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晨晖, 解玉军, 申晨曦, 裴香萍, 闫艳. 干燥方式对酸枣果肉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15): 140-147. |
[2] |
宫瑞泽,赵卉,曲迪,王燕华,张磊,刘畅,刘政波,孙印石. 不同产地加工及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22): 1-6. |
[3] |
沈静波,李冬冬,张海红,李子文,贾柳君. 基于介电频谱的枣果品种鉴别模型的建立[J]. 食品科学, 2017, 38(3): 69-74. |
[4] |
胡君萍1,杨建华1,2,王新玲1,木艾塔尔·努尔麦麦提1,热娜·卡斯木1. 新疆沙枣果实不同部位总酚的含量测定[J]. 食品科学, 2010, 31(6): 220-222. |
[5] |
赵功玲1,娄天军2,袁 雪1,陈惠娟1,陈方娟1 . 不同加工方法对大蒜中大蒜素含量及清除NO2-作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0, 31(11 ): 119-122. |
[6] |
李瑞贞, 刘玉环, 韩东平, 钱菲, 周厚德, 焦帅, 阮榕生. 糙米主食和糙米休闲食品开发现状[J]. 食品科学, 2008, 29(8): 676-679. |
[7] |
吉晓佳, 张大栋, 刘友良, 於丙军. 加工方法对马铃薯食品多胺含量与组成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4, 25(2): 50-52. |
[8] |
宗亦臣. 不同处理对枣果贮藏效果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4, 25(10): 319-322. |
[9] |
李崇高, 黄建初. 姜醋酸奶保健饮料的研制和生产技术[J]. 食品科学, 2001, 22(9): 36-38. |
[10] |
曾小兰, 胡兆波. 用魔芋精粉生产魔芋豆腐[J]. 食品科学, 2000, 21(9): 59-59. |
[11] |
吴荣书, 袁唯, 赵燕. 野生白刺花的加工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 2000, 21(8): 67-68. |
[12] |
李崇高, 黄建初, 李雄飞. 蛋黄饼的研制和生产工艺技术[J]. 食品科学, 2000, 21(10): 66-67. |
[13] |
吉云秀, 唐文. 脱腥海带花生腐的研制[J]. 食品科学, 1999, 20(9): 72-73. |
[14] |
孔瑾, 叶孟韬, 王树宁, 高晗, 马文领, 万方胜, 吴世倬. 香椿的深加工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 1999, 20(9): 75-76. |
[15] |
孙亦农. 蕨麻系列产品生产工艺[J]. 食品科学, 1999, 20(5): 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