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胥慧丽,吴中华,董晓林,赵勇,刘中林. 马铃薯片脆性的力学和声学测量[J]. 食品科学, 2020, 41(21): 22-27. |
[2] |
邓丽莉,崔文静,姚世响,曾凯芳. 机械损伤对脐橙果皮组织结构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15): 118-126. |
[3] |
邓小蓉,赵志永,宋方圆,雷用东,冯帆,张建,张正红. 新疆赛里木湖凹目白鲑中6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及食用安全性评价[J]. 食品科学, 2018, 39(18): 267-272. |
[4] |
田红炎,饶景萍﹡. 二氧化氯处理对机械损伤猕猴桃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J]. 食品科学, 2012, 33(18): 298-302. |
[5] |
何秀丽, 谭兴和, 王燕, 熊兴耀, 吴卫国, 张喻, 曾敏, 江敏, 王娟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炸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J]. 食品科学, 2008, 29(6): 288-291. |
[6] |
王艳颖, 胡文忠, 庞坤, 朱蓓薇, 范圣第.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酶促褐变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8, 29(4): 430-434. |
[7] |
陈蔚辉, 彭惠琼. 机械损伤对橄榄采后品质及其生理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8, 29(1): 329-333. |
[8] |
曾敏, 谭兴和, 熊兴耀, 何秀丽, 王娟慧, 江敏, 吴卫国, 李清明, 张喻, 邓洁红. 微波生产低油马铃薯片的工艺条件的探讨[J]. 食品科学, 2007, 28(11): 218-222. |
[9] |
孙丽娜. 微波膨化营养马铃薯片的研制[J]. 食品科学, 1996, 17(6): 71-71. |
[10] |
辛力, 张静, 宋述香. 热烫对山楂果实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 1992, 13(1): 6-8. |
[11] |
廖显珍. 番茄汁加工过程中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的变化[J]. 食品科学, 1990, 11(2): 10-12. |
[12] |
周维书, 吉卯祉, 董润生. 鲜山楂和草莓的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法[J]. 食品科学, 1987, 8(6): 56-57. |
[13] |
景国安, 龙稚芳, 忻秋萍, 卢帼芬. 蔬菜贮藏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及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J]. 食品科学, 1986, 7(2): 38-42. |
[14] |
姚谷士, 李玉玖, 张秀清, 芦杰华. 沈阳冬季蔬菜水果抗坏血酸含量分析[J]. 食品科学, 1985, 6(7): 35-37. |
[15] |
邢赞鉴. 塑料涂层和聚乙烯包装对香蕉腐烂和质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 1985, 6(2): 5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