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年 36卷 17期
刊出日期 2015-09-15

基础研究
生物工程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基础研究
1 涂宗财,傅志丰,王 辉,张 露,温庆辉,李金林,段邓乐,李如一
红薯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性及活性成分鉴定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红薯叶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并鉴定提取物中的主要抗氧化成分组成。分别采用极性不同的7 种溶剂(蒸馏水、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氯仿)从红薯叶中提取多酚,并评价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以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最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scopy,HPLC-MS/MS)技术分析抗氧化活性最好的提取物中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极性对红薯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水提物具有最高的粗提物得率((37.13±1.60)%),而甲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13.80 mg GAE/g)和总黄酮含量((5.68±0.35)mg QE/g)最高,且具有最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0.32 mg/mL)与还原能力(ρ0.5为0.95 mg/mL)。采用HPLC-MS/MS从红薯叶甲醇提取物中鉴定9 种、初步鉴定3 种酚类化合物,鉴定的化合物为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1-咖啡酸奎宁酸、3-咖啡酸奎宁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3,4,5-三咖啡酰奎尼酸和金丝桃苷。

2015 Vol. 36 (17): 1-6 [摘要] ( 638 ) [HTML KB] [ PDF 2217KB] ( 311 )
7 罗 磊,杨 彬,张国庆,朱文学,刘云宏,卫 星,康新艳,屈 政
金银花气调热泵干燥过程中绿原酸降解动力学研究

为探讨金银花气调热泵干燥过程中绿原酸含量及外观色泽的变化规律,本实验以金银花为研究对象,以N2为干燥介质置换空气降低设备中氧体积分数,研究温度、装载量和氧体积分数对绿原酸含量和L值的影响,建立绿原酸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达到干燥终点时,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和L值随干燥温度、装载量和氧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向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中的干燥时间t引入一个指数r,建立了气调热泵干燥过程中绿原酸降解动力学模型方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可用来预测绿原酸的降解规律。

2015 Vol. 36 (17): 7-12 [摘要] ( 407 ) [HTML KB] [ PDF 2560KB] ( 166 )
13 肖 雄,彭 梅,杨 娟
土党参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以土党参多糖(Campanumoea javanica polysaccharide,CJP)和氯化铁(FeCl3)为底物合成土党参多糖铁配合物(CJP-Fe3+)。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中铁含量,分析配合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还原性,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CJP-Fe3+为红棕色无定型粉末,铁含量达到22.81%;定性鉴定结果表明CJP-Fe3+中不存在游离的Fe3+,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CJP与Fe3+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空气中不易分解。CJP-Fe3+在pH 3~12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在此酸碱度范围内配合物结构不会被破坏。CJP-Fe3+有望被开发为新型的补铁剂。

2015 Vol. 36 (17): 13-16 [摘要] ( 561 ) [HTML KB] [ PDF 1812KB] ( 312 )
17 鲁吉珂,郝利民,陶如玉,靳泽楠,圣志存,余坚勇
不同纯度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抗氧化活性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氧化损伤酵母细胞实验模型,对不同纯度的茶多酚和茶黄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茶黄素均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氧化损伤酵母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和茶黄素对酵母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保护能力呈剂量依赖关系。98%茶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60%茶黄素和90%茶多酚对H2O2氧化损伤酵母细胞保护作用相当;60%茶黄素对紫外氧化损伤酵母细胞保护作用最强。茶多酚和茶黄素具有一定的体外和细胞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方法测得的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5 Vol. 36 (17): 17-21 [摘要] ( 661 ) [HTML KB] [ PDF 1540KB] ( 280 )
22 崔晋龙,郭婷婷,王俊宏,王梦亮
一株柴胡红景天中内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

对柴胡红景天中一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Rb-R-1进行研究,获得其分类地位并评价抗氧化活性强弱。结果表明:这株真菌为Ascomacota门Hypocreales目Neonectria属的N. ramulariae真菌,具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NO2-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IC50值分别为8.86、4.40、9.65、16.53、1.91 mg/mL;其发酵产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达18.12、22.48 mg/g。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在以乳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装液量90 mL/250 mL、pH 7.0、25 ℃条件下培养10 d时,内生真菌Rb-R-1发酵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达到93.12%;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9.14 mg/g和28.25 mg/g。

2015 Vol. 36 (17): 22-27 [摘要] ( 1037 ) [HTML KB] [ PDF 2466KB] ( 198 )
28 刘春雷,孙立斌,李相昕,梁宝生,齐晓芬,任 悦,李 丹,江连洲
大豆7S和11S蛋白二级结构与表面疏水性相关性的研究

以6 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作为实验材料提取7S和11S蛋白,并经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其纯度均在90%以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7S和11S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7S和11S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7S和11S蛋白表面疏水性与二级结构的构效关系。经分析得出:大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与α-螺旋含量成负相关;与β-折叠含量成负相关;与β-转角含量成正相关,与无规卷曲含量成正相关。

2015 Vol. 36 (17): 28-32 [摘要] ( 494 ) [HTML KB] [ PDF 2511KB] ( 185 )
33 苏倩倩,陈贵堂,裴 斐,胡秋辉,赵立艳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品质及甲醛含量的影响

为研究热风恒温干燥、热风变温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对干香菇甲醛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进行处理,并测定干燥产品的甲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收缩率、复水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经预处理直接热风恒温干燥的香菇的甲醛含量高于热风变温干燥。经过预处理后再进行热风干燥的香菇中甲醛含量与直接热风干燥相比都有显著降低,但香菇的感官品质较差,收缩率较大,复水性较差,可溶性糖和蛋白质都有所损失。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比直接热风干燥低,与经预处理后热风干燥的香菇甲醛含量相近,香菇复水性适中,质地疏松。经预处理后再微波真空干燥的香菇与直接微波真空干燥相比,甲醛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低,体积收缩率和复水率差别不显著。本研究为香菇干燥过程中品质和甲醛含量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5 Vol. 36 (17): 33-38 [摘要] ( 427 ) [HTML KB] [ PDF 2108KB] ( 234 )
39 邱智军,原江锋,张国庆,刘胜男
连翘叶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活性

针对连翘叶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进行研究,通过油脂抗氧化实验,分别以油脂的酸价值和过氧化值为参考指标,评价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活性和VC、柠檬酸对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纯度为93%连翘苷和92%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猪油氧化作用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越明显;其中,连翘酯苷A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远优于连翘苷,效果与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接近;VC和柠檬酸对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作用均表现出协调增效作用。

2015 Vol. 36 (17): 39-42 [摘要] ( 386 ) [HTML KB] [ PDF 2031KB] ( 134 )
43 刘勤勤,朱科学,郭晓娜,彭 伟,周惠明
茶多酚与大豆分离蛋白的相互作用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茶多酚与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大豆分离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其中,茶多酚与大豆分离蛋白在291、298、310 K时相互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4.571×105、2.955×105、2.672×105 L/mol,对应的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16、1.299、1.286。热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茶多酚与大豆分离蛋白反应的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明茶多酚改变了芳香氨基酸残基在空间结构中所处的微环境,使大豆分离蛋白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且同步荧光光谱显示茶多酚与大豆分离蛋白中色氨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使其周围的疏水作用减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茶多酚引起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

2015 Vol. 36 (17): 43-47 [摘要] ( 680 ) [HTML KB] [ PDF 2460KB] ( 269 )
48 黄 璐,陈晓红,李 惑,李 玮,王 丹,马宇潇,吴 寒,董明盛
酒酿滤出汁对面包品质的改良作用

采用发酵时间为24、30、36、42 h的酒酿滤出汁代替30%的水制作面包。对新鲜面包的品质、面包贮藏过程中水分迁移速率及微生物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为36 h的酒酿滤出汁对面包品质改善最为明显,滋味与口感最佳。其还原糖含量和比容达到最大,分别为13.59 g/100 g和4.89 mL/g。在贮藏过程中,酒酿面包的水分迁移速率明显低于普通面包。添加酒酿滤出汁后,面包的细菌数及霉菌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面包的货架期。

2015 Vol. 36 (17): 48-53 [摘要] ( 542 ) [HTML KB] [ PDF 2281KB] ( 169 )
54 王兆明,贺稚非,李洪军,余 力,黄 翰,王 珊,徐明悦
真空滚揉腌制对伊拉兔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本实验研究了真空滚揉腌制前后伊拉兔肉食用品质特性、质构特性、肌浆蛋白、肌原纤维蛋白、总蛋白溶解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真空滚揉腌制可以显著改善兔肉的食用品质,提高兔肉的pH值,改善兔肉的色泽,降低兔肉的蒸煮损失和压榨损失,提高保水性,改善兔肉嫩度和质构特性;真空滚揉腌制会导致肌原纤维蛋白分解、肌浆蛋白溶出、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引起兔肉品质特性的变化。

2015 Vol. 36 (17): 54-58 [摘要] ( 514 ) [HTML KB] [ PDF 2187KB] ( 167 )
59 刘亚伟,王瑞娟,曹立松,刘 洁,谢军红
氧化羟丙基木薯淀粉的流变特性

利用DHR-1流变仪,研究了氧化羟丙基木薯淀粉的静态流变和动态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氧化羟丙基木薯淀粉糊为假塑性流体(n<1),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R2>0.98)。随着羧基含量和羟丙基摩尔取代度(molar substitution,MS)的增大,稠度系数k减小,非牛顿性减弱,趋近于牛顿流体。在整个振幅范围(1×10-4~1 rad),主要表现为黏性特性;随着振幅增加,样品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变化不明显;随着羧基含量和羟丙基摩尔取代度(molar substitution,MS)的增大,G’和G”降低,损耗角正切(tanδ=G”/G’)增加。在频率范围(0.1~12.5 rad)内,随着频率增加,样品的G’和G”增加,tanδ变化不明显;随着羧基含量和MS的增大,G’和G”降低,tanδ增加。

2015 Vol. 36 (17): 59-64 [摘要] ( 448 ) [HTML KB] [ PDF 2779KB] ( 206 )
65 梁 琨,丁 冬,彭增起,沈明霞,林盛业,曹 辉
基于决策树雪花牛肉大理石花纹分级模型

为建立雪花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等级雪花牛肉大理石花纹图像特征及人工评级的标准,确定了影响大理石花纹的等级主要因素。本研究提出影响大理石花纹等级的几何参数特征、几何分布参数特征和统计参数特征。其中几何参数特征主要反映大理石花纹面积、周长等;几何分布特征主要反映大理石花纹图像中脂肪颗粒沉积的密度,根据脂肪颗粒沉积情况可分为大颗粒脂肪、中颗粒脂肪、小颗粒脂肪等;统计参数特征主要反映大理石花纹丰富程度以及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性。利用相关性分析提取影响雪花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的特征参数。建立基于C4.5和CART算法的决策树模型,结果表明:对于C4.5算法建立的决策树分级模型,三级和五级大理石花纹分级预测精度分别为91.80%、92.31%,而该模型针对四级样本建立的模型无效,其结果多数误判为三级;对于CART算法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三级和五级大理石花纹分级预测精度高,而对四级样本分级无效。

2015 Vol. 36 (17): 65-70 [摘要] ( 541 ) [HTML KB] [ PDF 2253KB] ( 246 )
71 秦樱瑞,曾艺涛,杨 娟,丁晓雯,黄先智
干燥方式对桑叶降糖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本实验探讨了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4 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降糖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苯酚-硫酸法测桑叶多糖含量、亚硝酸钠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桑叶色泽最好,与新鲜桑叶最为接近,但DNJ和总黄酮的含量都较低;真空干燥法制备的桑叶DNJ和多糖含量最低,且桑叶的色泽也最差;微波干燥对桑叶的降糖成分和色泽影响较小,当功率为140 W处理10 min时,其DNJ和多糖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97.15±6.35) mg/100 g和(11.71±0.01)%;热风干燥的时间较短,对桑叶的颜色影响也较小,当干燥温度为75 ℃,干燥时间为60 min,所得桑叶的DNJ、总黄酮、多糖的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27.47±5.79)mg/100 g、(49.51±1.18)mg/g和(11.29±0.01)%。因此热风干燥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中大批量桑叶的干燥。同时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可知干燥后桑叶降糖物质结构未发生改变,降糖效果依然存在。

2015 Vol. 36 (17): 71-76 [摘要] ( 514 ) [HTML KB] [ PDF 2085KB] ( 283 )
77 罗爽妍,王 超,段翰英,罗尧欣,虞 兵
野生桃金娘主要抗氧化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

本实验研究了野生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的抗氧化能力、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花青素类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光电二极管阵列(photo-diode array,PDA)检测器和离子肼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photo-diode array and ion-trap mass spectrometry,UPLC-PDAIT-MS)鉴定花青素类化合物,通过高通量的自由基清除方法测定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野生桃金娘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每克桃金娘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于67.2 μmol的抗坏血酸和28.5 μmol没食子酸;过氧化氢自由基清除能力(PSC单位)相当于23.2 μmol的抗坏血酸和14.3 μmol没食子酸;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 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相当于30.4 μmol的抗坏血酸和7.8 μmol没食子酸;对三价铁的还原能力相当于28.7 μmol的抗坏血酸和3.1 μmol没食子酸。野生桃金娘的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是4 976 mg 没食子酸/100 g(以干质量计)和49.7 mg儿茶酚/100 g(以干质量计),总抗坏血酸含量是9 mg/100 g(以鲜质量计)。总花青素含量相当于414 mg矢车菊素/100 g(以干质量计),共有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等7 种花青素类化合物被鉴别出来。

2015 Vol. 36 (17): 77-82 [摘要] ( 668 ) [HTML KB] [ PDF 2097KB] ( 346 )
83 李雨露,刘小如,李红艳,范亚苇,胡蒋宁,李 静,王红明,邓泽元
水分含量对莲子淀粉回生影响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水分含量的糊化莲子淀粉的回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含量是影响淀粉回生的重要因素,其过高或过低对莲子淀粉的老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水分含量70%时,莲子淀粉最易重结晶,体系老化程度最高;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探讨了不同水分含量淀粉老化模型的分子构象、水分子扩散系数、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等参数的变化,发现在水分含量70%体系中,直链淀粉分子结构更趋于有序化、非共价键相互作用更强,这可在微观层面解释莲子淀粉回生的机理。

2015 Vol. 36 (17): 83-87 [摘要] ( 587 ) [HTML KB] [ PDF 2455KB] ( 432 )
88 高兴洋,安辛欣,赵立艳,杨方美,裴 斐,杨文建,任鹏飞,刘同军,胡秋辉
真空低温油炸和真空冷冻干燥对香菇脆片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利用真空低温油炸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加工工艺制成香菇脆片,对其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种香菇脆片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其硬度、脆度较大,体积皱缩率较小,颜色较白,感官品质较好,与此同时其营养成分保留较好。两种香菇脆片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以醇、醛为主的八碳化合物以及酯类物质的差异上。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中共检测到45 种挥发性风味成分,真空低温油炸香菇脆片中共检测到31 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中1-辛烯-3-醇占6.37%、1,2,3,5,6-五硫杂环庚烷占2.02%,而这两种物质在真空低温油炸香菇脆片中未检出。此外,真空低温油炸香菇脆片中壬醛含量为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的7 倍,且酯类物质含量显著升高。两种香菇脆片中均检出较多烷烃类物质。

2015 Vol. 36 (17): 88-93 [摘要] ( 1108 ) [HTML KB] [ PDF 2059KB] ( 447 )
94 刘杰超,张春岭,陈大磊,焦中高
不同品种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VC含量的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为探索不同品种枣果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对灰枣、鸡心枣、梨枣、赞皇枣、磨盘枣、葫芦枣6 个枣品种的不同发育期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组成和VC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各品种枣果实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在采摘初期(幼果期)为最高,其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在绿熟期前下降迅速,绿熟期以后变化趋缓,果实接近成熟时则趋于平稳,全红期果实可较采摘初期降低60%以上;V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白熟期前下降较快,白熟期后降幅变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显示,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是供试各品种枣果实中最主要的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含量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也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供试枣果实抗氧化活性与其中的总酚、总黄酮、VC以及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等主要酚类物质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其中尤以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较高,说明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是枣果中最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磨盘枣、葫芦枣具有较高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鸡心枣具有较高的VC含量,是功能性枣果及其加工制品生产的理想品种。

2015 Vol. 36 (17): 94-98 [摘要] ( 1598 ) [HTML KB] [ PDF 1932KB] ( 365 )
99 李 欣,何 敏,袁建平,王江海
亚麻籽中木脂素及其水解产物的分离、鉴定和抗氧化活性

采用快速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新方法,从亚麻籽中分离木脂素开环异落叶松脂酚二糖苷和对香豆酸苷甲酯。同时发现,亚麻籽开环异落叶松脂酚二糖苷在酸水解时除生成开环异落叶松脂酚和无水开环异落叶松脂酚,还部分转化为开环异落叶松脂酚单糖苷。从亚麻籽的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出6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开环异落叶松脂酚单糖苷、开环异落叶松脂酚、无水开环异落叶松脂酚、对香豆酸甲酯、阿魏酸甲酯和5-羟甲基糠醛;其中对香豆酸苷甲酯、对香豆酸甲酯和阿魏酸甲酯为首次从亚麻籽水解产物中分离获得,分别由对香豆酸苷、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在水解时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形成。体外抗氧化测试结果表明,开环异落叶松脂酚二糖苷、开环异落叶松脂酚单糖苷和开环异落叶松脂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具有清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2015 Vol. 36 (17): 99-103 [摘要] ( 654 ) [HTML KB] [ PDF 2032KB] ( 134 )
104 李加兴,石春诚,马 浪,吴 越,肖秀凤,周炎辉
黄秋葵果胶理化特性的研究

以商品柑橘果胶为对照,研究黄秋葵果胶的理化特性及果胶质量浓度、加热温度、pH值、蔗糖质量浓度和CaCl2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黄秋葵果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86.68%,酯化度为75.45%,溶解度为82%,pH值为4.63,属于弱酸性高酯果胶;黄秋葵果胶的黏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其热稳定性优于商品柑橘果胶;黄秋葵果胶的黏度与其质量浓度、蔗糖质量浓度均成正相关,与加热温度成负相关,而随pH值、CaCl2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出一般果胶的黏度特性。黄秋葵果胶的黏度及热稳定性能优于商品柑橘果胶,是一种优质果胶。

2015 Vol. 36 (17): 104-108 [摘要] ( 703 ) [HTML KB] [ PDF 2155KB] ( 362 )
109 胡 盛,蔡 静,周红艳,田大听,张升晖
聚乙烯醇/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凹凸棒石复合材料,探讨凹凸棒石用量和戊二醛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a,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对聚乙烯醇/凹凸棒石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与凹凸棒石共混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凹凸棒石用量为聚乙烯醇用量的1.6%(质量分数,下同)、戊二醛用量为聚乙烯醇用量的4%时,制备的聚乙烯醇/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好,拉伸强度为22.97 MPa,断裂伸长率为199.17%。FT-IR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聚乙烯醇和凹凸棒石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高于聚乙烯醇膜。

2015 Vol. 36 (17): 109-113 [摘要] ( 388 ) [HTML KB] [ PDF 2433KB] ( 146 )
114 杨续金,刘 阳,范贵生*,贾 红
影响沙蒿籽胶表观黏度的因素

利用响应面法和控制变量法分析沙蒿籽胶溶液表观黏度受温度、溶液体积分数、pH值和盐离子的影响变化,同时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增稠剂海藻酸钠、魔芋胶、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CMC)和卡拉胶对沙蒿籽胶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沙蒿籽胶表观黏度影响不大;随溶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沙蒿籽胶溶液的表观黏度增加;pH值在3.0~9.0时,沙蒿籽胶溶液表观黏度随pH值的上升而增大;加入盐会使沙蒿籽胶黏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阳离子对其黏度影响的强弱为Fe3+>Ca2+>Mg2+>Na+;沙蒿籽胶与CMC复配后,具有黏度增强的效果。

2015 Vol. 36 (17): 114-117 [摘要] ( 912 ) [HTML KB] [ PDF 2314KB] ( 232 )
生物工程
118 刘晓洁,沈兆兵,刘 莉,史吉平
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拜氏梭菌丁醇发酵的研究

以筛选得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复合膜为分离用膜,开展了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ZL01丁醇发酵与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批发酵-渗透汽化原位分离耦合与分批发酵相比,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从50 g/L提高至90 g/L;在90 g/L的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下,发酵结束时发酵液和渗透液中的丁醇总产量从13.2 g/L提高到16.9 g/L,总溶剂(丙酮(acetone)、丁醇(butanol)、乙醇(ethanol),简称ABE)产量从17.8 g/L提高到24.3 g/L,葡萄糖利用率从59.4%提高到95.7%。另外,分离过程中膜的总渗透通量平均为705 g/(m2·h),丁醇分离因子平均为19.0;经渗透汽化分离,渗透液可直接进入下一步蒸馏阶段,其中丁醇和总溶剂ABE质量浓度分别为178 g/L和292 g/L,与分批发酵工艺中发酵液直接进入蒸馏塔相比,丁醇和总溶剂ABE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0.9 倍和14.1 倍,可大大降低蒸馏能耗。

2015 Vol. 36 (17): 118-123 [摘要] ( 397 ) [HTML KB] [ PDF 2433KB] ( 112 )
124 谢旻皓,王晴川,徐冬兰,刘天囡,孙 怡,曾晓雄
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提取物与3,5-双咖啡酰奎尼酸对肠道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制备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并通过HP-20大孔树脂层析和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得到苦丁茶多酚中含量较高的3,5-双咖啡酰奎尼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3,5-diCQA)组分。运用体外厌氧发酵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探究了苦丁茶提取物和3,5-diCQA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并测定了发酵体系中短链脂肪酸和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水提物、醇提物和3,5-diCQA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溶组织梭状菌、普雷沃勒氏菌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相比,它们还能促进甲酸、乙酸和丙酸的生成,但对丁酸的合成没有影响。因此,苦丁茶冬青苦丁茶及3,5-diCQA具有一定的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2015 Vol. 36 (17): 124-129 [摘要] ( 372 ) [HTML KB] [ PDF 2392KB] ( 400 )
130 何 捷,曾小群,吕鸣春,毛仲瑄,王象林,潘道东
新疆酸奶中高产蛋白酶与产脂肪酶乳酸菌的筛选

从新疆传统酸奶中,利用透明圈法筛选出一株高产蛋白酶的乳酸菌RA3,其蛋白酶活力为38.87 U/mL;利用铜皂法筛选出产脂肪酶的乳酸菌菌株RC4,其酶活力为8.54 U/mL。经API 50CHL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RA3为发酵乳杆菌,RC4为植物乳杆菌,为我国发酵食品提供了新的乳酸菌资源。

2015 Vol. 36 (17): 130-133 [摘要] ( 538 ) [HTML KB] [ PDF 1977KB] ( 484 )
134 金 刚,王 华,张 昂,李 华
中国葡萄酒产区酒酒球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为了解我国葡萄酒产区酒酒球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对22 株筛选自我国不同葡萄酒产区的乳酸细菌进行了种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pecies-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基因分型。种特异性PCR和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22 株分离株为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建立了O. oeni基于HindⅢ和MseⅠ为内切酶的AFLP分析体系,对16 对引物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HT-MA、HT-MT、HT-MC、HG-MA、HG-MT、HC-MT为O. oeni AFLP分析的最佳引物组合,且实验重复性在98%以上。对O. oeni的AFLP分析结果显示:22 株O. oeni分为3 个簇群,且簇群间遗传相似性系数较小。所以,以HindⅢ和MseⅠ为内切酶的AFLP技术是研究O. oeni基因分型的有效方法,我国葡萄酒产区的O. oeni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O. oeni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不仅仅与其生态地理分布有关,可能还与其所处的微生态和其他因素有关。

2015 Vol. 36 (17): 134-139 [摘要] ( 466 ) [HTML KB] [ PDF 2021KB] ( 270 )
140 陈芸芸,陆兆新,卢 静,杨 杰,魏照辉
植物乳杆菌fmb10产细菌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植物乳杆菌fmb10发酵产细菌素的8 个影响因子进行初筛,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确定显著影响因子,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运用Design-Expert软件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显著影响因子的重要水平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fmb10产细菌素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38 ℃、葡萄糖质量浓度21.1 g/L、酵母膏质量浓度11.0 g/L,在此条件下,植物乳杆菌fmb10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平均为22.90 mm,与预测值22.89 mm高度吻合,优化后植物乳杆菌fmb10发酵上清液抑菌圈直径较原始抑菌圈直径(18.37 mm)提高了24.66%。

2015 Vol. 36 (17): 140-145 [摘要] ( 405 ) [HTML KB] [ PDF 2709KB] ( 128 )
146 王璐莎,陈玉连,黄 明*,周光宏
鸭肉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特性

为了解酶解时间、蛋白酶种类对鸭肉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分别用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胰酶对鸭肉进行单酶酶解和双酶分步酶解(胰酶+复合蛋白酶、胰酶+风味蛋白酶),制备不同时间段的酶解产物,并对其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O2-·))和总还原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鸭肉蛋白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OH和O2-·清除率及总还原力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P<0.05)。在5 种鸭肉蛋白酶解产物中,复合蛋白酶酶解物表现出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75.70±1.54)%、·OH清除能力(59.41±1.24)%和O2-·清除能力(98.50±4.51)%,但用双酶分步酶解得到的酶解产物表现出最强的总还原力(0.330±0.017)。因此鸭肉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特性受酶解时间和蛋白酶种类的影响,复合蛋白酶是制备鸭肉蛋白源抗氧化肽的最适蛋白酶。

2015 Vol. 36 (17): 146-151 [摘要] ( 413 ) [HTML KB] [ PDF 2276KB] ( 251 )
152 贾言言,刘四新,李卓婷,王艳梅,易锦豪,丁俊权,李从发
非酵母属酵母的接种顺序对混合发酵菠萝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采用非酵母属的梅奇酵母P3-3与酵母属的酿酒酵母D254以不同接种顺序混合发酵菠萝酒。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菠萝原果汁中共有20 种香气成分,而先接种P3-3培养7 d后再接种D254(SI-Ⅰ组)、先接种D254培养2 d再接种P3-3(SI-Ⅱ组)和二者同时接种(CI组)的菠萝酒中则分别检出53、44、41 种香气成分,SI-Ⅰ组所酿菠萝酒风味物质种类最多;SI-Ⅰ组中羧酸酯类相对含量为15.594%,而CI组和SI-Ⅱ组分别为13.042%和6.655%,表明SI-Ⅰ组所合成的羧酸酯类物质较多;菠萝特征香气成分的菠萝甲酯、菠萝乙酯、丁内酯等的含量在SI-Ⅰ组中为1.337%,CI组为0.844%,SI-Ⅱ组为0.819%,说明SI-Ⅰ组能更好地保留菠萝原果香;最后,SI-Ⅰ组感官品质最好。可见,采用先接种非酵母属酵母P3-3使其生长达到旺盛生长期,再接种发酵力强的酵母属酵母D254的混合发酵方式,能更好地保留果酒中原果香的典型特征,增加菠萝酒香气成分的种类,并有效改善菠萝酒的品质、风味。

2015 Vol. 36 (17): 152-158 [摘要] ( 983 ) [HTML KB] [ PDF 2077KB] ( 256 )
158 杨吉霞,张利玲,蒋厚阳,贺稚非
眉山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目的:分析眉山泡菜的基本数据和乳酸菌的菌种构成。方法:从眉山市采集泡菜12 份,测定pH值、总酸度、盐度、乳酸菌计数,用16S 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结果:样品pH值的范围是3.37~3.89,总酸度的范围是0.65~0.92 g/100 g(以乳酸计),盐度的范围是4.16%~5.28%(以NaCl计),MRS和M17乳酸菌计数分别是1.71~6.33、1.33~5.78(lg(CFU/g))。总酸度对乳酸菌计数影响最大。共分离鉴定出16 株乳酸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2 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3 株)、Lactobacillus brevis(2 株)、Lactobacillusacidophilus(1 株)、Lactobacillus casei(1 株)、Lactobacillus pentosus(1 株)、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1 株)、Lactococcus lactis(3 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2 株)。结论:眉山泡菜中乳酸菌存在多样性,实验结果为工业发酵生产泡菜积累了菌株。

2015 Vol. 36 (17): 158-163 [摘要] ( 521 ) [HTML KB] [ PDF 2725KB] ( 256 )
164 焦肖飞,刘建学,韩四海,李 璇,李佩艳,罗登林,张卫卫,徐宝成
复合菌生物转化白酒糟发酵条件的优化

以未发酵白酒糟培养基为对照组,探讨不同菌种组合以及发酵条件对固态发酵白酒糟中蛋白含量的影响,旨在提高酒糟中真蛋白的含量。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白酒糟进行单菌和复合菌发酵实验,结果显示三菌组合发酵效果最好。通过三菌单因素发酵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添加15%的麸皮和2%的尿素,先接种5%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0%的白地霉30 ℃培养24 h,然后接种5%的产朊假丝酵母30 ℃培养72 h,此时真蛋白的含量为24.85%,粗蛋白含量达32.09%,粗纤维含量降低到17.66%。

2015 Vol. 36 (17): 164-167 [摘要] ( 364 ) [HTML KB] [ PDF 2193KB] ( 164 )
169 杨建远,李 静,范亚苇,张炳火,邓泽元
粗壮脉纹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转化的条件

为建立原生质体介导的粗壮脉纹孢菌遗传转化系统,本研究主要考察了复合酶解液、菌龄及酶解时间对粗壮脉纹胞菌原生质体生成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粗壮脉纹胞菌孢子悬液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dextrose agar,PDA)液体培养基中,30 ℃条件下摇床培养10 h的菌丝,采用0.5 g/100 mL蜗牛酶+0.5 g/100 mL溶壁酶+1 g/100 mL纤维素酶的复合酶解液、30 ℃条件下酶解10 h,粗壮脉纹胞菌原生质体生成及再生最为适合。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生成数可达4.53×106 个,38#再生培养基中的再生数可达1.41×106 个,再生率达31.71%,聚乙二醇介导PAKHB载体转化NC原生质体,每微克质粒可获得8 个以上的转化子。

2015 Vol. 36 (17): 169-172 [摘要] ( 447 ) [HTML KB] [ PDF 2362KB] ( 251 )
173 杨振泉,周海波,高 璐,饶胜其,尹永祺,方维明
超声波协同流水净化对克氏原螯虾中菌落总数及菌相构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超声波协同流水净化对活体克氏原螯虾携带的细菌数量及菌相构成的影响。方法:测定了净化过程中克氏原螯虾壳+肉、腮部和肠道部位菌落总数变化,并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RAPD)指纹图谱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分析龙虾在净化处理前后不同部位的菌相构成。结果:超声波协同流水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虾壳+肉、腮和肠道部位的细菌载量,降低量分别达到2.18、2.23、1.01(lg(CFU/g))。挑取的218 个单菌落中存在21 种不同的RAPD谱型,不同谱型的细菌属于9 个属18 个种,其中气单胞菌属、黄杆菌属、嗜冷杆菌属、希瓦氏菌属和肠杆菌属细菌为虾壳肉和腮中的优势菌群,净化处理后虾中分布的细菌种群数降低为6 个属9 个种,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黄杆菌(Flavobacterium granuli)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残留的优势细菌种群。结论:超声波协同流水净化对活体克氏原螯虾具有良好的减菌效果。

2015 Vol. 36 (17): 173-178 [摘要] ( 464 ) [HTML KB] [ PDF 2012KB] ( 245 )
179 傅 婷,王 丹,万 骥,唐云明
猪肝乙醇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新鲜猪肝经匀浆、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及Superdex-200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电泳纯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纯化结果显示:该酶比活力为1 622.33 U/mg,回收率为29.05%,纯化倍数为34.58;该酶分子质量约为171.79 kD,亚基分子质量约为43.68 kD。ADH酶学性质研究显示: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 ℃和10.0;在25~45 ℃及pH 7.5~9.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最适条件下测得该酶对乙醇的Km值为19 mmol/L;正丁醇、氯仿、异丙醇、十二烷基硫酸钠、草酸、Zn2+、Cu2+、Ag+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Mg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EDTA对该酶有双重作用。

2015 Vol. 36 (17): 179-184 [摘要] ( 517 ) [HTML KB] [ PDF 2587KB] ( 237 )
185 白菊红,唐善虎*,李思宁,王 柳,卢付青,闫利国
3 株乳酸菌及其组合对发酵牦牛肉灌肠中肽变化的影响

本实验探讨了3 株乳酸菌发酵剂及其组合在发酵牦牛肉灌肠过程中对肽变化规律的影响。人工接种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L. 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 p)、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P. p)及其组合菌种于牦牛肉灌肠,每隔24 h测定其pH值,分别在主发酵2 d(32 ℃),再自然风干发酵10、20、30 d后取样,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对不同发酵时期牦牛肉灌肠中肽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主发酵2 d,再自然风干发酵10、20 d(除P. p与L. p+P. p外)和30 d后,不同乳酸菌发酵剂对牦牛肉灌肠中总肽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按发酵时间由短及长的顺序,在4 个不同发酵时期检出最大总肽含量的发酵菌种依次是L. s(1.73×105 mAU·s)、P. p(1.62×105 mAU·s)、对照组(1.81×105 mAU·s)和L. p(1.83×105 mAU·s)。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牦牛肉灌肠中的总肽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对极性较弱的肽减少了,存在的主要是相对极性较大的肽;主发酵结束时,L. s发酵的处理组检出最大总肽含量,且L. s与其参与发酵L. s+P. p和L. s+L. p+P. p组合中检出总肽含量的变化呈现出相似的趋势,L. s是牦牛肉灌肠中快速生成肽的良好发酵剂;在4 个发酵时期,L. p+L. s发酵的处理组检出肽的含量均小于其单一菌种的发酵,L. p+L. s对牦牛肉灌肠中肽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L. s与P. p作用不明显,但能快速降低pH值,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生产优质牦牛肉灌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5 Vol. 36 (17): 185-190 [摘要] ( 464 ) [HTML KB] [ PDF 3067KB] ( 161 )
191 赵冠华,牛黎莉*,罗荣涛,段伟鹏,张 蓉,毕 阳,张盛贵
3 种抗氧化剂对硅酸钠胁迫下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孢子生存能力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抗坏血酸(VC)、还原性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半胱氨酸(cysteine,Cys)3 种抗氧化剂分别作为预防剂和治疗剂对硅酸钠和对应pH值溶液胁迫下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孢子存活力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3 种抗氧化剂均能使硅酸钠胁迫下孢子的生存能力部分恢复,而使对应pH值胁迫下孢子的生存能力80%恢复;3 种抗氧化剂中VC的保护效果要优于GSH和Cys;3 种抗氧化剂作为预防剂的效果要优于其治疗效果。

2015 Vol. 36 (17): 191-195 [摘要] ( 395 ) [HTML KB] [ PDF 2783KB] ( 119 )
196 陈敬帮,周银华,赵新宇,陈守文,魏雪团
α-淀粉酶在不同地衣芽孢杆菌宿主菌中分泌表达的对比分析

研究不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宿主菌对α-淀粉酶分泌表达的影响。以Bacillus subtilis的P43启动子,B. licheniformis WX-02 α-淀粉酶基因的信号肽、编码区和终止子序列为表达原件,构建了α-淀粉酶分泌表达载体pP43SAT。将pP43SAT分别转入3 株B. licheniformis宿主菌:WX-02(ΔamyL)、BL9和BL10,获得3 株α-淀粉酶基因工程菌WX-02(ΔamyL,pP43SAT)、BL9(pP43SAT)和BL10(pP43SAT),并将构建的3 株工程菌进行发酵对比分析。BL9(pP43SAT)和BL10(pP43SAT)的淀粉酶发酵活力分别达到94.01 U/mL和101.94 U/mL,比原始宿主菌WX-02(ΔamyL,pP43SAT)分别提高了21%和31%,这说明BL9和BL10新型宿主菌有利于淀粉酶的分泌表达。本研究证明多蛋白酶基因缺失可显著提高α-淀粉酶的表达,为α-淀粉酶的高效表达提供了新型宿主菌和新策略。

2015 Vol. 36 (17): 196-200 [摘要] ( 898 ) [HTML KB] [ PDF 2100KB] ( 161 )
201 韩晓鹏,牟德华,赵英莲,李 艳
紫甘薯红酒酿造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目的:以冀紫薯1号为原料,采用酶解淀粉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相结合,制得感官色泽酷似红葡萄酒的紫甘薯红酒。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淀粉液化、糖化和发酵的工艺条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检测紫甘薯红酒的香气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结果:当料液比为1∶3(m/V),淀粉酶添加量3 U/g,92 ℃液化60 min,再加入糖化酶300 U/g,控制50 ℃、pH 4.5、糖化60 min,淀粉水解率达92%。在紫甘薯汁中接入2×106 个/mL安琪活性干酵母菌,于23 ℃、pH 4.0,发酵7 d,酒精体积分数12.4%。紫甘薯红酒中含有46 种香气物质、17 种氨基酸和9 种有机酸,花色苷含量为145 mg/L。结论:冀紫薯1号所酿造的紫甘薯红酒风味独特、营养物质齐全,具有开发价值。

2015 Vol. 36 (17): 201-206 [摘要] ( 438 ) [HTML KB] [ PDF 2418KB] ( 222 )
207 唐明礼,王 勃,刘 贺,何余堂,惠丽娟,马 涛
煎饼发酵面糊中优势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对煎饼发酵面糊中的优势菌种进行富集培养和划线分离,通过菌落形态、颜色、大小等进行初筛,通过生理生化实验、耐受性实验等进行复筛,采用VITEC-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煎饼发酵面糊中分离筛选得到的9 株乳酸菌和11 株酵母菌中,乳酸菌R2、R8和酵母菌Y8发酵性能良好,经鉴定R2为肠膜明串珠菌、R8为戊糖片球菌、Y8为酿酒酵母,可以作为煎饼专用复合发酵剂用菌。

2015 Vol. 36 (17): 207-211 [摘要] ( 647 ) [HTML KB] [ PDF 2267KB] ( 171 )
营养卫生
212 光翠娥,尚建钢,江 波,Franco MILANI,Robert Dick PHILLIPS,张海玲
基于综合性Meta分析的乳三肽VPP和IPP在随机安慰剂对照实验中的抗高血压效能

为评估口服乳三肽VPP(Val-Pro-Pro)和IPP(Ile-Pro-Pro)对血压的影响,基于综合性Meta分析选择了包含在21 个研究中的27 项临床实验、2 142 个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患者。由于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影响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eta分析中未发现发表偏倚,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降低了1.78 mmHg(95%可信区间为-2.47~-1.08,P<0.001),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降低了0.67 mmHg(95%可信区间为-1.11~-0.23,P<0.001)。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亚洲人群SBP为-6.56 mmHg、DBP为-3.01 mmHg,2008年前的研究对象SBP为-6.57 mmHg、DBP为-3.08 mmHg,口服乳三肽剂量<5 mg/d的患者SBP为-5.20 mmHg、DBP为-2.05 mmHg,以及诊所偶测SBP(-2.74 mmHg)与DBP(-1.18 mmHg)和家庭自测SBP(-7.61 mmHg)与DBP(-4.83 mmHg)都显著下降,而相应的比较对象则没有。因此,包含乳三肽VPP和IPP的功能性食品对高血压前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是有效的,特别是在低剂量食用时对亚洲人群的诊所偶测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有明显效果。

2015 Vol. 36 (17): 212-217 [摘要] ( 1199 ) [HTML KB] [ PDF 1865KB] ( 123 )
219 江 岩,陈庆森*,李俊洁,闫亚丽,赵 培
酪蛋白糖巨肽对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水平的影响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分析不同剂量酪蛋白糖巨肽(casein glycomacropeptide,CGMP)对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水平的影响,揭示乳源CGMP是否有增殖肠道关键益生菌的功能。选用50 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安慰组(灌胃生理盐水0.2 mL),乳源CGMP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等体积不同质量浓度的乳源CGMP),灌胃周期为2 周。于灌胃后第0、3、5、7、9、11、15天及停止灌胃后1 周(第21天)采集的小鼠新鲜粪便,并进行粪便菌体基因组DNA抽提。依据双歧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5 对种属特异性引物,以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CICC6071的基因组DNA作为标准品,进行梯度稀释制作标准曲线;分析样品PCR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评价反应的特异性。结果表明:Real-time PCR可准确定量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且灌胃中剂量乳源CGMP可以促进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在灌胃第11天时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达到最高值,即乳源CGMP对小鼠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存在剂量选择性。

2015 Vol. 36 (17): 219-224 [摘要] ( 505 ) [HTML KB] [ PDF 2404KB] ( 134 )
225 罗春丽,王 林,李 杏,张子程,张久亮
紫薯花青素体外抗氧化及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紫薯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初步评价紫薯花青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紫薯干粉经过提取、纯化制得紫薯花青素干粉,分别测定紫薯花青素的总还原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及对大鼠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紫薯花青素对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紫薯花青素的还原力和VC基本相当;紫薯花青素对·OH有很好的清除效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紫薯花青素浓度的升高,对O2-•的清除作用增强,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单位浓度的紫薯花青素对O2-•的清除作用比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效果好。不同质量浓度的紫薯花青素均可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且随着紫薯花青素质量浓度的升高,大鼠红细胞的溶血度降低,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50~1 600 μg/mL的紫薯花青素均能够抑制H2O2引起的HepG2细胞凋亡,当紫薯花青素质量浓度达到800 μg/mL时,HepG2细胞存活率为(88.03±7.48)%。结论:紫薯花青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研究初步揭示了紫薯花青素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

2015 Vol. 36 (17): 225-230 [摘要] ( 508 ) [HTML KB] [ PDF 2411KB] ( 356 )
231 赵 丹,苏 宁,杨 丽,郑洪艳,霍 彤,王昌涛
蓝莓叶总黄酮的体外抗炎功效评价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对蓝莓叶总黄酮的抗炎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与蓝莓叶总黄酮的共培养体系,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在不同培养时间点(0、15、30、60、120 mi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protein-10,IP-10)等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观察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蓝莓叶总黄酮在分子水平上的抗炎机理。结果: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能够提高抗炎因子IL-6、CXCR-2基因的表达量(P<0.05),降低促炎因子IL-8、IP-10基因的表达量(P<0.05),对CXCR-1基因的表达呈复杂型调节。结论:蓝莓叶总黄酮通过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量产生影响,从而减弱促炎症反应,增强抗炎症反应,最终发挥抗炎功效。

2015 Vol. 36 (17): 231-235 [摘要] ( 451 ) [HTML KB] [ PDF 2792KB] ( 183 )
236 商 桑,王 健,丁晓雯
赤霉素GA3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

目的:研究赤霉素GA3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合理使用赤霉素以及赤霉素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最大剂量耐受法测定赤霉素GA3的急性毒性,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测定赤霉素GA3的遗传毒性。结果:给昆明种小鼠经口灌胃赤霉素GA3,LD50>15 000 mg/kg;赤霉素GA3在质量浓度为0.1~2.0 mg/L范围内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呈上升趋势,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微核指数均>1.5;7.5 g/kg赤霉素GA3对雌、雄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率分别为7.47‰、7.07‰,小鼠精子畸形率为5.4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赤霉素GA3的急性毒性虽然比较低,属于无毒级,但是在较高剂量条件下对植物细胞、动物的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均具有遗传毒性,应尽快制定赤霉素GA3使用限量标准。

2015 Vol. 36 (17): 236-239 [摘要] ( 517 ) [HTML KB] [ PDF 2091KB] ( 194 )
240 夏晓杰,邬应龙,冯 姣,曾丽萍,王洪杰,汤浩澜
两种多糖对齐口裂腹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水溶性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oxidized konjac glucomannan,OKGM)及水不溶性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RS4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平均体质量为(87.58±5.16) g的健康齐口裂腹鱼450 尾,随机分为5 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30 尾。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质量分数,下同)的OKGM及RS4型抗性淀粉(C组)、1.6%的OKGM(OKGM1.6组)、3.2%的OKGM(OKGM3.2组)、1.6%的RS4型抗性淀粉(RS41.6组)、3.2%的RS4型抗性淀粉(RS43.2组)的饲料,饲喂60 d后,测定齐口裂腹鱼的生长指标、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与C组相比,OKGM1.6组齐口裂腹鱼的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P<0.05),RS41.6组和RS43.2组齐口裂腹鱼的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变化不大,RS43.2组饵料系数降低(P<0.05);OKGM组肌肉粗蛋白含量增加(P>0.05),OKGM3.2组齐口裂腹鱼的肌肉和肝胰脏粗脂肪含量最低(P<0.05),鱼体肌肉水分、粗灰分含量不受OKGM及RS4添加量的影响(P>0.05);OKGM1.6组齐口裂腹鱼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RS43.2组齐口裂腹鱼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P<0.05)。结论:当OKGM添加量为1.6%时,能改善齐口裂腹鱼生长状况,提高蛋白质效率,降低肌肉及肝胰脏粗脂肪含量,调节血脂水平。

2015 Vol. 36 (17): 240-246 [摘要] ( 362 ) [HTML KB] [ PDF 2260KB] ( 132 )
247 李名薇,孙建霞,许 伟,邹飞雁,白 顺,朱翠娟,胡云峰,焦 睿,吴 实,欧仕益,冯梦鸽,白卫滨
丙烯酰胺对睾丸间质细胞R2C活性及孕酮合成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对体外培养的睾丸间质细胞R2C生长及孕酮合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25、0.5、0.75、1、2、4、6 mmol/L的AA作用于R2C细胞24 h,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获得IC25、IC50及IC75的AA作用浓度。用以上3 种浓度的AA处理R2C细胞24 h,观察细胞形态。AA作用于R2C细胞4 h后,通过彗星实验(Comet assay)检测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AA处理R2C细胞4 h和24 h后的孕酮合成量。结果:AA能抑制R2C细胞活性,其IC25、IC50、IC75分别为1.140、1.925、3.250 mmol/L;3 种浓度的AA能不同程度地影响R2C细胞生长形态;作用4 h对R2C细胞DNA有损伤作用;各浓度组作用24 h后均能降低R2C细胞的孕酮合成量。结论:AA能影响R2C细胞增殖及孕酮合成能力。

2015 Vol. 36 (17): 247-251 [摘要] ( 445 ) [HTML KB] [ PDF 2300KB] ( 170 )
252 陈 迪,康 健,马海田
脱氢表雄酮对大鼠脂肪代谢的影响及机理

目的:以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对象,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对大鼠脂肪代谢常规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EA低、中、高剂量组,各处理组大鼠分别灌胃0、25、50、100 mg/(kg•d)的DHEA(以体质量计,下同),连续灌胃8 周,测定大鼠血脂、肝脂水平及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DHEA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的DHEA可极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P<0.01),低、中剂量的DHEA可显著升高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脂肪代谢合成相关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低、高剂量的DHEA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DHEA均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mRNA和肝细胞核因子-4(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4,HNF-4)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但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代谢分解相关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DHEA均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肝脏组织中酰基辅酶A氧化酶(acyl coenzyme A oxidase,ACO)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的DHEA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肝脏组织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terase-1,LCPT-1)mRNA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中、高剂量的DHEA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肪三酰甘油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长期灌胃DHEA可影响雄性大鼠脂肪代谢途径中关键因子基因的表达,最终降低大鼠体内脂肪的沉积。

2015 Vol. 36 (17): 252-258 [摘要] ( 364 ) [HTML KB] [ PDF 2547KB] ( 138 )
专题论述
259 魏述永
葛根及葛根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葛根为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葛根素为其主要药效成分之一。依据中医药理论,葛根具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及葛根素均具有显著的脑保护活性,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脑卒中等模型动物或细胞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GSK-3β/Nrf2、PI3K/Akt、cAMP/PKA等神经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有关。提示葛根具备开发为抗神经系统疾病保健食品的潜在价值。

2015 Vol. 36 (17): 259-263 [摘要] ( 429 ) [HTML KB] [ PDF 1655KB] ( 383 )
264 万会达,李 丹,夏咏梅
甜菊糖苷类物质的功能性研究进展

甜菊糖苷是一类从甜叶菊叶子中提取的高甜度、低热值的甜味剂,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蔗糖替代品。毒理学实验表明,甜菊糖苷不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毒性。除了作为优良的甜味剂应用在食品、饮料中,甜菊糖苷还表现出许多功能活性,如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抑菌、抗腹泻、增溶等。由于甜菊糖苷的结构可调性,可以对其进行定向修饰,得到更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衍生物,这方面的研究对于甜菊糖苷的深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近几年有关甜菊糖苷功能性的研究展开讨论。

2015 Vol. 36 (17): 264-269 [摘要] ( 709 ) [HTML KB] [ PDF 2080KB] ( 332 )
270 彭冰洁,宋 卓,刘云龙,刘思乐,王 征
多酚类化合物对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咖啡酸、绿原酸等。很多研究报道表明,摄入富含多酚类化合物的饮料、水果和蔬菜可以减缓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病菌、增强免疫力、参与营养成分代谢调节的生理活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从相关代谢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胰岛素分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等方面来论述多酚类化合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5 Vol. 36 (17): 270-275 [摘要] ( 412 ) [HTML KB] [ PDF 1644KB] ( 243 )
276 倪冬冬,唐 军,李洪军,贺稚非,甘 奕
动物性食品中埃博拉病毒的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

埃博拉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感染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赤道周边的非洲国家是其主要流行区域,但现今已在全球范围传播,严重威胁人类生活与健康。本文就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起源、流行病学特征和动物性食品生产中控制方法和措施进行概述,重点阐述埃博拉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动物性食品中存在的风险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防止埃博拉病毒通过动物性食品传入我国及保障国民的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研究提供参考。

2015 Vol. 36 (17): 276-280 [摘要] ( 380 ) [HTML KB] [ PDF 1744KB] ( 121 )
281 刘苏苏,吕长鑫*,冯叙桥,李萌萌,邓亚敏,石 超,杜静芳,王亚丽
果蔬多糖生物活性及其提取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果蔬是日常膳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对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多糖是生物活性物质中重要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保健作用。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果蔬多糖较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无毒副作用。我国果蔬资源丰富,对果蔬多糖的研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介绍了果蔬多糖的分类,列举了常见果蔬多糖的组成结构,阐明了果蔬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果蔬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果蔬多糖提取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结合实际展望了果蔬多糖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2015 Vol. 36 (17): 281-287 [摘要] ( 565 ) [HTML KB] [ PDF 1775KB] ( 211 )
288 王晨光,许文涛,朱鹏宇,付 伟
转基因组学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转基因技术备受世人关注,且转基因作物关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地位极其重要,各种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前进与发展。组学分析技术成为安全评价工作的新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转基因组学分析技术的必要性,组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世界主要转基因作物组学评价发展情况及未来转基因组学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对转基因安全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015 Vol. 36 (17): 288-295 [摘要] ( 418 ) [HTML KB] [ PDF 1653KB] ( 160 )
296 程 媛,曹 慧*,徐 斐,于劲松
食源性蛋白中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食物源免疫活性肽是从食源性蛋白水解物中获得的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的肽段,常来源于酪蛋白、乳铁蛋白、鱼贝类蛋白、小麦蛋白、大米蛋白及大豆蛋白等食源性蛋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已对食物源免疫活性肽的结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因而,本文对食源性免疫活性肽的结构和机理进行了综述。

2015 Vol. 36 (17): 296-299 [摘要] ( 402 ) [HTML KB] [ PDF 1630KB] ( 240 )
300 陈胜军,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胡 晓,戚 勃,邓建朝
我国水产品安全风险来源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我国水产品中安全风险来源,对我国在微生物和病毒等生物危害,渔药、甲醛、多聚磷酸盐等养殖、加工与流通过程中的投入品与添加物,重金属及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开展的风险评估研究工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我国在水产品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产品风险评估方面的相关建议,为进一步开展水产品风险评估,以确保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进出口安全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5 Vol. 36 (17): 300-304 [摘要] ( 519 ) [HTML KB] [ PDF 1612KB] ( 472 )
305 吕佳煜,宋莎莎,冯叙桥,朱丹实,梁洁玉,侯 宇,杨文晶,杜玉慧
香兰素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提高,天然多功能食品添加剂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香兰素作为一种易提取的天然香味化合物,因其原料成本低、生产工艺成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贮藏保鲜和加工尤其是乳制品的加工中。本文主要介绍香兰素的结构与性质,综述香兰素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包括抑菌作用、抗氧化作用、稳定剂作用,并提出香兰素在应用上还值得研究的问题,展望其应用前景。

2015 Vol. 36 (17): 305-309 [摘要] ( 494 ) [HTML KB] [ PDF 2015KB] ( 220 )
310 唐 军,颜才植,陈伦超
美日欧发达国家食品检测机构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食品检测机构的管理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职责分工明晰化、强调政府宏观监管的特点,而机构运行凸现法制化,注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公平性和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对于我国食品检测机构的管理和运行具有借鉴意义,针对当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多头监管、标准缺漏、检测技术和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笔者建议全面推进机构改革,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食品检测机构;完善食品检测体系,强调机构设置和运行的实效性;完善食品检测法律和标准,确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2015 Vol. 36 (17): 310-315 [摘要] ( 328 ) [HTML KB] [ PDF 1784KB] ( 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