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壮,王玉荣,葛东颖,尚雪娇,张振东,赵慧君. 腊肠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评价及其对风味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1, 42(6): 186-192. |
[2] |
王红丽,王锡昌,施文正,周纷,王玥科. 水产品贮运过程中货架期预测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15): 261-268. |
[3] |
赵雪,靳欣迪,刘斌,赵旭博. 辣椒粉中黄曲霉菌生长及其产毒规律的预测模型构建[J]. 食品科学, 2021, 42(14): 62-69. |
[4] |
方太松,吴瑜凡,石宁馨,常敏,胡斌,刘阳泰,李红梅,董庆利,王翔. 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延滞期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11): 253-260. |
[5] |
牛耀星,王霆,毕阳,张雨,刘宏,贠建民. 温度对金针菇贮藏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的预测模型[J]. 食品科学, 2021, 42(1): 264-271. |
[6] |
曹勇,张隋鑫,许秀颖,赵城彬,吴玉柱,张浩,刘景圣. 玉米薄饼贮藏品质分析及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J]. 食品科学, 2021, 42(1): 235-242. |
[7] |
于祝祝,林洪,王静雪. 大西洋鲑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预测系统的构建[J]. 食品科学, 2020, 41(9): 139-144. |
[8] |
王坤华,李佳美,彭飞,刘昱迪,马琦,李梅,徐怀德. 射频处理对红枣中短波红外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7): 117-123. |
[9] |
谢广发,陆健,孙军勇,陆胤,彭祺,钱斌,金建顺,王兰,傅祖康,鲁振东,刘彩琴. 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预测模型[J]. 食品科学, 2020, 41(5): 31-38. |
[10] |
刘政权,张惠,王会芳,肖志鹏,程淑华,张正竹. 不同贮藏温度下抹茶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J]. 食品科学, 2020, 41(3): 198-204. |
[11] |
张晓亮,张毅. 兔皮胶原蛋白的性质及凝胶临界模型的建立[J]. 食品科学, 2020, 41(24): 16-21. |
[12] |
盖圣美,游佳伟,张雪娇,张中会,刘登勇.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鉴别注水肉糜[J]. 食品科学, 2020, 41(22): 289-294. |
[13] |
王淑惠,杨小斌,罗旭洸,刘静宜,周爱梅. 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稳定性分析及其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食品科学, 2020, 41(21): 66-72. |
[14] |
黄嘉丽,黄宝华,左珊珊,郭成龙,周金林,卢宇靖. 多种甜味剂的电子舌味觉评价[J]. 食品科学, 2020, 41(20): 227-233. |
[15] |
范维,高晓月,董雨馨,李贺楠,王琳,郭文萍. 基于数据挖掘建立北京地区牛、羊肉串掺假风险预测模型[J]. 食品科学, 2020, 41(20): 292-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