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7年 38卷 20期
刊出日期 2017-10-25

生物工程
工艺技术
安全检测
成分分析
生物工程
1 李妍钰,汤奇龙,张鲁嘉,谢静莉,王文利,刘源
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结果验证
红鳍东方鲀味道鲜美,已从其体内发掘了系列鲜味肽,但其形成机制尚未明确。组织蛋白酶L可通过降解肌原纤维蛋白及肌钙蛋白发挥着重要的滋味形成作用。为了探索其对红鳍东方鲀呈味肽的形成机制,本研究通过查找NCBI数据库得到一条全长为1?336?bp的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的序列,从红鳍东方鲀肌肉中提取RNA并转录为cDNA作为模板克隆,选择pET-28a(+)作为表达载体、E. coli BL21作为重组工程菌进行克隆表达,成功得到大小为36?kD的重组组织蛋白酶L,并验证了其可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成功克隆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红鳍东方鲀组织蛋白酶L酶学特性及其对滋味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
2017 Vol. 38 (20): 1-5 [摘要] ( 223 ) [HTML 1KB] [ PDF 2766KB] ( 192 )
6 聂文强,吴天祥,钟敏,芦红云
真菌灰树花菌丝体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灰树花多糖具有抗肿瘤、抗HIV、抗氧化等作用,为探明灰树花多糖合成的遗传基础,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灰树花转录组进行测序,获得74?575?910?个reads,10.4?G数据量;将测序数据进行de?novo拼接后得到18?077?个Unigene。对所得Unigene进行不同数据库比对,在Nr数据库中有11?651?个Unigene被注释到,其中灰树花转录组与变色栓菌相似序列最多(18.74%);有8?332?个Unigene在GO数据库中注释到,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及生物学过程等3?大类59?个分支;与KEGG数据库比对,共有5?200?个Unigene被注释,分属376?条代谢通路。从18?077?个Unigene中共找到1?155?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重复最高,六核苷酸重复最少,A/T出现频率最高。本研究中在KEGG数据库注释到115?个Unigene与灰树花多糖合成有关,这些Unigene及其注释信息为今后深入开展灰树花多糖代谢途径及相关功能基因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2017 Vol. 38 (20): 6-11 [摘要] ( 281 ) [HTML 1KB] [ PDF 2104KB] ( 325 )
12 张婕,凡先芳,姚世响,邓丽莉,曾凯芳
李果实褐腐病病原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条件优化及其致病机理
研究李果实褐腐病病原菌产生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产酶最佳条件,并探讨其导致果实发病的作用机制。以Monilinia fructicola为研究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M. fructicola产生细胞壁降解酶条件;通过损伤接种粗酶液,研究其对李果实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M. fructicola产细胞壁降解酶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时间6?d、培养基pH?6.0、碳源为3.5%蔗糖、氮源为2.5%硝酸钾;粗酶液处理能够导致李果实发生褐腐病,同时引起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ectin methylgalacturonase,PMG)活力的上升,使果实原果胶物质转化为可溶性果胶,同时造成其纤维素含量下降,加速果实的软化腐烂进程。
2017 Vol. 38 (20): 12-19 [摘要] ( 269 ) [HTML 1KB] [ PDF 2920KB] ( 155 )
20 单成俊,胡彦新,夏秀东,刘小莉,李莹,王英,章建浩,周剑忠
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nis)C-M2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本实验对面包乳杆菌C-M2所产的新型细菌素进行分离纯化和特性研究。通过乙酸乙酯萃取、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半制备液相三步分离纯化该细菌素。最终细菌素的比活力达到5?044.96?AU/mg,纯化倍数为79.8?倍,但回收率仅为0.35%。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该细菌素的分子质量为863.52?D,氨基酸序列为MVKKTSAV,它是一种新型的Ⅱ类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广泛的抑菌谱,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的食品腐败菌。该细菌素对热和pH值稳定,即使在121?℃灭菌15?min,仍保留82.1%的抑菌活性,在pH?6条件下保留85.6%的抑菌活性。它能被多种蛋白酶失活,不能被脂肪酶和淀粉酶失活,这些结果表明该细菌素具有作为食品生物防腐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2017 Vol. 38 (20): 20-26 [摘要] ( 510 ) [HTML 1KB] [ PDF 2322KB] ( 188 )
27 张敏,张艳,黄丽丽,刘忆冬,周红,倪永清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比较新疆西北部地区乳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新疆特色乳品中微生物多样性,比较不同动物来源的原奶和酸奶的细菌群落结构,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乳品中细菌16S rDNA V4-V5区测序,进而对新疆克州和塔城地区牛奶、驼奶、马奶、羊奶、酸牛奶、酸驼奶和酸马奶7?种乳品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共获得539?557?条有效序列,379?个OTU。多样性分析表明,原奶样品中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高于酸奶样品。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发现,不同乳品之间菌群组成差异较大。7?种乳品中的菌群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但原奶样品主要以变形菌门为主,而酸奶样品主要以厚壁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牛奶主要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驼奶主要以埃希菌属-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马奶主要以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为主,羊奶中的优势菌属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而酸牛奶、酸驼奶和酸马奶都是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属。不同动物来源的原奶和酸奶样品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原奶中检测到的环境污染菌和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丰度也相对较高。本研究结果将为准确评估乳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健康的影响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
2017 Vol. 38 (20): 27-33 [摘要] ( 286 ) [HTML 1KB] [ PDF 2055KB] ( 202 )
34 王健,刘媛,张俊花,韩正政,兰凤英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及纯化
通过密码子优化、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Bac-to-Bac)构建、表达条件筛选及镍柱亲和层析,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β2 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β2AR)在昆虫细胞Sf9中的高效表达及纯化策略。方法:人工合成改造后的β2AR基因,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FastBac1中,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pFastBac1-β2AR’,转染昆虫细胞Sf9,优化表达条件,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并进行活性鉴定。结果:适宜的表达条件为感染细胞使用的感染复数5、感染后表达时间48?h,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47?kD左右处出现清晰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纯化的受体蛋白纯度大于90%,活性鉴定结果显示该受体蛋白可特异性吸附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及莱克多巴胺3?种β激动剂的酶标记物,OD值分别为0.983、0.947和0.912。结论:本研究实现了β2AR受体在Sf9细胞中的表达,且纯化后的受体蛋白保持了较好的β激动剂亲和活性,为利用β2AR受体开展β激动剂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依据。
2017 Vol. 38 (20): 34-39 [摘要] ( 262 ) [HTML 1KB] [ PDF 2805KB] ( 199 )
成分分析
40 赵梦瑶,赵健,谢建春,肖群飞,范梦蝶,王天泽,杜文斌,王蒙,郭夏云
白猪肉与黑猪肉热反应香精中香气物质分析鉴定
以黑猪肉和白猪肉酶解物及氧化脂肪为原料,经热反应制备肉味香精。溶剂辅助蒸发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基于保留指数、质谱共鉴定出123?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烃类等。相比之下,白猪肉香精中烷基呋喃、脂肪族醛和酸的相对含量较高,黑猪肉香精中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而醇类、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二者相差不大。采用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基于质谱、保留指数、气味特征、标准品共鉴定出31?种气味活性化合物,28?种为2?种肉味香精所共有,尤其二甲基三硫、糠硫醇、3-乙基-2,5-二甲基吡嗪、3-甲硫基丙醛、2-乙基噻吩、(E,E)-2,4-癸二烯醛、(E)-2-癸烯醛、(E)-2-壬烯醛、1-辛烯-3-醇、3-羟基-2-丁酮等在两香精中均具有较高稀释因子。但黑猪肉香精中具有高稀释因子的化合物种类多于白猪肉香精,且采用雷达图对强势气味活性化合物比较显示其肉香、脂香化合物的轮廓线大于白猪肉香精,这可能是造成黑猪肉香精香气较浓的原因。
2017 Vol. 38 (20): 40-47 [摘要] ( 214 ) [HTML 1KB] [ PDF 1929KB] ( 220 )
48 唐国冬,廖欣怡,郑雅轩,陶永胜,杨继红
低温对赤霞珠葡萄香气和单体酚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不同低温处理赤霞珠葡萄,研究果皮内主要功能性物质如香气成分及单体酚的溶出程度,旨在探究提高葡萄酒品质的低温处理方案。方法:对葡萄果粒分别进行4、-8、-20?℃和-32?℃低温处理,16?℃为对照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葡萄皮和葡萄汁处理前后的香气成分和单体酚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赤霞珠葡萄果皮和果肉中检测出共有香气成分34?种,-8、-20?℃和-32?℃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葡萄汁中香气总量及酯类、醇类、酸类含量,减小其在葡萄皮中的含量;4?℃处理不能增加葡萄汁中的香气成分,反而能使葡萄皮中香气成分增加;共检测出18?种单体酚,低温及冷冻处理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果皮中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增加葡萄汁中的含量,但是温度与作用效果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结论:低温冷冻处理能够增加酯类、酸类和醇类等香气成分及多种酚类物质在葡萄汁中的含量,降低葡萄皮中的含量。
2017 Vol. 38 (20): 48-54 [摘要] ( 163 ) [HTML 1KB] [ PDF 2083KB] ( 172 )
55 刘磊,王春琳,母昌考,李荣华,宋微微
野生、养殖和“科甬1号”群体三疣梭子蟹营养和风味品质比较分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三疣梭子蟹野生、“科甬1号”和养殖群体肝胰腺、卵巢和肌肉组织中呈味氨基酸、脂肪酸、甜菜碱和香气成分含量造成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谷氨酸在所有组织中滋味活性值大于1,是三疣梭子蟹鲜味主要贡献者,其次是甘氨酸和丙氨酸,为甜味主要贡献者。“科甬1号”在氨基酸贡献的风味上优于野生和养殖群体,其中谷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可分别作为“科甬1号”雌性肝胰腺和雄性肌肉的特征氨基酸。从甜菜碱角度风味排序由高到底为野生群体、“科甬1号”群体、养殖群体。3?个群体共检测出33?种脂肪酸,养殖群体卵巢中C18:2t(n-6)和C22:6(n-3)分别显著(P<0.05)低于野生群体和“科甬1号”群体。野生群体和“科甬1号”群体雄性肝胰腺中C15:1和C17:1含量,及肌肉中C18:3(n-6)、C20:3(n-6)、C21:0、C22:2、C23:0和C24:0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两群体在由多不饱和脂肪酸贡献的风味上明显优于养殖群体。3?个群体卵巢中共检测到88?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烷烃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共有化合物13?种,总体相对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个别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的支链烷烃和甲苯等化合物可能是造成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2017 Vol. 38 (20): 55-62 [摘要] ( 234 ) [HTML 1KB] [ PDF 2325KB] ( 151 )
63 赵健,赵梦瑶,曹长春,甄大卫,王佳欣,李力,谢建春
脂肪醛对“半胱氨酸-木糖”美拉德反应进程及肉香物质形成的影响
为研究脂肪醛对“半胱氨酸-木糖”美拉德反应进程及肉香物质形成的影响,设计“半胱氨酸-木糖”及“半胱氨酸-木糖”中分别添加己醛、反-2-庚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的4 个反应体系,在温度90 ℃、pH 5.5条件下反应5 h,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监测反应原料(半胱氨酸、木糖)和初期反应中间体(半胱氨酸的Amadori重排化合物(Cys-Amadori)、2-木糖化噻唑烷-4-羧酸)随反应时间的浓度变化,同时还监测反应液pH值及波长294、420?nm处紫外-可见吸光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并且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比较3?h反应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添加3?种脂肪醛后,形成的Cys-Amadori重排化合物、2-木糖化噻唑烷-4-羧酸中间体浓度均下降,表明均对“半胱氨酸-木糖”初期美拉德反应有抑制作用,且相比之下抑制强弱为反-2-庚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己醛。但添加己醛时,反应液于波长294、420?nm处的吸光度下降,表明中、末期美拉德反应也受到抑制;而加入反-2-庚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时,反应液于波长294、420?nm处的吸光度却增加,表明中、末期美拉德反应被促进,且相比之下反,反-2,4-癸二烯醛的促进作用大于反-2-庚烯醛。另外,比较挥发性风味组成发现,加入反-2-庚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的体系,含硫化合物的总量增多,检测到醛参与美拉德反应或醛自身受美拉德反应影响而形成的多种带烷基侧链的含硫化合物和呋喃化合物如2-己基噻吩和2-丙基呋喃。
2017 Vol. 38 (20): 63-69 [摘要] ( 317 ) [HTML 1KB] [ PDF 2394KB] ( 314 )
70 张波,何非,蔡建,王云鹤,段长青,韩舜愈
烘烤强度和木纹理对橡木(Quercus petraea)心材多酚和香气的影响
考察不同烘烤程度对不同纹理橡木心材试样中低分子质量酚酸和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将会改变橡木心材的物质组成,并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增加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同时,在不考虑烘烤强度条件下,供试的细纹理橡木心材试样含有较高的挥发性物质含量,例如顺/反橡木内脂、顺/反异丁子香酚、呋喃醛、紫丁香醇,以及芥子醛、松柏醛、香草醛和丁香醛等低分子质量酚类化合物,而中纹理和粗纹理的样品则表现出较高的总酚、总单宁水平,以及较高的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含量。此外,主成分分析显示,中纹理和细纹理样品的中度和重度烘烤处理与橡木心材试样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有较大的正相关性,而粗纹理的未烘烤和轻度烘烤样品则与试样中总单宁和阿魏酸含量呈正相关。
2017 Vol. 38 (20): 70-82 [摘要] ( 316 ) [HTML 1KB] [ PDF 2322KB] ( 178 )
83 鲍长俊,常惟丹,庄永亮,孙丽平
灰褐牛肝菌(Boletus griseus)子实体的营养评价及蛋白质组分分析
测定灰褐牛肝菌子实体的基本成分、单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含量及其蛋白质连续累进组分的含量,并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灰褐牛肝菌子实体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8.22%;葡萄糖含量最高,为258.04?mg/g;17?种脂肪酸被检出,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5.91%、28.46%和24.50%;游离氨基酸共检出29?种,其中Tyr和Ala含量较高,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23.37%和12.69%;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8%,其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别为71.88、69.93、64.52、19.73和50.05。灰褐牛肝菌富含Mg、Fe、Zn、Cu,同时有毒元素Cd含量相对较高。蛋白质连续累进组分中清蛋白含量最高,占总蛋白的65.62%,但其Cd含量较高,占总Cd量的38.79%。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布主要在40?kD,差异热量扫描分析表明其热变性温度分别为125.04?℃和75.04?℃。结果表明,灰褐牛肝菌子实体的营养价值较高,但是由于Cd元素含量较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2017 Vol. 38 (20): 83-89 [摘要] ( 243 ) [HTML 1KB] [ PDF 2152KB] ( 341 )
90 张莉莉,孙颖,杨肖,张玉玉,孙宝国,陈海涛
SPME-GC-MS结合GC-O分析糖醋排骨风味香精挥发性风味成分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糖醋排骨风味香精中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萃取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糖醋排骨风味香精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5?种,其中烃类11?种(16.45%)、醚类3?种(13.41%)、醇类10?种(12.38%)、其他化合物5?种(12.03%)、酮类4?种(5.45%)、酯类3?种(3.82%)、醛类8?种(3.54%)、酸类6?种(3.46%)、酚类5?种(1.74%)。经气相色谱-嗅闻确定糖醋排骨风味香精中的12?种关键性风味成分为β-蒎烯、乙酸、糠醛、2,3,5,6-四甲基吡嗪、苯甲醛、芳樟醇、3-甲基丁酸、反-2-癸烯醛、反-2,4-癸二烯醛、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大茴香醛、丁香酚。
2017 Vol. 38 (20): 90-95 [摘要] ( 252 ) [HTML 1KB] [ PDF 1983KB] ( 166 )
96 郭意明,丛爽,邓惠馨,王震宇,董亮,温成荣
鱼糜和马铃薯粉对饼干质构和风味的影响
采用质构分析、电子鼻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制备的鱼糜马铃薯饼干质构和风味进行对比分析。以感官评定和质构为评价指标,以低筋面粉含量为100%,确定鱼糜马铃薯饼干的配方为:马铃薯全粉相对含量30%、马铃薯淀粉相对含量20%、鱼糜相对含量40%、棕榈油相对含量40%。对鱼糜马铃薯饼干、鱼糜饼干、马铃薯全粉饼干和普通饼干的风味进行对比,结果发现4?种饼干的风味物质主要为杂环类、烃类和醛类化合物,其中以美拉德反应产物甲基吡嗪和2,5-二甲基吡嗪为主,含有鱼糜的饼干中,醛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本研究为饼干的香气特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马铃薯和鱼糜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2017 Vol. 38 (20): 96-102 [摘要] ( 255 ) [HTML 1KB] [ PDF 2154KB] ( 227 )
103 杨宇迪,程湛,满媛,李景明
葡萄籽超微粉添加对曲奇饼干香气的影响
将葡萄籽超微粉碎并添到曲奇饼干中,探究其对曲奇饼干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检测了普通葡萄籽粉、葡萄籽超微粉及添加超微粉前后曲奇饼干的香气成分,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葡萄籽超微粉对曲奇饼干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后香气物质的种类虽未发生明显的改变,但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葡萄籽超微粉添加比例为5%时,烘烤香比较浓郁。当添加比例达到10%时,曲奇饼干整体风味较为复杂,包括苦杏仁味、香蕉味、水果味/青草味、面包味以及坚果味。采用9?点享乐法感官品评结果可以看出,葡萄籽的添加可以为饼干带来可感知的变化,添加比例为5%时,香气得分最高。葡萄籽超微粉会给曲奇饼干香气带来积极的影响,添加比例在10%以内均可被消费者接受。
2017 Vol. 38 (20): 103-111 [摘要] ( 269 ) [HTML 1KB] [ PDF 2116KB] ( 223 )
112 李贵节,谭祥,王华,吴厚玖,Russell Rouseff
HPLC-DAD-FLD同时测定柑橘果汁中12 种多甲氧基黄酮和香豆素类物质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fluorescence detector,HPLC-DAD-FLD)同时检测柑橘果汁中12?种多甲氧基黄酮、香豆素及呋喃香豆素类物质的方法。以0.01%磷酸、甲醇、乙腈组成三元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12?种物质在30?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利用DAD和FLD获得各物质的紫外和荧光光谱信息,将柑橘果汁样品组分的光谱与之比对,并结合色谱保留时间,实现样品成分的定性分析。分别以320?nm和450?nm为紫外和荧光的检测波长,研究该方法的定量性能。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荧光定量限低至μg/L级,可作为紫外定量的重要补充手段;果汁回收率的紫外和荧光检测值分别为95.2%~104.8%和94.5%~103.5%。该方法对样品定性、定量分析准确,适合柑橘多甲氧基黄酮、香豆素等能发射荧光物质的检测。
2017 Vol. 38 (20): 112-118 [摘要] ( 259 ) [HTML 1KB] [ PDF 2638KB] ( 448 )
119 倪冬冬,李洪军,贺稚非,张东,邓大川
大鲵汤加工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规律
分析大鲵汤加工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测定5?个不同熬煮时间(30、60、90、120、150?min)条件下大鲵汤的一系列营养指标,包括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肌苷酸含量、定性定量脂肪酸组成和游离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大鲵汤中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30~60?min间显著增加,在60~120?min间趋于平衡,在120?min后显著增加;肌苷酸含量随熬煮时间延长而增加;测得以棕榈酸、十六烯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四碳烯酸为主的16?种脂肪酸,且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saturated fatty acid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SFA/PUFA)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60 min时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含量适宜,且SFA/PUFA值最佳为1.37;大鲵汤中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ssential amino acid/non-essential amino acid,EAA/NEAA),随熬煮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在60?min时达到峰值,总氨基酸含量为239.529?mg/100?g,EAA/NEAA值为0.858。在传统的常压熬煮条件下,熬煮时间为60?min时大鲵汤营养品质好,此时汤中脂肪含量适宜且SFA/PUFA值最佳,氨基酸含量最高。
2017 Vol. 38 (20): 119-124 [摘要] ( 313 ) [HTML 1KB] [ PDF 2075KB] ( 174 )
125 王斌,邓慧芸,吴茂,郭亚平,邓斌,马强,谢练武
安化黑茶水溶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研究湖南安化黑茶指纹图谱,并对安化黑茶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为湖南安化黑茶的成分分析与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2?个安化黑茶样品与4?种外省黑茶(云南普洱茶、湖北青砖茶、广西六堡茶、四川土司黑茶)为实验材料,采用梯度洗脱(A相为0.17%乙酸溶液,B相为乙腈),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建立安化黑茶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评价与主成分分析,确定共有色谱峰。结果:22?个安化黑茶样品具有19个共有色谱峰,这些黑茶样品在共有模式下的相似度为0.783~0.958,而广西六堡茶、四川土司黑茶、湖北青砖茶以及云南普洱茶与安化黑茶相似度很低(<0.3);定量分析表明,安化黑茶中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明显高于4?种外省黑茶,而广西六堡茶中的咖啡因和云南普洱茶中的没食子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安化黑茶;此外,茯砖素A仅在安化黑茶中检出,可作为安化黑茶的标志性成分。结论:根据所构建的安化黑茶HPLC指纹图谱及找到的标志性成分茯砖素A,可用于安化黑茶的鉴定与评价。
2017 Vol. 38 (20): 125-130 [摘要] ( 300 ) [HTML 1KB] [ PDF 2047KB] ( 333 )
131 祝亚辉,曹文红,,刘忠嘉,章超桦,,秦小明,
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形成的影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鉴定特征风味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以新鲜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华贵栉孔扇贝柱为对照,探究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柱粗蛋白和粗脂肪受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较小;与新鲜华贵栉孔扇贝柱相比,热加工处理使滋味组分5’-一磷酸腺苷、甜菜碱和Cl-含量显著增加(P<0.05),Na+含量也明显增加;游离氨基酸和K+含量明显降低,且5’-三磷酸腺苷及其关联化合物(除5?-一磷酸腺苷)、琥珀酸和PO43-含量显著降低(P<0.05)。热加工处理的变化比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变化更明显。热加工处理扇贝柱与对照组(新鲜贝柱、真空冷冻干燥贝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种类各不相同,分别得到63、34 种及64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新鲜贝柱、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和热加工处理干贝挥发性风味分别以醇类、酸类和烃类、醛类物质为主,总量分别占26.20%、30.84%和29.38%、16.78%。研究表明,热加工处理干贝的特征香气主要呈现鱼腥味、蜂蜜样香气、水果香和油脂味,主要特征风味物质有三甲胺、1-辛烯-3-醇、顺-2-戊烯-1-醇、1-戊烯-3-醇、1-戊醇、壬醛、十一醛、己醛、庚醛、苯甲醛、羊脂醛、癸醛、3-辛酮。
2017 Vol. 38 (20): 131-138 [摘要] ( 257 ) [HTML 1KB] [ PDF 2358KB] ( 211 )
工艺技术
139 郭宇星,薛逸秋,姜潇潇,吴振,曾小群,孙杨赢,潘道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RLSFNP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优化
本实验以脂质体作为包埋载体,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Arg-Leu-Ser-Phe-Asn-Pro(RLSFNP)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RLSFNP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得出最优制备条件为:大豆卵磷脂用量120.0?mg、胆固醇用量24.6?mg、?RLSFNP用量15.3?mg、乙醚用量15.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用量5.8?mL、探头超声时间5.2?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在168?nm左右,电位为-31.2?mV,实际包封率为(67.5±0.8)%,由脂质体包埋后的RLSFNP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2017 Vol. 38 (20): 139-145 [摘要] ( 183 ) [HTML 1KB] [ PDF 3038KB] ( 153 )
146 彭真汾,谢倩,池毓斌,陈清西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橄榄果实游离氨基酸工艺
为获得橄榄果实游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橄榄果实为实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橄榄果实游离氨基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游离氨基酸提取量的影响力由高到低为料液比>提取次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响应面法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20?min、料液比1∶41(g/mL)、提取次数3、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270?W、乙醇体积分数60%,游离氨基酸的提取量实际值为79.88?m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62%,表明此优化工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017 Vol. 38 (20): 146-153 [摘要] ( 235 ) [HTML 1KB] [ PDF 2557KB] ( 210 )
154 盛文军,毕阳,冯丽丹,李霁昕,韩舜愈,李敏
沙棘渣制备微晶纤维素的酶解条件优化
沙棘浆加工过程中产生酚酸含量高的果渣,因其苦涩无法被饲料工业大量转化,利用其进行微晶纤维素制备是潜在可行的解决途径。以粗提沙棘渣纤维素为处理对象,使用S10041纤维素酶水解,选取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缓冲液pH值、离心转速、烘干温度及纤维素粉碎度8?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并经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了酶解条件,随后对制得的微晶纤维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液料比49∶1(mL/g)、酶添加量68?U/mL、酶解时间1.3?h、离心转速3?640?r/min时制得的沙棘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为355±1.02,与棉微晶纤维素聚合度最为接近。方差分析表明4?个选定因素对指标均产生独立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对指标影响不显著(P=0.10)。微观结构显示沙棘微晶纤维表面结构更疏松,红外图谱对比沙棘和棉花两种微晶纤维官能团结构相似。
2017 Vol. 38 (20): 154-160 [摘要] ( 211 ) [HTML 1KB] [ PDF 3119KB] ( 217 )
161 郑雯,王远,袁田青,蔡珺珺,宫兴文
响应面试验优化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植物甾醇的水溶性改性工艺
为增加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的水溶性,拓宽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对植物甾醇进行包合,达到增大其水溶性的目的。采用差热扫描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包合后的产物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包合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包合工艺为HP-β-CD与PS物质的量比4.27∶1、包合温度47?℃、包合时间11.93?h,得到的包合率为96.57%。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利,将其修正为:HP-β-CD与PS物质的量比4.30∶1、包合温度47?℃、包合时间12?h,并在此修正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实验,其平均包合率为97.25%。结果表明在包合状态下,经改造后的PS在37?℃水中的溶解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达到了8.31?mg/mL,是其原来(0.027?mg/mL)的307.90?倍。
2017 Vol. 38 (20): 161-168 [摘要] ( 204 ) [HTML 1KB] [ PDF 2740KB] ( 268 )
169 李荣,于君,姜子涛,黄贤勇
微波辅助分步酶解紫苏饼粕蛋白制备鲜味肽
在微波辅助的条件下,利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对紫苏饼粕蛋白进行水解,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解条件。通过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和电子舌技术对酶解液成分与鲜味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00?W条件下,第1步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600?U/g、pH?10.0、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35?min;第2步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600?U/g、pH?6.5、微波温度65?℃、微波时间40?min,分步酶解最终水解度为44.86%。最后通过凝胶层析、RP-HPLC与电子舌表征,证明微波辅助分步酶解法快速、高效,且与单独酶解所得产物相比,其产物鲜味改善明显。
2017 Vol. 38 (20): 169-175 [摘要] ( 227 ) [HTML 1KB] [ PDF 2815KB] ( 172 )
176 罗春艳,方旭波,孙海燕,袁高峰,余辉,陈小娥,江旭华
南太平洋鱿鱼船上蒸煮加工工艺优化与品质特性
利用自主设计的鱿鱼船上蒸煮设备,研究最适船上蒸煮加工工艺以及对鱿鱼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确定鱿鱼的热变性温度,以蒸煮损失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对鱿鱼船上蒸煮最适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分别从横切面和纵切面观察蒸煮前后鱿鱼肌肉组织结构,分析其质构特性,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蛋白组成变化,通过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分析其鲜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模型方程拟合度好、误差小,能较好地反映真实实验值,确定最适船上蒸煮工艺为蒸煮温度85?℃、蒸煮时间11?min、料液比1∶2(kg/L),在此参数下得到的蒸煮损失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5.53±0.25)%、(15.38±0.16)mg/g;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蒸煮后的鱿鱼肌肉组织横切面破坏小、影响小,纵切面肌束空隙增大;SDS-PAGE图谱显示蒸煮后的鱿鱼原肌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条带变浅消失,其他蛋白条带没有明显的条带产生和消失现象;质构特性无显著变化;TVB-N值为(28.12±0.34)mg/100?g。
2017 Vol. 38 (20): 176-184 [摘要] ( 211 ) [HTML 1KB] [ PDF 4022KB] ( 284 )
185 胡欣蕾,田雪梅,李文香,孙亚男,张欣,于戈,李铭
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其体外免疫活性
为探讨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免疫活性,以花脸香蘑菌丝体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条件;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溶液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Ana-1,通过对其细胞存活率、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量、中性红吞噬能力以及膜表面蛋白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TLR2和TLR4表达量能力的测定,研究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2.5?h、液料比40∶1(mL/g),提取率最高为15.88%;在0.05~1.6?mg/mL的有效剂量范围内,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小鼠巨噬细胞Ana-1的增殖,提高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量,增强中性红吞噬能力、膜表面蛋白TLR2和TLR4表达量能力,其中以1.6?mg/mL效果最佳。表明花脸香蘑菌丝体多糖具有优良的免疫活性。
2017 Vol. 38 (20): 185-190 [摘要] ( 203 ) [HTML 1KB] [ PDF 2394KB] ( 191 )
191 汪正兴,韩强,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穆宏磊
响应面试验优化亚临界水提取核桃粕蛋白工艺及其氨基酸分析
本研究以新疆核桃粕为实验原料,利用亚临界水辅助提取核桃粕蛋白,分别以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pH值为单因素研究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合适的因素水平,以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核桃粕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核桃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9.0、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133?℃,此条件下的蛋白提取率可达到75.01%。氨基酸的结果分析表明:氨基酸种类齐全,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3?种含量最高,共占氨基酸总量的59.7%,必需氨基酸占20.03%。亚临界水提取蛋白的提取率较高,操作方便,适用于核桃粕蛋白提取。
2017 Vol. 38 (20): 191-196 [摘要] ( 205 ) [HTML 1KB] [ PDF 2608KB] ( 134 )
安全检测
197 赵风年,郑鹭飞,佘永新,张超,洪思慧,李辉,曹晓林,王珊珊,金茂俊,金芬,邵华,王静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典型小宗作物中6 种农药残留
建立生姜、红薯、土豆、荔枝中多菌灵、吡虫啉、涕灭威、三唑酮、乙草胺、苯醚甲环唑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溶液提取,50?mg 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25?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净化,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模式下,质谱多离子监测模式定量分析,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农药在10~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3?个加标水平下,6?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7.9%~110.3%,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4.6%。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小宗作物农药残留的监控要求。
2017 Vol. 38 (20): 197-202 [摘要] ( 257 ) [HTML 1KB] [ PDF 2257KB] ( 167 )
203 刘慧琳,倪天鸿,周凯文,王静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奶粉中的双氰胺
通过一步聚合法制备以双氰胺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对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进行表征。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实际奶粉样品中的双氰胺残留。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00?mg/L,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4,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RSN=3)为0.57×10-2?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2.5%~104%,相对标准偏差在0.21%~0.86%之间。
2017 Vol. 38 (20): 203-208 [摘要] ( 201 ) [HTML 1KB] [ PDF 2734KB] ( 192 )
209 张明,林勤保,单利君,陈朝方,廖佳
石墨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包装膜中2 种抗氧化剂向食品模拟物异辛烷的迁移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石墨烯/低密度聚乙烯复合食品包装薄膜中2?种抗氧化剂(Irganox1076、Irgafos168)的方法。考察时间、温度以及石墨烯和石墨烯微片的存在对2?种抗氧化剂向脂肪类食品模拟物异辛烷迁移的影响,同时分析2?种不同抗氧化剂在迁移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种抗氧化剂的迁移会随着迁移温度的升高以及迁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直至达到迁移平衡;2?种抗氧化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迁移过程中会相互影响;石墨烯及石墨烯微片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和吸附作用抑制了食品包装中的Irganox1076、Irgafos168两种抗氧化剂向异辛烷中的迁移。
2017 Vol. 38 (20): 209-214 [摘要] ( 239 ) [HTML 1KB] [ PDF 2056KB] ( 140 )
215 刘羽霏,方祥,廖振林,王丽,钟青萍
不同诱导条件下的VBNC状态副溶血弧菌的PMA-qPCR定量检测及其呼吸活性分析
定量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的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副溶血弧菌的变化情况,并对VBNC菌的呼吸活性进行分析。采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结合的技术(PMA-qPCR)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活菌数。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优化传统CTC(5-cyano-2,3-ditolyl tetrazolium chloride)呼吸检测法对VBNC状态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A-qPCR检测技术结合平板计数的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诱导过程中活菌数和可培养菌数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差值测定出VBNC细胞的浓度。在不同的温度、NaCl含量和氯霉素含量的诱导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在其中的7?种条件下在60?d内进入了VBNC状态。VBNC细胞终浓度最低为5.75×102?CFU/mL,最高为1.70×105?CFU/mL。在细胞呼吸实验中,采用CTC与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双染法能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VBNC细胞表面的红色荧光,有效区分死活细胞。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能够根据荧光强度快速区分呼吸活性呈阴性和阳性的细胞。本研究为VBNC细菌的检测和生理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2017 Vol. 38 (20): 215-221 [摘要] ( 235 ) [HTML 1KB] [ PDF 3036KB] ( 226 )
222 王綪,李璐,王佳奕,张娟,王远一飞,丁武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宁夏小尾寒羊肉中鸭肉掺假的快速检测
以宁夏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将熟化的鸭肉按照不同比例掺入到羊肉中制作成掺假肉样,利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肉样进行快速检测。通过电子鼻对肉样挥发性成分的响应,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线性回归拟合分析等进行定性定量判别和模型的建立。同时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Fisher线性判别分析能区分不同样品,线性回归拟合分析相关系数高达0.965,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预测掺假正确率为98.2%。气相色谱-质谱法共检测到26?种挥发性化合物,3-环庚烯-1-酮、3-甲基丁醛等被认为在区分不同样品中起重要作用。利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均高于0.950。得到传感器S1、S3、S5、S6、S8和S9的响应值与气相色谱-质谱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2017 Vol. 38 (20): 222-228 [摘要] ( 299 ) [HTML 1KB] [ PDF 2303KB] ( 151 )
229 邹小波,Alaa Kamal Mohmmed KHAIR KHOGLY,石吉勇,Mel HOLMES
应用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检测阿拉伯胶产地和蛋白质含量
研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来实现对苏丹阿拉伯胶的产地和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的可行性。采集自6?个不同的产地,每个产地12?个,总计72?个阿拉伯胶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Bi-PLS)法分别实现对苏丹阿拉伯胶的产地区分和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当主成分数为6时,LDA对样本的训练集(48?个样本)和预测集(24?个样本)的识别率都为100%。Bi-PLS法回归联合20?个光谱子区间中的4?个子区间得到最佳的蛋白质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37?3,均方根误差为0.173%。因此,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苏丹阿拉伯胶的产地以及蛋白质的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
2017 Vol. 38 (20): 229-234 [摘要] ( 260 ) [HTML 1KB] [ PDF 1770KB] ( 137 )
235 王建华,葛敏敏,张慧丽,林洪,汤志旭,李立
QuEChERS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7 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吸附剂和石墨化碳黑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建立了蔬菜中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在10、20?μg/kg?7种农药及其添加物添加水平下,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1.9%~117.8%,相对标准偏差为0.8%~9.6%,定量限为0.2~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蔬菜中多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同时检测。
2017 Vol. 38 (20): 235-241 [摘要] ( 203 ) [HTML 1KB] [ PDF 2461KB] ( 217 )
242 陈倩,陈荫楠,陈东海,林海虹,石贤爱
基于单链抗体的呋喃唑酮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为快速检测呋喃唑酮(furazolidone,FZD)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量。方法:基于单链抗体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建立了FZD检测方法。结果:最佳抗原工作质量浓度为2?μg/mL,最佳抗体稀释倍数为1∶500,一抗最佳反应时间为60?min,二抗最佳反应时间为45?min,四甲基联苯胺最佳显色时间为20?min。FZD检测试剂盒在10~100?ng/mL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IC50值为13.01?ng/mL,检出限为1.28?ng/mL,回收率为73.38%~84.52%。结论:与抗FZD单克隆抗体相比,所建立的检测试剂盒检测范围更广,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以及很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2017 Vol. 38 (20): 242-247 [摘要] ( 245 ) [HTML 1KB] [ PDF 2253KB] ( 206 )
248 国佼,郭萌萌,吴海燕,翟毓秀,牟海津,卢立娜,谭志军
双固相萃取柱净化-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组织中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
建立同时测定贝类中13?种全氟羧酸类化合物、6?种氟调聚饱和酸和3?种氟调聚不饱和酸的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90%乙腈溶液超声提取,Oasis?WAX和Envi-Carb双固相萃取柱净化,Kinetex?XB-C18色谱柱(2.1 mm×100 mm,2.6 μm)分离,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扫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22?种目标物在各自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定量限为0.03~1.67?ng/g。基质加标回收率在63.05%~127.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70%~17.1%。本方法实现了复杂贝类基质(肌肉、肝脏、外套膜、鳃、性腺等)中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同时测定,采用双柱净化方式,大大降低了杂质成分的干扰,部分化合物的灵敏度优于现有方法,适用于贝类样品中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监控分析,为研究PFCAs前体物质的生物转化提供了新技术手段。
2017 Vol. 38 (20): 248-255 [摘要] ( 153 ) [HTML 1KB] [ PDF 2600KB] ( 207 )
256 景俊谦,曹悦,王军
食品接触类纸、木制品中杀菌剂的测定
为测定食品接触类纸、木制品中杀菌剂的含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5?种常用杀菌剂(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溴-2-硝基-1,3-丙二醇(溴硝醇)、五氯苯酚)的方法。样品经过甲醇超声提取后,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根据保留时间不同,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分段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的检测限在2.7~47?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为82.88%~106.31%,相对标准偏差为0.5%~8.1%。该方法灵敏、准确,适合食品接触类纸、木制品中杀菌剂含量的分析,可为监测该类产品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提供一种有效的测定方法。
2017 Vol. 38 (20): 256-261 [摘要] ( 340 ) [HTML 1KB] [ PDF 2443KB] ( 210 )
262 屠博文,吉俊敏,杜强,黎俊宏,唐宏兵,熊吉滨,韩晓冬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质谱法检测空肠弯曲菌及李斯特菌
目的:通过VITEK MS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养殖场及市售活鸡来源的空肠弯曲菌和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进行激光解析飞行质谱鉴定,建立两种致病菌的质谱鉴定方法。方法:从样品中分离获得疑似的空肠弯曲菌和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经不同配比的基质液处理后进行质谱鉴定。通过分析检出菌特征峰及相对丰度差异来评价不同配比基质液对两种致病菌检测的影响。结果:空肠弯曲菌和李斯特菌对基质液配比要求具有明显差异,前者不需要经过甲酸裂解,而对三氟乙酸含量敏感,后者鉴定结果受到甲酸裂解制约。基质液含水量控制在体积分数30%可以有效避免特征峰缺失并提高检出率。结论:控制基质液的含水量、基质浓度和三氟乙酸含量可以增加空肠弯曲菌和李斯特菌的特征峰数量,增强相对丰度,提高致病菌检出率。基质液配比优化研究有助于增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鉴定能力,有助于提高疾病预防和食源性风险监测的时效性。
2017 Vol. 38 (20): 262-267 [摘要] ( 244 ) [HTML 1KB] [ PDF 2478KB] ( 305 )
268 翟绪昭,曾海娟,王广彬,董庆利,谢曼曼,丁承超,刘武康,王淑娟,李杰,刘箐
阪崎克罗诺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
以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ATCC 29004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经过两次细胞融合共制备出7 株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E9、2A7、2D10、3E5、5B10、6E3、12A2)。其中2A7、2D10、3E5、12A2的效价达到了1∶256?000,6E3的效价为1∶128?000,5B10的效价为1∶64?000,1E9的效价为1∶32?000。亚型鉴定结果显示1E9的亚型为IgG1,6E3的亚型为IgG2b,其余抗体2A7、2D10、3E5、5B10、12A2的亚型均为IgG2a。对7?株抗体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2A7能与3?株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29004、ATCC?29544、ATCC?12868)都结合,1E9能与其中两株(ATCC?29004、ATCC?12868)结合,且与其他11?株类似菌和常见致病菌交叉反应结果显示7?个抗体均有良好的特异性。用2A7建立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6?CFU/mL。
2017 Vol. 38 (20): 268-272 [摘要] ( 203 ) [HTML 1KB] [ PDF 2231KB] ( 160 )
273 秦旭,徐应明,赵立杰,黄青青,王林,孙约兵,梁学峰
QuEChERS法前处理结合HPLC法测定苹果和土壤中二氰蒽醌的残留
建立苹果和土壤样品中二氰蒽醌的快速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改进的QuEChERS法净化,安捷伦Eclipse XDB-C18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波长250?nm,基质匹配标准品外标法定量分析。二氰蒽醌在0.02~5.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4%~92%,相对标准偏差为1.02%~6.20%,最小检出量(RSN>3)为0.005?ng,检出限为0.02?mg/kg。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二氰蒽醌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8~12.6?d和1.0~8.3?d,在收获期苹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5?mg/kg,推荐采收安全间隔期为14?d。
2017 Vol. 38 (20): 273-278 [摘要] ( 281 ) [HTML 1KB] [ PDF 2418KB] ( 231 )
279 程月花,陆利霞,李壹,熊晓辉,陈晓宇,张一青
PCR法检测鱼及其制品中的鱼源性成分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鱼源性成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鱼线粒体基因组12S?rRNA中的保守序列设计鱼源性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建立鱼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对24?种鱼及鸡、牛、羊、猪、鸭、虾6?种常见的易混于鱼制品的动物源性成分进行特异性检测;将草鱼肉混入其他动物肉中,混合均匀后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确定肉样水平的检测灵敏度;将草鱼DNA混入其他动物DNA中,以混合后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确定DNA水平的检测灵敏度。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性的对鱼源性成分进行快速检测,检测灵敏度达0.5%。结论:该方法能对食品中是否含有鱼源性成分进行初筛,到达快速检测的目的,对防止食品掺假、维护消费者利益、规范市场秩序有重要意义。
2017 Vol. 38 (20): 279-285 [摘要] ( 182 ) [HTML 1KB] [ PDF 3721KB] ( 152 )
286 曹亚楠,白雪,赵钢,邹亮,胡一晨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多产地藜麦质量控制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对来自世界范围多地区的30 批次藜麦进行质量控制研究,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不同产地藜麦样品UPLC指纹图谱,并分析其相似度。借助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产地和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批藜麦对照图谱存在12?个共有峰,样品相似度大于0.7;通过化学计量法,藜麦样品按产地被很好地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提示其质量差异主要与3?个化合物相关。UPLC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为藜麦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为有效控制藜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2017 Vol. 38 (20): 286-291 [摘要] ( 210 ) [HTML 1KB] [ PDF 2455KB] ( 191 )
292 于慧春,王润博,殷勇,刘云宏
基于信息熵的枸杞分级高光谱图像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为获得适合枸杞分级的最佳高光谱特征波长图像,实验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高光谱图像特征波长选择方法。通过计算在不同波长条件下每一个枸杞样本的自信息,得到每一类枸杞高光谱图像的平均自信息;通过计算对应任意2?个不同类别的枸杞样本的互信息,得到任意2?类枸杞高光谱图像的平均互信息。最终获得枸杞高光谱图像在某一波长条件下的平均互信息与各自平均自信息和的比值,定义为A。A值可以作为枸杞分级高光谱图像特征波长选择的量化指标。结果显示,枸杞分级的最优波长为950?nm。最后,提取特定波长条件下所有枸杞图像的纹理特征,并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对6?类枸杞进行分类验证。基于信息熵的枸杞分级高光谱图像特征波长选择方法是可行的。
2017 Vol. 38 (20): 292-299 [摘要] ( 160 ) [HTML 1KB] [ PDF 2515KB] ( 108 )
300 马俊美,刘东,张雷雷,沈璐,王丽霞,张岩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玉米粉和面粉中伏马毒素
建立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玉米粉和面粉中3?种伏马毒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水(50∶50,V/V)提取,提取液直接上样,经过WAX在线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XBridge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电离多反应模式监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伏马毒素B1、伏马毒素B2和伏马毒素B3在0.05~50?n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8?μg/kg和0.2?μg/kg;添加水平为0.2~50.0?μg/kg时,方法回收率范围为93.9%~117.8%,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1.8%~9.4%。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玉米粉和面粉中伏马毒素的准确定量。
2017 Vol. 38 (20): 300-305 [摘要] ( 235 ) [HTML 1KB] [ PDF 2557KB] ( 105 )
306 欧阳全兴,傅红,郑俊超,洪亚鸿,叶秀云,李梦琪,张翠平
双孢菇加工工艺中多菌灵等3 种农药残留的控制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种双孢菇加工工艺产品中的多菌灵、乙霉威和咪鲜胺3?种农药残留,并分析降低3?种农药残留的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结果表明,对多菌灵等3?种农药的去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罐头、盐渍、速冻和冷冻干燥工艺,其相对残留率范围为3.4%~11.7%、11.5%~22.3%、61.5%~86.1%和150.4%~152.3%。罐头工艺中,清洗和加热是降低3?种农药残留的关键步骤,用Na2CO3溶液浸泡清洗25?min具有最佳降低效果,多菌灵去除率可达37.2%;延长预煮时间能够提高3?种农药的实际去除率,14?min预煮使多菌灵、乙霉威和咪鲜胺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2.0%、15.9%和17.1%。
2017 Vol. 38 (20): 306-311 [摘要] ( 244 ) [HTML 1KB] [ PDF 2323KB] ( 129 )
312 张世伟,王士峰,姚添琪,杨国武,赖心田
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定量检测河鲀毒素
建立河鲀毒素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基于抗体亲和位点保护标记方法制备抗河鲀毒素抗体偶联荧光微球,方法简单稳定,所有结合分离步骤均在亲和柱中完成,避免了亲和位点被破坏而且荧光信号更强,将检测灵敏度提高至原来的8 倍左右。所建立的河鲀毒素检测方法IC50为18.4?ng/mL,线性范围为2~200?ng/mL(y?=-0.15ln?x+0.95,R2=0.98)。检测河鲀样本的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n=6)。该方法适用于热加工样品的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5?min,且无需使用大型设备,为河鲀餐前速测提供了一定技术手段。
2017 Vol. 38 (20): 312-317 [摘要] ( 189 ) [HTML 1KB] [ PDF 2453KB] ( 224 )
318 高向阳,张娜,郭楠楠,岳希举,魏龙
分子荧光差异加标法快速测定蛋黄中VB2的含量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定量测定生物样品中VB2的新型分析方法,以鸡蛋黄为样品,用分子荧光差异加标法测定。结果表明:鸡蛋黄样品中VB2的含量为402?μg/100?g,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5%(n=6);加标回收率为92.0%~104%;检出限为5.76×10-3?μg/mL,定量限为1.92×10-2?μg/mL。该法在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测定,扣除了背景干扰,不需绘制工作曲线和过柱去杂质,快速、准确、简便、实用,是适合VB2测定的新型分析技术。
2017 Vol. 38 (20): 318-321 [摘要] ( 200 ) [HTML 1KB] [ PDF 2063KB] ( 149 )
322 吴航,姜效军,吕琳琳,艾天
电膜萃取-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砷
应用电膜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砷。对影响实验的参数进行优化:有机溶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在正辛醇溶液中体积分数2.5%、电压70?V、萃取时间15?min、接受相溶液pH?13、搅拌速率700?r/min。砷的检出限为1.5?μg/L,回收率为96%~104%,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3.6%。本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用于食品中总砷的分析。
2017 Vol. 38 (20): 322-326 [摘要] ( 189 ) [HTML 1KB] [ PDF 2217KB] ( 137 )
327 孙晓冬,郝杰,毛婷,史娜,姜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筛查豆芽中51 种抗生素类药物的残留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结合快速高通量的前处理方法实现豆芽中51?种抗生素类药物的快速筛查测定。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采用ACQUITY?BEH?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1?种抗生素类药物的定量限(RSN≥10)为0.5~5?μg/kg,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62.93%~118.69%,相对标准偏差为0.29%~9.72%,该方法能够达到高通量、多组分、快速的筛查目的,可应用于豆芽中抗生素类药物的批量快速筛查。
2017 Vol. 38 (20): 327-333 [摘要] ( 198 ) [HTML 1KB] [ PDF 2615KB] ( 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