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 ›› 2009, Vol. 30 ›› Issue (12): 266-269.doi: 10.7506/spkx1002-6630-200912061
李东华1,纪淑娟1 ,* ,重滕和明2
LI Dong-hua1,JI Shu-juan1,*,SHIGEFUJI Kazuaki2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成熟度的南果梨内部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建立不同成熟度的南果梨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近红外模型,并研究模型性能的差异性,讨论成熟度的变化对南果梨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7 年9 月13 日采收的南果梨糖、酸含量与在9 月7 日和9 月10 日采收的南果梨存在显著差异性,而7 日与10 日采收的无差异性变化;建立不同成熟度的南果梨可溶性固形物、酸度模型的相关系数都高于0.9,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14~0.201;对模型预测能力分析表明,样品采收期在9 月13 日的模型适用范围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成熟度的模型,证明成熟度的显著差异性变化,扩大了校正集样品化学成分含量的范围,进而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中图分类号: