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希娟,党斌,樊明涛. 溶剂提取对青稞中不同形态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 39(24): 239-248. |
[2] |
赵 燕1,涂勇刚2,邓文辉1,李建科1. 皮蛋加工过程中脂肪酸变化规律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4, 35(6): 69-72. |
[3] |
姜绍通,吴锦长,杨培周,潘丽军.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J]. 食品科学, 2011, 32(11): 192-197. |
[4] |
时瑾, 黄飚, 孙蔚榕, 张珏, 赵晓联. ELISA法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改进研究[J]. 食品科学, 2007, 28(8): 425-428. |
[5] |
李军生, 黄慧, 阎柳娟. 不同溶剂组成对一点红提取物抗菌性能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7, 28(7): 194-197. |
[6] |
徐宝才, 任发政, 周辉, 赵宁, 祝义亮, 张原飞, 罗云波. 防腐保鲜剂对牛肉火腿切片腐败菌抑制效果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6(7): 93-98. |
[7] |
吴雅红, 傅晓辉, 赵智锋. 对鱼体中甲基汞的萃取富集和测定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6(6): 213-215. |
[8] |
靖德兵, 李培军, 王力华, 孙铁珩, 台培东, 郭伟. 康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优化研究——培养基用料与工艺条件优化[J]. 食品科学, 2004, 25(5): 82-86. |
[9] |
陈春涛, 马庆一, 高玉美, 孙红艳.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等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与研究[J]. 食品科学, 2003, 24(5): 84-88. |
[10] |
吴荣书, 袁唯, 赵燕. 野生白刺花的加工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 2000, 21(8): 67-68. |
[11] |
李晓文, 盛灿梅. 芹菜纸形食品的研制[J]. 食品科学, 1999, 20(5): 68-69. |
[12] |
危贵茂. 多味香酥薯饼的研制[J]. 食品科学, 1998, 19(2): 55-56. |
[13] |
董金甫, 李瑶卿, 洪绍梅. 茶多酚(TPP)对8种致病菌最低抑制浓度的研究[J]. 食品科学, 1995, 16(9): 6-12. |
[14] |
董金甫, 李瑶卿, 洪绍梅. 茶多酚(TPP)对8种致病菌最低抑制浓度的研究[J]. 食品科学, 1995, 16(1): 6-12. |
[15] |
但拥材, 徐多思. 腊胡子鲶的研制[J]. 食品科学, 1994, 15(12): 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