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颉, 钟秋平, 赵新河. 余甘子功能性成分研究和多酚的提取[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8): 234-235, 318.
[2] 许仕杰, 李耿, 陈建南, 等. 余甘子果酒镇咳祛痰的药效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15): 165-16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67
[4] 吴少雄, 周玲仙. 余甘果的营养成分研究[J].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5, 16(2): 27-28.
[5] 王辉.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11, 13(11): 52-56.
[6] Hua Zheng, Hong Zhang, Jin Gan, et al. Technique of Spray-drying on Phyllanthus emblica L. and Anti-oxidation of the Product[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24-527: 2321-2324.
[7] 张俊巍, 任永全, 何平. 余甘子微量元素含量及功效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1996, 13(1): 32-35.
[8] 赖志勇, 戴宏芬, 肖继强, 等. 4种余甘子功能成分的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8(1): 97-101.
[9] 李秀丽, 叶峰, 俞腾飞, 等. 余甘子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2): 266-267
[10] 陈晓燕, 张敏. 余甘子(橄榄)果粉制作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 2002(11): 56-58,60.
[11] 张敏. 余甘果酒酿制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2, 23(10): 65-68.
[12] 唐莉英, 郑华, 张弘. 余甘子加工技术研究概况[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21): 581-585.
[13] 吴龙琴, 李克. 微波萃取原理及其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 2012, 21(12): 110-112.
[14] 李坤, 张弘, 郑华, 等. 超声波强化水洗改性紫胶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11, 32(18): 102-107.
[15] 罗堾子, 孔永强, 张弘, 等.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密蒙花黄色素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 31(22): 352-356.
[16] 何志勇, 夏文水. 两种不同橄榄核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J]. 食品科学, 2006, 27(3): 188-190.
[17] 张永康, 蒋剑波, 陈莉华, 等. 猕猴桃果仁油脂肪酸的测定及其利用[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1, 22(4): 37-38,82.
[18] 文镜, 樊蓉. 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降胆固醇的功效和安全性[J]. 食品科学, 2005, 26(8): 437-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