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薇,谭自力.枸杞的价值及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6),35~36.[2]郑国琦,胡正海.宁夏枸杞的生物学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8(5),796~780.[3]张晓瑜,王庭欣,谢飞.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地理标志产品黄骅冬枣[J].食品工业科技,2010(11),111~113.[4]张宁,张德全,李淑荣等.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法溯源羊肉产地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12),309~312.[5]张晓慧.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连翘有效成分分析与产地鉴别技术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6]孙丽英.用于中药材定性定量分析的近红外指纹图谱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7]牛智有,林新.茶叶定性和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5):2417~2420.[8]周群,孙素琴,梁曦云.枸杞产地的红外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3):509~511.[9]占茉莉.茶叶产地及铅污染溯源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10]李彦周,闵顺耕,刘霞.主成分分析在近红外定量分析校正集样本优选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7,35(9):1331~1334.[11]高文骥,袁洪福,邱藤等.原位实时近红外光谱研究核壳乳液聚合过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30(7):1293~1299.[12]姜伟.基于近红外技术的竺麻化学成分快速定量分析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09.[13]孙丽英.用于中药材定性定量分析的近红外指纹图谱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14]张晓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柑桔产地溯源及橙汁掺假识别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15]褚小立,袁洪福,陆婉珍.近红外分析中光谱预处理及波长选择方法进展与应用[J].化学进展,2004,16(4):529~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