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3, Vol. 44 ›› Issue (10): 195-204.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20613-133
宁亚维,赵忠情,孙颖,张东春,司海山,康亚朋,王志新,王世杰
出版日期:
2023-05-25
发布日期:
2023-06-02
基金资助:
NING Yawei, ZHAO Zhongqing, SUN Ying, ZHANG Dongchun, SI Haishan, KANG Yapeng, WANG Zhixin, WANG Shijie
Online:
2023-05-25
Published:
2023-06-02
摘要: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抑制口腔致病菌能力强、安全性高、口腔定植能力强的乳酸菌。首先,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从实验室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中筛选抑制变异链球菌和戈氏链球菌的菌株,对抑菌性较高的28 株乳酸菌菌株进行了溶血性评价,结果显示7 株菌株呈现α-溶血,21 株菌株无溶血性。通过中和处理、过氧化氢酶以及蛋白酶敏感性研究,探究无溶血性且对变异链球菌和戈氏链球菌抑菌圈直径≥10 mm的16 株乳酸菌的抑菌代谢产物,筛选出7 株抑菌能力强并有可能产生非有机酸类抑菌代谢产物的乳酸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7 株乳酸菌产酸性以及对牙齿腐蚀性均较低,除菌株JZ14-1对溶菌酶最高耐受质量浓度为1.6 mg/mL,其他6 株乳酸菌对溶菌酶最高耐受质量浓度为1.2 mg/mL,均可耐受溶菌酶。菌株HB13-2敏感的抗生素数量最多。口腔定植能力评价显示:菌株HB13-2具有最高的表面疏水性为44.00%,表面酸电荷为20.16%,表面碱电荷为49.44%,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0.283 mg/mL;菌株HB13-2具有较低的自身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良好的自聚能力,易定植于口腔。菌株HB13-2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最高抑制率为59.72%。除此以外,具有较强的与变异链球菌共聚能力,在24 h共聚能力达到67.40%。综上,菌株HB13-2抑菌活性好、安全性高、口腔定植能力强,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植物乳植杆菌,并命名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HB13-2。
中图分类号:
宁亚维,赵忠情,孙颖,张东春,司海山,康亚朋,王志新,王世杰. 抗龋齿口腔益生乳酸菌的筛选[J]. 食品科学, 2023, 44(10): 195-204.
NING Yawei, ZHAO Zhongqing, SUN Ying, ZHANG Dongchun, SI Haishan, KANG Yapeng, WANG Zhixin, WANG Shijie. Screening of Oral Probiotic Lactic Acid Bacteria against Dental Caries[J]. FOOD SCIENCE, 2023, 44(10): 195-204.
[1] | 李松林 焦心语 钱心睿 卞倩 马海清 张艺彤. 发酵过程中乌鳢鱼糜的品质特征变化[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纪帅奇 乌日娜 张淘崴 娄梦雪 丁瑞雪 马颖 武俊瑞. 枯草芽孢杆菌SNBS-3全基因组测序及其抑菌物质预测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3] | 韩吉娜 罗欣 朱立贤 张一敏 董鹏程. 大肠埃希氏菌的诱导耐酸响应及其交叉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4] | 牛洪梅 朱华剑 许莉 王园 刘阳泰 秦晓杰 董庆利 王翔. 苯扎氯铵适应对食源性致病菌杀菌剂耐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5] | 方琼,曹建康,仲崇山. 低温等离子体对冷库贮藏‘金冠’苹果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3, 44(11): 143-151. |
[6] | 韩吉娜,罗欣,朱立贤,张一敏,董鹏程. 大肠埃希氏菌的诱导耐酸响应及其交叉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3, 44(11): 214-221. |
[7] | 蒋同,李龙岩,张菊梅,谢新强,吴清平. 功能益生菌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3, 44(11): 233-243. |
[8] | 牛洪梅,朱华剑,许莉,王园,刘阳泰,秦晓杰,董庆利,王翔. 苯扎氯铵适应对食源性致病菌杀菌剂耐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3, 44(11): 329-337. |
[9] | 方琼 曹建康 仲崇山. 低温等离子体对冷库中苹果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0] | 蒋同 李龙岩 张菊梅 谢新强 吴清平. 功能益生菌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1] | 孔令杰 邓洁莹 吴莹 葛金霞 徐宝才. 肉制品中替代亚硝酸盐发色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2] | 刘红霞 李雪利 吴秀英 冯旭东 郭艳荣 姜云芸 赖孟瑄 马海然. 后生元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食品科学, 0, (): 0-0. |
[13] | 宁亚维 孙颖 张东春 张雅娟 司海山 康亚朋 王志新 王世杰. 植物乳杆菌HB13-2抑制白假丝酵母菌作用及机制[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邹开翔 刘乐 李新瑞 朱可 魏华 张志鸿. 静息态罗伊氏乳杆菌代谢功能低聚糖及对食源致病菌的拮抗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严茹雪 李越 牛家峰 陆兆新 孟凡强 朱萍 吕凤霞. 基于表达元件优化提高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DepB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水平[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