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4, Vol. 45 ›› Issue (17): 135-145.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31219-162
王乐, 赵燕, 王守伟, 赵欣, 李丹, 成晓瑜, 赵冰, 岳宜静
WANG Le, ZHAO Yan, WANG Shouwei, ZHAO Xin, LI Dan, CHENG Xiaoyu, ZHAO Bing, YUE Yijing
摘要: 采用脂质组学鉴定虾干中的脂质分子种类、组成和脂肪酸位置分布,并筛选差异性脂质和解析虾干在贮藏过程中的脂质分子变化和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在虾干中共鉴定出790 种脂质分子,归属于7 个大类,其中甘油磷脂类最丰富,其次是甘油脂类和鞘脂类。在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甘油三酯和甘油二酯中,饱和脂肪酸主要位于sn-1位置,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油酸、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主要分布在sn-2位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151 种差异脂质分子,其中121 种上调,30 种下调,说明贮藏对虾干的脂质分子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贮藏20 d后,虾干中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和溶血磷脂酰丝氨酸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而相应的PC、PE和磷脂酰丝氨酸显著降低,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脂质分子转化。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