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5, Vol. 46 ›› Issue (14): 134-136.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41219-159
• 生物工程 • 上一篇
王媛媛,刘云清,徐晶宇,刘云婷,胡禧熙,张超,姜泽宇,朱磊
发布日期:
2025-06-20
基金资助:
WANG Yuanyuan, LIU Yunqing, XU Jingyu, LIU Yunting, HU Xixi, ZHANG Chao, JIANG Zeyu, ZHU Lei
Published:
2025-06-20
摘要: 为了全面掌握葡萄糖基转移酶(VvUGT)家族基因的基本信息,筛选调控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候选UGT基因,本研究通过VvUGT的全基因组鉴定、理化性质测定、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与基序表征对VvUG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GEO数据库芯片平台(GSE36128)进行VvUGT的表达分析,选择不同遗传背景的3 个葡萄品种(‘左山一’‘左红一’和‘赤霞珠’)果皮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果实转色过程中花色苷和VvUGT表达的分析,初步筛选参与山葡萄花色苷积累的VvUGT。结果表明,葡萄UGT家族有230 个成员,分为16 个组(A~P组),蛋白成员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其基因分布在除chr10外的18 条染色体上,该家族基因的内含子个数在1~6之间,所有基因均含有PSPG结构;组织表达分析表明VvUGT在欧亚种葡萄‘Corvina’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空特异性;花色苷分析结果表明3 个品种葡萄果皮花色苷的含量和糖基化成分组成差异明显,转录组分析表明在果皮转色过程中呈现高表达水平的85 个VvUGT基因表达模式在葡萄品种和生长时期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Vitvi15g01073.t01、Vitvi15g01643.t01和Vitvi17g00753.t01(5GT)可能在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提供了VvUGT基因家族的完整信息,筛选出可能参与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UGT基因,揭示了其在葡萄皮糖基化中的潜在作用,可为进一步研究候选基因在山葡萄花色苷合成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山葡萄品种改良及提升山葡萄酒色泽稳定性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
王媛媛,刘云清,徐晶宇,刘云婷,胡禧熙,张超,姜泽宇,朱磊. 葡萄UDP-糖基转移酶家族的全基因组表征、进化和表达分析[J]. 食品科学, 2025, 46(14): 134-136.
WANG Yuanyuan, LIU Yunqing, XU Jingyu, LIU Yunting, HU Xixi, ZHANG Chao, JIANG Zeyu, ZHU Lei. 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Evolution and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the UDP-Glycosyltransferase Family in Grapes (Vitis vinifera)[J]. FOOD SCIENCE, 2025, 46(14): 134-136.
[1] | 何雪 任凯 徐畅 张映曈 周宏胜 凌军 李鹏霞 程顺昌 胡花丽. 微酸性电解水对鲜切苦菊中腐败菌的抑制效果[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付珂心,袁凤,郝帅,宋春芳,桑亚新,田桂芳. 蒸汽爆破耦合处理对雪花梨渣纤维素功能特性的提升规律[J]. 食品科学, 2025, 46(13): 283-239. |
[3] | 何雪,任凯,徐畅,张映曈,周宏胜,凌军,李鹏霞,程顺昌,胡花丽. 微酸性电解水对鲜切苦菊中腐败菌的抑制效果[J]. 食品科学, 2025, 46(13): 304-257. |
[4] | 赵欣宇,韩永斌,刘东锋,陶阳. 超声破碎预处理后大孔树脂吸附橙子多酚的传质新机制[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32-41. |
[5] | 谢淞名,张思远,李世豪,孙敏敏,王志军,曹建康. 有机酸对果脯糖煮液蔗糖转化的影响与降酸除胶方法分析[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100-108. |
[6] | 陈秋怡,刘晓媛,刘畅,李倩倩,曹建康. 低温等离子体对静压损伤金冠苹果的贮藏品质和愈伤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267-277. |
[7] | 南鑫,朱振宝,梁蕾,付雨雨,顾浩峰,马国皓,王卓颖. 食用菌抗氧化肽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12): 316-324. |
[8] | 杨文华 罗婉 于刚 蔡馥琳 周晓君 陈永霞 李骏 范雁 肖更生 王琴. 荸荠功效因子挖掘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杨慧敏 郑兴婵 刘中深 郑兴秀 王鹤霏 孙仕源. 蓝莓货架期PKO-CNN-BiLSTM-AT预测模型[J]. 食品科学, 0, (): 0-0. |
[10] | 蔚建军 杨蕾 李霜 王敏 洪林. 血橙果肉内生细菌群落特征及其与花青素形成相关性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11] | 李书国 郭蒙蒙 鲁航 常丁鑫 蔚凡. 基于磁性纳米Fe3O4增强漆酶铜杂化纳米花活性的酶传感器快速测定食品中的多酚[J]. 食品科学, 0, (): 0-0. |
[12] | 陈浩,迟明,李莹,张艳珍,单斌,王煜泽,张予林,王雪飞,惠竹梅.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特色浆果白刺和黑枸杞关键特征成分分析[J]. 食品科学, 2025, 46(11): 243-252. |
[13] | 连欢 秦顺新 贾连文 杨相政 王达 吴茂玉. 贮藏温度对油菜品质及亚硝酸盐代谢作用机理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罗德云. 玉米醇溶蛋白-亚麻籽胶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形成机理、理化稳定性[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于强 杨敏 潘萍 陈菲 王显湧 邓尚贵 陈宏降 罗益远.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掌叶覆盆子不同部位代谢产物差异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