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年 35卷 14期
刊出日期 2014-07-25

工艺技术
分析检测
包装贮运
技术应用
工艺技术
1 张 芸1,2,倪德江3,余 志3,谢笔钧1,*
乌龙茶多糖的聚酰胺柱层析法纯化工艺

为研究乌龙茶多糖(oolong tea polysaccharides,OTPS)聚酰胺柱层析脱色脱蛋白的效果,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以脱色率、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评价指标,从上样量、上样体积、吸附平衡时间以及洗脱速率4 个方面确定了聚酰胺柱层析的洗脱条件。然后通过脱色率、脱蛋白率、多糖保留率、产品得率和抗氧化活性5 个方面,比较了OTPS聚酰胺柱层析与常用的Sevag-H2O2联用法脱色脱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OTPS聚酰胺柱层析法脱色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 mg OTPS/mL聚酰胺,2/5 倍柱体积去离子水溶解上样,吸附平衡20 min,3 mL/min速率洗脱;聚酰胺柱层析对OTPS的脱色率和脱蛋白率略低于Sevag-H2O2联用法,但多糖保留率、产品得率和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Sevag-H2O2联用法,而且方法简单,无环境污染,是一种较好的OTPS脱色脱蛋白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多糖的脱色脱蛋白。

2014 Vol. 35 (14): 1-4 [摘要] ( 943 ) [HTML KB] [ PDF 2320KB] ( 280 )
5 孙京沙,张朝辉*
大叶藻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

为纯化大叶藻中提取的总黄酮,选择5 种大孔吸附树脂,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选定两种最优树脂D101-1和AB-8;再将两种树脂进行混合实验,选出混合吸附树脂最优混合比例,最后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D101-1和AB-8吸附树脂按2∶3比例混合、上样液pH 3、样液质量浓度1.25 mg/mL、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上样量和上样流速分别为6 BV和3 BV/h,洗脱体积和洗脱流速分别为5 BV和3 BV/h条件下进行纯化实验,样液中的总黄酮含量由原来(12.66±0.42)%上升至(51.25±1.26)%。

2014 Vol. 35 (14): 5-10 [摘要] ( 652 ) [HTML KB] [ PDF 2675KB] ( 169 )
11 戴志平1,林向阳1,*,欧如蓉2,刘 凯2,郑其真2,贺江航2
佛跳墙主料中鲍鱼预处理方法的加工工艺优化

为使佛跳墙产品具有稳定的品质和较好的贮藏性能以便于工业化生产,对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采用罐头加工工艺取代原有的经验式烹饪做法,并对主料加工采用条件可控的预处理方法。以佛跳墙主料之一的鲍鱼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不同水发时间、水发温度及预煮时间对其质构和感官的影响。以感官得分为主要实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主料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鲍鱼的最优工艺组合为水发时间12.48 h、水发温度44.50 ℃、预煮时间16.1 min,此时具有最高的感官得分,经验证实验表明理论与实际基本相符。结合主料的质构分析,当主料质构指标分别在一定的范围时,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可用于监控产品生产质量。

2014 Vol. 35 (14): 11-16 [摘要] ( 746 ) [HTML KB] [ PDF 2847KB] ( 341 )
17 刘 瑶,章建浩*,龙 门,李 璨,刘桂超,梅 玉
硼砂协同纳米SiO2、TiO2交联改性PVA基膜材料及其透湿和抑菌性分析

为提高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基涂膜保鲜材料的阻湿性能,以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研究硼砂协同纳米SiO2、TiO2交联改性PVA基膜材料对WVP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砂协同纳米SiO2、纳米TiO2交联改性PVA能显著降低PVA基膜材料的WVP(P<0.05),硼砂与纳米SiO2及TiO2添加量对WVP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以膜材料WVP最低为响应值,优化成膜工艺条件为纳米SiO2添加量0.033 g/100 mL、纳米TiO2添加量0.042 g/100 mL、硼砂添加量0.032 g/100 mL,此条件下WVP为(9.729±0.074)mg/(m·d·kPa),比PVA单膜降低了44.68%。优化的PVA基复合膜抑菌性提高,可以使大肠杆菌菌落总数降低1 个数量级。

2014 Vol. 35 (14): 17-23 [摘要] ( 1707 ) [HTML KB] [ PDF 2823KB] ( 352 )
24 王大为,张 旭,马岩石,张艳荣*
响应面法优化糯米糊化工艺

利用单螺杆挤出机对糯米进行糊化处理,以糊化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研究物料含水量、挤出温度及物料粒度对糯米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粒度100 目(0.147 mm)、挤出温度155 ℃、物料含水量31%时,糊化效果达到最佳,糊化度为95.1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挤出糊化糯米含木糖17.21 mg/g、葡萄糖99.99 mg/g、蔗糖48.64 mg/g、麦芽糖42.35 mg/g、麦芽三糖18.96 mg/g。研究表明:单螺杆挤出法可有效代替传统蒸煮法进行糯米糊化处理。

2014 Vol. 35 (14): 24-29 [摘要] ( 1003 ) [HTML KB] [ PDF 3867KB] ( 167 )
30 束俊霞,周 倩,程丽萍,李纪涛,蒋一鸣,杨梦花,蒋和体*
酶法脱囊衣工艺优化及对甜橙囊胞品质的影响

以甜橙为原料,优化酶法脱囊衣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酶法与酸碱法脱囊衣对甜橙囊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脱囊衣优化工艺参数为戊聚糖复合酶添加量0.35%、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40 min。酸碱法脱囊衣后,囊胞汁液中VC、总酸、还原糖、总糖和香气成分的保存率分别为78.71%、56.01%、75.17%、79.45%、82.72%;酶法脱囊衣后,囊胞汁液中主要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均可达96%以上,香气成分保存率也提高了15.46%。综合各项指标,酶法脱囊衣效果优于酸碱法。

2014 Vol. 35 (14): 30-34 [摘要] ( 703 ) [HTML KB] [ PDF 2270KB] ( 167 )
35 郑海燕1,2,魏 帅1,郭波莉1,魏益民1,*,樊明涛2
挤压膨化降解糙米中黄曲霉毒素B1

目的:研究挤压工艺参数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降解率的影响,为建立粮食产品中AFB1的挤压降解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螺杆挤压机挤压膨化污染AFB1的糙米,分析挤压温度、物料水分、喂料速率和螺杆转速对糙米中AFB1降解率的影响,并通过优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机筒温度170 ℃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7.1%;物料水分24%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7.2%;喂料速率30 g/min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7.8%;螺杆转速200 r/min时,AFB1降解率最高为39.2%;挤压降解糙米中AFB1正交试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机筒温度180 ℃、物料水分24%、喂料速率30 g/min、螺杆转速160 r/min,其降解率为48.6%。挤压过程中机筒温度极显著影响AFB1降解,物料水分显著影响AFB1降解,喂料速率和螺杆转速对AFB1降解的影响不显著。结论:挤压膨化加工能有效降解糙米中的AFB1。

2014 Vol. 35 (14): 35-39 [摘要] ( 706 ) [HTML KB] [ PDF 2060KB] ( 152 )
40 盛金凤1,2,李 丽1,2,孙 健1,2,3,*,李昌宝1,2,赵谋明3,何雪梅1,2,郑凤锦1,2,李杰民1,2,刘国明1,2,廖 芬1,2
蔗渣制备低聚木糖溶液的脱色脱盐工艺及其组分分析

利用活性炭结合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技术研究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溶液的脱色脱盐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精制后的低聚木糖溶液组分。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低聚木糖溶液最佳脱色工艺为活性炭添加量质量分数1%、反应温度60 ℃、吸附时间1 h,在该条件下溶液脱色率为80.25%、还原糖保留率为98.70%。通过对7 种不同型号的树脂进行筛选,确定选用001×7和D301树脂串联、V(001×7)∶V(D301)=2∶1、流速254 mL/h时,离子交换树脂对低聚木糖脱盐效果最佳。经过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共同脱色脱盐,低聚木糖溶液的最终脱色率为92.4%、脱盐率为79.2%,溶液接近中性(pH 7.4)。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确定低聚木糖水解得到的单糖主要为木糖,还含有少量的甘露糖和葡萄糖,其中木糖占所有单糖的88.9%;低聚木糖溶液主要为木二糖和木三糖,还含有少量的木糖和木五糖。

2014 Vol. 35 (14): 40-45 [摘要] ( 752 ) [HTML KB] [ PDF 2841KB] ( 688 )
46 刘步云1,王永丽2,于奇建1,刘 芳1,臧金红1,金铃和1,李大鹏1,李 锋1,*
响应面法优化载儿茶素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采用响应面法对载儿茶素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叶酸活性酯与壳聚糖酰化反应制备叶酸偶联壳聚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儿茶素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子自组装原理制备载儿茶素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儿茶素与叶酸偶联壳聚糖质量比9∶20、叶酸偶联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3.93∶1、反应溶液pH 5.15、搅拌时间32.35 min。在此条件下,儿茶素包封率为23.45%,与理论值23.90%接近。透射电镜图表明所制纳米粒大小均匀,接近于规则球形,粒径分布在200~500 nm范围内。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载儿茶素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是可行的。

2014 Vol. 35 (14): 46-52 [摘要] ( 693 ) [HTML KB] [ PDF 3321KB] ( 295 )
53 姚茂君,李 静
牡丹籽油亚临界流体萃取工艺优化

采用亚临界流体技术萃取牡丹籽油,通过正交试验对制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此法所得牡丹籽油的脂肪酸
组成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强0.5 MPa、每次萃取30 min、
萃取3 次,该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达24.16 %。所得牡丹籽油共鉴定出12 种脂肪酸,主要为亚麻酸(45.412 2%)、
亚油酸(38.119 9%)、棕榈酸(11.124 6%)和硬脂酸(3.648 9%)。其理化指标为:相对密度0.901 3、折光指数
1.474 2、酸值3.25 mg KOH/g、碘值175 g I2/100 g、皂化值176 mg KOH/g、过氧化值1.48 meq/kg。

2014 Vol. 35 (14): 53-57 [摘要] ( 732 ) [HTML KB] [ PDF 2239KB] ( 187 )
58 王晓林,薛健飞,陈 帅,王慧竹,钟方丽
大孔树脂法纯化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工艺

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D-101型大孔吸
附树脂纯化锦灯笼宿萼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 10的锦灯笼宿萼总黄酮提取液、树脂吸附3 h、并用体积
35 倍于树脂质量(解吸液体积/树脂质量)体积分数80%的乙醇溶液解吸7 h时,锦灯笼宿萼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由
11.45%提高到45.56%。

2014 Vol. 35 (14): 58-61 [摘要] ( 648 ) [HTML KB] [ PDF 2220KB] ( 304 )
62 张 庆,唐 洁,林 凯,袁春红,李 可,向文良
响应面法优化甘薯酒精发酵醪渣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以新鲜甘薯酒精发酵醪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酶法制备膳食纤维的提
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法提取新鲜甘薯酒精发酵醪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体系pH 8.0、温度
55 ℃、碱性蛋白酶添加量0.45%、反应时间3 h、液料比9.5∶1。在此条件下,膳食纤维的得率为31.38%,蛋白去除
率为85.92%。膳食纤维成分分析表明,总膳食纤维含量为58.74%,主要以不溶性膳食纤维为主。

2014 Vol. 35 (14): 62-67 [摘要] ( 825 ) [HTML KB] [ PDF 3798KB] ( 188 )
68 杨生辉,罗光宏*,祖廷勋,王丹霞,陈天仁
葛根螺旋藻复合片配方和生产工艺优化

以螺旋藻粉和葛根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经过方差分析,结合极差结果,筛选出
最佳配方,采用直接压迫成型制片工艺,生产葛根螺旋藻复合片。研究结果表明,赋形剂最佳配方用量为二氧
化硅1.5%、微晶纤维素1%、硬脂酸镁0.25%;葛根螺旋藻复合片最佳配方为葛根提取物用量10%、螺旋藻粉用量
87.5%、赋形剂用量2.5%、螺旋藻粉含水量约7.5%、制片压力30 kN。

2014 Vol. 35 (14): 68-72 [摘要] ( 945 ) [HTML KB] [ PDF 1984KB] ( 294 )
73 李 慧,娄利峰,李秀歌
北五味子挥发油分离提纯及成分分析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萃取北五味子原油,并利用3级分子蒸馏装置对原油分离提纯得到北五味子
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研究北五味子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3级蒸馏装置馏
出物中,1级以龙脑莰醇(43.562%)为主挥发性成分,2级以白菖烯(25.137%)为主挥发性成分,3级轻组分以亚
油酸-2-氯乙酯(20.978%)为主挥发性成分,3级重组分以9,12-十八碳二烯酸(65.835%)为主。

2014 Vol. 35 (14): 73-75 [摘要] ( 655 ) [HTML KB] [ PDF 1998KB] ( 264 )
76 王晓琴,李方友,高旭峰,郑秀芳,金有银,卢雅兰,张芬琴*
黄参胡萝卜凝固型复合酸乳工艺优化

为开发一种黄参胡萝卜凝固型复合酸乳,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设
计对影响黄参胡萝卜凝固型复合酸乳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沉淀率的8 个影响因素
中筛选,发现黄参浆添加量、胡萝卜汁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和加糖量4 个因素显著影响沉淀率。基于该4 个因素
的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Box-Behnken试验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黄参浆添
加量4.98%、加糖量7.13%、发酵剂添加量4.05%、胡萝卜汁添加量9.72%,此条件下沉淀率可达45.29%,与预测值
44.83%相近,说明此优化条件具有可行性。所制产品为乳白色相间淡粉色,是酸甜爽口、外观倩丽、味道独特的营
养食品。

2014 Vol. 35 (14): 76-81 [摘要] ( 495 ) [HTML KB] [ PDF 2529KB] ( 224 )
82 徐 晶,刘 欢,夏光辉,张添菊
β-环糊精包埋柠檬醛微胶囊工艺优化及其缓释性能

以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乳化法制备柠檬醛微胶囊,考察固形物质量分数、乳化剂质量分数和心壁比对
柠檬醛微胶囊包埋产率和包埋效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3 个单因素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回归得到二次多项式模
型极显著,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66 1,优化试验工艺条件为固形物质量分数26%、乳化剂质量分数0.8%和心壁比
1∶4。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柠檬醛微胶囊包埋产率值为78.8%。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可以明显降
低柠檬醛的挥发速率,Avrami’s方程也可以对柠檬醛微胶囊释放过程进行较好地拟合。

2014 Vol. 35 (14): 82-86 [摘要] ( 1003 ) [HTML KB] [ PDF 2820KB] ( 255 )
87 曲昊杨,朱文学*,刘 琛,张金迪,吴建业
苹果渣果胶提取工艺优化及碱法降酯效果评价

以苹果渣为原料,分别采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提取低酯果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
取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5 ℃、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20(g/mL)、提取水解体系pH 1.5,该条件下高
酯果胶得率为6.07%,且4 个因素对高酯果胶得率的影响强弱为料液比>提取体系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碱
法脱酯降甲酯度的最佳条件为处理温度15 ℃、处理时间25.33 min、体系pH 9.87,在此条件下,低酯果胶的得率为
5.14%,3 个因素对低酯果胶得率的影响强弱为处理体系pH值>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碱法降甲酯度效果的最佳条
件为处理温度15 ℃、处理时间30.64 min、处理体系pH 10.14。在此条件下,果胶酯化度为38.26%,3 个因素对果胶
酯化度的影响强弱为处理体系pH值>处理温度>处理时间。

2014 Vol. 35 (14): 87-92 [摘要] ( 954 ) [HTML KB] [ PDF 2939KB] ( 285 )
分析检测
93 刘 颖,曹佳佶,章浩伟,何亚金,徐欣欣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检测鲜乳水分方法研究

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鲜乳变质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选取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和Carr-Purcell-
Meiboom-Gill序列测定鲜乳样品在不同贮藏时间的弛豫参数,根据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观测样品的水
分含量,并通过T2反演数据的拟合结果得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直至鲜乳
变质腐败,鲜乳中的总水分先减少后增加,其中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先减少后增加。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可用于快速、有效地判定鲜乳的新鲜程度,并有助于在鲜乳贮运过程中品质的实时监控。

2014 Vol. 35 (14): 93-96 [摘要] ( 960 ) [HTML KB] [ PDF 2068KB] ( 238 )
97 陈侨侨,张生万*,李美萍,王志娟,王洪燕,李 璐,李 焕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食用植物油中易挥发成分的分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7 种食用植物油(菜籽油、亚麻籽油、芝麻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
油和大豆油)中易挥发成分进行萃取富集,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组成进行分离及定性,共检测
出118 种化合物,其中包括:酸类、醛类、醇类、酮类、烃类、醚类、硫甙降解物、吡嗪类、呋喃类、芳香类、酚
类、吡咯类、吡啶类、吡喃类、噻唑类、酯类及其他类型化合物。并对各油种间主要易挥发成分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评价。

2014 Vol. 35 (14): 97-101 [摘要] ( 810 ) [HTML KB] [ PDF 1757KB] ( 261 )
102 秦红英,周光明*,彭贵龙,李俊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苏中5 种有机酸和黄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甲醇溶液为萃取剂,结合超声辅助萃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紫苏中
的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木犀草素和芹菜素5 种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
长320 nm;柱温35 ℃。结果:该方法对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分别在0.001 22~61.00
(r=0.999 99)、0.001 06~53.00(r=0.999 99)、0.001 28~64.00(r=0.999 91)、0.001 20~60.00(r=0.999 94)、
0.001 12~56.00 μg/mL(r=0.999 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91,检出限(RSN=3)依次
是:0.101 9、0.392 6、0.355 9、0.286 2、0.202 5 ng/mL;样品回收率为95.79%~101.4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快
速、定量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且对环境友好,为紫苏中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分
离检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2014 Vol. 35 (14): 102-105 [摘要] ( 905 ) [HTML KB] [ PDF 1946KB] ( 170 )
106 李 军,毕艳兰*,杨会芳,刘翠芳,马素敏
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TBHQ的挥发、转化规律及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以大豆油为加热介质,采用烘箱法研究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
TBHQ)的损耗规律、损耗途径及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在加热条件下的挥发和转化产物进行了详尽的研
究。结果表明:较低加热温度条件下TBHQ的抗氧效果较好,高温条件下其抗氧化性能明显减弱;TBHQ的损耗随
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的TBHQ主要以挥发形式损耗,同时会有少量TBHQ转化为叔
丁基对苯二醌(2-tert-butyl-1,4-benzoquinone,TQ)和其他物质,其中,主要转化产物是TQ;另外,挥发物中伴随
有少量的TQ等转化产物和分解产物。

2014 Vol. 35 (14): 106-112 [摘要] ( 856 ) [HTML KB] [ PDF 3741KB] ( 451 )
113 李朋颖,汤晓艳*,王 敏,康大成,颜成英
猪背最长肌PFK-2/FBPase-2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为研究糖酵解关键酶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
bisphosphatase,PFK-2/FBPase-2)基因转录水平与宰后肉品质间的关系,根据猪PFK-2/FBPase-2 mRNA序列
(GenBank登录号:NM_001143721.1)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选择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构建含有各自序列的重组
质粒标准品,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猪PFK-2/FBPase-2基因转录
水平的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线性关系好,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R2均大于0.999;灵敏度高,两基因检出
下限均为10 拷贝/μL;特异性好,扩增产物均有特异性单一峰。同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可知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
扩增效率分别为104.5%和104.0%,扩增效率接近一致,可对PFK-2/FBPase-2转录水平进行相对定量。本研究选取
PSE肉产生程度不同的三元杂交猪、杜洛克猪和太湖猪,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猪宰后45 min背最长肌中PFK-
2/FBPase-2 mRNA转录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太湖猪转录水平最高、杜洛克次之、三元杂交猪最低,且3 个品
种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014 Vol. 35 (14): 113-117 [摘要] ( 607 ) [HTML KB] [ PDF 2498KB] ( 178 )
118 李 琴1,廖红华1,张 驰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 种蛹虫草中虫草素及比较分析

对3 种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以查看不同地区来源的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
的区别,为选育高含量虫草素蛹虫草菌种及改变其培养条件指明方向。首先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虫草素的提取条件,
获得最适提取工艺,即料液比1∶80、提取时间5 h、提取温度70 ℃,在此条件下虫草素的得率达0.604%(以湖北地区
的蛹虫草作为原料)。然后在此条件下分别对湖北地区(A)、云南地区(B)和本实验室培养(C)的蛹虫草中提
取虫草素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C的虫草素含量远高于A(6.041 mg/g)和B(7.606 mg/g),为26.071 mg/g。
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有一定区别,这可能与培养蛹虫草所用的菌种和培养条件差异有关。本
研究筛选出来的菌种以及获得的培养方法,对后续研究补硒栽培对蛹虫草中的活性成分虫草素含量的影响提供了技
术基础。

2014 Vol. 35 (14): 118-122 [摘要] ( 1967 ) [HTML KB] [ PDF 2406KB] ( 450 )
123 唐春红1,2,陈旭华2,张春晖2,*,李 侠2,陈琳莉1,2,孙红梅2,王金枝2
不同卤制方法对鸡腿肉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以白羽肉鸡鸡腿为原料,研究白煮、定量卤制及传统老汤卤制3 种卤制方法对鸡腿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
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电子鼻分析技术对不同卤制方法制作的鸡腿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成分进
行测定及分析,结合价值工程中功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对各风味化合物的呈味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白煮鸡腿
肉中含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31 种,传统汤卤鸡腿肉47 种,定量卤制鸡腿肉44 种;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各鸡腿肉
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差别较大。同时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各鸡腿肉感官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定量
卤制法制作的鸡腿肉具有较明显的感官特性优势。

2014 Vol. 35 (14): 123-129 [摘要] ( 678 ) [HTML KB] [ PDF 2453KB] ( 232 )
130 李 鑫1,刘登勇1,2,徐幸莲1,周光宏1,*
金华火腿风味物质吹扫捕集影响因素分析及关键参数确定

对吹扫捕集自动进样装置用于肉品风味物质提取进行探索。以金华火腿风味物质为研究对象,应用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吹扫捕集显著影响因素(P<0.05),针对显著影响因素再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最终
确定吹扫捕集用于金华火腿风味物质提取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脱附时间对风味物质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预热
温度、吹扫时间和样品质量对响应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关键参数为脱附时间0.50 min、预热温度70 ℃或
75 ℃、吹扫时间11 min,样品质量5.5 g。进而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金华火腿风味物质,分析得到48 种成分,
分别属于烷烃、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单萜烯类和其他化合物。

2014 Vol. 35 (14): 130-135 [摘要] ( 692 ) [HTML KB] [ PDF 2323KB] ( 243 )
136 杨 芸,王崇力,徐卫红*,江 玲,周 坤,刘 俊,张明中,王正银,谢德体
重庆市菜园土壤与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及相关性研究

研究重庆4 个农贸市场市售3大类19 种蔬菜73 个样品中硝酸盐含量及重庆市13 个主要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重庆市售蔬菜不同种类及同种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大小顺序为叶菜类(X =1 619.73 mg/kg)>茄果类(X =1 327.67 mg/kg)>葱蒜类(X =
1 078.39 mg/kg);莴苣叶(X=1 567.91 mg/kg)>莴苣茎(X=1 871.62 mg/kg)。叶菜类全部超过了一级标准,污染指数高达9.09,污染程度最为严重;茄果类和葱蒜类超过一级标准的样本占81.3%和87.5%,污染指数分别高达8.85和6.56。重庆市13 个主要蔬菜基地不同蔬菜以及同种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差异也显著,大小顺序为萝卜叶(X=745.97 mg/kg)>莴苣茎(X=730.88 mg/kg)>莴苣叶(X=693.32 mg/kg)>白菜(X=617.63 mg/kg)>萝卜根(X=575.74 mg/kg)。土壤中NO3--N含量差异也显著,大小顺序为种植莴苣的土壤(X=75.24 mg/kg)>种植白菜的土壤(X=47.05 mg/kg)>种植萝卜的土壤(X=33.42 mg/kg)。蔬菜可食部分的硝酸盐与土壤中的NO3--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线性方程y=407.872+4.796x。供试重庆市13 个主要蔬菜基地土壤及蔬菜可食部分的NO2--N含量均较低且差异不显著,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的NO2--N含量也无显著相关性。

2014 Vol. 35 (14): 136-140 [摘要] ( 619 ) [HTML KB] [ PDF 1911KB] ( 129 )
141 叶惠煊,李 芝,李小军,黄玮超,谢 霞,刘向前*
湘葛一号茎叶中5 种异黄酮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湘葛一号地上部分中5 种异黄酮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AT·LICHROM 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
柱温30 ℃。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分别在5.00~50.00(r=0.999 4)、1.00~10.00
(r=0.999 2)、3.64~36.40(r=0.999 9)、0.50~5.00 μg/mL(r=0.999 8)和0.10~1.00 μg/mL(r=0.999 4)范围
内线性良好,检测限分别为0.94、0.24、0.43、0.08 ng/L和0.05 ng/L,定量限分别为2.85、0.73、1.29、0.25 ng/L
和0.15 ng/L。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
99.54%(RSD为1.47%)、98.06%(RSD为0.32%)、101.52%(RSD为1.89%)和101.05%(RSD为0.32%)。该方
法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可用于湘葛一号地上部分5 种异黄酮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2014 Vol. 35 (14): 141-144 [摘要] ( 903 ) [HTML KB] [ PDF 1938KB] ( 144 )
145 王丽芳1,2,丁晓静1,2,*,解 娜3,赵 珊1,王 志3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糖果及调制酒中10 种人工合成色素

建立了糖果及调制酒中10 种常用人工合成色素的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新方法。以75 μm×70 cm
(有效长度60 cm)未涂敷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25 min内实现了10 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同时分离与测定。分离电压
18 kV,检测波长为214 nm。研究了影响10 种人工合成色素分离的因素,如分离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及添加剂的
浓度等。调制酒样品过膜后直接进样,粉碎后的糖果样品经提取液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10 种人工合
成色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40.0、1.5~60.0、2.0~80.0、3.0~120.0 mg/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校正峰面积呈良好线
性关系(r≥0.999 6)。检出限(RSN=3)在0.3~1.0 mg/L之间,定量限(RSN=10)在1.0~3.0 mg/L之间。方法回收
率在92.1%~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0.5%~4.4%之间。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常规实验室中糖
果及调制酒中常用10 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检测。

2014 Vol. 35 (14): 145-150 [摘要] ( 715 ) [HTML KB] [ PDF 2448KB] ( 279 )
151 罗光宏1,许耀照2,*,何 琳3
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钝顶螺旋藻干粉叶绿素含量的因素分析

为快速检测藻类干粉叶绿素含量,以钝顶螺旋藻干粉为材料,在不同浸提剂、不同浸提时间和不同浸提
温度处理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叶绿素、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干粉不同浸
提剂处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依次为95%乙醇-99.5%丙酮(1∶1,V/V)>95%乙醇-99.5%丙酮(2∶1,V/V)>95%乙
醇-99.5%丙酮(1∶2,V/V)>99.5%丙酮>95%乙醇;不同浸提时间条件下测定叶绿素含量依次为8 h>6 h>4 h>
14 h>12 h>10 h>24 h>2 h;不同浸提温度条件下测定叶绿素含量依次为21 ℃>22 ℃>20 ℃>15 ℃>25 ℃。分
光光度法测定钝顶螺旋藻干粉叶绿素含量最优条件是浸提剂为95%乙醇-99.5%丙酮(1:1,V/V)、浸提时间为8 h和
浸提温度为21 ℃。

2014 Vol. 35 (14): 151-154 [摘要] ( 725 ) [HTML KB] [ PDF 1923KB] ( 664 )
155 陈德经
西洋参保鲜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变化

分析西洋参在仿生态保鲜条件下有效成分的变化,以评价保鲜西洋参的质量。结果表明:西洋参保鲜
180 d后,总皂苷含量减少了0.08%,Rg1含量减少0.02%,Re含量减少0.03%,Rb1含量增加0.06%,西洋参中总糖含
量减少16.14%,多糖含量减少1.97%,氨基酸含量增加了0.66%,西洋参经贮藏保鲜后不影响其功效。

2014 Vol. 35 (14): 155-158 [摘要] ( 492 ) [HTML KB] [ PDF 1986KB] ( 158 )
159 张玉金1,2,张静潮2,李荣春2,*,白建波2,蒲 敏2
2 种鸡纵菌营养成分分析

测定粗柄鸡菌(Termitomyces robustus)、黄褐条纹鸡菌(T. striatus)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灰分及VC的含量,并通过与氨基酸对人类味觉感受阈值的比较,分析了鸡菌风味品质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鸡菌子实体富含镁、钙、铁、锌、磷,2 种鸡菌子实体中氨基酸以谷氨酸含
量最高分别达到0.55%和0.19%,7 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1%和50%,蛋白质、脂肪含量介于蔬菜、动物类食物之间,但更偏重于蔬菜类,VC含量较为丰富。鸡菌营养丰富,其鲜味与鸡菌子实体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的较高含量相关。

2014 Vol. 35 (14): 159-164 [摘要] ( 805 ) [HTML KB] [ PDF 3831KB] ( 143 )
165 常培培,张 静,杨建华,李 翠,李云洲,梁 燕*
紫色番茄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4 个紫色番茄品种新鲜果实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并对主要香气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4 个供试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65 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酮类、醛类、酯类和醇类。共有的成分有21 种,构成紫色番茄的特有风味,但其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此外,每种紫色番茄还含有一些独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2014 Vol. 35 (14): 165-169 [摘要] ( 583 ) [HTML KB] [ PDF 2232KB] ( 228 )
170 王 燕1,王春伟1,2,高 洁1,*,崔丽丽2
烯酰吗啉在人参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质量分数80%的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并对其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样品经丙酮提取,GPR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液相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质谱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在0.01~0.20 mg/kg添加范围内,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及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2.0%~95.5%,相对标准偏差为5.01%~7.67%。施药剂量为800 g a.i./hm2时,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9.13~16.35 d。在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 次,施药剂量为533.33~800 g a.i./hm2时,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未检出~0.024 5、0.023 3~0.138 7、0.121 5~0.618 2 mg/kg和0.008 4~0.073 8 mg/kg,风险商值为3.56×10-7(远小于1),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建议我国烯酰吗啉在人参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可暂定为0.05 mg/kg,安全间隔期为28 d。

2014 Vol. 35 (14): 170-174 [摘要] ( 916 ) [HTML KB] [ PDF 2224KB] ( 358 )
175 耿中华1,2,陈尚龙1,2,张建萍1,2,巫永华1,2,高良鹏1
满足6 种金属元素测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找出满足Al、Cd、Pb、Cu、Mn和Cr测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及其最佳添加体积。比较了9 种单一基体改进
剂和4 种混合基体改进剂对这6 种金属元素测定的影响,通过F检验和t检验,检验本法和国标方法之间是否有显著
差异。结果表明,含10 g/L磷酸二氢铵和1 g/L酒石酸的混合基体改进剂能满足这6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最佳添加体
积为7 μL,本法与国标方法没有显著差异,本法加标回收率为93.3%~105.2%。以此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稳
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食品中多元素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2014 Vol. 35 (14): 175-179 [摘要] ( 477 ) [HTML KB] [ PDF 2061KB] ( 202 )
180 郑立辉1,王鹏君2,李 伟3,4,封 丹5
白芷精油成分分析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

为开发白芷精油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芷精油,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味酰基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白芷精油产率为0.52%;经气相色谱-质谱
分析,共检测出48 种成分,鉴定出38 个成分,其中16 种非萜类化合物,22 种萜类化合物,白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
为环十二烃(38.705%)、1-十五烯醇(16.781%)、丁子香酚(11.559%)。DPPH自由基清除检测结果显示,白
芷精油能明显地清除DPPH自由基,在精油质量浓度为32.93 mg/mL时清除率最大为95.09%。

2014 Vol. 35 (14): 180-183 [摘要] ( 847 ) [HTML KB] [ PDF 1943KB] ( 477 )
184 李宝玉1,杨 君1,尹凯丹1,毕金峰2,*
应用SPME-GC-MS分析变温压差膨化干燥香蕉脆片香气成分

为了对比新鲜香蕉片、变温压差膨化前香蕉片、变温压差膨化香蕉脆片的香气成分变化规律,采用固相微
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这3 种香蕉样品中所含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都有
很大的差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会使香蕉原有的酯类物质含量减少,并生成4,5-辛二酚、2,7-乙烷、2-壬炔、2,3-二
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戊酮、苯乙酮、3-辛烯-2-酮一系列有独特风味的香气成分。

2014 Vol. 35 (14): 184-188 [摘要] ( 595 ) [HTML KB] [ PDF 2066KB] ( 251 )
189 赵红波1,许 萍2,*,潘雷明1,金 鑫1,张奕宁1,许荣年1
大米中无机砷测定方法的改进

改进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无机砷的前处理方
法。结果表明:大米样品在60 ℃超声波提取35 min,上机前放置25 min后的测定结果,测定结果与国标法分析结果经配对t
检验(t=1.37,P>0.05)表明无显著差异。该方法检出限为0.015 mg/kg,线性范围0~200 μg/L,回收率为93.8%~106.0%,相
对标准偏差为3.3%,具有简便、快速、干扰少、准确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质检机构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2014 Vol. 35 (14): 189-192 [摘要] ( 684 ) [HTML KB] [ PDF 2037KB] ( 192 )
包装贮运
193 朱 璇1,2,侯媛媛1,贾 燕3,赵亚婷1,马 玄1
水杨酸处理对冷藏杏果实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以新疆塞买提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 ℃冷藏条件下0.01 g/L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对杏果实
不同贮藏时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以蒸馏水处理的杏果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冷藏初期,SA处理杏果实和对照
杏果实的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壁及各细胞器结构完整,二者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从冷藏第28天开始,杏果实
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细胞器变形或降解,细胞间隙大,细胞内含物减少,细胞空腔化等现象。与对照
杏果实相比,SA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低温对杏果实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等的破坏,维持细胞器和膜系统
的完整性,从而提高杏果实冷藏期间的抗冷性。

2014 Vol. 35 (14): 193-197 [摘要] ( 636 ) [HTML KB] [ PDF 4224KB] ( 286 )
198 裘晓云1,陈 晖2,陈小龙1,王金生3,魏 佳1,陈 琳1,孙 华1,沈国新1,*
贮藏条件对不同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对不同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长期贮藏后的酸值、过氧化值和VE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各种成品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而VE的含量下降。全程低温工艺精炼的油茶籽油
经过长期贮藏后,其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增加量与一级压榨油相当,但明显低于高温精炼油。在高温、光照等不良贮
藏条件下,低温工艺精炼的油茶籽油的优势很明显,品质劣变程度小。

2014 Vol. 35 (14): 198-204 [摘要] ( 479 ) [HTML KB] [ PDF 2339KB] ( 202 )
205 汤月昌1,许 凤1,*,王鸿飞1,郑永华2,杨震峰3,邵兴锋1,苏新国4
葡萄糖处理对青花菜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为延缓青花菜采收后的黄化,采用不同质量分数葡萄糖处理青花菜,并对颜色参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
酶活性、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12%葡萄糖处理能显著延长青花菜的货架期。葡萄糖处理明显抑制了色泽角(hue angle,H)值的下降和明
度(L*)值的上升,减缓了叶绿素的降解。在贮藏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处理组维持了较高水平的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提高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
总酚含量。

2014 Vol. 35 (14): 205-209 [摘要] ( 521 ) [HTML KB] [ PDF 2495KB] ( 211 )
210 孙玉洁1,2,金 鹏1,*,单体敏1,许 佳1,郑永华1
甜菜碱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冷害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以‘解放钟’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甜菜碱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mmol/L甜菜碱处理能有效减轻枇杷果实果心褐变,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低水平的
O2-·和H2O2含量。此外,甜菜碱处理可提高枇杷果实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
性,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保持果实内较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甜菜碱处理可
维持枇杷果实活性氧代谢平衡,减少膜质过氧化与损伤,保护膜结构的完整,从而减轻冷藏过程中的冷害症状,
延长果实贮藏期。

2014 Vol. 35 (14): 210-215 [摘要] ( 787 ) [HTML KB] [ PDF 2655KB] ( 192 )
216 刘桂超,龙 门,宋 野,刘 瑶,李 璨,章建浩*
纳米蒙脱土含量对聚乙烯醇基纳米复合膜包装性能的影响

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纳米钠基蒙脱土(montmorillonite,MMT)为原料,通过溶液
插层-流延成膜法制备不同MMT含量(0、2.5%、5%、10%、15%、20%,以PVA干质量计)的PVA-MMT纳米复合
膜,研究纳米MMT含量对聚乙烯醇基纳米复合膜包装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图谱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低含量
(5%以下)MMT在纳米复合膜内分散均匀,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其他含量则形成插层型的纳米复合材料,
PVA结晶形态受纳米材料含量的影响。纳米复合膜的包装性能受纳米MMT含量的影响,随着纳米MMT含量的升
高,PVA-MMT纳米复合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耐水性能(溶解质量损失率、溶胀率和吸湿率)
显著提高(P<0.05),而透光性能显著降低(P<0.05);在0~5% MMT含量范围内,纳米复合膜拉伸强度随着
纳米MMT含量的增加而提升,而纳米MMT含量高于5%之后,纳米复合膜拉伸强度低于纯PVA膜的拉伸强度,并
且加入纳米材料后,复合膜韧性降低。

2014 Vol. 35 (14): 216-222 [摘要] ( 525 ) [HTML KB] [ PDF 2908KB] ( 234 )
223 王友升1,蔡琦玮1,谷祖臣1,李兵霞1,杨宏伟1,陈小燕1,李丽萍1,王贵禧2,*
紫外照射处理对蒜薹品质与活性氧代谢影响的多变量解析

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紫外照射处理对蒜薹品质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蒜薹的呼
吸强度上升,光泽降低、颜色泛黄,导致蒜薹的品质降低,紫外照射处理加速了蒜薹劣变过程,其中处理15 min的
效果最显著。主成分分析发现,a*、b*是影响紫外照射处理对蒜薹劣变作用的主要品质指标,过氧化氢(H2O2)含
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花青素、谷胱甘肽
(GSH)含量是主要决定指标。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都表明:H2O2含量与SOD活性呈显
著正相关,与总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GSH、MDA和花青素含量
呈显著负相关。

2014 Vol. 35 (14): 223-228 [摘要] ( 523 ) [HTML KB] [ PDF 2138KB] ( 150 )
229 王文娟1,汪水平1,李代金1,梁 雄1,孙佳斌1,韦兴黄1,段 重1,赵海鹏2,李海涛3
不同贮藏温度齐口裂腹鱼肌肉品质的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研究贮藏过程中齐口裂腹鱼保鲜肉滴水损失率及冷冻肉渗出损失率的变化,及齐口裂腹鱼肌肉挥发性盐
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及其动力学特性,建立TVB-N含量、TBA值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的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和控制齐口裂腹鱼在贮藏
过程中的品质和货架期。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保鲜肉滴水损失率逐渐增大,在24 h内,滴水损失率在
1.40%~2.16%范围内变动,冷藏到144 h,滴水损失率增加到4.35%。随解冻时间的延长,冷冻肉渗出损失率增大,至24 h,
渗出损失率达15.88%。在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齐口裂腹鱼的TVB-N含量、TBA值增加;随着贮藏
温度的升高,齐口裂腹鱼品质劣化速度加快;TVB-N含量、TBA值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化学动
力学原理建立了齐口裂腹鱼贮藏过程中TBA值、TVB-N含量的动力学模型:tTBA=(lnAt-lnA0)/(1.17×1012×e-65 720/RT),
tTVB-N=(lnAt-lnA0)/(5.53×1011×e-66 150/RT)。根据以上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齐口裂腹鱼的贮藏期。

2014 Vol. 35 (14): 229-233 [摘要] ( 754 ) [HTML KB] [ PDF 2541KB] ( 212 )
234 周 翔,姜 丽,宦 晨,安秀娟,郁志芳*
自发气调对樱桃番茄果实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自发气调(modified atmosphere,MA)对樱桃番茄果实保鲜的机理。经过双
向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析,鉴定出39 个差异蛋白(P<0.05),根据功能分为6 类:胁迫
与防御蛋白(30.77%)、能量蛋白(25.64%)、细胞命运蛋白(15.38%)、成熟衰老蛋白(5.13%)、解毒蛋白
(5.13%)和未分类蛋白(17.95%);蛋白功能分析的结果显示,MA增强了谷胱甘肽转移酶、NADP-苹果酸酶、
真核转录起始因子5A-4和乙醇脱氢酶2的表达,抑制了水杨酸绑定蛋白2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的表达,表明
MA能通过减缓乙烯合成速率以及提高樱桃番茄果实的抗胁迫能力,从而延缓成熟衰老。

2014 Vol. 35 (14): 234-239 [摘要] ( 499 ) [HTML KB] [ PDF 2942KB] ( 149 )
240 王晓香1,夏杨毅1,2,3,孙金辉1,彭增起4,尚永彪1,2,3,*
冻藏对兔肉理化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以兔背最长肌为材料,研究冻藏温度对兔肉pH值、色泽、嫩度、保水性、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
比妥酸值、蛋白质溶解度、凝胶G’值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8 ℃冻藏时pH值下降的速度比-40 ℃和
-80 ℃冻藏快;冻藏温度越高,兔肉色泽和嫩度越差,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越大,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
巴比妥酸值越高,蛋白质溶解度和凝胶G’值越低,微观结构变化越严重。不同温度条件下,冻藏60 d后兔肉的多项
指标变化速度较快,因此冻藏时间以不超过60 d为宜。

2014 Vol. 35 (14): 240-246 [摘要] ( 548 ) [HTML KB] [ PDF 3653KB] ( 105 )
247 及 华,关军锋,冯云霄,孙玉龙
1-MCP和预贮对深州蜜桃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为保持深州蜜桃冷藏期间良好的品质, 延长贮藏时间, 采用1 . 0 μ L / L 1 - 甲基环丙烯
(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和预贮(8 ℃、5 d转入0 ℃)的方法对采后深州蜜桃进行处理,测定0 ℃冷
藏期间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明显抑制桃果实冷藏期间的呼吸速
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推迟呼吸高峰期的出现;同时延缓了果实软化,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降低了果实的褐
变指数和腐烂指数;预贮促进了果实后熟,但预贮和1-MCP处理均明显降低了贮藏期果实褐变度和酚类物质含量,
二者结合处理对抑制果实褐变效果最佳。

2014 Vol. 35 (14): 247-250 [摘要] ( 598 ) [HTML KB] [ PDF 2489KB] ( 227 )
251 张娜娜1,2,张 辉1,马 丽1,唐 坚2,乔勇进1,*
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为研究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肉桂醛对
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人工活体接种法研究肉桂醛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斑的控制作用,及
其对番茄自然发病果实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95.6 μg/mL,质量浓度为60 μ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活体条件下肉桂醛能够
有效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以4 000 μg/mL效果最好,且在此质量浓度条件下,对于降低果实质
量损失率,维持番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效果。4 000 μg/mL肉桂醛处理能够有
效地控制番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及延长其保鲜期。

2014 Vol. 35 (14): 251-255 [摘要] ( 735 ) [HTML KB] [ PDF 2623KB] ( 164 )
256 马秋诗,饶景萍*,李秀芳,孙振营,索江涛
贮前热水处理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的影响

以‘红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研究贮前3 种不同温度((35±1)、(45±1)、(55±1) ℃)热水
处理10 min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35±1) ℃和(45±1) ℃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红
阳’猕猴桃果实冷害率和冷害指数,显著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和抑制相对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有效
地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并在贮藏末期保持较好
的果实品质。(55±1) ℃热水处理加重了‘红阳’猕猴桃果实的冷害,并产生了与前两个热水处理相反的生理效
应。3 种不同温度热水处理中,(45±1)℃热处理10 min对控制‘红阳’猕猴桃果实冷害的效果最显著。

2014 Vol. 35 (14): 256-261 [摘要] ( 967 ) [HTML KB] [ PDF 2876KB] ( 137 )
262 白晓航,齐红岩*,吕德卿
EFF和乙醇对采后薄皮甜瓜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考察促进保鲜配方(enhanced freshness formulation,EFF)和乙醇(ethanol,Eth)对采后薄皮甜瓜果实贮
藏效果的影响。以东北主栽不耐贮藏薄皮甜瓜‘金妃’为试材,分别采用2% EFF浸泡和0.5 mL/kg Eth蒸熏2 个方式
处理采后薄皮甜瓜,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在15 ℃恒温培养箱(相对湿度85%)中贮藏16 d,测定贮藏期间果实
品质特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两处理均显著抑制了贮藏期间甜瓜果实内源乙烯的释放量(P<0.05),
且EFF较Eth效果显著,推迟了果实内源乙烯高峰的出现。贮藏期间,两处理均延缓了薄皮甜瓜果实硬度下降速
率、水分损失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降低了果实腐烂率;保持了果实的感官品质。Eth蒸熏处理7 d之前效果
较好,而EFF浸泡处理的保鲜期更长。贮藏7 d后,两处理显著抑制了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升高速率及原果胶含量的下
降速率(P<0.05);EFF处理中纤维素的下降速率明显低于Eth处理和对照;两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
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但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无明显规律。综上,两处理均延缓了采后薄皮甜瓜果
实的软化速率,保持了果实品质,保鲜效果显著,且EFF浸泡的效果优于Eth蒸熏。

2014 Vol. 35 (14): 262-267 [摘要] ( 957 ) [HTML KB] [ PDF 3007KB] ( 147 )
268 张 晶1,2,王海滨1,2,*,郑 刚3,嵇春华3
低温燕麦复合火腿肠的保质期预测及贮藏特性

采用化学动力学原理的加速破坏性实验模型,分别对普通火腿肠对照组(A组)、未添加防腐剂的低温燕
麦复合火腿肠(B组)、添加防腐剂的低温燕麦复合火腿肠(C组)进行保质期预测研究,并在预测的保质期范围
内对低温燕麦复合火腿肠进行一些贮藏特性的研究。分析A、B和C样品分别在27、32 ℃和37 ℃贮藏条件下菌落总
数的变化;分析4 ℃贮藏条件下低温燕麦复合火腿肠的酸价、含水量、凝胶保水性、菌落总数及质构特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A、B和C 3 组样品在室温25 ℃条件下的保质期分别为25、21 d和23 d;在低温4 ℃条件下的保质期分
别为178、116 d和151 d。在贮藏过程中,低温燕麦复合火腿肠的酸价、含水量、凝胶保水性和菌落总数出现不
同程度的变化,但都在有关标准安全卫生许可的范围内。所研制的低温燕麦复合火腿肠(B组)可达到116 d的货
架期(贮藏温度4 ℃),达到了市场货架期要求,比较发现按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添加
防腐剂的低温燕麦复合火腿肠可达到更久的货架期。

2014 Vol. 35 (14): 268-272 [摘要] ( 711 ) [HTML KB] [ PDF 2308KB] ( 367 )
技术应用
273 刘婷婷,陈 雪,徐玉娟,张艳荣*
滑菇在冰淇淋生产中的增稠稳定作用

将滑菇按料水比1∶3(m/m)加水混合并匀浆处理后用于冰淇淋的生产,研究其对冰淇淋混合料的增稠稳
定作用。以冰淇淋的抗融性、膨胀率及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滑菇最佳处理方法及冰淇淋最佳配
方,当滑菇在绝对压强0.15 MPa条件下煮制25 min,其他条件为滑菇浆添加量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
加量0.1%、单甘酯添加量0.4%时,产品综合品质最佳,无需添加明胶仍然具有良好的光洁度及保形性。比较滑菇
冰淇淋与传统牛奶冰淇淋的脂肪失稳度、硬度、黏度、显微结构等方面变化,结果表明滑菇冰淇淋优于传统牛奶冰
淇淋,其组织柔滑、口感细腻、膨胀率好、抗融性适当。

2014 Vol. 35 (14): 273-279 [摘要] ( 581 ) [HTML KB] [ PDF 3082KB] ( 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