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13, Vol. 34 ›› Issue (2): 17-21.
戴云
收稿日期:
2011-10-23
修回日期:
2012-12-25
出版日期:
2013-01-25
发布日期:
2013-01-15
通讯作者:
戴云
E-mail:daiy4843@sina.com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11-10-23
Revised:
2012-12-25
Online:
2013-01-25
Published:
2013-01-15
Supported by:
摘要: 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CCD- RSM)优化蜂胶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液料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子,以Folin- Ciocalteus法测定总多酚的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时间24.0min,乙醇体积分数77.0%,料液比1:14 g / mL时,实验平均值为3.34% (n=3,R=0.14%),单因素最佳实验条件测定总多酚含量为2.86%,优于单因素考察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有效,提高了蜂胶中总多酚的提取率。
中图分类号:
戴云.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蜂胶总多酚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13, 34(2): 17-21.
[1] 董捷,张红城,尹策,李阳春.蜂胶研究的最新进展[J].食品科学,2007,9(28):637-641[2]李彦杰,杨勇.蜂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J].粮食与油脂,2003(12):43-45[3] 高秋涛,毕开顺.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甘草附子汤的提取工艺[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82-83.[4] 黄春青,林亚平,靳凤云,张永萍.均匀设计法结合药效学指标优选金铁锁提取工艺[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 (15):1817-1820.[5] V.Wsól,A.F..Fell.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s a powerful optimisation technique for enantioresolution of the rac-11-dihydrooracin-the principal metabolite of the potential cytostatic drug oracin[J]. Biochem. Biophys. Methods,2002,54(1-3):377-390.[6] 刘 清,姚慧源等.大麦多酚类活性物质超声提取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7(5):172-175.[7] 陆刚,杜国栋,王俊儒,梁宗锁.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丹参须根有效成分的酶法提取工艺[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1976-1981.[8] 王国华,张保献等.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荷叶中荷叶碱与荷叶黄酮的提取工艺[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7):2332-2335.[9] 肖卫华,韩鲁佳,杨增玲等.响应面法优化黄芪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5):52-56.[10] 吴兰兰,汤凤霞,何传波,魏好程.超声波辅助提取龙眼核棕色素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4):336-339.[11] 高云涛,李干鹏,李正全,唐光阳,张宝通.超声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02) :110-113.[13] 何志勇,夏文水.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橄榄中多酚含量的测定[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4):15-18[14] 赵娜,毕玉芬,李园,丁仲娟,戴云.云南蜂胶中多酚化合物的HPLC分析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3):209-212. |
[1] | 刘佳欣 李灿婴 蒋超男 李伊涵 程园 葛永红. 外源褪黑素对南果梨果实贮藏品质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彭军炜 邹金浩 苏小军 李清明. 不同烹饪方式对淮山结构和糊化性质的影响[J]. , 0, (): 0-0. |
[3] | 黄天姿 李瑞娟 杨淑霞 张璐 梁锦 王丹 白俊青 罗安伟. 电子束辐照对不同品种猕猴桃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4] | 任爱清 孟祥勇. 不同干燥处理对黑木耳粉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5] | 吕静祎 丁思杨 张俊虎 徐冬乐 孙明宇 张潆支 葛永红 励建荣. ‘金冠’和‘富士’苹果采后活性氧相关代谢差异比较[J]. , 0, (): 0-0. |
[6] | 黄鸿晖,顾里娟,李美琳,郑永华,金鹏. 褪黑素处理对草莓品质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187-193. |
[7] | 吕静祎,丁思杨,张俊虎,徐冬乐,孙明宇,张潆支,葛永红,励建荣. ‘金冠’和‘富士’苹果采后活性氧相关代谢差异比较[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194-199. |
[8] | 陈磊,黄杰,杨瑞,周忠雨,毕秀芳,刘晓翠. 臭氧结合气调包装对毛竹笋的保鲜作用[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200-205. |
[9] | 郭欣,林育钊,林河通,李倩,段睿琦,朱文婧. 壳聚糖处理对西番莲果实感病指数、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抗病物质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206-212. |
[10] | 付安珍,左进华,王清,高丽朴,马丽丽,白春美,闫志成,牟建楼.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青圆椒采后冷害生理与营养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213-219. |
[11] | 杨阳阳 刘志恬 李永才 毕阳 卢玉慧 谢鹏东. 吡啶二羧酸处理对梨果黑斑病控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J]. 食品科学, 0, (): 0-0. |
[12] | 王懿 侯媛媛 马钰晴 朱璇 郑永华 金鹏. 甘氨酸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冷害及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J]. , 0, (): 0-0. |
[13] | 王懿, 侯媛媛, 马钰晴, 朱璇, 郑永华, 金鹏. 甘氨酸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冷害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代谢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3): 158-165. |
[14] | 魏亚楠,Esrat Mahmud SILVY,彭慧,杨乾,王霆,贠建民,毕阳. 采前苯丙噻重氮喷洒抑制采后双孢菇的软化[J]. 食品科学, 2021, 42(13): 193-199. |
[15] | 徐呈祥,郑福庆,马艳萍,张少平,陈小婷,叶思敏. 贮藏温度对耐贮性不同的柑橘品种果皮蜡质含量及其化学组成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3): 223-23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