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昭, 曹亚男, 李跑, 赵振, 刘霞.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13): 276-282. |
[2] |
徐海宁,刘玉梅. 六氢β-酸环糊精包合物与食品添加剂的协同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学, 2018, 39(7): 33-40. |
[3] |
赖金龙,付 倩,陶宗娅,何 娇,罗学刚. 3 种农作物可食用部分对铯的蓄积特性[J]. 食品科学, 2016, 37(9): 87-91. |
[4] |
于慧春,彭盼盼,殷 勇. 霉变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电子鼻检测模型的构建[J]. 食品科学, 2016, 37(20): 203-208. |
[5] |
惠伯棣,张 旭,宫 平. 食品原料在我国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6, 37(17): 296-302. |
[6] |
杜浩冉,郑学玲,韩小贤,张 杰,李利民,刘 翀*,卞 科*. 响应面法优化混合发酵制作冷冻面团馒头的复合食品添加剂配方[J]. 食品科学, 2015, 36(12): 36-43. |
[7] |
黄 杰,于 新*,刁丽婷,黄晓敏. 响应面法优化谷氨酸亚铁的制备工艺[J]. 食品科学, 2015, 36(10): 81-85. |
[8] |
洪 华,王 莉,武中平,顾爱国,王 伟.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添加剂中9 种有机溶剂残留[J]. 食品科学, 2014, 35(18): 167-171. |
[9] |
丁涌波1,赵兴娥1,陈光静1,谭燕文1,罗东升1,阚建全1,2,3,*. 食品添加剂对透明包装榨菜品质控制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4, 35(18): 201-208. |
[10] |
豆康宁1,罗海澜1,彭新然2,杨树芝3,王 飞1,*. 馍干中丙烯酰胺的抑制工艺及添加剂配方[J]. 食品科学, 2014, 35(16): 71-75. |
[11] |
陈 思,路 西,吴 昊,钟 凯,郭丽霞,赵 洁,罗晓静. 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风险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J]. 食品科学, 2014, 35(13): 245-249. |
[12] |
汪 慧1,2,江 涛1,唐 勇1,邹永德2,江天久1,*. 稀酸浸提水产品中重金属铜、铅和镉[J]. 食品科学, 2014, 35(12): 88-92. |
[13] |
林海丹,邹志飞,秦 燕,陈毓芳,李小丽,王 岚,刘中勇.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8种食品添加剂[J]. 食品科学, 2013, 34(8): 228-231. |
[14] |
廖惠云,刘献军,庄亚东,张 映,熊晓敏,朱龙杰,李朝建,王珂清. 旋涡混合辅助超声提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食品添加剂中的咪唑[J]. 食品科学, 2013, 34(24): 238-242. |
[15] |
韦星船,缪绸雨,段彦飞,陈永洲,黄晓罗,张晓琳. 2-茚酮基姜黄素类似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 食品科学, 2013, 34(15): 6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