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文兵. 油条用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的研究[D]. 无锡: 江南大学, 2008. [2] 安红周, 薛文通, 李盘欣. 小麦粉对我国传统食品-油条品质影响的探讨[J]. 中国粮油学报, 2008, 23(6): 51-55.[3] 张国治, 于学军, 浮吟梅. 油炸食品生产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83-185.[4] 陈建军, 杨双喜, 杨庆荣, 等. 铝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7):1326-l329.[5] 苏德胜. 初探油条的原料及加工工艺[J]. 食品科学, 1995, 16(7): 89-71.[6] 邬大江, 王凤成, 马铁明. 油条专用粉[J]. 现代面粉工业, 2009, 23(6): 27-29. [7] 孙辉, 俞学锋, 杨子忠. 健康油条标准制定的意义和主要指标探讨[C]//第五届发酵面食产业发展大会. 上海: 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 2010: 28-32.[8] 张国治, 董少华, 房菁. 无铝速冻油条的品质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6(4): 42-43.[9] 黄璞, 谢明勇, 聂少平, 等.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黑灵芝孢子多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7, 28(10): 200-203.[10] 丁胜弟, 黄卫宁, 邹奇波. 中式油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29(4): 143-148.[11] 王宏, 丁玉勇. 无铝鸡蛋油条配方的研制[J]. 粮油食品科技, 2006, 14(1): 32-33.[12] 董少华, 张国治, 韩燕, 等. 无铝油条膨松剂配方的优化[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6(2): 33-35.[13] 戴文兵, 马晓军, 冯友刚. 油条制作与面粉性质相关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5): 122-124.[14] 鞠国泉, 米思. 无铝复合膨松剂在油条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0, 25(7): 110-112.[15] 刁恩杰, 李向杨. 油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控制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24(1): 121-123.[16] 吴华勇, 黄赣辉, 顾振宇, 等. 响应曲面法优化竹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29(11): 196-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