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4, Vol. 45 ›› Issue (16): 151-160.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30901-005
常晓晓,彭程,陈慧琼,邱继水,陆育生
CHANG Xiaoxiao, PENG Cheng, CHEN Huiqiong, QIU Jishui, LU Yusheng
摘要: 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对广东5 个不同品种/系李果实进行代谢物分析,共检出951 种代谢物,其中初级代谢物489 种、次级代谢物315 种。5 个品种李果实初级代谢物中脂类含量最高,其次是糖类、醇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核苷酸和维生素含量相对较少;次级代谢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其次是植物激素、生物碱和萜类,苯丙素和木脂素类含量较少。大蜜李果实中脂类含量最高的是十一烷酸,占脂类总量的92.9%;糖类含量在大蜜李果实中仅次于脂类,其中松二糖含量最高,其含量为蔗糖的9.5 倍、葡萄糖的8 倍及果糖的14.6 倍,可能是其具有蜜味的主要贡献因子;初级代谢物种类最多的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共鉴定到170 种;L-苹果酸是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占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的57.1%;维生素类中VB6含量最高,占比达51.5%;多酚类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类黄酮,占比达77.7%。对其余4 个品种与大蜜李果实分别进行代谢物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青皮李与大蜜李的差异代谢物84 种;小蜜李与大蜜李的差异代谢物73 种;红线李与大蜜李的差异代谢物113 种;大果迟熟三华李与大蜜李的差异代谢物34 种,对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代谢途径进行分析发现,4 组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氨基酸、类黄酮、花青素、生物碱等合成代谢途径。大果迟熟三华李与大蜜李差异代谢物主要有C-戊糖基-木犀草素-C-己糖苷、多巴胺、三叶苷等类黄酮和酚类物质,以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β-烟酰胺单核苷酸等核苷酸类,这些物质可能是二者出现成熟期差异的关键物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