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25, Vol. 46 ›› Issue (4): 154-162.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40509-058
• 成分分析 • 上一篇
李志伟,得力努尔·拜山别克,李东健,吴相龙,陈勇,臧长江,李凤鸣
LI Zhiwei, DELINUER·Baishanbieke, LI Dongjian, WU Xianglong, CHEN Yong, ZANG Changjiang, LI Fengming
摘要: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驼乳与牛乳代谢物的差异。采集同一区域放牧的准噶尔双峰驼乳和牛乳,以小分子代谢物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技术,同时借助R语言软件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分析差异。结果表明,乳中共检测到984 种代谢物(正离子模式:572 种,负离子模式:412 种),其中其他代谢物、脂质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占比最多,分别为30.39%、27.13%、11.59%。研究结果显示驼乳和牛乳在小分子代谢物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驼乳中比例较高的差异代谢物有67 种,牛乳中比例较高的代谢物有63 种,且与牛乳相比,驼乳差异代谢物通路主要富集在嘌呤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烟酸盐和烟酰胺的代谢和维生素消化吸收。以上结果从分子层面阐释了驼乳的代谢物组成,进一步区分了驼乳与牛乳小分子代谢物差异性,同时揭示了驼乳在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独特性和优势,这些结果为驼乳适应于荒漠区环境提供了实用信息,从而为开发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数据。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