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1年 32卷 19期
刊出日期 2011-10-15

基础研究
生物工程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基础研究
1 靳林溪,潘翠芳,王 石,谢建春,孙宝国
“氧化鸡脂-半胱氨酸”反应体系的肉香味物质及其形成机制
采用控制氧化工艺制备氧化鸡脂。以“氧化鸡脂-半胱氨酸”为模型反应,选择较佳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制备出有肉香风味的热反应产物。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通过保留指数、谱库检索定性,以1,2-二氯苯为标准物定量,共鉴定出42种肉香味成分,包括含硫类、吡啶类、醛类、酮类、醇类、呋喃类等,含量最高的为2-戊基呋喃,其次为2-戊基吡啶、壬醛、5-甲基-2(5H)-噻吩酮、2-戊基-2-环戊烯-酮。与“单纯半胱氨酸”、“单纯氧化鸡脂”体系对照探讨肉香味的形成机制,得出“氧化鸡脂-半胱氨酸”体系中半胱氨酸降解及脂肪氧化降解均受到了一定程度抑制,但经美拉德反应生成2-戊基吡啶、2-戊基噻吩等杂环香味物质,使热反应产物挥发性组成趋于较佳的肉香味。
2011 Vol. 32 (19): 1-6 [摘要] ( 134 ) [HTML 1KB] [ PDF 0KB] ( 49 )
7 王松松,陈庆森
3 种发酵乳制品流变性质的比较与分析
用流变仪分析评价发酵乳制品的流变学特性。分别测定以牛乳和豆乳以及二者的混合乳为原料制备的3种发酵乳制品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3种发酵乳制品均是正触变性流体,其滞后环面积之比为1:0.56:0.69。黏丝性指数之比为1:0.63:0.91;恒温恒速下表观黏度初始值之比分别为1:0.99:1.28,发酵豆乳表观黏度下降速率最慢;应变扫描中发现3种发酵乳制品的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发酵豆乳、发酵混合乳和发酵牛乳;在温度扫描中发现发酵豆乳耐温度变化的能力最强,发酵混合乳的表观黏度值最高。通过比较三者的流变学特性说明发酵牛乳的稳定性较差,发酵豆乳的表观黏度值较低,但其稳定性较好。发酵混合乳不仅表观黏度值较高,而且其稳定性也高于发酵牛乳。
2011 Vol. 32 (19): 7-11 [摘要] ( 126 ) [HTML 1KB] [ PDF 0KB] ( 37 )
12 付 鹏,张国文,王 琳,胡明明
Cu2+、Co2+和Mg2+对杜鹃素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法和DNA熔点实验并结合荧光探针亚甲基蓝(MB),研究杜鹃素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模式以及Cu2+、Co2+和Mg2+分别对结合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杜鹃素主要以嵌插模式与DNA结合。3种金属离子均能不同程度影响杜鹃素的吸收光谱和增强DNA-MB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随着体系中Cu2+浓度的增加,DNA-杜鹃素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增加Mg2+的用量则使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影响先增强然后缓慢减弱,而Co2+浓度的增大对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影响较小。由此得出,Cu2+、Co2+和Mg2+对该DNA-杜鹃素结合的影响分别取决于金属离子与杜鹃素的结合能力以及与DNA的碱基和磷酸基团间的结合程度。
2011 Vol. 32 (19): 12-15 [摘要] ( 100 ) [HTML 1KB] [ PDF 0KB] ( 112 )
16 赵利琴,张小平,张朝凤
金荞麦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目的:对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纯化了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鉴定分别为:赤杨酮(化合物1)、异鼠李素(化合物2)、槲皮素(化合物3)、槲皮素-3-O-鼠李糖苷(化合物4)、圣草酚(化合物5)、儿茶素(化合物6)、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化合物7)、丁香酸(化合物8)、对羟基苯甲醛(化合物9)、琥珀酸(化合物10)、N-反式香豆酰酪胺(化合物11)、β-谷甾醇(化合物12) 和胡萝卜苷(化合物13)。结论:圣草酚、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和N-反式香豆酰酪胺是在金荞麦属内首次发现,丁香酸是种内首次发现。
2011 Vol. 32 (19): 16-22 [摘要] ( 120 ) [HTML 1KB] [ PDF 0KB] ( 132 )
23 贾小翠,李春保,徐幸莲,周光宏
禁食对僵直前后鸡肉加工特性的影响
三黄鸡分别禁食0、8、16h和24h,采用三管齐断法宰杀,于宰后僵直前(0h)、僵直阶段(3h)和僵直后(24h)分别制成鸡肉糜,测定新鲜肌肉的pH值,鸡肉肠的蒸煮损失、加压损失、剪切力值、肉色和质构等指标,观察不同禁食时间对僵直前后鸡肉糜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禁食时间延长,pH值先升高后降低(P<0.05),蒸煮损失和加压损失都有增加的趋势,剪切力值有降低的趋势,未禁食组僵直前鸡肉肠的硬度、弹性、黏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最高,禁食16h组僵直和僵直前的质构特性优于禁食8h和24h组。随着宰后时间延长,pH值显著降低,持水力显著下降,僵直后鸡肉肠的质构特性劣于僵直和僵直前鸡肉肠的质构特性。
2011 Vol. 32 (19): 23-27 [摘要] ( 106 ) [HTML 1KB] [ PDF 0KB] ( 55 )
28 邵兰兰,赵 燕,涂勇刚,杨有仙,李建科,李 鑫,董 攀,邓文辉
酶法制备的蜡质玉米淀粉β-限制糊精性质
对大麦β-淀粉酶水解蜡质玉米淀粉制备的β-限制糊精的颗粒形态、结晶性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限制糊精颗粒有棱角、呈不规则状,非结晶结构,β-限制糊精糊凝沉性弱,溶解度与膨润力、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均较原蜡质玉米淀粉有明显的改善,吸湿性比蜡质玉米淀粉略小。β-限制糊精具备的这些优良的性质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使其在食品加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大的开发潜力。
2011 Vol. 32 (19): 28-32 [摘要] ( 90 ) [HTML 1KB] [ PDF 0KB] ( 22 )
33 颜 军,孙晓春,谢贞建,何 钢,易 勇,房 晨,苟小军
苦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测定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苦荞多糖,经离子交换柱分离,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纯度鉴定并测定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硫酸水解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水解后的单糖,衍生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苦荞经水提醇沉,用Sevag 法脱蛋白后,获得苦荞多糖(TBP);DEAE-纤维素柱层析获得3个苦荞多糖组分TBP-1、TBP-2和TBP-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44544、445656和636795。柱前衍生液相色谱分析可知:TBP-1、TBP-2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均一多糖;TBP-3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的杂多糖,其物质的量比为4.32:2.41:1.00:39.8:9.64:2.02。
2011 Vol. 32 (19): 33-36 [摘要] ( 83 ) [HTML 1KB] [ PDF 0KB] ( 153 )
37 孙璐宏,鲁周民,包 蓉,赵 楠,白卫东
柿果醋酿造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变化
目的:揭示柿果醋生产过程中抗氧化性能变化规律及其物质基础。方法:以水柿为原料、采用一步发酵方法,对柿果醋生产过程中主要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总酚、总黄酮和VC含量在发酵阶段都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陈酿过程中呈缓慢上升趋势,三者含量相互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柿果醋的总抗氧化能力在发酵过程快速上升,在陈酿中呈缓慢上升趋势,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柿果醋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黄酮、总酸和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柿果醋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作用是果醋中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1 Vol. 32 (19): 37-41 [摘要] ( 139 ) [HTML 1KB] [ PDF 0KB] ( 11 )
42 赵节昌,李笑梅
外源因素对萌发大豆中VC含量的影响
大豆不含VC,但在萌发过程中会产生VC,且生成量随萌发天数的延长而增加。在大豆萌发过程中分别采用葡萄糖、L-半乳糖、D-甘露糖、碘化钾浸泡以及紫外光照射,研究外源因素对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L-半乳糖、碘化钾溶液浸泡以及紫外光照射对VC合成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L-半乳糖浸泡的作用最大,与未处理相比VC增加了8.43mg/100g;其次是葡萄糖浸泡,VC增加了4.23mg/100g,且较低葡萄糖质量浓度下延长浸泡时间优于高质量浓度短时浸泡。紫外光照射从第5天开始对VC合成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
2011 Vol. 32 (19): 42-45 [摘要] ( 87 ) [HTML 1KB] [ PDF 0KB] ( 20 )
46 林晶晶,林向阳,吴 佳,卞智英,叶楠慧,朱榕壁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鱼糜制品在储藏过程中水分变化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NMR)监测鱼糜制品相应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以及各组分水的含量变化。研究墨鱼丸、花枝丸两种鱼糜制品在-18℃(正常储藏温度)以及4℃/-18℃(扩大化模拟冷库温度变化)两种储藏条件下各种水分的分布和迁移情况。结果表明:这两种鱼糜制品具有4种流动性不同的水分,其对应的弛豫时间分别为T21、T22、T23、T24(0ms<T21<0.6ms,1ms<T22<3ms,10ms<T23<30ms,75ms<T24<175ms)。弛豫时间T21和T22对应的水为结合水,在储藏过程中变化不大,T23和T24对应的水流动性较大,是水分变化的关键部分。在4℃/-18℃条件下水分的变化比-18℃储藏条件下的变化显著,甚至连结合最紧密的水(T21对应的结合水)也会发生变化。
2011 Vol. 32 (19): 46-49 [摘要] ( 128 ) [HTML 1KB] [ PDF 0KB] ( 8 )
50 李 敏,游雄鹰,赵昌琼
茎瘤芥叶片中叶绿素的稳定性
采用丙酮溶液提取茎瘤芥叶片中的叶绿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光照、温度、pH值、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光照、H2O2、VC、酸碱性条件以及Mg2+、Cu2+、Fe3+、Ca2+等金属离子均影响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的稳定性。在10~70℃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稳定,80℃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稳定性下降。中性条件、Na2SO3的存在均对茎瘤芥叶片叶绿素有增色作用。
2011 Vol. 32 (19): 50-53 [摘要] ( 101 ) [HTML 1KB] [ PDF 0KB] ( 14 )
54 孙月娥,邵 颖,陈安徽,刘晓娟,樊美珍
一株串珠镰刀菌胞内红色素稳定性及部分生理活性研究
研究串珠镰刀菌RCEF4029菌株胞内红色素的稳定性及其部分生理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色素溶液的吸光度评价红色素的稳定性;DPPH自由基酶标仪法测定红色素溶液的抗氧化活性;中国仓鼠卵巢肿瘤细胞CHO Cytotoxicity Assay模型检测红色素溶液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串珠镰刀菌RCEF4029菌株胞内红色素的热稳定性及光稳定性较好;常用金属离子中Zn2+、Ca2+对红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Na+、Mg2+、Al3+具有增色效应,而Fe3+却破坏了色素的稳定性;氧化剂、还原剂、维生素、酸度调节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胞内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其中柠檬酸、氢氧化钠、VE、明胶和苯甲酸钠具有轻微增色作用。红色素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
2011 Vol. 32 (19): 54-59 [摘要] ( 194 ) [HTML 1KB] [ PDF 0KB] ( 29 )
60 孙 辉,赵新淮
酪蛋白水解物的类蛋白反应修饰及其产物ACE抑制活性特征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水解度为10.9%、IC50值为52.6μg/mL的酪蛋白水解物,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催化的类蛋白反应修饰条件。修饰反应时间固定为6h时,适宜的条件为酶添加量3.1kU/g pro、底物质量浓度50g/100mL、反应温度25℃。制备9个修饰程度不同的修饰产物,结果显示:修饰产物ACE抑制活性均提高,并且活性最高的修饰产物的IC50降低至14.9μg/mL。该修饰产物离心分级后,上清液部分和沉淀部分的ACE抑制活性分别低于和高于修饰产物,表明沉淀部分是提高ACE抑制活性的主要原因;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修饰产物及沉淀部分有较大分子质量的肽分子生成;该修饰产物和上清液部分、沉淀部分的进一步酶水解处理则显示,酶水解会导致它们的ACE抑制活性降低,但是仍然高于最初的酪蛋白水解物。
2011 Vol. 32 (19): 60-65 [摘要] ( 106 ) [HTML 1KB] [ PDF 0KB] ( 145 )
66 刘娜女,张 静,孙润广,杜 柯,李连启,屈家宽
鸡腿菇多糖WCP3a的抗氧化活性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研究鸡腿菇多糖WCP3a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空间结构的关系。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结果表明,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鸡腿菇多糖WCP3a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且当多糖质量浓度为0.6mg/mL时对O2- ·的清除效果最明显;刚果红实验和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检测结果表明,鸡腿菇多糖WCP3a为单股螺旋结构;用不同浓度NaOH溶液处理WCP3a,产生不同空间构象的多糖样品WCP3a-0.2和WCP3a-0.4,检测两者清除O2- ·的能力,与WCP3a对比发现,WCP3a-0.2和WCP3a-0.4对O2- ·的清除效果均优于WCP3a,且WCP3a-0.4的清除能力最强;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结果发现,NaOH碱性环境使缠绕成股的多糖分子逐渐解聚,且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多糖裂解程度不同。鸡腿菇多糖WCP3a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空间结构关系更密切。
2011 Vol. 32 (19): 66-69 [摘要] ( 88 ) [HTML 1KB] [ PDF 0KB] ( 13 )
70 何念武,杨兴斌,田灵敏,赵 燕
黄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目的:测定黄瓜中总糖含量,分离制备黄瓜多糖并测定其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以及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瓜提取物中的总糖含量;用硫酸-咔唑法测定黄瓜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单糖组成;并在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黄瓜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和羟自由基( ·OH)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力(TRP)。结果表明:黄瓜多糖的总糖含量为63.5%,糖醛酸含量为10.6%。HPLC分析表明:黄瓜多糖由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木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等8种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4.08:2.78:1.00:5.82:6.07:2.78:8.48:6.58。黄瓜多糖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为20mg/mL时,对DPPH自由基、O2- ·、 ·OH的清除率分别为92.31%、83.57% 和77.59%,并发现其有明显的还原能力。结论:黄瓜多糖是一种典型的杂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2011 Vol. 32 (19): 70-74 [摘要] ( 229 ) [HTML 1KB] [ PDF 0KB] ( 13 )
75 孙丽萍,杜 夏,陈有根,徐 响,安仲姚,李春艳
油菜蜂花粉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以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以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评价指标,从油菜蜂花粉水提物中分离得1个化合物,用波谱学进行结构解析,鉴定为山奈酚,其抑菌效果显著,是油菜蜂花粉抑菌活性成分,可作为植物源抗菌剂,提高油菜蜂花粉的应用价值。
2011 Vol. 32 (19): 75-78 [摘要] ( 93 ) [HTML 1KB] [ PDF 0KB] ( 34 )
79 文良娟,刘 昊,王 维
不同品种芒果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以广西主栽金煌芒果、象牙芒果和台农芒果3个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芒果中总黄酮含量。采用羟自由基( ·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体系、DPPH自由基体系对3个芒果品种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同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40~200μg/mL范围内,芒果总黄酮和VC对 ·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台农芒果、象牙芒果、金煌芒果、VC;在质量浓度10~200μg/mL范围内,对O2- ·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VC、台农芒果、象牙芒果、金煌芒果;在质量浓度1~20μg/mL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VC、台农芒果、金煌芒果、象牙芒果。3种芒果总黄酮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与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台农芒果总黄酮抗氧化性优于其他两个品种。
2011 Vol. 32 (19): 79-82 [摘要] ( 108 ) [HTML 1KB] [ PDF 0KB] ( 71 )
83 郭 丽,王 鹏,赵东江,王广慧,周凤超,马 雪
高压均质对大豆β-伴球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高压均质后大豆β-伴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大豆β-伴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4±1)℃,高压均质后大豆β-伴球蛋白粒径明显变小,经20MPa和30MPa均质处理后,大豆β-伴球蛋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高压均质可有效提高大豆β-伴球蛋白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并降低乳析率。经20MPa和35MPa压力处理的大豆β-伴球蛋白的保水性明显提高,经25MPa和30MPa压力处理的大豆β-伴球蛋白的持油性明显提高。
2011 Vol. 32 (19): 83-87 [摘要] ( 110 ) [HTML 1KB] [ PDF 0KB] ( 14 )
88 陈 思,黄庆华,李娆玲,甘伟发,源翰祺
茶枝柑皮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采用酸水法从茶枝柑皮中提取多糖,经D-201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Sevag法脱蛋白,透析、冻干后得茶枝柑皮多糖,再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组分CPA-Ⅰ。单糖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糖组成进行研究,凝胶分子排阻色谱法鉴定其纯度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紫外、红外光谱法对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茶枝柑皮多糖CPA-Ⅰ不含蛋白,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96×104,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是羧酸酯化的半乳糖醛酸多聚糖。
2011 Vol. 32 (19): 88-91 [摘要] ( 118 ) [HTML 1KB] [ PDF 0KB] ( 15 )
92 祝子坪,李 娜
桑黄菌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
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桑黄菌胞内多糖与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清除DPPH自由基时,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1.09mg/mL,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1.52mg/mL;清除 ·OH时,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0.23mg/mL,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0.78mg/mL;清除O2- ·时,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20.31μg/mL,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29.97μg/mL;螯合Fe2+时,胞内多糖的EC50值为1.36mg/mL,胞外多糖的EC50值为1.66mg/mL;实验范围内胞内多糖、胞外多糖还原能力与质量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可见桑黄菌多糖抗氧化能力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且胞外多糖与胞内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不同。
2011 Vol. 32 (19): 92-95 [摘要] ( 104 ) [HTML 1KB] [ PDF 0KB] ( 19 )
96 邓志汇,黄惠华
茶鲜叶和茶花水提物对胆酸盐的结合及其降血脂机理的研究
在体外模拟人体消化环境,研究分析杀青、不杀青茶鲜叶和茶花水提液在体外对各种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同时探讨杀青、不杀青茶鲜叶和茶花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茶多酚与胆酸盐结合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杀青茶鲜叶的水提液结合胆酸盐的能力最强,其次是茶花水提液、不杀青茶鲜叶的水提液。结合各种胆酸盐能力与各种水提液的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果初步证明茶叶、茶花的功能性成分对人体具有降血脂功能。
2011 Vol. 32 (19): 96-99 [摘要] ( 105 ) [HTML 1KB] [ PDF 0KB] ( 63 )
100 牛广财,朱 丹,肖 盾,魏文毅,王鹤霖
花红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氧化活性
目的:以混合菌种发酵法制备的花红可溶性膳食纤维(MPSDF)为原料,研究其对 ·OH、O2- ·和DPPH自由基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效果。方法:采用 ·OH、O2- ·体系、DPPH自由基体系和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法,测定MPSDF对 ·OH、O2- ·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Schaal烘箱法对大豆油过氧化值抑制效果。结果:MPSDF对 ·OH和O2- ·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EC50分别为4.63mg/mL和8.84mg/mL,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较低。MPSDF添加到大豆油中,其抗氧化效果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接近。结论:发酵法制备的花红可溶性膳食纤维(MPSDF)对 ·OH和O2- ·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大豆油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2011 Vol. 32 (19): 100-103 [摘要] ( 98 ) [HTML 1KB] [ PDF 0KB] ( 23 )
104 王 君,林华峰,李世广,李茂业,张松影
黄粉虫成虫体内脂类抗菌物质活性
用乙酸乙酯对黄粉虫成虫体内的脂类抗菌物质进行浸提,并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检测成虫脂类抗菌物质对3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病原真菌(黑曲霉、苹果炭疽、梨黑星)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黄粉虫成虫脂类粗提物的乙醇洗脱成分及加热组都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热稳定性好;成虫脂类抗菌物质对3种病原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将其应用于食品(苹果、梨、豆腐干)防腐上也有一定的效果,脂类抗菌物质质量浓度为50mg/mL时,苹果腐烂率下降了13.24%,梨腐烂率下降了16.90%,并能有效延长豆腐干的保质期。
2011 Vol. 32 (19): 104-107 [摘要] ( 106 ) [HTML 1KB] [ PDF 0KB] ( 17 )
108 罗志刚,卢旋旋
小麦淀粉-离子液体溶液流变性质的研究
采用哈克流变仪研究小麦淀粉-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溶液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小麦淀粉-离子液体[AMIM]Cl溶液均为假塑性流体;离子液体溶液表现出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溶液体系随着淀粉质量浓度增高而剪切稀化增强;溶液的触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11 Vol. 32 (19): 108-111 [摘要] ( 98 ) [HTML 1KB] [ PDF 0KB] ( 13 )
112 乔娟娟,田颖刚,谢明勇,李 欣,张 盼,朱 胜,王春艳
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红外光谱结构解析
采用氨水-过氧化氢法和碳酸钾-过氧化氢法对乌骨鸡黑色素进行降解,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的红外光谱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与乌骨鸡黑色素在红外图谱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在3600~3100cm-1、2950~2850cm-1、1680~1630cm-1、1570~1515cm-1、1240~1200cm-1均有不同强度的吸收峰,特别是在1650cm-1附近均出现乌骨鸡黑色素的特征强吸收峰,推测经过氧化氢降解反应获得的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中含有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片段,酰胺基团和环状烯烃可能是构成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的主要基团。
2011 Vol. 32 (19): 112-115 [摘要] ( 125 ) [HTML 1KB] [ PDF 0KB] ( 161 )
116 宋彦显,闵玉涛,徐凤才,马庆一
五倍子中α-淀粉酶抑制因子的研究
采用甲醇粗提、索氏抽提及pH值梯度提取和聚酰胺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法及酶反应动力学跟踪的方法对五倍子中的α-淀粉酶抑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乙醚、乙酸乙酯、丙酮-水(体积比1:1)、甲醇、石油醚组分和甲醇粗提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依次为:91.04%、90.38%、80.09%、66.48%、34.14%和23.96%。其中石油醚组分中的α-淀粉酶抑制因子是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其抑制率分别为34.34%、31.71%和31.01%,而乙醚组分中的抑制因子是鞣酸及没食子酸,其抑制率分别为66.7% 和21.3%。丙酮-水组分中的抑制因子较为复杂,经初步纯化和气质联用得知其为脂肪醇类并部分甲酯化。
2011 Vol. 32 (19): 116-119 [摘要] ( 79 ) [HTML 1KB] [ PDF 0KB] ( 35 )
生物工程
120 金 清,吴建平 ,张贵川,邓亚飞4,袁吕江
一种筛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方法
实验建立一种从蛋白水解物中快速高效鉴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方法:先对蛋白按照酶解位点进行序列搜寻,建立一个样品肽库;在量效结构关系(QSAR)研究的基础上对样品库中的肽的ACE抑制活性进行预测,然后化学合成目标肽及测定活性;必要时用现代分析技术确证蛋白水解物中目标肽的存在。用此方法对油菜、大米、小麦蛋白水解物中三肽ACE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发现IC50在10μmol/L以下的三肽多达34条,选择了11条活性较高的肽合成验证,最后发现潜藏在油菜Cruciferin BNC1 (P33523)蛋白序列347~349的LRL活性最高,IC50达到3.42μmol/L,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LRL属于竞争性抑制剂;油菜蛋白胃蛋白酶水解物进行分子质量分段,取分子质量小于1000D部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发现有LRL。
2011 Vol. 32 (19): 120-124 [摘要] ( 85 ) [HTML 1KB] [ PDF 0KB] ( 38 )
125 刘天祎,潘道东
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
以获得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菌株为目的,从泡菜汁、鹅肠、鸡嗉囊等材料中分离获得20株乳酸菌。以对DPPH自由基和O2- ·的清除率为初筛指标,总抗氧化(T-AOC)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为复筛指标,筛选得到两株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L8和L17。利用糖发酵实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发现它们均为干酪乳杆菌。
2011 Vol. 32 (19): 125-129 [摘要] ( 96 ) [HTML 1KB] [ PDF 0KB] ( 47 )
130 杨保伟,申进玲,席美丽,张秀丽,崔生辉,王 新,孟江洪
2007-2008西安地区鸡肉源沙门氏菌相关特性分析
目的:研究260株2007-2008年分离于西安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以确保食品安全。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玻片凝集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使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法确定沙门氏菌的DNA酶切图谱,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确定沙门氏菌的基因型。结果:沙门氏菌对萘啶酮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81.4%、29.2%、22.4%、21.8%、34.6%、37.7%、32.6%、23.1%和1.9%。260株沙门氏菌共涵盖21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舒卜拉沙门氏菌(S. Shubra)、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 Indiana)、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丘古沙门氏菌(S. Djugu)、德尔卑沙门氏菌(S. Derby)、维尔肖沙门氏菌(S. Virchow)、奥兹马森沙门氏菌(S. Othmarschen)和沙门氏菌Ⅱ(Salmonella Ⅱ)等比较常见。6.1%的舒卜拉沙门氏菌和22.6%的印第安纳沙门氏菌至少可耐15种抗生素,耐药性最强。4种最为常见的肠炎沙门氏菌、舒卜拉沙门氏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表现为基因型多样性,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流行状况随时间和地点的改变呈现出不同规律性。结论:西安市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存在耐药现象。
2011 Vol. 32 (19): 130-136 [摘要] ( 101 ) [HTML 1KB] [ PDF 0KB] ( 12 )
137 王丽婷,徐 伟,张玉强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大豆秸秆木质素降解的FTIR表征
研究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urdsall)对大豆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条件。结果显示:5g秸秆粉中添加合成培养液12mL、接种量为0.8mL(孢子悬液浓度8.6×106CFU/mL)、培养基初始pH4.5,发酵10d后,木质素降解率为45.96%。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检测降解后秸秆中官能团的变化,发现与木质素相关的谱峰(1099cm-1、1057~1038cm-1)相对强度减小,与苯环相关的谱峰(1643~1608cm-1、1510~1508cm-1)相对强度增加,表明部分大分子木质素裂解成小分子木质素或木质素单体,对比其他谱峰相对强度的变化,发现木质素中苯环等环状化合物含量减少。
2011 Vol. 32 (19): 137-140 [摘要] ( 113 ) [HTML 1KB] [ PDF 0KB] ( 25 )
141 胡耀辉,王 丹,朴春红,于寒松,刘俊梅
重组麦芽糖转葡萄糖基酶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对重组麦芽糖转葡萄糖基酶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菌株产麦芽糖转葡萄糖基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糖蜜0.025g/mL、胰蛋白胨0.015g/mL、MgSO4 ·7H2O与K2HPO4的质量为7:1、FeSO4 ·7H2O 0.5g/L;以葡萄糖氧化酶法为指标测得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mL/250mL、转速200r/min、接种量5%、初始pH 7.0、最佳温度37℃、诱导阶段OD600nm=0.6、诱导温度30℃、诱导时间5h、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浓度1mmol/L。经优化,重组麦芽糖转葡萄糖基酶的酶活力可达950U/mL,比初始条件下提高了近7倍。
2011 Vol. 32 (19): 141-146 [摘要] ( 116 ) [HTML 1KB] [ PDF 0KB] ( 17 )
147 令 博,蔡昱杰,吴洪斌,赵国华,明 建
改性葡萄皮渣膳食纤维体外发酵特性研究
采用人粪便提取液为接种物,通过体外发酵技术研究不同改性处理的葡萄皮渣膳食纤维在模拟人体大肠环境条件下的发酵过程,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pH值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皮渣膳食纤维是一种理想的可被大肠微生物所利用的碳源,能够在体外模拟环境下发酵产生乙酸、丙酸、丁酸和异丁酸等短链脂肪酸;葡萄皮渣膳食纤维经过不同改性处理后对其发酵液pH值的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对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总量和各组分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2011 Vol. 32 (19): 147-151 [摘要] ( 120 ) [HTML 1KB] [ PDF 0KB] ( 8 )
152 曲 敏,杨大鹏,梁金钟,张月学
嗜酸乳杆菌发酵制备苜蓿叶蛋白的研究
以“肇东”紫花苜蓿干草为实验材料,利用嗜酸乳杆菌发酵沉降提取苜蓿叶蛋白,研究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规律、并筛选高产酸嗜酸乳杆菌,确定苜蓿叶蛋白的等电点;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液比3个因素对叶蛋白得率的影响,确定发酵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pH3.0~3.7为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沉降范围;最佳发酵条件参数为:发酵时间11h、料液比1:20、接种量为107个/mL;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粗蛋白含量为45.08%。
2011 Vol. 32 (19): 152-156 [摘要] ( 98 ) [HTML 1KB] [ PDF 0KB] ( 29 )
157 周国燕,李炫辰,王爱民,蓝 浩,邢 华
微量热法研究10-23脱氧核酶切割反应的热动力学
选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区C/C区2031位点的序列作为底物RNA片段,并合成相应的10-23脱氧核酶,然后用微量热法研究10-23脱氧核酶的热动力学。在近生理条件下,通过微量热法测定10-23脱氧核酶切割反应的热动力学参数。根据热流曲线得出底物RNA不同浓度的反应初速率v0,再作出v-[S]曲线,通过Lineweaver-Burk作图得出10-23脱氧核酶切割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为2.5×10-9mol/(L ·s)、米氏常数Km为0.045nmol/L、催化常数Kcat为0.107min-1。
2011 Vol. 32 (19): 157-160 [摘要] ( 101 ) [HTML 1KB] [ PDF 0KB] ( 7 )
161 谢晓阳,袁伟静,李昆太,郭晓燕,刘志文,徐 波
高产γ-氨基丁酸富锌乳酸菌的分批及补料发酵研究
以短乳杆菌BS2为研究对象,根据已优化的培养条件,使用15L发酵罐进行分批及分批补料发酵实验,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观察γ-氨基丁酸(GABA)的生物转化过程,克服摇瓶发酵的不足。采用初始pH值为5,发酵期间不控制pH值的条件下进行分批发酵;而后通过发酵期间控制pH值为5的条件下再次进行分批发酵,GABA含量得到有效提高,而谷氨酸钠和葡萄糖分别在32h和44h基本耗尽;然后采用初始pH值为5,发酵期间控制pH值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在32h补入谷氨酸钠,44h补入葡萄糖,其中,补加550g/L葡萄糖200mL,630g/L谷氨酸钠200mL。补料发酵时,两者流加速度均为11.1mL/min,流加18min。流加结束后培养基中葡萄糖和谷氨酸钠含量达到18g/L以上,基本达到在初始发酵时的质量浓度,而谷氨酸钠在56h基本耗尽,GABA产量达到22.5g/L,最后在56h第2次补加谷氨酸钠,操作同上,GABA产量在104h达到33g/L以上。
2011 Vol. 32 (19): 161-164 [摘要] ( 90 ) [HTML 1KB] [ PDF 0KB] ( 18 )
165 肖 荣,范郁冰,王远亮,李宗军,
富含S-层蛋白乳酸细菌的鉴定及其消化酶耐受性研究
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法从新鲜牛奶中筛选获得一株乳酸菌菌株,命名为M8,SDS-PAGE 分析该菌株富含S-层蛋白。结合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对其人工消化液耐受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对人工胃液(3.0g/L,pH2.5)具有良好耐受能力,能在人工肠液(10g/L,pH8.0)中增殖,且S-层蛋白具有耐消化酶酶解能力。提示S-层蛋白作为保护屏障,可抵抗消化酶的作用。
2011 Vol. 32 (19): 165-169 [摘要] ( 130 ) [HTML 1KB] [ PDF 0KB] ( 49 )
170 蒋芳平,应琼琼,顾 蔚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果蝇SOD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对果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表达的影响,用含不同质量浓度(0.00、0.20、0.50、1.00、2.00g/L)的PP培养基饲喂果蝇10d后,提取不同PP组果蝇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方法在mRNA表达水平上研究SOD基因。结果表明:PP抑制了果蝇体内抗氧化酶Cu, Zn-SOD、Mn-SOD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PP质量浓度的升高,雌果蝇体内Cu, Zn-SOD基因与雄果蝇体内Mn-SOD基因的表达量随之降低,而Mn-SOD基因在雌果蝇体内总体表达量提高。故PP的毒性作用可能与抑制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有关,而这种作用因果蝇性别而异。
2011 Vol. 32 (19): 170-173 [摘要] ( 103 ) [HTML 1KB] [ PDF 0KB] ( 40 )
174 徐 鑫,何佳易,刘国艳,蔡丽丽,魏晓蕊,满其琪,张 军
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条件制备乳源免疫活性肽
目的:优化胰蛋白酶(PTN 6.0S)酶解酪蛋白酸钠制备高免疫活性肽的酶解条件。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得的酶解产物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程度(刺激指数SI)及氨基氮(AN)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条件。结果:在pH7.0、温度55.0℃、时间15h、底物质量浓度3.5g/100mL、酶与底物比3.8:1000的酶解条件下,酶解产物的SI值达到0.184±0.002,AN含量为(0.795±0.012)g/L。结论:以酶解产物的活性为指标,可直接获得免疫活性最高的乳源多肽的酶法制备条件。
2011 Vol. 32 (19): 174-179 [摘要] ( 121 ) [HTML 1KB] [ PDF 0KB] ( 19 )
180 孙 姜,郑丽雪,王立梅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W2产苯乳酸的发酵动力学研究
研究Lactobacillus paracasei W2分批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苯乳酸(PLA)的积累、葡萄糖消耗的变化规律。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PLA分批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产物合成及基质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 7.0 软件进行最优参数估计和非线性拟合,拟合模型R2均大于0.955,显示了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反映了Lactobacillus paracasei W2分批发酵合成PLA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2011 Vol. 32 (19): 180-183 [摘要] ( 96 ) [HTML 1KB] [ PDF 0KB] ( 8 )
184 王 坤,闫颖娟,姜 梅,陈晓红,李 伟,董明盛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研究
采用置片法和菌落计数法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在不同载体表面(椰果粒、不锈钢网布、塑料片、陶瓷片和玻璃片)上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椰果粒和不锈钢网布是适宜乳酸菌单菌生物膜形成的载体,培养7d椰果粒和不锈钢网布上的单菌生物膜初始菌密度可达107CFU/cm2,并且在后续培养中能稳定在3.2×106CFU/cm2左右;混菌生物膜菌密度连续7d稳定在1×107CFU/cm2左右。利用扫描电镜对S. thermophilus和L. bulgaricus形成的混菌生物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椰果粒和不锈钢网布表面上S. thermophilus和L. bulgaricus形成典型的混菌生物膜结构。
2011 Vol. 32 (19): 184-187 [摘要] ( 90 ) [HTML 1KB] [ PDF 0KB] ( 118 )
188 冯美琴,邱 远,张 琦,玛依诺·木图拉,陈晓红,董明盛
响应曲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的醇沉工艺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醇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醇沉时间、95%乙醇添加量、发酵液浓缩倍数与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提取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胞外多糖醇沉的最佳条件为:醇沉时间12.56h、95%乙醇添加量与发酵液体积比为3.9、发酵液浓缩倍数3.54倍,在此条件下理论预测最大胞外多糖提取量为323.11mg/L,验证实验条件下实际测得最大胞外多糖提取量为320.17mg/L,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91%。
2011 Vol. 32 (19): 188-192 [摘要] ( 95 ) [HTML 1KB] [ PDF 0KB] ( 26 )
193 赵育卉,王 静,胡秋辉,辛志宏
响应曲面法优化蒜氨酸酶酶促反应条件
以纯化的蒜氨酸酶为对象,研究影响蒜氨酸酶活性的不同因素并优化反应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蒜氨酸酶活性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酶与底物比、反应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酶促反应速率。Design-expert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蒜氨酸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酶与底物比0.20、反应温度36℃、pH6.4、Mn2+浓度8.15mmol/L,该条件下蒜氨酸酶活力为(0.156±0.0053)U/mL。而Cu2+在10mmol/L的浓度条件下使蒜氨酸酶活力降低了一半左右。
2011 Vol. 32 (19): 193-197 [摘要] ( 114 ) [HTML 1KB] [ PDF 0KB] ( 36 )
营养卫生
198 李 川,朱科学,聂少平,胡晓波,黄丹菲,谢明勇
苏氨酸锌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苏氨酸锌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的抗氧化性、肝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二甲基双胍阳性对照组,苏氨酸锌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同龄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肝脏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蛋白(TP)等指标。结果:高剂量的苏氨酸锌对糖尿病大鼠的MDA、NO、SOD、GSH-Px、肝脏指数等指标有显著性改善作用(P<0.05),并对ALT、AST、 AST/ALT、TP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苏氨酸锌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氧化损伤、肝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1 Vol. 32 (19): 198-200 [摘要] ( 119 ) [HTML 1KB] [ PDF 0KB] ( 22 )
201 刘艳青,李国云,高 焱,马 敏,唐庆娟,常耀光,薛长湖,李兆杰
海参硫酸软骨素对大鼠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海参硫酸软骨素对大鼠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酒精诱导胃溃疡模型,检测胃溃疡出血情况、溃疡指数、胃溃疡发生率及胃溃疡病灶部位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对胃出血面积、溃疡指数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结论:海参硫酸软骨素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胃的出血情况和溃疡面积,对胃溃疡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011 Vol. 32 (19): 201-204 [摘要] ( 113 ) [HTML 1KB] [ PDF 0KB] ( 46 )
205 王晓洁,史 倩,张晨晨,王守海,刘晓晨,刘新生,曲彦清
中国蛤蜊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中国蛤蜊水提取物(WEMC)对四氯化碳(CCl4) 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小鼠经口灌胃0.15、0.45、0.90g/(kg ·d)的中国蛤蜊水提取物,8d后,以1mL/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6%的CCl4,24h后测定小鼠的肝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等指标,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学变化。结果:中国蛤蜊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的水平(P<0.01),各剂量组的A/G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1),且明显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但对肝指数无明显影响,光镜下可见中国蛤蜊水提取物可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程度。结论:中国蛤蜊水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2011 Vol. 32 (19): 205-208 [摘要] ( 90 ) [HTML 1KB] [ PDF 0KB] ( 117 )
209 仇 燕,宋建军,王少杰
菜芙蓉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性及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研究菜芙蓉(Ablmoschus manihot (L.) Medic)花8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人宫颈肿瘤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enton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检测菜芙蓉花提取物对体外羟自由基( ·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2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测定其还原力。MTT法评价菜芙蓉黄酮提取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菜芙蓉花提取物清除 ·OH、O2- ·、DPPH自由基的能力随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EC50分别为170、20、8.7mg/L, 其还原力是对照VC的两倍。菜芙蓉花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IC50为228μg/mL。结论:菜芙蓉花提取物抗氧化性强,具有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2011 Vol. 32 (19): 209-213 [摘要] ( 96 ) [HTML 1KB] [ PDF 0KB] ( 44 )
214 孙晓东,杜 萍,单 云,杨 俊,张先俊,姚 敏,杨勇武,张 晶
丽江玛卡片和秘鲁玛卡片营养成分对比分析和评价
目的:将丽江玛卡片与秘鲁玛卡片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观察两种片剂在营养价值上的异同。方法:采用国标方法测定两种片剂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粗纤维、维生素和10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片剂在营养组成和含量上基本相似,但丽江玛卡片在脂肪、铁元素含量上明显低于秘鲁,而在精氨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上高于秘鲁玛卡片。结论:玛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进一步引种和开发该资源。
2011 Vol. 32 (19): 214-216 [摘要] ( 138 ) [HTML 1KB] [ PDF 0KB] ( 60 )
217 李芳亮,高 杨,刘 莹,杨新源,王 锐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为了研究沙棘叶水溶性多糖(WPHL)的抗突变作用,本实验通过微核实验、精子畸变实验和彗星实验观察WPHL对环磷酰胺(CP)诱发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肝细胞DNA损伤和精子畸变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WPHL 在50mg/(kg ·d)剂量时,对CP诱发的微核(P<0.05)和精子畸变(P<0.05)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以显著减小肝脏彗星细胞的数量和缩短彗星细胞尾巴的长度(P<0.05)。说明有显著的抗突变能力。
2011 Vol. 32 (19): 217-219 [摘要] ( 126 ) [HTML 1KB] [ PDF 0KB] ( 28 )
220 尹学哲,许惠仙,金爱花,全吉淑
大豆异黄酮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研究大豆异黄酮(ISF)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脂蛋白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观察主动脉壁横切面病理变化。分离血浆脂蛋白,观察各血浆脂蛋白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易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ISF可减轻高脂饲料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病理变化;显著降低家兔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浆总LPO和脂蛋白LPO含量(P<0.05);在体外进行氧化修饰时,延长LDL氧化延滞时间。提示,ISF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LDL胆固醇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强LDL抗氧化修饰能力,因此能够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积极作用。
2011 Vol. 32 (19): 220-223 [摘要] ( 118 ) [HTML 1KB] [ PDF 0KB] ( 124 )
224 彭 梅,张振东,杨 娟
土党参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
研究土党参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实验随机将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以及土党参多糖低剂量组(100mg/(kg ·d))、中剂量组(200mg/(kg ·d))、高剂量组(400mg/(kg ·d)),灌胃给药21d后,考察其对小鼠爬杆时间、游泳时间以及血乳酸、血中尿素氮、肝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党参多糖能延长小鼠爬杆时间,增加小鼠游泳耐力,降低血乳酸、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增加肝糖原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土党参多糖对小鼠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
2011 Vol. 32 (19): 224-226 [摘要] ( 140 ) [HTML 1KB] [ PDF 0KB] ( 60 )
227 贾 磊,聂秀娟,方 梅
黄参多糖对癌细胞HepG2和P388增殖抑制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索黄参提取物黄参多糖(SGP)对肝癌细胞HepG2和淋巴白血病细胞P388增殖的抑制与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并初步探讨其对生命延长的作用。方法:应用SGP与肝癌细胞HepG2和淋巴白血病细胞P388共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剂量SGP对HepG2和P388细胞增殖的抑制;通过对小鼠皮下移植性肿瘤HepG2生长抑制实验,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GP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探讨SGP对荷淋巴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的作用。结果:SGP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HepG2和P388细胞的增殖,200mg/(kg ·d)剂量作用48h,对HepG2的抑制率可达37.05%(P<0.01),而150、200mg/(kg ·d)剂量作用P388细胞48h后抑制率均超过38%(P<0.01);SGP在小鼠体内也能明显抑制HepG2移植性肿瘤生长,其抑制率超过40%;可诱导移植性肝癌HepG2细胞凋亡,并使细胞时相分布在G1期发生阻滞;对荷P388(腹水)小鼠生命有延长作用,延长率达10%。结论:SGP对小鼠有良好的抗癌变效果以及对小鼠原发性肝癌和淋巴白血病的良好抑制作用。
2011 Vol. 32 (19): 227-231 [摘要] ( 107 ) [HTML 1KB] [ PDF 0KB] ( 30 )
232 胡 瞬,易有金,,熊兴耀,夏延斌,钟英丽,王 秀
灵芝孢子油对小鼠血清SOD、CAT活性及C3 、P2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油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灌胃灵芝孢子油900mg/(kg ·d) 45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半定量PCR检测脾脏、胸腺中C3、P21 mRNA表达。结果:DB组(D-半乳糖+灵芝孢子油) SOD、CAT的活性显著高于DY组(D-半乳糖+玉米油)(P≤0.01),DB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高于DY组(P≤0.05)。C3mRNA在脾脏、胸腺中的表达DB组显著高于DY组(P≤0.05),C3mRNA在胸腺中的表达SB组(生理盐水+灵芝孢子油)高于SY组(生理盐水+玉米油)(P≤0.05);P21mRNA在脾脏中的表达DB组低于DY组(P≤0.05),SB组低于SY组(P≤0.05)。结论:灵芝孢子油可提高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SOD、CAT活性,具有抗氧化功能;能促进C3mRNA的表达,抑制P21mRNA的表达。
2011 Vol. 32 (19): 232-235 [摘要] ( 121 ) [HTML 1KB] [ PDF 0KB] ( 24 )
236 李勤勤,耿 欣
不同处理的精制玉米麸皮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的精制玉米麸皮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预防作用。方法:对脱淀粉、蛋白后的精制玉米麸皮分别进行酸碱处理,得到相应的酸碱降解产物。分别以精制玉米麸皮(RCB组)、精致玉米麸皮酸解产物(HAC组)、精制玉米麸皮碱解产物(HAL组)为受试物添加到小鼠饲料中喂养21d后,除正常组外,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采食量、血糖含量、体力活力及肝脏各相关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处理的精制玉米麸皮可显著减少由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质量的下降程度(P<0.05),并且可显著增加小鼠体力活力,延缓疲劳的发生;酸解产物可显著抑制由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含量的升高(P<0.05)及显著增加肝组织中GSH和SOD的含量(P<0.05),能极显著增加肝组织中糖原的水平(P<0.01)并能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P<0.05)。结论:精制玉米麸皮的酸解产物有明显预防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体质量减轻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提高糖尿病小鼠体内抗氧化水平及保护肝糖原水平有关。
2011 Vol. 32 (19): 236-239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0KB] ( 12 )
240 姜苏薇 潘利华 徐学玲 罗建平
水溶性大豆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小鼠肾脏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工艺制备的大豆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小鼠肾脏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和碱提醇沉法分别提取大豆膳食纤维,用高脂饲料制造高脂血小鼠模型,两种工艺制备的大豆膳食纤维分别分为高(400mg/(kg ·d))、中(200mg/(kg ·d))、低(100mg/(kg ·d))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15d,检测小鼠肾组织中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大豆膳食纤维能够降低高脂血小鼠肾脏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H2O2、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其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力。结论:两种工艺制备的大豆膳食纤维提高了小鼠肾的抗氧化应激效应,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的大豆膳食纤维灌胃的小鼠肾组织抗氧化效应略优于碱醇沉提法组,并与剂量相关。
2011 Vol. 32 (19): 240-243 [摘要] ( 96 ) [HTML 1KB] [ PDF 0KB] ( 48 )
244 于化泓,梁忠爽,李湘梅,邱 斌,刘 蓉,李 静,邓泽元
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探讨不同反式脂肪酸促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共同机制。通过采用反油酸和反亚油酸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其存活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生成量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渗出率的影响,比较不同反式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抑制细胞增殖,可通过降低NOS活性影响NO分泌,能增加细胞LDH渗出率,从而影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血管舒张能力。此外,实验发现反亚油酸对细胞损伤能力较反油酸强。
2011 Vol. 32 (19): 244-247 [摘要] ( 89 ) [HTML 1KB] [ PDF 0KB] ( 38 )
248 刘恩岐,巫永华,张建萍,陈振家,李玉娥
黑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其辅助降血脂作用
采用DA201-C大孔树脂吸附和乙醇分级洗脱的方式,对黑豆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体外模拟实验测定分析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的黑豆肽分级组分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选择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最强的黑豆肽组分进行辅助降血脂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黑豆肽分级组分的平均疏水性值随着洗脱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递增,其中乙醇体积分数为75%时洗脱得到的组分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最高,该组分添加量为5g/L时,其抑制率为62.1%;对小鼠灌胃剂量为1000mg/(kg ·d)时,黑豆肽对高血脂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浓度降低极为显著(P<0.01)。提示黑豆肽具有一定的辅助降血脂功效。
2011 Vol. 32 (19): 248-252 [摘要] ( 115 ) [HTML 1KB] [ PDF 0KB] ( 43 )
253 黄新球,王远兴,杨有仙,李 昌,朱科学,舒 翔,朱 胜
日粮中添加N-氨甲酰-L-谷氨酸及精氨酸对断奶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N-氨甲酰-L-谷氨酸(NCG)及精氨酸(Arg)对断奶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在日粮中添加0.025%、0.05%、0.1%的NCG,研究NCG对断奶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同时添加0.05%的NCG和3个水平(0.025%、0.05%、0.1%)的Arg,研究NCG与Arg联合作用对断奶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日粮中添加0.1%的NCG,断奶小鼠平均日增质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2.40%,饲料与体质量比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14.65% ;同时添加0.05%的NCG和0.025%的Arg,断奶小鼠平均日增质量提高了10.53%。结论:日粮中添加0.1%的NCG能显著提高断奶小鼠生长性能;日粮中同时添加0.05%的NCG和0.025%的Arg,断奶小鼠生长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其提高生长性能的效果与添加0.1%剂量的NCG达到相同水平。
2011 Vol. 32 (19): 253-257 [摘要] ( 98 ) [HTML 1KB] [ PDF 0KB] ( 9 )
258 艾有伟,刘超群,陈艳丽,王宏勋
香菇、平菇酶解液成分及其免疫功能研究
在食用菌饮品制备研究基础上,研究香菇、平菇酶解液中成分组成及其免疫功能。结果表明:原料中蛋白质、多糖、氨基酸在其酶解液中得率都在74%以上,其中多糖含量最高。在吞噬指数α、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免疫功能实验中,酶解液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强或增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酶解液具有食用菌多糖的免疫功能,初步说明以香菇、平菇酶解液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食用菌饮品可部分替代香菇、平菇的摄入。
2011 Vol. 32 (19): 258-261 [摘要] ( 130 ) [HTML 1KB] [ PDF 0KB] ( 86 )
262 谭俊峰,林 智,李 靓
茶氨酸复合制剂安全性毒理学研究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茶氨酸复合制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剂对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0g/kg。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3项致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d喂养实验中,实验动物生长情况良好,血液学检查结果、生化学检查结果、主要脏体比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茶氨酸复合制剂无毒,无遗传毒性,使用安全性高。
2011 Vol. 32 (19): 262-267 [摘要] ( 106 ) [HTML 1KB] [ PDF 0KB] ( 38 )
268 王光新,董 捷,曾晓雄,张红城
蜂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肠道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抑制作用
为了研究蜂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作用,采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对蜂胶进行提取,测定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对其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并使用体外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抑制模型,研究蜂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对来自小鼠肠道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75%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697.36±6.15)mg芦丁/g蜂胶提取物, 而25%乙醇提取物含有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386.50±17.40)mg没食子酸/g提取物;蜂胶75%乙醇提取物对来自小鼠肠道的蔗糖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最低,为(32.30±0.60)μg/mL;蜂胶水提取物对小鼠肠道的麦芽糖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最低,为(32.60±0.20)μg/mL;与阳性对照组(阿卡波糖)相比,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对来自小鼠肠道蔗糖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要小,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2011 Vol. 32 (19): 268-272 [摘要] ( 102 ) [HTML 1KB] [ PDF 0KB] ( 127 )
273 李兴泰,杜春雨,刘雨晴,刘德文,金凤新,张雅奎,匡海学
党红饮体外保护线粒体功能评价
目的:探索党红饮(CVD)的健康益处,研究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特性并对线粒体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AlCl3比色法和酸苯酚法测定CVD的功能因子总黄酮及党参多糖含量。以Fe2+-VC诱发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采用TBA显色法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含量;以还原型辅酶I-吩嗪硫酸甲酯(NADH-PMS)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生成系统,过氧化氢(H2O2)-Fe2+体系为羟自由基( ·OH)生成系统,分别用氮蓝四唑(NBT)还原法和Fenton反应显色法测定CVD清除O2- ·及 ·OH的能力;用Na2S2O3滴定法测定CVD清除过氧化氢的能力;用Ca2+诱导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PT),用分光光度法测线粒体的PT程度。结果:CVD总黄酮含量为(95.2±6.3)μg/mL,党参多糖含量为(7.5±0.4)mg/mL。线粒体与Fe2+- VC 体系共同温育,可使TBARS生成量显著增加,而加入CVD可明显抑制TBARS生成;CVD能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明显清除超氧O2- ·、 ·OH和过氧化氢,并均呈剂量-效应关系;另外,Ca2+引起的线粒体PT可通过加入CVD而一定程度抑制其PT的发生。结论:CVD能通过抗氧化及清除活性氧来保护线粒体免受损伤,具有保护机体的功效。
2011 Vol. 32 (19): 273-278 [摘要] ( 127 ) [HTML 1KB] [ PDF 0KB] ( 40 )
专题论述
279 罗金凤,任美燕,陈敬鑫,丁晓雯
番茄红素生理功能及保持其稳定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目前功能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番茄红素具有特殊的不饱和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降解和异构化,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主要对番茄红素基本性质、生理功能及稳定性进行综述,并对如何保持番茄红素稳定性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番茄红素的应用提供可借鉴信息。
2011 Vol. 32 (19): 279-283 [摘要] ( 151 ) [HTML 1KB] [ PDF 0KB] ( 17 )
284 崔文静,刘丽丹,曾凯芳
采后柑橘生理病害与果皮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
采后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在不适的环境因子作用下,导致果实生理代谢发生障碍,从而产生了生理性病害,如冷害、油胞病、褐斑病以及水肿病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果实的感官品质和耐贮性,进而影响果实的食用品质。本文从柑橘主要生理病害与果皮细胞膜、细胞壁和亚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着手,对采后柑橘果实几种常见生理性病害发生过程中果皮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采后柑橘果实生理病害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11 Vol. 32 (19): 284-287 [摘要] ( 100 ) [HTML 1KB] [ PDF 0KB] ( 70 )
288 汤晓艳,王 敏,钱永忠,毛雪飞,孙宝忠,周光宏
牛肉分级标准及分级技术发展概况综述
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肉质较差,高档牛肉的生产无法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尚未真正实施统一的牛肉等级评价体系,无法形成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优良市场机制,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而肉牛产业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推行牛肉分级制度,各自拥有一套适合本国肉牛业发展的牛肉等级评价体系,是各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肉牛业发达国家的牛肉分级标准和先进牛肉自动分级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牛肉分级标准和分级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牛肉分级研究及开展分级工作的建议。
2011 Vol. 32 (19): 288-293 [摘要] ( 162 ) [HTML 1KB] [ PDF 0KB] ( 3 )
294 曾凡斌,潘思轶
食品风味的图形表达方法探讨
为研究食品中各风味成分的种类和浓度与其感官评分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数学建模的方法来构建食品主要风味成分的几何图形,食品风味能通过几何图形表达得更为直观,陈述了5种风味图形表示方法,通过风味图形可发现风味变化规律和对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并可通过数学方法找到最佳风味食品所对应的风味化学物质组成,同时还对各种风味几何图形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2011 Vol. 32 (19): 294-297 [摘要] ( 108 ) [HTML 1KB] [ PDF 0KB] ( 105 )
298 陈丽清,韩佳冬,马 良,张宇昊
兔肉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在总结兔肉营养品质的基础上,分析品种、性别、年龄和体质量以及饲养管理、屠宰工艺、宰后贮藏与烹调处理对兔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兔肉消费、肉兔育种及生产加工中的品质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2011 Vol. 32 (19): 298-301 [摘要] ( 88 ) [HTML 1KB] [ PDF 0KB] ( 132 )
302 魏 玲,武会娟,李宝明,李 越,姜苏娟
四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及其新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目前的常规检测技术均不同程度存在耗时长、费用高、易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政府有效开展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方案的瓶颈。快速、灵敏、方便、实时的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科研热点。本文综述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现状,总结新型PCR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识别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免疫磁分离为基础的检测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7大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2011 Vol. 32 (19): 302-306 [摘要] ( 125 ) [HTML 1KB] [ PDF 0KB] ( 5 )
307 吴朝比,黄建安,刘仲华,王 君
黑茶调节高脂血症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黑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近年来由于其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表明,黑茶具有调节高脂血症的作用,其机理复杂。本文对黑茶调节高脂血症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1 Vol. 32 (19): 307-311 [摘要] ( 134 ) [HTML 1KB] [ PDF 0KB] ( 21 )
312 孙金辉,陈海桂,卢沿钢,尚永彪
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研究进展
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主要转化为燃料乙醇、沼气、饲料、酶制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通过微生物和酶作用,实现资源再利用,这既能提高柑橘副产物利用率,又能开发各种新型生物转化产品。本文就柑橘皮渣生物转化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2011 Vol. 32 (19): 312-315 [摘要] ( 113 ) [HTML 1KB] [ PDF 0KB] ( 93 )
316 张永勤,曾凡伟
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β-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如黏度法、生色底物法、琼脂糖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目前使用较多的还原端基法,如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Somogyi-Nelson法、二金鸡纳酸(BCA)法和最新涌现的用于微量测定的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法,并就还原端基法介绍了其具体实验手段,如试管法、罐法、微孔板法、流动注射法(FIA)。分析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如安培法和等温滴定量热法等。
2011 Vol. 32 (19): 316-320 [摘要] ( 105 ) [HTML 1KB] [ PDF 0KB]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