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0, Vol. 41 ›› Issue (24): 144-154.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91226-316
李俊杰,徐元昊,陈梦娟,邓高文,吴凯,蒋立文
出版日期:
2020-12-25
发布日期:
2020-12-28
基金资助:
LI Junjie, XU Yuanhao, CHEN Mengjuan, DENG Gaowen, WU Kai, JIANG Liwen
Online:
2020-12-25
Published:
2020-12-28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对手筑茯砖茶“发花”(发酵)和干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GC-IMS联用技术结果表明,样品发花和干燥阶段44 种小分子(C3~C10)挥发性组分均存在一定差异,发花过程手筑茯砖茶中挥发性组分不断增多,与第0天作参比,发花前4 d差异不明显,到第8天差异明显,8 d后变化趋势趋于缓慢;干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随干燥时间延长而增多。采用HS-SPME-GC-MS技术进一步对样品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检测出7 类共57 种C8~C15有机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及醚类。发花和干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含量和种类随时间延长而增多,以草木青辛气为特征气味的萜烯类含量和种类不断减少,以果香、药香、菌香为特征气味的醇类、酯类、酮类、醛类物质含量及种类不断增多,最终茶样的气味特征表现为含药草香、木香、花果香的“菌花香”。GC-IMS与HS-SPME-GC-MS 2 种技术的结果呈现一定差异性,GC-IMS检测出的大部分为小分子且含量低的成分,而HS-SPME-GC-MS技术检测出的多为大分子且含量较高的成分,但挥发性组分变化总趋势与GC-IMS的结果保持一致,含气味挥发性组分的变化与感官评审结果基本符合,且内容上扩大了样品中挥发性组分考察范围,说明此2 种技术的结合能够弥补各自的局限,更加全面反映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变化情况。
中图分类号:
李俊杰,徐元昊,陈梦娟,邓高文,吴凯,蒋立文. 手筑茯砖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组分变化分析[J]. 食品科学, 2020, 41(24): 144-154.
LI Junjie, XU Yuanhao, CHEN Mengjuan, DENG Gaowen, WU Kai, JIANG Liwen. Analysis of Changes in Volatile Components during Processing of Handmade Fuzhuan Tea[J]. FOOD SCIENCE, 2020, 41(24): 144-154.
[1] | 相启森 董闪闪 范刘敏 马云芳 白艳红. 紫外发光二极管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杀菌动力学及影响因素[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韩国强 孙协平 吴鹏飞 陈今朝 陈春 王庆.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复配小曲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 0, (): 0-0. |
[3] | 肖宇 刘洋 刘建军 卢海强 桑亚新 孙纪录. 一株高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红球菌的基因组测序及其应用潜力分析[J]. , 0, (): 0-0. |
[4] | 张高川 何超永 王崇龙 王大慧 卫功元. 转录组测序分析氯化钠对普鲁兰生物合成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5] | 左乾程 黄永光 郭敏 胡峰 尤小龙 程平言. 酱香型白酒机械化制曲发酵细菌群落的演替[J]. , 0, (): 0-0. |
[6] | 赵乐 张晓桐 刘利军 谢水琪 靳奇文 孟祥晨. 氨基酸对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生长及细菌素合成的影响[J]. , 0, (): 0-0. |
[7] | 刘璐 杨金桃 吴江丽 唐忠月 曾雪峰 张鹏程. 发酵鱼酱酸产GABA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发酵特性[J]. , 0, (): 0-0. |
[8] | 黎瑶依 胡小霞 黄永光. 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环境中真菌菌群多样性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杨玲玲 蒋艳 涂勇刚 毕雅雯 刘晶 杨严俊 徐明生. 复合卵白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对肉糜凝胶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J]. , 0, (): 0-0. |
[10] | 山珊 黄艳梅 赵雪龙 陈文瑶 刘成伟 龙中儿 刘道峰. 级联信号转导系统结合免疫层析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J]. , 0, (): 0-0. |
[11] | 孙海磊 董鹏程 毛衍伟 梁荣蓉 杨啸吟 张一敏 朱立贤 罗欣. 单增李斯特菌对食品加工中的胁迫响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 0, (): 0-0. |
[12] | 孙天妹 刘阳泰 王翔 董晓璐 刘弘 李红梅 董庆利. 删失数据分析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估计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3] | 刘佳宜 李婷婷 励建荣 谢晶 林洪 王轰 申照华 郭晓华. 乙基麦芽酚对杀鲑气单胞菌群体感应及腐败活性的抑制作用[J]. , 0, (): 0-0. |
[14] | 莫祯妮 熊盈盈 邱树毅 曾祥勇. 群体感应抑制剂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J]. , 0, (): 0-0. |
[15] | 唐林 郭柯宇 赖鲸慧 李建龙 李琴 杨勇 邹立扣 刘书亮. 屠宰分割过程中猪胴体表面及环境的细菌菌相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