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妙君. 野生蔬菜马兰头及其栽培要点[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22(4): 72-74.[2] 庄卫红. 马兰的价值及栽培[J]. 上海蔬菜, 2009, (1): 38-39.[3] 李林. 野生蔬菜马兰人工栽培技术[J]. 西北园艺, 2009, (4): 25-26.[4] 李志豪, 刘跃钧, 徐启献. 不同季节中马兰10个类型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J]. 江西林业科技, 2008, (5): 43-46. [5] 许文清, 龚小见, 周欣, 等. 马兰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0, 41(7): 1056-1060.[6] 雷学仿, 彭珊珊, 张奇凤, 等. 马兰菜中的营养元素[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9, 6(10): 64-65.[7] 马英姿, 蒋道松. 马兰挥发性成分研究[J]. 经济林研究, 2002, 20(2): 69-70.[8] 许泳吉. 野生植物马兰的营养成分[J]. 山东化工, 2006, 35(3): 42-45. [9] 郑和权, 周守标, 朱肖锋, 等.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马兰总黄酮的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 2008, (4): 14-16. [10] 吕丽爽, 谢天飞, 樊玉洁. 马兰提取物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 31(13): 122-126.[11] 许文清, 龚小见, 周欣, 等. 马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35(23): 3172-3174.[12] 徐庆荣, 张保功, 刘娟, 等. 全叶马兰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2, 19(3): 199-201.[13] 姜显光, 侯冬岩, 回瑞华. 马兰叶中黄酮的不同提取方法比较[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6): 21-27.[14] FAN Gaojun, KIM Sanghee, HAN Byunghoon, HAN Yongnam, et al. Glyceroglycolipids, a novel class of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ntagonists from Kalimeris indica[J]. Phytochemistry Letters, 2008, 1: 207-210.[15] 周俊, 周德生.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的药理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8(6): 725-727.[16] 刘蕊.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 2010, 23(2): 234-236.[17] 陈晓慧, 徐雅琴.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工程, 2006(3): 12-14.[18] 熊子文, 罗丽萍, 张丽丽. 响应面法优化野艾蒿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10, 31(8): 38-42.[19] 孔娟, 刘晓宇, 王蕊霞, 等. 葛根多糖和黄酮综合提取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 2010, 31(6): 43-47.[20] 刘玉芬, 夏海涛, 杨树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剑麻花中总黄酮的含量[J]. 食品科学, 2005, 26(9): 418-419.[21] 朱珠, 冷进松.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仙人掌黄酮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10, 31(22): 185-189.[22] 甘露菁, 邓泽元. 响应曲面法优化醇提荷叶复方物超临界萃取残渣中黄酮的工艺[J]. 食品科学, 2010, 31(18): 26-30.[23] 欧阳辉, 余佶, 张永康. 纤维素酶提取湘西椪柑皮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J]. 食品科学, 2010, 31(12): 67-70.[24] 张玉香, 屈慧鸽, 杨润亚, 等. 响应面法优化蓝莓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10, 31(16): 3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