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永芯,李欣,程剑锋,马鑫,孟轩夷,陈红兵,武涌. 食物致敏原表位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7): 292-300. |
[2] |
黄小兰,何旭峰,杨勤,谷文超,周祥德,张华,周浓. 不同产地地参中17 种氨基酸的测定与分析[J]. 食品科学, 2021, 42(2): 255-261. |
[3] |
刘翼翔,马玉,李东慧,王彦波,傅玲琳,刘光明. 膳食结构和成分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影响食物过敏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17): 282-290. |
[4] |
彭珍,许晓燕,熊涛. 食物成分对肠道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11): 229-235. |
[5] |
杨慧,曲也直,高雅然,武俊瑞. 膳食脂质-过敏原互作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1, 42(11): 297-303. |
[6] |
强悦越,林少玲,傅建炜,曾绍校. 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20, 41(3): 295-304. |
[7] |
方芮,朱宗帅,郭秀云,彭增起,张雅玮. L-赖氨酸对鸡腿肉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20, 41(20): 1-6. |
[8] |
黄昭, 曹亚男, 李跑, 赵振, 刘霞.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20, 41(13): 276-282. |
[9] |
傅玲琳,黄健健,谢梦华,王翀,王彦波. 融合型原肌球蛋白MBP-CTB-TM构建及其口服致敏性评价[J]. 食品科学, 2019, 40(20): 114-121. |
[10] |
董瑷榕,苗建军,彭忠利,曾钰,付洋洋,王鼎,郭春华. 年龄对舍饲育肥牦牛肉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9, 40(19): 77-82. |
[11] |
杨少玲,戚 勃,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王锦旭,岑剑伟,魏 涯. 鲨鱼肌肉与鱼翅营养价值的比较[J]. 食品科学, 2019, 40(15): 184-191. |
[12] |
王灵玲,潘 鑫,方 勇,施晓天,李 彭,马 宁,裴 斐,杨文建,胡秋辉. 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籼米和金针菇混溶蛋白的工艺优化及其营养特性[J]. 食品科学, 2019, 40(14): 283-288. |
[13] |
吴尚仪,吴尚,韩宏娇,孔繁华,关博元,张熙桐,曹雪妍,康世墨,陶冬冰,岳喜庆. 不同泌乳期人乳与牛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对比[J]. 食品科学, 2018, 39(8): 129-134. |
[14] |
杨 帆,马 鑫,武 涌,陈红兵,李 欣. 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在食物致敏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8, 39(3): 302-308. |
[15] |
陈申如,魏配晓,叶燕军,陈 俊,翁武银. 鲍鱼肽的制备及其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作用[J]. 食品科学, 2018, 39(23): 12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