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月,高云云,李珊,李王强,李宝坤,卢士玲,蒋彩虹,王庆玲,董娟,李宇辉. 山羊乳-FOS/GOS库德毕赤酵母DS8-1微胶囊的制备及体外评价[J]. 食品科学, 2021, 42(6): 94-103. |
[2] |
李其轩,陈倩,王浩,孔保华. 不同包装方式对高水分含量肉粉肠微生物菌群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5): 237-245. |
[3] |
曹一菲,严守雷,李洁,王清章. 水煮藕带贮藏期非酶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究[J]. 食品科学, 2021, 42(3): 251-257. |
[4] |
周凤,谭黄虹,孙慧敏,郑兆娟,欧阳嘉. 基于红藻多糖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13): 326-334. |
[5] |
武盟,曹伟超,程新,马子琳,罗昆,徐岩,黄卫宁,李宁,高铁成. 高产α-半乳糖苷酶乳酸菌发酵对鹰嘴豆酸面团生化特性及其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10): 146-153. |
[6] |
申晨曦,杜晨晖,李震宇,李爱平,秦雪梅,闫艳. 基于氢核磁共振与偏最小二乘法对酸枣仁及其掺伪品的鉴别[J]. 食品科学, 2020, 41(8): 275-281. |
[7] |
冯晴霞,闫宇宁,杨峄,周嘉宁,李乐斌,卢学春,安丽萍. 姬松茸多肽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7): 164-170. |
[8] |
杨忠敏,王祖文,黄先智,丁晓雯. 桑叶生物碱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理[J]. 食品科学, 2020, 41(5): 135-142. |
[9] |
郑义,张健,曹永强,赵笑,余志坚,陈超,杨贞耐. 产β-D-半乳糖苷酶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J]. 食品科学, 2020, 41(2): 158-165. |
[10] |
杨忠敏,沈以红,王祖文,黄先智,丁晓雯. 桑叶生物碱对D-半乳糖诱导氧化损伤模型小鼠肾脏的改善作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19): 198-203. |
[11] |
杨忠敏,沈以红,黄先智,王祖文,丁晓雯. 桑叶生物碱粗提物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蛋白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17): 182-187. |
[12] |
杜晨晖, 解玉军, 申晨曦, 裴香萍, 闫艳. 干燥方式对酸枣果肉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15): 140-147. |
[13] |
黄昭, 曹亚男, 李跑, 赵振, 刘霞.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13): 276-282. |
[14] |
许苗苗,訾玉祥,陆兆新,吕凤霞,张充,别小妹,赵海珍. 半乳糖基月桂酸单甘酯对短小芽孢杆菌的抑制机理[J]. 食品科学, 2020, 41(1): 33-40. |
[15] |
訾雨歌,徐 越,肖 瀛,吴其国,尹志婷,周一鸣,周小理. 原花青素B2对D-半乳糖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9): 146-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