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5, Vol. 46 ›› Issue (20): 162-169.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50509-041
汪海洋,赵玉楠,卢延克,黄卉,王智勇,方庆
出版日期:
2025-10-25
发布日期:
2025-09-17
基金资助:
WANG Haiyang, ZHAO Yunan, LU Yanke, HUANG Hui, WANG Zhiyong, FANG Qing
Online:
2025-10-25
Published:
2025-09-17
摘要: 目的:探究红米稻过氧化物还原酶OsPrx3基因原核细胞表达产物体外抑制DNA氧化损伤的功能。方法:分子重组构建大红谷OsPrx3基因及其定点突变体OsPrx3mC51A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目的蛋白,体外鉴定其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采用超螺旋形态(supercoiled form,SF)pMD18质粒为底物进行DNA缺刻实验,鉴定OsPrx3抑制DNA氧化损伤的功能。结果: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红米稻OsPrx3;当OsPrx3质量浓度1.0 mg/mL、反应2 h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40%;构建目的基因OsPrx3定点突变体,通过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发现OsPrx3mC51A近100%失活,证实第51位半胱氨酸残基是该酶参与过氧化反应的关键位点;以0.06 μg/μL pMD18质粒进行DNA缺刻实验,结果显示OsPrx3在相对较低质量浓度范围内(0.06~0.18 μg/μL)对目标DNA氧化损伤的抑制效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此范围内0.18 μg/μL OsPrx3的氧化损伤抑制率最高(88.9%),为最小酶质量浓度作用效应的1.7 倍;OsPrx3的最适反应质量浓度为0.15 μg/μL,此条件下抑制质粒DNA氧化损伤的效率为77.5%;若设定SF-DNA/缺刻形态DNA比值达1.0为氧化还原平衡点,则最适质量浓度作用下OsPrx3的较高抑制效应至少可维持180 min,并且此时体系中2 种DNA比值仍达1.5。以上结果表明,红米稻过氧化物还原酶OsPrx3原核表达产物体外具有较强抑制DNA氧化损伤的功能,本研究可为发现和运用红米稻有益蛋白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汪海洋,赵玉楠,卢延克,黄卉,王智勇,方庆. 过氧化物还原酶OsPrx3抑制DNA氧化损伤的功能[J]. 食品科学, 2025, 46(20): 162-169.
WANG Haiyang, ZHAO Yunan, LU Yanke, HUANG Hui, WANG Zhiyong, FANG Qing. Peroxiredoxin 3 (OsPrx3) from Oryza sativa L. Functions to Inhibit Oxidative Damage to DNA[J]. FOOD SCIENCE, 2025, 46(20): 162-169.
[1] | 薛意斌,曾龙达,闫巧娟,江正强. 黑曲霉新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20): 100-110. |
[2] | 任佳慧,张珍珍,罗昌俊,王辉,王秋颖,姬雅静,乔为仓,赵军英,陈历俊. 单细胞RNA测序在乳源细胞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20): 432-423. |
[3] | 彭静静,岳世阳,卢良华,刘小玲,王成华. 天然乳酸乳球菌硒蛋白表达机制及酶活特性[J]. 食品科学, 2025, 46(19): 116-123. |
[4] | 高鹏, 张胜梦, 孙元伟, 黄巍巍, 邱益彬, 徐虹, 张琦, 李莎. 毕赤酵母高效合成甜味蛋白Brazzein[J]. 食品科学, 2025, 46(17): 111-119. |
[5] | 王月, 江君, 江正强, 闫巧娟, 杨绍青. 溶藻弧菌褐藻胶裂解酶的高效表达及其在古罗糖醛酸寡糖制备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16): 135-142. |
[6] | 郇佳欣, 黄燕萍, 牛彦哲, 宋宏, 刘满顺, 袁春龙. Zn-金属有机骨架固定脂肪酶及其对赭曲霉毒素A的高效降解[J]. 食品科学, 2025, 46(16): 175-182. |
[7] | 姜雅文, 张苍萍, 杨绍青, 江正强, 李延啸, 闫巧娟. 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生物合成D-阿洛酮糖的途径构建及优化[J]. 食品科学, 2025, 46(15): 128-135. |
[8] | 胡海涛, 吕小妹. 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植物类黄酮:关键酶挖掘及异源生物合成[J]. 食品科学, 2025, 46(13): 1-17. |
[9] | 王昭颖, 郭新浩, 黄馨禾, 陈卓妍, 刘岳琪, 李娟, 陈宁, 范晓光. 生物合成β-烟酰胺单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13): 18-27. |
[10] | 黄卉 方庆. 红米稻血红素结合蛋白rHBP2抗氧化的功能[J]. 食品科学, 0, (): 0-0. |
[11] | 李巧慧 温淼 于航 苏倩 孟祥晨. α-L-岩藻糖苷酶Alf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表达及活性[J]. 食品科学, 0, (): 0-0. |
[12] | 梁山泉,何滋,江正强,杨绍青.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通过补救途径合成3-岩藻糖基乳糖[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87-93. |
[13] | 李巧慧,温淼,于航,苏倩,孟祥晨. α-L-岩藻糖苷酶Alf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表达及活性[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105-114. |
[14] | 付薇薇,滕超,周明春,周亚迪,邱学宇,孙启杰.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对脂肪酶催化行为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139-145. |
[15] | 黄卉,汪海洋,张彩云,李志作,安建辉,曾智,卢延克,方庆. 红米稻血红素结合蛋白rHBP2抗氧化的功能[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146-15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