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昭, 曹亚男, 李跑, 赵振, 刘霞.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13): 276-282. |
[2] |
王建栋,吴 越,陶 阳,韩永斌,周剑忠,叶晓松,叶淑娴,邬 超,叶明儒. 超声波辅助废啤酒酵母吸附蓝莓渣中花色苷的特性[J]. 食品科学, 2018, 39(21): 102-108. |
[3] |
任璐,王莹钰,杨沫,蔡天娇,雷宏杰. 啤酒高浓酿造中氨基酸对酵母发酵性能和啤酒色值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 39(14): 119-124. |
[4] |
赖金龙,付 倩,陶宗娅,何 娇,罗学刚. 3 种农作物可食用部分对铯的蓄积特性[J]. 食品科学, 2016, 37(9): 87-91. |
[5] |
杜 杰,郭彩霞. 废啤酒酵母菌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吸附作用[J]. 食品科学, 2016, 37(5): 56-61. |
[6] |
于慧春,彭盼盼,殷 勇. 霉变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电子鼻检测模型的构建[J]. 食品科学, 2016, 37(20): 203-208. |
[7] |
张佰清,孙栏梦. 脉冲强光对啤酒酵母的诱变效应[J]. 食品科学, 2015, 36(7): 153-157. |
[8] |
王亚娜,夏杨毅,张 丹,尚永彪,李洪军. 啤酒酵母细胞液脱腥处理对兔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5, 36(23): 89-94. |
[9] |
李居宁,易庆平. 青岛啤酒酵母和高浓酵母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浓酿造菌株[J]. 食品科学, 2014, 35(3): 173-177. |
[10] |
王娣,许晖,汪张贵,谢海伟,曹珂珂,任茂生,田长城. 百里香精油的微胶囊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13, 34(6): 60-63. |
[11] |
张佰清,王 嵘. 脉冲强光对啤酒酵母细胞损伤及通透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 34(21): 111-114. |
[12] |
郑?华1,彭?辉2,林?捷1,*,吕雪娟3. 食盐对咸蛋黄蛋白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 34(1): 83-87. |
[13] |
张桂香,王元秀,宋晓妍,孙纳新,李戎. 响应面法优化啤酒酵母泥中β-1,3-葡聚糖提取工艺[J]. 食品科学, 2012, 33(6): 92-95. |
[14] |
张捷1,顾德周1,张惠媛1,刘岩1,汪琦1,张昕1,王佩荣2,陶雨风3,范斐1,陈广全1,*,乐加昌2. 利用F0F1-ATPase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J]. 食品科学, 2012, 33(24): 226-229. |
[15] |
杜雄伟1,李叶2,*,张雪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食品科学, 2012, 33(24): 219-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