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2, Vol. 43 ›› Issue (19): 338-347.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10831-405
俞铮,葛小通,张佳汇,王芳,李晓燕,刘太昂,王锡昌
出版日期:
2022-10-15
发布日期:
2022-10-26
基金资助:
YU Zheng, GE Xiaotong, ZHANG Jiahui, WANG Fang, LI Xiaoyan, LIU Taiang, WANG Xichang
Online:
2022-10-15
Published:
2022-10-26
摘要: 鲜味作为5 种基本滋味之一,对食品滋味和品质有着重要的贡献,近年来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以鲜味为中心展开,介绍了食品中的鲜味物质,包括呈味游离氨基酸、核苷酸以及鲜味寡肽;归纳了几种鲜味评价方法,包括化学分析、人工感官分析以及智能感官分析;阐述了物理和生物方面的鲜味获取方法,并从对鲜味影响较大的食材和加工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综述,还对未来鲜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中鲜味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俞铮,葛小通,张佳汇,王芳,李晓燕,刘太昂,王锡昌. 食品中鲜味的来源及其评价方法[J]. 食品科学, 2022, 43(19): 338-347.
YU Zheng, GE Xiaotong, ZHANG Jiahui, WANG Fang, LI Xiaoyan, LIU Taiang, WANG Xichang. Sourc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Umami Taste in Foods[J]. FOOD SCIENCE, 2022, 43(19): 338-347.
[1] | 王善宇 赵玲 孙慧慧 刘淇 曹荣 薛勇. 烹饪方式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脂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2] | 韦丽娜 李来好 郝淑贤 黄卉 杨贤庆 相欢 赵永强 岑剑伟 魏涯. 加热预处理对罗非鱼肉冷冻干燥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3] | 安玥琦 阮秋凤 张学振 熊善柏. 六种淡、海水鱼糜制品的滋味特征及其滋味指纹图谱的建立[J]. 食品科学, 0, (): 0-0. |
[4] | 俞铮 葛小通 张佳汇 王芳 李晓燕 刘太昂 王锡昌. 食品中鲜味的来源及其评价方法[J]. , 0, (): 0-0. |
[5] | 王瑞,王宇,王一丞,段欣欣,雷鹏,李莎,谷益安,孙良,罗正山,续晓琪,吴文锦,徐虹. ε-聚赖氨酸抗菌涂层制备及在淡水鱼保鲜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2, 43(19): 217-222. |
[6] | 郭薇丹,周湘人,徐莉娜,付湘晋. 冷藏对草鱼肉超微结构及代谢物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2, 43(19): 232-240. |
[7] | 郭薇丹 周湘人 徐莉娜 付湘晋. 冷藏对草鱼肉微结构及代谢物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8] | 张进伟 胡晓 陈胜军 赵永强 吴燕燕 王悦齐 潘创 王迪. 卵形鲳鲹在腌制风干过程中蛋白质氧化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J]. 食品科学, 0, (): 0-0. |
[9] | 樊凤娇 谢宏凯 罗谢琪 方勇. 不同茶多酚处理方式对干贝脂质氧化稳定性和货架期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0] | 邱泽慧,郑尧,王锡昌. 解冻方式对养殖暗纹东方鲀持水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2, 43(17): 56-63. |
[11] | 金思渊 谢晶. 蓝光协同茴香精油对鲜切苋菜的保鲜机理[J]. 食品科学, 0, (): 0-0. |
[12] | 邱泽慧 郑尧 王锡昌. 解冻方式对养殖暗纹东方鲀持水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3] | 许丹 韩悦 郑斌 邓尚贵 陈雪昌 张小军. 组织蛋白酶催化对不冻液冻结的中华管鞭虾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研究[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杨肖杰 黄 卉 李来好 杨贤庆 岑剑伟 潘创 魏涯 赵永强 郝淑贤. 预处理对南美白对虾剥壳效果和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5] | 刘巧瑜 黄晓霞.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辐照对冷鲜乳鸽风味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