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4, Vol. 45 ›› Issue (10): 147-157.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30717-196
浦贤,袁梦,谭书明,谢国芳,陶芸,娄解南,陆光磊,徐浩然
出版日期:
2024-05-25
发布日期:
2024-06-08
基金资助:
PU Xian, YUAN Meng, TAN Shuming, XIE Guofang, TAO Yun, LOU Jienan, LU Guanglei, XU Haoran
Online:
2024-05-25
Published:
2024-06-08
摘要: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刺梨黄酮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核心成分和作用机制。用乙醇-纤维素酶法提取刺梨黄酮,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刺梨黄酮提取物主要的化学成分,然后通过分析平台筛选得到刺梨黄酮中34 个活性成分和146 个干预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靶点,构建“刺梨黄酮-活性成分-交集靶点-溃疡性结肠炎”网络。基因本体通路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刺梨黄酮干预UC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信号通路;对网络筛选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做分子对接,对接能均小于-6.0 kcal/mol,显示刺梨黄酮筛选的核心活性成分和治疗UC的关键靶点有较强的亲和能力,说明网络分析结果可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刺梨黄酮干预可有效缓解小鼠体质量下降与结肠组织病变,并可显著抑制模型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P<0.05),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刺梨黄酮可有效地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关键靶点蛋白环氧合酶-2和5-脂氧合酶的表达。综上,刺梨黄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干预UC,研究结果可为刺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浦贤,袁梦,谭书明,谢国芳,陶芸,娄解南,陆光磊,徐浩然.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刺梨黄酮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J]. 食品科学, 2024, 45(10): 147-157.
PU Xian, YUAN Meng, TAN Shuming, XIE Guofang, TAO Yun, LOU Jienan, LU Guanglei, XU Haoran. Exploring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Rosa roxburghii Fruit Flavonoids in the Intervention of Ulcerative Col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J]. FOOD SCIENCE, 2024, 45(10): 147-157.
[1] | 孙斌 肖瀛 俞苓 许豪杰 潘亮 周一鸣 刘小杰. 氧化三甲胺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作用的影响及其VC干预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李蔼琪 夏惠 孙桂菊. 低GI饮食在2型糖尿病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 食品科学, 0, (): 0-0. |
[3] | 杨超 裴宇芳 孙霞芝 刘霜 张惠玲 范艳丽. 枸杞叶黄酮对HepG2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食品科学, 0, (): 0-0. |
[4] | 张慧敏 孙嘉. 高产胆盐水解酶乳杆菌的筛选及对新生大鼠黄疸的预防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5] | 崔艳艳 袁永旭 郭明坤 何文兵 李明 裴世春 李大军. 叉分蓼多糖结构表征及其对LPS诱导 RAW264.7 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6] | 祝文轩,师全英,王向红,杨瑞利,程鑫颖,米思. 辣椒素与槲皮苷通过EGFR/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HepG2细胞脂质代谢作用机制[J]. 食品科学, 2024, 45(10): 45-53. |
[7] | 舒森彪,张金超,杨杰,汪雯翰,罗章,李梁,刘振东. 牦牛乳对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4, 45(10): 135-146. |
[8] | 李银焕 王旭锴 史健 徐林菁 周李姿 李伟业 刘辉 柳春红. 不同禁食模式联合运动训练对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明建 唐源 刘梦聪 刘燕 李富华 赵吉春. 香辛料提取物改善水产品蛋白质过氧化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0] | 王召君 王兆石 赵保民 董明盛. 丹贝冻干粉对蛋白质营养不良小鼠的改善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11] | 张玮芸,HO Chi-Tang,吕慕雯. 基于脂质组学研究胡椒碱对肥胖大鼠脂代谢基因昼夜节律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4, 45(9): 124-134. |
[12] | 张美娜,赵南南,廖思晴,王升厚,王泽. 短期服用蛹虫草对不同状态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 食品科学, 2024, 45(9): 135-143. |
[13] | 卢涵,赵可新,薛玉玲,马新颖,王世杰. 肠道菌群介导的不同饮食模式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9): 330-338. |
[14] | 张玮芸 Chi-Tang Ho 吕慕雯. 基于脂质组学研究胡椒碱对肥胖大鼠脂代谢基因昼夜节律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牛泽淼 李 鑫 陈 宁 梁振华 赵娟 吕品 张岩 付程浩. 金针菇多糖通过调节髓系细胞生成缓解苯并[a]芘染毒小鼠血管炎症[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