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4, Vol. 45 ›› Issue (7): 78-86.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30808-050
许梦粤,丁泽宇,李锦鹏,王灿,王铭阳,刘琴,曾长立,王红波
出版日期:
2024-04-15
发布日期:
2024-04-23
基金资助:
XU Mengyue, DING Zeyu, LI Jinpeng, WANG Can, WANG Mingyang, LIU Qin, ZENG Changli, WANG Hongbo
Online:
2024-04-15
Published:
2024-04-23
摘要: 采用水提醇沉方法制备大豆和纳豆粗多糖样品,解析大豆多糖和纳豆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研究大豆多糖和纳豆多糖的溶水能力、持水能力和脂肪结合能力,比较分析大豆多糖和纳豆多糖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脂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纳豆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多糖(P<0.05);大豆多糖和纳豆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别为5.256、33.532 ku,说明大豆多糖和纳豆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相似但比例不同;大豆多糖的表面粗糙,纳豆多糖表面光滑致密;纳豆多糖的溶水能力是大豆多糖的2.04 倍,而大豆多糖的脂肪结合能力是纳豆多糖的2.99 倍;纳豆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抑制质量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0.049±0.015)、(2.640±0.072)mg/mL,表现出更佳的抗氧化活性;纳豆多糖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IC50为(3.297±0.395)mg/mL,体外降血糖活性显著高于大豆多糖(P<0.05);纳豆多糖比大豆多糖具有更强的胆酸盐结合能力,表现出更优的体外降血脂活性。本研究为纳豆多糖的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许梦粤,丁泽宇,李锦鹏,王灿,王铭阳,刘琴,曾长立,王红波. 大豆多糖与纳豆多糖结构特征和主要生物活性比较[J]. 食品科学, 2024, 45(7): 78-86.
XU Mengyue, DING Zeyu, LI Jinpeng, WANG Can, WANG Mingyang, LIU Qin, ZENG Changli, WANG Hongbo. Comparison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jor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Soybean and Natto[J]. FOOD SCIENCE, 2024, 45(7): 78-86.
[1] | 张玮芸 Chi-Tang Ho 吕慕雯. 基于脂质组学研究胡椒碱对肥胖大鼠脂代谢基因昼夜节律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4, 45(9): 0-0. |
[2] | 牛泽淼 李 鑫 陈 宁 梁振华 赵娟 吕品 张岩 付程浩. 金针菇多糖通过调节髓系细胞生成缓解苯并[a]芘染毒小鼠血管炎症[J]. 食品科学, 0, (): 0-0. |
[3] | 潘章超,张人谕,黎欢昶,曾念开,王勇. 暗褐脉柄牛肝菌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降血糖活性[J]. 食品科学, 2024, 45(8): 55-62. |
[4] | 牛泽淼,李鑫,陈宁,梁振华,赵娟,吕品,张岩,付程浩. 金针菇多糖通过调节髓系细胞生成缓解苯并[a]芘染毒小鼠血管炎症[J]. 食品科学, 2024, 45(8): 105-113. |
[5] | 岳庆明,韩丽娟,邓永蓉,马娜娜,赵玉欣. 黄刺多糖中单糖含量与体外降血糖活性相关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24, 45(8): 122-133. |
[6] | 罗杨合,曾诗蔼,李洛欣,谢翀,闫景坤,李玉婷,罗英捷,赵雷. 荔枝落果中A型低聚原花青素抑制类甜蛋白促炎机制[J]. 食品科学, 2024, 45(8): 145-152. |
[7] | 孙楠 王惠纳 张薇 张钰瑶 赵育 贺博 张海生 张宝善. 硒的来源、富集及富硒食物资源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梁梓华 李嘉仪 谢林惠 杨梓翊 尤适泽 吴超 李文龙 陈有挺 艾连中 倪莉 吕旭聪. 副干酪乳杆菌FZU103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控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王倩,王娟,傅金凤,盛鸥. 青香蕉果肉多酚成分鉴定及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J]. 食品科学, 2024, 45(7): 61-68. |
[10] | 张俊慧,陈然然,丛贺,沈明花. 榛蘑多糖对乙醇所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食品科学, 2024, 45(7): 127-134. |
[11] | 孙楠,王惠纳,张薇,张钰瑶,赵育,贺博,张海生,张宝善. 硒的来源、富集及富硒食物资源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7): 299-309. |
[12] | 张彩璇,淑英,李杨,黄磊,郭明珠. 多糖的精制及环磷酰胺减毒增效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7): 322-331. |
[13] | 许梦粤 丁泽宇 李锦鹏 王灿 王铭阳 刘琴 曾长立 王红波. 大豆多糖与纳豆多糖结构特征和主要生物活性比较[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王倩 王娟 盛鸥 傅金凤. 青香蕉果肉多酚成分鉴定及其对淀粉酶、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张彩璇 淑英 李杨 黄磊 郭明珠. 多糖的精制及环磷酰胺减毒增效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