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5, Vol. 46 ›› Issue (12): 137-147.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41111-079
王李惠,裴阳阳,陈晓茹,赵欢,刘书亮,胡凯弟,赵宁,李琴,李建龙
出版日期:
2025-06-25
发布日期:
2025-05-23
基金资助:
WANG Lihui, PEI Yangyang, CHEN Xiaoru, ZHAO Huan, LIU Shuliang, HU Kaidi, ZHAO Ning, LI Qin, LI Jianlong
Online:
2025-06-25
Published:
2025-05-23
摘要: 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可去除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多变拟威克酵母(Wickerhamiella versatilis),对其进行AFB1去除条件优化,并结合转录组学数据分析该菌株较为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H值、温度和接种量对AFB1去除率影响最大,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去除条件为pH 5.6、温度30 ℃、接种量10%,最优条件下AFB1去除率为96.01%。转录组学结果显示,在AFB1胁迫下共有525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97 个,下调基因128 个,基因注释到碳代谢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尤为显著,这些基因中脂氧合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腺苷同型半胱氨酸酶、芳香转氨酶I、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等基因促进了AFB1-exo-8,9-epoxide-还原型谷胱甘肽偶联物的生成,破坏了AFB1的呋喃环双键,降低了毒性。质谱检测数据分析表明,在AFB1的存在下该菌株的谷胱甘肽合成过程加快,中间物质乙酰高丝氨酸大量生成。综上,多变拟威克酵母具有去除AFB1能力,能够丰富减除真菌毒素的菌种库。本研究解析了多变拟威克酵母去除AFB1的作用机制,对胞内去除AFB1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王李惠,裴阳阳,陈晓茹,赵欢,刘书亮,胡凯弟,赵宁,李琴,李建龙. 1 株黄曲霉毒素B1去除菌的鉴定、去除条件优化及降解途径的转录组学分析[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137-147.
WANG Lihui, PEI Yangyang, CHEN Xiaoru, ZHAO Huan, LIU Shuliang, HU Kaidi, ZHAO Ning, LI Qin, LI Jianlong. A Strain Capable of Reducing Aflatoxin B1: Identification, Optimization of Removal Conditions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Degradation Pathways[J]. FOOD SCIENCE, 2025, 46(12): 137-147.
[1] | 王李惠 裴阳 陈晓茹 赵欢 刘书亮 胡凯弟 赵宁 李琴 李建龙. 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条件优化及代谢途径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李爽,李美燕,张鹏敏,孙剑锋,王文秀,马倩云. 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灭菌技术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机理[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14-24. |
[3] | 钱宇辰,聂挺,花彦铭,徐诗莹,郭盛,张鑫,罗小虎,刘亚楠. 人工智能算法在抗菌肽预测领域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384-396. |
[4] | 付薇薇 滕超 周明春 周亚迪 邱学宇 孙启杰.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对脂肪酶催化行为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5] | 苏婷婷 杨惜媛 于巧如 吴梦娜 徐磊 王汇 穆歆迪 姚笛 王长远. 脱脂豆粕中提取的大豆低聚糖对体外发酵过程中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6] | 陈怡 吴雨豪 周建伟 刘东红 吕瑞玲. 超声联合紫外处理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杀菌作用及机制[J]. 食品科学, 0, (): 0-0. |
[7] | 杨婷. 柠檬明串珠菌BD1707果聚糖蔗糖酶功能分化及酶学特性[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陈阴竹,李琴,胡凯弟,李建龙,赵宁,苟良逊,刘书亮. C端替换提高酚酸脱羧酶BJ6PAD的底物催化活性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J]. 食品科学, 2025, 46(10): 95-107. |
[9] | 杜玥,赵中娜,刘学波. 狄氏副拟杆菌对2型糖尿病引起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9): 165-176. |
[10] | 索铃兰,李月,姜斌,冷玥,任大勇. 副地衣芽孢杆菌Q13缓解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作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9): 177-188. |
[11] | 孙露,李云,王少飞,姜祖徉,张鸿林,吴博文,董庆利,王翔. 生物被膜增强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和毒力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8): 363-371. |
[12] | 李华祥 刘倩 伍树倩 叶青雅 戴嘉宁 吉丹 肖玉娟 刘楠 杨振泉. 樟芝三萜改善利血平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肠道菌群失调[J]. 食品科学, 0, (): 0-0. |
[13] | 苗梦雅 邵君琳 王光强 宋馨 杨昳津 熊智强 艾连中 夏永军. 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抗炎活性益生菌靶向筛选方法的建立与验证[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张静 张红星 梁启萌 金君华 宋晓东 谢远红. 动物双歧杆菌J12及其后生元干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系统失衡的效果比较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陈臣,莫海文,于海燕,田怀香,葛畅. 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相互作用与风味品质塑造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7): 1-1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