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3年 24卷 10期
刊出日期 2003-10-15

基础研究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工艺技术
分析检测
包装贮运
基础研究
23 姜绍通, 黄静, 潘丽军
糯玉米淀粉羧甲基化变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乙醇为溶剂,采用二次加碱法对糯玉米淀粉进行羧甲基化变性,合成了CMS,并对产品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糊的凝沉性、冻融稳定性、透明度、抗生物降解性、pH值和介质(蔗糖、氯化钠、钙离子)对糊的影响等。结果表明,糯玉米羧甲基淀粉具有较好的冻融稳定性,透明度高,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介质影响较小等优点。
2003 Vol. 24 (10): 23-25 [摘要] ( 948 ) [HTML 1KB] [ PDF 156KB] ( 405 )
26 张雪梅, 郭顺堂
β-伴大豆球蛋白水解产物中糖肽的分离和鉴定
本研究对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中含糖的肽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从大豆蛋白中分离出相对纯度为75.5%、含糖量为3.23%的β-伴大豆球蛋白后,以β-伴大豆球蛋白为底物,用Alcalase进行酶解调制大豆肽。所得大豆肽经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得到两个组分P1和P2,分子量较大P1含糖量为8.23%。用薄板层析对这一含糖的肽组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此含糖的肽为糖结合性肽。
2003 Vol. 24 (10): 26-29 [摘要] ( 1014 ) [HTML 1KB] [ PDF 309KB] ( 277 )
29 朱志伟, 曾庆孝, 林奕封
虾头的内源蛋白酶酶解研究
本实验对近缘新对虾虾头内所含的内源蛋白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利用内源蛋白酶对虾头的酶解工艺,当固液比1:2,酶解温度60℃,pH值7.06,酶解时间4h,酶解产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固液比1:2,酶解温度50℃,pH值8.2,酶解时间4h,酶解产物中TCA可溶性蛋白(短肽)含量较高。
2003 Vol. 24 (10): 29-32 [摘要] ( 1050 ) [HTML 1KB] [ PDF 251KB] ( 255 )
32 滕利荣, 洪水声, 孟庆繁, 陈佳, 王亚军, 吴敏, 刘兰英
普鲁兰多糖的粘度性质研究
研究了温度、pH、变性剂(脲)及金属离子(Mg2+、Cu2+、Fe2+、Ca2+、Mn2+、Na+)对普鲁兰(Pull)溶液粘度的影响,发现在10~20℃时,Pull溶液的粘度略有增加,在20~70℃,其粘度基本保持不变;溶液的pH对Pull的粘度影响很小;变性剂会使Pull的粘度略有增加;而金属离子对Pull溶液的粘度有显著影响,其中Mg2+使Pull溶液的粘度增加最大,Na+的影响最小。分子量的测定表明,其粘度的增加是由于其分子量的增大造成的。
2003 Vol. 24 (10): 32-35 [摘要] ( 1348 ) [HTML 1KB] [ PDF 194KB] ( 371 )
35 马海乐, 杨巧绒, 邝利兵
超声波对螺旋藻蛋白质酶解促进作用的试验研究
通过螺旋藻蛋白质的酶解技术,可以改善螺旋藻的水溶性。为了提高螺旋藻蛋白质酶解的效率,研究了超声波技术对酶解过程的促进作用。在同样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下,进行了对比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未经超声波预处理,水解率为52.25%;在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min、底物浓度为3%、温度为40℃、pH值为10、恒温酶解为7h的条件下,经过超声波预处理,水解率可达67.05%,水解率提高近15个百分点。
2003 Vol. 24 (10): 35-37 [摘要] ( 1156 ) [HTML 1KB] [ PDF 160KB] ( 248 )
38 徐幸莲, 程巧芬, 周光宏
转谷氨酰胺酶对蛋白质凝胶性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转谷氨酰胺酶浓度、反应温度、pH、时间对非肉蛋白质凝胶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谷氨酰胺酶添加浓度在10~40U/g蛋白质,反应温度4~60℃,pH6~7,反应时间50~300min范围内,对于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乳清浓缩蛋白、卵清蛋白、明胶蛋白5种非肉蛋白质作用,均可以获得蛋白质凝胶能力以及凝胶性能的提高,表现在形成凝胶蛋白质极限浓度的降低以及凝胶硬度的提高。
2003 Vol. 24 (10): 38-43 [摘要] ( 1006 ) [HTML 1KB] [ PDF 275KB] ( 252 )
43 章华伟, 刘邻渭, 白雪莲
荞麦淀粉糊特性的研究
以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三种淀粉为参照,研究了荞麦淀粉糊性质,结果表明:荞麦淀粉糊化温度与小麦淀粉糊化温度相当,但比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难糊化;其粘度热稳定性显著高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冷粘度稳定性大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凝胶性和凝沉性均高于马铃薯淀粉;透明度低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冻融稳定性强于小麦和玉米淀粉。
2003 Vol. 24 (10): 43-45 [摘要] ( 885 ) [HTML 1KB] [ PDF 205KB] ( 383 )
45 潘丽军, 马道荣, 姜绍通
茶多酚的膨胀床吸附性能研究
本文考察了以H103树脂为介质的膨胀床对茶汤中的茶多酚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膨胀床对茶汤中茶多酚的吸附比固定床对茶多酚吸附的效果好; H103对茶多酚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公式描述;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At=aeb/t方程模拟;采用一定的浓度梯度,可以提高膨胀床中H103对茶多酚的吸附量。
2003 Vol. 24 (10): 45-48 [摘要] ( 974 ) [HTML 1KB] [ PDF 199KB] ( 213 )
49 张侠, 马庆一, 熊卫东, 刘晓
甘薯叶中抗油脂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将甘薯叶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采用甲醇粗提后,再用不同有机溶剂进行梯度提取,并部分纯化,对不同溶剂提取物和纯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及正丁醇的纯化物均具有抗氧化性,0.02%浓度的二氯甲烷、无水乙醇、正丁醇纯化物的抗氧化性优于0.02%BHT。正丁醇纯化物、乙酸乙酯组分B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分别为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
2003 Vol. 24 (10): 49-51 [摘要] ( 799 ) [HTML 1KB] [ PDF 158KB] ( 327 )
51 杨自栋
液—固两相食品混合物在垂直管流中单个颗粒速度分布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单个颗粒在垂直管流中的速度分布。在实验中用数码录像方法对颗粒的轴向速度和径向位置进行了测量。考虑到非球形颗粒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的非牛顿性,对有关文献中颗粒阻力系数计算的关系式做了修正,理论计算结果与和实验滑移速度比较表明,在靠近管道轴线的径向位置模型的计算与实验结果很接近。本文还讨论了颗粒尺寸和流体流量对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
2003 Vol. 24 (10): 51-55 [摘要] ( 1137 ) [HTML 1KB] [ PDF 274KB] ( 284 )
56 张建国, 周建勇, 罗飞, 程文新
血红蛋白酶法水解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血红蛋白酶解过程中的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与底物的比值([E]/[S])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建立了血红蛋白酶解过程的数学模型。考虑到成本和工艺要求等问题,最终确定酶解工艺为[E]/[S]:0.0048AU/g、酶解pH值:7.0和酶解温度:55℃
2003 Vol. 24 (10): 56-59 [摘要] ( 904 ) [HTML 1KB] [ PDF 193KB] ( 279 )
59 陈艳乐, 申秀英, 丁炳扬, 贾守菊
薯蓣多酚氧化酶特性及褐变控制
从薯蓣中提取多酚氧化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作用pH为5.8,最适作用温度为20℃,Km=1.82mol/L,Vmax=1.11(ΔOD/min)。本文同时考察了抑制剂对薯蓣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3 Vol. 24 (10): 59-62 [摘要] ( 991 ) [HTML 1KB] [ PDF 184KB] ( 302 )
62 谢主兰, 吴雪辉
板粟深加工中淀粉的酶水解研究
试验对比了BAA中温α-淀粉酶和耐高温α-淀粉酶(Termamyl 120L, S型)对板栗浆液中淀粉的液化效果,选择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Termamyl 120L, S型)为液化板栗淀粉的作用酶,单因素研究确定了液化工艺参数为: 料水比1:5,液化温度90℃,pH6.0,酶用量7U/g果肉,液化时间60min。然后采用NovozymTM AG糖化酶对液化后的板粟淀粉进行糖化,以淀粉水解度(DE值)和糖化液中还原糖的含量(g/100ml)为指标,正交试验表明,在糖化温度60℃,pH4.5, NovozymTM AG使用量为80U/g果肉的条件下糖化90min,可使水解度(DE 值)和糖化液中还原糖含量(g/100ml)分别达到48.9%和4.52g/100ml。
2003 Vol. 24 (10): 62-66 [摘要] ( 1217 ) [HTML 1KB] [ PDF 300KB] ( 253 )
67 刘静明
新鲜猪肉和经盐腌后在加热过程中超微细结构变化的研究
取新鲜的、未发生僵直的猪背最长肌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样品分别在45、50、55、60、65、70、80和90℃水中加热;另一组样品先分别在1%、3%和5%的NaCl溶液中进行腌制,而后再加热到7275℃。所有样品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下对肌原纤维的结构进行观察及分析。加热对肌原纤维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45~50℃会导致肌原纤维发生超收缩;在55、60和65℃时,部分肌原纤维超收缩加剧,而另一部分则不发生超收缩,另外由于肌丝和肌浆蛋白发生变性,肌原纤维的原始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若加热温度为70、80和90℃, 未发生超收缩肌节的数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肌丝发生热变性而凝固加剧,导致A带缩短、I带断裂,肌原纤维结构严重破坏,其崩解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用NaCl腌制对加热时肌原纤维的崩解起到促进作用,并可避免肌原纤维发生强烈收缩,其中3%~5%NaCl溶液的作用尤为明显。
2003 Vol. 24 (10): 67-72 [摘要] ( 931 ) [HTML 1KB] [ PDF 709KB] ( 302 )
工艺技术
73 刘新征, 王灼维, 杨秋明, 郭兴要, 韩兆鹏, 蔡慧农, 王璋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分批发酵生产
在首先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2L小型、便易的生化反应器,对我们研究室保藏的高产酶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ZFF.L-M168发酵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过程中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初始pH值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条件后,逐级扩大发酵罐规模,在20L和200L发酵罐上以在线监控技术手段直接监测分析环境因素对MTG发酵生产的作用效果,确立各级发酵罐分批发酵的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碳氮源采用葡萄糖、淀粉和多价胨,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5%~10%,发酵过程中在线控制培养温度、pH、通气量和搅拌速度等各项参数指标分别为30±0.5℃、6.6~6.9,0.8~1.1vvm和200~400r/min较为适宜。在这优化技术条件下,200L发酵罐可以稳定生产酶活在2.75U/ml以上的MTG。
2003 Vol. 24 (10): 73-77 [摘要] ( 1070 ) [HTML 1KB] [ PDF 376KB] ( 229 )
78 吴永沛, 邱晓燕, 张东, 吴鹏
海带提取岩藻聚糖的研究
本文报道了福建地产海带提取岩藻聚糖的研究结果。采用0.1mol/L HCl为萃取液,用量为藻体重量的8倍,萃取时间2h,并用70%饱和度乙醇沉淀精制,岩藻聚糖的提取率约为原料的2.1%,产品SO42-含量为20%。本文报道的工艺条件温和,不使用任何有害元素或化学药品,产品具有安全度高,生物活性强的优点。
2003 Vol. 24 (10): 78-80 [摘要] ( 1033 ) [HTML 1KB] [ PDF 161KB] ( 363 )
81 刘雄, 阚建全, 陈宗道, 马嫄
酸法制备微孔淀粉的技术研究
用盐酸对玉米淀粉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微孔淀粉载体。研究表明,微孔淀粉对色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原淀粉。通过交联反应能加强这种淀粉载体的结构性能和吸附性能。
2003 Vol. 24 (10): 81-83 [摘要] ( 1174 ) [HTML 1KB] [ PDF 169KB] ( 348 )
83 孙庆杰, 杨明毅, 陈小延
酶法提取大米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以早籼米或节碎米为原料,采用淀粉酶对大米淀粉进行分解,分离后得大米蛋白和大米淀粉糖。研究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淀粉酶,5LU/g的添加量,pH6.3~6.5,喷射液化,分离后的蛋白质含量为59.82%。采用旋流分离除杂,可将灰分降低到1.52%。纤维素酶和脂肪酶复合水解,可将蛋白中脂肪的含量降低到2.72%。大米浓缩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达70%,得率为73.96%。
2003 Vol. 24 (10): 83-85 [摘要] ( 842 ) [HTML 1KB] [ PDF 150KB] ( 304 )
85 吴向阳, 仰榴青, 陈钧, 杨克迪
超临界CO2脱除银杏叶中银杏酸的研究
对银杏叶中有毒成分银杏酸的超临界CO2脱除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操作压力、温度和CO2总流量对银杏酸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可以有效地脱除银杏叶中的银杏酸,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30MPa、温度60℃、总流量600L,脱除率达79.1%,萃取过的银杏叶中银杏酸含量0.25%,为高品质银杏茶生产提供了新方法。
2003 Vol. 24 (10): 85-88 [摘要] ( 1176 ) [HTML 1KB] [ PDF 201KB] ( 337 )
88 宋常春, 王晓鹏
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对植物色素富集作用的研究
本文对甲壳素、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壳聚糖膜对植物色素的富集作用。实验证明:2%壳聚糖膜对萝卜红色素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富集率达84%。为天然色素的提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003 Vol. 24 (10): 88-90 [摘要] ( 1020 ) [HTML 1KB] [ PDF 162KB] ( 332 )
90 刘志强, 袁俏梅, 傅承新, 应盛华, 杨志坚
脱糖营养南瓜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本项试验首先研究了10种不同南瓜汁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对11个不同品种食用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品种南瓜汁均可用作不同食用菌的天然营养基质。从上述南瓜和食用菌中各选出三种,进行深层发酵的条件优化和发酵液浓缩物喷雾干燥制备粉剂工艺研究,经正交试验得出三种食用菌对不同南瓜汁代谢利用无差异,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取黄狼南瓜(C.moschata Duch)果汁,果泥含量20%,发酵温度26℃,通风量1/1.5,160r/min;发酵72h后,液体浓缩至干物质含量25%,于入风温度135℃、出风温度75℃、喷头压力为2.5kg/cm2条件下,喷雾干燥制成粉剂。产品黄白色,含水量<11.0%,粉剂可通过120目筛,还原糖<1.0 %(g/g);与常规粉剂相比,气味清香,氨基酸总量增长2.33倍。产品检测无毒性,并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型小鼠有降血糖和预防血糖升高的营养效果。
2003 Vol. 24 (10): 90-96 [摘要] ( 992 ) [HTML 1KB] [ PDF 449KB] ( 222 )
97 陆兆新, 尤华, 吕凤霞, 孙擎柱
微生物原果胶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的研究
从24种不同来源的样品中筛选得到一株编号为XZ3的原果胶酶高产菌株,其酶活达126.4U/ml。通过对菌落形态及孢子囊形态的观察,初步鉴定是曲霉属菌株。在不同发酵时间内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pH、湿菌体重、PPase及 PGase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在菌体生长初期升高很快,在对数生长期又迅速下降;发酵液的pH保持恒定;菌体产酶与菌体生长几乎同步且PPase与PGase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比值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
2003 Vol. 24 (10): 97-100 [摘要] ( 791 ) [HTML 1KB] [ PDF 290KB] ( 300 )
100 张爱军, 刘发义, 石红旗, 沈继红, 石书河
银杏叶粗提和纯化新工艺研究
研究了工业化生产银杏叶的全新生产工艺:原料以石油醚回流提取,再以8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新型澄清剂沉降,树脂分级吸附,pH3~4酸水和酸性25%乙醇洗涤,75%乙醇洗脱,喷雾干燥,可以得到国际认可的黄酮和内酯含量分别达到24%和6%以上的银杏叶提取物(EGB)。
2003 Vol. 24 (10): 100-104 [摘要] ( 1103 ) [HTML 1KB] [ PDF 276KB] ( 202 )
104 李华, 杨新元, 胡博然, 陈新军, 陈化鹏
酵母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酒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研究了葡萄酒中加入一定量的甘露糖蛋白后,对葡萄酒酒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证明,甘露糖蛋白对白葡萄酒的酒石稳定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对红葡萄酒酒石稳定性无效。发现甘露糖蛋白可以增加葡萄酒的电导率,用极点电导率测试仪检测酒石稳定性,白葡萄酒的电导率下降值减小。甘露糖蛋白加入量过多,会增加非结晶性沉淀的可能性。
2003 Vol. 24 (10): 104-107 [摘要] ( 1110 ) [HTML 1KB] [ PDF 228KB] ( 303 )
107 吴定, 方琪琼, 孙德坤, 周建新, 姚明兰
红曲霉的分离和纯化研究
根据红曲霉菌的性质,用麦芽汁培养基将红腐乳中的红曲霉分离出来,并分别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大米培养基、黄豆芽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进行纯化培养,结果以大米培养基纯化效果最好。培养结果表明,红曲霉是一种耐酸、耐热和耐乙醇的霉菌。纯化后的红曲霉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呈现圆形菌落,在32℃培养48h开始生长,菌落初期为白色,进而变为淡粉红色、红色,直至紫红色,但菌落四周为白色。培养12d后整个菌落呈紫红色。显微镜镜检观察,菌丝无横隔,多核,分枝甚繁,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及其分枝的顶端,孢子单生或成链,闭囊壳为球形、有柄。
2003 Vol. 24 (10): 107-110 [摘要] ( 1086 ) [HTML 1KB] [ PDF 516KB] ( 333 )
110 马志英
真空冷却技术在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真空冷却技术是依据较高温度的含水物料在密封环境中真空的条件下通过水分迅速蒸发使物料自身得到迅速降温冷却的原理,这项快速蒸发冷却技术过去仅局限应用在蔬菜和鲜花的冷却保鲜等领域中,本课题研究真空冷却技术应用在熟肉制品生产的冷却工艺中,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熟肉产品从95℃冷却到20℃,真空冷却比传统自然冷却速度快20倍以上,该技术可有效防止微生物在产品中的污染和增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延长产品货架期。研究同时就真空冷却技术对产品失水率的影响作了探讨。
2003 Vol. 24 (10): 110-113 [摘要] ( 919 ) [HTML 1KB] [ PDF 222KB] ( 311 )
113 周如金, 顾立军, 黎周国, 胡爱军, 宁正祥
超声强化提取核桃仁油的研究
核桃仁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本文筛选了提取核桃仁油的理想溶剂并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超声提取核桃仁油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提取核桃仁油的影响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频率和功率>提取时间。优化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1:4.5、超声波功率和频率为25kHz 300W、时间为60min。与溶剂法相比,超声强化提取法可以降低提取温度、缩短提取时间和节省溶剂耗量。
2003 Vol. 24 (10): 113-117 [摘要] ( 907 ) [HTML 1KB] [ PDF 258KB] ( 326 )
117 高素蕴, 潘思轶, 郭康权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螯合锌(Ⅱ)的合成与制备
本文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物中分子量小于10 kDa 的混合肽与锌合成制备金属蛋白盐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获得螯合物的最佳条件是:多肽反应液浓度4%,肽锌质量比2.25:1,pH值为5.0,温度60℃,时间 40min。
2003 Vol. 24 (10): 117-120 [摘要] ( 1048 ) [HTML 1KB] [ PDF 197KB] ( 379 )
120 辛志宏, 吴守一, 马海乐, 代春华
从麦胚蛋白质中制备降血压肽的研究
用超临界CO2对小麦胚芽脱脂,碱溶酸沉淀法提取麦胚蛋白,用8种蛋白酶分别进行单一酶和复合酶水解麦胚蛋白生产降血压肽,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其活性。碱性蛋白酶生产水解物的活性最大,其对麦胚蛋白作用的最适pH为9,温度为50~55℃,加酶量为24AU/kg,水解度为16.5%时所得水解物对ACE有强烈抑制用。
2003 Vol. 24 (10): 120-123 [摘要] ( 1155 ) [HTML 1KB] [ PDF 200KB] ( 324 )
123 梁建芬, 籍保平, 陈云
枸杞水浸提液色泽稳定性的研究
色泽的稳定性影响到枸杞产品外观品质。本文针对不同的温度、pH值、金属离子及光照条件,研究了枸杞水浸提液色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都会对枸杞水浸提液的色泽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003 Vol. 24 (10): 123-125 [摘要] ( 1014 ) [HTML 1KB] [ PDF 148KB] ( 241 )
126 龙德清, 饶贞学, 丁宗庆
酸性醇浸渍法提取魔芋中的总生物碱
研究了用酸性醇浸渍法提取魔芋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魔芋中总生物碱较佳的工艺条件是:在pH值为2~3的酸性醇溶液中,水浴温度为55℃左右,提取3.5h,总生物碱的含量可达0.20%~0.28%。
2003 Vol. 24 (10): 126-127 [摘要] ( 920 ) [HTML 1KB] [ PDF 117KB] ( 311 )
分析检测
128 李祖光, 高云芳, 刘文涵
黑胡椒风味成分的研究
采用固相微萃取吸附富集黑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然后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分析其风味成分,并对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黑胡椒粉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黑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一些不同结构的单萜类化合物、单萜类氧化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但不同厂家生产的黑胡椒粉的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所差别。其中β-石竹烯、3-蒈烯、β-水芹烯、胡椒烯、δ-榄香烯、β-蒎烯、α-律草烯是黑胡椒的特殊风味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可用于区别和鉴定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的黑胡椒粉,是研究食品风味成分分析的一种简单可行的分析方法。艹律
2003 Vol. 24 (10): 128-131 [摘要] ( 1402 ) [HTML 1KB] [ PDF 190KB] ( 331 )
131 卢红梅, 张义明
选择性增菌液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影响
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不同温度下培养在非选择性培养基TSBYE和选择性培养基UVM-LEB、DFB和FB中,从菌体的生长曲线、最高生长温度和最大生长量反映出选择性增菌液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FB的抑制程度较大,UVM-LEB和DFB的抑制程度较小且相当;37℃下在UVM-LEB、DFB和FB中培养24h能检出的最低菌体浓度分别为5.2个/ml 、52个/ml和5200个/ml,而培养48h相应的值为0.52个/ml、 0.052个/ml和0.52个/ml;比较而言,DFB和FB更优于UVM-LEB。
2003 Vol. 24 (10): 131-135 [摘要] ( 1121 ) [HTML 1KB] [ PDF 276KB] ( 352 )
135 余爱农, 吴绍艳
烟熏腊猪肉香气成分的研究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收集烟熏腊猪肉的香味成分,在蒸馏过程中,接受瓶加入200ml无水乙醚并用冰浴冷却。用无水乙醚萃取馏出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用高纯氮吹去溶剂浓缩至10ml。所得到的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共鉴定出43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8.89%,烟熏腊猪肉的关键香味成分是:愈创木酚、苯酚、5-甲基-2-甲氧基苯酚、2-甲基苯酚、4-乙基愈创木酚、2,4-二甲基苯酚、丁子香酚等。
2003 Vol. 24 (10): 135-138 [摘要] ( 1577 ) [HTML 1KB] [ PDF 200KB] ( 487 )
营养卫生
139 罗建平, 沈国栋, 姜绍通
怀槐培养细胞中异黄酮分析及其保肝作用
怀槐愈伤组织具有异黄酮合成能力,HPLC分析表明培养3周的愈伤组织中积累芒柄花黄素、染料木素、大豆甙元等三种主要异黄酮含量分别平均为53.4、12.3、17.4μg/g FW。愈伤组织经乙醇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可有效去除杂质,萃取出的总异黄酮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肝损伤引起的血清GOT、GPT升高,增加血清TP、Alb的含量,效果均好于甘草甜素片。
2003 Vol. 24 (10): 139-142 [摘要] ( 1015 ) [HTML 1KB] [ PDF 259KB] ( 378 )
142 肖琳琳, 董明盛
西藏干酪乳酸菌降胆固醇特性研究
从西藏传统发酵乳(西藏灵菇)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降胆固醇乳酸菌KM-16。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该菌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在液体培养基中KM-16乳酸菌对降胆固醇达51.8%。用KM-166灌胃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14d后,实验组小鼠血清中TC、TG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HDL-C浓度有所增加,动脉硬化指数(AI)低于对照的水平。
2003 Vol. 24 (10): 142-145 [摘要] ( 1136 ) [HTML 1KB] [ PDF 249KB] ( 412 )
145 陈美珍, 郭慧敏, 余杰, 颜璐璐
复合减肥茶及其减肥机理的研究
研究了乌龙茶以及山楂、荷叶等常见食用中药对大鼠离体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和胰脂酶活性的影响, 据此确定复合减肥茶的配方,并通过动物试验检验了其减肥功效。试验结果表明, 该减肥茶能极显著地提高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p<0.01),增加离体脂肪释放FFA的百分率达112.9%;能有效地抑制营养肥胖型大鼠体重的增长和减少其体内脂肪含量(p<0.01);降血脂作用显著(p<0.05),减肥效果良好。
2003 Vol. 24 (10): 145-149 [摘要] ( 964 ) [HTML 1KB] [ PDF 378KB] ( 586 )
包装贮运
150 宗亦臣, 王贵喜, 冯双庆
冬枣气调贮藏试验初报
研究了不同气体组合条件下,冬枣0℃下100d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气调有利于冬枣贮藏,适宜的气体环境能够明显防止冬枣的褐变与腐烂,保持果实的营养成分,减轻冬枣果实中乙醇的积累。冬枣贮藏的最佳气体成分O2为12%~15%,CO2为0。
2003 Vol. 24 (10): 150-153 [摘要] ( 1023 ) [HTML 1KB] [ PDF 491KB] ( 451 )
专题论述
153 文镜, 张春华, 董雨, 郭豫
蛋白质羰基含量与蛋白质氧化损伤
本文讨论了蛋白质羰基含量与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关系及其在抗氧化领域中的应用,以便为进一步完善抗氧化保健食品功能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2003 Vol. 24 (10): 153-157 [摘要] ( 3748 ) [HTML 1KB] [ PDF 322KB] ( 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