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3年 24卷 2期
刊出日期 2003-02-15

基础研究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工艺技术
分析检测
包装贮运
基础研究
19 宋艳萍, 刘大岭, 黄炳贺, 姚冬生
固定化真菌解毒酶对花生油中AFB1的去除作用的初步研究
利用固定化真菌解毒酶法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去除。用吸附法将真菌粗酶分别固定在甘蔗渣、活性炭、壳聚糖三种介质上,研究其对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去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固定的真菌粗酶酶活力保持时间长,且有较好的去毒效果,而甘蔗渣、壳聚糖效果不理想。
2003 Vol. 24 (2): 19-22 [摘要] ( 829 ) [HTML 1KB] [ PDF 186KB] ( 237 )
22 黄惠华, 王志, 陈建新
多酚-蛋白质络合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实验根据游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其在595nm的波长下的吸光度为指标,研究多酚物质与蛋白质的络合起混反应。在研究影响多酚-蛋白质反应的各种因素中,发现温度,体系的pH值,有机溶剂乙醇,反应中多酚-蛋白质的比例等都对多酚-蛋白质络合物的生成量有一定的影响。在40℃,pH值为3.5,乙醇浓度为6%,明胶与单宁酸的质量比例为5∶1时,产生的多酚-蛋白质络合物的量最大。
2003 Vol. 24 (2): 22-25 [摘要] ( 1092 ) [HTML 1KB] [ PDF 254KB] ( 414 )
26 冉雪琴, 王嘉福, 吴拥军, 朱秋劲
乳链球菌乳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
以LacDNA片段为探针,筛选了pUCl9为载体构建的乳链球菌(S.1actis)6030菌株的质粒DNA文库,得到插入片段约5.0kb的阳性克隆,并对插入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用ONPG法测定了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细胞中乳糖酶的表达水平。
2003 Vol. 24 (2): 26-28 [摘要] ( 831 ) [HTML 1KB] [ PDF 241KB] ( 252 )
29 万琦, 陆兆新, 高宏
脱苦大豆多肽产生菌的筛选及其水解条件的优化
从八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中筛选出了一株适合于豆粕粉水解的B.subtilis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豆粕粉6%,pH6.0,温度30℃,发酵时间48h;用某曲霉菌产生的羧肽酶水解B.subtilis的发酵液,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产物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初步确定了B.subtilis蛋白酶的主要酶切位点。
2003 Vol. 24 (2): 29-32 [摘要] ( 1011 ) [HTML 1KB] [ PDF 309KB] ( 252 )
32 谢涛, 谢碧霞
石栎属淀粉糊特性研究
采用偏光显微镜、分光光度计、旋转粘度计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石栎属淀粉糊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石栎属淀粉糊具有糊化温度高、酶解率较高、透明度低、凝沉稳定性较强、冻融稳定性较差的特性。在pH值6.0~8.0范围内石栎属淀粉糊粘度较高,温度和转速对糊粘度有一定影响,浓度对糊粘度有显著影响。
2003 Vol. 24 (2): 32-35 [摘要] ( 1049 ) [HTML 1KB] [ PDF 213KB] ( 342 )
36 韩菊, 魏福祥, 翟丽萍, 王改珍, 刘海侠, 王盈
葡萄籽中低聚原花色素的性能研究
从葡萄籽中提取有效成分低聚原花色素(OPC)。研究了提取产物的溶解性、紫外吸收光谱、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低聚原花色素水溶性较好,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当T≤60℃时,对热稳定,具有一定的耐光性。OPC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相同添加量时,其抗氧化能力优于VC、VE;三者混合使用时,VC、VE对OPC的抗氧化性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2003 Vol. 24 (2): 36-38 [摘要] ( 1429 ) [HTML 1KB] [ PDF 146KB] ( 244 )
38 马庆一, 李学红, 张占营
果胶酶水解产物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本工作采用市售果胶酶成功地制备了果胶酶水解物。在设计其反应条件的同时,还探讨了反应过程跟踪检测的方法;测定了酶水解产物的抑菌活性,并与相应酶水解产物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水解液粘度与半乳糖醛酸含量呈反相关关系,二者均可用来跟踪酶水解过程和判断反应终点。果胶酶水解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而果胶及其酸解产物均无相应的活性。
2003 Vol. 24 (2): 38-42 [摘要] ( 1233 ) [HTML 1KB] [ PDF 272KB] ( 229 )
42 宋刚, 张宁, 彭志英
超滤浓缩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发酵液的研究
本文采用了截留分子量为70,000的平板超滤膜对微生物胞外多糖PS-9415的发酵液进行了超滤浓缩的研究。膜的透过通量受料液浓度、搅拌速度,操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降低料液浓度,增加搅拌、提高压差可以增加膜的透过通量。0.5%的多糖在室温、0.15MPa下超滤108min可浓缩2倍。
2003 Vol. 24 (2): 42-44 [摘要] ( 915 ) [HTML 1KB] [ PDF 143KB] ( 262 )
44 朱秋劲, 王电, 陈廷昌, 林国虎, 龙安西
酸奶加工的全程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
本文论述了全脂酸奶的加工及贮藏期间pH值、吉尔涅尔度、色度、黏度及比重的物理性质变化。以原料为起点至贮藏保管192h,共11个测定点。结论指出:从原料乳接种发酵到后熟的12h,是乳酸菌产酸的主要阶段,也是粘度、比重显著上升变化的时期,且粘度、比重与酸度的变化呈现高度的显著相关;在原料中添加蔗糖,低温贮藏,有利于防止酸奶的后酸化现象;在酸奶加工和贮藏期间的L(亮度值),a(红色值),b(黄色值)值变化各自的均数差别有高度的显著性;HunterLab色系统分析,即使在低pH值的条件下,适合对酸乳色泽变化进行测定。
2003 Vol. 24 (2): 44-48 [摘要] ( 988 ) [HTML 1KB] [ PDF 268KB] ( 255 )
48 李伟, 丁霄霖
液固吸附色谱法分离番茄红素异构体
本文应用液固色谱法成功地对5个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异构体实现了分离。5个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均以反式结构为主,但差异很大,新鲜番茄中反式的番茄红素占96.38%,1%番茄红素油树脂中反式结构的番茄红素只有37.65%。根据其特征紫外吸收和保留时间等特征对异构体的种类进行了初步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物化性质和生理活性打下了基础。
2003 Vol. 24 (2): 48-51 [摘要] ( 897 ) [HTML 1KB] [ PDF 213KB] ( 340 )
52 秦小明, 林华娟
枸杞子阿拉伯聚糖的提纯分离及其构造特征研究
对枸杞子水溶性粗多糖进行了分离提纯和化学构造研究。除了已经报道过的4种糖蛋白AGP(Arabinogalactan-protein:Cp-1-C,Cp-1-D,Cp-2-B和Hp-2-C)外,还得到了一种均一的阿拉伯聚糖(Hp-0-A,分子量23,000)。运用甲基化分析及其NMR技术确定了其主要构造特征。
2003 Vol. 24 (2): 52-56 [摘要] ( 1042 ) [HTML 1KB] [ PDF 246KB] ( 270 )
56 徐幸莲, 徐为民, 周光宏
植物乳杆菌6003对肌肉蛋白质的分解能力(Ⅰ)
本文研究了植物乳杆菌6003活细胞(Cell)、细胞裂解液(Cellextracts,CE)以及两者混合液(Cell+CE)对肌浆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的分解作用。通过蛋白质、肽、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Cell组以及Cell+CE组对肌浆提取液中蛋白质、肽分解和游离氨基酸的增加均有一定作用,其中Cell+CE组中这一现象更为显著。CE组对肌浆蛋白质的分解不起作用。
2003 Vol. 24 (2): 56-61 [摘要] ( 1064 ) [HTML 1KB] [ PDF 349KB] ( 254 )
61 卢蓉蓉, 许时婴, 王璋, 方民
超滤法分离初乳中乳铁蛋白的数学模型
采用超滤法从初乳中初步分离乳铁蛋白。研究了错流方式的板式膜组件的切向流速、初乳乳清的浓度、操作压差等对渗透通量的影响,并建立了超滤的数学模型。
2003 Vol. 24 (2): 61-65 [摘要] ( 1022 ) [HTML 1KB] [ PDF 204KB] ( 204 )
工艺技术
66 彭贵霞, 郁志芳, 夏志华, 康若祎
鲜切山药片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
新鲜山药就其鲜切生产中的切分,烫漂和护色等工艺过程的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鲜切山药片生产的工艺参数为:切片厚度5~6mm左右为适宜,烫漂70℃/5min为优,筛选的0.15%Zn(Ac)2+0.1%NaHSO3+1.5%NaCl+1.0%CaCl2褐变抑制溶液在抑制褐变方面有显著效果,处理时间以30min为宜,在以上条件下生产的鲜切山药片贮藏在4℃下货架寿命可达6d以上。
2003 Vol. 24 (2): 66-69 [摘要] ( 1018 ) [HTML 1KB] [ PDF 221KB] ( 290 )
69 宋纪蓉, 徐抗震, 黄洁, 曹炜
利用苹果渣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以苹果渣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本文是前一部分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A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粒度40目、0.3%盐酸溶液、液料比15∶1(ml/g)、温度80℃时、反应2.0h;可溶性膳食纤维B的最佳工艺条件是8%NaOH溶液、液料比8∶1(ml/g)、温度90℃时、反应3.0h。
2003 Vol. 24 (2): 69-72 [摘要] ( 958 ) [HTML 1KB] [ PDF 182KB] ( 273 )
73 代景泉, 黄雪松
生姜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生姜蛋白酶能够特异地水解P2位置是脯氨酸(Pro)的肽和蛋白质,这种对Pro的特异性使生姜蛋白酶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用于蛋白质测序和蛋白质中稳定结构域识别的工具酶。中国传统食品“姜撞奶”采用姜汁作为凝乳剂,其中的凝乳因子已被证明是生姜蛋白酶。生姜蛋白酶的凝乳性质使之有望成为奶酪生产中小牛皱胃酶的替代品。此外,生姜蛋白酶在工业上还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针对生姜蛋白酶的特点,制订一套简便有效的纯化方案,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合格的样品酶。经过实验确立了以下纯化方案:将生姜制成丙酮粉,然后用20倍(W/V)0.1mol/L,pH8.0的磷酸缓冲液提取;上清液加硫酸铵至40%饱和度,其间控制pH>7.0,离心弃去沉淀,上清液继续加硫酸铵至80%饱和度,离心,取沉淀;将沉淀先对0.1mol/L的氨水透析2h,然后对蒸馏水透析至无SO42-检出,最后对层析初始缓冲液进行延长透析至内外离子强度相等;上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初始缓冲液为0.01mol/L,pH8.0Tris(含0.5mmol/LDTT,0.2mol/LNaCl),0.05~1mol/LNaCl梯度洗脱,柱1.55.0cm,流速0.75cm3/min,收集速度3ml/管,收集酶活峰,得到在SDS-PAGE上表现为一条带的样品C1和C2。
2003 Vol. 24 (2): 73-79 [摘要] ( 1032 ) [HTML 1KB] [ PDF 409KB] ( 390 )
79 贾建波
燕麦生物乳的研制
本文探讨了以燕麦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燕麦经双酶水解所得的糖化液,配以脱脂奶粉,经杀菌冷却,以鼠李糖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为发酵剂,接种发酵而成的含有活性成分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物乳,它的活菌数高达1011个/ml,酸度为90°T,β-葡萄聚糖含量是180mg/L。
2003 Vol. 24 (2): 79-82 [摘要] ( 1006 ) [HTML 1KB] [ PDF 189KB] ( 265 )
82 何社强
固定化酶法生产蔗果低聚糖糖浆技术的探讨
本文探讨了固定化酶生产蔗果低聚糖糖浆的生产技术,研究证明固定化酶可生产60批次,并对生产过程中pH值、灭菌时间、灭菌温度、不同原料糖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保质期内产品中蔗果低聚糖(GF2、GF3、GF4)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
2003 Vol. 24 (2): 82-85 [摘要] ( 885 ) [HTML 1KB] [ PDF 189KB] ( 360 )
86 彭艳, 赵谋明
大豆蛋白替代牛奶发酵的研究
本实验主要是利用大豆替代牛奶发酵,并研究了不同替代度的豆乳发酵情况,以及添加葡萄糖、蔗糖、乳糖及脂肪等对大豆蛋白发酵的影响。
2003 Vol. 24 (2): 86-90 [摘要] ( 1018 ) [HTML 1KB] [ PDF 229KB] ( 466 )
90 邓丹雯, 郑功源, 杨安树
藜蒿黄酮超临界CO2(SFE-CO2)萃取条件的研究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藜蒿中黄酮类物质。考虑萃取温度、压力、夹带剂用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藜蒿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实验表明:以1.5ml/g无水乙醇为夹带剂在35℃、30MPa条件下萃取为最佳条件。
2003 Vol. 24 (2): 90-92 [摘要] ( 941 ) [HTML 1KB] [ PDF 167KB] ( 316 )
92 黎海彬, 李琳, 胡松青, 杨晓泉, 郭祀远, 蔡妙颜
微波辅助提取罗汉果皂甙的研究
以干罗汉果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提取罗汉果皂甙,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浸提时间、提取级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638W,微波辐射时间为25min,固液比为1∶30,水浴浸提时间为2h,提取级数为二级。在此条件下罗汉果皂甙的提取率为90.35%。
2003 Vol. 24 (2): 92-95 [摘要] ( 1084 ) [HTML 1KB] [ PDF 219KB] ( 286 )
95 刘士德, 余玉雯, 张建华, 秦志宏, 邢苗
迷迭香抗氧化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迷迭香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其中的抗氧化成分Rao,用碘量法检测了Rao对油脂(猪油、豆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Rao具有较强的抗油脂氧化性能。另外,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培养法研究了Rao的抑菌作用,结果证明,Rao对常见致病菌(枯草芽孢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对霉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03 Vol. 24 (2): 95-99 [摘要] ( 966 ) [HTML 1KB] [ PDF 306KB] ( 242 )
99 仲山民, 林海萍
常山胡柚果酱的加工研制
以常山胡柚鲜果为原料,采用不同处理来加工研制常山胡柚果酱制品。结果表明:常山胡柚鲜果经适当处理成果浆,而后采用果浆∶白砂糖∶柠檬酸∶琼脂∶β-环状糊=1∶0.5~0.6∶0.001∶0.003∶0.003的比例,并控制浓缩终点温度在102~103℃所得的成品较理想。相对于传统果酱制品而言,它糖度不高、甜酸可口、稠度适当,而且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良好的保健制品。
2003 Vol. 24 (2): 99-102 [摘要] ( 873 ) [HTML 1KB] [ PDF 209KB] ( 237 )
103 郝艳宾, 王淑兰, 王克建, 梁绍隆, 庄艳玲
核桃油和核桃蛋白饮料系列产品工艺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以核桃仁为原料,经过脱皮、破碎、压榨等工艺提取部分核桃油,再将含45%~50%油脂得核桃仁经过打浆、调配、均质和杀菌等工艺制成核桃蛋白饮料。这套工艺可以显著降低以核桃仁为原料生产单一产品的成本。
2003 Vol. 24 (2): 103-104 [摘要] ( 843 ) [HTML 1KB] [ PDF 97KB] ( 285 )
分析检测
105 万春花, 龙洲雄, 朱筱玲, 江海亮, 罗香
RP-HPLC法测定参类保健酒中人参皂甙Rg_l、Re、Rb_l的含量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参类保健酒中三种人参皂甙的含量,使用SymmetryCl8柱,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柱温35℃,波长203nm,本法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回收率大于95.3%。
2003 Vol. 24 (2): 105-106 [摘要] ( 965 ) [HTML 1KB] [ PDF 94KB] ( 248 )
107 全吉淑, 尹学哲, 田中真实, 金泽武道
大豆胚轴中B类、E类和DDMP大豆皂甙的分离纯化
从大豆胚轴提取总糖甙,以C18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纯化B类皂甙Ba和Bb、E类皂甙Bd和Be、DDMP皂甙αg和βg。各单体经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纯度,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技术确定其结构。
2003 Vol. 24 (2): 107-109 [摘要] ( 926 ) [HTML 1KB] [ PDF 158KB] ( 255 )
110 杨春海, 易扬慧, 余爱农
溶出伏安法测定姜中姜辣素含量的研究
本文详细研究了用玻碳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姜辣素含量的方法和实验条件。实验发现,在溶出过程中,姜辣素在玻碳电极上出现一敏锐氧化峰(+0.17V),且峰电流(ip)与浓度(C)在5×10-4~1×10-5mol/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姜辣素提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2003 Vol. 24 (2): 110-112 [摘要] ( 1022 ) [HTML 1KB] [ PDF 148KB] ( 217 )
113 许毅, 张思群
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糖果内薄荷醇和桉叶油含量
利用气相色谱法(GC),以聚乙二醇(10%)涂布的高纯硅藻土(80/100目)为色谱柱载体,采用癸醇为内标,可同步测定糖果中薄荷醇、桉叶油的含量。该法显示出良好准确度和精确度。
2003 Vol. 24 (2): 113-115 [摘要] ( 1229 ) [HTML 1KB] [ PDF 125KB] ( 369 )
115 张小燕, 张勤, 杨德玉, 朱粉霞, 范晓东
食品防腐剂丙酸钙中微量元素铬的测定
测定用鸡蛋壳制作的食品防腐剂———丙酸钙中痕量铬并对其可信度进行证明。采用化学发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并比较其结果。两种方法均可达到快速、简便、干扰小、重现性好,均可达到生产中检测的要求。化学发光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5×10-12g/ml,Cr3+在1×10-10~1×10-6g/ml浓度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体系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10-12g/ml,标准曲线范围为0~1×10-6g/ml。
2003 Vol. 24 (2): 115-118 [摘要] ( 922 ) [HTML 1KB] [ PDF 196KB] ( 211 )
118 韩南银, 周婷
蜂蜜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检测
本文规定了薄层色谱法检查蜜蜂中的残留红霉素,利用固相萃取原理对蜜蜂中红霉素进行提取,其检测限度可达5mg/kg,对于把握蜂蜜的质量提供了简单、快速、方便而又经济的检测方法。
2003 Vol. 24 (2): 118-120 [摘要] ( 932 ) [HTML 1KB] [ PDF 343KB] ( 221 )
营养卫生
120 汪远金, 许金林, 张杰, 白玖, 赵贤普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密度、改进子宫指数和血清雌二醇水平及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从而降低骨的转换率和增加骨密度。
2003 Vol. 24 (2): 120-122 [摘要] ( 865 ) [HTML 1KB] [ PDF 157KB] ( 262 )
122 张立伟, 刘金, 杨频
中草药连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使用大孔树脂对中草药连翘有效成分连翘酯甙进行了分离提取;利用邻菲罗啉、鲁米诺化学发光法以及NBT法研究了连翘提取物(含60%连翘酯甙)对HO•、H2O2以及O-2•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猪油体系验证表明:连翘提取物对猪油体系确实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延长猪油保存期,同时研究还发现磷酸、酒石酸、柠檬酸对连翘提取物的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其效果略比BHA强。
2003 Vol. 24 (2): 122-125 [摘要] ( 1074 ) [HTML 1KB] [ PDF 235KB] ( 304 )
125 吴永尧, 彭振坤, 周大寨, 周毅锋
莼菜富集锌的能力及其锌的分布探讨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同一土壤栽培的5种作物及其环境(土壤、灌溉水)的锌含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玉米、马铃薯和两种水稻籽粒的锌含量彼此间无显著差异,均低于土壤背景值;而莼菜锌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土壤背景值和另外4种作物,显示出莼菜对环境中的锌有很强的富集能力。采用先分离再测定的方法,进一步探索锌在莼菜各器官和几种大分子中的积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各器官均积累有锌,锌的分布量依次为:叶>主根>须根>茎;莼菜富集锌的70%以上结合于有机化合物中,在几种生物大分子中的锌含量依次为:蛋白质>水溶性多糖>碱溶性多糖。
2003 Vol. 24 (2): 125-127 [摘要] ( 944 ) [HTML 1KB] [ PDF 156KB] ( 268 )
127 郝晓丽, 许申鸿, 杭瑚, 苏延友
用两种方法评价四种食品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
分别用DPPH•分光光度法及TBARS法研究了BHT、TBHQ、TP与VE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DPPH•皆有清除作用,清除活性为TBHQ>TP>VE>BHT;对亚油酸的脂质过氧化也都有抑制作用,抑制活性为BHT>VE>TBHQ>TP。不同测试体系中它们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值得注意。
2003 Vol. 24 (2): 127-129 [摘要] ( 884 ) [HTML 1KB] [ PDF 146KB] ( 194 )
130 胡志和, 庞广昌, 陈庆森, 刘碧帆
不同条件下水解酪蛋白所得到的抗菌肽抑菌效果比较
本文采用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抗菌肽,针对不同底物浓度下,改变酶与底物浓度比,水解产物的抑菌活性随着水解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确定了在45℃时该反应的最适底物浓度是9%(g/ml);最佳酶与底物浓度比为1∶120。同时,通过在不同水解时间取点,发现水解所得到产物的抑菌强度随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
2003 Vol. 24 (2): 130-133 [摘要] ( 1174 ) [HTML 1KB] [ PDF 202KB] ( 272 )
包装贮运
134 张银志, 孙秀兰, 刘兴华, 张华云
低温胁迫和变温处理对李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低温胁迫和变温处理对李子生理代谢的影响,揭示了李子冷害的生理特性和变温处理的影响机制,分析比较了间歇升温和逐步降温两种变温模式对控制李子冷害的效果。结果表明,-0.5~0℃对李子具有低温胁迫作用,冷害引起细胞膜透性快速增大,MDA含量的急剧上升,打破PGPE酶平衡系统,引起果胶质代谢紊乱。间歇升温即-0.5~0℃贮藏15d,升温至18~20℃保持1d,然后转回-0.5~0℃,如此重复,可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的提高,维持PGPE酶代谢平衡,为最佳变温模式。
2003 Vol. 24 (2): 134-138 [摘要] ( 980 ) [HTML 1KB] [ PDF 258KB] ( 288 )
138 陈金印, 曾荣, 李平
猕猴桃果实冷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以金魁和米良1号两种美味猕猴桃为试材,对其冷藏过程中生理生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0℃后熟软化进程均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即前期的快速软化阶段和后期的缓慢软化阶段:随着果肉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低温冷藏(0℃)可强烈抑制果实乙烯的生成,整个贮藏过程均处于低且平稳的水平,跃变过程不明显。
2003 Vol. 24 (2): 138-141 [摘要] ( 884 ) [HTML 1KB] [ PDF 227KB] ( 296 )
142 潘永贵, 植丽华, 黄德凯
稳定态二氧化氯杀菌剂在MP芒果上应用研究
以象牙芒为原料,经挑选、去皮、去核、切割后分别用25、50、75×10-6的稳定态ClO2杀菌剂处理,然后分别置于10、15、20℃下贮藏,研究ClO2的杀菌效果以及使用浓度和贮藏温度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lO2对MP芒果有较显著的杀菌效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ClO2杀菌剂浓度增加,杀菌效果随之增强:但随着贮期延长,高浓度的ClO2杀菌的抑菌效果反而下降最快;低温贮藏有助于保持和增强ClO2的杀菌效果;同时,研究发现ClO2还有较好的防褐变效果,并且其防褐变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2003 Vol. 24 (2): 142-144 [摘要] ( 1181 ) [HTML 1KB] [ PDF 144KB] ( 301 )
144 张英慧, 上官国莲, 任吉君, 李梅, 董华强, 王艳, 文素珍, 冯铭琴
温度对红秋葵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测定了红秋葵嫩果采收后在不同的贮藏温度(30±2℃、15±1℃、9±1℃、4±1℃)下外观、果重、呼吸强度、VC含量等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红秋葵在14~16℃贮藏,各种指标变化最小,果实外观较好。四种温度中,15±1℃为红秋葵最佳贮藏温度。
2003 Vol. 24 (2): 144-146 [摘要] ( 893 ) [HTML 1KB] [ PDF 145KB] ( 207 )
147 李红卫, 冯双庆
ABA和乙烯对冬枣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
研究了外源ABA和乙烯处理对青绿冬枣在-1℃贮藏过程中内源ABA(脱落酸)、IAA(吲哚乙酸)、GA(赤霉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和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内源ABA含量与品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ABA(50mg/L)处理显著刺激了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增加,贮藏45d时出现最高峰值,含量为697.1ng/g,比对照(峰值为401.2ng/g)出峰时间提前达10d;外源乙烯利(100010-6)处理提高了贮藏前期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内源IAA和GA含量的下降。随着冬枣成熟度的增加,内源ABA含量和TSS含量逐渐增加,全红时达到最高值;内源IAA和GA含量及果实硬度、叶绿素和VC含量逐渐下降;果实硬度下降与内源ABA含量上升呈负相关(r=-0.8516);对果实衰老与ABA和乙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2003 Vol. 24 (2): 147-150 [摘要] ( 996 ) [HTML 1KB] [ PDF 203KB] ( 261 )
专题论述
150 胡玲
新“纳米”技术及其在食品科学上的应用
Avisionforthe21stCentury:TheNationalNanotechnologyInitiative“MybudgetsupportsamajornewNa-tionalNanotechnologyInitiative...thea-bilitytomanipulatematterattheatomicandmolecularlevel.Imaginethepossibilities:...shrinkingalltheinformationhousedattheLibraryofCongressintoadevicethesizeofasugarcube.”Preside
2003 Vol. 24 (2): 150-154 [摘要] ( 821 ) [HTML 1KB] [ PDF 432KB] ( 370 )
工艺技术
154 倪永年, 黄春芳
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
综述了化学计量学在食品过程分析、类别分析、掺伪分析、感观分析及食品成分和添加剂分析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3 Vol. 24 (2): 154-158 [摘要] ( 939 ) [HTML 1KB] [ PDF 306KB] ( 218 )
专题论述
158 陈文荣, 邱业先
叶蛋白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本文综述了叶蛋白资源的功能及利用现状;提出通过开发叶蛋白多肽产品来提高对叶蛋白的利用效率。
2003 Vol. 24 (2): 158-161 [摘要] ( 1045 ) [HTML 1KB] [ PDF 257KB] ( 220 )
161 潘军, 王从卫
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
本文就功能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新趋势、今后应该发展的方向及需要的相关政策、技术支持进行了探讨。对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3 Vol. 24 (2): 161-164 [摘要] ( 994 ) [HTML 1KB] [ PDF 265KB] ( 385 )
基础研究
164 王颉, 李里特, 丹阳, 李英军
多胺同植物代谢及果品贮藏保鲜的关系
多胺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碱,多胺同植物代谢及贮藏保鲜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多胺与植物生长发育,多胺与植物体抗性,多胺的测定方法,多胺与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保鲜的关系,旨在为多胺在果实采后生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03 Vol. 24 (2): 164-167 [摘要] ( 771 ) [HTML 1KB] [ PDF 276KB] (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