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5, Vol. 46 ›› Issue (20): 153-161.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50407-042
杨婷
出版日期:
2025-10-25
发布日期:
2025-09-17
基金资助:
YANG Ting
Online:
2025-10-25
Published:
2025-09-17
摘要: 为克服传统方法生产高分子质量果聚糖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突破规模化应用制约,本研究以柠檬明串珠菌BD1707为对象,通过基因组挖掘鉴定出2 个果聚糖蔗糖酶基因Lc-SacB1和Lc-SacB2。异源表达与功能分析表明,Lc-SacB2(分子质量130 kDa,为目前已知最大果聚糖蔗糖酶)兼具转果糖基活性与水解活性,其具有高催化效率(Kcat/Km=0.048 L/(s·mmol)),而Lc-SacB1仅保留水解功能且催化效率偏低(0.029 L/(s·mmol))。酶学性质对比显示,Lc-SacB2的最适反应条件(pH 5.5、30 ℃)与Lc-SacB1(pH 6.0、30 ℃)相近,并且Ca2+对双酶活性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Lc-SacB2的相对酶活力提升134%,Lc-SacB1的激活效应更强(155%)。核磁共振波谱与凝胶渗透色谱的结果显示,Lc-SacB2产物为高分子质量的β-(2,6)-果聚糖(4.0×106 Da)。结构分析表明,Lc-SacB1底物通道入口的loop区空间位阻可能抑制果糖链延伸,无法催化果聚糖生成,导致其功能分化。本研究可为新型酶资源开发与分子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果聚糖高效生物制造的产业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
杨婷. 柠檬明串珠菌BD1707果聚糖蔗糖酶功能分化及酶学特性[J]. 食品科学, 2025, 46(20): 153-161.
YANG Ting.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Levansucrase from Leuconostoc citreum BD1707[J]. FOOD SCIENCE, 2025, 46(20): 153-161.
[1] | 王园,纪婧,吴酉芝,刘爱国,董银苹,董庆利. 环境胁迫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膜脂适应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20): 360-369. |
[2] | 陈怡,吴雨豪,周建伟,刘东红,吕瑞玲. 超声联合紫外处理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杀菌作用及机制[J]. 食品科学, 2025, 46(19): 10-17. |
[3] | 陶伟,刘海兵,郭明雨,刘永圆,Elvis Kwame ADINKRA,李瑜琪,马月欣,陈宇,吴传超,刘艳. 表面活性剂介导的膜透化对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产甲萘醌-7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5, 46(19): 98-106. |
[4] | 聂玉朋,梁佳园,信振宇,李江怡,再吐娜·木塔力甫,许涵乔,任雪冰,熊智强,艾连中,田延军. 赤藓糖醇高产菌株选育与耐受性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18): 416-424. |
[5] | 祁璇 刘思 郑浩博 许引虎 马雯 金刚. 贺兰山东麓产区一株新型苹果酸-乳酸发酵细菌的酿酒适应性分析[J]. 食品科学, 0, (): 0-0. |
[6] | 李聪, 牛羽丰, 赵国柱, 郑菲. 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TtLPMO9Y的酶学特性及其在果汁澄清、纤维素降解中的作用[J]. 食品科学, 2025, 46(17): 101-110. |
[7] | 朱斌 伍君权 陈玲 赵昕宇 古其会 吴清平 吴毓敏 杨美艳. 副溶血性弧菌烈性噬菌体vB_VpaP_FR4的分离表征、基因组分析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冯滢璇, 叶悠扬, 郭敏, 肖越, 陆文伟, 赵建新, 陈卫. 两歧双歧杆菌CCFM1359缓解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表型及伴生的肠道菌群失调[J]. 食品科学, 2025, 46(16): 1-12. |
[9] | 何天行, 苟海英, 王彬, 王福, 陈鸿平, 刘友平.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广陈皮原位仓储的陈化机制[J]. 食品科学, 2025, 46(16): 33-43. |
[10] | 杨静, 姬生鑫, 蔡杰, 杨勇, 艾志录, 李真. 燕麦β-葡聚糖提升酵母抗冻性的分子机制[J]. 食品科学, 2025, 46(16): 44-51. |
[11] | 王秀本, 常强, 甄莉, 崔磊, 薛正莲, 王越, 席鲜会, 徐康杰, 孙伟, 张会敏. 浓香型白酒发酵体系己酸菌液的连续富集及其“增己降乳”功能[J]. 食品科学, 2025, 46(16): 153-164. |
[12] | 苗梦雅, 邵君琳, 王光强, 宋馨, 杨昳津, 熊智强, 艾连中, 夏永军. 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抗炎活性益生菌靶向筛选方法的建立与验证[J]. 食品科学, 2025, 46(15): 136-144. |
[13] | 田怀香, 杭书扬, 黄宁炜, 陈臣, 于海燕, 葛畅. 香兰素生产方法对其风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5, 46(14): 7-15. |
[14] | 杨书维, 乔嘉祺, 张文羿.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Zhang ΔpglX连续传代过程中的代谢特性[J]. 食品科学, 2025, 46(14): 103-110. |
[15] | 井昭轩, 梁配新, 韩雪梅, 张艺华, 邓朗妮, 贾龙刚, 王艳萍, 耿伟涛. 植物乳植杆菌IOB602后生元调节神经内分泌及肠道微生态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J]. 食品科学, 2025, 46(14): 168-17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