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4, Vol. 45 ›› Issue (21): 1-9.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40724-239
• 专家约稿 •
翟齐啸, 尹萍萍, 汪姝敏
发布日期:
2024-11-05
基金资助:
ZHAI Qixiao, YIN Pingping, WANG Shumin
Published:
2024-11-05
摘要: 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广泛应用,食品中的化学危害物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目前,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常依赖于多种有创性的生理和组织参数检测进行评估。肠道菌群作为消化道的“常驻居民”,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其可能和食品危害物相关。肠道菌群响应食源性污染物后丰度和功能的变化可能具有判断食品危害物潜在风险的能力。作为一种对食品安全危害物灵敏的“微生物器官”,利用无创性的肠道菌群检测技术进行食品安全化学危害物风险评估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肠道菌群能够代谢和转化某些化学物质,还能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屏障功能和代谢途径影响化学物质的毒性和生物利用度。因此,解析肠道菌群与食品危害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评估食品安全和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和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化学危害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优势、局限及挑战,旨在为食品危害物的监控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及组学技术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
中图分类号:
翟齐啸, 尹萍萍, 汪姝敏. 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和组学技术在食品化学危害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4, 45(21): 1-9.
ZHAI Qixiao, YIN Pingping, WANG Shumin. Application of Gut Microbiota Research Models and Omics Techniques to the Risk Assessment of Chemical Hazards in Foods[J]. FOOD SCIENCE, 2024, 45(21): 1-9.
[1] | 翟齐啸 尹萍萍 汪姝敏. 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和组学技术在食品化学危害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干鸿翔 许安宁 周 璐 罗芳芳 冯仲阳 高彬茹 李卓思 王翔 董庆利 秦晓杰. 食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单相变种的基因组特征和毒力因子对比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3] | 杨信廷, 李瑞, 李金辉, 闵涛, 孙传恒.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食品溯源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20): 299-310. |
[4] | 罗昌伟, 陈晓阳, 黄现青, 宋莲军, 张西亚, 补彤. 碳化钒免疫层析法检测玉米中T-2毒素[J]. 食品科学, 2024, 45(19): 227-234. |
[5] | 石培育, 宋娟, 蒋锡兰, 肖全伟, 李绍波, 姚静, 吴恋, 刘川, 林浩, 陈燕秋, 陈世奇, 戴琴, 吴文林,. 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分析方法在食品化学危害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19): 317-331. |
[6] | 石培育 宋娟 蒋锡兰 肖全伟 李绍波 姚静 吴恋 刘川 林浩 陈燕秋 陈世奇 戴琴 吴文林. 高分辨质谱非靶向筛查分析方法在食品化学危害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7] | 车静 王波 崔爽 黄旭辉 秦磊. 香辛料腌制对烤制鱼肉中伴生危害物生成的影响及机制[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邓依 张诗雨 曾瑜 刘骥. Temperature-Induced Unfolding Pathway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 Insight from Circular Dichroism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娄秀萍 黄晴雯 郭文博 刘晓瑾 王欣艺 聂冬霞 韩铮. 氧化锌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T-2毒素性能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10] | 张书鸣 钟梓文 向小凤 谢跃杰 王锴 王强. 磁性离子液体在食品化学污染物预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1] | 娄秀萍, 黄晴雯, 郭文博, 刘晓瑾, 王欣艺, 聂冬霞, 韩 铮. 氧化锌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T-2毒素性能分析[J]. 食品科学, 2024, 45(18): 10-16. |
[12] | 车 静, 王 波, 崔 爽, 黄旭辉, 秦 磊. 香辛料腌制对烤制鱼肉中伴生危害物生成的影响及机制[J]. 食品科学, 2024, 45(18): 25-32. |
[13] | 刘 骥, 张诗雨, 曾 瑜, 邓 依. 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热变性过程:源于圆二色光谱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启示[J]. 食品科学, 2024, 45(18): 55-76. |
[14] | 张书鸣, 钟梓文, 向小凤, 谢跃杰, 王 锴, 王 强. 磁性离子液体在食品化学污染物预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18): 342-349. |
[15] | 张浩然, 曾少甫, 刘宜奇, 王志伟, 胡长鹰. 基于GC-QTOF-MS对物理回收的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中迁移物的非靶向筛查[J]. 食品科学, 2024, 45(17): 226-23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