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5, Vol. 46 ›› Issue (17): 221-212.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50311-094
• 成分分析 • 上一篇
陈善敏,袁林颖,常睿,罗红玉,王奕,张玉来,杨娟
发布日期:
2025-08-18
基金资助:
CHEN Shanmin, YUAN Linying, CHANG Rui, LUO Hongyu, WANG Yi, ZHANG Yulai, YANG Juan
Published:
2025-08-18
摘要: 为明确重庆地区主栽的3 个茶树品种工夫红茶的香气品质差异及其特征,采用感官审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不同品种工夫红茶中挥发性成分,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风味注释筛选引起不同工夫红茶香气品质差异的关键香气物质。感官审评发现,3 个工夫红茶的香气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四川中小叶种工夫红茶(SCB)、福鼎大白茶工夫红茶(FDB)和蜀永工夫红茶(SYB)分别呈优雅花香、甜花香和柑橘香。共鉴定出614 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类、酯类和杂环类香气成分为主,FDB中挥发性物质总量、物质含量以及差异代谢物数量与SCB、SYB存在显著差异。对差异挥发性成分进行ROAV分析和风味注释,结果表明,邻氨基苯甲酸甲酯、(E)-4-壬醛、水芹烯等15 种物质是区分不同品种工夫红茶的关键香气差异成分,其中,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和(6Z)-壬烯-1-醇可能是SCB呈优雅花香的原因,(E)-4-壬醛、δ-癸内酯、己酸-2-苯乙酯和顺式-3-己烯基乙酸酯可能对FDB中甜花香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水芹烯、4-异丙基甲苯对SYB中柑橘香形成具有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工夫红茶香气定向加工和不同品种工夫红茶呈香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陈善敏,袁林颖,常睿,罗红玉,王奕,张玉来,杨娟. 3 个茶树品种工夫红茶香气品质特征分析[J]. 食品科学, 2025, 46(17): 221-212.
CHEN Shanmin, YUAN Linying, CHANG Rui, LUO Hongyu, WANG Yi, ZHANG Yulai, YANG Juan. Aroma Characteristics of Congou Black Tea Made from Three Varieties[J]. FOOD SCIENCE, 2025, 46(17): 221-212.
[1] | 丁浩晗,韩瑜,宋晓东,崔晓晖,黄骅迪,董冠军,王龙,乌日娜. 机器学习在食品安全领域生物毒素预测中的应用与展望[J]. 食品科学, 2025, 46(15): 16-31. |
[2] | 黄芊,冯丽凤,叶梦薇,王春,黄力群,潘城. 全自动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方便食品中28 种食源性代谢调节剂[J]. 食品科学, 2025, 46(15): 346-324. |
[3] | 丛阳,苏日辉,杨绍鑫,严军. 薄层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定量检测辣椒制品中的4 种苏丹红染料[J]. 食品科学, 2025, 46(14): 337-324. |
[4] | 苏德森,林秀贤,郑云云,黄敏敏,王让剑,刘国文,姚清华.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的茶叶中糖苷香气前体测定及应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13): 243-212. |
[5] | 纪晓萌,王真,任南,刘梦瑶,孔维恒,赵文涛,王江跃,刘鑫亿,郭文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多种游离核苷酸[J]. 食品科学, 2025, 46(13): 341-296. |
[6] | 王弈忻,陈楠楠,曹梦思,杨丽涛,高秀芝,刘明,郭新光. HPLC-FLD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6 种母乳低聚糖[J]. 食品科学, 2025, 46(13): 351-305. |
[7] | 赵欣宇,韩永斌,刘东锋,陶阳. 超声破碎预处理后大孔树脂吸附橙子多酚的传质新机制[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32-41. |
[8] | 王倩,汪慧,李忠宏,韩雍. 碳点荧光可视化检测肉制品中的氯化血红素[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297-305. |
[9] | 潘城 黄芊 傅旻昊 林伯纬 廖晓磊 林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洋地黄类非法添加药物[J]. 食品科学, 0, (): 0-0. |
[10] | 申浩爽,李晨,李欣培,钱世权,颜旭,袁敏,徐斐. 高灵敏检测生菜中Cd2+的荧光适配体纸基芯片传感器[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327-339. |
[11] | 王龙 宋晓东 丁浩晗 董冠军 崔晓晖 黄骅迪 张程 乌日娜. 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原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定性预测[J]. 食品科学, 0, (): 0-0. |
[12] | 王衍彬 吴丹 贺亮 秦玉川 黄旭波 叶兴乾 王丽玲. 不同提取 方法对阔叶箬竹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3] | 陈善敏 袁林颖 常睿 罗红玉 王奕 张玉来 杨娟. 3个茶树品种工夫红茶香气品质特征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蒋学铭,张文迪,李川,李永成,曹君.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比分析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sn-2位棕榈酸位置分布[J]. 食品科学, 2025, 46(10): 199-206. |
[15] | 刘宇,王晨宇,房佳璇,李双蝶,吴思雨,孙迪,马庆保,余中节,姜维. 负载杨梅渣花青素双层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虾新鲜度监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10): 257-2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