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6年 37卷 22期
刊出日期 2016-11-16

工艺技术
包装贮运
安全检测
成分分析
工艺技术
1 姚永杰,徐宝才,*,王周平,李 聪,
天然保鲜剂复配工艺优化及其对水晶肴肉中特定腐败菌的抑制效果
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乳酸链球菌素(Nisin)、肉桂醛、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甘氨酸(glycine,Gly)以及复配单、双硬脂酸甘油酯(mono-and diglycerides monostearate,GMS)对水晶肴肉特定腐败菌的抑菌效果,其对嗜冷杆菌属、肠球菌属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9.53、156.25、156.25、312.5、625、5 000 mg/kg。通过棋盘稀释法测定两两之间的协同效应指数,明确了ε-PL、Nisin、TP、肉桂醛具有协同效应。通过正交试验对其进行复配,得出最优配方为ε-PL 39 mg/kg、Nisin 468 mg/kg、TP 312.5 mg/kg、肉桂醛234.25 mg/kg。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肴肉,在保质期内可明显控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增长,尤以7 d和15 d最为显著,细菌总数抑制率分别达到86%、74%。
2016 Vol. 37 (22): 1-6 [摘要] ( 212 ) [HTML 51KB] [ PDF 2003KB] ( 233 )
7 闫晓坤,靳晓琳,杨润强,顾振新*
氯化盐处理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影响
为降低绿豆芽菜中抗营养物质植酸含量,探究氯化盐对绿豆芽菜植酸降解的影响,研究了KCl、NaCl和CaCl2处理下绿豆芽菜的长势、植酸酶活性及植酸含量的变化,筛选了具有降植酸效果的氯化盐并优化了浓度组合。结果发现,NaCl和CaCl2能够促进植酸降解同时促进绿豆芽菜生长;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 mmol/L NaCl和6 mmol/L CaCl2降植酸效果最佳,且NaCl和CaCl2促进植酸降解作用有叠加效应。响应面法优化得到NaCl、CaCl2浓度分别为1.68 mmol/L和6.40 mmol/L时,植酸含量降低至8.04 μg/株,为对照的10.84%。
2016 Vol. 37 (22): 7-12 [摘要] ( 352 ) [HTML 43KB] [ PDF 2668KB] ( 234 )
13 王周利,袁亚宏,刘宇璇,岳田利,蔡 瑞,崔 璐*
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提取葡萄叶白藜芦醇工艺
研究水、50%甲醇溶液和β-环糊精溶液对葡萄叶中多酚和白藜芦醇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分析β-环糊精与白藜芦醇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0%甲醇溶液提取所得多酚的提取量最大,而β-环糊精所得白藜芦醇的提取量最大;β-环糊精的疏水性空腔可以容纳白藜芦醇分子,并通过氢键的形成维持复合物的稳定。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β-环糊精提取葡萄叶中白藜芦醇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3 个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β-环糊精质量浓度>处理时间;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β-环糊精质量浓度28 g/L、提取温度50 ℃、处理时间68 min,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提取量为152.2 μg/g。
2016 Vol. 37 (22): 13-19 [摘要] ( 260 ) [HTML 44KB] [ PDF 2942KB] ( 195 )
20 廖 霞,杨小兰,李 瑶,王丽颖,明 建,*
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凝聚法制备槲皮素微胶囊工艺及其理化性质
以槲皮素为芯材,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槲皮素微胶囊。以包埋率和载药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各因素,并对槲皮素微胶囊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壁材比(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比)1∶3.34(g/g)、芯壁比4.34∶1(g/g)、京尼平用量18.44 g/100 g壳聚糖、固化温度41.56 ℃时,包埋率为69.53%。制备的槲皮素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26%,休止角为40.39°,溶解度为256.44 μg/mL,粒径大小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1 362 nm,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2016 Vol. 37 (22): 20-27 [摘要] ( 210 ) [HTML 62KB] [ PDF 3337KB] ( 156 )
28 刘兰香,普真琪,郑 华,徐 涓,李 坤,张 弘*
紫胶色酸酯的制备工艺优化
对紫胶色酸分子中的羧基先进行甲酯化,然后再用醋酸酐进行乙酰化,最后制备得到了紫胶色酸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紫胶色酸酯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胶色酸1.0 g、对甲苯磺酸用量为紫胶色酸质量的5.0%、甲酯化时间36 h、醋酸酐用量1.0 mL、三乙胺用量2.5 mL。在此条件紫胶色酸的酯化率为81.3%,标准偏差为0.67%。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表明紫胶色酸酯中酯基及烷基的吸收峰变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及热重分析测定,表明紫胶色酸酯的熔融温度为68 ℃,温度高于198 ℃时出现热分解。紫胶色酸酯的色价为121,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脂溶性增强,其在1 L菜籽油可溶解0.340 g,保存28 d后,油样呈红色,且澄清无沉淀,保存率达96.2%,说明其稳定性良好,对油脂类物质染色效果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2016 Vol. 37 (22): 28-33 [摘要] ( 248 ) [HTML 38KB] [ PDF 2405KB] ( 130 )
34 孙海涛,邵信儒,姜瑞平,张东杰,马中苏,*
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对玉米磷酸酯淀粉/秸秆纤维素可食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文章导读: 
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技术制备玉米磷酸酯淀粉/秸秆纤维素(corn distarch phosphate/corn straw cellulose,CDP/CSC)可食膜,探讨超声波-微波处理条件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以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和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EAB)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600 W、微波功率170 W、超声波-微波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可食膜的TS和EAB分别达到31.42 MPa和74.33%,与未经超声波-微波处理的膜相比分别提高62.29%和56.88%。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可食膜进行结构观察和表征,经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的CDP/CSC可食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分子间作用力加强。超声波-微波联合作用可有效提高CDP/CSC可食膜的机械性能。
2016 Vol. 37 (22): 34-40 [摘要] ( 385 ) [HTML 59KB] [ PDF 2904KB] ( 161 )
41 李 坤,郑 华,张雯雯,李 凯,徐 涓,张 弘,*
响应面试验优化紫胶全无氯漂白工艺及其产物性能
为避免传统含氯漂白紫胶的潜在风险,提高漂白紫胶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使用安全性,本研究开发了紫胶的全无氯漂白工艺,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紫胶漂液质量浓度、H2O2用量、漂白温度、漂白时间、稳定剂用量等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得出了紫胶全无氯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漂液中紫胶质量浓度0.08 g/mL、H2O2用量2.09 mL/g(以紫胶质量计)、漂白温度80 ℃、漂白时间7 h、稳定剂用量3.125%(以紫胶质量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质量指标测定等方法对所得H2O2漂白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发现:与次氯酸钠漂白胶和碱提紫胶相比,H2O2漂白胶分子整体结构基本一致,H2O2漂白胶热寿命、冷乙醇可溶物、酸值等指标明显提高,热乙醇不溶物、软化点等指标明显下降,颜色指数可达0.979(<1.0),漂白胶得率为82.03%。所得无氯漂白紫胶可作为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原材料。
2016 Vol. 37 (22): 41-51 [摘要] ( 179 ) [HTML 72KB] [ PDF 2424KB] ( 140 )
52 张艳荣,樊红秀,刘鸿铖,董 欣
玉米蛋白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前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文章导读: 
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备活性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前体——His-Pro和Pro-His二肽。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提取的玉米γ-醇溶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分步水解,筛选出最佳酶解工艺。采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的水解产物中cyclo(His-Pro)前体的含量比其他水解产物要高。采用响应面和L16(45)正交试验对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γ-醇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2 mg/mL,先加入12 100 U/g的碱性蛋白酶水解6.5 h,再加入17 000 U/g的风味蛋白酶于pH 7.5、55 ℃条件下水解6 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喷雾质谱法对cyclo(His-Pro)前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水解产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脯氨酸-组氨酸二肽(6.88 mg/g)。
2016 Vol. 37 (22): 52-59 [摘要] ( 286 ) [HTML 75KB] [ PDF 1957KB] ( 120 )
60 包怡红,郭 阳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松籽油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
以红松松籽为原料,经超声波预处理后,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籽油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强度0.28 W/cm2、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 ℃、料液比1∶5(g/mL)、碱性蛋白酶加酶量1 427 U/g、酶解时间4.08 h、酶解温度44 ℃,在此条件下松籽油得率可以达到73.01%。温度、光照对松籽油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3 ℃以下避光贮藏松籽油可使其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
2016 Vol. 37 (22): 60-68 [摘要] ( 192 ) [HTML 60KB] [ PDF 3387KB] ( 202 )
69 吴靖娜,靳艳芬,陈晓婷,潘 南,叶琳弘,刘智禹,*
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制备海鲜调味基料工艺优化
为研制新型的海鲜调味品基料,以鲍鱼蒸煮液为原料,加入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及pH值测定,同时辅以电子鼻分析美拉德产物的气味变化,研究不同木糖添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程度及产物的影响,确定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程度及产物气味组成均有影响,正交试验得出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木糖添加量10%、反应温度110 ℃、反应时间40 min,此条件下产物的pH值为4.73±0.08,A280 nm为0.37±0.02,A420 nm为0.27±0.02。
2016 Vol. 37 (22): 69-76 [摘要] ( 196 ) [HTML 42KB] [ PDF 2976KB] ( 254 )
77 谢 飞,曹纯洁,陈美珍*,叶天文
响应面试验优化末水坛紫菜多糖除蛋白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目的:研究末水坛紫菜多糖的除蛋白方法及所制备多糖在细胞内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响应面法优化末水坛紫菜多糖酶法除蛋白工艺条件;建立H2O2诱导HeLa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样品液中末水坛紫菜多糖酶法除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0.7 mg/mL、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55 min,此时蛋白清除率为61.28%;在此基础上,用4%三氯乙酸继续除蛋白,蛋白清除率可达80.73%,多糖保留率为79.7%。与模型组相比,经末水坛紫菜多糖处理的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且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联用可有效除去末水坛紫菜多糖中的蛋白。末水坛紫菜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细胞内过剩的活性氧,修复H2O2对HeLa细胞的氧化损伤。
2016 Vol. 37 (22): 77-84 [摘要] ( 236 ) [HTML 69KB] [ PDF 3591KB] ( 177 )
85 漆倩涯,贠建民*,黄玉琴,白 杰,张紊玮,艾对元
超声破碎辅助蜗牛酶提取杏鲍菇蛋白工艺优化
为显著提高杏鲍菇子实体蛋白提取率,采用超声波破碎辅助蜗牛酶水解充分破碎菌体细胞壁。综合应用响应面、正交设计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对超声破碎处理和蜗牛酶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与直接热水碱提蛋白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26 min、水料比1.95∶5(mL/g),在此条件下破碎效果最好,提取率达到了48.82%;最佳蜗牛酶水解条件为温度42.8 ℃、pH 4.8、酶用量7%、时间1.5 h,在该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75.92%,相较热水碱提法提高了33.35%,结果表明利用超声辅助蜗牛酶水解杏鲍菇细胞壁能显著提高蛋白提取率。
2016 Vol. 37 (22): 85-91 [摘要] ( 275 ) [HTML 62KB] [ PDF 2739KB] ( 166 )
92 谢 靓,蒋立文,*,涂 彬,陈淼芬,廖卢艳,刘德明,周 辉
电子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3 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浏阳豆豉品质的影响
以湖南浏阳豆豉为研究对象,比较自然晒制、烘箱烘干和微波烘干3 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浏阳豆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比较3 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豆豉样品之间差异。结果表明:三者干燥方式理化指标差异不大,自然晒制、烘箱烘干、微波烘干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1、33 种和22 种,自然晒制豆豉主要挥发性成分包括2,3,5,6-四甲基吡嗪(24.10%)、2-甲基丁酸乙酯(19.91%)、2-甲基丁酸(7.82%)、3-甲基-1-丁醇乙酸酯(7.65%)、2,3,5-三甲基吡嗪(7.53%)。烘箱烘干豆豉以乙酸乙酯(3.27%)、2,3-丁二醇(4.23%)、糠基甲基苯丙胺(4.23%)、2-(2-甲基丙基)-3,5,6-三甲基吡嗪(4.13%)、3-辛酮(4.10%)为主。微波烘干豆豉含3-甲基丁酸(27.96%)、2,3,5,6-四甲基吡嗪(13.28%)、2-甲基丁酸(10.55%)、甲酰肼(10.33%)、2,3,5-三甲基吡嗪(6.28%)比例占优。3 种干燥方式后的豆豉味道也有差异,其中自然晒制、烘箱烘干2 种干燥方式处理后豆豉的味道较接近,它们与微波烘干处理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2主成分上,即鲜味、苦味和咸味。
2016 Vol. 37 (22): 92-98 [摘要] ( 202 ) [HTML 87KB] [ PDF 2207KB] ( 212 )
成分分析
99 赵东瑞,张丽末,张锋国,孙金沅,*,孙啸涛,黄明泉,郑福平,孙宝国,
固相微萃取、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含硫化合物
应用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芝麻香型白酒中含硫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配制模拟酒样对固相微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对36 个芝麻香型白酒酒样中的微量成分提取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共检出178 种挥发性成分,液液萃取法共检出239 种挥发性成分。两种方法共检出14 种含硫化合物,均采用标准品比对进行准确定性。首次在中国白酒中检测出硫代丁酸甲酯、糠基甲基硫醚、硫代呋喃甲酸甲酯、4-甲基二苯并噻吩、3-甲硫基丁醛、甲基硫代磺酸甲酯6 种含硫化合物;此外,首次在芝麻香型白酒中检出苯并噻唑和苯并噻吩。
2016 Vol. 37 (22): 99-106 [摘要] ( 368 ) [HTML 53KB] [ PDF 2499KB] ( 277 )
107 王 伟,魏丽萍*
西藏不同种源光核桃仁脂肪酸组成分析
采用溶剂回流法及气相色谱法,分析全西藏范围内9 个种源的光核桃仁出油率、油脂种类及相对含量特征。结果表明,9 个种源的光核桃仁出油率差异显著,均值为44.96%;光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高,均值为90.901%,主要由油酸和亚油酸组成,油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5.280%~71.360%,最高值为芒康县的光核桃;亚油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8.010%~44.340%,最高值为亚东县光核桃;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值为9.09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硬脂酸,棕榈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829%~7.354%,最高值为亚东县光核桃;硬脂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600%~3.034%,最高值为察隅县光核桃。基于11 种脂肪酸相对含量特征的聚类分析表明,米林县、左贡县、波密县、八宿县光核桃仁油脂相对含量特征相近,芒康县则与其他种源光核桃油脂特征差异较大。
2016 Vol. 37 (22): 107-111 [摘要] ( 168 ) [HTML 43KB] [ PDF 2017KB] ( 157 )
112 张巧智,毕 爽,马文君,李 杨,隋晓楠,江连洲*
水酶法水解液中大豆多肽的吸附纯化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水酶法水解液中大豆多肽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8种树脂进行了初步筛选,并进一步研究了上样体积、上样流速、解吸剂体积分数等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水酶法大豆多肽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7 种树脂,其最佳动态吸附工艺为:上样体积140 mL、上样流速1.5 mL/min、水洗体积350 mL,体积分数25%、50%、75%、100%乙醇溶液分级洗脱,每次80 mL,流速2 mL/min。经纯化后各大豆多肽组分纯度均在80%以上,总回收率为95.65%,树脂吸附量为13.32 mg/g,糖类及盐类杂质分别降低51%及90%以上;乙醇分级洗脱可分离4 个大豆多肽组分,其中75%体积分数组分SP-DA75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肽段的抗氧化性与其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及酸性氨基酸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2016 Vol. 37 (22): 112-118 [摘要] ( 319 ) [HTML 55KB] [ PDF 2476KB] ( 250 )
119 钱 源,姚轶俊,殷 实,袁 强,鞠兴荣,王立峰*
月桂叶油树脂的提取及呈香物质分析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月桂叶油树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分析鉴定超临界萃取、水蒸气蒸馏以及乙醇萃取所得油树脂差异。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2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2 h,此条件下月桂叶油树脂得率平均为2.12%。经GC-MS分析,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油树脂鉴定出致香成分66 种,主要成分为乙酸松油脂(20.38%)、1,8-桉油醇(19.88%)、木香烃内酯(5.61%)、丁香酚甲醚(3.41%)、芳樟醇(2.57%)等;水蒸气蒸馏所得油树脂鉴定出的致香成分为42 种,其中主要成分为1,8-桉油醇(20.99%)、乙酸松油脂(19.34%)、丁香酚甲醚(2.56%)、去氢夙毛菊内酯(2.36%)、α-松油醇(2.17%)等;乙醇萃取所得油树脂鉴定出的致香成分为24 种,主要成分为1,8-桉油醇(15.33%)、4-蒈烯(10.75%)、乙酸松油脂(10.22%)、去氢夙毛菊内酯(10.09%)、木香烃内酯(2.62%)等。由电子鼻主成分分析与雷达图谱可以看出,不同的提取工艺所得到的月桂叶油树脂致香成分差异较大。
2016 Vol. 37 (22): 119-125 [摘要] ( 224 ) [HTML 111KB] [ PDF 2360KB] ( 237 )
126 旷 慧,李亮亮,吕长山,王金玲,*
RP-HPLC法测定东北地区6 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组成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6 种红树莓果实中草酸、酒石酸、柠檬酸、DL-苹果酸和乳酸5 种有机酸的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SinoChrom DS-BP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 KH2PO4溶液(pH 2.60,97∶3,V/V),流速0.6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5 种有机酸都被有效地分离,各种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 3~0.999 9之间;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在0.20%~1.53%(n=5)范围内;回收率为98.83%~105.42%,相对标准偏差为0.06%~1.00%。测得6 种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含量为1 058.41~1 825.45 mg/100 g,草酸、乳酸、DL-苹果酸含量较低,未检测到酒石酸。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树莓果实中有机酸的分离测定。
2016 Vol. 37 (22): 126-130 [摘要] ( 240 ) [HTML 37KB] [ PDF 1946KB] ( 194 )
131 杨艳文,孟凡双,郜玉钢*,张连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参制剂中20 种人参皂苷方法的建立
为了更加有效评价人参制剂生产质量,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人参制剂中20 种人参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表明,20 种人参皂苷Rg1、Re、Rg2、Rg3、Rg5、Rf、F1、F2、Rc、Rd、Rb1、Rb2、Rb3、Rh2、compound K、20(R)-Rh1、Rk3、Rh4、原人参二醇及原人参三醇均得到良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该方法快捷简便、稳定可靠,能够精确全面检测分析人参皂苷含量,对于人参加工品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更为全面准确可行。
2016 Vol. 37 (22): 131-135 [摘要] ( 470 ) [HTML 42KB] [ PDF 1984KB] ( 386 )
136 王美霞,周大云,马 磊,徐双娇,魏守军,杨伟华,王延琴,杜双奎,*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以收集于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2 份棉籽为实验材料,用全自动索氏浸提装置提取棉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棉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产地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棉籽油的特征脂肪酸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棉籽仁出油率在18.84%~30.28%之间,平均出油率为24.95%。棉籽油中含有13 种脂肪酸,主要以亚油酸(51.99%~60.88%)、棕榈酸(18.30%~25.68%)和油酸(12.28%~18.50%)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3.62%,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亚麻酸占57.44%。除十七烷酸外,不同产地的棉籽油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锦葵酸、亚油酸、苹婆酸、二氢苹婆酸和花生酸是棉籽油的特征脂肪酸。
2016 Vol. 37 (22): 136-141 [摘要] ( 827 ) [HTML 72KB] [ PDF 2168KB] ( 411 )
142 杨 慧,王赵改,王晓敏,史冠莹,张 乐,梁万平
红油香椿嫩芽不同生长期和空间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以红油香椿幼嫩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不同生长期、空间部位各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香椿生长期Ⅰ共检测到挥发性化合物成分35 种、生长期Ⅱ17 种、生长期Ⅲ 22 种、生长期Ⅳ15 种、生长期Ⅴ12 种、生长期Ⅵ16 种;随着香椿嫩芽的不断生长,羰基类、含硫类、醇类整体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烯类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烃类、其他类均逐渐下降。红油香椿嫩芽上部共检测出挥发性香气成分26 种、中部19 种、下部12 种,其中含硫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达72.15%、88.33%和88.59%,构成香椿的主要香气成分。根据不同空间部位香椿特征香气成分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相对含量推测,中部为香椿香气释放的关键部位。
2016 Vol. 37 (22): 142-148 [摘要] ( 191 ) [HTML 1KB] [ PDF 0KB] ( 12 )
149 李金林,涂宗财,*,张 露,沙小梅,王 辉,庞娟娟,唐平平
SPME-GC-MS法分析草鱼汤烹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传统鱼汤烹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草鱼肉块经油煎后与生姜、大蒜混合水煮制作鱼汤,煮制分为3 个时间段,0~1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6 种,其中萜类20 种、芳香族9 种、醛类5 种、酮类2 种、醇类3 种、呋喃类3 种、含硫化合物3 种、其他1 种;11~2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43 种,其中萜类22 种、芳香族3 种、醛类4 种、酮类1 种、醇类5 种、呋喃类2 种、含硫化合物4 种、其他2 种;21~30 min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53 种,其中萜类21 种、芳香族5 种、醛类11 种、酮类3 种、醇类5 种、呋喃类2 种、含硫化合物3 种、其他3 种。这些化合物当中,萜和含硫化合物来源于生姜和大蒜,主要形成于煮制的初始阶段且含量在煮制过程中不断下降;醛、醇、酮等化合物主要由脂肪酸氧化形成,且在煮制过程中种类不断丰富,含量逐渐增加。油煎和调料添加是鱼汤风味化合物形成的主要原因,煮制是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不断丰富和含量平衡的过程。
2016 Vol. 37 (22): 149-154 [摘要] ( 300 ) [HTML 89KB] [ PDF 2062KB] ( 280 )
155 苗志英,夏 天,陈珊珊,汪红志,*,马军山,*
基于单边核磁共振技术的乳制品品质分析
运用单边全开放式核磁共振技术对常见掺假牛乳进行快速检测,并对室温条件下贮藏的市售盒装酸奶进行跟踪监测。在非均匀磁场下采用SGSE-CPMG(static gradient spin echo carr-purcell-meiboom-gill)序列测量各个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记为T2CPMG),经弛豫校正可得到测试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研究表明,在恒定梯度磁场中不同掺假比例样品随掺假质量浓度的升高其T2CPMG逐渐增大,经弛豫矫正后盒装酸奶样品T2峰位的变化可间接反映其新鲜度。运用单边核磁共振技术可实现乳制品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被测样品无需复杂预处理,其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可便携(或安装)至现场进行实时检测。
2016 Vol. 37 (22): 155-159 [摘要] ( 263 ) [HTML 31KB] [ PDF 2293KB] ( 119 )
160 冯笑笑,李 娟,陈侨侨,李美萍,张生万,*
翅果油树种仁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以翅果油树种仁为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制备得到4 种可溶性蛋白,在对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对翅果油树种仁蛋白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并考察味觉氨基酸及药用氨基酸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翅果油树种仁4 种蛋白质中均含有17 种氨基酸,其中7 种为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5.9%~30.0%。4 种翅果油树种仁蛋白中,水溶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最高(83.51),其次是醇溶蛋白(75.45)、盐溶蛋白(69.09),碱溶蛋白最低(66.44),且4 种翅果油树种仁蛋白的贴近度都大于0.7,接近于全鸡蛋蛋白的营养价值,属于优质植物蛋白。水溶蛋白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苏氨酸,盐溶蛋白、醇溶蛋白和碱溶蛋白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翅果油树种仁蛋白中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的含量丰富,在风味产品开发及药用膳食搭配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2016 Vol. 37 (22): 160-165 [摘要] ( 237 ) [HTML 59KB] [ PDF 2169KB] ( 249 )
166 张 丹,韦广鑫,曾凡坤,*
贵州不同产地无籽刺梨的基本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比较
目的:对贵州不同产地无籽刺梨基本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进行比较研究,为无籽刺梨生产加工原料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安顺、贵阳、施秉、兴义四地无籽刺梨为原料,测定果实性状、基本营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有机酸组成及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鉴定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安顺、兴义地区无籽刺梨单果质量及果径较大;兴义无籽刺梨色泽明度显著大于其余三地;安顺无籽刺梨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最高;安顺、兴义地区VC含量较高;贵阳地区总酚含量最高;安顺、贵阳二地含水量较高。无籽刺梨中共检出6 种常见有机酸,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含量较高;四地无籽刺梨果实中共检出60 种香气物质,其中安顺无籽刺梨检出42 种、贵阳39 种、施秉49 种、兴义40 种,主体香气物质为D-柠檬烯、愈创木烯、乙酸异戊酯、辛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叶醇酯、苯甲醛、茶香螺烷等。结论:贵州省四地区无籽刺梨果实性状、营养成分含量及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均有差异,应根据产品营养需求选择原料产地。
2016 Vol. 37 (22): 166-172 [摘要] ( 286 ) [HTML 75KB] [ PDF 2341KB] ( 261 )
安全检测
173 付丹丹,王巧华,*
鸡蛋新鲜度、pH值及黏度的高光谱检测模型
利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鸡蛋的高光谱透射图像,并利用游标卡尺、pH计、黏度计测定鸡蛋的新鲜度、酸碱度与黏度,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ed sampling,CARS)算法与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选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鸡蛋品质与其高光谱特征的简单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模型,并在CARS提取的特征波长基础上用SPA进行了二次波段提取,建立相应的MLR模型,对比一次波长提取与二次波长提取选择的特征波长建立的模型性能。结果表明,CARS与SPA建立的MLR模型的验证集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二次特征波段建立MLR模型的验证集相关系数比一次特征波段提取建立的MLR相关系数高,且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均有所减小,选取的特征波段比单独使用CARS或SPA选取的波段要少。建立的鸡蛋新鲜度、酸碱度(pH值)、黏度MLR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95、0.95,RMSE分别为6.36、0.17、149。即CARS、SPA提取特征波长可以优化模型,二次特征波段提取能更进一步的优化模型,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该模型能完好无损预测鸡蛋品质。
2016 Vol. 37 (22): 173-179 [摘要] ( 263 ) [HTML 51KB] [ PDF 2532KB] ( 258 )
180 邹昊,田寒友,刘 飞,李文采,王辉,李家鹏,陈文华,狄艳全,乔晓玲*
近红外光谱的||预处理对羊肉TVB-N模型的影响
2016 Vol. 37 (22): 180-186 [摘要] ( 139 ) [HTML 1KB] [ PDF 0KB] ( 87 )
187 王巧华,李小明,段宇飞
基于CUVE-PLS-DA的鸡蛋新鲜度在线检测分级
针对目前鸡蛋新鲜度检测技术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检测精度低、分级效率不足等缺陷,本研究在4 800 枚/h的禽蛋传输机上搭建了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501~1 000 nm)在线检测装置,动态采集鸡蛋透射光谱数据,并建立光谱信息与鸡蛋哈夫值等级的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采用3∶1原则对鸡蛋样本进行随机划分,其中校正集169 个,验证集57 个,通过比较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两种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得出标准正态变换预处理方法和多模式共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的正确率、运算效率和预测能力,优化模型后的校正集和验证集准确率分别为92.31%、91.23%。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可见-近红外光谱透射光谱检测方法能够对鸡蛋的新鲜度进行无损、智能、在线检测分级。
2016 Vol. 37 (22): 187-191 [摘要] ( 220 ) [HTML 34KB] [ PDF 2431KB] ( 184 )
192 沙 敏,宋 超,张正勇,王苏豫,刘 军,王海燕,*
谱图数据融合结合模式识别算法鉴别苹果香精
采用拉曼光谱-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数据融合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最近邻(nearest neighbor,NN)算法的模型鉴别9 种食用苹果香精。香精先经水溶液稀释处理,再经拉曼光谱和IMS分析,建立样品的拉曼光谱和IMS指纹图谱库,然后分别使用单谱数据结合PCA-NN模型以及拉曼光谱-IMS数据融合结合PCA-NN模型鉴别香精。结果表明:拉曼光谱-IMS结合PCA-NN模型对9 种食用苹果香精的识别率达98.35%,高于拉曼光谱的78.14%和IMS的94.18%。使用水溶液稀释技术,不存在副反应,无污染,操作简单快速,保留了样品的整体物质,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拉曼光谱仪和离子迁移谱仪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的优点。拉曼光谱-IMS结合PCA-NN模型为鉴别食用苹果香精提供了一种可靠、稳定、快速、全新的方法。
2016 Vol. 37 (22): 192-197 [摘要] ( 193 ) [HTML 33KB] [ PDF 2425KB] ( 177 )
198 李 俊,刘永翔,王 辉,刘 嘉,刘 辉,阚建全,*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果蔬中甲醛含量
通过五氟苯肼与甲醛进行衍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果蔬中甲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在温度为60 ℃超声波条件下直接提取衍生30 min,离心纯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外标法定量。优化的色谱条件为: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70∶30,V/V),流速1.0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58 nm。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量检测限可达到0.114 mg/kg,在0.114~57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甲醛添加量分别为1.14、8.55、17.1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1.4%~101.8%,相对标准偏差为2.6%~5.0%(n=6)。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稳定性好、检测限低,适合果蔬中甲醛含量的快速检测。
2016 Vol. 37 (22): 198-204 [摘要] ( 578 ) [HTML 59KB] [ PDF 2612KB] ( 390 )
205 纪明淮,高 雯,周帼萍*
经辐照杀菌的无菌袋中耐辐照微生物分离与鉴定
对某番茄酱生产企业提供的辐照杀菌(辐照剂量≥15 kGy)的5 L无菌袋进行菌落计数、分离和鉴定。3 L无菌水反复漂洗,滤膜过滤后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分离纯化后采用16S rDNA和dnaJ序列分析分别鉴定到属和种。结果表明,5 批次的样品中均有细菌检出,数量在5~132 CFU/袋,9 个典型菌落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后,分别属6 个属,其中栖水菌属(Enhyd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考克斯菌属(Kocuria)各1 株,微球菌属(Micrococc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各2 株;dnaJ序列分析则将一株葡萄球菌C8-3鉴定到种-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辐照杀菌的无菌袋虽然微生物数量不高,但是依然残留了一些耐辐照的细菌,它们或多或少会给内装食品带来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或影响食品保质期。
2016 Vol. 37 (22): 205-209 [摘要] ( 248 ) [HTML 35KB] [ PDF 2450KB] ( 129 )
210 王 阳,徐明芳,*,曾晓琮,耿梦梦,黎 明,陈耕南
CE和HPLC测定水源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方法比较
利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仪结合紫外-可见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技术建立水体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新方法。通过与GB/T 20466—2006《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对比分析,进行2 种检测技术的评价。CE检测条件为:毛细管柱(60 cm×75 μm i.d.),有效长度为44 cm,分离缓冲溶液为12 mmol/L硼酸盐(pH 9.0),分离电压25 kV,检测波长238 nm,压力6 895 Pa流体动力学进样;优化后的HPLC检测条件为:C18色谱柱(250 mm×4.6 mm i.d.,5 μm),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60∶4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柱温度35 ℃,流速1 mL/min。结果表明:CE对3 种微囊藻毒素MC-RR、MC-LR和MC-YR的检出限分别是0.16、0.20 μg/mL和0.24 μg/mL,HPLC对3 种微囊藻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079 μg/mL和0.052 μg/mL,这2 个方法的灵敏度相差1 个数量级;加标回收率分别92.5%~106.0%和99.6%~102.5%,CE对应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53%~0.64%和2.67%~3.29%;HPLC法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16%~0.53%和0.80%~1.53%。检测同一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含量,CE检测结果和HPLC结果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016 Vol. 37 (22): 210-215 [摘要] ( 190 ) [HTML 44KB] [ PDF 2442KB] ( 128 )
216 孟祥龙,张云清,范广宇,徐文科,唐 秀,姚燕林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粮谷中的51 种农药残留
为建立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检测进出口粮谷中51 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加速溶剂萃取温度和萃取试剂的实验效果,建立了最优加速溶剂萃取条件,分别以高粱和大麦为研究基质,比较了3 种净化方式的净化效果,通过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有效解决了粮谷中多农药残留检测的问题,在系统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粱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用大麦和燕麦其他的粮谷基质考察检测方法的适应性,同时对3 个添加水平6 个高粱、大麦、燕麦平行样品分析,该方法的回收率为62.4%~119.7%,相对标准偏差为0.5%~17.3%,检出限为0.03~2.07 μg/kg,方法相关指标均满足检测要求,适用于粮谷中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需要。
2016 Vol. 37 (22): 216-223 [摘要] ( 182 ) [HTML 38KB] [ PDF 2327KB] ( 165 )
包装贮运
224 冯海红,易建勇,毕金峰,*,周林燕,刘 璇,李 军
高静压处理对绿芦笋生理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为深入了解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对绿芦笋的保鲜效果,以绿芦笋为原料,探讨了HHP处理对绿芦笋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经20、50、100 MPa各保压2 min处理的样品置于相对湿度90%、温度4 ℃的冷库中贮藏15 d。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绿芦笋的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细胞膜渗透率、叶绿素变化、嫩茎硬度、总酚含量和质量损失率以及色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HP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贮藏期间绿芦笋呼吸强度,延缓嫩茎中叶绿素降解,较好保持了绿芦笋的硬度和色泽。研究结果为HHP用于嫩茎蔬菜的保鲜贮藏提供了依据。
2016 Vol. 37 (22): 224-229 [摘要] ( 179 ) [HTML 32KB] [ PDF 3052KB] ( 209 )
230 刘 旭,陈 敏,武 轩,金小朵,张振文,*
“赤霞珠”葡萄转色后不同成熟度指标的变化
研究酿酒葡萄转色后不同成熟度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技术成熟度和总酚成熟度指标,并进行了浆果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转色后果实物理性状参数和糖含量迅速增加,转色后第4周达到最大值,成熟后期略有下降。果实中总花色苷含量逐渐增加,在转色后第6周达到最高,随后有所降低。浆果中可提取花色苷含量持续增加。细胞成熟指数、种子成熟指数和总酚指数总体上逐渐降低。果皮单宁含量变化较小,种子单宁含量在成熟前期显著降低(P<0.05),后期变化较小。不同分子大小聚合色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转色后第6周时达到最大值。浆果感官评价中各种成熟度的得分逐渐增加,果肉香气成熟度和果皮成熟度得分均在转色后第7周时最高,成熟后期变化较小。
2016 Vol. 37 (22): 230-236 [摘要] ( 319 ) [HTML 50KB] [ PDF 2354KB] ( 127 )
237 刘 楠,李婷婷,仪淑敏,王当丰,姜 杨,晋高伟,励建荣,*
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茶多酚对冷藏草鱼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采用5.0 g/L茶多酚溶液浸泡草鱼片,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结合电子鼻技术检测冷藏草鱼片贮藏期内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HS-SPME-GC-MS法共检出挥发性成分161 种,主要为醛类及醇类物质;空白组检出的醛类及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长趋势,烃类物相对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他物质含量呈现上下波动趋势。茶多酚组检出的醛类物质显著低于空白组,醇类物质在贮藏后期少量存在,己醛、1-辛烯-3-醇等使鱼体呈腥味的物质大幅度降低,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经电子鼻检测结果发现,茶多酚组在贮藏后期各传感器的响应值显著低于空白组。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茶多酚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草鱼片在冷藏期内微生物包括产气细菌的生长。综上结果表明茶多酚可以显著降低冷藏草鱼片腥味物质的生成。
2016 Vol. 37 (22): 237-243 [摘要] ( 189 ) [HTML 151KB] [ PDF 2241KB] ( 161 )
244 林毅雄,林艺芬*,陈艺晖,王 慧,林河通*
过氧化氢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过量的活性氧是导致果蔬采后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活性最为稳定的过氧化氢作为活性氧,研究活性氧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龙眼果实相比,过氧化氢处理的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具较低的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色素含量,较低的果肉可溶性糖、蔗糖和VC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龙眼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及较低的龙眼果实商品率。据此认为,活性氧在采后龙眼果实品质劣变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活性氧会促进采后龙眼果实外观品质劣变和果肉营养物质的降解,从而降低采后龙眼果实商品价值。
2016 Vol. 37 (22): 244-248 [摘要] ( 263 ) [HTML 28KB] [ PDF 2154KB] ( 226 )
249 张 政,王 倩,张 辉,魏 佳,丁娟丽,沈爱燕,吴 斌,*
一氧化氮间歇熏蒸对木纳格葡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以木纳格葡萄为材料,采用0、300、1 000 μL/L一氧化氮(NO)以间歇熏蒸的方式处理木纳格葡萄,每7 d熏蒸1 次,共熏蒸8 次。测定了不同用量NO熏蒸处理后其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趋势。比较了NO处理对葡萄果皮以及果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的差异性,研究NO对葡萄抗氧化酶以及活性氧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300 μL/L NO处理能够提高木纳格葡萄果皮和果肉中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延缓MDA、O2-·和H2O2的积累,维持木纳格葡萄果实中活性氧代谢的平衡,抑制膜质过氧化的发生,延缓果实的衰老。
2016 Vol. 37 (22): 249-254 [摘要] ( 383 ) [HTML 35KB] [ PDF 2569KB] ( 149 )
255 孔祥佳,周 鹤,林河通,*,林艺芬,陈艺晖,王 慧,
采收期对冷藏橄榄果实贮藏期间冷害的影响
针对‘檀香’橄榄果实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现象,本实验研究了7 个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2±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影响。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好果率和质量损失率、果实呼吸强度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采收期Ⅰ、Ⅱ、Ⅲ、Ⅳ、Ⅵ、Ⅶ相比,采收期Ⅴ能保持冷藏橄榄果实较低的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较高的好果率,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中后期较高的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因此认为,采收期Ⅴ可作为减轻冷藏‘檀香’橄榄果实冷害发生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2016 Vol. 37 (22): 255-262 [摘要] ( 413 ) [HTML 44KB] [ PDF 2736KB] ( 208 )
263 李先明,刘宝林*,李维杰
蓄冷材料对风冷冰箱中猪肉品质的影响
通过在风冷冰箱冷冻室中配置蓄冷材料,分别测定了实验组(添加蓄冷材料)和对照组(未添加蓄冷材料)冷冻室中温度的变化和冷冻肉块的干耗率、解冻汁液流失率、色差、质构、剪切力、微观结构、孔隙率等指标,分析了蓄冷材料对冷冻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风冷冰箱冷冻室内温度波动明显减小(±0.36 ℃),通过最大冰晶生长带的时间缩短61 min,冻存肉块的干耗率、解冻汁液流失率明显减小,咀嚼性更优;肌间冰晶重结晶减弱,冰晶分布均匀,对肉块内部的机械损伤减弱,肌纤维的完整性得以更好的保持。结果证明,蓄冷材料对维持冷冻肉的品质具有可行性,为更好地优化风冷冰箱性能提供了依据。
2016 Vol. 37 (22): 263-268 [摘要] ( 226 ) [HTML 41KB] [ PDF 3409KB] ( 186 )
269 卞瑞姣,曹 荣,*,刘 淇,赵 玲,任丹丹
去头/内脏处理对秋刀鱼冷藏特性的影响
为了探究去头/内脏处理对秋刀鱼冷藏货架期和腐败特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形态秋刀鱼在4 ℃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分、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以及气味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 组秋刀鱼样品的感官评分都呈下降趋势,去头/内脏处理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处理组的TVB-N值在第8天时接近30 mg/100 g,而对照组在第12天时才达到该界限值,略滞后于感官评分指示的货架期终点;去头/内脏处理加速了鱼肉脂质的氧化速度,但2 组样品在货架期终点时TBARS均未超过5 mg/kg的限值;处理组的细菌总数初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8天时超过7.0(lg(CFU/g)),对照组样品在贮藏第10天时接近该界限值。完整态秋刀鱼4 ℃贮藏的货架期为10~12 d,去头/内脏处理组的货架期约为8 d。货架期终点时2 组样品对应的电子鼻气味组成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腐败进程明显不同。
2016 Vol. 37 (22): 269-273 [摘要] ( 190 ) [HTML 34KB] [ PDF 2276KB] ( 114 )
274 张 承,李 明,*,龙友华,吴小毛,
采前喷施壳聚糖复合膜对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控及其保鲜作用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DNA测序鉴定了修文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并选用壳聚糖、钙盐和糊精分别与茶多酚、甘氨酸、柠檬酸、抗菌肽混合制备和筛选了复合膜剂,研究了采前幼果期和壮果末期果面喷施壳聚糖复合膜对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控及其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采前喷施不同壳聚糖复合膜对其软腐病的防效均达60%以上(添加茶多酚防效86.54%、甘氨酸防效61.54%、柠檬酸防效71.15%、抗菌肽防效69.23%),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积累,提高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诱导增强果实的抗病性。同时,该复合膜能有效地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和体积,显著提高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促进猕猴桃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善。此外,施用该复合膜还能有效提高和维持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呼吸强度以及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明显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上升速率和延缓组织的衰老软化,从而提高了猕猴桃耐贮性。研究结果为猕猴桃优质栽培、病害有机防控和果实绿色保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途径。
2016 Vol. 37 (22): 274-281 [摘要] ( 434 ) [HTML 51KB] [ PDF 3395KB] ( 145 )
282 岑剑伟,蒋爱民,*,李来好,杨贤庆,杜 冰,郝淑贤,辛少平
高压静电场结合冰温技术对罗非鱼片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研究高压静电场结合冰温技术对鲜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比较了不同贮藏条件下,罗非鱼片的感官指标、肉质渗出率、微生物数量、质构、鲜度指标及肌肉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冰温条件下,罗非鱼片的色泽和气味的感官评分始终比普通冰温保鲜样品更高,鱼肉中微生物活动得到有效抑制,贮藏到30 d微生物含量约为104 CFU/g,比初始值更低,肉汁渗出率保持在5%以内,鲜度指标挥发性盐基氮值与K值维持在较低水平,鱼肉硬度减弱更加缓慢。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鱼肉细胞完整性及肌肉纤维,细胞结构较完整,轮廓清晰,细胞间黏连紧密表明了肌肉蛋白质降解速率被延缓,维持了良好的感官特征,冰鲜鱼片的货架期延长至30 d。在高压静电场结合冰温气调组合条件下贮藏的鱼片产品,保持了新鲜鱼片的品质,货架期也得到有效延伸,为冰鲜罗非鱼鱼片产品在国内超市流通提供可行的技术条件。
2016 Vol. 37 (22): 282-288 [摘要] ( 198 ) [HTML 38KB] [ PDF 4045KB] ( 176 )
289 郭 丹,韩英群,郝 义*
不同品种苹果冷藏期间品质与生理变化
研究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生理变化,探讨不同优质苹果品种的贮藏特性。以‘岳帅’、‘望山红’、‘岳阳红’、‘秋富红’苹果为试验试材,在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果实质量损失率、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果实生理品质指标变化与贮藏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岳帅’苹果呼吸强度及酶活性较低,但呼吸高峰出现早,贮藏84 d后果实品质劣变迅速;‘岳阳红’苹果呼吸强度和酶活性较低,贮藏期间果实品质、风味保持最好;‘望山红’和‘秋富红’苹果呼吸高峰出现最晚,果实品质保持较好。通过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比较得出:‘岳帅’贮藏期较短,不宜超过84 d;‘岳阳红’、‘望山红’和‘秋富红’苹果适宜长期贮藏,其中‘岳阳红’苹果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及营养成分损失最少,贮藏期可达180 d以上。
2016 Vol. 37 (22): 289-294 [摘要] ( 204 ) [HTML 31KB] [ PDF 2523KB] ( 140 )
295 姚亚明,任月月,刘芮瑜,范伯圣,丁 虎,屠 康,彭 菁,潘磊庆,*
1-MCP处理结合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采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eyelopropene,1-MCP)处理结合纳米包装对金针菇进行保鲜贮藏,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金针菇的主要品质指标以探讨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在延缓金针菇开伞、保持细胞膜完整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略优于纳米包装,而纳米包装抑制金针菇腐烂及质量损失的效果优于1-MCP处理;在延缓褐变及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方面,1-MCP处理和纳米包装的效果无明显差异。1-MCP处理结合纳米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较好地保持了金针菇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减缓了金针菇的劣变,延长了贮藏期。
2016 Vol. 37 (22): 295-300 [摘要] ( 353 ) [HTML 35KB] [ PDF 3182KB] ( 118 )
301 何近刚,冯云霄,程玉豆,李丽梅,关军锋*
采后1-MCP和MAP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冷藏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对‘红富士’苹果进行1.0 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处理,继而进行0 ℃冷藏和20 ℃货架贮藏。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虎皮病和果心褐变增多。1-MCP处理能较好维持冷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包装内CO2和乙烯含量。同时,1-MCP明显降低了冷藏期间虎皮病发病指数、果心褐变指数以及果柄端果肉褐变率,显著抑制果皮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的生成。1-MCP+MAP结合使用可较好维持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色泽、抑制果柄端果肉褐变。综合分析认为,1-MCP+MAP处理能较好维持‘红富士’果实冷藏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并显著抑制果实虎皮病的发生。
2016 Vol. 37 (22): 301-306 [摘要] ( 211 ) [HTML 31KB] [ PDF 2716KB] ( 146 )
307 黄晓杰,李 婧,柴 媛,韩媛媛,高嘉悦
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影响及机理
以“埃利奥特”蓝莓果实为实验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蓝莓果实灰霉病、活性氧代谢酶、防御相关酶活性和总酚、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50 μmol/L MeJA处理蓝莓果实后刺孔接种Botrytis cinerea孢子悬浮液,于(1±1) ℃贮藏16 d。结果表明,MeJA处理有效抑制果实发病率和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贮藏初期果实H2O2的迅速积累,提高果实防御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酚类、木质素等植保素类物质的合成。表明MeJA处理可提高蓝莓果实抗病性,从而有效抑制了果实灰霉病的发生。
2016 Vol. 37 (22): 307-312 [摘要] ( 220 ) [HTML 31KB] [ PDF 2369KB] ( 190 )
313 李 敬,王小瑞,刘红英,*,齐凤生,*
气调包装对大菱鲆的冷藏保鲜效果
以大菱鲆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气调包装(60% CO2+5% O2+35% N2、60% CO2+30% O2+10% N2、40% CO2+30% O2+30% N2)进行处理,测定其感官、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汁液流失率等指标变化,综合评价气调包装对冷藏大菱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空气包装组大菱鲆冷藏货架期为4 d,60% CO2+5% O2+35% N2气调包装组的保鲜效果最佳,货架期约为8 d;气调包装中高体积分数的CO2抑菌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延缓pH值、菌落总数与TVB-N值的升高,但较高含量的CO2会导致鱼肉汁液流失较为严重;在鱼肉脂肪氧化方面,O2较CO2作用更大,高含量的O2对脂肪氧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60% CO2+5% O2+35% N2气调包装组冷藏贮存8 d,大菱鲆的菌落总数为6.69(lg(CFU/g)),TVB-N值为11.99 mg/100 g,TBA值为2.34 mg/100 g。总体结果表明,气调包装能显著延长冷藏大菱鲆货架期,具有良好的保鲜抑菌作用。
2016 Vol. 37 (22): 313-317 [摘要] ( 452 ) [HTML 29KB] [ PDF 2251KB] ( 154 )
318 王 琛,李雪涛,陶 烨,孟宪军,*
60Co γ辐照对低温贮藏蓝莓品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为探索60Co γ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剂量处理“蓝丰”蓝莓,定期检测其冷藏期间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呼吸作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0.5 kGy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不明显,3.0 kGy辐照处理能够加速贮藏后期蓝莓果实的衰老进程;辐照处理后,蓝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明显,但VC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有所下降,且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辐照处理后,蓝莓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提高,且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同时伴随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相对对照略微提高;1.0~2.5 kGy的辐照处理能够通过抑制贮藏期间蓝莓果实的呼吸作用和膜质过氧化作用,推迟蓝莓果实的衰老进程,延缓蓝莓果实中营养物质的降解;2.5 kGy辐照处理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既能有效降低蓝莓果实腐烂率,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蓝莓果实的营养品质。因此,60Co γ辐照处理对于采后蓝莓的低温保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016 Vol. 37 (22): 318-320 [摘要] ( 160 ) [HTML 50KB] [ PDF 2306KB] ( 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