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6年 37卷 11期
刊出日期 2016-06-15

基础研究
生物工程
营养卫生
专题论述
基础研究
1 李进伟,林传舟,刘元法
制备亚麻籽油多层乳液及其稳定性研究

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亚麻籽油多层乳状液,确定二级乳液的组成为质量分数5.0%的亚麻籽油、质量分数0.45%的浓缩乳清蛋白、质量分数0.2%的果胶;三级乳液的组成为质量分数2.5%的亚麻籽油、质量分数0.225%的浓缩乳清蛋白、质量分数0.1%的果胶、质量分数0.2%的壳聚糖。同时结果表明亚麻籽油多层乳状液具有缓慢释放的效果和提高亚麻籽油消化吸收效率的作用。

2016 Vol. 37 (11): 1-6 [摘要] ( 472 ) [HTML KB] [ PDF 3419KB] ( 511 )
7 王谢祎,翟宇鑫,李 倩,戴涛涛,陈 军,李 俶,刘继延,刘成梅
南酸枣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及多酚含量分析

研究南酸枣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 种酚类物质的含量;同时用总抗氧化能力法、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羟自由基(·OH)清除法分别测定南酸枣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胃肠液模拟消化后3 种酚类物质含量下降,但均无显著变化。南酸枣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其抗氧化能力逐渐下降。本实验对南酸枣消化过程中的多酚组成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多酚含量的减少,抗氧化性逐渐降低。并通过比较胃肠消化过程的两个因素(化学因素、酶活性因素)的影响,发现消化酶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较小,而主要是化学环境影响了酚类物质含量,但是消化酶可显著提高南酸枣在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性。

2016 Vol. 37 (11): 7-11 [摘要] ( 464 ) [HTML KB] [ PDF 2044KB] ( 279 )
12 高 梵,龙清红,韩 聪,金 鹏,郑永华
UV-C处理对鲜切红心萝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以红心萝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鲜切红心萝卜的抗氧化系统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鲜切红心萝卜用0、0.25、0.5、1.0、2.0 kJ/m2剂量的UV-C处理后于5 ℃贮藏48 h。结果表明,1.0 kJ/m2 UV-C处理能最有效地诱导鲜切红心萝卜中酚类物质的合成,进而导致其含量增加,并提高了红心萝卜中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UV-C处理能促进鲜切红心萝卜中花青素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增加、延缓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这些结果表明,UV-C处理可以诱导酚类物质合成,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显著提升鲜切红心萝卜的抗氧化活性。

2016 Vol. 37 (11): 12-17 [摘要] ( 858 ) [HTML KB] [ PDF 2207KB] ( 465 )
18 李强坤,柳陈坚,张园莲,常林杰,罗义勇,李晓然
植物乳杆菌对食源性病原菌作用的研究

通过牛津杯法筛选得到几株高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使用蛋白酶K和NaOH对这几株杆菌的发酵液上清进行处理,以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发现有机酸为主要抑菌物质,但是调节pH值至6.5后的发酵上清液可以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植物乳杆菌QB3-3具有长达96 h的持续抑菌效果。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植物乳杆菌抗病原菌的主要机理为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病原菌菌体形态改变,内容物流出,致使细胞死亡。

2016 Vol. 37 (11): 18-23 [摘要] ( 641 ) [HTML KB] [ PDF 2711KB] ( 327 )
24 崔 勇,董 剑,杨明明,赵万春,李建芳,高 翔
沙棘果粉和酸枣粉对面粉特性的影响

为了解沙棘果粉和酸枣粉对面粉特性的影响,将沙棘果粉和酸枣粉按不同比例分别与小麦粉混合,使用快速黏度分析仪、粉质仪、物性测试仪分析2 种添加物的添加量对面粉糊化、粉质和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面筋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酸枣粉含量的增加(0%、1%、3%、5%、7%、9%),混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呈下降趋势,而当沙棘果粉添加量为5%~9%时,混粉的上述糊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吸水率、硬度、胶黏性、咀嚼性逐渐降低,而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则先降低,后基本不变;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2 种添加物均阻碍了面筋网络的形成。因此,沙棘果粉和酸枣粉的添加均改变了面粉的糊化、粉质、凝胶质构特性及面筋超微结构。

2016 Vol. 37 (11): 24-29 [摘要] ( 567 ) [HTML KB] [ PDF 2179KB] ( 271 )
30 张 剑,张 杰,李梦琴,李 勇,艾志录
主食馒头专用小麦粉最佳品质指标范围分析

本实验测定了以黄淮地区为主的128 个小麦品种的面粉品质指标和制成主食馒头的品质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小麦粉指标与主食馒头品质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优选出了20 种优质的主食馒头专用小麦品种,得出了优质主食馒头专用小麦粉的最佳品质指标范围。结果表明:小麦粉的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稳定时间、弱化度、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度、L*值、b* 10 个指标为影响主食馒头品质的关键指标;优选出的20 个优质主食馒头专用小麦品种为:矮抗58、太空6号、周麦22、衡观35、澳白8008、新麦798、安麦1号、周麦27、豫麦58、漯麦4号、百农160、小偃22、洛麦21、冀麦21、隆平9987、宛麦369、豫麦49-198、众麦2号、郑麦379、豫麦52。优质主食馒头专用小麦粉最佳品质推荐指标范围灰分不高于0.55%、蛋白质含量为13.2%~15.8%、面筋指数为51.1%~81.5%、稳定时间为4.5~7.1 min、弱化度为66.5~92.1 FU、拉伸面积为80.8~91.5 cm2、拉伸阻力为218.6~300.6 EU、延伸度为167.2~201.3 mm、L*值为93.0~94.3、b*值为8.7~11.7。

2016 Vol. 37 (11): 30-36 [摘要] ( 697 ) [HTML KB] [ PDF 2267KB] ( 401 )
37 朱建鹏,吕毅斌,殷军艺,舒 枝,王小银,聂少平,谢明勇
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胃排空功能

目的:研究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胃排空功能。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健胃消食片浸膏中提取多糖JXP(得率5.44%),通过比色法测定多糖化学成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检测多糖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交换色谱分析单糖组成,以及利用红外光谱表征多糖红外特征,并进一步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研究多糖对小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结果: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的中性糖含量为46.6%,糖醛酸含量为45.7%,蛋白质含量为1.3%。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380 000左右。JXP主要由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两者物质的量比为1.2∶1,另含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红外光谱图显示JXP含有羧基基团,为吡喃糖构型酸性多糖。胃排空实验发现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能显著促进小鼠胃排空,特别是当多糖作用剂量为100 mg/kg(以小鼠体质量计)时,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健胃消食片原材料浸膏中多糖为酸性混合杂多糖,其对小鼠胃排空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2016 Vol. 37 (11): 37-41 [摘要] ( 450 ) [HTML KB] [ PDF 2087KB] ( 204 )
42 黄雅露,常 南,张春红,陶冬冰
蒸煮温度和模拟液对复合膜中甲苯迁移及阻隔性能的影响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蒸煮条件和模拟液种类对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耐蒸煮复合膜中残留甲苯迁移及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模拟液中甲苯的迁移率逐渐增大;其迁移率大小依次为:5 g/100 mL氯化钠>0.2 g/100 mL谷氨酸钠>10 g/100 mL蔗糖>蒸馏水;高温蒸煮导致调味品模拟液处理复合膜的氧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量上升;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蒸馏水和氯化钠处理会破坏膜的内部结构,使其结晶度下降,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导致其结构松散、膜的表面凹凸不平、出现扭曲现象。

2016 Vol. 37 (11): 42-46 [摘要] ( 381 ) [HTML KB] [ PDF 2608KB] ( 191 )
47 顾晓俊,金邦荃,陈晓楠,李 意,刘春泉
猕猴桃果胶纯化及分子结构信息解析

猕猴桃果胶来源量大,纯化后可用于食品制造。解读和求证它的分子结构信息,为其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猕猴桃果胶经DEAE-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柱纯化,采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离子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现代技术,解析猕猴桃精制果胶组分、分子质量、碳链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官能团。结果表明,猕猴桃果胶至少包括3 个组分,其中酸性果胶1(AP-A1)分子质量524.31 kD,占84.8%,是猕猴桃果胶的主要成分;而中性果胶(AP-N)和酸性果胶2(AP-A2)分子质量仅为281.89 kD和273.88 kD。结构解析,AP-A1主要由D-半乳糖和D-木糖聚合而成,指纹区显示其碳链是由吡喃糖以α-糖苷键连接,且特征区同时存在C=O和对称、非对称—COO基团,属于典型大分子果胶结构;而AP-N和AP-A2组分中无C=O结构,且碳链中同时兼备α或β-糖苷键,属于非典型果胶低聚多糖结构。

2016 Vol. 37 (11): 47-51 [摘要] ( 444 ) [HTML KB] [ PDF 2356KB] ( 182 )
52 蔡 俊,陈季旺,王 茹,丁文平,吴永宁
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为确定适用于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以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lanisole,BHA)、VC和生育酚(vitamin E,VE)为对照,测定大豆肽的还原能力、螯合Fe2+能力、清除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及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BHA、VE、VC类似,大豆肽最大还原能力仅为0.487。大豆肽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弱于BHA和VE,但具有较稳定的增加趋势,最大抑制率达到20.6%;在质量浓度为0~15 mg/mL时,大豆肽螯合Fe2+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最大螯合率为38.7%。然而,未检测出BHA、VE、VC具有螯合Fe2+的能力;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清除ABTS+·活性与VC基本相同,大于BHA和VE,ABTS+·清除率最大为61.2%。大豆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仅为2.1%,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远低于VC(45.0%)、BHA(10.1%)和VE(10.7%),表明螯合Fe2+能力、清除ABTS+·及抑制脂质体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适合用于评价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活性。

2016 Vol. 37 (11): 52-57 [摘要] ( 502 ) [HTML KB] [ PDF 1983KB] ( 472 )
58 任国艳,吴婷婷,张 凡,郭金英,崔国庭,吴 影,王 萍,曹 利
山药黏液质及其酶解物的微观结构及免疫活性

从铁棍山药中提取黏液质,选取不同酶(胰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得到不同酶解产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黏液质及其酶解物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研究黏液质及其酶解物对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及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黏液质及其酶解物,在微观结构上呈现很大差别;黏液质及其酶解物均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但酶解物的促进作用强于黏液质;黏液质及其酶解物对Th1族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Th2族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促进作用,使细胞中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

2016 Vol. 37 (11): 58-64 [摘要] ( 554 ) [HTML KB] [ PDF 2663KB] ( 301 )
65 刘晓庚,袁 磊,高 梅,胡秋辉,王立峰,刘 琴
类胡萝卜素清除自由基的动力学及体外模拟消化对清除率的影响

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类胡萝卜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考察经人工胃液、肠液及胃液-肠液3 种方法模拟消化后类胡萝卜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温度(T)对类胡萝卜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速率(k)影响显著(P<0.05),T升高,k增大,即k45 ℃>k37 ℃>k30 ℃,而对清除率(α)无显著影响;类胡萝卜素初始质量浓度(ρ)对α影响显著,ρ升高,α增大,而对k无显著影响;类胡萝卜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T对半数效应浓度(EC50)、k和半衰期(t1/2)影响显著,T升高,EC50减小(EC50(45 ℃)<EC50(37 ℃)<EC50(30 ℃))、k增大(k45 ℃>k37 ℃>k30 ℃)、t1/2减小(t1/2(45℃)<t1/2(37℃)<t1/2(30 ℃));表观活化能(Ea)和方程常数(K0)不受ρ的影响,Ea=17.039 kJ/mol、K0=7.38×106;体外模拟消化后的类胡萝卜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减小,且底物浓度越大,清除率下降百分比越大,降幅越小;与油脂混合后的类胡萝卜素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低于不加油脂组,即脂溶性的类胡萝卜素与油脂混合后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因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对其消化吸收的影响存在差异。

2016 Vol. 37 (11): 65-73 [摘要] ( 527 ) [HTML KB] [ PDF 2932KB] ( 199 )
74 龙友华,张 承,龚 芬,吴小毛,尹显慧
叶面施硒对猕猴桃含硒量、镉铅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以“贵长”猕猴桃为供试材料,通过叶面喷施、叶面喷施+土壤穴施、土壤穴施方法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测定分析猕猴桃果实中硒、镉、铅含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硒肥能促进猕猴桃果实硒含量的增加、减少猕猴桃对镉和铅的吸收、提高猕猴桃品质。且硒肥能增加猕猴桃含硒量0.002 9~0.050 5 mg/kg;降低6.98%~28.49%的镉和23.46%~51.03%的铅蓄积;较好地改善猕猴桃果实的风味与营养品质,促进果实生长;施硒的综合效果顺序为叶面喷施+土壤穴施>叶面喷施>土壤穴施。在猕猴桃生产中,建议使用5.00~10.0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或结合土壤穴施的处理方式。

2016 Vol. 37 (11): 74-78 [摘要] ( 748 ) [HTML KB] [ PDF 1932KB] ( 306 )
生物工程
79 王 凯,叶可萍,白红武,周光宏
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定量暴露评估

目的:建立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暴露评估模型。方法:通过前期对某市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的调查获取初始污染水平数据,结合建立的生长模型,利用@Risk 5.5软件,定量模拟从销售到家庭贮藏阶段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暴露情况。结果:大约有1.2%的冷却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超过了风险阈值4(lg(CFU/g)),但是由于其最大值达到了6.29(lg(CFU/g)),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风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的初始污染水平与最终暴露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0,其次是家庭贮藏时间和家庭贮藏温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34和0.21。结论:本研究可为相关部门及消费者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2016 Vol. 37 (11): 79-83 [摘要] ( 353 ) [HTML KB] [ PDF 2309KB] ( 192 )
84 刘媛媛,马爱民
平菇疏水蛋白Po.hyd基因RNAi载体构建及转化

为研究平菇疏水蛋白基因Po.hyd的功能,首次构建了Po.hyd的RNAi载体,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获得了平菇转化子。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Po.hyd序列,利用Golden Gate克隆法构建了干扰载体p1302-GG-ihyd,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GV3101中,并在乙酰丁香酮的诱导下完成根癌农杆菌对平菇幼嫩菌丝的介导转化。转化子经PCR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real-time PCR)以及Southern杂交等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最终获得1 株可稳定遗传的平菇转化子,该转化子具有潮霉素抗性,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Po.hyd基因的表达量为野生型的43%,干扰载体T-DNA片段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在转化子基因组内。

2016 Vol. 37 (11): 84-89 [摘要] ( 293 ) [HTML KB] [ PDF 3045KB] ( 259 )
90 唐存多,史红玲,蔚晓华,张 梅,唐青海,岳 超,姚伦广,夏 敏,阚云超
新型GH5家族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挖掘及表达鉴定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新型β-甘露聚糖酶,本研究采用基因挖掘技术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RIB40基因组中挖掘到了2 个假定的新型GH5家族β-甘露聚糖酶基因,分别命名为Aoman5A和Aoman5B。对这两条序列做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借助pPIC9KM质粒将两个酶的成熟肽编码基因在Pichia pastoris GS115中实现了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表明AoMan5A含有20 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而AoMan5B含有21 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和12 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导肽;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两个酶与目前已报道的序列最高的同源性分别为68%和79%,且AoMan5A的N端还携带有一个1家族的CBM;三维结构预测的结果显示,两者均符合(α/β)8的TIM-桶状结构。表达鉴定的结果表明,在同样表达条件下,reAoMan5A和reAoMan5B上清液的酶活力分别为2.9、12.5 IU/mL;纯化后它们的酶比活力分别为8.3、104.2 IU/mg,前者的最适温度为35 ℃,而后者的最适温度为50 ℃,pH值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两种酶均为酸性酶。硫酸-苯酚法测得reAoMan5A和reAoMan5B的糖含量分别为25.4%和12.6%,表明这两种重组酶均经过了糖基化修饰。本研究获得了两种新型的β-甘露聚糖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序列特征,并实现了它们的异源表达,为β-甘露聚糖酶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新型酶的基因挖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016 Vol. 37 (11): 90-96 [摘要] ( 637 ) [HTML KB] [ PDF 2392KB] ( 217 )
97 程雅韵,郑 琳,李官浩,金 清
传统发酵黄豆酱中低营养菌株的筛选及产胞外酶特性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北方地区传统黄豆酱中低营养菌株的分布及其功能特性,对采集于不同地区的黄豆酱样品进行低营养菌株的筛选、分离及纯化,并研究其产胞外酶特性。结果共分离出114 株低营养菌株,其中69 株产纤维素酶,81 株产淀粉酶,112 株产脂肪酶,72 株产β-葡萄糖苷酶,59 株产蛋白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产酶活性高的代表菌株进行鉴定,鉴定出5 种类别菌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阿萨尔基亚芽孢杆菌(Bacillus axarquiensis)。所筛选的产酶活性高的低营养菌株短小芽孢杆菌HS1-4和枯草芽孢杆菌HS5-13耐盐性高,对环境的抗耐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6 Vol. 37 (11): 97-102 [摘要] ( 627 ) [HTML KB] [ PDF 2046KB] ( 217 )
103 陶毅明,金荣仲,朱 华,马义丽,刘青波
菠萝蜜过氧化物酶活性部位的研究

以菠萝蜜果肉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为研究对象,用丁二酮、碳化二亚胺(N-ethyl-N’-3-dimethylaminopropyl carbodiimide,EDC)、N-乙酰咪唑(N-acetylimidazole,NAI)、β-巯基乙醇(β-mercaptoethanol,MT)、对-氯汞苯甲酸(parachloro-mercuri-benzoate,pCMB)和焦碳酸二乙酯(diethylpyrocarbonate,DEPC)对POD进行化学修饰,研究酶活性必需基团。结果表明,丁二酮、EDC和NAI对酶活力无显著影响,说明精氨酸、羧基和酪氨酸与酶活力无关;pCMB、DEPC和β-巯基乙醇强烈抑制酶活性,说明半胱氨酸和组氨酸是酶活性的必需基团,二硫键对酶活性有重要贡献。动力学分析和底物保护实验表明,DEPC为POD的竞争性抑制剂,组氨酸位于酶活中心。

2016 Vol. 37 (11): 103-107 [摘要] ( 483 ) [HTML KB] [ PDF 1993KB] ( 274 )
108 布仁其其格,高雅罕,任秀娟,包艳青,魏睿元,赵一萍,韩海格,乌云达来,黄金龙,芒 来
不同发酵时期酸马奶细菌群落结构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16S rRNA基因序列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酸马奶传统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演替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的初期细菌多样性最高,而细菌丰度在72 h时最高;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酸马奶中的优势细菌门;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为其优势细菌属;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个细菌门与属都存在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变化。本研究可为其他乳制品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研究提供借鉴。

2016 Vol. 37 (11): 108-113 [摘要] ( 397 ) [HTML KB] [ PDF 2307KB] ( 172 )
114 孔望君,蒋会芳,冉火苗,王 傲,吕 曼,杨 柯,辛志宏
两株土壤放线菌ZSM-1和ZSM-2的分离与鉴定

对分离自土壤的2 株编号为ZSM-1和ZSM-2的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后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菌株16S rDNA,基因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将该2 株菌分别鉴定为纳士维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shvillensis)与土地戈登氏菌(Gordonia terrae)。

2016 Vol. 37 (11): 114-120 [摘要] ( 411 ) [HTML KB] [ PDF 2493KB] ( 159 )
120 刘丽莎,彭义交,田 旭,李平兰,陶国琴,任 丽,鲍鲁生,郭 宏
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对酸豆乳品质的影响

为探索益生菌及其胞外多糖对酸豆乳的影响,利用产胞外多糖双歧杆菌及其活性多糖与传统发酵剂共同发酵豆浆,研究其对酸豆乳理化、感官及质构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双歧杆菌(107 CFU/mL)和其活性胞外多糖(质量分数0.3%,下同)均对酸豆乳凝乳速度及后酸化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3%胞外多糖能显著提高酸豆乳的黏度、持水力和质构特性(P<0.05)。添加产胞外多糖双歧杆菌107 CFU/mL,对发酵期间酸豆乳发酵速率及凝胶特性影响不大;在后酵期间产生86 mg/L 胞外多糖,显著提高酸豆乳的黏度和质构特性(P<0.05),但对产品持水力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双歧杆菌胞外多糖可有效改善酸豆乳凝胶特性,提高产品品质。

2016 Vol. 37 (11): 120-124 [摘要] ( 386 ) [HTML KB] [ PDF 2205KB] ( 166 )
125 杜静芳,缪璐欢,马欢欢,吕欣然,李 莹,白凤翎,李 春,励建荣
拮抗阪崎肠杆菌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

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条件致病菌,感染后死亡率高达80%。实验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从淡水鱼肠道(19 株)和泡菜(7 株)中筛选出1 株来源于鲤鱼肠道的对Enterobacter sakazakii(106 CFU/mL)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LY-4。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cell free supermatant,CFS)中,抑菌最佳培养时间为28 h。CFS经胃蛋白酶处理可完全丧失抑菌活性,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降至76.44%和54.38%,对α-淀粉酶不敏感;在pH 3.0~4.5范围内保持抗菌活性稳定;经40~80 ℃范围内处理2 h后其拮抗活性基本不变,100 ℃和121 ℃处理2 h后活性降至79.57%和75.71%。初步判定菌株LY-4产生的抑菌物质为非糖基化类细菌素,并筛选出初步纯化抑菌物质的最佳萃取剂为乙酸乙酯,粗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0 mg/mL。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2016 Vol. 37 (11): 125-130 [摘要] ( 407 ) [HTML KB] [ PDF 2549KB] ( 212 )
131 于 涛,姜晓冰,李 磊,王 辉,逯胜哲,张萌萌,祈真平,于明月
市售酸奶中乳酸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为探讨酸奶中乳酸菌所携带耐药基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对市售酸奶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实验确定菌株的耐药谱,同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调查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和四环素等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5 份市售酸奶样品中共分离得到56 株乳酸菌,包括26 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3 株植物乳杆菌、2 株嗜酸乳杆菌以及25 株嗜热链球菌。药敏结果显示,31 株乳杆菌对链霉素(87.1%)、庆大霉素(80.6%)、环丙沙星(74.2%)和四环素(61.3%)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菌素类则较为敏感;而25 株嗜热链球菌同样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76.0%;其次分别为万古霉素(32.0%)、环丙沙星(32.0%)和四环素(20.0%)。56 株乳酸菌中共检出5 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分别为链霉素耐药基因ant(6)(检出率1.8%)、庆大霉素耐药基因aac(6')-aph(2'')(检出率7.1%)、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检出率5.4%)以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检出率14.3%)和sulⅡ(检出率1.8%)。受试的乳酸菌中共有13 株检出耐药基因,其中有4 株携带两种不同的耐药基因。长期以来被认为安全并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领域的乳酸菌可能成为潜在的耐药基因贮存库。

2016 Vol. 37 (11): 131-136 [摘要] ( 486 ) [HTML KB] [ PDF 1882KB] ( 260 )
137 刘功良,朱宝生,陈华玲,颜晓青,白卫东
荔枝蜜醋一步法发酵工艺

以荔枝蜜为原料,利用葡萄酒活性干酵母BV818和沪酿1.01醋酸菌发酵制备荔枝蜜醋,以总酸和总酯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荔枝蜜醋的一步法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醋酸菌接种量8.0%、初始糖度310.0 g/L、初始酒精体积分数3.0%、荷花粉破壁上清液添加体积分数2.4%、初始pH 4.0、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BV818的接种量0.3 g/L、培养温度29.5 ℃。经过14 d发酵,其总酸含量可以达到11.9 g/L,总酯含量可达2.9 g/L,酒精体积分数为2.0%,残糖含量172.1 g/L。在此最佳工艺条件生产的荔枝蜜醋醋味纯正,芳香清甜,风味柔和。

2016 Vol. 37 (11): 137-142 [摘要] ( 529 ) [HTML KB] [ PDF 2595KB] ( 255 )
143 徐 利,周丽伟,郭文强,张亚萍,陈 彦
基于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灰树花发酵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对食用药用真菌灰树花发酵进行建模,获得使目标发酵产物达到最大产量的培养条件。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进行非线性拟合,并采用遗传算法预测优化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预测灰树花发酵过程。运用此方法可在灰树花发酵生产过程中根据所需产物控制发酵条件与时间,具有较高指导意义。

2016 Vol. 37 (11): 143-146 [摘要] ( 353 ) [HTML KB] [ PDF 2029KB] ( 113 )
147 洪 冰,曾许珍,李阿敏,杨蕊莲,蒋和体
乳酸菌接种发酵对大头菜品质的影响

对大头菜进行乳酸菌接种发酵,研究乳酸菌对大头菜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并探讨接种发酵大头菜的硬度与果胶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对产品的感官性质和微生物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改善产品的香气和滋味并有效降低大肠菌群含量;对产品的总酸、亚硝酸盐、咀嚼性、黏性、还原糖、氨基酸态氮、VC、硬度和果胶含量都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产品的色泽、弹性和内聚性影响不大。因此,通过添加乳酸菌,3 个月即达到出坛标准,感官评分达到94.0 分,亚硝酸盐和大肠菌群含量分别为1.43 mg/kg和<30 MPN/100 g。可以明显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品质及安全性。乳酸菌接种发酵大头菜过程中硬度与原果胶成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果胶成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其质构特性的变化机理更加多样和复杂。

2016 Vol. 37 (11): 147-153 [摘要] ( 424 ) [HTML KB] [ PDF 2212KB] ( 235 )
154 王晓丹,徐 佳,周鸿翔,班世栋,邱树毅
酱香型大曲中分离到的阿姆斯特丹散囊菌产酶产香特性

为了探究酱香型大曲中霉菌的种类及其功能,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从遵义地区的6 个企业的酱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霉菌菌株,结合形态观察和真菌rDNA-ITS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进行分析。在其中5 个企业的大曲样品中均能筛选分离得到一株散囊菌,归类并命名为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s)。以茅台大曲筛选的阿姆斯特丹散囊菌(FBKL3.0120)为研究对象,该菌株产糖化型淀粉酶活力最高,达到(3 100.16±109.43) U/g,酸性蛋白酶活力为(225.69±2.69) U/g、果胶酶活力为(435.88±68.49) U/g、脂肪酶与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13.56±1.73) U/g和(4.14±0.16) U/g。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固态发酵的挥发性香味物质进行结果分析,该菌固态发酵具有很强花香和果蔬香,挥发性香味物质以高级醇、酮和呋喃类为主,其中L-芳樟醇、1-辛烯-3-醇、3-辛酮、2-戊基呋喃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挥发性物质的16.37%、41.23%、6.95%、6.75%。分离得到的这株阿姆斯特丹散囊菌(FBKL3.0120)是一株产多种酶并同时产多种香气成分的霉菌,是酱香大曲微生物组成中的重要霉菌之一。

2016 Vol. 37 (11): 154-159 [摘要] ( 421 ) [HTML KB] [ PDF 2378KB] ( 684 )
160 高 鹏,韩金志,陆兆新,吕凤霞,赵海珍,张 充,别小妹
广谱抗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细菌素的提取和纯化

本研究从黑龙江传统自制酸菜中分离到1 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乳酸菌HLJ-174,其发酵产物排除有机酸、H2O2等干扰因素后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等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广谱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LJ-174。研究了利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提取细菌素,发现正丁醇、乙酸乙酯萃取效果较好,正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丙酮、乙醇等没有效果。使用不同体积的正丁醇和乙酸乙酯(0.5、1.0、1.5、2.0、2.5、3.0 倍发酵液体积)萃取,发现1.5 倍发酵液体积的正丁醇效果最好。利用Sephadex LH-20对萃取产物进行了进一步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2016 Vol. 37 (11): 160-166 [摘要] ( 580 ) [HTML KB] [ PDF 2752KB] ( 258 )
营养卫生
167 刘 灿,姜燕飞,张召锋,徐美虹,李 勇
燕麦β-葡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探究燕麦β-葡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 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燕麦β-葡聚糖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由基础饲料添加燕麦β-葡聚糖至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275%、0.550%、1.100%,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以基础饲料喂养。10 周后,测定其空腹血糖、肠道菌群以及结肠β-防御素-2、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含量。结果: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燕麦β-葡聚糖各干预组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β-防御素-2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肠sIgA水平与模型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结肠大肠杆菌数量上升幅度减小(P<0.05),燕麦β-葡聚糖各干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上升幅度增大(P<0.05)。结论:燕麦β-葡聚糖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的损伤,起到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2016 Vol. 37 (11): 167-173 [摘要] ( 477 ) [HTML KB] [ PDF 2669KB] ( 369 )
174 光翠娥,王世强,桑尚源,张海玲,杨红飞,程水源
基于Caco-2细胞单层与大鼠小肠模型的大豆皂苷Ⅰ和Ⅱ经上皮传递的变化研究

利用Caco-2细胞单层与大鼠小肠模型研究大豆皂苷Ⅰ和Ⅱ的吸收变化与机制。在Caco-2细胞单层中,大豆皂苷Ⅰ和Ⅱ从肠腔侧到基底侧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随时间的延长趋向平稳,前120 min近似线性,且随浓度增大,斜率减小,Papp值分别为(1.02×10-6~3.41×10-6)cm/s和(0.9×10-6~3.05×10-6) cm/s;传递的饱和性、双侧Papp比率>1.5以及线粒体呼吸链抑制剂叠氮化钠的抑制作用表明了两者的主动转运机制。抑制剂维拉帕米没有提高大豆皂苷Ⅰ和Ⅱ的吸收,排除了p-糖蛋白介导的外排;吸收促进剂按照冰片>脱氧胆酸钠>卡波姆934P>聚山梨酯80的强弱提高两者的吸收,壳聚糖则未能加强渗透。跨膜转运也表现出组织差异性:两者在大鼠空肠的Papp是十二指肠和回肠的2 倍多。因此,控制的传递应能提高大豆皂苷Ⅰ和Ⅱ的小肠吸收以便两者实施它们的生理功能。

2016 Vol. 37 (11): 174-179 [摘要] ( 327 ) [HTML KB] [ PDF 1745KB] ( 133 )
180 宁佳鸣,张妍淞,姚于飞,王 喆,李 露,陈家俊,李文娟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抗肿瘤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的抗肿瘤作用,研究EGCG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R)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S180小鼠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ADR组、EGCG组、EGCG+ADR组。分离肿瘤与心肌组织,分别测定组织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dismutase,MnSOD)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GCG和ADR能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且ADR+EGCG作用更强。与ADR组相比,EGCG+ADR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ADR引起的LDH和CK活性的增加。同时,EGCG+ADR中可显著增加心肌组织的抗氧化酶MnSOD活性,减少ROS的生成,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结论:EGCG具有抗肿瘤作用,且与ADR合用可显著增强ADR抗肿瘤作用。同时可通过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防御、削弱氧化应激、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对ADR所致心肌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2016 Vol. 37 (11): 180-184 [摘要] ( 409 ) [HTML KB] [ PDF 1973KB] ( 221 )
185 吴华博,陈 谦,车力龙,肖德生
膳食铁含量和运动对雌性大鼠延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膳食铁含量和有氧运动对雌性大鼠延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断乳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90 只,随机分为6 组,其中静息组每组12 只,运动组每组18 只,分别为铁含量缺乏运动组(IDE)、铁含量缺乏静息组(IDS)、标准铁含量运动组(CNE)、标准铁含量静息组(CNS)、铁含量过载运动组(IOE)、铁含量过载静息组(IOS)。用不同铁含量饲料喂养1 个月后,运动组开始游泳,每天1 次,持续3 个月,静息组除不做运动外,其余处理同对应运动组。最后1 次运动后,大鼠空腹24 h,测定大鼠体质量以及脏器和脑质量,检测延髓非血红素铁(non-heme iron,NHI)、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capability,HRSC)。结果:CNE组延髓NHI含量显著高于CNS组,SOD和HRSC水平显著低于CNS组;IDE组延髓SOD活力显著高于IDS组,IOE组延髓SOD和HRSC水平均显著高于IOS组。结论:虽然长期运动导致标准铁含量大鼠延髓NHI含量增加从而增加大鼠延髓氧化应激风险,但是有氧运动能有效增加膳食铁过载和铁缺乏的抗氧化能力,对改善膳食铁过载和铁缺乏状态有一定作用。

2016 Vol. 37 (11): 185-189 [摘要] ( 379 ) [HTML KB] [ PDF 1795KB] ( 175 )
190 李 谣,陈金龙,夏春燕,卢可可,吴素蕊,明 建
基于HepG2细胞模型的香菇柄粉多酚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细胞模型,经过不同粉碎条件处理香菇柄粉后,研究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及多酚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值为9.90~24.22 μmol QE/100 g,普通粉碎组最高,纳米超微粉碎组最低,CAA值随粉体粒径减小而降低(不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清洗);气流超微粉碎组CAA值为0.65 μmol QE/100 g,普通粉碎组和纳米超微粉碎组未表现出细胞抗氧化活性(PBS清洗)。香菇柄粉游离酚的抗增殖活性(半数有效浓度(median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为1.888~5.213 mg/mL,结合酚的抗增殖活性(EC50值)为2.225~4.751 mg/mL,气流超微粉碎处理对香菇柄粉结合酚的抗增殖活性有增强作用。

2016 Vol. 37 (11): 190-196 [摘要] ( 409 ) [HTML KB] [ PDF 2949KB] ( 287 )
197 李思宁,唐善虎,王 柳,赵 亮,赵燕英
四川区域自然发酵香肠及人工接种牦牛肉发酵香肠中生物胺含量的研究

以四川省10 区域自然发酵香肠及人工接种发酵剂的牦牛肉香肠共21 个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香肠中的生物胺含量。结果发现,21 个发酵香肠样品中均检测到酪胺、亚精胺、精胺、尸胺、腐胺、色胺及组胺,β-苯乙胺均未检出;生物胺总量在57.34~411.12 mg/kg,除采自凉山州西昌的自然发酵牦牛肉香肠和广安的自然发酵猪肉香肠中酪胺含量超过了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规定标准(酪胺含量≤100 mg/kg),其余均不存在生物胺安全问题。

2016 Vol. 37 (11): 197-201 [摘要] ( 566 ) [HTML KB] [ PDF 1765KB] ( 188 )
202 刘春红,王晓慧,高 磊,段翠翠,赵玉娟,牛春华,栾 畅,李盛钰
植物乳杆菌C88联合人参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以环磷酰胺诱导昆明小鼠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后,分别给其灌胃人参多糖、人参多糖联合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88。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了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并利用碳廓清法检测了小鼠吞噬细胞吞噬能力,评价了人参多糖(water-soluble ginseng polysaccharides,WGPA)联合植物乳杆菌C88的体内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WGPA联合益生菌C88可明显增强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显著上调血清中IL-2、IL-4、IFN-γ、TNF-α、IgG水平,下调IL-10水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且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强于人参多糖WGPA单独用药组。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C88联合人参多糖可以发挥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2016 Vol. 37 (11): 202-207 [摘要] ( 952 ) [HTML KB] [ PDF 1406KB] ( 225 )
208 王明洋,方 勇,裴 斐,夏 季,赵尔敏,汤 静,胡秋辉
硒对杏鲍菇营养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为了研究硒对杏鲍菇子实体硒含量、营养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向培养料中添加Na2SeO3的方式培育富硒杏鲍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杏鲍菇子实体中的硒含量,分析硒在子实体中的分布情况,并且以普通杏鲍菇为对照,对富硒杏鲍菇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中的硒含量与培养料中硒含量成正相关性,当培养料中硒含量在40~50 mg/kg范围内时,杏鲍菇子实体对硒的生物富集因子最高,达到0.46~0.47,有机化率达到83.00%~84.00%,并且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总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12.02%和25.76%(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杏鲍菇子实体菌盖和菌柄的硒含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本实验研究表明,适宜的施硒量可以提高杏鲍菇子实体中硒含量,有助于改善其营养品质和生理特性。

2016 Vol. 37 (11): 208-213 [摘要] ( 467 ) [HTML KB] [ PDF 2355KB] ( 270 )
214 崔焕忠,张 辉,杨雨江,尹 剑,兰海楠,郑 鑫
叶黄素对母鼠乳腺分泌IgA的促进作用

为明确叶黄素对母鼠乳腺分泌IgA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对妊娠母鼠添加饲喂叶黄素,检测母鼠血清中IgG、IgA和IgM含量变化,母鼠乳腺组织中IgA mRNA表达量和IgA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变化,以及仔鼠胃内容物中IgA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妊娠21 d和分娩后7 d时,实验组血清中IgG和Ig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M含量虽有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组织中IgA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分娩后14 d IgA抗体分泌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仔鼠胃内容物中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给妊娠母鼠添加饲喂叶黄素可以增强乳腺分泌IgA的能力。

2016 Vol. 37 (11): 214-217 [摘要] ( 348 ) [HTML KB] [ PDF 1907KB] ( 210 )
218 刘 宏,李 贺,苑荣爽,孙靖辉,陈建光,王春梅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C57BL/6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 只,随机抽取30 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SCL 组(CON+SCL 100 mg/kg),每组15 只,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0 只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 周,确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CL治疗组(模型+SCL 100 mg/kg),全部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检测小鼠脂/体比,检测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AI及脂/体比均显著增高(P<0.01),HDL-C含量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SCL 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TC、TG、LDL-C、AI及脂/体比(P<0.01或P<0.05),升高了HDL-C含量,并降低了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P<0.01)。结论:SCL 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小鼠脂肪含量,对小鼠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16 Vol. 37 (11): 218-221 [摘要] ( 480 ) [HTML KB] [ PDF 1825KB] ( 429 )
222 华雨薇,李春阳,王 帆,刘晓林
蓝莓叶多酚对高脂小鼠血脂及肝脏组织的影响

目的:通过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蓝莓叶多酚,研究蓝莓叶多酚对小鼠血脂及肝脏组织的影响。方法:60 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 组,基础组、高脂模型组、蓝莓叶多酚低剂量组(50 mg/(kg·d))、蓝莓叶多酚中剂量组(150 mg/(kg·d))、蓝莓叶多酚高剂量组(300 mg/(kg·d))、立普妥阳性对照组(3 mg/(kg·d)),连续灌胃30 d,眼球取血,取出肝脏,测定血脂及肝脏指标。结果:灌胃50 mg/(kg·d)的蓝莓叶多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肝脏中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活力较高脂模型组的(329.57±15.06) U/g pro下降了26.7%;当蓝莓叶多酚的剂量增加至150 mg/(kg·d)时,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LDL-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且肝脏中谷草转氨酶的含量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当蓝莓叶多酚的剂量增加至300 mg/(kg·d)时,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肝脏指数由高脂模型组的(4.98±0.33)%降至(4.19±0.14)%,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的活力分别比高脂模型组的(329.57±15.06)、(354.31±23.31) U/g pro下降了32.15%和22.9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具有调节血脂及保护肝脏的功效。

2016 Vol. 37 (11): 222-225 [摘要] ( 521 ) [HTML KB] [ PDF 1703KB] ( 335 )
226 梁 凤,宋 慧,周家生,郭 超,甄 东,张彤瑶,曾巧莉,张爱龙
金针菇菇脚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对Arbor Acres(AA)肉鸡血清生化指标、腹脂沉积、肝脏以及肌肉中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 日龄AA肉鸡270 羽,随机分为5 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18 只):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5 mg/kg黄霉素)、3 个水平的FVS组(基础日粮+2%、4%、6% FVS,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实验期为42 d。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和6%的FVS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P<0.05);2)各剂量的FVS均可降低21 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P<0.05),显著提高21 日龄肉鸡血清中瘦素(leptin,LEP)含量(P<0.05),而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3)与空白组相比,FVS可显著提高肉鸡体质量(P<0.05),各剂量的FVS可明显降低胸肌、腿肌、肝脏脂肪含量,而各组肉鸡粪便中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与空白组相比,日粮中添加4%和6%的FVS可显著降低42 日龄肉鸡腹脂率(P<0.05),日粮中添加2%和6%的FVS可显著提高42 日龄肉鸡的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活力(P<0.05)。结论:在肉鸡饲粮中添加FVS能够促进肉鸡生长,同时起到一定的降血脂和减少机体脂肪沉积的作用。

2016 Vol. 37 (11): 226-230 [摘要] ( 428 ) [HTML KB] [ PDF 1844KB] ( 151 )
231 王立琦,张 青,任 悦,江连洲,张昭炜,石克荣,于殿宇
计算机辅助营养均衡菜籽调和油的研制

以菜籽油为基质油,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采用其他植物油调节ω-3与ω-6脂肪酸比例,研制出营养均衡菜籽调和油。以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考察营养均衡菜籽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与原料植物油进行比较,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辅助降血脂功效。实验结果表明,营养均衡菜籽调和油中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比例约为1∶3.05,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比例为0.28∶1.0∶1.0,更符合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要求;110 ℃时调和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4.5 h,辅以少量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butylhydroquinone,TBHQ)后延长到6.0 h,满足油脂氧化稳定性要求;辅助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甘油三酯功能结果呈现阳性。

2016 Vol. 37 (11): 231-236 [摘要] ( 394 ) [HTML KB] [ PDF 1851KB] ( 129 )
236 高蔚娜,陈玉霞,蒲玲玲,韦京豫,吴健全,郭长江
不同抗氧化活性蔬菜汁对大鼠血清代谢组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抗氧化活性蔬菜汁对大鼠血清代谢组的影响。方法:40 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藕汁组、油菜汁组和黄瓜汁组,每组10 只,单笼饲养。对照组灌胃蒸馏水,蔬菜汁组灌胃相应的蔬菜汁。每只大鼠每天灌胃1 次,剂量为5 mL,实验周期为4 周。实验结束后,大鼠禁食过夜,球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分离血清,-20 ℃保存备用。运用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比较不同蔬菜汁灌胃后,大鼠血清代谢变化情况和相关代谢物的差异。结果:得分图显示对照组与各蔬菜汁组之间可以很好地分开,但各蔬菜汁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说明蔬菜汁改变了大鼠血清的代谢模式。其中,含量升高的物质包括乳酸(δ1.34、δ4.14)、胆碱(δ3.22)、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β-HB,δ1.22)和内消旋肌醇(δ3.54)。与对照组比较,灌胃藕汁后,血清中含量升高的物质主要有脯氨酸(δ3.38)、糖区物质(δ3.4、δ4.1),降低的物质主要有脂类(δ0.9、δ1.26、δ1.3);灌胃油菜汁后,血清中升高的物质主要有乙酰乙酸(δ2.14)、脯氨酸(δ3.38)、苏氨酸(δ3.58),降低的物质主要有脂蛋白(δ0.9、δ1.26、δ1.3);灌胃黄瓜汁后,含量升高的物质有苏氨酸(δ3.58),降低的物质主要有脂蛋白(δ0.9、δ1.26、δ1.3)。结论:具有不同抗氧化活性的蔬菜汁,如藕汁、油菜汁和黄瓜汁均可改变大鼠血清的代谢模式,这种作用是通过影响大鼠血清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来实现的。

2016 Vol. 37 (11): 236-241 [摘要] ( 434 ) [HTML KB] [ PDF 2505KB] ( 277 )
242 郑 平,吴幼茹,杨继伟,邹 毅,王在谦,李 楠
甘蔗醋发酵产物在体外及模拟人体肠胃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以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探讨由甘蔗汁发酵而成的甘蔗酒、甘蔗醋在体外及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整个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阶段酒精对多酚和黄酮具有一定的提取作用;在醋酸发酵阶段多酚和黄酮含量呈现波动状态,这可能和发酵过程中的氧化、水解作用有关。甘蔗醋发酵产物在体外具有极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同时甘蔗酒还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多酚和黄酮经过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后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多酚和黄酮在胃液环境中的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在肠液环境中含量略有上升。通过对不同发酵产物在体外及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OH能力、总还原能力的比较,表明人体肠胃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不仅受食物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而且受消化液中pH值、蛋白酶、磷酸盐等多种生理因素的影响。

2016 Vol. 37 (11): 242-247 [摘要] ( 495 ) [HTML KB] [ PDF 2230KB] ( 196 )
专题论述
248 丁 佳,王慧艳,何秋雯,郭丽如,张和平
益生菌对雌激素代谢及相关疾病的影响

近年来,因雌激素代谢紊乱引起的女性健康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及其多样性对女性雌激素代谢及其代谢产物有重要影响,而经过益生菌干预后可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有益菌生长,进而改善机体雌激素代谢。此外,益生菌能够调节有机体内血液循环及内分泌循环系统,从而改善因雌激素代谢紊乱而诱发的一系列疾病。本文对国内外益生菌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列举了益生菌对改善雌激素代谢紊乱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雌激素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2016 Vol. 37 (11): 248-254 [摘要] ( 1075 ) [HTML KB] [ PDF 1779KB] ( 705 )
255 冀国桢,李 刚,赵建宁,杨殿林,修伟明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转基因成分检测作为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各国与地区不断致力于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的开发。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由于简单快速等特点,近年来在转基因检测领域备受青睐。本文对LAMP技术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的最新研究与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加以综述。

2016 Vol. 37 (11): 255-261 [摘要] ( 419 ) [HTML KB] [ PDF 1723KB] ( 196 )
262 张忠民
转基因食品标识豁免制度研究

在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下,转基因食品标识豁免制度不可或缺。转基因食品标识豁免制度具有保障消费者和生产者合法权益、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功能。我国立法对转基因食品标识豁免制度功能定位的偏差,致使豁免制度存在可行性差、经济性差、动态性差等诸多缺陷,科学性不足,负面效应凸显。因此,我国应通过设定科学的豁免对象,采取建立机制、阈值管理、改进目录、分步实施等实践路径,完善豁免制度,以便充分发挥其制度功能。

2016 Vol. 37 (11): 262-269 [摘要] ( 510 ) [HTML KB] [ PDF 1570KB] ( 235 )
270 岳林芳,王俊国,萨如拉,包秋华,田文静,陈 霞,张和平
培养条件对乳酸菌发酵剂抗冷冻干燥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乳酸菌发酵剂应具有高活力、耐贮藏性以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特别是在冷冻干燥过程中活性的保持。本文从乳酸菌发酵剂菌种的内在特性、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及pH值的变化等方面综述了不同培养条件对乳酸菌发酵剂抗冷冻干燥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说明乳酸菌在冷冻干燥中的存活率依赖于它的内在基因,基因差别决定了不同的乳酸菌对冷冻干燥的抗性存在差异;同时与细胞膜成分以及菌株形态有一定的关联;通常生长在稳定期的乳酸菌其抗冷冻干燥能力较强;培养基成分对菌株的影响因菌株不同而异;较低的培养温度和pH值,有助于提高乳酸菌的抗冷冻干燥性能。本文为提高乳酸菌的冻干存活率提供一些参考。

2016 Vol. 37 (11): 270-277 [摘要] ( 414 ) [HTML KB] [ PDF 1572KB] ( 334 )
277 邓省亮,李 平,贺伟华
小分子免疫分析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小分子物质抗原表位单一,不能同时结合两个抗体,限制了夹心法在小分子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因此小分子免疫学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竞争模式。近年来,随着生物合成全抗原、纳米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等生物识别元件的成功应用,开拓了小分子免疫分析技术的新领域。本文从生物识别元件的角度综述了近几年小分子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小分子免疫分析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016 Vol. 37 (11): 277-282 [摘要] ( 438 ) [HTML KB] [ PDF 2232KB] ( 229 )
283 席晓敏,张和平
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及应用进展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微生物代谢组学这一新兴领域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不仅提供了代谢途径的广阔图谱,而且还阐明了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过程中样品制备、代谢物分析鉴定以及数据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介绍了微生物代谢组学在乳酸菌、肠道菌群、病原菌以及食品和营养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并讨论了微生物代谢组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2016 Vol. 37 (11): 283-289 [摘要] ( 965 ) [HTML KB] [ PDF 1658KB] ( 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