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3年 34卷 18期
刊出日期 2013-09-25

专家约稿
工艺技术
分析检测
包装贮运
技术应用
工艺技术
1 苏燕玲,刘 鹭,陈建行,孙颜君,张书文,蒋士龙,李健美,吕加平
再制涂抹干酪生产用复配乳化盐的优化

采用四分量二阶单纯形格子设计对柠檬酸三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4种乳化盐进行再制涂抹干酪复配优化研究,探讨各样品的特性指标与混料因子之间的内在规律,得到再制涂抹干酪中乳化盐的最佳配方为:柠檬酸三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的质量比1:2:0:0;总添加量3.0%(m/m),此时再制涂抹干酪的黏度达到最低,可溶性氮含量和pH值最高。

2013 Vol. 34 (18): 1-5 [摘要] ( 999 ) [HTML KB] [ PDF 2812KB] ( 206 )
6 罗自生,谢 妍,刘颖峰
响应面法优化MTGase改善暹罗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品质的工艺

为优化微生物源谷氨酰胺转氨酶(MTGase)改善暹罗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品质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酶作用温度、作用时间和酶添加量为自变量,以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变量间及其交互作用对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TGase改善凝胶品质的最佳工艺为:作用温度38℃、作用时间2.3h、酶添加量0.8U/g,该条件下所得凝胶强度为509.886g·cm,持水性为88.094%,相较空白对照,凝胶强度提高了2.32倍,持水性提高了20.6%。因此,MTGase可以显著改善暹罗鳄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品质。

2013 Vol. 34 (18): 6-11 [摘要] ( 949 ) [HTML KB] [ PDF 3902KB] ( 145 )
12 盘赛昆,朱 强,王淑军,王 艳,姚东瑞
条浒苔蛋白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性质

为了开发利用绿潮藻类浒苔中含量丰富的蛋白质,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条件,然后采用均匀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条浒苔蛋白质的等电点、起泡性、乳化性、吸油性、溶解性等性质。结果表明:条浒苔蛋白质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pH11.0、温度60℃、时间5h;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总时间50min、超声时间2.7s、间隙时间11.0s、总体积50.8mL、超声功率627.0W。条浒苔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为经超声波处理后再碱提5h,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41.64%~48.70%。条浒苔蛋白质的等电点pI 3.0,在pH7.0时起泡性最好,起泡性随着蛋白质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泡沫稳定性在pH3.0和质量浓度2mg/mL时最好,乳化性在4mg/mL时最好,乳化稳定性在2mg/mL时最好,条浒苔蛋白质的吸油性为131.6%,60℃时溶解性最大。

2013 Vol. 34 (18): 12-17 [摘要] ( 837 ) [HTML KB] [ PDF 2814KB] ( 199 )
18 莫丽梅,张彦军,谷风林,徐 飞,陆敏泉
二次回归中心组合法优化外源纤维素酶酶解提取香草兰青豆荚香兰素工艺

为优化纤维素酶酶解天然香草兰青豆荚工艺,本实验采用二次回归中心组合方法考察外源添加纤维素酶处理对香草兰青豆荚香兰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香草兰青豆荚10g、酶解温度53℃、纤维素酶添加量26.9mg、酶解时间16h,此条件下天然香草兰青豆荚中香兰素含量为2.18%,相比于传统发酵乙醇回流提取法的1.97%,香兰素含量提高0.21%。

2013 Vol. 34 (18): 18-22 [摘要] ( 917 ) [HTML KB] [ PDF 3077KB] ( 199 )
23 崔 诚,陈 悦,陈季旺,夏文水
基于混合床离子交换树脂脱盐的草鱼肽及其理化性质

研究混合床离子交换树脂对草鱼肽的脱盐工艺条件,并分析脱盐后草鱼肽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脱盐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10mg/mL、流速6BV/h、pH7.0、阴阳离子树脂混合比例为2:3。在该工艺条件下,脱盐率达到81.7%,肽回收率为80.5%,草鱼肽灰分从17.5%降低到3.2%,肽含量从80.9%增加到90.3%。脱盐后草鱼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190~1000之间,含量达到了91.5%;溶解度在pH2~10范围内均大于95%,溶液质量浓度达到40g/100mL时,其黏度只有4.5mPa·s,具有高质量浓度、低黏度的特点。

2013 Vol. 34 (18): 23-27 [摘要] ( 1196 ) [HTML KB] [ PDF 2571KB] ( 258 )
28 宋国辉,黄纪念,芦 鑫,孙 强,张丽霞
芝麻酶法脱皮工艺的优化

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对芝麻进行脱皮处理,研究最优化的酶法脱皮工艺条件。以脱皮率为考察指标,首先采用混料试验设计进行用酶筛选以及优化复配比例。在确定混合酶复配比例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酶法脱皮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酶处理工艺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以酶活力1:3.6比例复配、酶用量为芝麻质量的0.4%、酶解时间30min、酶解温度50℃。此工艺条件下芝麻脱皮率可达98.3%。该工艺可替代传统的碱液湿法脱皮工艺,符合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

2013 Vol. 34 (18): 28-31 [摘要] ( 850 ) [HTML KB] [ PDF 2382KB] ( 426 )
32 徐红艳,包怡红
响应面法优化胡桃楸种仁壳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

以胡桃楸种仁壳为原料,研究微波提取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为独立变量,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变量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经过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34(g/mL)、微波功率640W、微波时间13min,通过验证实验总黄酮得率为9.59mg/g,RSD为1.98%,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提取液在7h内总黄酮含量和总还原力基本保持稳定。

2013 Vol. 34 (18): 32-35 [摘要] ( 830 ) [HTML KB] [ PDF 2359KB] ( 150 )
36 张丽美,杨婷婷,胡蒋宁,刘志刚,邓泽元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粕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油茶饼粕中的茶籽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然后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单糖组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籽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50W、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5min、料液比1:15(g/mL),在此条件下茶粕多糖的得率为(14.22±0.51)%。茶粕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以及甘露糖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及木糖,其总糖含量约为81.2%。抗氧化实验表明,茶粕多糖清除·OH及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当茶粕多糖质量浓度为5mg/mL时,对·OH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4.6%和73.5%;但其几乎没有还原能力。

2013 Vol. 34 (18): 36-40 [摘要] ( 837 ) [HTML KB] [ PDF 2727KB] ( 366 )
41 罗 昱,梁 芳,李小鑫,丁筑红
单宁酶对刺梨果汁单宁的脱除作用

以刺梨果汁为原料,探讨单宁酶对刺梨果汁中单宁的脱除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脱除条件。结果表明:单宁酶添加量0.12%、pH4.5、脱除温度45℃、脱除时间100min,在此条件下单宁脱除率达到76.07%,均高于明胶法和羧甲基壳聚糖法的脱除率,且单宁酶对刺梨果汁中的营养物质影响不大,但对刺梨果汁混浊度无明显影响。

2013 Vol. 34 (18): 41-44 [摘要] ( 979 ) [HTML KB] [ PDF 2390KB] ( 324 )
45 薛华丽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β-环糊精包合分离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与β-环糊精(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自变量,α-亚麻酸的提纯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分离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分离工艺条件为:水:β-环糊精(β-CD)=9.9:1、包合温度64℃、包合时间1.32h,此条件下,β-环糊精包合花椒籽油的包合率最高达22.42%。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验证了包合反应的发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包合前后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3种脂肪酸,使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由4.12%提高到21.35%。

2013 Vol. 34 (18): 45-50 [摘要] ( 860 ) [HTML KB] [ PDF 3247KB] ( 197 )
51 何传波,魏好程,熊何健,汤凤霞,吴国宏
酶与微波处理对海带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采用纤维素酶解和微波辅助方法从海带中提取多糖组分,以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抗氧化活性的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海带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微波萃取温度和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酶解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用量1.5%、温度40℃、pH5、时间2.5h,多糖提取率为3.46%。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海带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较好地清除效果,其清除能力与多糖质量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酶解和微波处理得到的海带多糖样品比常规水浴浸提的样品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和微波萃取时间的延长,抗氧化活性呈现下降趋势。

2013 Vol. 34 (18): 51-55 [摘要] ( 735 ) [HTML KB] [ PDF 2491KB] ( 286 )
56 姚先超,张雪红,梁玉石,周 红,林翠梧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剑麻果胶的工艺

以剑麻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技术从中提取果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选取影响因素和相关水平,然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分析设计优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溶液pH值等因素的组合试验,对果胶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和显著性分析,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34W、提取时间9.8min、pH1.3,在此工艺条件下,剑麻果胶的提取率为6.10%,其半乳糖醛酸含量和酯化度分别为75.3%和72.09%。

2013 Vol. 34 (18): 56-60 [摘要] ( 805 ) [HTML KB] [ PDF 2830KB] ( 240 )
61 梁新红,孙俊良,张永帅
响应面法优化甘薯果胶草酸盐提取工艺

以分离淀粉后的甘薯渣为原料,研究草酸盐法提取甘薯果胶的工艺条件。以草酸盐为提取剂,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甘薯果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响应面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果胶最适提取条件为温度95.07℃、时间1.93h、pH5.8、草酸铵质量浓度为5.0mg/mL,此条件下,甘薯果胶理论上可以达到最高提取率11.36%,纯度79.68%。验证实验中提取率为11.19%,纯度为79.95%,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表明数学模型对优化甘薯渣果胶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2013 Vol. 34 (18): 61-64 [摘要] ( 1400 ) [HTML KB] [ PDF 2327KB] ( 295 )
65 徐艳阳,蔡森森,宋艳翎,李科静
响应面法优化桑白皮甾醇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桑白皮甾醇的工艺,分别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固比对桑白皮甾醇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工艺,建立各因素与甾醇得率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39W、微波时间41s、液固比35:1(mL/g),此时甾醇得率为(7.74±0.12)mg/g;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4.21%,二者基本吻合。与溶剂法、超声波法相比,微波辅助法的甾醇得率分别提高了1.57%、19.07%,提取时间大大缩短。

2013 Vol. 34 (18): 65-69 [摘要] ( 1096 ) [HTML KB] [ PDF 2774KB] ( 214 )
70 蔡良根,徐小艳,庞 杰,孙远明,董 彬,罗晓敏
苏丹红多孔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以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为支撑膜,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二甲基甲酰胺(DMF)和聚乙二醇20000(PEG2000)为致孔剂,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制备分子印迹复合膜(MICM)。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ITR-ATR)技术分析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和结构,并探讨膜结合、选择渗透和稳定性机理。结果表明苏丹红Ⅰ与MAA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氢键构成了特异性孔穴的结合位点,对苏丹红Ⅰ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MICM表面呈多孔状,对模板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渗透性能;MICM可在温度为30~80℃、pH值为1.5~10的条件下可稳定使用。

2013 Vol. 34 (18): 70-74 [摘要] ( 1261 ) [HTML KB] [ PDF 3324KB] ( 201 )
75 刘婷婷,姚 佳,张飞俊,王大为
响应面优化海藻酸钠回收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中蛋白质的工艺

采用海藻酸钠作为絮凝剂回收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质,并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选取海藻酸钠添加量、pH值、絮凝温度、搅拌时间4个因素,以马铃薯蛋白质回收率作为响应值,优化海藻酸钠回收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回收马铃薯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添加量0.97g/L、絮凝温度35℃、搅拌时间35min、pH3.6,此条件下马铃薯蛋白质回收率为70.93%;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的马铃薯蛋白质总氨基酸含量为69.4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8.00%,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33%,色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2013 Vol. 34 (18): 75-81 [摘要] ( 1295 ) [HTML KB] [ PDF 3462KB] ( 216 )
82 许瑞波,高颖颖,周圣翔,詹永成,胡喜兰
醇浸牛蒡根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

研究醇浸牛蒡根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以醇浸泡后的牛蒡根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牛蒡根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85℃、提取2次时,WPRA提取率为8.43%。WPRA经Sevag法脱蛋白后,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证明产物可能为含有肽键的多糖类物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表明,WPRA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抑菌实验表明WSPA对受试菌株基本没有抑制作用。

2013 Vol. 34 (18): 82-86 [摘要] ( 1011 ) [HTML KB] [ PDF 2531KB] ( 381 )
87 纪平雄,黎洁玲,曾荣光
响应曲面法优化叶绿素铜的制备工艺

以竹叶为原料提取叶绿素,叶绿素再经过铜代、脱脂等步骤制备油溶性叶绿素铜。对影响产品质量指标的铜代关键工艺过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三因素三水平进行铜代工艺条件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结果表明:铜代过程最佳条件为加铜量为理论值的2.2倍、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5min。在此条件下,油溶性叶绿素铜得率4.051mg/g,检验结果主要指标符合食品添加剂的规定。

2013 Vol. 34 (18): 87-91 [摘要] ( 1045 ) [HTML KB] [ PDF 3482KB] ( 238 )
92 魏好程,何传波,汤凤霞,吴国宏,熊何健
正交试验优化牡蛎酶解制粉加工工艺

以新鲜牡蛎为原料,通过复合蛋白酶对牡蛎进行适度酶解和脱腥处理,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生产牡蛎粉。研究牡蛎粉制备过程中的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液的脱腥处理方法及酶解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确定复合酶酶解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蛋白酶添加量0.15%、60℃水浴酶解3h,得到的酶解液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酶解液中添加1%酵母粉在37℃条件下培养1h,所得的脱腥效果感官评价最佳;牡蛎酶解液中添加10%麦芽糊精,在进风温度220℃、蠕动泵转速200mL/h条件下喷雾干燥所得牡蛎粉产品质量最佳。

2013 Vol. 34 (18): 92-97 [摘要] ( 854 ) [HTML KB] [ PDF 2466KB] ( 238 )
98 杨月云,王小光,周 娟
超声波辅助萃取油菜花挥发油及其化学成分的气质联用分析

为研究油菜花挥发成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萃取油菜花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萃取时间20min、超声频率60kHz、料液比l:40(g/mL),此条件下,得油率为8.1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油菜花挥发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16多种成分,鉴定并确定出其中75种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被鉴定物质相对含量占挥发成分总量的94.29%,其主要化合物为正四十四烷(31.67%)、正三十六烷(31.24%)、亚麻酸(12.00%)、棕榈酸(5.81%)、肉豆蔻酸(香料0.85%)、月桂酸(0.54%)、γ-亚麻酸(0.54%)、二十二碳六烯酸(0.53%)、异硫氰酸丁烯酯(0.2%)等。

2013 Vol. 34 (18): 98-102 [摘要] ( 950 ) [HTML KB] [ PDF 2392KB] ( 471 )
103 唐洪波,董四清,李艳平,孙 敏
正交试验优化交联乙酰化葛根淀粉工艺条件及性能

为改善葛根淀粉性能,拓宽应用领域,对葛根淀粉进行交联乙酰化复合改性。采用湿法研究醋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对交联乙酰化葛根淀粉取代度的影响,从而优化其工艺参数。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对交联乙酰化葛根淀粉的结构与热特性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制备交联醋酸酯葛根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min、pH8.5。葛根淀粉经交联、乙酰化后,其冻融稳定性、热黏度稳定性、抗酸性、抗碱性增强。葛根淀粉经乙酰化后,其膨胀能力增加,而葛根淀粉经交联后,其膨胀能力降低。与葛根淀粉相比,交联乙酰化葛根淀粉的DSC曲线吸收峰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结束温度、焓变降低,但热稳定性增加。

2013 Vol. 34 (18): 103-108 [摘要] ( 715 ) [HTML KB] [ PDF 2812KB] ( 142 )
109 黄 彭,蒲有能,秦 文,李传桂
正交试验优化四川三台米枣汁澄清工艺

以米枣为原料,探讨米枣热烫、果胶酶澄清主要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组合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热热烫最佳条件95℃、3min,在此条件下米枣汁褐变指数为0.124,出汁率为56.0%;果胶酶澄清的最适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12g/100m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5h、酶解pH3.5。在此条件下所得米枣汁澄清度为93.24%,浊度为78.32,果胶试验为“-”。

2013 Vol. 34 (18): 109-113 [摘要] ( 888 ) [HTML KB] [ PDF 2345KB] ( 175 )
114 徐 伟,李迎楠,高雪清,马永强
复合酶对红菇娘果浆酶解条件的优化

以红菇娘为原料、还原糖含量及出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优化红菇娘果浆适宜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红菇娘果浆酶解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0.3g/L、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7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红菇娘果浆还原糖含量为52.1mg/g,出汁率为83.26%。使用复合酶酶解红菇娘果浆可有效提高其还原糖含量和出汁率。

2013 Vol. 34 (18): 114-117 [摘要] ( 913 ) [HTML KB] [ PDF 2121KB] ( 331 )
118 杨志刚,张燕萍,杨海定
超声波辅助提取常熟黑米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以常熟黑米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通过测定常熟黑米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清除作用,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常熟黑米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g/mL)、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288W、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415%。常熟黑米类黄酮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但抗氧化能力小于VC,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2013 Vol. 34 (18): 118-122 [摘要] ( 761 ) [HTML KB] [ PDF 2650KB] ( 568 )
分析检测
123 黄明泉,王 璐,孙宝国
甜面酱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成分分析

对7种市售甜面酱样品采用硫酸-甲酯化方法进行前处理,二氯甲烷作萃取溶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甜面酱中的高级脂肪酸、多元酸、芳香酸等非挥发性有机酸进行检测,以极性柱和弱极性柱双柱定性法进行定性分析,以十三烷酸甲酯作内标物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双柱定性法共分离、鉴定出37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包括高级脂肪酸18种、多元酸10种、芳香酸3种、其他类6种,其中高级脂肪酸碳链长度主要集中在C14~C22,占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的86.62%~95.12%。不同产地的甜面酱含有的非挥发性有机酸种类基本相似,但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通过与前期电子舌测定结果比较表明,甜面酱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和酸味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且有机酸中柠檬酸对甜面酱酸味的贡献率最大。

2013 Vol. 34 (18): 123-130 [摘要] ( 957 ) [HTML KB] [ PDF 2481KB] ( 262 )
131 吴少明,傅武胜,傅海庆,方勤美,华 娟
多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4种氯丙醇含量

采用多同位素内标法,结合七氟丁酰基咪唑(HFBI)衍生化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食品中4种氯丙醇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比了不同来源HFBI衍生试剂的作用性能,对定量内标物和校正标准的选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仅用2种同位素内标(3-氯-1,2-丙二醇-d5(或2-氯-1,3-丙二醇-d5)和1,3-二氯-2-丙醇-d5)校正,同样可达到准确测定食品中4种氯丙醇含量的要求;若采用3-氯-1,2-丙二醇(3-MCPD)为标准物定量测定2-氯-1,3-丙二醇(2-MCPD)时,所得2-MCPD结果偏低,仅为以2-MCPD为标准物定量结果(真实值)的52.1%~77.8%。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方法学指标的系统验证。4种氯丙醇的最低检出限为2.5~10μg/kg;在100~2000ng范围内,氯丙醇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和质量呈线性关系(R²>0.9990)。以酱油和方便面调料粉为基质,进行100、200、400μg/kg三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4种氯丙醇的回收率均值为90.1%~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7%~10.4%(n=6),均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2013 Vol. 34 (18): 131-136 [摘要] ( 2019 ) [HTML KB] [ PDF 2432KB] ( 278 )
137 郝 勇,孙旭东,耿 响
拉曼光谱法定量分析山茶油中脂肪酸

利用拉曼光谱对山茶油中两种脂肪酸(棕榈酸和十四烷酸)进行快速定量分析。配制70个山茶油样本用于拉曼光谱的采集,分别采用原始光谱、小波导数光谱和矢量归一化光谱,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建立山茶油中棕榈酸和十四烷酸的偏最小二乘(PLS) 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拉曼光谱经标准正态变量(SSNV)预处理,结合SPA方法可以实现模型的优化,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提高,建模变量得到精简,棕榈酸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由0.917和2.191优化为0.981和1.078,建模变量由4000精简为44;十四烷酸模型的Rp和RMSEP分别由0.940和0.058优化为0.9690.047,建模变量简化为43。该研究为山茶油中脂肪酸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分析方法。

2013 Vol. 34 (18): 137-140 [摘要] ( 851 ) [HTML KB] [ PDF 2507KB] ( 439 )
141 严喜鸾,肖 竦,曾哲灵
基于罗丹明B磺酸钠脂质体生物传感器检测免疫球蛋白

目的:基于罗丹明B磺酸钠负载的荧光脂质体构建生物传感器,实现对人免疫球蛋白(hIgG)的高灵敏分析检测。方法:以磁性微球作为分离和富集载体,采用薄膜水化法将荧光物质罗丹明B磺酸钠盐(SRB)包裹在脂质体的内水相中,结合免疫夹心反应模式,构建基于荧光脂质体的人免疫球蛋白生物传感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无水乙醇破脂质体膜,从而瞬间释放出脂质囊内的大量SRB分子,实现对hIgG抗原的高灵敏度荧光分析。考察SRB脂质体在10d内的稳定性,优化磁性微球和生物素化抗体用量等条件。结果:荧光脂质体稳定性较好,hIgG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200ng/m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ng/mL(即6.25pmol/L)。结论:该方法无需标记、快速、简便、灵敏,为免疫球蛋白的高灵敏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2013 Vol. 34 (18): 141-145 [摘要] ( 1230 ) [HTML KB] [ PDF 2693KB] ( 597 )
146 邓发亮,刘晓云,唐时幸,王继华
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为合成新的、稳定的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对莱克多巴胺结构进行修饰,合成带羧基基团的莱克多巴胺半抗原,经碳二亚胺法与载体BSA蛋白偶联制备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采用紫外光谱扫描法、蛋白质电泳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偶联物。莱克多巴胺半抗原的结构经气相质谱联用仪确证。结果表明:莱克多巴胺人工合成抗原连接成功,与抗莱克多巴胺抗体有特异性反应,具有抗原性。该方法合成的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结构未见报道、稳定性优越,可作为莱克多巴胺免疫检测方法中包被抗原用于莱克多巴胺检测,也可作为免疫源性抗原用于制备抗莱克多巴胺抗体。

2013 Vol. 34 (18): 146-149 [摘要] ( 1121 ) [HTML KB] [ PDF 2981KB] ( 298 )
150 狄 蕊,霍军生,魏 峰,黄 建,孙 静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酱油中NaFeEDTA

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为离子对试剂,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建立检测酱油中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当NaFeEDTA的添加量为2.00g/L时,在10种不同品牌酱油中的回收率为94.1%~101.5%,平均回收率为97.7%,测量结果与国标方法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方法具有通用性好的优点,可用于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的检测。

2013 Vol. 34 (18): 150-153 [摘要] ( 832 ) [HTML KB] [ PDF 2207KB] ( 264 )
154 张 驰,邱皓璞,张 筠
荧光定量PCR检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

根据鸭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b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鸭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肉制品中鸭源性成分定性和定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结果表明,引物与探针对于鸭源性成分的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达到1.78pg/反应,该方法可对鸭肌肉组织DNA进行准确定量。使用该技术对市售肉制品进行检测,发现大量使用鸭肉假冒的牛羊肉制品。本研究建立的鸭源性成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肉制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2013 Vol. 34 (18): 154-157 [摘要] ( 1013 ) [HTML KB] [ PDF 2297KB] ( 479 )
158 陈海涛,綦艳梅,徐晓兰,张 宁,孙宝国,黄明泉
月盛斋清香牛肉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采用乙醚和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提取月盛斋清香牛肉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02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以乙醚为萃取溶剂,鉴定出75种挥发性物质,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鉴定出97种挥发性成分。从鉴定出来的挥发性物质的含量来看,醛类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其次为醚类物质。其中,(E)-肉桂醛、己醛、大茴香醛、茴香脑、苯乙醛、苯甲醛、苯丙醛等挥发性物质对月盛斋清香牛肉特色风味的形成贡献较大。

2013 Vol. 34 (18): 158-164 [摘要] ( 953 ) [HTML KB] [ PDF 2183KB] ( 225 )
165 谢 芳,赖卫华,史爱武,邓省亮,熊勇华,余扬帆
免疫磁珠富集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酱油中黄曲霉毒素B1

将活泼酯法活化后的羧基化超顺磁珠与辛酸-硫酸铵法纯化的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偶联,获得黄曲霉毒素B1(AFB1)免疫磁珠。比较不同粒径大小的免疫磁珠的富集效率,优化磁珠偶联抗体的条件以及富集AFB1的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以免疫磁珠富集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酱油基质中的AFB1的方法。结果表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0.05~0.3μ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2。在酱油中添加1~7μg/kg AFB1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6%~104%,相对标准偏差为7.2%~13.7%。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可很好地应用于酱油中的AFB1的快速检测。

2013 Vol. 34 (18): 165-169 [摘要] ( 1106 ) [HTML KB] [ PDF 2770KB] ( 488 )
170 刘璎瑛,沈明霞,彭增起,马鹏鹏,吴 蒙,王卫东
雪花牛肉大理石花纹粗糙度和细密度的测定

通过对高端雪花牛肉大理石花纹中有效切面面积、脂肪数量、脂肪含量、脂肪平均面积等检测分析,提出用粗糙度和细密度来定量描述脂肪的分布特征。以雪花牛肉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分割得到大理石花纹的二值图像,标定二值图像里每一块脂肪的大小、位置,计算图像的粗糙度和细密度。结果表明:细密度和粗糙度两个指标能够反映脂肪的分布特征,在脂肪含量一定的情况下,细密度大、粗糙度小的牛肉其脂肪分布更均匀,并且两个指标能够跟随雪花牛肉大理石花纹脂肪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2013 Vol. 34 (18): 170-174 [摘要] ( 1402 ) [HTML KB] [ PDF 3301KB] ( 263 )
专家约稿
175 史智佳,臧明伍,吕 玉,乔晓玲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乳化香肠的化学成分

对乳化香肠中脂肪、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光谱经过校正处理和范围优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统计结果显示,脂肪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内部交互验证校正标准偏差(RMSECV)、预测标准偏差(RMSEP)和外部验证交互检验相对标准偏差(RPD)分别为0.9867、0.556%、1.25%和3.98;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模型的R2、RMSECV、RMSEP和RPD分别为0.9723、0.28%、0.59%和2.83;水分的定量分析模型的R2、RMSECV、RMSEP和RPD分别为0.9905、0.428%、1.15%和3.85。这说明所建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良好的分析精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于乳化香肠中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的检测。

2013 Vol. 34 (18): 175-179 [摘要] ( 888 ) [HTML KB] [ PDF 2356KB] ( 258 )
分析检测
180 周 萍,李英华,胡福良,赵 焕,吴 捷,梁世君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蜂王浆中氟胺氰菊酯、三唑醇和蝇毒磷残留

建立一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仪同时测定蜂王浆中的氟胺氰菊酯、三唑醇和蝇毒磷等药物残留量的方法。采用碱性条件下的乙腈萃取,并用HLB小柱净化,经HPLC-MS-MS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蝇毒磷的检出限为2μg/kg,三唑醇和氟胺氰菊酯的检出限为1μg/kg,在5~100μg/k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0,对于5、10、50μg/kg水平添加回收率范围在78.9%~102.1%之间,变异系数范围在2.1%~13.6%之间。该分析方法适合蜂王浆中氟胺氰菊酯、三唑醇和蝇毒磷的同时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测定结果符合对食品和农产品中痕量药物的测定要求。

2013 Vol. 34 (18): 180-184 [摘要] ( 1603 ) [HTML KB] [ PDF 3161KB] ( 353 )
185 叶雨丹,柴春彦,刘国艳,王艺如
光电型传感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可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分泌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特异性的催化氯酚红-β-D-吡喃半乳糖苷(CPRG)生成氯酚红(CPR)发生显色反应,而反应颜色的深浅和大肠杆菌的浓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检测大肠杆菌的光电型传感方法。结果表明:用光电传感方法检测大肠杆菌,最适反应时间4h、最适反应pH7.5。样品中细菌浓度的对数与反射光信号值之间呈现良好的对应关系(R=-0.98944,P<0.01),线性方程为Y=1426.10485-97.23368X,检测限可达104CFU/mL。基于颜色反应的光电传感方法检测大肠杆菌具有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2013 Vol. 34 (18): 185-188 [摘要] ( 710 ) [HTML KB] [ PDF 2368KB] ( 235 )
189 黄 玥,陆文蔚,唐立伟,黄灵洁,白 晨
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黄酒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黄酒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改进方法。方法:以市售黄酒为样品,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以荧光半数衰减时间为观察指标,通过Trolox标准曲线,换算得到黄酒的ORAC值,并测定最低检测限、重复性精密度、平行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结果:激发波长为490nm,发射波长为517nm。相对荧光半数衰减时间与Trolox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7.2357X-0.8189,线性决定系数R2为0.9948,检测范围0.28~8.00μmol/L,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为3.02%,平行性精密度为2.69%,加标回收率在93.00%~102.00%之间。检测样品的ORAC值为4.68~5.21μmol/mL。结论:ORAC荧光分光光度法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实验时间,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适用于测定不同品牌不同年份黄酒的ORAC。

2013 Vol. 34 (18): 189-192 [摘要] ( 914 ) [HTML KB] [ PDF 2177KB] ( 825 )
193 郑 炯,宋家芯,陈光静,林 茂,阚建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腌制麻竹笋挥发性成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腌制麻竹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和75μm CAR/PDMS萃取头对腌制麻竹笋的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差异。结果表明:从腌制麻竹笋中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20种醛类、5种酮类、11种醇类、3种酸类、4种酯类、2种酚类、6种芳香烃类、6种其他类,其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4-甲基-苯酚、苯酚、苯甲醛、己醛、壬醛、2-庚烯醛、2,3-丁二醇、1-辛烯-3-醇、芳樟醇、乙酸、柠檬烯、环庚烷腈等。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比75μm CAR/PDMS萃取头多鉴定出1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2种、酮类1种、酸类2种、酯类3种、芳香烃类4种。

2013 Vol. 34 (18): 193-196 [摘要] ( 820 ) [HTML KB] [ PDF 2211KB] ( 258 )
197 李 芳,蔡 骋,马惠玲,王思玲,王 媛
基于生物阻抗特性分析的苹果霉心病无损检测

为建立一种苹果霉心病的无损检测方法,运用LCR测试仪在100Hz~3.98MHz频率、1V电压、(20±1)℃恒温条件下测定和比较富士苹果霉心病果和好果的7个阻抗参数变化规律及3个理化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果实的复阻抗Z和并联电阻Rp下降,电纳B和电导G增加,lgZ、lgB分别与lgf呈极显著(R2>0.99)线性关系,果实的复阻抗相角θ、并联电容Cp的对数值和损耗系数D的对数值均呈起伏式变化,并依次有1、2、3个转折点。霉心病未改变果实各阻抗参数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却使果实复阻抗Z减少,B和Cp增大。采用稀疏主元分析(SPCA)筛选出组成14个有效主元的27个非零加载系数的阻抗参数,分别选取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作为分类器,以SVM对霉心病的识别效果更稳健,经过10轮交叉验证的分类实验对霉心病果和好果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4%,确定了所筛选特征阻抗参数的有效性和SPCA-SVM信息分析软件用于霉心病识别的可行性。同步理化品质测定表明,霉心病果的密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好果下降,这是霉心病果阻抗特性改变的理化基础。

2013 Vol. 34 (18): 197-202 [摘要] ( 970 ) [HTML KB] [ PDF 2564KB] ( 149 )
203 陆美斌,王步军,李静梅,李为喜,杨秀兰,王 爽,宋敬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硼元素本底值

为给小麦粉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本底值判断依据,本实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2012年我国不同区域种植的492份自磨小麦粉的硼含量,旨在为小麦粉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本底值判断依据。结果表明:492份自磨小麦粉硼元素的本底值平均为0.648mg/kg,变幅为0.240~1.361mg/kg,符合正态分布,95%概率条件下的置信区间值为0.261~1.035mg/kg,置信区间最大值1.035mg/kg,可作为运用ICP-AES法时所有小麦粉样品的硼元素本底值。

2013 Vol. 34 (18): 203-205 [摘要] ( 1037 ) [HTML KB] [ PDF 2115KB] ( 405 )
206 姜绍通,王 旗,蔡克周,潘丽军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山楂核烟熏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联合气质联用(GC-MS)测定山楂核烟熏液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比较不同萃取头、萃取温度以及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获得较适的萃取条件为: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0min。采用GC-MS对解吸物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中酚类占55.526%、酯类占18.710%、醛类占16.162%、酮类占3.252%、呋喃类占2.108%、酸类占1.019%。

2013 Vol. 34 (18): 206-211 [摘要] ( 1262 ) [HTML KB] [ PDF 2196KB] ( 259 )
212 许 颖,王 行,马永昆,马 辉,邓娜娜,袁小单,叶 庆
基于SPME-GC-MS联用技术检测的热处理黑莓清汁香气变化分析

在感官评定的基础上,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热处理前后黑莓清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未经热处理的黑莓清汁中检测到56种化合物,主要为醇类、酯类和醛类。热处理后黑莓清汁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显著(P<0.05),热处理0.5min和1min后,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酸类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热处理1.5min醇类和酯类含量减少12.2%和34.5%,醛类含量增加了14.2%。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黑莓青鲜气味减弱且有不良气味产生,热处理0.5min能较好地保留黑莓的典型香气,这与黑莓清汁感官评价结果一致。

2013 Vol. 34 (18): 212-217 [摘要] ( 1040 ) [HTML KB] [ PDF 2552KB] ( 239 )
218 徐生坚,曹 慧,陈小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谷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建立粮谷中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水(90:10,v/v)提取,浓缩后经WAX小柱净化,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2mmol/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在5~15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5~1.5μg/kg之间,定量限在1.5~5.0μg/kg之间。添加5.0、10.0μg/kg和25.0μg/kg三个不同水平时,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回收率在70.4%~119.0%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8%~8.25%之间。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2013 Vol. 34 (18): 218-222 [摘要] ( 789 ) [HTML KB] [ PDF 2669KB] ( 275 )
223 关 明,侯俊峰,古再丽努尔·阿尔肯,艾散江·艾海提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分析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

目的:建立胡麻卵磷脂样品中磷脂酰胆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latisil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15n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50:50,V/V),流速为1mL/min,以磷脂酰胆碱峰面积定量。结果:胡麻卵磷脂样品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为73.6%,平均回收率为103.3%,精密度(RSD)为0.28%,检出限为0.25μg。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高效,结果真实可靠。

2013 Vol. 34 (18): 223-226 [摘要] ( 959 ) [HTML KB] [ PDF 2468KB] ( 482 )
227 高向阳,魏姜勉,张 娜
固定时间-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腐竹中的硼砂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食品中硼砂的新方法,以腐竹为样品,经酸化、氟化,使硼砂转化为氟硼酸根,用氟硼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固定时间浓度直读法测定。结果表明:酸化和氟化过程分别需1mol/L硫酸1.00mL,4mol/L氢氟酸4.00mL,当氟化温度80℃、氟化时间5min时,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76%(n=11)、加标回收率为93.04%~104.2%、氟硼酸根离子的最低检出限为1.12×10-5mol/L。该法成本低廉、无需作图、简便迅速,利于样品的现场快速分析,结果满意。

2013 Vol. 34 (18): 227-230 [摘要] ( 929 ) [HTML KB] [ PDF 2258KB] ( 204 )
231 张宪臣,王 勇,张朋杰,华洪波,李云松,李 蓉,李浩洋,杨 芳,卢俊文,谢思思
SA-UPLC-MS-MS联用测定奶粉中双氰胺的残留量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奶粉中双氰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以氘代试剂为内标,样品经氨化乙腈萃取后,平行定量浓缩仪浓缩,用正己烷脱脂,采用UPL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双氰胺的检出限可达10μg/kg,最低定量限可达50μg/kg。在10~1000ng/mL范围内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0)。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99.6%~102.3%之间。方法简单、快速、稳定、准确、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日常工作中奶粉双氰胺的检测要求。

2013 Vol. 34 (18): 231-234 [摘要] ( 860 ) [HTML KB] [ PDF 2493KB] ( 262 )
235 蒋侬辉,钟 云,曾继吾,易干军
杨梅成熟期间有机酸、糖的动态变化分析

为明确杨梅果实糖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最佳的采收期,以‘东魁’、‘大乌梅’及‘本地粉红杨梅’3个杨梅品种为材料,测定果实成熟过程中7种有机酸组分、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糖、蔗糖含量以及糖酸比。结果显示:成熟期3个品种有机酸组分中均以柠檬酸为主,占可滴定酸的79.58%~93.61%,其次是琥珀酸、苹果酸,分别占可滴定酸的1.68%~5.73%、1.57%~3.88%,其他有机酸还有乳酸、乙酸、草酸、酒石酸。3个品种酸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可滴定酸、柠檬酸与琥珀酸含量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苹果酸、乳酸与乙酸含量在成熟过程中逐渐升高。‘东魁’、‘大乌梅’在成熟过程中草酸含量逐渐降低,而‘本地粉红杨梅’却逐渐升高。还原糖、可溶性糖及蔗糖含量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表现出成熟后期果实的退糖现象。3个杨梅品种果实成熟期糖含量、酸含量及糖酸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东魁’的总酸和柠檬酸含量最低,糖含量最高,糖酸比值最高。3个品种杨梅的最佳品质采收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

2013 Vol. 34 (18): 235-238 [摘要] ( 899 ) [HTML KB] [ PDF 2372KB] ( 177 )
239 顾赛麒,王锡昌,陶宁萍,张晶晶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及电子鼻技术检测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部位中的香气成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及电子鼻(E-Nose)技术,对采自松江的二级雌性中华绒螯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4个部位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电子鼻结果显示,松江中华绒螯蟹不同部位香气轮廓存在一定差异性,可进行明显区分。采用GC-MS从松江中华绒螯蟹4个可食部位中共检测到7大类48种香气物质,并由内标法对各香气物质定量。通过查阅文献获得各香气物阈值后,计算求得其活性值(OAV)。以OAV为依据,从48种化合物中筛选得到了癸醛等12种最为关键的活性香气物质,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其OAV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乙基呋喃等5种化合物为表征松江中华绒螯蟹性腺、钳肉和足肉的特征性活性香气物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种活性香气物质可聚为3类,且每类都独立含有代表某一特定部位的特征性活性香气物质。由此提出一种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鉴别水产品特征性活性香气物质的新思路。

2013 Vol. 34 (18): 239-244 [摘要] ( 913 ) [HTML KB] [ PDF 2359KB] ( 476 )
245 张世仙,刘 焱,朱 彬,金 茜,曾启华
α-萘酚-硫酸法测定酒糟多糖含量

目的:从酒糟中提取多糖,并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检测酒糟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法提取酒糟多糖,用α-萘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在6~36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5,平均加标回收率100.65%,以葡萄糖计,酒糟中多糖含量为10.6%,RSD为4.0%。结论:α-萘酚-硫酸显色法测定酒糟多糖含量步骤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2013 Vol. 34 (18): 245-248 [摘要] ( 976 ) [HTML KB] [ PDF 2320KB] ( 518 )
249 刘 玲,杨双华,纪淑娟,Leif Horsfelt SKIBSTED
酶联免疫吸附结合荧光分析法测定乳粉加速贮藏过程中的褐变产物

在65℃封闭的加速贮藏条件下,对3种不同类型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和酪乳粉)的褐变产物——末端糖基化产物(AGEs)进行研究和检测。在确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末端糖基产物含量的基础上,结合荧光分析测定乳粉中蛋白末端糖基化所产生的荧光物质。结果表明:AGEs产生的荧光物质和AGEs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初级抗体和酶标二抗稀释倍数均为2500倍时可以有效测定褐变乳粉中AGEs含量,其中加速贮藏20d后乳粉中AGEs含量最高,可达到0.61ng/m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达到0.006ng/mL,最大误差率在5%左右,重复性良好。因此,乳粉褐变的荧光强度和AGEs含量的ELISA检测可以作为评价乳粉质量的有效方法。

2013 Vol. 34 (18): 249-252 [摘要] ( 1066 ) [HTML KB] [ PDF 2187KB] ( 277 )
253 谢建军,陈小帆,陈文锐,姚 焱,袁震宇,周晓珊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法进行红葡萄酒产地溯源表征

利用中药色谱图分析和数据管理系统和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法国、南非、澳大利亚等10个常见葡萄酒产地85份红葡萄酒样品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国家的红葡萄酒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存在差异,不同产地生产的红葡萄酒气相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和数量不同,各自产地红葡萄酒气相色谱有其特征峰;初步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指纹图谱进行产地溯源的系统聚类分析识别模式和方法,聚类分析表明,10个不同产地红葡萄酒可以很好地聚类和区分;通过对市面上购买的2种红葡萄酒商品进行了产地假冒模式的应用实验,发现该系统聚类分析识别模式可以进行初步的判别,判别效果较好。结果表明该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法是产地假冒红葡萄酒进行初步甄别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3 Vol. 34 (18): 253-257 [摘要] ( 897 ) [HTML KB] [ PDF 2469KB] ( 242 )
258 潘年龙,王孝荣,吴 凯,曾凡坤
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香气成分分析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热泵干燥前后黄花菜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从新鲜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8种,相对含量为99.98%;从干制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3种,相对含量为99.99%;二者共有香气组分22种,其相对含量干燥前后分别为88.61%和76.73%,且以醇类、酯类和烷烃类居多。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香气主体成分一致,醇类、醛类、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烷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大幅度减少,烯类物质完全消失及酮类物质大量生成。

2013 Vol. 34 (18): 258-262 [摘要] ( 810 ) [HTML KB] [ PDF 2127KB] ( 314 )
263 许龙岩,袁慕云,曹际娟,凌 莉
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VP的toxR基因和tdh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体系,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实验,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从广东地区和辽宁地区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VP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VP标准菌株和3株从食物中毒病人中分离株均出现toxR基因和tdh基因扩增曲线,而31株包括溶藻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弧菌属和肠杆菌科的菌株扩增结果呈阴性;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VP浓度与Ct值有很好的反向的线性关系,toxR和tdh线性方程的R2分别为0.999、0.997,最低检测浓度达到3.6×102CFU/mL ;检测食品中分离的37株VP只出现toxR基因扩增曲线,未见tdh基因扩增曲线,表明37株VP分离株均未带tdh毒力基因。结论: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VP的特异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2013 Vol. 34 (18): 263-266 [摘要] ( 984 ) [HTML KB] [ PDF 2604KB] ( 274 )
包装贮运
267 陆云飞,张 宾,祝剑嫄,王 丽,陈 涛
褐藻胶寡糖对南美白对虾虾仁品质特性的影响

以南美白对虾虾仁为研究对象,评价制备不同聚合度褐藻胶寡糖对新鲜、解冻及蒸煮虾仁的保水、质构及风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焦磷酸钠浸泡虾仁质量增加率分别为4.85%、5.99%,平均聚合度3、平均聚合度6褐藻胶寡糖处理组质量增加率为7.45%、6.54%,保水效果显著(P<0.05)。平均聚合度3、平均聚合度6褐藻胶寡糖处理虾仁的解冻和蒸煮损失率分别5.32%、5.56%和22.11%、24.21%,显著低于蒸馏水处理组(6.07%和31.25%)(P<0.05),其保水效果与焦磷酸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聚合度3、平均聚合度6褐藻胶寡糖处理对鲜虾仁、蒸煮虾仁可起到较好的增亮效果,与焦磷酸钠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聚合度3、平均聚合度6褐藻胶寡糖通过影响肌肉中水分的结合状态,起到了保护虾仁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的作用,其处理效果与焦磷酸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褐藻胶寡糖浸泡处理对新鲜、冷冻及蒸煮虾仁挥发性风味特性,未产生明显影响。

2013 Vol. 34 (18): 267-271 [摘要] ( 1199 ) [HTML KB] [ PDF 2357KB] ( 367 )
272 刘 琨,陈 勇,黄煇荣
热活化膨润土涂膜在芒果保鲜中的应用

钙基膨润土分别经200℃和400℃高温焙烧活化,以液固比为15:1制得不同活化膨润土保鲜液。芒果果实经不同活化膨润土保鲜液涂膜处理后于26~28℃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分别测定芒果果实转黄指数、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果胶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含量、呼吸强度等芒果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200℃活化膨润土能够更好地抑制芒果转黄和腐烂,减少水分散失,减缓果胶的降解,抑制呼吸高峰的出现,阻止糖的积累和酸的降解,与未活化膨润土以及400℃活化土相比,能够有效延缓芒果的后熟进程并达到保鲜的效果。

2013 Vol. 34 (18): 272-275 [摘要] ( 796 ) [HTML KB] [ PDF 2493KB] ( 196 )
276 王建辉,刘冬敏,刘永乐,王发祥,俞 健,李向红,杨 晶
冷藏期间草鱼肌肉脂质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以酸价(AV)、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作为脂肪的水解、初期氧化和终期氧化指标,结合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冷藏(2~4℃)条件下草鱼肌肉脂肪的水解、氧化变化规律,探讨光照、脂肪酶及脂肪氧化酶对冷藏草鱼肌肉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脂肪不断发生水解和氧化。避光组和光照组草鱼肌肉脂肪分别从第6天和第4天开始大量水解,肌肉内游离脂肪酸大量积累;脂肪水解的同时,脂肪酸开始氧化,避光组和光照组鱼肉中氢过氧化物大量积累,分别于冷藏的第6天和第8天达最大值;随着氧化进程的发展,体系TBARs值不断升高。光照显著增加了冷藏草鱼肌肉脂肪POV及TBARs值(P<0.05),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明显加速了脂质的水解和氧化降解。冷藏条件下草鱼肌肉脂肪的水解和氧化加快,脂肪劣变程度加深。因此,对新鲜草鱼肌肉进行避光和酶钝化处理有利于减少冷藏期间草鱼肌肉脂质的降解,保证肌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2013 Vol. 34 (18): 276-279 [摘要] ( 942 ) [HTML KB] [ PDF 2281KB] ( 234 )
280 王文娟,李永才,毕 阳,胡林刚,李渐鹏,李 霞
硼酸盐处理对采后杏果软腐病的控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以兰州大接杏为试材,在离体和体内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硼酸钠和硼酸钾处理对由匐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引起的杏果软腐病的控制及对杏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盐对R. stolonifer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0.25、0.5g/100mL的硼酸钾和0.5g/100mL的硼酸钠可以完全抑制菌丝生长,并显著抑制孢子萌发;硼酸盐浸泡处理降低了杏果在0℃、相对湿度(85±5)%条件下的自然发病率,减小了损伤接种R. stolonifer杏果的病斑直径,其中硼酸钠的效果较好。硼酸盐处理还可显著降低果实的质量损失率,维持果实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保持果实色泽。

2013 Vol. 34 (18): 280-284 [摘要] ( 773 ) [HTML KB] [ PDF 2683KB] ( 325 )
285 姜璐璐,朱 虹,焦 凤,潘永梅,陈智智,郑永华
乙醇处理对葡萄果实常温保鲜的效果

研究不同添加量(0、0.5、1、2、4、8mL/kg)乙醇熏蒸处理对葡萄采后在25℃、12d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添加量乙醇处理可显著抑制葡萄果实腐烂的发生,其中以2mL/kg处理的效果最佳;高添加量乙醇处理反而促进果实腐烂发生。2mL/kg乙醇处理还有效抑制果粒脱落和果梗干褐,减缓果皮中总花色苷的上升,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从而延缓果实衰老,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研究表明,乙醇熏蒸处理在葡萄采后保鲜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3 Vol. 34 (18): 285-289 [摘要] ( 719 ) [HTML KB] [ PDF 2703KB] ( 219 )
290 秦晓杰,肖红梅,罗 凯,王晓霞,杨 蓉
水杨酸结合拮抗酵母菌处理对冷藏草莓果实的抗性影响

研究水杨酸与葡萄有孢汉逊酵母结合使用对草莓果实冷藏期间的抗性影响。将草莓果实分组,分别进行喷洒100μg/mL水杨酸(SA)与1×108CFU/mL拮抗酵母菌悬液、单独1×108CFU/mL拮抗酵母菌悬液、无菌水为对照,置于(2±1)℃、相对湿度90%~95%冷藏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酶指标。结果显示:单独拮抗酵母菌处理与结合SA处理均能降低引起果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β-1,3-葡聚糖酶等活性氧防御酶系的活性,延缓果实衰老。葡萄有孢汉逊酵母具有作为拮抗菌发展的潜力,且与SA结合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拮抗菌处理。

2013 Vol. 34 (18): 290-294 [摘要] ( 540 ) [HTML KB] [ PDF 2426KB] ( 171 )
295 冯文煜,蒋柳庆,马惠玲,马艳萍,朱 旭
不同厚度PE膜包装对核桃果实采后生理与鲜贮的效应

为了获得核桃青果更加确切的自发气调(MA)包装技术参数,以‘西扶二号’核桃青果为材料,采取PE30(30μm)、thk-PE(45μm)、PE50(50μm)3种不同厚度薄膜包装处理,以地膜(6μm)包装为对照,0~1℃贮藏条件下,跟踪测定贮藏过程中袋内气体浓度、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统计果实保鲜情况,测定贮藏前后果实含水量、核仁品质。结果表明:各包装处理均延缓了第1次呼吸高峰的到来,抑制了第2次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袋内气体体积分数均于15d后达到平衡,3种包装处理中PE50自发气调能力最强,达到了4.5%~5.0% O2、5.3%~5.7%CO2。贮藏60d后,3种包装果实青皮和核仁含水量下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鲜果腐烂指数、核仁酸价和过氧化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并表现为PE50<thk-PE<PE30;核仁游离脂肪酸含量为PE50>PE30>thk-PE。得出结论:PE50包装较thk-PE更加有效地控制了核桃青果的腐烂,并保持了较高的核仁品质与营养。

2013 Vol. 34 (18): 295-300 [摘要] ( 1035 ) [HTML KB] [ PDF 2579KB] ( 258 )
301 李 蒙,陆兆新,周 翔,郁志芳
复合生物源保鲜剂对樱桃番茄“绿宝石”保鲜效果的影响

以转色期“绿宝石”樱桃番茄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于(8±1)℃条件下贮藏30d,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葡萄糖酸内酯、壳聚糖和抗菌肽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并以模糊综合评定法分析贮藏末期樱桃番茄相关指标的变化,以筛选适宜“绿宝石”贮藏用的生物源保鲜剂。结果表明,最优处理组合为0.5g/100mL葡萄糖酸内酯+4g/100mL壳聚糖+抗菌肽原液,在此条件下樱桃番茄的外部感官综合评定指数和内部品质综合评定指数值均为最高;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和质量损失率,延缓果肉硬度的下降和色泽的上升,降低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损失,从而延缓果实衰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2013 Vol. 34 (18): 301-305 [摘要] ( 737 ) [HTML KB] [ PDF 2643KB] ( 211 )
307 杨 敏,于立梅,刘朝霞,陈海光
贮藏温度对山竹果皮木质化相关酶活性和果肉腐烂的影响

以海南山竹果为原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30、4℃)对采后山竹果皮木质化相关酶活性和果肉腐烂的影响,探讨山竹果皮木质化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山竹果皮木质化效应程度不同,低温处理初期有冷害现象,导致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增强,但随着贮藏期延长至末期,常温处理的木质素含量比同低温处理的木质素含量增加14.3%。常温贮藏山竹果实PAL、POD、PPO及CAD活性比低温增加显著。常温处理和低温处理的山竹PAL活性峰值分别为170.40U/(g·h)和180.12U/(g·h),在贮藏后期(6~15d),各组处理的活性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低温处理的腐烂指数低于常温处理,15d常温处理的腐烂率增加了78.89%,低温处理的腐烂率增加了32.22%,可能是低温处理延缓果壳木质化相关酶活性,减少细胞代谢物质含量的积累,保持较低的呼吸强度,从而可以抑制腐烂。

2013 Vol. 34 (18): 307-311 [摘要] ( 1119 ) [HTML KB] [ PDF 2345KB] ( 388 )
312 林素英,陈 宇,童丽华,戴建华,沈爱慧,吴锦程
羧甲基壳聚糖对枇杷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

以八成熟‘早钟6号’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对8℃贮藏条件下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在枇杷保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可延缓贮藏期间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和VC含量的下降,减少果实的质量损失、减缓木质素的积累,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采用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处理可较好地保持冷藏条件下枇杷果实的品质,减缓木质化进程,在枇杷贮藏保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3 Vol. 34 (18): 312-316 [摘要] ( 876 ) [HTML KB] [ PDF 2432KB] ( 211 )
317 任文彬,黎铭慧
L-半胱氨酸与壳聚糖复合处理对鲜切火龙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以火龙果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L-半胱氨酸(L-Cys)与壳聚糖复合处理对鲜切火龙果贮藏效果及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的贮藏温度下,与对照组相比,0、0.2、0.5、0.8g/L L-Cys分别与15g/L的壳聚糖复合处理,对鲜切火龙果在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下降,膜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和质量损失率的上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较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0.5g/L L-Cys与壳聚糖配合处理的贮藏效果最好。

2013 Vol. 34 (18): 317-320 [摘要] ( 1039 ) [HTML KB] [ PDF 2463KB] ( 232 )
321 杨 芳,王铁旦,周荣锋,许 灿,杜 萍
真空包装板栗蓉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贮藏特性及其货架期预测

为探明真空包装板栗蓉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贮藏特性和货架期。通过分析贮藏在4、20℃和60℃真空包装板栗蓉的感官品质、总色差、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合回归方程预测样品的货架期,并建立温度与货架期关系的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时间条件下,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显著;贮藏温度与感官品质、总色差、酸价、过氧化值以及菌落总数均呈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回归方程预测4、20、60℃的货架期分别为281、137、15d,经验证预测贮藏期与实际贮藏期较为相符。

2013 Vol. 34 (18): 321-326 [摘要] ( 1038 ) [HTML KB] [ PDF 2634KB] ( 159 )
327 赵春霞,胡 蓉,魏 丹,张 敏
氩气气调包装对鲜切香菇品质的影响

采用氩气对鲜切香菇进行气调包装,通过测定贮藏中鲜切香菇的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白度等指标,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的氩气对鲜切香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下,90%高体积分数氩气能轻微抑制其呼吸强度并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氩气能维持较高的硬度和白度,且氩气体积分数越高,效果越好;氩气对鲜切香菇质量损失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2013 Vol. 34 (18): 327-331 [摘要] ( 702 ) [HTML KB] [ PDF 2327KB] ( 264 )
332 陈奕兆,王亦佳,刚成诚,李建龙,何正岳,潘 斌,罗 斌
壳寡糖、PVP处理对冷藏水蜜桃的保鲜效果比较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壳寡糖(CO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筛选的两者最优处理进行组合,研究在冷藏((3±1)℃)条件下对‘新白花’水蜜桃涂膜后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单因素试验对比,0.1g/100mL PVP、2g/100mL COS单一涂膜处理对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地上升,减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下降具较好效果,因而选择这两个剂量进行组合处理。综合实验中,2g/100mL COS涂膜的果实在贮藏结束时TS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效减缓了果实中的糖类物质分解,且该处理对果实中丙二醛(MDA)及多酚氧化酶(PPO)地产生均具有较好地抑制作用;0.1g/100mL PVP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作用与2g/100mL COS相似,但其他指标均弱于后者;2g/100mL COS+0.1g/100mL PVP处理使果实呼吸强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上升趋势明显减弱,表明综合涂膜对果实细胞壁、细胞膜的保护效果显著。

2013 Vol. 34 (18): 332-336 [摘要] ( 847 ) [HTML KB] [ PDF 2679KB] ( 202 )
技术应用
337 李新光,王 璐,赵 峰,马丽萍,孙 永,周德庆
DNA条形码技术在鱼肉及其制品鉴别中的应用

为鉴别冷冻鱼、冻鱼片和烤鱼片中鱼肉成分的来源,用以判别其与食品标签是否相符,以COI基因为靶点,利用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鱼肉制品DNA条形码鉴别技术。对20种冷冻鱼、10种冻鳕鱼片和15种烤鱼片样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0种冷冻鱼鉴定的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的结果一致;10种冻鳕鱼片样品主要以“狭鳕”为主(6/10),存在将“白鳕鱼”标识为“银鳕鱼”的现象;烤鱼片样品与其标签上所标识的原料多数不符,一些烤鱼片还检有月尾兔头鲀。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子鉴别技术,可用于冷冻鱼、冻鱼片和烤鱼片中鱼肉成分的鉴定。

2013 Vol. 34 (18): 337-342 [摘要] ( 553 ) [HTML KB] [ PDF 2593KB] ( 549 )
343 钱 静,郑光临,冯 钦
基于冷鲜肉脂肪氧化的糖化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的研究

对3种不同加酶量的糖化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TTI)体系的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到3种TTI体系的活化能数据;同时对冷鲜肉的脂肪氧化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测得其活化能及货架寿命。根据TTI活化能与食品活化能及终点相匹配的原则,在恒温、变温条件下对冷鲜肉和TTI进行货架期与指示时间的匹配性实验。结果表明:加酶量为50μL的糖化酶型TTI可以准确预测冷鲜肉的货架寿命。

2013 Vol. 34 (18): 343-348 [摘要] ( 1139 ) [HTML KB] [ PDF 3267KB] ( 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