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筱扬,姜 静,陶冬冰,张 颖,孙慧君,岳媛媛,乌日娜. 东北传统发酵豆酱品质分析[J]. 食品科学, 2017, 38(2): 121-126. |
[2] |
高 雯,胡晓敏,周帼萍. PET瓶装无气天然矿泉水中污染菌及其系统进化分析[J]. 食品科学, 2016, 37(8): 196-201. |
[3] |
邹昊,田寒友,刘 飞,李文采,王辉,李家鹏,陈文华,狄艳全,乔晓玲*. 近红外光谱的||预处理对羊肉TVB-N模型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6, 37(22): 180-186. |
[4] |
潘学军,张文娥,李琴琴,王建明,张 政. 核桃感官和营养品质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J]. 食品科学, 2013, 34(8): 195-198. |
[5] |
王 微,赵兴娥,王 颖,阚建全*. 鲊辣椒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 食品科学, 2013, 34(5): 72-75. |
[6] |
杨 洋,菅红磊,徐永霞,朱莉伟. 皂荚多糖胶酶解制备低聚糖[J]. 食品科学, 2011, 32(18): 138-141. |
[7] |
江 芸1,2,高 峰1,徐幸莲1,叶可萍1,周光宏1,*. 冷却猪肉不同前处理对细菌DNA提取及PCR-DGGE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0, 31(6): 258-262. |
[8] |
赵镭, 牛丽影, 汪厚银, 贾恺, 吴继红. 橙汁感官品质指标重要性调查分析[J]. 食品科学, 2008, 29(9): 62-65. |
[9] |
林志民, 林晓婕. 冷冻调理马铃薯饼加工技术的探讨[J]. 食品科学, 2008, 29(2): 163-166. |
[10] |
陈庆森, 闫亚丽, 杨晓庆, 马莹. 不同温度对刀额新对虾PPO活性、微生物指标及鲜度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8, 29(10): 622-624. |
[11] |
陶荣, 马兴胜, 马春华. 人工矿泉水的动态离子交换研究(英文)[J]. 食品科学, 2007, 28(6): 78-81. |
[12] |
李春, 张兰威. 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冷藏期乳酸菌存活率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06, 27(6): 76-78. |
[13] |
罗海波, 杨性民, 刘青梅, 郁志芳. 水分活度降低剂在虾干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科学, 2005, 26(8): 181-184. |
[14] |
黄艾祥, 胡永金, 葛长荣, 卢昭芬. 火腿风味干腌肉块的研究初报[J]. 食品科学, 2003, 24(4): 82-84. |
[15] |
蒋予箭, 周雁. 肉类弹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2, 23(4): 99-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