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丁强, 庞广昌.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1, 42(7): 1-28. |
[2] |
高华武,王艳,周鹏,叶树,宋航,汪光云,蔡标. 金雀异黄酮通过调控Ca2+-CaMKIV通路对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J]. 食品科学, 2021, 42(13): 121-126. |
[3] |
叶韬,陈志娜,叶倩文,刘慧乾,王云,陆剑锋. 不同杀菌方式对即食豆干大豆异黄酮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7): 124-130. |
[4] |
王娜,吴长玲,陈凡凡,李杨,滕飞. 高压均质对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异黄酮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物功能性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19): 146-153. |
[5] |
梁文欧,赵力超,方 祥,王 丽. 大豆异黄酮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9, 40(9): 283-289. |
[6] |
唐思颉,涂传海,胡文秀,董明盛. 红茶菌发酵黄浆水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学, 2019, 40(17): 1-6. |
[7] |
江连洲,寻崇荣,吴长玲,普拉谢克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范志军,李杨,许振国,王中江. 萌芽-低温打浆技术制备高苷元类异黄酮豆乳粉[J]. 食品科学, 2018, 39(22): 220-226. |
[8] |
闵佳玲,许春莲,舒 翔,邱奇琦,聂少平,谢明勇,胡晓鹃. 长期槲皮素膳食暴露对小鼠乳腺发育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 39(21): 116-121. |
[9] |
张晓松,金花,闫惠丽,张永忠,许晶. 去甲基化法制备黄豆苷元和染料木黄酮及抗氧化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18, 39(2): 240-246. |
[10] |
田 笑,金梅花,刘莉园,何 鑫,全吉淑. 大豆异黄酮诱导小鼠肝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机制[J]. 食品科学, 2018, 39(17): 122-126. |
[11] |
付 田,曹锦轩,潘道东,,程克文,曾小群,吴 振,孙杨赢. 基于DNA核酸适配体序列的超灵敏比色法检测牛乳中的雌二醇[J]. 食品科学, 2017, 38(8): 264-270. |
[12] |
姚轶俊,王立峰,鞠兴荣. 纤维素载体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及其在大豆异黄酮水解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17, 38(24): 177-182. |
[13] |
贾映彤,彭媛,白家磊,张希浩,宁保安,高志贤,崔建升. 基于间接竞争法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免疫传感技术检测雌二醇[J]. 食品科学, 2017, 38(12): 223-228. |
[14] |
张晓松,张博雅,张永忠,金 花. 响应面试验优化“Amano”β-糖苷酶水解槐角异黄酮工艺[J]. 食品科学, 2016, 37(6): 82-88. |
[15] |
刘科梅,聂 挺,潘栋梁,胡 川,陆 豫,余 勃. 4种异黄酮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J]. 食品科学, 2016, 37(23):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