫生
402 陈志强, 任璐, 江慎华, 杨辉
虾青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虾青素(astaxanthin)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模型以及正常小鼠,在口服给药后,测定各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结果:虾青素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肾上腺素、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小鼠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虾青素对多种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2008 Vol. 29 (7): 402-404 [摘要] ( 2569 ) [HTML 1KB] [ PDF 153KB] ( 511 )
405 张卉, 杨占森, 雷晓燕, 岳静
姬松茸保健饮液的研制及其免疫调节功能评价
目的:研究姬松茸发酵保健饮液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免疫调节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将姬松茸液态深层发酵液浓缩后,与菌丝体提取液进行混合,再经精滤、调配、装瓶、杀菌、冷却等工序制得姬松茸保健饮液。采用昆明种小鼠经口灌胃方式给与5、10和30mg/kg·d三种多糖剂量的保健饮液,通过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指数、鸡红细胞作免疫源的溶血素含量及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酶标记染色测定、2,4-二硝基氟苯诱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来评价该保健饮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姬松茸发酵保健饮液能增强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溶血素含量,增强2,4-二硝基氟苯所致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其最适作用剂量为10mg/kg·d。结论:姬松茸发酵保健饮液可以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2008 Vol. 29 (7): 405-407 [摘要] ( 1297 ) [HTML 1KB] [ PDF 169KB] ( 426 )
408 惠伯棣, 李京, 贾宁, 魏建华
番茄果皮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大鼠血清中的积累
目的:观察一次饲喂萃取物后两种类胡萝卜素在大鼠血清中的积累情况。方法:选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每只灌胃1ml萃取物与豆油混合物(5.25mg总类胡萝卜素/ml)。灌胃后于不同时间取一组断头取血,用甲醇和正己依次烷萃取血清中总类胡萝卜素。对萃取物进行C18-HPLC分析。结果:灌胃0.5h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番茄红素的信号,3h达到最大值。12h以后,血清中番茄红素的量下降到0.5h的水平。灌胃液中番茄红素浓度/血清中最大番茄红素浓度(3h)为15441:1。β-胡萝卜素具有相似积累规律。
2008 Vol. 29 (7): 408-411 [摘要] ( 1167 ) [HTML 1KB] [ PDF 351KB] ( 288 )
412 周才琼, 张雨
印度人参根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引种新资源——印度人参根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经口给予小鼠5、2.5、0.85g/kgbw印度人参根提取物,观察其对30d喂养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印度人参根提取物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促进作用,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高、中剂量组溶血空斑数及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高于对照。各剂量组骨髓DNA含量高于对照,高、中剂量组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p<0.01),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只有高剂量组高于对照。结论:印度人参根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2008 Vol. 29 (7): 412-415 [摘要] ( 2287 ) [HTML 1KB] [ PDF 204KB] ( 286 )
416 吴海燕, 陈颖
羧甲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对L929细胞体外毒性的研究
本实验选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用含不同浓度、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魔芋多糖的培养液,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进行细胞毒性检测,于24h后测其吸光度,计算细胞的相对增殖率,用6级毒性分类法评价羧甲基葡甘露聚糖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羧甲基葡甘露聚糖各实验组的细胞增殖率(RGR)均在75%以上,而且与阳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阴性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毒性为1级,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羧甲基葡甘露聚糖的浓度对L929细胞活性的影响显著。
2008 Vol. 29 (7): 416-419 [摘要] ( 1791 ) [HTML 1KB] [ PDF 724KB] ( 504 )
420 江璐, 李素君, 刘宗林, 郝昭琳, 何计国
红曲与葡萄籽原花青素混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曲与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混合剂对大鼠高脂血症的改善及对血清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按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混合剂低、中、高三个剂量组,采用30万IUVD3/kg·d连续3d灌胃后,配合高脂饲料,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实验组饲喂高脂饲料;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蒸馏水,三个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混合剂,连续10周。在实验第2、4、6、8、10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SOD、MDA、GSH-Px、T-AOC水平。结果:三个剂量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TC、TG、LDL-c)及ox-LDL明显降低,血清抗氧化能力(SOD、GSH-Px、T-AOC)提高,中、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结论:红曲及葡萄籽原花青素能缓解大鼠高脂血症,降低ox-LDL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008 Vol. 29 (7): 420-423 [摘要] ( 1354 ) [HTML 1KB] [ PDF 172KB] ( 526 )
424 罗丽萍, 高荫榆, 王应想, 夏冬华, 陈才水
薯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以我国广泛栽培的徐薯18薯蔓为原料,经中试设备热水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纯度为93.5%的薯蔓多糖(PSPV)。研究了PSPV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PSPV对O2·清除能力EC50为4.8μg/ml,对·OH清除率EC50为4.4μg/ml;PSPV对亚油酸也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0.20%的PSPV与0.10%BHT作用相当。PSPV能有效清除O2·和·OH,对脂质过氧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抗氧化剂。
2008 Vol. 29 (7): 424-427 [摘要] ( 924 ) [HTML 1KB] [ PDF 296KB] ( 221 )
428 于立芹, 庞广昌, 李珍珍
普洱茶对主要发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及评价不同年份普洱茶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普洱茶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三种途径分别给小鼠当年普洱茶茶和30年普洱茶,灌胃组在给药4h后眼球取血,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组在给药3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三种给药途径对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β、TNF-α、IL-10、IL-4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给药组小鼠血清中IL-6、IFN-γ、IL-10、IL-4含量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种给药途径中,腹腔注射普洱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不同年代的普洱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不同,普洱茶的免疫调节等一系列生物功能可能是通过对肠粘膜系统中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发挥的。
2008 Vol. 29 (7): 428-431 [摘要] ( 1273 ) [HTML 1KB] [ PDF 192KB] ( 287 )
432 金晓玲, 杜红岩, 李钦
杜仲雄花茶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杜仲雄花茶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30、260、520mg/kg的杜仲雄花茶提取液30d,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及血乳酸、尿素氮、肝糖原等指标。结果:杜仲雄花茶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降低了运动后血清BUN浓度,提高肝糖元的储备量,增强清除乳酸能力。结论:杜仲雄花茶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2008 Vol. 29 (7): 432-434 [摘要] ( 1084 ) [HTML 1KB] [ PDF 183KB] ( 603 )
435 唐祖年, 龚受基, 戴支凯, 李学孝, 欧娈海, 徐杰华
凉薯种子提取物急性毒性和对KB细胞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桂林地区凉薯种子不同组分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MTT法观察凉薯种子的各种提取物对KB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一次灌胃后,测定凉薯种子提取物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结果:凉薯种子石油醚提取物的LD50为7.314g/kg(6.328~8.455g/kg),正丁醇提取物的LD50为4.223g/kg(3.586~4.973g/kg);水溶性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大于8g/kg;80μg/ml和40μg/ml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KB细胞72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32.6%(p<0.01)、16.4%(p<0.05);正丁醇提取物80μg/ml对KB细胞72h时的抑制率为49.9%(p<0.01);结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KB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凉薯种子正丁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毒性较大,水溶性提取物的毒性较小。
2008 Vol. 29 (7): 435-437 [摘要] ( 1017 ) [HTML 1KB] [ PDF 167KB] ( 317 )
438 侯彩云, 陈超, 刘朝奇
稻花香活力型白酒对大鼠TLR4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
目的:同步检测TLR4在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观察稻花香活力型白酒(DVL)和普通稻花香白酒(DCL)对大鼠肝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以比较这两种酒毒性的差异,并探讨白酒毒性及肝损伤的机理。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DVL组、DCL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白酒灌胃法制备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LR4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DCL组大鼠肝组织中TLR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DVL组TLR4的表达量显著低于DCL组。结论:与普通稻花香白酒相比,稻花香活力型白酒可显著下调肝组织中TLR4的表达,从而减轻了对肝脏的损害。
2008 Vol. 29 (7): 438-441 [摘要] ( 1113 ) [HTML 1KB] [ PDF 405KB] ( 415 )
442 孙丽萍, 王大仟, 廖磊, 彭文君
油菜蜂花粉及其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组织学影响
观察油菜蜂花粉及其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病理组织学的影响,为蜂花粉在酒精性肝损伤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采用大鼠白酒灌胃造模;以正常饮食、饮水组为对照;以花粉及其提取物治疗后,于各组大鼠肝脏取材,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肝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肝细胞水样变,部分细胞可见脂肪变,肝细胞出现多处灶状坏死,单核、淋巴细胞浸润;经过花粉及其提取物治疗,肝组织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提取物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和蒸馏水组的肝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肝脏损害最轻微,多数肝细胞结构清晰,接近正常状态,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实验表明油菜蜂花粉及其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中提取物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和蒸馏水组作用显著。
2008 Vol. 29 (7): 442-444 [摘要] ( 1031 ) [HTML 1KB] [ PDF 587KB] ( 405 )
包装贮运
445 周拥军, 陈文煊, 陈杭君, 毛金林, 郜海燕
SO2控释保鲜剂对南方巨峰葡萄的贮藏效果研究
研究了自制SO2控释保鲜剂对冷藏条件下南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控释保鲜剂可以明显抑制巨峰葡萄的呼吸作用,提高SOD活性,延缓膜脂过氧化;并减少总酸的消耗,降低果实腐烂率和SO2残留量,避免了漂白伤害。
2008 Vol. 29 (7): 445-447 [摘要] ( 1194 ) [HTML 1KB] [ PDF 278KB] ( 287 )
448 黄劲松, 陈建兵, 杨小红, 杜先锋
褐变抑制剂对贮藏期间蘑菇的感官指标及挥发性香气的影响
以蘑菇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常见的褐变抑制剂对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感官评分及特征性香气1-辛烯-3-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保鲜抑制剂配比为:半胱氨酸1g/L、抗坏血酸0.8g/L、柠檬酸20g/L,浸泡时间为20min。同时分析贮藏期间其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蘑菇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苯甲醛、1-辛烯-3-醇、3-辛酮、3-辛醇、苯甲醇,其中1-辛烯-3-醇的含量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下降,3-辛醇与苯甲醇含量最低,而苯甲醛和3-辛酮含量在贮藏期间含量变化不大,经过褐变抑制剂处理的蘑菇1-辛烯-3-醇的含量高于没有经过处理的蘑菇,但其他香气成分都比未用褐变抑制剂处理的低。
2008 Vol. 29 (7): 448-451 [摘要] ( 1167 ) [HTML 1KB] [ PDF 201KB] ( 407 )
452 吴建生, 姚勇芳, 陈祖佑, 杨中波
鲜切甘蓝O3处理与保鲜效果研究
本实验采用臭氧处理切割的甘蓝,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相关生理指标与保鲜效果的关系。结果显示:切割甘蓝的表观呼吸强度随切割强度增大而增强;臭氧水可抑制切割甘蓝呼吸速率并对细胞膜透性有显著影响。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浓度0.3μg/L、处理温度1℃、处理时间120s、开口套袋对切割甘蓝的保鲜效果最好。臭氧处理样贮藏期细菌总数比对照样同期低1.5个数量级,样品感官质量优1~2个数量级。
2008 Vol. 29 (7): 452-456 [摘要] ( 1214 ) [HTML 1KB] [ PDF 384KB] ( 327 )
457 李次力
蓝靛果的壳聚糖涂膜保鲜研究
以蓝靛果为实验原料,探讨壳聚糖涂膜保鲜剂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及其在蓝靛果保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蓝靛果壳聚糖涂膜保鲜剂的配方及条件为溶剂为1%醋酸溶液、壳聚糖添加量1%~2%、成膜助剂氯化钠添加量0.35%、涂膜温度为40~60℃。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涂膜保鲜条件为壳聚糖保鲜剂添加量1.5%,涂膜助剂乳酸钙加量4%,最佳贮藏温度4℃。
2008 Vol. 29 (7): 457-461 [摘要] ( 1016 ) [HTML 1KB] [ PDF 540KB] ( 285 )
462 刘顺枝, 马斌, 陈安安, 蒋跃明, 胡位荣
中草药提取液对砂糖橘保鲜效果的研究
用具有良好防腐抑菌作用的中草药高良姜、大黄、丁香、桂皮、大蒜的提取液浸果,研究中草药提取液对无核砂糖橘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相比,中草药提取液处理提高了砂糖橘的好果率,减少了水分损失,延缓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及VC含量的下降。其中稀释50倍的中草药提取液处理的果实贮藏40d时,好果率达98%,比对照提高了10%,失重率仅为1.9%,果实品质最好。中草药提取液处理还提高了贮藏前期果皮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了贮藏后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利于延缓果皮的衰老和病变。
2008 Vol. 29 (7): 462-465 [摘要] ( 1127 ) [HTML 1KB] [ PDF 406KB] ( 347 )
466 陈鑫瑶, 生吉萍, 胡朋, 王菲, 赵丹莹, 申琳
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对番茄采后贮藏期抗冷性的影响
本实验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及乙烯受体抑制剂1-MCP处理番茄果实,通过对相关抗冷指标的检测,来揭示乙烯对于果实抗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乙烯利浓度为0.04%时,能够提高番茄果实游离脯氨酸含量,细胞持水能力,并抑制MDA的大量积累和电解质渗透率的升高,对细胞膜膜脂过氧化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诱导番茄果实抗冷性的提高。而1-MCP则会加重冷害的发生。说明内源乙烯对提高果实抗冷性有积极作用,且适当浓度的外源乙烯能够加强这种作用。
2008 Vol. 29 (7): 466-469 [摘要] ( 940 ) [HTML 1KB] [ PDF 359KB] ( 569 )
专题论述
470 孙杰, 司京成, 兰洪杰
北京2008年奥运会食品冷链物流系统研究
食品冷链物流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考虑到奥运会对于食品安全的严格要求,因此建设高效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三个方面: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基础研究、系统整体规划研究、运作方案研究。分析了国内外食品冷链的定义以及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并研究了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的特性。以此为基础,预测了北京奥运会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同时阐述了奥运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各子系统的规划内容。并对于系统建设中两个重要部分冷链物流的配送和信息平台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8 Vol. 29 (7): 470-478 [摘要] ( 1136 ) [HTML 1KB] [ PDF 636KB] ( 601 )
479 魏法山, 徐幸莲, 周光宏
挥发性N-亚硝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本文综述了N-亚硝基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各种样品制备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样品制备方法包括蒸馏、消煮和吸附的分离方法,以及薄层色谱、柱色谱和超临界萃取的纯化方法,还有简单的样品制备方法固相微萃取法;并介绍了N-亚硝基化合物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2008 Vol. 29 (7): 479-484 [摘要] ( 949 ) [HTML 1KB] [ PDF 223KB] ( 764 )
485 白国涛, 储晓刚, 潘国卿, 凌云, 张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应用非常普遍。随着其在临床上应用研究和毒理学研究的深入,由其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本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做了全面的综述。
2008 Vol. 29 (7): 485-489 [摘要] ( 856 ) [HTML 1KB] [ PDF 226KB] ( 638 )
490 谢会玲, 陈伟, 彭池方, 胥传来
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由于其使用方法不当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等原因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动物源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现有残留检测方法,以及实现多残留快速检测的实验思路,包括目标抗体的获得和检测技术的选择。
2008 Vol. 29 (7): 490-494 [摘要] ( 924 ) [HTML 1KB] [ PDF 208KB] ( 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