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占红,王斌,杨瑞瑞,杨乾,李志程,Dov PRUSKY,毕阳. 一氧化氮处理对马铃薯采后块茎愈伤的促进及机制[J]. 食品科学, 2020, 41(21): 222-229. |
[2] |
江连洲,寻崇荣,吴长玲,普拉谢克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范志军,李杨,许振国,王中江. 萌芽-低温打浆技术制备高苷元类异黄酮豆乳粉[J]. 食品科学, 2018, 39(22): 220-226. |
[3] |
白 蕊1,蒋 军1,2,*,项 飞1,杨 欢1,李 伟1,李大祥1,*. 正交试验优化茶树花大曲制作工艺[J]. 食品科学, 2014, 35(20): 57-61. |
[4] |
骆成尧,印遇龙,阮 征欧阳崇学文红艳,周笑犁,彭彰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铃薯块茎中酚酸类物质[J]. 食品科学, 2011, 32(18): 300-303. |
[5] |
刘冲,郑晓杰,米红波,茅林春. 小黄鱼风味鱼糕的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研究[J]. 食品科学, 2011, 32(12): 45-48. |
[6] |
徐 晶,侯 菲. 可食性食品保鲜膜的研制[J]. 食品科学, 2011, 32(10): 312-315. |
[7] |
张建华, 金黎平, 谢开云, 屈冬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块茎的绿原酸含量[J]. 食品科学, 2007, 28(5): 301-304. |
[8] |
朱新星, 王善荣, 彭丽珍. 豆粕豆腐复制工艺及品质改进试验研究[J]. 食品科学, 2000, 21(8): 25-28. |
[9] |
李涛, 赵声兰, 陈朝银, 余旭亚, 张荣庆. 核桃打浆工艺条件研究[J]. 食品科学, 2000, 21(12): 70-72. |
[10] |
孔瑾, 叶孟韬, 王树宁, 高晗, 马文领, 万方胜, 吴世倬. 香椿的深加工技术研究[J]. 食品科学, 1999, 20(9): 75-76. |
[11] |
朱遂生. 滋补保健“三仙果”罐头制作工艺[J]. 食品科学, 1999, 20(5): 63-. |
[12] |
祁胜利. 蛋卷的基本理论与配方工艺[J]. 食品科学, 1999, 20(3): 68-70. |
[13] |
刘汉文, 丁志香, 颜洪. 酶法小麦粗淀粉生产高麦芽糖浆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1999, 20(3): 42-44. |
[14] |
张勇飞, 戴宪民. 马铃薯保鲜技术概况[J]. 食品科学, 1999, 20(2): 52-54. |
[15] |
马建锁. 柿叶茶的制作工艺[J]. 食品科学, 1998, 19(8): 6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