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燕,鲁 亮,杨 玲,邓明霞,杨 欢,汪海波
ZHAO Yan, LU Liang, YANG Ling, DENG Ming-xia, YANG Huan, WANG Hai-bo
摘要:
以草鱼和乌鳢鱼皮胶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浊度实验和流变学实验方法研究两种胶原的体外自组装行为和凝胶化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胶原的组装浊度曲线和流变黏弹曲线均表现为典型的3 阶段模式,即成核段、组装段和平衡段。浊度实验测定的胶原组装成核时间为13.5 min(草鱼PSC)和3.5 min(乌鳢PSC),平衡时间为72.6 min(草鱼PSC)和10.0 min(乌鳢PSC);而流变学实验测定的胶原组装成核时间为6.7 min(草鱼PSC)和1.9 min(乌鳢PSC),平衡时间为105 min(草鱼PSC)和58.0 min(乌鳢PSC)。流变学实验测定的成核段时间明显缩短而组装段时间显著延长。扫描电镜纤维直径分析结果表明:胶原纤维直径在浊度实验平衡时间之后仍在继续增长直至流变学测定的平衡时间,说明流变黏弹实验能更灵敏、更完整地反映胶原的体外自组装行为。与草鱼皮胶原相比,乌鳢胶原组装速率更快、形成的胶原凝胶强度更大,说明不同种类胶原体外自组装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