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0, Vol. 41 ›› Issue (20): 227-233.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0916-195
黄嘉丽,黄宝华,左珊珊,郭成龙,周金林,卢宇靖
出版日期:
2020-10-25
发布日期:
2020-10-23
基金资助:
HUANG Jiali, HUANG Baohua, ZUO Shanshan, GUO Chenglong, ZHOU Jinlin, LU Yujing
Online:
2020-10-25
Published:
2020-10-23
摘要: 为客观评价甜味剂的甜度和甜味特征,以感官评价为依据,考察电子舌评价蔗糖、甜菊糖、甘草甜素、罗汉果提取物、新橙皮苷二氢查尔酮(neohesperidin dihydrochalcone,NHDC)、柚苷二氢查尔酮(naringin dihydrochalcone,NDHC)、甜蜜素、三氯蔗糖、糖精钠和安赛蜜10 种甜味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电子舌的甜味传感器GL1能有效检测其中的蔗糖、NHDC、NDHC、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蜜素6 种甜味剂的甜味信息,其中甜蜜素的甜味响应为负值。基于电子舌检测值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可对上述6 种甜味剂进行较好分类。以蔗糖甜度为参照,NHDC、NDHC、糖精钠、安赛蜜的甜度可用电子舌测得的甜味值换算成相对甜度表示。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甜味响应为正值的5 种甜味剂电子舌测定值和感官评价结果之间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5 种甜味剂的感官评价结果和电子舌测定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蔗糖、NHDC和安赛蜜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5 种甜味剂甜味预测集的Rp均大于0.96,均方根误差小于0.9,显示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预测效果。
中图分类号:
黄嘉丽,黄宝华,左珊珊,郭成龙,周金林,卢宇靖. 多种甜味剂的电子舌味觉评价[J]. 食品科学, 2020, 41(20): 227-233.
HUANG Jiali, HUANG Baohua, ZUO Shanshan, GUO Chenglong, ZHOU Jinlin, LU Yujing. Taste Evaluation of Various Sweeteners by Electronic Tongue[J]. FOOD SCIENCE, 2020, 41(20): 227-233.
[1] | 江虹. 基于酸度控制的吸收光谱法测定饮料中共存的柠檬黄和日落黄[J]. , 0, (): 0-0. |
[2] | 马永强 韩烨 张凯 王鑫 王峙力. 甜玉米芯多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代谢功能的影响[J]. , 0, (): 0-0. |
[3] | 黄贵元 高阳 许利平 许高燕 吴兆明 李瑞丽 梁淼 张峻松. 基于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评价干枣及其不同提取物的香气成分[J]. 食品科学, 0, (): 0-0. |
[4] | 朱巧梅,于晓雯,陈海涛,殷丽君. 玉米纤维胶-乳清分离蛋白Maillard共聚物对姜黄素乳液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10-18. |
[5] | 朱巧梅 于晓雯 陈海涛 殷丽君. 玉米纤维胶-乳清分离蛋白共聚物对姜黄素乳液稳定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6] | 陕怡萌 蒲丹丹 张玉玉. 食品减盐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7] | 李万茸 田秉仁 许丹 王杰 程建华 刘玉梅. β-酸-番茄红素/HP-β-CD复合包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宁亚维 侯琳琳 于同月 韩盼盼 付浴男 李明蕊 王志新 贾英民. 中国食醋中苯乳酸的检测、鉴定及其与醋酸的联合抑菌作用[J]. , 0, (): 0-0. |
[9] | 宁亚维,侯琳琳,于同月,韩盼盼,付浴男,李明蕊,王志新,贾英民. 中国食醋中苯乳酸的检测、鉴定及其与醋酸的联合抑菌作用[J]. 食品科学, 2021, 42(12): 233-241. |
[10] | 王植 刘昊天 刘骞 陈倩 孔保华. 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在递送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 , 0, (): 0-0. |
[11] | 孙聪,郑明珠,许秀颖,蔡丹,刘美宏,曹勇,刘景圣. 玉木耳多糖对杂粮粥糊化、流变及老化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8): 46-51. |
[12] | 孙聪 郑明珠 许秀颖 蔡丹 刘美宏 曹勇 刘景圣. 玉木耳多糖对杂粮粥糊化、流变及老化特性影响[J]. , 0, (): 0-0. |
[13] | 宁亚维 侯琳琳 李明蕊 杨正 马梦戈 王志新 贾英民. 苯乳酸对荧光假单胞菌基于细胞膜损伤和DNA破坏的双靶位抑菌机制[J]. , 0, (): 0-0. |
[14] | 宁亚维,侯琳琳,李明蕊,杨正,马梦戈,王志新,王世杰,贾英民. 苯乳酸对荧光假单胞菌基于细胞膜损伤和DNA破坏的双靶位抑菌机制[J]. 食品科学, 2021, 42(7): 60-67. |
[15] | 程宏桢 沈勇根. 基于GC-MS、GC-O和电子鼻技术评价百香果果汁酒和全果酒香气特征[J]. ,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