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祥祥,周迎芹,黄晶晶,谢宁宁,鄢嫣,陈小娥. 大蒜硫化物对油炸鸡胸肉中MeIQx的抑制机制[J]. 食品科学, 2021, 42(9): 31-38. |
[2] |
黄昭, 曹亚男, 李跑, 赵振, 刘霞.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13): 276-282. |
[3] |
白 京,李家鹏,邹 昊,田寒友,刘 飞,李文采,王 辉,张振琪,王守伟. 近红外光谱定性定量检测牛肉汉堡饼中猪肉掺假[J]. 食品科学, 2019, 40(8): 287-292. |
[4] |
赖金龙,付 倩,陶宗娅,何 娇,罗学刚. 3 种农作物可食用部分对铯的蓄积特性[J]. 食品科学, 2016, 37(9): 87-91. |
[5] |
兰晓芳,阮光锋,范志红,李楠楠,王 顺. 家庭烹调对鲟鱼中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6, 37(7): 16-22. |
[6] |
于慧春,彭盼盼,殷 勇. 霉变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电子鼻检测模型的构建[J]. 食品科学, 2016, 37(20): 203-208. |
[7] |
王海蓝1,马 亭1,石晶盈2,*. 丙酸钙处理对汉堡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 35(10): 218-222. |
[8] |
郑?华1,彭?辉2,林?捷1,*,吕雪娟3. 食盐对咸蛋黄蛋白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 34(1): 83-87. |
[9] |
张捷1,顾德周1,张惠媛1,刘岩1,汪琦1,张昕1,王佩荣2,陶雨风3,范斐1,陈广全1,*,乐加昌2. 利用F0F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J]. 食品科学, 2012, 33(24): 226-229. |
[10] |
杜雄伟1,李叶2,*,张雪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食品科学, 2012, 33(24): 219-221. |
[11] |
李若慧1,常康威2,*,袁志奎1,程艳玲1,苏?丹1. 壳聚糖对脂肪的吸附特性[J]. 食品科学, 2012, 33(21): 53-56. |
[12] |
李?娟1,史衍玺1,*,杜志勇1,孔德强1,孟凡乔2. 富硒花生中硒的赋存形态研究[J]. 食品科学, 2012, 33(21): 57-59. |
[13] |
赖海涛1,苏国成1,2,*,张锦龙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硒浸出率[J]. 食品科学, 2012, 33(20): 282-285. |
[14] |
郑亚琴,于军香,冯宪民. 1-MCP对秋葵荚果贮藏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2, 33(20): 331-333. |
[15] |
姜珊珊,畅 阳,刘登勇,徐幸莲,周光宏* . 注射水和氯化钙溶液对宰后猪肉肉色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2, 33(17): 106-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