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4, Vol. 45 ›› Issue (20): 35-47.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40409-077
孟新静, 杨旭, 孟德尚, 王梦晗, 王磊, 刘振花
出版日期:
2024-10-25
发布日期:
2024-10-14
基金资助:
MENG Xinjing, YANG Xu, MENG Deshang, WANG Menghan, WANG Lei, LIU Zhenhua
Online:
2024-10-25
Published:
2024-10-14
摘要: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和油脂,还含有大量的活性次生代谢成分,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等。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多种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综述了近年来大豆中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的结构及活性化合物的功能及作用机制。鉴定得到的大豆异黄酮类共12 个,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等发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炎、降血糖、抗肿瘤、抗中风、神经保护、保肝等作用。鉴定得到的皂苷类化合物共30 个,具有抗炎、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肥胖、预防糖尿病以及抗肿瘤等作用,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NF-κB、MAPK、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和Nrf2等,这些次生代谢产物间因结构存在差异,活性侧重点不同,大豆异黄酮主要体现为植物雌激素活性,而大豆皂苷则以抗肿瘤、抗炎等为主。旨在为大豆次生代谢产物的深入挖掘提供依据,为大豆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
孟新静, 杨旭, 孟德尚, 王梦晗, 王磊, 刘振花. 大豆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20): 35-47.
MENG Xinjing, YANG Xu, MENG Deshang, WANG Menghan, WANG Lei, LIU Zhenhua. Structures,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ction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Soybean: A Review[J]. FOOD SCIENCE, 2024, 45(20): 35-47.
[1] | 郭元昊 王雅欣 董鹏飞 林楷 杜鹏雅 曹谨玲 程艳芬 程菲儿 云少君 冯翠萍. 葡聚糖-铁蛋白-白藜芦醇纳米粒子稳定的多重乳液体系的构建及其对亲水/疏水性物质的共递送作用[J]. 食品科学, 2024, 45(22): 0-0. |
[2] | 卢洪亮 郑晓艳 付泽世 曲浩雯 刘宁 李萌 王中江. 豆奶粉主要致敏蛋白及降低致敏性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22): 0-0. |
[3] | 霍嘉颖 潘丽 辛小娟 董世建 李述刚. 鸡蛋清溶菌酶抑菌特性与活性提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4] | 孙森 王梦溪 殷辰悦 吴子超 李思为 李文庆 辛志宏. 昆仑雪菊标志性黄酮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J]. 食品科学, 0, (): 0-0. |
[5] | 赵彦博, 李天浩, 马常阳, 刘振花. 药食同源植物山茱萸活性成分提取、健康功效与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20): 12-23. |
[6] | 王慧, 刘刚强, 李天佑, 朱金茹, 吴莹莹, 张梦达, 吕品, 张岩, 黄芸. 迷迭香的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20): 24-34. |
[7] | 孙森, 王梦溪, 舒鹏, 李名洁, 殷晨悦, 吴子超, 李思为, 李文庆, 辛志宏. 昆仑雪菊标志性黄酮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J]. 食品科学, 2024, 45(20): 48-56. |
[8] | 董慧, 赵晓燕, 李晓贝, 鄂恒超, 周昌艳, 张艳梅. 贵州红托竹荪和冬荪的品质评价[J]. 食品科学, 2024, 45(20): 198-205. |
[9] | 唐源, 刘梦聪, 刘燕, 李富华, 赵吉春, 明建. 香辛料提取物改善水产品蛋白质过氧化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20): 290-298. |
[10] | 马晓艳 万霞 陈亚淑 张梦珂 汪超 邓乾春. 植物基发酵乳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食品科学, 0, (): 0-0. |
[11] | 吴超 刘哲 黑雪 李闪闪 焦博 陈庆文 赵浩 王强 石爱民. 含油量及蛋白颗粒浓度对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及其3D打印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0, (): 0-0. |
[12] | 董慧 赵晓燕 李晓贝 鄂恒超 周昌艳 张艳梅. 贵州红托竹荪和冬荪的品质评价[J]. 食品科学, 0, (): 0-0. |
[13] | 翟晓宇 董文江 于鑫欣 胡荣锁. 不同pH环境下β-乳球蛋白与咖啡中三种主要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J]. 食品科学, 0, (): 0-0. |
[14] | 翟晓宇, 董文江, 于鑫欣, 胡荣锁. 不同pH值环境下β-乳球蛋白与咖啡中3 种主要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J]. 食品科学, 2024, 45(19): 26-40. |
[15] | 岳庆, 史文鹏, 张春月, 李星, 刘翔宇, 吕鸣春, 张辉, 袁育, 杨志, 李媛. 食源性活性物质稳态化及靶向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4, 45(19): 272-28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