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3, Vol. 44 ›› Issue (12): 95-101.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21102-019
刘雪,鞠文明,徐静沂,张绵松,崔婷婷,都红芳,徐振鲁,刘昌衡,贾爱荣
出版日期:
2023-06-25
发布日期:
2023-06-30
基金资助:
LIU Xue, JU Wenming, XU Jingyi, ZHANG Miansong, CUI Tingting, DU Hongfang, XU Zhenlu, LIU Changheng, JIA Airong
Online:
2023-06-25
Published:
2023-06-30
摘要: 为防止岩藻黄质进入肠道前在胃中分解,以岩藻聚糖硫酸酯和壳聚糖为原料,构建pH值敏感性纳米载体,用于运载岩藻黄质,以实现岩藻黄质在胃肠道环境中的高效递送。本实验从铜藻中提取岩藻黄质、岩藻聚糖硫酸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藻黄质纯度,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质量、理化性质、单糖组成。以岩藻聚糖硫酸酯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聚电解质自组装法按照岩藻聚糖硫酸酯-壳聚糖质量比0.6∶1、0.8∶1、1∶1制备负载岩藻黄质的纳米粒子。测定纳米粒子红外光谱评价岩藻聚糖硫酸酯和壳聚糖的结合状态;测定负载岩藻黄质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及在模拟胃、肠液中粒径、岩藻聚糖硫酸酯复合率、岩藻黄质负载率的变化,评价其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获得在模拟胃环境中稳定、模拟肠环境中裂解且可实现岩藻黄质高效递送的纳米粒子。结果表明,铜藻岩藻黄质的纯度为13.57%;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质量为342 kDa,总糖质量分数为52.45%,蛋白质量分数为7.96%,糖醛酸质量分数为9.25%,硫酸基质量分数为19.26%;由岩藻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和木糖5 种单糖组成,其中岩藻糖和半乳糖的含量最高。红外光谱显示,纳米粒子中岩藻聚糖硫酸酯和壳聚糖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状态良好。负载岩藻黄质纳米粒子的粒径为360~430 nm,Zeta电位为26~31 mV,多分散指数为0.23~0.27,表明纳米乳液均匀稳定;岩藻聚糖硫酸酯复合率为87%~90%,岩藻黄质的负载率为87%~91%,表明纳米粒子对岩藻黄质的包裹效果较好。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3 种比例的纳米粒子在模拟胃液中粒径、岩藻聚糖硫酸酯复合率、岩藻黄质负载率变化不大,表明纳米粒子在模拟胃环境中稳定性较高;在模拟肠液中,粒径显著增大,岩藻聚糖硫酸酯复合率、岩藻黄质负载率显著降低,表明纳米粒子在模拟肠环境中发生膨胀、解聚。纳米粒子在模拟胃环境中稳定,在模拟肠环境中裂解,实现了岩藻黄质在胃肠道中的高效递送,岩藻聚糖硫酸酯-壳聚糖质量比为1∶1时,效果最佳。
中图分类号:
刘雪,鞠文明,徐静沂,张绵松,崔婷婷,都红芳,徐振鲁,刘昌衡,贾爱荣. 基于铜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负载岩藻黄质纳米粒子制备与分析[J]. 食品科学, 2023, 44(12): 95-101.
LIU Xue, JU Wenming, XU Jingyi, ZHANG Miansong, CUI Tingting, DU Hongfang, XU Zhenlu, LIU Changheng, JIA Airong.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Fucoxanthin-Loaded Nanoparticles Based on Fucoidan from Sargassum horneri[J]. FOOD SCIENCE, 2023, 44(12): 95-101.
[1] | 韦庆益 林轩然 张佩瑶 蒲洪彬 孙大文.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17β-雌二醇[J]. 食品科学, 2023, 44(14): 0-0. |
[2] | 谢丽清 徐班萌 梁新红 李波 杨伟. 乳铁蛋白、EGCG、高甲酯果胶和β-环糊精四元复合物基高内相Pickeing乳液的构建及表征[J]. 食品科学, 2023, 44(14): 0-0. |
[3] | 陈丽兰 陈祖明 袁灿. GC-IMS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不同炒制时间对郫县豆瓣酱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3, 44(14): 0-0. |
[4] | 卢睿加 夏友霖 游宇 王艺学 丁祥 侯怡铃. 天府花生叶多糖AHL-P结构解析及体外抗肿瘤和免疫活性[J]. 食品科学, 0, (): 0-0. |
[5] | 赵文红 何颖 宫兆海 关二旗. 基于多尺度结构表征研究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的组装方式[J]. 食品科学, 0, (): 0-0. |
[6] | 倪丹 蒋新元 唐玉莲 何思宜 杨迎舟. 鞣花酸抑制酪氨酸酶的动力学、荧光光谱分析及分子对接[J]. 食品科学, 0, (): 0-0. |
[7] | 雷丹丹 王立敏 张文 赵培 钱晓晴 曲奥 吴子健. OSA-淀粉调节玉米醇溶蛋白颗粒的界面性质及其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梅钰琪 高亚轩 杨韵仪 杜振亚 万芝力 杨晓泉. 纳米递送系统-蛋黄蛋白肽纳米颗粒对姜黄素的包埋与递送特性[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钱晓晴 王立敏 张文 雷丹丹 张新平 张贵君 何扩 吴子健. 壳聚糖基Pickering乳液及其食品应用的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0] | 王胜男,杨皓瑜,何丽霞,郭元昊,云少君,冯翠萍. 铁蛋白-白藜芦醇包埋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抗氧化性分析[J]. 食品科学, 2023, 44(12): 34-41. |
[11] | 刘松奇,向慧,吴京京,买尔哈巴·塔西帕拉提,安建辉,周志,邓伶俐. 静电溶吹制备明胶/玉米醇溶蛋白/百里香酚纳米纤维及其表征[J]. 食品科学, 2023, 44(12): 50-59. |
[12] | 张俊林,陈祉晴,郑钦生,肖杰,曹庸,刘晓娟. 基于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分析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CD36的结合作用[J]. 食品科学, 2023, 44(12): 102-107. |
[13] | 王胜男 杨皓瑜 何丽霞 郭元昊 云少君 冯翠萍. 铁蛋白-白藜芦醇包埋物的制备、表征及其抗氧化性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张俊林 陈祉晴 郑钦生 肖杰 曹庸 刘晓娟. 基于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研究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CD36的结合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刘松奇 向慧 吴京京 买尔哈巴.塔西帕拉提 安建辉 周志 邓伶俐. 静电溶吹制备明胶/玉米醇溶蛋白/百里香酚纳米纤维及其表征[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